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NO.2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NO.3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NO.4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NO.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6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NO.7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NO.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NO.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NO.10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NO.1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NO.1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NO.13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NO.1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NO.15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NO.1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NO.17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NO.18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NO.1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NO.20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NO.2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NO.2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NO.2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NO.24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NO.2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NO.26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NO.2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NO.28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NO.29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NO.30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NO.31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NO.32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NO.33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NO.34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NO.35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NO.36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NO.37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NO.3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NO.3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NO.4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NO.41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NO.42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NO.43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NO.4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NO.4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NO.46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NO.4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NO.4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NO.4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NO.50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O.5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NO.52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NO.5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NO.5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NO.55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NO.56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NO.5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NO.58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NO.59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NO.6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NO.61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NO.62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令》
NO.6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NO.64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NO.65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NO.6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NO.67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NO.6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NO.69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NO.7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NO.7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NO.7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NO.73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NO.74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NO.7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NO.7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教学目标: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思乡之愁。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烟花三月》这首歌,学生欣赏。师问:这首歌让你想起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或者别人写李白的诗歌,说说对李白的印象。师:是啊,后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李白离开京城,准备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来到了武昌的黄鹤楼。他登上了黄鹤楼,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从天边奔来,又向天边流去,江上白帆点点,空中沙鸥成群,远山林木葱茏,岸边繁花似锦……此情此景,不由诗兴大发,于是拿起毛笔准备在墙上题诗一首。(这点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就是爱在墙上画。不过,现代人画的都是“某某到此一游”,古人更诗情画意,人家画的是诗。所以你将来想画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画出一首诗来再说。)李白他正想写的时候,旁边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他仔细看了一下,还捻着胡子吟诵了一遍。李白念完这一遍后,顿时,满腔的诗情仿佛被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扔下笔,大喊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地转身走了……
听了故事,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了吗?(崔颢)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自愧不如的诗——《黄鹤楼》。(学生读题。指导写好“鹤”字)谁来说说你对黄鹤楼的了解?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念去去,暮霭沉沉楚天阔。
16、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兄台后会有期。
1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8、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9、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21、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22、你的轻轻一句,永别了!撕破了我心底压抑已久的情愫,撕的心尖阵阵作痛。我微笑着静静地,说声再见!
23、有没有快乐的离别诗句呢?一时想不起来,可能除非再见之期确定,并且不遥远,否则大概都会有离愁别绪吧,加油!
2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7、人生,既有相遇,也有分离,让我们有缘再聚。
2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