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伦敦,世人瞩目的、一个现代而又古老的都市,它的风姿和纽约相比多了些皇室的奢华气息,和巴黎相比少了些浪漫的情调。这里有昔日的“日不落帝国” 王宫白金汉宫、历代国王的加冕的圣地西敏寺(也叫威斯敏斯特教堂),泰晤河畔每天精准报时的大笨钟、国会大厦、伦敦塔桥和珍藏皇室宝物的伦敦塔,有过倾帝国全盛时期的财力、汇集世界文明遗产的艺术殿堂大英博物馆。。。无不吸引着匆匆过往的游客,每日数以万计的游客云集于此,参观游览、寻梦追忆,探访着往日英帝的许许多多的神秘......。
【第2句】伦敦,这个大不列颠群岛南端的世界名城,英吉利海峡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凭着她悠久的历史,凭着她不可替代的欧洲金融中心地位,凭着她迷人的风景,还有享誉全球的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塔,还有令人痴迷的音乐,时装等流行元素,曾经吸引了无数游客渴慕的眸子。
【第3句】伦敦,是一座可以引发你不断思想的城市。无论它的气势,无论它的细节,它所展示的内涵,都会让你久久地思索。著名的英国旅行作家戴维曾经这样写道:“英国有许多迷人的城市、城镇、乡村和小部落,不过,只有当你来到规模巨大的首都后,才会真正感受到英国的魅力。不同的人对伦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绝不会是平庸的感觉。”
【第4句】伦敦的文化,还体现在保留自己固有的特色上:公交车都是红色双层车,给城市平添了几分生气,车的底层可一览五光十色的流动街景,顶层可纵目远眺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出租车都是老款的黑色方头车,让你恍惚见到了老伦敦老爷车的景象;高大威武的皇家马队、骑警又是伦敦一景,让人眼睛一亮,更有意思的是,十字路口竟树了马队通行的专用红绿灯,马蹄得得,令行禁止。细细体味,伦敦的文化犹如清新的空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第5句】伦敦的和谐还体现在细节之中。依着自己个性设计的私人住宅,有的会在屋顶上树起一座大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行人;有的会在阳台上高挂着一个卡通形象,夸张、可笑,给行人一个欣喜、一个幽默。伦敦的公共设施也渗透着人文气息,洋溢着和谐之风。泰晤士河穿越伦敦,把伦敦分为南、北两区,河边筑起半人高的护墙,人们可以靠着护墙饱览泰晤士河风情,细心周到的市政部门还把沿河步行道边的休闲座椅都垒起了台阶,高高在上,坐在椅子上仍能一览江景。
【第6句】这里还有个童话,就是此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沉睡的黛安娜,她是最后一个在这里举行葬礼的王妃。在沉睡了多年的梦中,她不再是从前的灰姑娘,王子牵着她的手,铜镜中的自己面带微笑,幸福得无法言语。终于知道她为什么一直这样睡下去了,因为梦中的童话故事更完美浪漫,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结尾: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时间走得累了,想要停下来和灰姑娘一起神游幸福的童话世界,但大本钟总是无情的拒绝,钟内的齿轮带着惯性,一刻不停地运转,仿佛停止了就再也无法苏醒。
【第7句】值得一提的,还有滑铁卢大桥,传说在二次大战期间,男丁都上了战场,这座花岗石拱桥是由妇女出力建造起来的。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演绎了一则英雄与美人的爱情佳话,最精彩的画面即在这座桥面上拍摄。离它不远处的老市政厅大楼和莎士比亚圆形剧场,保持着古朴的模样,与外形仿佛由几盏“灭蚊灯”并拢似的新市政大楼,对比强烈,两者“混搭”,怕不会是城市规划师一时的心血来潮。
【第8句】米字型舞台的一条通道上,垃圾车隆隆进场,新生代歌手桑迪站在垃圾车上演唱,她在演唱2011年的冠军单曲《阅读一切》。伴奏的是斯托普打击乐队,这些神奇的乐手们能把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打出节奏,在体育场内的建筑上,他们动作跃起演奏,给英国的清晨带来了热闹和无限生气。在这喧闹当中,我们隐约可以听到披头士的作品“因为”的旋律,此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比如《爱的礼赞》;最后,交织着各种车辆的引擎夹杂着喇叭和汽笛声,有穿着报纸服装的白领男女们,行色匆匆地赶路。这是伦敦每个工作日的晨景,这是泰晤士河畔的滑铁卢大桥,永远都不会落幕的写照。
【第9句】伦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富可敌国。令人惊诧的是,金元帝国竟是出奇地节俭。伦敦的地铁车站,以我们的眼光,实在是寒碜。地铁站大都简单甚至简陋,候车月台4—5米的宽度,以普通的地砖铺面,惟一的点缀,只是月台边上的木条椅,三三两两地依着墙边摆放,供人歇脚。月台顶面上白炽的灯光,刚够照明。在英国人看来,车站的功能就是上客、下客,除此之外,所有的功能都是“奢侈”。
【第10句】参观大英博物馆,是事先的安排。原以为旅游时间紧迫,泡在博物馆内,看那些莫名其妙的古董,得不偿失。谁知,还没进门,大门罗马式的梁柱,已经先声夺人,完全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单是看建筑,你无法知道,哪些是旧的`、传统的;哪些是新的、现代的,反正,两者搁在一起是那么合拍,严丝合缝,宛如天成。它给博物馆提供了最精当的展示场馆,建筑设计的高超水平,外行也能体会得到。
【第11句】由于二战后与美国同属世界英语系两大主要国家,具备国际资本流通的优势,伦敦和纽约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时伦敦也一直稳居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伦敦是和纽约齐名的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12句】大多数画家笔下的雾都伦敦神秘而冷酷,泰晤士河水被加上厚重的铅灰色,天空因大雾弥漫而变得冰冷而阴霾。不是这样的,伦敦并不是无情的,当马车载着福尔摩斯和华生在大街小巷里穿行,当人们莫名其妙的因清冷的雾气而烦躁时,伦敦恰巧睡着了。它的过去是沧桑的,却不动声色,好像一个与世无争的老人抑或沉静的母亲。艾米莉将伦敦的雾写得逼真浪漫,她笔下所有的角色都浑然一体,仿佛起雾的是文字而非伦敦。
【第13句】伦敦见不到显示市政形象的“大手笔”、大工程,老式的厂房稍加改装,成了陈列馆、博物馆;老式的街道没有拓宽重建,稍加整修成了今日的单行车道;街道上的交通标线细长清晰,比我们的交通标线窄了一半,涂料也就节约了一半,密集的车辆照样井然有序。
【第14句】伦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他每年的外汇成交总额可以达到三万亿英镑,全球大约3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城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以及13家清算银行和60多家商业银行也均设在这里。清算银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莱、劳埃德、米德兰和国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银行。
【第15句】伦敦的节俭还体现在吃喝上。走进餐厅,绝对见不到吃一半、剩一半的狼藉景象。盛大的宴请,也只是土豆、西红柿、牛排、火腿肠,简简单单的三四道菜,如此的节俭,反倒让人生出敬意来。伦敦人依然喜爱自己老式的汽车,依然喜爱坐地铁、坐公交,依然实行着夏令时,依然……其实,“依然”节俭,才是富裕,才是真正的现代社会。
【第16句】伦敦漫长艰难的历史也造就了一批浪漫的文人和画家,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源泉,找到了毕生的归宿。全世界的灵感好像都聚集在这里,站在大雾弥漫的街头,激动得让人“窒息”。莫奈带着凄凉和忧郁来到伦敦,走到伦敦的桥上遥望远方的海平面,越远的地方似乎越清晰,因为脱离了雾的遮掩。于是,日出,在那一刻铭刻在伦敦的雾里,也铭刻在那遥远的天边。
【第17句】街头派对的狂欢是英国时尚的标志之一,这样即兴的活动随处可见。大屏幕上播放英国经典动作喜剧《意大利任务》,倏忽间,场景又转换成电视喜剧《只有傻子和马》,片中的主角打扮成蝙蝠侠与罗宾,从废墟中古里古怪的走来。现场播放着《我们的房子》的强烈的节奏,所有演员撕掉了盖在汽车上的报纸,舞台瞬间变得鲜艳多彩。疯狂乐队升在空中忘我地演奏着,接着添上了萨克斯风演奏家汤普森,皇家礼仪乐队成员,他们演奏着布勒乐队的代表作《公园生活》,宠物店男孩们也粉墨登场了,演绎着他们的不朽名作《西区女孩》。这一幕压阵的最后一首歌由“同一方向”演唱成名曲《使你美丽》。
【第18句】伦敦也是共产主义思想的策划地之一,马克思在伦敦起草了他许多辉煌的政治篇章,《共产党宣言》就诞生在伦敦。宣称要埋葬资本主义的卡尔马克思,至今在资本主义的“腹地”还是受到人们的尊重。浩瀚的世界版图,大大小小的城市星罗棋布,而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耀眼的光芒。伦敦的光芒,就在于它始终秉持着自己的特性,让一个个伦敦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个性的伦敦,永远的印象。
【第19句】伦敦的艺术、娱乐形式极为丰富。歌剧、音乐剧、古典音乐、摇滚、爵士乐、皇家芭蕾、踢踏舞,应有尽有,而且票价便宜得难以置信。伦敦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剧场,大多上演莎士比亚、萧伯纳的作品。伦敦剧场大体可分为两种,商业性剧院以著名演员演出的著名作家作品为主。最为著名的有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在小型剧院中可以观赏到一些初出茅庐的作家的创作,剧场气氛轻松愉快。在伦敦欣赏古典音乐会倍感轻松惬意,音乐厅音响效果非常好,音乐会票价却很便宜。每年7月--9月,伦敦都要举行"古典音乐夏季盛会",邀请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和乐队在皇家艾伯特大厅演出。
【第20句】伦敦旅行可说是十分便利,一张地铁券便可跑遍全城,游览城内的风景名胜,白天,你可以参观具有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塔桥、古迹与王宫,累了可随处找个公园小憩一下,或是喝个悠闲的英式下午茶,到了夜晚,不管是音乐歌舞秀、各式剧码、音乐会、酒馆或是夜总会,都能将你的夜晚带入最高潮。此外,绝不能错过的购物乐就是周末市集,有别于豪华百货公司与精雕细琢的购物橱窗,这里更多了民间地方色彩,以及热闹欢乐的气氛。
【第21句】不论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老古董、叛逆前卫的庞克行头、精细的手工艺品,或是便宜俗俗卖的衣物配件,都可以在伦敦各大小市集中一网打尽。话说当地有“英国旅游中心”之称。伦敦以它悠久的历史、斑斓的色彩、雄伟的风姿屹立于世界名城之林。
1.当人们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为早晨到来,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And when they let you down
You get up off the ground
cause morning rolls around
And it’s another day of sun.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机遇。
A little chance encounter…
could be the one you’ve waited for.
3.我们追寻的不过是另一个人的爱,一股悸动、一个眼神、一个碰触、一支舞,凝视一个人的双眼,点亮一整片天空。
Yes,all we’re lookin’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A rush
A glance
A touch
A dance
A look in somebody’s eyes…to light up the skies
4.我只需要这疯狂的感觉,与噗通乱跳的心,但愿它一直都在。
cause all that i need’s this crazy feeling.
The rat-tat- tat of my heart.
Think i want it to stay.
5.总会有个地方能让我实现,对自己的期许。
Somewhere there’s a place…
where i find who i’m gonna be.
6.就这样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来到这里,勇敢或疯狂,未来见分晓。
without a nickel to my name
Hopped a bus,here i came.
could be brave or just insane,we’ll have to see.
7.没人喜欢爵士,连你都不喜欢
well,no one likes jazz!not even you!
因为你,我现在喜欢了
i do like jazz now because of you!
8.敬那些做梦的人,哪怕他们有点傻,敬那些痛着的心,敬我们制造的`混乱。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9.正是那一丝丝疯狂,让我们看见新的色彩。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To give us new colors to see’
10.人最爱别人倾注热情的事物。
People love what other people are passionate about!
11.音乐与机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唤我跃上大银幕,活在每一个场景中。
A Technicolor world made out of music and machine
it called me to be on that screen
And live inside each scene.
12.你为什么把「浪漫」说得好像很不堪?
why do you say“romantic”like
it’s a dirty word?
我不知道,洛杉矶就是这样,什么都崇拜,什么都不重视。
i don’t know.That’s l.A. They just worship everything and they value nothing.
13.你可以自己写角色,写跟你一样有趣的东西。
You could just write your own roles,you know?
write something that’s as interesting as you are
14.爵士就是…每次都是新的,每晚都是全新的,非常非常刺激。
it’s new every time.it’s brand new every night.影视知识
it’s very,very exciting.
15.如果那么墨守成规,要怎么当革命者?
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你紧抓着过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来。
You’re holdin’onto the past,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16.等你拿到这个角色,你必须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这是你的梦想。
when you get this,you gotta give it everything you got.
当时我想,那也是孤独的一种无奈形式。不坏,寂寞,但是不坏。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2.有一段时期我近乎宿命地为塞隆纽斯‘蒙克的音乐所吸引。每次听得蒙克那超凡脱俗――如同以奇妙的角度削凿坚冰――的钢琴声,我都心想这才是爵士乐,甚至从中得到温暖的慰藉。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3.听得吉恩·克鲁帕这个名字,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在本尼·古德曼乐团演奏的“Sing Sing Sing”独奏曲,心情上不禁想说一句“请饶了我吧”。不过细听他在古德曼全盛时代留下的唱片,得知那种哗众取宠的鼓声莫如说是例外情况,平日的克鲁帕作为节奏部的一员始终一丝不苟,坚守工匠式演奏。 尤其同泰迪·威尔逊、古德曼合作组成的三重奏以及加入Lionel Hampton的四重奏中,他自始至终为没有贝司的乐队负责奠定流畅而坚定的台基。实际上他的鼓声也十分胜任。虽然从他敲击的“微笑鼓点”中很难找出摇撼心魄般的深沉的动感(groovy),但他把当时黑人鼓手们带有泥土味儿(eathy)的摇摆翻译成了白人听众容易接受的形式——他的这一概念是切实可行而又富于进取精神的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4.Larry Coryell和Sonny Sharrock浓烈醇厚的双吉他,那可是够酷的哟! 长笛这种乐器进入即兴演奏会,无论如何都敌不住其他管乐器。音域窄,加之原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乐器,所以专门吹长笛的音乐家如果想在爵士乐坛活下去,就要有音乐性招法,就必须动脑筋才行。在这个意义上,只靠一支长笛取得商业七的大学爵士乐队演奏,但在偶然遇到来印第安纳大学做旅行演出的比克斯·贝德拜克(Bix Beiderbecke)之后,两人完全情投意合,于是他放弃学业,索性当了专业音乐人。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5.但真正优秀的音乐(至少对我来说),归根结底乃是死的体现。而将向死亡深渊的滑落过程变得使我们容易忍受的,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从恶之果中榨出的高浓度毒汁,是毒汁带来的舒舒服服的麻痹,是使时序混乱的急剧扭曲。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6.蒙克的音乐固执而温柔、睿智而偏颇,从中产生的一切――理由自是不得而知――全都无可挑剔,对我们身上的所有部分都有无法撼动的感染力。打个比方,他的音乐仿佛毫无征兆地倏忽而至并将一个非同一般的东西轻轻放在桌面又径自悄然消遁的“神秘人物”。主动体验蒙克即意味着接受一个谜。迈尔斯和科特兰无疑是天才音乐家,但他们一次也不曾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秘人物”。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7.浓浓的黑咖啡、堆满烟头的烟灰缸、JBL大型组合音箱,刚读开头的小说(例如福克纳)、秋天最初的毛衣、都市一角冷冰冰的孤独――如此情景在我心中总是马上同塞隆纽斯-蒙克结合在一起。即使现实当中几乎同哪里也结合不上,它也还是如同一幅拍得极好的照片,以其美丽的均衡留在我的记忆中。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8.当然,如果想听克鲁帕作为鼓手时的代表性演奏,三十年代古德曼时代的唱片固然是稳妥的选择,不过他离开古德曼乐队后组织的大乐队也足够新鲜,值得一听。 赫比·曼(Herbie Mann) 严肃的爵士乐迷当中有个定评:“认真追求爵士乐的五十年代的赫比·曼虽然不坏,但他在六十年代后半期商业上取得成功之后,音乐就浅薄乏味了。”可我宁愿断言:赫比是爵士乐迷的“地下世界” (underground)!所以不大想认同那种主流派说法。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9.威尔逊、汉普顿等新锐黑人音乐家、一心享受小乐队中那自由自在即兴创作乐趣的大腕古德曼——站在二者之间将作为白人乐队(基本是芝加哥爵士乐)的锚抛往所定位置而又控制它不向别处移动,能做到这点的到底只有克鲁帕循规蹈矩的鼓点,那是不妨称之为音乐中枢的鼓点。华丽的鼓独奏使他声名鹊起,但那终究不过是作为节奏制造者的克鲁帕的价值的一部分罢了。问题是,古德曼时代的这种华丽印象成了烙印,在他独立之后也长期拖住他不放。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10.至于蒙克的音乐是从哪里开始失去其原有光环并且不再神秘的,坦率地说,我已记不大清楚了。后期作品中,《地铁》(Underground)我固然非常喜欢,奇怪的是其前后的作品却没有印象。一如蒙克的形象不知不觉之间渐渐淡化一样,那一幕幕场景的神秘性和均衡也一点点离我而去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