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
蝈蝈的叫声
①“唧唧,唧唧——”窗外,若隐若现地传来一阵叫声。
②我警觉地竖起耳朵。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怎么这么刺耳?
③自从儿子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我对声音就特别敏感。有一次,六楼一户人家搞装修,虽然与我家隔了四层,但是,我还是感觉电钻和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吵人。我跑上楼,与那户人家商量,我家孩子正在迎接中考,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回家,能不能请你们在五点半前停工?户主一听我的来意,二话没说,当即吩咐工人,每天五点二十准时停工。后来才获知,去年他的小孩刚刚参加过高考,深有体会。父同此心啊。
④“唧唧,唧唧——”声
音越来越响,似乎正由远而近。
⑤这是多么单调、直接、枯燥的声音啊,简直让人抓狂。我们家,早就草木皆兵。平时在家里,我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哼个小曲,有时兴致来了,还会和妻子对唱一曲家乡的黄梅戏,来段天仙配什么的。夫唱妇随,甭提有多美了。这个嗜好,早已被我像掐灭一根香烟一样,灭了。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不听了;手机,调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最绝的,是妻子将拖鞋底都缝了层厚布,这样,走起路来,就能跟猫一样,无声无息了。有几天我感冒,老是打喷嚏,声如轰雷,为了将喷嚏的声音遏制住,我肩膀上搭了条厚实的毛巾,一旦要打喷嚏,赶紧用毛巾将嘴死死捂住。喷嚏,遂一次次作夭折状。
⑥“唧唧,唧唧——”该死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越滚越近。最后,竟然在楼前停了下来。
⑦我打开窗户,探出头,一看,肺差点气炸了!原来是一个小贩,挑着一串串蝈蝈笼在叫卖。米黄色的小笼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蝈蝈的叫声。我家楼下正好有一棵大树,卖蝈蝈的小贩和他的蝈蝈们,看来是打算在树荫下休息会儿。“唧唧——”一只蝈蝈的声音;“唧,唧唧——”又一只蝈蝈的.声音;“唧唧,唧唧——”如果你听过几百只蝈蝈同时吼叫,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愤怒、崩溃!
⑧蝈蝈的声音,很快吸引了几个玩耍的小孩,围了过去。这些刚上小学的孩子,暂时还没有感到多少学习的压力,几只蚂蚁,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何况忽然闯进小区里来的蝈蝈们。儿子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
样,无忧无虑,快乐得像个天使。记得有一次,我带儿子到乡下一位亲戚家玩,亲戚家外面的树枝上,到处都是蝈蝈的叫声。儿子和亲戚家的小孩,拿着网兜,四处逮蝈蝈,一个下午下来,胳臂晒得脱了一层皮,他竟然丝毫不觉得痛。我曾经答应他,每年夏天都带他去乡下,这个承诺,已经有几年没有兑现了?
⑨“唧唧,唧唧——”蝈蝈的大合唱,拉回了我的思绪。不行,我不能让这个噪音影响了孩子的复习!再有一个星期,儿子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可是他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次大考,绝不能毁于一旦。
⑩我怒气冲冲地打开卧室的大门。
⑪刚走到客厅,儿子房间的门,突然也打开了。
⑫“儿子,是外面的声音吵了你吧?我马上去赶走他们!”我心疼而有点愧疚地看着儿子。
⑬“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儿子伸了个懒腰 □ “我从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⑭好听?我以为儿子会像我一样被聒噪的蝈蝈声弄得心烦意乱,没想到,他竟然觉得好听。
他真的觉得蝈蝈的声音好听?他没有被影响到吗?
⑮“老爸,我有个小请求。”
⑯“你说,老爸答应你。”
⑰“去帮我买一只蝈蝈回来,好吗?”
⑱ ……
21.(1)在第⑬段方框的位置,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儿子伸了个懒腰 □“我从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2)第⑤段画线句中“透”不能改成“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③和⑤段父母为儿子所做的努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3.第⑦段画线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 (3分)
24.文中反复写到蝈蝈的叫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5.下列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表现了父母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呵护。
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个安静的环境。
C.本文表现了父与子两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D.本文告诉我们爱孩子要真正了解他的需求。
26.联系上文,适当运用描写方法,给本文续个结尾。(80字左右)(8分)
《蝈蝈的叫声》阅读答案
21.(1)? (1分) , (1分)
(2)“透”与前面的“关牢”一词相照应,更贴切地表达出“我”为了让儿子有安静环境而让声音降到最低所做的努力;而“传”不能达到此表达效果。(2分)
22.(1)父亲解决了来自六楼的装修噪音。(2分)
(2)父母在家里杜绝了家里的噪音源。(2分)
23.夸张(1分) 形象地写出了我听到像炸雷一样的蝈蝈声时极度气愤的情形。(2分)
24.作为文章线索,贯穿了全文;蝈蝈叫声的由远到近、由小变大的变化,形象刻画了怕蝈蝈声影响儿子的怀有焦虑心情的家有考生家长,表现了社会上有些望子成龙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而缺乏对孩子内心的真正了解的现实。(4分)
25.D (3分) A(1分)
26.略(8分)
1、走在路上,蝈蝈叫过不停,它的叫声有节奏,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吸引了一双双羡慕的眼光和赞美的声音,我心里象吃了蜜一样甜。
2、正在我们高兴的时候,又传来一声声蝈蝈叫,而且那声音比上一只更加悦耳,更加响亮。我们确定了方位,发誓要捉住它。我们
3、这只蝈蝈也太热闹了,我把它装进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瓶里,让它能看见外面。我本以为它不会叫了,可是,还不等到一分钟,它就“色拉色了”的叫了起来,叫声非常大,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我又掐自己的脸又掐自己的手,想让我从“梦中醒来”。可是,不论我怎么掐自己,它就是直叫,过了二十秒钟多,才停下来。可见,这只蝈蝈是这么爱叫呀。
4、这是一只非常漂亮的蝈蝈。它的身体不过于指头大小,姿态却是活灵活现,令人忍不住想去抚摸它,它浑身绿油油的,是一种绿湖一般的深绿,只有肚皮才是晶亮的翠绿,绿的甚至有点透明,像是蒙上了一层雾。触脚细而长,毛茸茸的,弯曲着,随时都要蹬出来,而翅膀呢,却是一张一合,显得颇有活力。它的头很大,几乎占了身体鼎一半,枣红色的眼睛机灵地转动,似乎要说什么,头上的触角呈
5、我在竹笼边,玩着一只小蚱蜢。蝈蝈猛地蹦到竹笼条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我把小蝗虫放到竹笼里,蝈蝈用鼻子嗅了嗅,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心满意足地在笼子内散步。我吓了一跳:蝈蝈不仅吃蔬菜,还吃昆虫呢。
6、我有时候,写完作业,就到蝈蝈面前看到它的长长的触角,我就用手轻轻的动一下它的触角,他的触角就往下移动,再一动,又往上移动,然后开始“吱吱”的叫起来了,就因为它这么奇怪,才叫他“奇奇”的。
7、我家有一只蝈蝈,我给它取名叫“奇奇”它个头很大,是蛐蛐的两倍,眼睛很小,圆圆的很亮,它长着一双又长又细的触角,它的叫声很好听,翠而响亮。
8、蝈蝈有两种,一种是青头蝈蝈,一种是铁头蝈蝈,它们都长着长长的触角,前面回来个弯,也都长着两只豆大的眼睛,长着一张爱吃的嘴,长着一对绿色的翅膀。它们不同的地方是:青头蝈蝈的脖子是绿色的,而铁头蝈蝈的脖子是黑色的,而且还比青头蝈蝈的脖子坚硬,所以,它就叫铁头蝈蝈。母蝈蝈也很特别,不仅分铁头蝈蝈和青头蝈蝈,比公蝈蝈多的是,后面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它的翅膀很特别,很短,不会发出声音,所以,我不太喜欢母蝈蝈。
9、哈,这只蝈蝈条的可真高,一下子从柴佳宾这1.35米的个上越了过去,然后,连蹦带跳地向外跑。幸好我跑得快,从门口截住了它,我猫下腰,想去抓它,可是,这只蝈蝈蹦蹦跳跳,不给我一点机会抓它,终于,在我的尽力围捕下,它终于有了破绽,我一下子按住了他的脖子,把它拿了起来。柴佳宾给这只蝈蝈喂食了,这只蝈蝈吃得可真欢,它先把蚱蜢的肠子掏了出来,然后,猛咬,把蚱蜢撕烂了。这只蝈蝈可真是疯狂的很,惹不得,惹不得。
10、嘿,果然不出我所料,精彩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是螳螂发挥出了自己非常厉害的大钳,夹夹蝈蝈,谁知蝈蝈早有准备,它一下子跳到螳螂背上,咬住了螳螂的屁股,过了好久,好久,才松开。螳螂的屁股上已经留有深深的.牙齿印。当蝈蝈刚一松口时,螳螂就非常生气、不服气,趁这时,它猛然反击,马上给了蝈蝈一钳子,一下子夹住了蝈蝈的腿,蝈蝈的腿被夹断了,它一下子跳到了别处休息。
11、回到家里,我可要好好玩玩它了。蝈蝈开始见到我便躲,渐渐地和我熟悉起来,就不那么紧张了。它吃食从来不挑挑拣拣,我把一小块黄瓜放到竹笼里,只见小蝈蝈先用自己的触角和小嘴轻轻地碰了碰,才放心地“狼吞虎咽”起来。
12、回到家中,我便观察蝈蝈的叫声。我给它喂食物,它叫了两声,嘴没动,翅膀却动了起来。奇怪,它的声音究竟是那发出的呢,我很是疑惑,心想,蝈蝈的叫声是从翅膀上发出来的吗?为了得到答案,我做了个实验,找来两块小小的木板,用木板轻轻压住它的翅膀,一整天,它没叫。我去掉了木板,不久,它又叫了起来。为了确证,我上网查了资料,果然,蝈蝈的叫声是两只小翅上的发声器上发出的。
13、老爸乐极了,他扑上去,正要捉蝈蝈,蝈蝈却机灵的一蹦,逃脱了老爸的
14、双方过了好久才恢复了元气,它们都相互注视着。过了一会儿,还是蝈蝈沉不住气,它先慢慢向前移动,然后突然撞向螳螂,那速度,比火箭还快,唉,只见螳螂一闪,蝈蝈撞了个空,蝈蝈不甘心,决定再次向螳螂撞去,这次可把螳螂害惨了,它被蝈蝈撞了个四脚朝天。
15、它长着嫩绿色腹部,头上两个触须细细长长的,摇来摇去,非常灵活,好像戏子唱戏时头上戴的行头。它的背脊和四片翅膀是翠绿色的,头上有个硬壳,下额向前突出,里面长着两颗灰
16、突然,一只碧绿的、翅膀略带
17、我发现它的头像蝗虫,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触须,它的嘴巴里有两个黑灰色的牙齿。它的腹部有六条腿,其中有两条长长的后腿,特别有力气。背部有两个鞍板,可以发出“吱、吱”的叫声,叫的可好听了。它的肚子很大,像个大肚汉。它喜欢吃梨、丝瓜花、桃等。
18、我家有一只蝈蝈,它有两条长长的须,还有六条腿,前面四条短短的,是用来抓住一样东西,不让自己摔下来;后面两条长长的,是用来快速跳跃,不让人抓住自己。它鼓着大大的肚子,背上有一对翅膀,样子很古怪。
19、蝈蝈体形类似蚂蚱,我经常喂一些嫩叶子给它,它迫不及待地用嘴叼准叶子,努力将叶子完整地放入自己的小家,就像忙碌的搬运工。它不怕累,一天到晚叫个不停,有时连半夜都要吼几噪子,好像在显摆它的金噪子,唱歌时,肚皮一起一伏,很有节奏感,似乎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它喜欢唱高音,有时会唱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20、第三天,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蝈蝈特别喜欢吃南瓜花。所以,我就给他摘下新鲜的南瓜花吃,果然它一见就“吱吱”的叫,并迅速的开吃,不一会儿花就被咬了一个大大的“伤口”,可它却饱了,又开始“吱吱”的唱起歌来,大饱口福了呗!
世上花鸟草虫,可爱者甚多,蝈蝈就是人们喜爱的昆虫之一。蝈蝈属螽斯科,身体绿色或褐色,腹部大,翅短,善于跳跃,吃植物的嫩叶或者花,其中的雄性前翅有发音器,靠摩擦震动背部的翅膀,发出声音,有的地区称其为“叫哥哥”、“叫蝈”。
蝈蝈被称做“鸣虫之首”,在中国分布很广,按产地可分北蝈蝈和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和冀蝈蝈。
养蝈蝈也是一中文化现象,源远流长。传说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就是以禹虫——蝈蝈来命名的,并以蝈蝈做为氏族的图腾。“螽斯”在中国古代,就有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寓意。据《诗经?螽斯》所载:“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就是颂扬蝈蝈的种族兴旺,表现出古代人民对于生命繁衍的企盼。而由此产生的成语“螽斯衍庆”,便成了祝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南宋宰相贾似道曾著《促织经》,开历代虫经虫谱之先河,为养虫者的经典祖书。到了清代,养蝈蝈之风在宫廷更盛。乾隆出游,听到满山蝈鸣,即兴赋诗曰:“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风……”。并封蝈蝈为秋官。
近代,也有人认为:养蝈蝈这种消遣娱乐活动,陶冶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我的家乡冀中平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间野外,每值夏秋季节,蝈蝈的叫声不绝于耳。暑假期间,“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冒着中午的炎炎烈日,到田间捉蝈蝈,堪称一大乐趣。
蝈蝈这种小动物喜欢生活在长满茂密的谷子、大豆、和玉米的大田里。在酷热的娇阳下,纷纷爬到农作物的秸秆上,震翅鸣叫,此起彼伏,犹如一场充满原始野性的赛歌会。一有风吹草动,叫声便戛然而止,机警地跳进植物丛中,藏匿起来,使人很难发现。如果没有耐性,犯了象“小猫钓鱼”一样的低级错误,你是捉不到蝈蝈的。所以,捉蝈蝈最适合“各自为战”。
当你静下心来,耐心地寻着近处蝈蝈的叫声,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目标,蹑手蹑脚,悄悄地转到秸秆的背面,屏息殓气,轻轻地移动脚步;靠拢——靠拢——再靠拢;近些——近些——再近些;该出手时就出手,来个突然袭击,双手便能捧住一只蝈蝈。小心翼翼地把这小精灵,套在早已经准备好的高粱杆上,那种如同猎人猎获到猎物,胜利者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样循环往复,牺牲了午休时间,每人捉上个三五只蝈蝈是不成问题的。
把这些俘获的战利品带回家来,分头把它们请进自己精心编好的八角蝈蝈笼子里;挂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每天早晨,别忘了采摘一朵南瓜花或是一片菜叶来喂养它们;蝈蝈那清脆悦耳的叫声,便陪伴着你渡过溽热的夏秋季节。如精心喂养,注意保暖,甚至能养到入冬。
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末,家乡的农田随着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过度的使用,若大的平原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了,蝈蝈这种昆虫便销声匿迹了。
何止是蝈蝈,一些鸟类的数量和品种也大有减少;青蛙成了稀有动物;被人们称做清道夫的“屎壳郎”——蜣螂,已经灭绝了;就连解放前经常闹“蝗灾”的蚂蚱和蚱蜢,也逐渐绝迹了,以致有人人工饲养蝗虫,以饱餐桌上食客的口福。有科学家说:“伴随着自然界食物链的断链,会使一些动物减少或者灭绝,最终会导致生态失去平衡,给人类自己带来灾难”。但愿这不是耸人听闻吧!
悠悠岁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去年我和老伴“被城市化”,恋恋不舍地告别养育我们的那快热土,迁居城市,住进了高楼大厦,和儿女们一起生活……
一天早晨去菜市场买菜,从公园广场传来了蝈蝈的叫声。寻声走近,一中年汉子的自行车后椅架上,挂着近百个蝈蝈笼子。尽管有朋友说:“这些蝈蝈也不是从山野里逮来的',有可能是人工在温室大棚里繁育的,你只要喜欢,一年四季都会有蝈蝈的叫声”。看来我这“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老观念真该改变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精心挑选了一只,带回家饲养。把蝈蝈笼放进阳台上的花草上,聆听从花草丛中传出蝈蝈那既熟悉又陌生、久违了的叫声,感到赏心悦目,犹如听到了美妙的天籁之音,使人忘却许多忧愁和烦恼。
这只蝈蝈是褐色的,被人称做“铁皮蝈蝈”,不是我的家乡冀中平原上生长的那种绿色的“翡翠蝈蝈”。虽然这蝈蝈不是那蝈蝈,但我的心灵上也多了些许安慰,有些回归到了大平原田野间的感觉。每当听到这蝈蝈的叫声,我就想起当年到田间捉蝈蝈的童趣;想起了当年一起头顶烈日,捉蝈蝈的童年伙伴们;想起大平原的原始自然风光,想起大平原一望无垠的丰收景象。
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儿孙们,还能在大平原的田间,听到那欢快悦耳的蝈蝈的鸣叫声吗?有谁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