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不是什么娱乐性的话题,它的背后是关于工业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严肃问题。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
如果在若干年后,未来的社会学研究者要选择用一张图片和一首歌来概括反映2016年以及此后若干年中国社会b部分中下层的生存状态,那么我相信当下流行于网络的“葛优躺”和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一定会入选:
葛大爷斜靠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外表邋遢,肌肉松弛,神情颓废,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最为应景的背景音乐则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代替性表达
“葛优躺”出自于20多年前的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于今年突然爆红于网络,成为被网友玩坏了的表情包;而《感觉身体被掏空》则是今年出自上海的一个名叫“彩虹合唱团”的音乐团体,该曲首发之后即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显而易见,“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爆红网络,是因为其深刻地触碰到了社会痛点:在现代工业社会的都市中,人们疲于奔命,缺乏活力,渴望休息。这就是当下部分中下层的典型面相。
就好像两千年前的诗经反映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一样,“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勾勒了进入工业化成熟时期中国人的形象。
在这个意义上,“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有了普遍性和时代性,从而获得了比其他网络表情包和流行歌曲更为深刻的历史价值。
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爆红于网络的“葛优躺”里的“葛优”已经不是《我爱我家》那个意义上的“葛优”了,他已经被重新赋予了时代性的内容,那其实是一个疲于奔命的部分中下层的集体形象。
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考察,“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在传播上的成功并不难理解:无数个在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中下层在“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里看到了他们的那个疲于奔命、缺乏活力的“自我”,他们又无法直接地、毫无障碍地表达他们的情绪,而“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备了代替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功能,人们在转发和传唱中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发泄了他们的情绪。在娱乐和宣泄中,生活的空虚感、无意义感得到缓解和治疗。
从这个角度说,“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是人们无声和有声的集体表达。尽管这种表达是无意识和娱乐化的。
说白了,在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生无可恋的葛大爷和加班到吐的彩虹合唱团,大家无非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
工业社会需要娱乐业来治疗
如果我说“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反映了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弗洛姆就在他的《人类破坏性研究》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慢性无趣(无论是补偿了的,还是不能补偿的)虽然到最近才受人注意,却早已构成了一个主要的精神病理现象。”
他这样描述“慢性无趣”的精神病人:“……在他里面有什么东西死掉了,没有了生气,与人断了关系……”剥开娱乐化的外衣,透过葛优那空洞的眼神,认真地去体会由葛大爷集中表现的部分中下层的内心,会发现这个群体的了无生趣,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兴奋和激动,弗洛姆这段写于1973年的文字,简直是为“葛优躺”量身打造的心理描写。
在他们里面,有什么东西死掉了。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歌词浅显直白,几乎属于直抒胸臆,它描写了一个加班族内心的疲惫和呐喊:“我累得像只狗”是在说自己生命力的枯竭和活的缺乏尊严,“我要去云南” 显然是在向往“云南”所象征的'与工业社会对立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我要去接爸爸”则是内心情感生活的需要。
为什么会这样?
让我们先重复一点心理分析+社会学的老生常谈:在一个以社会价值排序为主导的,通过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制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每个原子化的个人都作为社会零件嵌入到这个精密而庞大的社会机器中。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轨迹、生活节奏都是像程序一样设计好的,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强制性地取消了,他的生活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激动和欣喜的东西,他所有的活动与他的内心并没有什么联系,他只是为了他肉体的生存而活动,他被降格成了“物”,并且被“物”所统治。
这正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背后的深刻隐喻: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里,人被取消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之后,他生命的活力被榨干了,他的尊严被降低到“物”的层次,就像一条狗一样。
当然,尽管一个利维坦式的工业社会对人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人性并不会善罢甘休,它始终想要逃离这种生存状态,恢复自身的尊严,就像歌里所唱的“我要去云南,告别回龙观”。
所以,“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不是什么娱乐性的话题,它的背后是关于工业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严肃问题。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通过将严肃问题娱乐化,那么在心理上就不用认真对待严肃问题了,严肃问题就这样轻巧地被回避过去,不用直面真相的残酷。
这一点,在歌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表述上获得了体现:在事实上,并不是人们身体的“体力”被掏空了,而是生命本身的“活力”被掏空,它表现为缺乏生活的热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为什么会把“生命”表述为“身体”呢?因为“生命被掏空”则涉及到对生命价值本身的否定,这并不是一般人愿意面对的残酷,将“生命”置换为“身体”,这样就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如果只是“身体被掏空”的话,那么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了。这是隐藏在语言中的玄机。
这样看来,工业社会真的太需要娱乐产业了,它几乎是对治工业社会所制造的人类存在困境的一剂良药。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让人逐渐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这当然是非常残酷的现实,但是通过开动娱乐产业,人们获得了一种“逃避自我”的途径,用一些肤浅的方式来消解空虚和无聊,从而让这部社会机器继续维持下去。
空虚、无聊,缺乏生活的热情等等这些症状并不是西方工业社会所独有,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的“负效应”。
问题和未来
毫无疑问,工业解放了生产力,将人们从田间地头主动或被动地配置到现代化的工厂或写字楼里进行工业生产。对于传统社会的农民来说,他们只需要看天吃饭,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播种、施肥和收割,并没有“劳动纪律”的说法,农民群体也只在一种极低的组织化程度上存在。这种低组织化的情况,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们只是“麻袋中一个个马铃薯”。
不过,他们也是相对于工业社会的人们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马铃薯”。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及其的运转,不得不依赖高度组织化的科层制,这要求人们按照制度、流程以及“劳动纪律”来行动,他的自主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借助经典的弗洛伊德的观点,“文明”建立在对人性的压抑的基础之上,现代工业文明则将这种压抑进一步深化和隐蔽化了。而这,将以牺牲人的内在活力为代价。
弗洛姆曾经提出了一个叫做“社会性格”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社会要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就会培养人们适应这种社会需要的特定的性格结构。比如,奴隶制社会会培养人们驯服、顺从的社会性格,现代工业社会则因需要人们消化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会培养人们喜欢消费和占有、善于自我表现、富有纪律性等社会性格。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所培养的“重占有”的生存倾向会使得人们内在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等心灵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并且窒息人们生命的活力。
弗洛姆所指出的工业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去解决得更好。
2015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红网络,获得亿万网友的关注和转发,但是到了2016年,人们只想在wifi和空调房里“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了。这种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社会心理的一个转向:从抱有还想逃离的动力和幻想,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兴奋,到只想什么也不干地躺在沙发上,失去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兴趣。
这种社会活力的透支即带有工业社会的普遍性因素,也与当下的经济下行、房价高企等现实因素有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当然并不值得期待。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和谐,都有赖于人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代表着一个社会是富有成长性的,它的未来是乐观的。
2、放假只想葛優躺?吃了早餐再睡會兒!
3、风寒未定,大考欲来,资料翻都没翻,居然也出奇的淡定、此刻正葛优躺在窗边,听一首去年夏天的歌,闻着有淡淡的青草味道……
4、科二满分一把过,此刻的我只想葛优躺很多天
5、我以为我要点外卖了。没想到我家王大厨回来了!这会已成葛优躺
6、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允悲][允悲][允悲]葛优躺,不想动。
7、吃饱喝足,真的很想来一个葛优躺
8、一个人在家葛优躺那是极好滴
9、生病了好几天在家葛优躺?我睡觉的姿势像不像猪。
10、又想跑去海边葛优躺了
11、假期就是不要出门,人太多,看个狮子老虎都挤不进去,还不如在家葛优躺
12、葛优躺才是放假最舒服的方式
13、此刻的我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葛优躺然后晚上看一下喜欢的电视剧然后睡觉。。。。
14、动脑子最累,只愿葛优躺啥都不要想
15、本来想在空余的地方摆个烤箱啥的,现在想想简直浪费空间啊!必须买个洗碗机!以后吃完饭就能葛优躺,生活不能再美好了,喜滋滋的
16、午后葛优躺式自拍。。。感冒了,浑身没劲。
17、自己做的饭太难吃了,葛优躺生气中
18、吃过午饭,透过窗户晒晒太阳,来个葛优躺,刷刷微博,听听音乐,小憩一会儿。
19、送完娃上学回家擦擦洗洗打扫得干干净净,心情舒畅的葛优式躺会。
20、每次很累的时候 我都想唱歌 可是现在累到歌也唱不动了 只想葛优躺
21、惰性告诉我不想去锻炼 想葛优躺 but 想想新买的小码衣服
22、回来收拾完以前小姐姐用过的脏脏的冰箱放点吃的,就累的不行,葛优躺沙发让我动弹不得,不想动
23、葛优躺第一天,肚子疼果然缓解很多,希望能坚持到五月,最坏也要忍到四月底啊,二宝加油啊,毕竟你爸为了你,都放弃出差了呢!
xx年,香港红磡体育馆。
一身干净笔挺的中山装,一头利落板寸,一双迷离丹凤眼,一字一句吼着“幸福在哪里”的窦唯,彻底燃烧了一票摇滚青年。
时隔20年,舟山“东海音乐节”,这个男人竖起了道士头,披着T恤甩着大裤衩,带着大腹便便中年人特有的油腻,稍显违和地杵在台上。
演出开始刹那,如炬灯火瞬间熄灭,一束暗淡的光勾勒出窦爷身影,弱化视觉后的听觉更加敏锐,热血躁动地马上要喷涌出来。
还未燃烧,当天的演出就因为版权的原因熄了火,网络直播中断状况频发,窦唯未说一句话,谢幕轻描淡写的一句“谢谢”惹怒了那些无知青年。
有人叫嚣滚蛋,有人默默等待。
我站在台下,回想他20多岁的激情,却不奢望他再唱起黑豹时期的歌曲。
这就是他的劲儿,不是容貌,不是嗓音,不是气质,而是所有人都在手机上扒拉他挺着肚子打瞌睡的照片转发评论时,他已经一觉醒来擦擦口水,下车走回家继续搞他的音乐去了。
他赤诚的梦想和追求与广阔天地浑然一体。
窦唯最打动人的,就是他从未挖空心思去想打动谁。
回眸东海,皓月当空,惊涛拍岸。
去!你的稳定
刚听窦唯的时候,我是个马上要退学的台北高中生。
那一年我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转变——陪弟弟去考华冈艺校,他落榜了,我考上了。
重新择校要从现在的高中降一级再转学。我家有对秉持传统文化至骨髓的活宝(和你的父母一样),做建筑师的父亲早给我规划好的光明前程就是走上建筑行业领取稳定薪水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呵呵哒,这简直就是强力灭火器,瞬间将我内心隐隐燃烧的小火苗哐哐浇熄。
那时候我并不会思考“梦想”这么深奥的问题,只觉得如果每天朝九晚五地跟一堆枯燥的数据打交道,那不是太烦躁和无聊了?
这份稳定,一眼望到头,我还怎么寻找人生的方向?
去读华冈艺校,没有发禁没有服装限制,和一群标(千)新(奇)立(百)异(怪)的人在一起,灵魂简直像吃了饭后松腰带一样自由!
能肆意地生活,对于那个年龄的我简直是太畅快了,但长辈看来确实最不靠谱的一条路。
为此,我还和家里闹掰了。
但是,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点自己的精彩,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需要依赖别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那这人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
你最大的问题不是穷,而是懒
年轻最应该害怕的'是——只动口不动手。
毕业后进入时尚圈做造型,后来又从台北来到北京。
两地直线距离1300多公里,可刚来的时候,我觉得心理战线不止这么长。
没有单位、没有家、没有朋友,上个街看见密集涌动的人群就心慌。
录完《美丽俏佳人》这档节目马上飞回台北,再录节目又赶回来,一年里程数加起来绕地球N圈。
老人的话怎么说?
折腾!
但用尽全力去折腾一件事,即便是累的头昏脑涨下一秒就要扑街那种内心的雀跃和激动也让人觉得一切都值!
很多人说我运气好,从自由职业者到公司创始人,一路走来没受过什么大挫折。
那是你没看到努力背后的汗水,没看到凌晨三点爬起来顶着俩麻袋黑眼圈背着仨大行李包狂奔在马路上赶场;
没看到榨干灵感画出来的妆被嘉宾全程黑脸后自行去化妆间洗掉;
没看到因为生病感冒不敢停下赶路脸色煞白就快要昏厥的我!
其实每一个“好运气”,都是无数努力的叠加。
我不是比别人幸运,只是在每个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刻,又多撑了一秒。
永远超出期待
有同学常问我一些人生哲学问题。
例如:
小P老师,工作太无聊,却又不知道要什么,怎么解决?
应该是选择安稳还是出去拼一拼?
28岁了,工作不上不下,想跳槽却没有方向……
在职场上,很多人抱着“这事儿特么又不涨工资,我为啥要做”的心态在工作。
如果我每天能拿100块,我绝对不再做超出的哪怕一毛钱的事儿。
只有我占大家便宜,不能我悲催各位酸爽。
但是你从来没考虑过,技能如果不历练,10年后日薪100打个半折你都拿不到。
下班天昏地暗的靠点刷魔兽还知道提升技能才能过关斩将打BOSS呢,这精力放在工作上,一年后说不定你就拿年薪了。
但是工作累啊,游戏多好玩!
我给你说说我的故事。
我刚进入造型界的时候,从来没有时间和精力闲的去想上面的这些问题。
一天赶两三个场,回到家闭眼休整个几小时,又一咕噜爬起来冲冲冲。
那时候我和小燕姐监制的《娱乐新闻》合作,节目组要求很简单却也很摸不着头脑——“夸张”!
每天批500台币(约113元人民币),包含主持人左右的服饰、化妆、道具和我的酬劳。
第一天造型我就把这钱花的一干二净,之后的一年几乎每天都在倒贴,因为我的怪想法层出不穷,不掏点自己的家底造型始终差点火候,我不死心。
这样坚持了很久几乎没有收入的生活,我得到了为金曲奖主持人做造型的机会!
其实在工作中,能够超越眼前的利益,看到更长远前路的人,是寥寥无几的。
站的高一点,你就已经超越了99%的人!
不怕想法多,就怕没想法
你说,我的梦想就是买个房子。
我的梦想收辆豪车。
我绝对不会挑起轻蔑的双眼噗嗤一口笑掉大牙说你——“俗”!梦想不看大小,看你做了多少。
当你葛优瘫着呓语时,行动派早就把房子从五环换进了东三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的创业生涯中,有过太多失败的经验了。
美剧大火的那阵,我设计了一个叫《我去ENGLISH》的小视频节目,想着大家能够在等待地铁的间隙学学英语。
前前后后烧钱不少,结果大家都不买账,这事儿就黄了。
后来不死心,又连续花心思拍了俩节目,一个讲健身,一个讲做饭,钱砸进去还没听见响,就又没了。
我不是心大,安慰自己失败难得经验可贵,只是这每一份历练和思考,都促成了我日后在创业这条道路上更严谨的思考,更有效地做选择。
懒惰造成的可见的差距已经很可怕,更可怕的看不见的眼界、格局历练的差距。
不去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想要什么呢?
有生之年,找一份你真正热爱的工作吧,这份成就感能渡你成仙儿。
定个目标,想透它,坚持一年,我等你告诉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