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句子 > 关于家乡酒励志的句子 正文

关于家乡酒励志的句子

时间:2024-10-11 22:20:43

故乡酒韵散文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乡的梦境,故乡有我童年的足迹,也有我生活的酒韵。

  我的故乡,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大概酒韵深刻的缘故,常常带着醉江南的气息,美丽山河。一直以来,乡亲们管白酒叫烧酒,黄酒叫老酒。当时,记得在我们这个小山乡有一种“土酒”——宁溪糟烧。说白了,那个缺粮、贫穷交加的年代,或许硬逼出造酒技术,就是利用废物再生产,将酿造黄酒后榨干液体的酒糟,榨糖过后的甘蔗渣,提炼了淀粉的番莳(红薯)渣等,通过简单的发酵处理和蒸馏原理,便制造出白色液体,糟香四溢的糟烧酒,春、夏、秋季一般用酒糟生产的白酒称糟烧,而冬季往往用番莳渣、甘蔗渣生产的白酒,则称之为“番莳烧”“甘蔗烧”。

  我最先接触白酒,根本不知道当年小山乡的“土酒”,现已享有“台州茅台”美誉。很早以前,农村小店里卖的黄酒、白酒,都装在陶瓷缸的酒雕里,一酒雕的酒净重约四五十斤,都是本土自产自销的散装酒。由于交通运输和消费人群的因素,几乎不卖外来高端的“洋酒”和有包装的瓶装酒。至于白酒,除了每年的端午和杨梅熟热销旺季外,平时还往往出现断档。

  小时候,糟烧酒并不出名,至少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但它犹如酒魂似的,牵动着我的思绪,缠绕心底,赢得了梦幻的寄托,深刻在我生活的岁月里,留在往事的记忆中,与传统的端午息息相关,使酒韵中有生活,充满着节日的欢乐。端午节那天,爷爷早已扎了许多把菖蒲剑,嵌进对联的横批上,高悬家门口,有的挂在床头。母亲提前到小店采购,打回二两白酒,将半两左右倒进醋碟里,放入少量雄黄粉末,搅拌后自制了雄黄酒。等到午餐吃食饼筒时,父亲就用筷子头,往雄黄酒里沾来让我舔嘴,说是雄黄酒、菖蒲剑,传说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可保佑身体健康。于是,我童年筷子头舔嘴、有过亲密接触的雄黄酒,肯定就是糟烧酒了。

  醇香绵长,深沉悠远。品悟酒韵,是甜是苦,是喜是悲,是醒是醉,人人自知。我想,酒不醉人人自醉,无论你喝的是什么酒,黄酒也好,白酒也罢;无论是什么人群饮酒,官员也好,百姓也罢;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传统习俗酒文化,精华也好,糟粕也罢;就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为了面子只能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可喝酒只要把握个度,你有多少酒量就喝多少酒,难得醉一回也无妨,但起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就好。我听说,这个世界上只有酒醉的人,而根本找不到酒醉的酒。即便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爱酒如命,贪杯喝高了,明知“酒是穿肠的毒药”,有害身体健康,甚至因酒醉而发生人间悲剧,但也都是人自找的,怨不得别人,怨的是自己,更怨不得酒。

  似水流年,人生像醇酒,有时浓烈有时薄,多情岁月滴滴在心头。酒可以用来助兴,就像音乐、歌舞一样给人以娱乐,也会像游戏一样调动人们的情绪,由此造就出酒场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但酒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表象上粮食精华客观简单的物质存在,更是赋予酒魂、酒韵、酒香的奇特个性,诠释了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象征。面对糟烧酒,近在咫尺,远在天边,认识早而饮得少,熟悉而陌生,亲切而感怀。因为,酒是我故乡的酒,那种带有浓厚的故乡色彩,那种打上故乡烙印念念不忘的故乡情怀,那种除了品尝出故乡味道外,还有其他特殊的妙用,意想不到的功效,时时放射出故乡的光芒,也许仅仅是鄙人鲜为人知的“趣事”,便注定成为我生活常识的启迪,意外经历的积累,从而把糟烧的正能量发挥到极限。

  记得十四五年前的一次,院桥有位好友给我送来一小篮杨梅,一时吃不了,放着烂掉又不忍心。于是,我到边上小店买了二斤瓶装的“红星二窝头”和一斤白糖。酒是高度酒,商标纸上标的酒精度有56°,回家准备浸泡杨梅酒。谁知,我拎着东西刚出小店,还没走几步,突然窜出一条哈巴狗,从背后发起进攻,跳起来对我小腿就是一口。所幸的是,我当时穿着一条长裤,小腿没被咬出血,也许是小狗嘴下留情,但已留下明显的狗牙印。怎么零时处理伤口?我来个就地取材,现买现卖,先用肥皂水清洗狗牙印,由于房间里没备用典酒和酒精,只好再用酒来替代酒精,对狗牙印进行简单的杀菌消毒。这让我想起在部队当兵时,曾用小撮棉花,沾上一滴“高井大曲”高度白酒,替代酒精擦拭唱片机的磁头,以便清洁磁头。

  有篇《人生如酒》的都市小说,对酒是这样描述的:“酒,观之,清澈能静心,闻之,清醇能诱人,饮之,痛快能抒情,醉之,烦恼能遗忘,醒之,万事然依旧。”窃以为,酒的价值“闪光点”在于书写快意人生,常常用来宣泄情感的催化剂,或者是调节气氛的“调味品”。几杯酒下肚,让忧郁悲观者脸露喜色,心花怒放;沉默寡言人谈笑风生,酒后吐真言;在场的人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在公款消费盛行的年代,一瓶“飞天茅台”在高档酒店里就要上万元,有官员吃酒醉死了还能申报烈士呐。大大超出酒其本身的属性,释放不出物质、精神韵味的正能量。

  其实,人生与酒是相通的。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古往今来,临风抒怀离不开酒,饯行送别离不开酒,壮士出征离不开酒,喜庆丧事离不开酒,寄托情思同样离不开酒。然而,人生是一杯多味酒,酒杯里的时光,一杯接一杯,难以忘怀,豪饮畅饮也好,慢喝细尝也罢,同样酿尽了酸甜苦辣。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感觉生活很无奈时,仍借酒解愁,一醉解千愁,一切飘飘然,感叹人生几何?就像我不胜酒力,但一上酒桌,端起酒杯的那一刻,能驾驭得了吗?有时还不是为了应酬,场面上的酒必须陪好喝够,偶尔好友相聚,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常饮常醉。

  喝酒,有时成了生活的无奈选择,在酒精被人体吸收的作用下,虽带有几分醉意的冲动,几分失态的彷徨,但却让我无数次体会过酒醉的难受,酣醉对身体健康构成极其有害,浅醉却是一种难得享受。可是一个人酒桌场上的酒风,就意味着其作风。从此把酒文化与人生境界高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对人有“四观”:“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这其中“观人于酒后”,指的是酒后是否放任流?有分寸感就不贪,有自控性就不乱。我以为,喝酒更要仅仅局限于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范围内,可以有度地“梦生醉死”,但做人必须清醒,做事必须明白,否则,喝酒如此,人生亦然,下场一败涂地。

  故乡的酒香最醇厚。对酒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兴趣,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故乡的情感。我从认酒、闻酒、喝酒、品酒、悟酒,一直相随相伴,不离不弃,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春夏秋冬,经历了人生美好回忆而又漫长的过程。我圈子里的阿健兄,喜酒而不醉,吃几口小酒后,趁人家还在闲聊,他已偷偷诗文满载而归,主动亮出来让大家共享,不知不觉让吃酒吃出了文化的境界,还真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受益匪浅。

  故乡的酒韵,醇香芬芳,我终于品悟到一股浓浓的故乡味道,宛如一抹斜阳,一壶酒,愿求半世逍遥。

故乡春之韵优秀经典散文

  南半球的新西兰是一个幽雅、神奇的浪漫国度,北半球的故乡是一个壮丽、淳朴和祥宁的另类天地。

  我的故乡在中国的北方博山,我虽置身新西兰,但爱回忆故乡的早春,聆听春的喘息,追梦春的风采。

  故乡是一座古朴厚重的北国小山城,群峰簇翠,峻岭相拥,山连着山,岭挨着岭。春天的枝头,座座山脉奇趣壮丽,条条峻岭蜿蜒多姿。有座朴实又富品味的山,悠然地镶嵌在这群山峻岭之中,默默地陪伴着座座山峦,无限地眷恋着一个山城。山上,天然的石海、最古老的齐长城遗址、守望星空的望海楼、密植的森林、美丽的桃花园、奇异的鸟语林、时尚的小别墅区……一道道美妙夺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彰显了她的雄美奇特和风姿神韵,见证了她的闻名遐迩和绚烂历程,这是名扬中国的原山,她的身驱上承载着日月深情的嘱托,镌刻着山城动人的故事,群山因她而多姿多娇,她因群山而更显壮美、绚丽。天空晴朗,红日升出地面,徜徉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了山的轻柔呼吸,甜美地聆听到了山的轻吟浅唱,豪迈地领略到了山的柔情侠骨。

  孝妇河水穿城而过。一个民间孝顺媳妇的神话在故乡世代流传。相传,很久以前,故乡的八陡村有个颜氏女出嫁,那天,丈夫突然暴病死亡。婆母硬说颜氏女是“扫帚星”,“精”,妨死了自己的丈夫,克死了她的儿子,从此颜氏女天天饱受婆母的。她们居住的村子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山里去挑水。婆婆规定每天出坡前,要颜氏女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天亮后再到地里干活,这样,每天她都要到十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为了不让颜氏女途中休息,婆母特意找人做了两只尖底水筒让她挑水用,即便如此,颜氏女对婆母依然百般孝顺,逆来顺受,平日还要照顾体弱的公公和挑剔的小姑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颜氏女的善良、至孝终于感动了神仙。一天,颜氏女挑水回村,途中,遇到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骑着毛驴经过,正值天热,老人便向她讨水喝,颜氏女一时没法放下肩上的担子,老人见状用他那龙头拐杖在石板上轻轻敲了两下,路上立刻出现了两个小石坑,正好放下两只尖底水筒,老人喝完,又说:想再饮饮自己的毛驴,颜氏女想了一想说,你就从这只桶里饮驴吧,这只桶里的水是我喝的,另一只桶里的水是婆婆喝的,老人为她的孝心和善良点了点头,于是拿出一条马鞭子,让她带回家,告诉她要把鞭子系在水瓮里,水少了,只要提一提鞭子,水就会涨上来,说完没了踪影。颜氏女惊奇的拿着鞭子回家一试果然如此,从这开始她不再受挑水的痛苦了。婆母见颜氏女几天不去挑水,却天天甜水不断,心里很奇怪,于是心生一计,把颜氏女叫到身边说:“你嫁到我家来三年多了,也没有回一趟娘家,现在给你两天假,回去看看你娘吧”。颜氏女听了很高兴,临走时问婆婆:“娘,还要带点活回去干吗?”婆婆假惺惺地说:“活不多,今天去,明天来,七双袜子,八双鞋”。尽管如此,颜氏女还是欣然领受了。回到娘家,母女俩抱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诉说离别之情,一直说到了天亮。第二天,就要回家了,活还没有做呢,情急之下,她请来了七姑八姨,三婶四嫂,不多时做完了七双袜子八双鞋。颜氏女带上做好的鞋袜赶忙回婆家去了。刚走到村头,就听村里人声嘈杂,乱成一片,不知出什么事了。她赶紧往家里跑,啊!只见村子里大街小巷洪水滚滚,大水见了她自动给她让开了路。原来,婆婆趁她不在家想看个究竟,看到水缸里泡着根马鞭子,就想拿出来丢掉,谁知还没放手,水如汹涌的山洪瞬间奔腾而出,她那凶婆婆傻了眼,手举在半空中竟放不下来。看到家里的情景,颜氏女连忙拿过鞭子顺势向北一指,洪水立即向北滚滚而去。此刻,她突然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左手拉着落水的.公公,右手拽着婆婆,用脚挑起小姑子,一下子坐在狂泻的水缸口上,水不再泛滥,只是汩汩的流出,成了一眼清泉,泉水涌出后流成了一条河,这就是因孝顺媳妇颜氏女而得名的孝妇河。这条古今皆晓的孝妇河由故乡发源,淳朴的河悄然的走过山城,清雅的水潇洒的奔向远方。一条沧桑的河,静雅、纯洁、神奇。静静的河,清清的水,无论深浅怎样变化,水位总是满的,水势不断涌进,碧水川流不息,仿若述说着山城的无限感慨,传诵着孝妇的感人故事。

  山城中,孝妇的故事古今相传,孝妇的传说家喻户晓,山城人对孝妇由衷的敬慕,对孝道世代的传承,动感了河,灵动了水,只见河水始终忘我地流淌着,日夜辛劳地奔波着,常年无尽地展现着一道风采,深情地回报着这山城,回报着这山城的人。孝水河畔,总有迷情的观水者、闲雅的垂钓汉、悠然的散步族、自豪的健身派和快乐的游人乐而往返。

  泉水生命不息,山川里的泉,谷峪里的泉,景区里的泉,故乡的泉圣洁无暇,渊源流长,有些已成为驰名中华的名胜景观。春风亲吻,泉水清澈、剔透,映射出了鸟儿飞翔的倩影和山谷矫健的雄姿。清纯、甘甜的泉水,不知疲倦地涌动着,春夏秋冬真情地沐浴着山和地,四季如一无尽地滋润着山城人的心灵。

  故乡的树很多,因为山多,树拥有了天然的生长条件,因为树多,山享有了树温情地青睐,山上、山下、旷野、路旁、小区处处遍布大小不等的树,树挨着树,林靠着林,铺满了山,遍盖了地。季节虽已走进春天,而冬的寒意依然未退,山城酷冷的寒冬,默默地赐予了树安享冬眠的良机,悄然的孕育了树坚韧奇特的品行。远看,一片片冷漠、挺拔的树饱含春情,近看,一棵棵枯寒、苍劲的树春光闪烁。一个处处青枝、绿叶染透山川大地的日月正轻盈的扑来。

  故乡的天空,深遂而辽阔,我家住在傍依原山的一个生活区,仰望天空,静观山川,俯瞰山城一览无余,蓝天呵护白云,白云眷恋蓝天的景象时有可见。蓝天下,峭壁上的迎春花、崖畔上的野山花,率先探出了生命的痕迹,显尽了春色的激情,春风轻佛,一片片尽情地摇曳着芬芳,妩媚地炫耀着青春,无限地绽放着生机。人们自豪地捕捉到了原生态的风情,愉悦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秀美。

  山中、岭上、公园、广场、路边、小区,那些报春的鸟儿时而在鸣唱、在跳跃,时而在嬉闹、在傲翔,每年的早春,这些小精灵们总是来得早,来得多,唱得响,与出行的人们频频相会。

  清晨,山川在温柔呼吸,天地在轻吟浅唱,山城的空气裹满了阵阵清澈、丝丝甜爽,清新的空气爱恋地陪伴着山城的一草一木,深情地亲吻着一个个勤劳的山城人。平日,城里的人喜欢乡村的山野气息,有些还从乡下选择住房,人们爱慕清秀的乡村,也由衷地爱慕如今绿荫环拥、空气清纯、洁净别样的春城。以往,山村的人只愿在城里逛逛,不愿在喧嚣、朦胧的城中居住,他们喜爱纯情的乡土,也诚挚地向往如今环境优雅、春情柔粉、园区配套的都市,有些还欣然地买了新房,搬进城里。周末、节假日,一些兴高采烈的外地人,追逐着春的脚步,悄然的前往山城,总要闲雅地住上几日。一座明媚、壮丽的城市,一个淳朴、秀丽的乡村,相映成趣,俊朗祥宁。清丽的山城春色,人们心悦神悦。

  故乡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的魅力,故乡日益的变化和风情秀逸的春月,是故乡那山川的灵气,是故乡那一方山城人的执着耕耘。

  故乡在我心里,梦想春天永远住在我的故乡。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诗词

  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满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翻陋琼浆浊,唯闻石髓馨。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

  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蚌珠悬皎皛,桂魄倒瀴溟。

  昼洒蝉将饮,宵挥鹤误聆。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

  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行当遣俗累,便得造禅扃。

  何惮说千日,甘从过百龄。但令长泛蚁,无复恨漂萍。

  胆壮还增气,机忘反自冥。瓮眠思毕卓,糟籍忆刘伶。

  仿佛中圣日,希夷夹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刮骨都无痛,如泥未拟停。残觞犹漠漠,华烛已荧荧。

  真性临时见,狂歌半睡听。喧阗争意气,调笑学娉婷。

  酩酊焉知极,羁离忽暂宁。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咽绝鹃啼竹,萧撩雁去汀。遥城传漏箭,乡寺响风铃。

  楚泽一为梗,尧阶屡变蓂。醉荒非独此,愁梦几曾经。

  每耻穷途哭,今那客泪零。感君澄醴酒,不遣渭和泾。

冬韵悠长散文

  时令过了冬至就已进入隆冬。数九寒天雪纷纷,这只是人们的企盼和一厢情愿,老天爷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更多的是人们无尽的期盼和深深的叹息。雪的影子渺无踪迹,寒潮倒是捷足先登。

  独立山巅,极目远眺,北风劲吹,寒潮滚滚,燕山如海,冬日寒晖,林涛怒吼,峡谷传来一阵接一阵令人胆颤的嘶鸣,犹如万马奔腾在山峦之上呼啸而过,让人心惊彻骨,不寒而栗。

  寒风,寒潮,寒光,寒气逼人。一个寒字成了冬天的主宰,两个字的寒潮凝成了冬天的主流,那么寒冷就成了冬天的代名词,高天滚滚寒流急就是冬天的光辉形象。

  寒潮在寒风的裹挟下狂妄肆虐,狼狈为奸,冷酷无情的横扫天地人间,所掠之处万物肃杀,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锥心砭骨。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我的思绪和情感随着寒风的撕裂和寒潮的威逼,似乎都被冻僵了,惟有一颗心脏还在剧烈的跳动着,那血管里奔腾的血液还在汹涌奔流着。还好,不管风寒冰彻,我还是一个活脱脱的人,一个行走在冬天这个季节里的人,一个能用心悟能用大脑思考的人。

  人是什么?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大脑思维能用双手劳动的高级动物。人是这个能旋转的星球上的万物之灵。那么,我就想,人,人们,智慧的人们,在对待一年四季这个时令上为什么也有偏见和偏心呢?春天,人们热情讴歌春天,从古至今,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夏天,人们盛情赞美夏天,激情火热,连篇累牍,若繁星璀璨。秋天,人们纵情歌颂秋天,天高云谈,秋风萧瑟,万山红遍,秋水长天。讴歌、赞美、歌颂冬天的诗词歌赋鸿篇巨制有吗?有,回答是十分肯定的。相比较而言之,少,甚少,不是吗?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英明伟大,高瞻远瞩,他集讴歌、赞美和歌颂于一身,在八十年前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北国冬天巍巍壮观气势磅礴的锦绣画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纵横千万里,冰清玉洁,雪花飘飞,翩翩而舞,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心驰神往。山川,黄河,黄土高原,万里长城,他们都在领袖的诗词里赋予了高大动人的形象。山似银蛇在北国大地上尽情狂舞,高原犹如蜡像在潇洒驰奔,滔滔黄河瞬间就失去了以往的奔腾形象,悄然寂静,素美可亲。冬天的红日高悬在蓝天之上,播撒下灿灿的金辉,素裹下的北国冬天俏丽多姿,妩媚动人。毛主席擎巨笔讴歌了冬天,赞美了北国风光,歌颂了红妆素裹下的锦绣江山。一句“江山如此多骄”就是最形象的歌颂北国冬天的点睛之笔。

  我是一个凡人,一个极普通的人,对毛主席的诗词也只能是一点点表面的粗浅的认识和理解,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早就被历史证明了,无需我再赘述。我只是在这个冬天,在冬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一下我们的领袖毛主席。

  回到现实中,隆冬正在进行时。说实在的,讴歌冬天,我没有一点激情;赞美冬天,我又没有一星半点的灵感,;歌颂冬天吗,我真的也没有那种欲罢不能的创作冲动。寒风吹过,寒潮袭过,寒气逼人,我只能头戴防寒的棉帽,身穿防寒的羽绒服,套上一副厚实保暖的棉手套,足蹬雪地靴,走进冬天的旷野里,去寻觅一下冬天里的感觉,去感知一下冬天的气息,去体味一下冬天的特殊韵味。

  我们小城的东北隅有一个未名湖,这可不是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那个知名天下的湖,说的确切一点,就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大坑塘。冬日已经西斜,天空比较晴朗,淡淡的斜阳照在厚实的冰面上,浅绿泛白的冰湖上闪现的是一道橙红色带尾巴的光束,极像火箭发射升空时的.那道喷射状的尾光,带着浓浓的寒意,带着闪闪的寒光,明闪闪,金灿灿,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错觉,在湖面上辉映的是冬天的丽日吗?是,确切的说,这是冬天的一抹斜阳在亲吻一下酣睡中的冰湖,而冰湖一片静悄悄。冬天的太阳挺美,冬天的阳光挺柔,连冬天的斜阳都这般抚媚动人,说心里话,我很赞美这冬天的太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那么太阳呢?简明文雅的概括,日有暖、热、温、冷。我个人对太阳的体味就是这样的。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她从寒冷的冬天里走过来,浑身还带着刚刚蛻减的寒气,蹒跚着碎碎的脚步,体温慢慢回升起来就去温暖刚刚苏醒的大地,呵护着草木萌发,万物争荣。夏天的太阳是火热的,非常明确地说,那就是一团火,熊熊燃烧着自己,把光和热无私的奉献给蓝天大地,哺育着万物茁壮成长。秋天的太阳是温爽的,她风风火火闯荡一个季节后,敞开博大的胸襟,扇一扇还在火热的胸膛,把温热送给成熟的大地,把温凉带给凡世人间。冬天的太阳一路走来已经累了,乏了,困了,也该喘口气歇一歇了。所以,冬天的太阳早晨起得晚,晚上睡得早,身子懒洋洋的,光泽淡淡的,情感不怎么尽如人意。太阳是宇宙的一颗恒星,我赋予她真情实感,只是凡人的一种臆想,只是冬天里的一抹记忆,或者说是我的一点感悟罢了。

  冬天的湖畔挺萧条,找不到一星半点绿色,按理说绿化湖区的时候,应该栽植一些松柏冬青一类的树木,也省得大冬天的这般寂寞冷清。在我寂寞无主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风景这边独好。湖的北岸是一棵挨一棵的垂柳,一眼望不到边,寒风劲吹,柳意万千。近凝眸,细端详,垂柳的主干皱皮微裂着,微灰之中透着一些浅浅的墨绿,显示着生命的底色,疏密有致的枝杈上高挑着灰铜色的丝绦,条条柳丝垂向湖边,轻柔着,漫舞着,摇曳着,飘洒着。此时,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寒风凛凛,垂柳怎么如此的悠闲,如此地洒脱,又如此地傲视寒冷的冬天呢?噢,我似乎从丝丝柳意中找到了答案,垂柳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不怕寒风劲吹,不怕寒潮侵袭,以纤细悠长绵软的身躯抵抗着冰刀雪箭,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轮春日在高照,有一缕春风在招手,有蓬勃盎然的春天在永驻心间。可知道,春天是柳树的知音,春风是柳树的知己,春日是柳树的知心。用我们的现代话说,就是只要有梦想,就有目标,就有追求,就万难不惧。纤纤细柳亦如此,何乎人也!

  从湖畔回来,碰到一位熟人,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身上裹得严严实实,露着一双小眼睛,不是他下车亲切的打招呼,我还真的认不出来。握手,寒暄,问好。他是一位热力公司的老工人,负责烧锅炉,再过几天就该退休了,可他仍然在上班,而且上的还是夜班。我关心地跟他说,该退休了别再玩命了,他非常自豪又亲切的跟我解释,过了元旦就该退了,人老了,身体不太好,领导让我提前退下来,干点轻闲的,我觉着领导是好意,这情我领了,可我觉着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虽然咱是一名普通工人,干啥吆喝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只要心里有一团火,填进炉膛里的煤都是热乎的。握手道别后,他的话语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他骑车的身姿慢慢模糊了,可我觉得他浑身上下还是那样的雄健有力。

  冬天正在继续着,隆冬正在进行时,笨拙的我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似乎悟出了什么。是对冬天的感知?还是冬天的况味?再不就是冬天的意韵?我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那就请朋友们帮助回味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