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羞怯()小凫()麝香()
驯养() 禁锢() 虐待()
咒骂() 匍匐()
2.找出下面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
(3)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怪诞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通过学习课文《绿色蝈蝈》,使我对蝈蝈的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②不但蝈蝈捕食昆虫,而且还吃水果的甜浆。③它们的叫声非常柔和,每当夜幕降临,静谧的田野就成了它们表演的舞台。④谁能不说蝈蝈不是一种可爱的昆虫呢?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淄博中考)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________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做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①④②③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6.“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文中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请找出一处并
8.动物的世界五彩斑斓,它们在我们尚未深知的家园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去拜访它们,和它们成为朋友的。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2)读了这幅漫画,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
1.qièfúshèxùngùnüèzhòupú fú
2.(1)急—及(2)体—休(3)训—驯(4)窜—蹿
3.(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3)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4)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4.①删去“使”②将“不但”与“蝈蝈”调换位置④删掉第一个“不”
5.D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关于黄冠大鹦鹉“可可”的故事。
7.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了“我”当时的惊奇和担心的心理。
8.(1)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群起反击。
(2)让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物成为朋友,珍惜它们的家园。
我很少笑话动物,有时笑过,后来总是发现其实笑的是自己,或者也是因为动物的某一种滑稽相很像人才笑的。我们总是站在关猴子的笼子前面笑,但是当我们看见一只毛虫或蜗牛的时候,就不觉得那么可笑了。如果我们觉得公雁鹅追求雌鹅时的举动滑稽得不得了,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恋爱的时候,也一样地做过许多荒唐事啊。
凡是有经验的观察者都不会随便取笑动物的奇行异相。我每次看到那些去逛动物园或水族馆的人,站在一只因为演化的关系而变得奇形怪状的动物面前大声嘲笑的时候,就觉得生气;我认为他们其实是在嘲弄一些神圣的东西——生命的来源,创造和造物者之谜。我一点也不觉得变色蜥蜴、或是河豚、或是食蚁兽的样子有什么可笑的,每次看到它们,我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惊奇的敬意。
不过,我也笑过一些出其不意发生的趣事,虽然这样的笑声本身和我刚刚提到的那些人令人生气的笑声一样愚蠢。我初次得到一种叫“periophthalmus”的两栖鱼时,就曾经大笑过:因为其中有一条鱼忽然从缸里跳了出来——不是跳出缸外,而是跳到缸沿上,一面转过它那哈巴狗似的脸,一面动也不动地用它那大而突出的眼睛凝视着我。
想想看:这是一条真正的鱼,有脊椎,有鳃,有鳍,却像金丝雀一般“坐”在缸沿上,又像某些有地域观念的动物一样把头正对着你,实在是太不像鱼了。尤其滑稽的是,它还用两只眼睛看人,即使是鸟类,也不作兴这样两眼瞪物的;猫头鹰就是因为这一点特别,才总是在故事里以“智者”的姿态出现。不过当时这条鱼的模样之所以引人发笑,也是因为它像人而已,与它本身的形象无关。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有一段时期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疑问是这样的:刚刚从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这是什么缘故呢?
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抓了回来。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
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上排了一排死白的脸。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为眼前的景象吓得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穴乌的记忆极好,任何东西只要捉过它们一次,它们就终生不忘,而且还会彼此示警,群起而攻之。我的园里养了很多穴乌,每次要在小鸟身上系上锡环以便辨识,就要伤许多脑筋。每次我把小鸟从巢里取出,总不免被成年的穴乌撞见,不一会儿,我的身边就飞满了吵嚷愤怒的大鸟,这对以后我和它们之间的交往,自然妨害甚大。
我该怎样才能使它们不把我当敌人,一见我就避开呢?答案很简单:化装。但是化装成什么呢?我忽然想起每年12月6日为了庆祝圣尼古拉和魔鬼的大节里所穿的鬼装,它们现在正躺在阁楼里的一个盒子里,拿出来真是方便得很。那是一套华丽的、全黑带毛的鬼装,不但如此,还有一个面具可以套住整个头部,有角,有拖在嘴外的舌头,还有一条非常长的尾巴。
如果在一个可爱的6月天里,你忽然听到一栋高房子的屋顶上,发出一阵可怕的吵声。你抬头一看,却是一个有角、有尾、张牙舞爪的撒旦,从一个烟囱爬到另一个烟囱,热得连舌头也掉了出来,身边还有一堆黑鸟,发出刺耳的尖叫,紧追不舍,真不知你会怎么想?
大概不会猜到这个魔鬼是在用钳子给小鸟上锡环吧?那天一直到我把工作做完,才发现村里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他们惊愕的神情与那堆观光客在栏杆上的表情一样。如果这时我把衣服脱掉,再向他们解说一番,相信他们会明白原委;但是这样做那些鸟就会认得我了,失了我化装的原意。所以我只友善地向大家摇了摇尾巴,然后很快地从阁楼的天窗消失。
第三次我差点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那年复活节前几天,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驯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长期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时,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找我。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首先它一定飞到我的卧房窗口,如果我不在里面,它便会去养鸭子的水塘里。只要是我早上要做例行检查的地方,它都会一一找到。这种追寻对它而言并不是没有危险,因为它如果找不到我,就会越飞越远,有好几次迷了路,回不了家。因此,我的助手都知道,凡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根本不把可可放出来。
6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因为天气好的时候,周末常有别的地方的旅客到艾顿堡来游泳,所以和我一起出站的人很多。我才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它的动作非常之慢,时而振翅时而滑翔。一时之间,我完全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哪一种鸟,说它是秃鹰,未免太重;说它是鹳,又不够大,而且鹳在飞到这般高度的时候,颈子和腿应该还看得见才对。这时,它忽然歪斜了一下。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从前我曾试过这样喊它,每次它都听话地回到我的身边,但是它现在飞得这么高,肯不肯听话就不知道了,因为鸟通常不喜欢直直地从上往下飞的。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敛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的父亲那时已经上了年纪,他最喜欢在我们房子西南面的阳台上睡午觉。我虽然很不赞成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着睡觉,他却不肯让任何人改变他的老习惯。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地大声咒骂起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围在腰际。
“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做一堆,背心上的做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做一堆。
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吧。夏天里,我的母亲只要在院子里坐,总是一刻不停地织着毛衣。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它总是蹿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要是没人在那儿打断它的好把戏,它就把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叫你怎样也没法子再解开来。我们家的客人常常会在这棵树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们为什么把它打扮成这个模样,也不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线缠上去的。
这只鹦鹉对我母亲真是一往情深,它热烈地追求她: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古怪的姿势跳舞,一下子把它漂亮的冠毛打开来,一下子又合上;而且无论她到哪儿去,它都跟着;如果她不在,它一定像初来时找我一样,孜孜不倦地去找她。
我的母亲一共有四个妹妹,一天,我的姨妈们和好几个相熟的老太太一起在我们家的走廊上喝茶。她们围着一张很大的圆桌子坐着,每人的面前都有一盘才从园里采来的新鲜草莓,桌子的中央放了一浅碟很细的糖粉。这只鹦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打外面飞过,偶然看见我的母亲正在里面主持茶会,才一转眼,它就已经俯冲而下了。走廊上的门虽然很宽,却比它张开的翅膀窄,它大概想象平时一样,一下子就停在我的母亲面前。
这一次,却不那么简单了,等它好容易落到桌子上,才发现原来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它想了一下,然后突然跳起来,像个直升机一样掠过桌面,一转身就不见了。碟子里面的糖粉经它这么一来,也跟着不见踪迹,桌子的四周却坐了七个涂满了糖粉的老太太,脸上像麻风病人一样白得像雪,每个人的眼睛都闭得好紧,实在是“美”极了!
《动物笑谈》课文讲解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作品,作者是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获得过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篇文章就是他动物行为学日常研究的真实记录。文章所选的几个场景都十分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注意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风趣的笔墨下包含着的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作者豁达洒脱的个性。
文章文笔幽默风趣。开篇作者就点明“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题目中的“笑”字,不过,在这里作者不是讲动物的“趣事”,一个关联词语的运用把逗笑的主角锁定在“观察者自己”,其实也就是作者本人。为什么会是自己呢?原来研究“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方法怪诞不经”,“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作者用生动活泼的笔法讲述了四个有趣的场景。前两个详细,后两个则比较简略,但都很有趣。可以让学生在默读、圈点勾画的基础上,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做有关小鸭子的科学实验。他学着母水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领小水鸭前行。科学研究需要反复实验,两次给小水鸭找妈妈的过程显示了作者的探索精神,而实验过后的分析更为重要,“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为下文作者看似怪诞不经的行为(充当鸭妈妈)做了铺垫。
除了实事求是地记述故事,作者还略带自嘲地描写了在外人看来十分可笑的场景: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他“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看到如此怪异的情景,谁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呢?难怪那些观光客会“吓得呆了”,会露出“死白的脸”。做实验有疑问,这是科学研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作者把他的疑问和研究过程娓娓道来,既是科普作品所承担的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
另一个场景是作者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皇冠大鹦鹉,模仿大鹦鹉的鸣叫。关键是这种鸣叫实在跟“杀猪般的嚎叫”很像,作者着实为难。这里的详细描摹既客观地介绍了鹦鹉叫声的特点,又表现出人要模仿这种叫声的难度之大。作者心里的犹豫、顾忌,使读者感同身受。在公共场合,发出这样的叫声确实是件令人为难的事情。但为了大鹦鹉不走丢,作者还是“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结果,“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作者为动物着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让人敬佩。
另外两个场景写的是大鹦鹉的故事。这只特别活泼、爱做恶作剧的大鸟,惯于恶作剧,曾经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把它们整整齐齐地各排一堆,还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实在是可气又好笑。作者用生花妙笔,把这些故事记述得多么有趣!读来实在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是叙述清晰干净,不拖泥带水;二是注重细节,写来十分传神;三是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加以体会。
学习这篇课文还要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对本文中这些精神价值的感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本文文本出发,在字里行间感悟到其中的精神内涵;二是受到文本的激发,从而热爱自然,关爱生命,乐于认识其奥秘。
文章自始至终饶有趣味,读来亲切自然而又意味深长。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竟然能够建立起如此打动人心的友谊,这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文章表现出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尤其是作者与动物之间平等共处的心境,对野生动物的尊重和热爱,甚至不惜为它们作出巨大牺牲的精神,更是值得称道。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许本文能够启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默读,勾画关键语句,概括中心思想。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尊重。
智慧课堂使用功能:抢答、随机、拍照、分享
阅读篇目:
课本篇目:《动物笑谈》,丛书篇目:《动物的麻烦》,备选:教师用书中的作者与动物的温情故事,苏轼的小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以色列有位国王叫所罗门,相传他有一枚神奇的指环,戴上它,就能听懂所有动物的语言。大家羡慕吗?今天,我们学习《动物笑谈》,作者康拉德·劳伦兹也和动物们产生了亲密的关系,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PPT出示作者及动物的图片。
请你支招:课文很长,有3034字。长文该怎么读呢?前面读了后面忘怎么办?
二、画“笑谈”,理内容。
1.什么是关键语句?
预测:中心句、过渡句、富有情感的语句、喜欢的语句、生动的语句、揭示主旨的语句……
2.思考:《动物笑谈》主要讲述了作者和哪些动物之间的哪些有趣好玩的故事?
明确:两种动物——小水鸭、大黄冠鹦鹉可可。四件事:“我”学母鸭唤小鸭;“我”学怪声唤可可;可可咬扣分类别;毛线缠树好把戏。
三、找“麻烦”,体真情。
默读丛书第五册47页《动物的麻烦》。
1.找“麻烦”
这部分内容是《所罗门王的指环》的第一章。作者一开始就写道:“为什么我要先讲动物给生活带来的麻烦呢?因为从一个人对这些麻烦事的忍耐程度,就能看出他对动物的喜爱程度。”我们是不是特别好奇,是怎样的“麻烦”在考验作者的“忍耐”呢?文章4087字,请大家默读文章,找出动物们带来的“麻烦”。写到的动物很多,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麻烦”就可以了。
麻烦:宠物鼠在礼帽里做窝,凤头鹦鹉啄掉扣子,鸣禽污染家具和窗帘,灰雁到花坛里啄食,灰雁进入室内在地毯上排泄,“笼子逆向使用原则”,僧帽猴搞大事情(用床头灯砸鱼缸导致短路、用钥匙弄开书橱撕书扔到浴缸里),马丁为了追求马丁娜闯进室内撞到灯上损失飞羽,寒鸦做窝堵住烟囱……
生默读,勾画,概括,交流。
2.体真情
从诸多“麻烦”和众多“笑谈”中,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概括中心思想)
对生命的热爱、尊重、平等意识、对科学的专注、奉献、严谨……
四、补材料,谈感受
出示丰子恺的画,配苏轼的诗:“勾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分享教师用书的
谈感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专注去做喜欢的事……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2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学习第一人称叙事手法,体会衬托手法的作用。
情感目标:爱护动物,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动物来说,人类就是它们的“神”。人类的周围,生存着一百多万种形貌千差万别,本性良莠各异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征服、驱遣、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这个世界生态链环上的重要角色。亿万年来,这些动物从野生到与人类和睦相处,生活在人类周围,为人类所支配,为人类所熏陶,于是,它们身上也有了“人性”,,有了感情。作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动物,通过不断的艺术再现,在他们的妙笔下,动物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特 殊的`侧影,成为感情的化身和人性的体现者。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物笑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示例:小鸭出壳后,我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就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目标导学二:自由朗读,品味语言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一: 那天一直到我把工作做完,才发现村里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他们惊愕的神情与那堆观光客在栏杆上的表情一样。如果这时我把衣服脱掉,再向他们解说一番,相信他们会明白原委;但是这样做那些鸟就会认得我了,失了我化装的原意。所以我只友善地向大家摇了摇尾巴,然后很快地从阁楼的天窗消失。
分析:这处心理描写交代了“我”不向他们解说一番的远原因,从这里我们看到作者以动物研究为趣,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示例二:“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时对鹦鹉的关心。
2.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2)1. 浏览课文,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2.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的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至于第二问,学生可以见仁见智,答案不求统一。
‖学法指导‖
本文心理活动描写较多,从文中任找几处,适当分析即可。
‖学法指导‖赏析修辞句的答题格式为: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提示‖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 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教学提示‖
文中体现作者专注于科学研究的语句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这些语句找出来,然后 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