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五》
3.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五》
5.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6.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田园居》
8.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9.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
1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1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14.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15.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8.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9.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0.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十》
22.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2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24.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25.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1
踏进古诗文的天地,迈着轻快的步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慢慢地放慢了脚步。思绪开始无限飞扬。在没有喧嚣,没有争吵,没有污秽的这里,我要追随你,接受你的洗礼,享受着你带给我的一切。
桃花源的那次相识让我难忘。那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在天空的映照下桃花源显得更加美丽。炊烟绕过鸟儿刚刚停息的枝头。到处可以听到的鸟鸣犬吠是一天幸福生活的开始。在这里,人人安居乐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姓热情朴实,为每一位客人备上美酒佳肴。他们在这里过的安逸,幸福,不愿外人打扰。也许你早已厌倦了官场中的阿谀奉承,明争暗斗,也许桃花源就是你心中向往的天堂。
在你心中,永远保留着对自由和安适的渴求,你愿做一个安贫乐道,不热衷于荣华富贵,心中坚守自己信念的隐士。尽管环堵萧然,短褐穿结,但仍安然自若。
在官场中,你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退隐江湖,归隐田园。你是一个做官的人,怎会懂得农田的劳作。在南山下,你洒下一片豆子却草盛豆苗稀,但你仍乐此不疲。每天迎着朝阳出门劳作。在南山的巍峨下怀藏的是你那宁静而自由的心。傍晚你背着锄头,行走在乡间小路,即使露水沾满你的衣角,也从不抱怨。也许这就是你所向往的生活,也许这样你的心才会慢慢沉淀下来,静静的享受这个世界。
多想和你一样,追随着内心最渴求的地方。多想和你一起奔跑在自由与惬意的国度里。静静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静静地享受你带给我的一切!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2
他是个喜欢天然的的人,他是个可以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他是个就算是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东晋,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十分遥远的年代。在东晋,名人屈指可数,估计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陶渊明吧,因为他的守志不阿?因为他的独立率真?因为他的任放中和?还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而向他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小人行拜?可能都有一些吧,所以我们敬佩着他,而最印象深刻的人也就是他。他不喜欢官场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向往的是平静,恬淡,舒适的田园生活,其实从他的诗中就能读出这种情感,比如《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是的大意是这样的: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可能这“鸟儿”写的就是他吧,从喧嚣,人心险恶的官场,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当然,这也是我的见解,可能“五柳先生”还有别的用意……
陶渊明从来就是为自己而写,这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因为隐居才可能这样,以此来舒展自己。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门槛客客气气地把人挡在外面,而读陶渊明的,却就像在叩问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深处无法表达的部分得以舒缓。正是这种心灵的共鸣,才让这千百年来无数的士大夫这么推崇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头永远温馨的客栈,暴雨狂风大海上的安宁港湾。
在陶渊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哀。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3
喜欢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并非一两天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很羡慕。
原因在于他的淡,淡泊名利。想来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这一篇篇流传千古的作品能如此声名远扬?但他却隐于田野乡村,而并非像世人一样将光芒放射得耀眼。仅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于他而言,这名利不过是世人间互相争夺来,争夺去的一个幌子罢了,是毫无意义的。
当一个隐者,这种感觉应该更不一般。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度日,那种悠然,那种坦然,自然也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他就有此先见之明,远离那污浊不堪的俗世,来到这悠闲自在的世外,过着这样羡煞世人的生活。果然乐极!
那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境了吧,也许在他心中,重要的并不是居庙堂之高时的锦衣玉食,而是处江湖之远时的田野风情吧!
尽管陶渊明如此地想“独善其身”,但他心中仍放不下“兼济天下”,否则它早已解脱,何苦又来“举杯浇愁”呢?
这样就是这个想满足于田园乐趣、而又企图帮助那些有着痛苦生活的人民,的一个“大写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苦闷。
即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他远离这凡尘俗世,他那颗“金子”般的心灵却依然无法归于平静。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始终无法极乐般逍遥自在,但率性自然,洒脱无羁的陶渊明确实让人由衷羡慕的,在像我这样的后人心中也是不可磨灭的。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4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5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题记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性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色彩缤纷。他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6
天性所致,喜欢自由天然的东西,对于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不顾他人的眼光,在恬适、宁静的乡村,他不需要原则,不需要规定,不需要框架,一颗真挚的心,足矣。
对于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我是十分欣赏景仰的,曾作过几年小官,却还是欣然于回家的感觉,不被名誉、世俗、官场、财富蒙蔽双眼,而是朝着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步步贴近,在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想挤进那个官人的世界时,他却在一旁冷眼相望,这位洁身自好的五柳先生,早已超脱世俗,进入到他的那个“桃花源”的梦境里去了,他不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喜欢争权厮杀,在官场被黑暗气息所束缚,干脆一走了之,不再争名夺利,来到人间仙境,开开心心地去享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好景色去了。这样的淡泊、恬雅,这样的热诚、感性,在于他把生命的一切都当作自然的风景,以欣赏的心态,一一平淡看过、走过,最终回归到他心灵的归属,还是这个无穷的自然。
他从不贪恋物质生活,反而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就像一颗种子,活在繁花绿叶当中,受到大自然的庇护,洗心则净,每日游走在岁月的最前头,不会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更不会为功成名就而作践自己,这种逍遥不会有孤独,修养身心,使他能清醒的活在那个丑恶的世界,只有他在享受当下最美的物质资源。
对于我们现在的蜗居,陶渊明的隐居要更显得舒适得多,他把他得期望和欲望都投放在大自然中,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作用,他始终有一种信仰,那是一种强烈鲜明的感觉,无法猜测他的深度,这是不能被人所窥视的,只有亲身经历、体验后才知道,那是生命的真实意义,那些形同虚设的官场生活,简直就是人生的祭品,只会让人更加迅速地接近死亡。
我一直坚信陶渊明从未逃避,他的才华、他的胸襟、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永远都留存在世间,从未离开,只是方式不同,他所习惯的是那种更加平易近人的自然,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也只有这样志存高远的人,才拥有得来。
现在的社会,不知何时才会出现“陶渊明”,他就像是一种科学规律,等待人们去进一步发现和了解,他拥有的高度,在这个生活千篇一律的社会中,更是难以突破。追求奢侈,过充满黄金的生活,有劳斯莱斯,在好的地域买一套能背跨几代人的房子,拥有精致的商业头脑,努力赚钱,进入上流社会,信奉“有钱才是硬道理”让名牌打包自己,一夜暴富,这是诸名年轻人所梦想的,那么如果没有这个城市呢?如果哪天自然灾害把这一切都毁了呢?你的人生追求还有价值吗?每天忙到虚脱,健康、幸福、快乐,这些还是我们原来最本质的需要吗?天真、善良、淳朴、坚强、诚实,这些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本性吗?世界的颠覆者依旧是上述中的我们,依旧是“陶渊明”的所作所为,他应该能给我们或多或少地启导。
陶渊明在那个社会没有为政府带来多大的价值,但我觉得,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他最宝贵的价值,他的人格与处世态度更是我们将要为当代世界创下的价值。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7
读懂一个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况且要读懂千年前的古人?当我背诵着陶渊明的诗文,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来的时候,慢慢发觉陶渊明的文字,沉郁中飘逸着琼露的芬芳,孤寂中跳动着天人的.吟唱。把一切放下,恍若遁入空门,眼障散去,眼前一个明丽、纯净的桃花源忽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九江,走进了五柳先生、走进了桃花源的梦里。鹅卵石小道,被雨水浸泡着,水汪汪的,土黄、青白、灰黑……各色石子相间,曲曲弯弯,雨水,清澈的,不染一丝杂尘。我不忍踩下去,那会踩破这里的静。在北方,少有这天气。黄尘飞舞,即便下雨,也是满目黄流、泥汤四溢,哪能不稀罕江南的雨,细细的、柔柔的,悄悄地,象女儿一样缠缠绵绵,不由你不想点什么,被雨水洗过的树叶,清翠饱满,肿胀的滴下一滴滴绿汁儿,一朵朵浅浅的水花笑着,干瘪的心,瞬间滋润起来,鲜亮起来,哦,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生命的精灵,这就是江南,本该自豪,抑或骄傲的纯真,也许正是江南雨的柔情孕育了上善若水的风骨,江南才那么蓬勃,那么率性,那么自然,丝毫不见刻意的雕琢,曲意的迎合。透过都市的熙攘,1500多年前陶渊明“委心任去留”的背影,匆匆消失在雨幕中。湿漉漉的小道、湿漉漉的树林、湿漉漉的空气,我的心灌满了湿漉漉的情愫,雨水,氤氲着,郁郁苍苍,前行,石阶苍黑,苔鲜嫩绿,格外打眼!雨雾挟裹、绿树环抱,青砖黛瓦,廊柱翘檐,骆驼山墙,陶渊明纪念馆,灰暗、朦胧、孤寂,深邃,似“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的心一下子被攫去了,暗淡幽远的韵律解读着一千多年前陶渊明抛却喧嚣,回归草莽的平淡与寂然,这是怎样一块静地,还是净地更确切些。细雨绵绵,寂寥无声,杂念烦扰随风化雨,局促之所,寥廓、空灵,酥雨轻抚,如陶先生温润鼻息。一千多年前,陶公应该也是在这样的雨里,独步幽思,惊雨珠通透,感翠叶震颤,洞悉了生命的本真,毅然决然开始寻找灵魂之所,在田野荒草中,与风为伴、与水为邻,筑起了自己的精神大厦。
暂避绵绵雨幕,远离滚滚红尘,我搁浅于千年前的“草庐”里。翠松掩映,亭台错落,竹影婆娑、氤氲弥漫,彩廊斑驳,青砖灰暗,质朴近乎简陋、粗率近乎原始,这应是陶先生心仪的吧,还好,千年之后,还有人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有人说,简约是一种境界,张扬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品位。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轻松、愉悦。这就是陶渊明,“寓形宇内”却能“委心去留”。世人解读隐士,景仰之余难掩“远之”意味,内心不无对失意者不识时务的轻贱,循着陶公足迹一路回溯,从彭泽辞官到归隐田园,过上躬耕、饮酒、作诗的生活,陶氏后裔陶博吾的龙门对言及“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找寻自由的陶公,弃的岂止是微官,得的岂止是田园诗。“请息交以绝游”在常人看来是自命清高的迂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是穷困潦倒的落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公挣脱羁绊,超然世外的决绝与睿智,我辈又能领悟几何?我顿然醒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能是排遣内心的愁绪与慵烦,那是回归自然的超然与欣喜,“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怎能是潦倒落魄的无奈,那是大彻大悟的平静与澹然。
当人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进而要不惜为此口诛笔伐的时候,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这些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总在自觉不自觉的左右我们的思维。人们往往会因为公众认同而忽视对问题实质的慎思,扶老携幼呼号前行,走向不可名状的未来。不管人类社会怎样发展,人性异化多么纷繁,能够抚慰人性的东西,几千年来变化几何,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应该是尽可能的打破桎梏人类健康成长的枷锁,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层面的,然而现代社会在尽可能的丰富物质方面东西的时候,人类内心的苦闷与迷茫,似乎并不见少,甚至于在物质层面的努力,在加重着人类内心的痛苦与迷茫,到底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欲望随之扩展,还是现代人类迷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广袤原野。陶公闹中取静,乱中求真,返人生于自然,还质朴于天性,以一粒凡尘,提醒我们,人该怎样活着。
透过傍晚弥漫的雨雾,“清风高洁”的三层牌坊,孑然矗立,山岗深处,葱茏环抱,隐约看见墓碑默然屹立,暮雨中更显冷清,孤寂中足见超拔。踯躅,幽思,朦胧之处、真幻之间,仿佛看到陶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8
与你的相遇是不经意的,却也成了这一生难以忘怀的事。多想翻山越岭去找你,握住你的手,只因那双苍老而粗糙的手能给我最大的力量和关怀。
周国平曾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这是一种淡泊的处世之态,也是一种寡欲的生存之道,而这不恰恰也是你真实的写照吗?陶潜。
是你,给予我正视自我、认清自我的力量。当28岁怀有一身好学识的你初入官场时,你有着最大的期待与最强烈的热情,可很快地,你开始感到迷茫,感觉热情燃空,希望熄灭,你冷眼看着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终于不愿与混浊同谋。于是,你开始探知灵魂深处的自我,最为真实的自我,你找到了,那句“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是你最有力量的呐喊,是你不愿被物欲所以迷惑、认清自我的最好证明。当你转身离去,朝着那宁静美好的乡村走去时,我愿追随着你,握住你的手,一同做最真的自己,也明白了,惟有做自己,你才能是最潇洒,最快乐的,将生命的音符敲响,发出最淋漓尽致的呐喊,奏响天籁之音。
还是你,带我挣脱束缚,寻觅新的生机。从29岁到41岁,五仕五隐,说你没有过挣扎是不可能的,怎会没有呢?当你初觉自己的不快乐,迫切地想要寻觅一个出口时,你扭头向四周望了望,却不由懊恼,新的生机哪会那么容易寻找得到?而你身边也无人同你一起担忧,一起烦恼,他们依旧做着安守本分的事,在这世上安稳地活下去,他们再无过多的期望,所以你当时内心该是充满郁闷的吧,有过犹豫,将理智放在心上不停地如烙饼般翻来覆去地思考,经历了挣扎,但你最终超脱了,你听从内心深切的指引,于是,在泣血中挣脱了往昔的束缚,在砸碎过去的铁链里寻到了新的生机。
依旧是你,带我找到灵魂栖息地。沈从文说,“有些事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尽头。”这无疑给我们一记最深刻的点醒。活在最好的时代,却也活在了最浮躁的年代里,因为我们总想着拼命地向前冲,有了期望,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却在路上跌跌撞撞,走得有些狼狈不堪。总有过这样的教训,因此,总是不甘和懊恼。可当我遇见你,才算真正透彻。遇见你,实属惊喜,甚至令我想要感激。只因你真正教我如何保持内心安宁,给自己的心灵找到栖息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弃官场而去,心中牵念的是否就是那日暮归家时的那一缕炊烟?不,你挂念的不仅是家,更是心底那一片净土。你生来便属于那儿,因为灵魂唯有在那里才得以解脱,得以安生。
未见你时,我觉得天是晴的,海是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遇见你时,我却蓦然惊觉,原来所谓天晴海蓝,是山是水,一切全都无关紧要。只因懂得了风景是心的所在地,心怀辽阔,风景便是自然辽阔。
你静伫于那一处,而千年之后的我,为你风尘仆仆而来。于你身上,寻找到了最大的勇气、力量与安慰,我多想握住你的手……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9
多情的春雨将这个季节打造的太朦胧了……
我像残春中的最后一片花瓣飘落在东晋的古都城,穿透沉重古老的思绪,去接受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洗礼。
夜无语,深深的,沉沉的。透过压抑的寒风,我来到他的面前。他正俯在桌前写着诗。木桌上那燃烧的蜡烛,滴滴鲜红的烛油不时的滑落,砸在桌上,溅出一朵朵凄丽的花儿。房顶不时的滴着雨,他的屋子实在是太简陋,太简陋……他手捧一沓诗笺,隔窗眺望,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在向苍天放出沉重的感叹。那沉郁顿挫的笔在挥洒,那忧愤苍凉的情在流淌。
他曾经为了生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他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他那“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使他毅然选择了退世隐居的生活。
他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在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这片清丽的山水田园,他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周遭隽永的年华因褪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的气息。他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赏“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感“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阡陌的田园,慵懒了天地云端的心弦,于是,岁月承载了浪漫的宣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悠闲地在恬静的田间小路吟咏着愉悦的词句,笑看着满坡的青黄,遥听着石阶花开的声响。“他忘却所有的经纶世务,只留下简朴陋居,和一抹飘飞的白云蔚蓝着春的气息。
他怀念着那些没有沧桑的色彩,他想念着曾经繁花满枝的希望。“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乡愁的道路慢慢浮出田野,脱去艾芜与尘灰。此时的他,对自己的选择,自信而安乐。
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表明他对世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赞美陶渊明的优秀作文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读陶渊明的诗时,那扑面而来的泥土清新,在那样动荡的一个时代,竟还能诞出如此的奇葩,不得不让人感叹。
陶渊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晋末乱世,人人心中有着冲天的斗志,而经历了太多的人们,在伤痕累累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像陶渊明似的平淡之中见美,方是真谛。所以宋代的黄庭坚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
正如倾蓝紫所说:“陶渊明的诗是让人蓦然回首,才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志向干一番大事业,正如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般,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少年时期的他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怀着“大济苍生”的梦想。他曾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实现了愿望的他,曾很开心地写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但当他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时。现实的黑暗,让他不得不黯然退步,一腔热血不得实现;而小小的菊花,则承载了他隐归田园的梦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至此,陶渊明真的过起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生活。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渊明爱酒,爱到为其痴狂;渊明也爱琴,哪怕琴无弦。当真“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一名网友这样评价他:“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陶渊明,便如那一尘不染的的露水;如那暗夜的明星;如那九天的凤凰。六十三年的昭华,一闪而过,却惊艳了晋,惊艳了我们。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眼中的渊明胸怀大志却又豪放不羁;热血满腔却又平静淡泊;壮志冲云霄却又淡雅如秋菊。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我的爱情似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一山一水,畅叙幽情。三千弱水太多,我只饮最柔的一瓢,我需要一个依靠,一个在你被暴雨浸湿之后,替你脱下外衣,拂去额头水渍的人
●我想学哲学,法学,人类学
但我觉得
人们不是很需要律师,哲学家
和人类学家
怎么办呢?
那就开个批发部吧
应该会多一个陶渊明
最好的话
来一个开机动车的祖冲之
--会有共同话题么?
--Yes,so much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陶渊明《答庞参军》
●哲学的目的,应该是好的。是要告诉人们改如何更好的生活的。托尔斯泰是富豪,他说自己被富贵的身份束缚。维特根斯坦家族更是超级富豪家族,可是他却把所有的财产给了哥哥姐姐们。中国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田园居》
●天地不长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陶渊明《形赠影一首》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陶渊明的寂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陶渊明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此身托山河,生死不足道。
一朝气息绝,魂魄俱烟消。
得失不复治,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荣辱谁知晓? ----陶渊明《拟挽歌辞》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情动于中”是所有艺术里最重要的内容。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世俗的虚无,是说这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可是美学上讲的虚无,是说他认识到了生命的本质,但这并不影响他参与生活的积极性。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