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学诚法师经典禅语
2、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觉醒法师经典禅语
3、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正慈法师经典禅语
4、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贤宗法师经典禅语
5、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印能法师经典禅语
6、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妙一法师经典禅语
7、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果宁法师经典禅语
8、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贤书法师经典禅语
9、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理海法师经典禅语
10、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学会留路?人,自己的天会更蓝。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悟妙法师经典禅语
拓展: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经中因果轮回的句子(一)
1、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2、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3、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5、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7、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8、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1、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1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1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5、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6、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7、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2、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23、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2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2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6、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7、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8、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2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30、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经中因果轮回的'句子(二)
3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32、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3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3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5、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3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9、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40、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41、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4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43、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4、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5、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4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47、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4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49、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愿离爱缚诸结烦恼。归依世尊愿离诸缚。
5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1、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52、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53、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54、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55、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5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5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58、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9、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60、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61、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62、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63、佛说万事皆因果循环,今日之果皆往事之因,为何我未曾种下罪孽,却有今日杀身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