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中庸治国的唯美句子 正文

中庸治国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1-18 10:46:07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中庸对人生感悟句子

1“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

2中庸之道倡导和谐一

3不明中庸之道。则难以立身

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5权衡两端,取其中道

6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7中庸与成功之道

8修身正己,以得天下

9堂堂正正,遵守道义

10节制自己的欲望

11慎独是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

12自省是大智大勇

13成大事者皆自律

14每天总结自己

15诚于中,信于外

16对人对己都要讲诚信

17做人无信不立

18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

19诚信让人快乐

20你的诚信也要因人而施

21诚信才能够取胜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施之以恩,动之以情

24互助互进,互惠互利

25言多语失祸从口出

26结朋交友亲疏有度

27德刑并用四方敬服

28遵循规律,合乎自然

29循序渐进,顺应潮流

30适者生存褥不是强者生存

31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32做人不可硬充好汉

33做人处世切忌强人所难

34中庸帮你把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

35布在方策,谨慎谋划

36对比效应,心理操纵

37处世不能太固执

38强弱之分,关键在于算与变

39充满弹性地处世

40学会辩证处世

41在主动和被动中变化

42退让折中,隐忍适度

43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

44进退结合乃做人之真谛

45锋芒不要太露

46圆通而不圆滑

47宠辱不惊,委曲求全

48保留自己的底牌

中庸看似平常,但绝不平庸。它始终追求适度的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践行中道。心怀中庸,让人“盛时常作衰时想”,以便留些余地——既给别人留,更给自己留。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的名句,用来描写楚国的一位邻家丽人。但从字里行间,我居然想起千年传承的中庸之道。

中庸怎么会与美女挂上钩?只因它的精髓是恰到好处,就像赋中“东家之子”不可增一分、减一分。人的行为也如此,不怯懦且不鲁莽,才叫勇敢;不吝啬且不奢侈,才叫慷慨;不木讷且不油滑,才叫风趣,否则都将过犹未及。

中庸的内涵,当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道尽。自从孔子发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感叹,后人对它作了多番阐释。汉代郑玄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宋代朱熹注解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理解的角度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不走极端,始终追求适度的状态。

不过,中庸的概念并非中华文明所独有。乔达摩·悉达多因琴弦松紧的音色变化生悟,于是转为不急不缓的修行。他放弃原先一天只吃一粒麻麦的苦修方法,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佛陀后来说:“自我享受是一个极端,自我折磨是另一个极端。放弃两端就是中道,它让人宁静、智慧、觉悟和解脱。”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行为分过度、不及、适度三种状态,适度即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由此可见,中庸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世界毕竟是对立统一的,只顾一头,不及其余,往往失之偏颇。中庸心讲求相对均衡,故注重统筹兼顾,在思想、行为上不偏激又不保守,特别强调分寸的拿捏与掌握。

中庸这个词汇,现在已提得较少,但由于历史上儒学的兴盛,它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比如,做人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便是处事层面的“执两用中”。《论语》有关君子“五美”之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则体现了中庸的精髓。不仅如此,治国理政也离不开中庸。德刑相辅,宽猛相济,是两种治政手段、风格的有机组合。把握好其中的火候,自显中庸心的高明。

那么,中庸是否像求解算术平均数,凡事取一条绝对的中间线?假如这样,就成了僵化。中庸讲求“时中”,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践行中道。“中”的标准因时而易,这好比热与冷是温度的两端,但冬天烤火、夏天饮冰却合乎中道。随着情况的变化,中庸是灵活的,能张能弛,可进可退,从而不断适应改变了的现实。

拥有一颗中庸心,着力于当下,却着眼点于长远。人是起起落落的,可常常意识不到,以致得意时无所顾忌,专干一些过分的事,最终自掘坟墓。宋代法演禅师说:“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事必繁。”心怀中庸,不正是心悟“四不”?它让人“盛时常作衰时想”,避免偏执行事、过度透支,以便留些余地——既给别人留,更给自己留。

无须回避,中庸也挨了不少骂。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 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去,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

但这里的中庸,应加一个引号。不可否认,我们民族的若干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遭抨击,常被视作缩头藏尾;甚至那些被习俗磨去棱角的世故,也被贴上中庸的标签。然而,被谴责的种种却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了。若以此鞭笞中庸,明显打错了板子。

真正的中庸心秉持原则,其实极具担当精神。正如《礼记·中庸》的一段话:“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强哉矫”是对强者的感叹词。一个信守中庸的君子,追求中道、中和、中正,因而从精神上不会随波逐流,必然拒绝不负责任的和稀泥。这无疑由独立人格所支撑,体现了一种卓越的品质。

中庸看似平常,但绝不平庸。虽然儒家中庸思想不乏过时之语,其精神内核却丝毫不缺现代价值,中庸之道也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全过程。有则故事讲某人赴宴,菜肴淡而无味,朋友便撒上一点盐,菜立刻变得鲜美。此人暗想,盐真好吃,要是再多放一些,岂不更加美味?回家后,他拿起盐罐就往嘴里倒。这样的笨人,不会有现实版,可此类情形到处可见。和菜肴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盐”,关键是知道放多少。心怀中庸,目的是将“度”把准,唯此才不会片面,少有乱方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