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驴走磨转绳子断说说 正文

驴走磨转绳子断说说

时间:2024-10-13 12:19:43

小巫见大巫

【成语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作官;一个叫张纮,在东吴作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文学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见了栩榴枕很是喜欢,专门为此作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

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风格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他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水滴石穿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这小吏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声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张乖崖就是根据这一条杀了小吏,这自然是滥用刑法。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办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裹说他“笑中有刀”。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

反复推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做着推敲的姿势,是“推门”好呢,还是“敲门”好呢?他一时定不下来。

这时候,文学家韩愈经过这里。按当时规定,官员来了,行人都要让路。可是贾岛仍然在低着头吟诗,不觉一头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

公差马上把贾岛从驴背上拽下来,推到韩愈眼前。贾岛只好把作诗的事讲了。韩愈听后不仅没有责备贾岛,反而笑着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啊!”

这个故事后来形成了一个词语,叫“推敲”。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反复推敲”就是反复琢磨,一再修改。

和“推敲”相近的还有“斟酌”这个词,和“字斟句酌”的成语。

外强中干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

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和这近似的成语有“色厉内荏”。“色”是脸上的神色;“厉”是凶猛;“荏”是软弱。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

生吞活剥

唐朝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大臣李义府写了一首“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的五言诗。意思是要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时用的扇子,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时穿的衣裳,想象奇特。张怀庆一看,便抄了下来,并在每句诗的开头加上两个字,凑成了一首“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的七言诗。经他这么一“创作”,诗句都不通了,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

张怀庆这首诗一传出,人们就议论纷纷,有人根据他常常抄王昌龄、郭正一作品的行为,还给他编了顺口溜,嘲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句话,经过简化成了成语“生吞活剥”,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不经过消化,就生

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

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司空见惯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在政冶上谋求改革,失败后降了职,被贬到偏僻的地方去当刺史(官职名),晚年才回京城。回京途经扬州时,他的朋友李绅为他举行宴会。李绅当过“司空”(官职名),家里很富有,也很讲究排场。宴会上喝酒谈笑,李绅又让歌女出来演唱,并要她们向刘禹锡殷勤地敬酒。面对这种豪华场面,刘禹锡情不自禁地吟了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成语“司空见惯”就是由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压缩而成的。“司空”

原诗中指李绅。“见惯”是看得习惯了。现在“司空”已经失去了具体意义,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看得太多、便不足为奇。

类似的成语还有“屡见不鲜”。“屡”表明次数多;“鲜”是新鲜、新奇。也就是说,见多了就不觉得新鲜了。

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

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

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症”指病症。现在这成语的用

法广泛得多。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相近的成语还有“有的放矢”。“的”是靶子;“矢”是箭。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对症下药”强调的是要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强调的是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大器晚成

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兵攻打山戎国,获得了胜利。山戎国王逃到了孤竹国。齐桓公紧追不放,又向孤竹国进军。

去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等到孤竹国被打败时,已经春去冬来了。出征时还有茂密的树林,现在尽是枯枝败叶;那时只见遍地的鲜花,现在全是茫茫的白雪,来时道路的痕迹,一点儿都找不到了。齐国军*迷了路,被围在山里,齐桓公焦急万分。这时候,大臣管仲想出了个办法,他让士兵牵出几匹老马在前面带路。大军紧紧地跟在后面,就这样终于回到了齐国。

成语“老马识途”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老马认识道路。“途”就是路途、道路。现在一般用它来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有时候也写作“识途老马”,意思是一样的。

大材小用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因势利导

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当了将军,很受信任,但是他深知自己的才干不如孙膑,就假意邀请孙膑来到魏国,设毒计挖掉了孙膑的两只膝盖骨。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秘密逃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国的信任。有一次,魏国派庞涓与赵国一起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带着军*前去帮助韩国。孙膑和田忌一进军,就直

指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兵回国。孙膑见庞涓被引诱回来,就对田忌说:“魏国军*强悍,看不起齐国,

总以为咱们的军*胆子小。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就要顺着这一趋势往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原话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现在我们可以假装败退,采用逐日减灶的计策,好让敌人产生误解。”于是田忌命令部*修灶做饭,第一天修十万个灶,第二天修五万个灶,第三天减少到三万个灶。

庞涓看到齐军的柴灶一天天减少,以为齐军士兵胆小,逃跑了大半,便只带一部分轻骑兵去追击。

孙膑估计追兵夜晚可以赶到地势险要的马陵,就选定一棵大树,刮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并且让一些射手埋伏在大树周围的乱草丛中,约定见到火光时,一齐放箭。

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了马陵。当他派人点着火把辨认树上的字迹时,

无数飞箭一起朝火光射来。顿时,魏军大乱。庞涓这时才知中了圈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孙庞斗智”的故事。成语“因势利导”就是由孙膑所说

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简化来的。“因”是顺着、按照;“势”是趋势;“导”是引导。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来很好地加以引导。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hòu shēng kě wèi,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罕》。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自相矛盾

矛与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长矛用来进攻,可以刺杀敌人;盾牌用来防御,可以保护自己。

楚国有个出售武器的人,带着他制造的矛和盾到处推销。逢人就说他的矛和盾是用最坚硬的材料制成的。他一会儿指着盾牌对人夸口:“我的盾是特制的,最坚硬,任何武器也刺不透!”一会儿又举着长矛吹嘘:“我的长矛是最锋利的!能刺透任何东西!”

有个人问:“那么用你的长矛去刺你的盾牌,又会怎样呢(原话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问得他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成语“自相矛盾”就来自这个故事。它用来比喻那种办事、说话前后抵触、互相对立的情况。

大公无私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后来居上

汉武帝的时候,有位大臣叫汲黯。他为人正直,对皇帝也敢当面提出意见,所以汉武帝虽然不太喜欢他,但又不得不尊重他。

汲黯是位老臣,当汉武帝还是太子时,他的职位就比较高了,可是后来他再也没有得到升迁,而他手下的人却一个个不断得到提拔,超过了他,这使汲黯很不舒服。

有一次,他终于忍耐不住,对汉武帝说:“你任用大臣的办法,就像堆放柴禾一样,越是后来的就越放在上边呀!”(原文是“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汉武帝知道他是在发泄对自己的不满,也就默默地听了。

“后来者居上”这句话经过演变,成了“后来居上”这句成语。“居”是在的意思。汲黯的.原话是对汉武帝的批评、讽刺,意思是资格浅的、后来的人尽管缺乏才能,但反而超过了资格老的人。现在这句成语的意义有了变化,而是用来形容和赞扬后来的人超过了前人。

义无反顾

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自己身边作官。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引起了巴蜀人民的惊恐和不安,发生了骚乱。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且让他写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作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说:“调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长老、子弟并不是陛下的意思。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镐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仍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司马相如将这件事完成得很好,修路的工程的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又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芒刺在背

汉武帝晚年,大臣霍光很受信任,被封为大将军。汉武帝死后,他又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朝廷里的大事都由霍光决定。

汉昭帝死后,由昌邑王继位。他不干正事,霍光因此极为不满,就把他废掉了,迎立了汉宣帝。

由于霍光地位高、权力大,汉宣帝也很怕他。一次,汉宣帝要去祭祀。霍光陪同,与宣帝同乘一辆车,宣帝非常紧张,

感到如同有细小的芒刺扎在背上一样不舒服(原文是“若有芒刺在背”)。“芒”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芒刺”就是细小的刺。现在成语“芒

刺在背”一般用来形容因为恐惧,或有某种心事而坐立不安的心情。与“芒刺在背”相近似的还有成语“如坐针毡”。意思是好像坐在插了

针的毯子上,用来比喻心神不安。

天衣无缝

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释义这则成语的原意是天仙的衣服没有缝,后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

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说:“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郭翰说:“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说:“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郭翰又问:“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

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仙女说:“带是带不下来。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

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

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出处前蜀·牛娇《灵怪录·郭翰》

另有一说,是指天竺(印度)人穿的衣服.

印度的气候不比中国,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带,天气很热,生活简单,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够了。我们过去讲“天衣无缝”,这个“天”原来的意思就是“天竺”。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就是“天衣”。不需要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

危如累卵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下令修建一座九层高台,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大臣也劝晋灵公,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晋灵公执意不听,还说:“谁再来提意见,就杀谁。”

有个大臣叫荀息,他来求见晋灵公说:“大王,我会一个小戏,表演给您看。”

晋灵公听了,自然很高兴。荀息便走到桌旁,拿出十二颗棋子一颗一颗地先平摆在地上,然后又拿

出九个鸡蛋,一个一个地放上去。他先在棋子上面摆了五个,第二层再摆三个,第三层摆一个。晋灵公看着摆在堆尖上那个勉强搁住的鸡蛋,紧张得直叫“太危险啦!太危险啦!”荀息这时意味深长地说:“这不算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您修建的九层高台,刚动工三年就闹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如果遭到外来侵略,咱们国家不就

像这累起的鸡蛋一样危险吗?”晋灵公听了,吓了一大跳,连忙下令停止筑台。这就是成语“危如累卵”

的来由,“累”是堆积;“卵”是蛋。常用来比喻那种极危险的情况。

光彩夺目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夺目的珊瑚送给他。王恺自叹不如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几次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被提拔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地位在有名的老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服气,扬言说,如果见到蔺相如,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后,就避免与廉颇见面,如果在路上遇见廉颇,也悄悄地掉转车子躲开。

蔺相如手下的人埋怨他不该这样胆小。蔺相如说:“秦王那样厉害,我尚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和廉将军不和,只能对秦国有利。我们要考虑国家利益,不能计较个人恩怨啊!”

这番话传到廉颇耳里,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光着身子,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赔礼道歉。

从此,他们结为至交好友。这故事流传很广,“负荆请罪”也便成了成语。“负”是背着;“荆”

是荆条;“请罪”就是赔礼认错。“负荆请罪”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给以惩罚。现在常用它表示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的意思。

名落孙山

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名叫孙山。一年秋天,他去赶考,邻居请孙山将他的儿子带去一起应试。发榜时,孙山的名字是榜上最后一名。孙山回到家里,很多人都来祝贺,

那个邻居也来了,问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随口吟了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落孙山外。”邻居听后明白儿子没有考上,就回家去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面,这自然是没有考上了。

这诗句后来就简化成了“名落孙山”。用它来比喻未被录取或榜上无名的人。

如火如荼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想做各国的首领,晋定公也想称霸。为了显示力量,压服对方,在一个夜晚,夫差把三万军*分成了左、中、

右三军。每一军都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三个方阵分别是三种颜色。中军全部戴着白色的头盔,穿着白色的铠甲,手上拿着白色的旗帜,身上佩着用雪白的羽毛缠着的弓箭。远远望去,很像盛开的荼花(原文是“望之如荼”)。左军全是红盔、红甲、红旗和红色的弓箭,如同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原文是“望之如火”)。右军全是黑色打扮,远看好似布满了密密层层的乌云。第二天清晨,夫差请晋定公和各国诸侯前来阅兵。吴王亲自擂起了大鼓,三军按照鼓点行进,步伐整齐有力,喊声震天动地,在场的各国诸侯王都惊呆了。晋定公也连连点头,只敢说好。大家害伯吴国的实力,只好共同推举

吴王做了首领。这个故事中的“望之如火”“望之如荼”,后来简化为“如火如荼”。

“荼”在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这里借它指白色。“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荼花一样白,原是形容军威雄壮。现在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种种声势浩大的场面。

讳疾忌医

战国时候有个名医叫扁鹊。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侯,临走时,他对蔡桓侯说:“您已经患病,但

病在表皮,只要及时治疗,还来得及。”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听了便很不高兴。

几天后,扁鹊又见到桓侯,这次他郑重地劝告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不治疗会更加厉害的!”桓侯还是不相信,而且越发生气了。扁鹊再见到桓侯时,就警告说:“您的病已经侵入到内脏去了,再不治,

就危险啦!”桓侯听了,生气地皱着眉头,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不久,桓侯又遇到扁鹊,只见扁鹊转身就走了。桓侯感到奇怪,派

人去问。扁鹊对来人说:“你们国君不听医生的话,眼看性命就完啦!”来人大吃一惊,赶忙询问。扁鹊说:“开始病在皮肤时,敷敷药就能好的。发展到肌肉里,用针灸也还有效。病到了内脏,虽然费事一些,但用汤药医治还来得及。现在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了骨髓,还有什么办法呢!”

五天以后,桓侯突然感到全身疼痛,连忙派人去找扁鹊,可是扁鹊已经到秦国去了。没几天,桓侯就病死了。

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讳疾忌医”。“讳”,是隐瞒,忌是害怕。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隐瞒或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别人批评的人。

运筹帷幄

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做了汉朝第一个皇帝。有一次他在皇宫里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在宴会上,他对大臣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能转危为安,建立汉朝?项羽那么强大,为什么反把天下丢掉了呢?”

将军王陵恭敬地回答说:“您看起来对人好像不够尊重,但实际上对功臣猛将都有奖赏,能和大家分享胜利果实。项羽表面上重视人才,内心却妒嫉有才能的人,对有功的人不仅舍不得奖赏,而且还怀疑他们,甚至要杀害他们。这样,部下就很难和他一条心了。所以他必然失败。”

刘邦笑笑说:“你仅仅是知道了一个方面,还不知道整个情况啊!说实在的,坐在军营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的大计,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定人心,提供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至于带兵打仗,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人都是英雄,而我能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我能够取得胜利。项羽仅仅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只是依仗自己的勇猛,怎能不失败呢?”

刘邦这番话,博得了大臣们的颂扬。刘邦赞扬张良的那句话,原文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后

来摘录成为成语“运筹帷幄”。“运”就是运用;“筹”就是谋划;“帷幄”

指古代军营中的帐幕。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善于分析敌我形势,决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也引申为筹划、指挥,确定大政方针。它常和“决胜千里”连用。

两败俱伤

韩国和魏国打仗,打了一年多,双方都不能取胜,秦惠王想趁机插手,又拿不定主意。

正好楚国的谋士陈轸来到秦国,秦王便向他请教。陈轸便给秦王讲了个故事:有个卞庄子,住在旅馆里。一天,他听说附

近的山里来了两只老虎,正在吃一条牛,就想拔剑出去。旅馆的伙计赶忙制止他说:“现在先不要急着去打,两只老虎吃来吃去,必然会发生争斗,等到它们互相咬伤了,您再去打,不就容易得多了吗?而且还可以得到打死两只老虎的好名声哩!”

卞庄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站在高处监视着。果真没多久,两只老虎就厮打起来,打来打去,小的被咬死,大的被咬伤。这时卞庄子冲出去,很轻易就砍死了受伤的老虎,果真得到了刺死双虎的名声。

陈轸讲完了故事说:“大王,现在韩魏相攻不正是两虎相斗么!您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去插手,就与卞庄子打虎一个样了。”

秦王果然按照陈轸的话去做,在韩魏战争中,秦国一直没去插手。直到两国被长期的战争拖得精疲力尽,秦国才开始派兵,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两败俱伤”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两”指斗争中的两方;“俱”是都的意思。这个成语是指争斗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破坏,谁也没得到好处。由这个故事还引出了成语“坐山观虎斗”,它用来比喻在双方相互争斗中,第三者暂时采取旁观的态度。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出自《北史·长孙晟传》,相传长孙晟看见天空有两只大雕在争夺肉食,他只用一支箭便将两只大雕射了下来。雕,指一种凶猛的大鸟,一箭双雕指一支箭射下两只大雕,原形容箭术高超,后比喻做一件事情达到了两种目的。

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身体能够强壮起来,长孙晟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经常让他到山上去砍柴。一个三岁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乡亲的置疑。可是,长孙晟的母亲一直坚持每天让长孙晟去上山。这就样,等长孙晟8岁的时候,他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了,而且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一个8岁的小孩能搬起一个大人不能搬起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长孙晟特别精通射箭。每次上山打柴,都会打一些野鸟回去。在他18岁那年,长孙晟终于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之乎者也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出处文莹《湘山野录》

之乎者也,是古汉语的文言助词,在南方方言中依然沿用,只是因为汉字和古汉音的脱离,一般不再用本字记录,而是用诸如“切、滴、的、噶、咯、啥、哈、呀、耶”这些现代普通话注音的汉字来标注;或者用现代的“这个”“那个”“是”“……的东西”来代替“者”的语法提示词功能。

石磨散文1

去年夏天,我们几位好友到附近的柴布溪景区游玩,在那儿见到了许多石磨,大的直径有近两米,小的直径只有几十厘米,有人动力的,水车动力的,还有牲口动力的,那可不是单纯为了打粮食,还有造纸厂用的,打菜油的,等等,让人开了眼界,见证了先人的智慧。这也勾起了我对老家石磨记忆。

我家的石磨是祖上传下来的,连父亲也说不清它有多少年岁。小时候,我经常乖乖地坐在板凳上看母亲推磨,石磨就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听父亲说,当年日本鬼子来家乡大扫荡,房子也被烧了,仅有石磨幸存。后来又把它搬到新房里继续使用。那石磨重,一个人推着费劲,需要帮手。转磨时能转得人头晕,孩子们不愿意干这事。每天早晨我们在屋里睡觉,朦胧中已经听到母亲早起推磨的磨声,用它磨出黄豆、谷子和小麦。上扇磨盘中间有磨眼,玉米谷子黄豆从这里倒进去,出来就是碎的,往复几次,就成了面。

几十年过去了,母亲推着比她还要重的石磨的情景不时浮现在眼前,她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手紧握磨手,拉磨时,身子向后一仰,磨手向右一折,再推磨,身子向前倾俯,磨手经右前方朝左前方一拐停下,用纤巧的手抓一把粮食摇晃着送进磨眼,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再拉磨,长年累月,两脚踩的地方踩出了两个泥坑。

在那困难的年月,只要石磨一响,生活就有了希望,就是它帮我们磨过了饥荒,打发走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母亲时常把少量粮食用这石磨磨一磨,将磨出的粉子与野菜一起掺和,做成菜粑粑吃,或者煮成糊糊吃。有时青黄不接时,母亲就把田里才刚抽红须的玉米弄了下来,将整个玉米棒子切成小块,打成玉米浆,维持几天日子。

白天父母要参加集体劳动,推磨的活大都放在晚上。三十多斤粮食,经过石磨吞吐要两三个多小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我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帮父母推磨。开始时推着磨撒欢地跑,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只好又慢慢地推下去。有时为了图快,就在磨眼多放些粮食,虽然磨吞吐快了,但出的面粉粗,又不得不再推一遍。邻居有我一位同学,不爱做课外作业,有时我帮他做作业,他就帮我推磨。这同学是个不爱动脑筋的人,他认为做作业好像比推磨还痛苦。

每年夏收或秋收前,大都将磨齿加工一下,以利更容易将粮食磨成细粉。对磨齿的加工,称之为锻磨。老家锻磨都是请的邻村的张石匠,我们都喊他张爷爷。锻磨时,张爷爷的一招一式十分认真,锤凿叮当不断。张石匠还有一外号叫“狗生”,每到一处干活两天后,他就会对主人说,明天我一个狗生要回家两天。主人听说师傅的生日,大多会说“那就在这儿过吧”,当然张石匠就不客气了。重复的多了,这“狗生”的外号也就在当地出了名。他对生活的要求是高了点,但他手艺好,干活认真,乡亲们还是喜欢请他。

张爷爷的童年很苦,小学没毕业就在家帮着父母做些事,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减轻家庭生活的压力。十四岁左右就跟着邻村的邓石匠学艺。那时,石匠是门不错的职业,既可以赚钱,还可混口百家饭吃。张爷爷说,学艺的第一年,师傅不让抄铁锤,只是背箱子和工具。做工的时候,替师傅搬东西、拉风箱、磨锥子。有时从外做工回来,还要完成师傅布置的“作业”,用铁锤将大石头敲碎,说是为了锻炼手劲。一年之后,才能试着去打石头,比如将大石头的边角削平等等。

家乡的艺人有很多规矩,如吃饭时徒弟不能先上桌,师傅大多是坐在方桌的侧席,徒弟坐在师傅旁的下席,师傅动了筷子徒弟才能动。在师傅严厉的教导下,张爷爷不到三年就出师了。张爷爷为人善良,从来不多收钱,对于贫困人家就会自动减收一些,在外的名声很好。师傅见徒弟很成器,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生活虽然平淡,但生活的很幸福。凭他精湛的手艺,不错的收入,一家人快乐的生活着。张爷爷带了不少徒弟,每逢节日,徒弟都会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看他。张爷爷笑地脸上,乐在心里。

据当地老人说,张爷爷七十岁的那年夏天,家门口的那小溪涨了大水,过河的小木桥也被冲走了。许多学生只好涉水过河,其中一位娃娃被湍急的河水冲着流了半里路,幸亏人无大碍。张爷爷立即召集他的弟子们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决定,在小河上修一座石桥。老人亲自上马,操起了久已不用的工具,叮叮铛铛的响声又回荡在村里。张爷爷修桥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大家在感叹之余,纷纷前去帮忙。据说石桥竣工的那天,村里的人放了鞭炮,还杀了几只羊,举行了小宴会,老小石匠们都喝醉了。如今张爷爷已经远去,只是那石桥仍在那儿,讲着昨日的故事。

年复一年,我家磨没有停歇。磨道上留着母亲勤劳的足迹,或画的一个又一个同心圆。深夜,母亲的脚步声和石磨运转的呼呼声,陪伴着寂寥空旷的夜空。我渐渐长大了,母亲的青春也消耗一空,腰渐渐弯了,一步一步缓缓走着。

我家的石磨不仅可以磨米磨面,磨黄豆做豆腐,记得我上学时吃的稀辣椒就是用那石磨推的,一直伴随我高中毕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农户人家用石磨,有一年我到县粮食里买米,发现粮食商店的加工厂也是用的石磨,而且很大,只是让驴儿拉着转。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家的石磨还用着,主要弄点小吃方便,有时邻居也来我们家借用。这时候,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屋子里就欢腾起来。后来老家有机动磨,花点钱就可以磨面磨豆腐,就不愿意花费力气转磨了。石磨就开始闲了,有人想买,父亲却没卖,因为它是祖辈留下的东西,伴随我们生活这么多年,虽然是一个石头物件,但它早已成了家庭的一部分。生活和历史已经赋予了它更多的东西,看见它就想起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生活场景。

石磨散文2

鲁班发明的石磨,磨扇两块,中间立轴链接,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两块咬合的磨扇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四周是磨齿纹。上扇有磨眼,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通过磨齿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

我家那方磨是邻屯孙石匠给凿出来的,祖父用了两担苞米粒,一块三尺长的红绸布请来的孙石匠。那几日院子上空,流淌着铁钎贴在水磨石上发出的美妙音色。孙石匠将凿石磨的手艺带进了南河屯。人们像迎接财神爷似的,酒菜伺候,打点不好,凿的磨表层不光滑,疙疙瘩瘩。父亲一再嘱咐,不要在孙石匠跟前乱说话。凿好了石磨,父亲喊来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劳力,把石磨安顿在房子东边,砍一根青杠树干做磨杆,我家石磨的诞辰日恰好是母亲的生日,九月初三。那晌,吃了喜面和两只荷包蛋,我与弟争相推磨。

小孩子第一次推磨觉得稀奇,双手捧着磨杆,一圈一圈推,母亲朝磨眼添苞米粒,石磨在转动时,轰隆隆,吱嘎嘎响。随着两页石磨中间咬合的部位,落下来的苞米碴子,金灿灿地耀眼。磨了不大功夫,汗珠子滚落,衣衫也紧贴皮肤。新鲜劲一过,坐在一旁大口大口喘气,母亲接过磨杆,“这会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了吧?”我照袖子擦了擦汗,没言语。磨出的苞米碴子,经罗筛一过,大碴子焖干饭吃,细面可以包菜团子,熬粥。

读书后,母亲隔三差五吩咐我们推磨。领教了推磨地辛苦,埋怨母亲为什么不用任叔家的叫驴拉磨,不就是拉一次磨三毛钱吗?!母亲是智慧的,乡村放露天电影那晚,推完磨给几毛钱的奖励,让我们跃跃欲试。因电影和钱的魅力,姐弟多推了几簸箕苞米粒。我读中学时,石磨就不怎么用了。屯子里有粉碎机,一扳开关,谷物撮在机器的漏斗内,十几分钟搞定。既省事省力,加工的也细腻。来用粉碎机的人,花个元八角的就行了。

磨,被冷落。母亲依旧喜欢使用石磨,端午的黄米,十月新下来的稻子,红高粱,均是母亲捧着磨杆推的。很多家置办了粉碎机,父母也不甘落后,那年春从县城购回了一台粉碎机,磨,彻底离开了乡野的舞台,成为见证村庄向前发展的一面镜子。被卸载的磨,蹲在村口大杨树下,接受着父辈闲谈的平台。泊在墙上做了石头的王,挺在瘦河的中央链接山里山外的桥梁。我家的石磨匍匐在大地,被圈在苞米秸秆下方,做了苞米穗子的粮仓。

那一年,堂叔开着三轮车,挨家挨户以五十元的价格收走了一方方石磨,拉到步云山温泉组合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图,几百只磨,铺就得路通往温泉山庄,白鸽群居,游人如织,踩在石磨上的脚,是否感受到石磨的深情与疼痛?由石磨衍生的调侃,“卸磨杀驴”“懒驴拉磨—打一鞭子走一步”“驴子赶到磨道里——不转也得转”也成了耳熟能详的段子。如今,石磨要么寂寞地存在角落,要么成为摆设,当作水景或者茶盘。退隐,遗忘本是常道。

谁也说不清,多久以后,石磨会淡出这个世界。文字疗伤,自我安慰,起码石磨还留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能指着老家的石磨,告诉孩子,它的故事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石磨散文3

不久前到超市看豆浆机,导购小姐欣喜地告诉我,店里进了一种带磨片的豆浆机。我打开样机一看,机底果真有一块金属凸起物,表面有磨齿。导购小姐反复说明了这款机的优势:磨片磨出的豆浆,浆稠豆香味浓,豆味纯正,没有磨片的豆浆机打出的豆浆就不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金属磨片,竟然成为作用不小的卖点,且成为产品 更新换代的标志!如果把金属磨片换成石磨,岂不更地道?我在心里嘀咕着,想起了老家的石磨。

石磨并不漂亮。你看,它外表坑坑洼洼,黯淡无光,而不是“肤如凝脂” “齿如瓠犀”。一截精瘦的山茶树棒插在磨耳洞里。揭开磨盖看看,磨面上布满沟沟坎坎,甚是沧桑。石磨没有悦耳的嗓音,它在工作时发出“呵咯、呵咯、呵咯”的声音,低沉、冗长而单调,令人听后厌烦。石磨的境况其实是凄凉的,主人用它的时候,它会忙得团团转,夜以继日,似乎没完没了;主人不用它了,就会被随手放在一个角落,无声无息,无人会瞟它一眼,任风吹雨打,随尘封尘飞,蝇爬蚊叮。不像石佛,时常接受信徒的三叩九拜,香烟的日夜萦绕,大师的祝颂唱赞。石磨很受伤,它每磨一次东西,豆子也好,大米也好,辣子也罢,自身都会被磨损,可以说是磨米百石,自损一斤,因此,老家的石磨时常要修齿,磨盖越磨越薄,体重逐年减轻,减到一定的时候,主人就会嫌它太轻了,把它当作废石扔弃。

石磨似乎只是一种工具,不中看不中听,但它却是产品的卖点,石之精灵。它外形园溜但内心有钢铁之柱。只要主人需要,它就会不分昼夜千回万转,直到主人满意为止;面对呛鼻的爆辣、涩口的麻辣,它毫无惧色,磨得它们粉泻辣散;磨齿损耗了,修凿一番继续磨,如此反复,只有不断消减的体重,没有转不动的磨步,它此生的动作就是转动,转动,转动。石磨看起来任人摆布,实际上个性显明,如果你不是顺时针转磨的话,它不会给你磨出合格的粉末来,它甚至还会跳脱轴心,磨盖与磨盘不咬合,作出罢工的姿态;它在苦辣酸甜面前不挑不捡,但需要主人在一段时间后对磨齿进行凿修,否则,它就会把主人的米豆磨得粗糙不堪。石磨时常会被冷落一旁,但它毫无怨言,主人稍一着力,它便“呵咯、呵咯、呵咯”地转动起来,并且还会随着惯性快乐自转,这一点远胜过冯谖弹铗而歌,林鸟为食而亡,石佛为争一柱香。石磨守护本心,守护了真实的味道。它终日重复着三百六十度的轨道,始终不脱离轴心,因为那是它的本心;它给圆圆的豆子、尖尖的米粒、有皮有籽是干辣椒、园鼓鼓的花椒全都磨成粉状,但不改豆子的香味、米粒儿的稻香味、辣椒的香辣味、花椒的麻辣味,不改它们的原汁,这一点,许多机械制作做不到,所以,老家的石磨总能让人想起、用上,人们这样做,不仅为了重温历史,主要还是为了追求原汁原味,品味真实的味道。我想,守护真实,也是在捍卫真理。石磨是这种守护,其境界甚至高过了石佛。因为,它从来不祈求主人给它供奉焚香,也不期享人们的高歌敬颂,而石佛则不然,人们若要它守护美好愿望的话,那是需要焚香进贡,叩拜鸣炮的,否则就会不灵验。石磨的守护,也不能理解成保守。因为保守是固守陈旧落后不合时宜实际的东西,拒绝顺应变化,而守护是守卫和保护事物本真的因素,或者说是万变而不离其“宗”。

写到这里,我想,也许没有谁愿做不起眼的石磨,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石磨的'那种精神,永远守护真实的自己。

石磨散文4

石磨,在这闭塞山区先前很常见。用它做出的豆腐竟格外的醇香。柔嫩。滋润,豆腐也便成了村民逢年过节的上等佳肴,于是石磨自然很多。后来,有人专门用机器加工豆腐,很多石磨弃置下来多做木房磉礅之用。然而我却常想起石磨,想起那对老人。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全村突然停电。望着早已泡的发胀的黄豆,我甚是着急。“到徐家用石磨推吧!”家人说。“徐家?”

我又模糊地想起老人们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地讲那对五保户的故事。男的姓徐,女的姓张,文革中遭到无情批判的地主和地主婆。总让人喟叹人生的浮沉变幻,当年的显赫与尊贵,门当户对与青梅竹马,婚礼时长枪短炮阵阵齐鸣的隆重与婚后无子的哀怨痛楚都成了传奇的烟云,后来的低眉耷脸游街示众唾沫飞溅甚至酷刑加身也成了多年后村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纨绔儿郎与小脚女人的爱情婚姻在动荡的社会中颠簸起伏,也在我的想象中粉墨演绎。膝下无子自食其力黄发花甲的现实似乎比历史更简约更真实的存在。

老人的小屋竹篾夹成,缝隙之间的泥巴已经干裂。屋前是坝子,除了几片黄叶外,非常干净。屋后是一片浓郁的竹林。我挑着黄豆推门进去,便见姓张的老女人正在用一双青筋暴满的手摇晃着布满碱渍的皮蛋。发现我进来,老两口怔了一下,继而用衣袖掸了掸本已经干净的椅子,招呼我坐下。随后剥了一个皮蛋递过来,我为打扰别人却受到这样淳厚的待遇感到不安,慌忙起身道出来意。

“这磨子,唉,自从那年后就再也没有外人用过……东西,要磨才好……”当时,我并未在意这嗫嚅般的话语。姓徐的老人一手把我按着。“你,读书人,不懂这……我们帮你推。”“这怎么行呢!”“啥不行,我和她推了这么多年,合手呢!”……姓徐的老人把一根棕绳抛上屋梁,吊下来系在磨拐上,把磨推转动起来,只见他的老伴对准磨眼儿,舒缓、均匀的将圆润的黄豆喂进去。随即,洁白的琼浆沿磨边溢出来,落入桶中。

小屋的光线越来越暗,只听得见石磨“吱吱”反复的吟唱声以及急促和谐的呼吸声,顺着望去,两位老人已渗出许多汗粒,脸上的皱纹如同石磨的凿痕,同样古朴沧桑。两位老人相视一笑,互相拭汗的瞬间,我完全沉浸在老人、石磨定格的古老的画面中。这平静的小屋,竟给我莫名的震撼。痴痴的凝视那一推一磨,竟不想替换其中的一位老人。头脑中时而闪现出“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诗句。

石磨散文5

回忆,时而如一杯美酒,醇香而绵柔;时而如一把泥土,沉甸甸握在手心,厚重而深情,故乡的回忆,便是。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无法割舍的情怀,不论置身何方,都值的用一生的时光,去回味、回温。

近些年,旧村改造,很多老屋免不了拆迁的遭遇,残垣断壁,废墟中,一片荒芜的景象,未拆的所剩无几。偶尔可见的,也许是那笨重的石磨了,矗立其中,格外的醒目,不免增添了许些伤感。忽而想起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切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了……许是因为过于沉重,无法挪用,侥幸留存了下来。此时此景,不免想起自家老屋的那座石磨。

老屋,已修建七八十年,格局很小,是古老的土胚房,儿时,它已是老态龙钟,风风雨雨之后,不堪一击,断壁残垣,乱草丛生。唯有院落里那座石磨,未曾改变,几十年的季节更迭,不曾改变它的容颜,每次见它,还是如旧如初,这让自己倍感欣慰。也许是过于思旧,过于感性,每次去老屋,都难免伤怀一番。

记忆中的石磨,是家中的重要工具,煎饼的原料,需在石磨上完成,玉米粒去除杂质,放入石磨,研磨成玉米粉,浸泡过后,再次经过石磨研磨,研成浅黄的玉米糊,这粘稠的糊糊发酵好了,便可以做煎饼了,薄如纸的一张张煎饼,散发着玉米特有的清香,卷上大葱,那独特的口味,是北方人情有独钟的美食。煎饼固然好吃,其中的辛劳也是有的,每次用石磨研磨玉米,都会累的气喘吁吁,不亚于跑步机上跑步,堪是冬季的冰雪天,也会汗流浃背。

每逢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自然少不了石磨,石磨研出的豆汁天然好吃,乳白的豆汁,挂在石磨周围,像围了白白的纱巾,特别的动人。一次次推动石磨,一圈圈旋舞,石磨流淌着喜爱的谷物,丰富着那个年代,静静相随着岁月。围绕石磨,旋转木马般,童年的光阴似箭而过。

十几岁时,我们搬进了新房,因院落较小,没有再安放石磨,少了它,好似缺点什么,而老屋的石磨,就此搁置了起来。

翻阅材料和文献,石磨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是由两块相同的短圆柱石块和磨盘构成,通过磨的上扇与下扇旋转挤压,磨制各种谷物。它凝结着前人的智慧,还有历史给予一代代人的寄托,一种老手艺,老文化,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现在。岁月寂静深流,几十年匆匆而去,进入城里的自己,很少吃煎饼,因为大都是机器做的,味道相差太远。老家来人,总会捎些手工煎饼,那一张张煎饼,石磨留下了记忆点滴,有思念的味道,有流逝岁月的情思。品尝着它,独自感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厢又一厢。许是太过怀旧,对旧的事物,尤为珍爱,爱不释手,石磨也好,石碾也罢,代表着一代人曾经的生活,也留藏了一段记忆,睹物思人,缅怀过去,更好的珍惜现在。

记忆的留声机,在一程程倒带中放映,留恋的人,怀念的事,一如石磨般,演变成了过去式。曾经种种,也在以旧换新中,模糊了双眼。然念旧的自己,正以独特的方式,存留过去,定格从前,让陨落的曾经,轻轻坠落,暖暖入怀。希望,往事还不曾走远!

石磨散文6

我家有一个石磨,听母亲说,在村里没有电的那些年月里,几乎全村人都来我们家用它磨面。那个时候石磨那特别忙,每天都在不停地转。

而在我的记忆中,它平时都一直闲置着,就是时光的脚步已踏入年关的时候,它才派上用场。

父亲找来几个壮实的汉子,把那个几百斤重的石磨从院落的一角移放到院落的中间。此刻起,村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地来我家磨豆子做过年用的豆腐了。

记得那年大年三十的下午,已经没人再来磨豆子了,父亲便找来几个人把石磨拆完后放到院落不碍事的地方。正拿着扫帚打扫院中人们磨豆子留下的狼藉时,村西的李奶奶带着豆子匆匆赶来了,她见当院中的石磨没有了,正想开口问时,父亲倒先开言了:“你来得太晚了,要过年了,石磨放在当院中碍事,已经把它拆掉了。”李奶奶听后很失望,愣怔了片刻,转身要走时,在屋内忙碌的母亲走了出来,她看到李奶奶不解地问:“大婶子,往年您来做豆腐是不落后的,早早地都做了,咋今年来得这么迟啊?”李奶奶一听问话,哀叹道:“哎!别提了,这段时间,老头子病倒了,把我忙坏了,我这无儿无女的里里外外全靠我一个人,又没个帮手。这不老头子刚好些了,牙口又不好,吵闹着非要吃豆腐,实在没办法,我就来了。”李奶奶说着说着,还把泪盈出来了。母亲知道李奶奶的情况,李奶奶一生无儿无女,老两口相依为命。

李奶奶的男人,我应该称李爷爷吧!在他年轻的时候有回赶马车出差,也不知怎么弄的跟迎面走来的一辆马车相遇后马惊了,马车翻进了路沟里。马车摔散了,马摔死了,人没摔死却伤到了李爷爷的要害。后来,李爷爷跟李奶奶结婚后,就不能生育。人们都劝李奶奶跟李爷爷离了吧,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一辈子的,李奶奶就是不同意,她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认命吧!”李奶奶没跟李爷爷离婚,他们两个就这样相亲相爱相依为命。邻居们无不称赞他们老俩,几十年来从未吵过架拌过嘴。李奶奶还是个心慈良善的人,谁家有了困难还主动出手相帮。

如今李奶奶来做豆腐了,石磨又拆掉了,母亲真是为难。当她瞅着李奶奶凌乱银发下那张被岁月割痕的老榆树皮般的脸时,母亲的心便一阵酸楚。忙转身吩咐打扫庭院的父亲,把石磨重新安放在院落中。父亲听到母亲的吩咐,便有些不悦,瞪着眼说:“你当是棉花团啊!那么重的东西,刚找人拆放完,又要安置,这岂不是折腾人吗?”母亲说:“啥也别说了,赶紧弄吧!你们要是弄得吃力我给你们搭把手。”父亲听完母亲的话扑哧一下笑了:“就你?就你跟个大蚂蚱似的,还帮把手?”母亲有些急了:“放屁还不添点儿风?别废话了,赶紧的吧!”

按照母亲的吩咐,父亲找来几个人又把石磨重新安放在院落中。

为了早一些磨完李奶奶的豆子,让他们吃上豆腐,我们一家人齐上阵,有推磨的,有往磨眼里添加豆子的,还有在石磨下用盆子接豆浆的……忙到天擦黑时,我们一家人总算结束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帮扶”工作,天虽寒冷,可我们个个却挥汗如雨。

送走李奶奶后,有迎春的烟花在高空绽放了,五彩缤纷的,鲜花一样艳丽。

后来,再后来岁月里,村里人再也不用石磨自己做豆腐了,要是想吃的时候,到豆腐坊用豆子换或用钱买就是了。

我家那个石磨就一直闲置下来了,它在我家那院落的墙根处睡汉一样久久不肯醒来。

那年的腊月,我想把院子拾掇一下,铺上一层花砖,家里人提醒我:“石磨不用了,瞅它那碍事的样子,丢掉或卖掉算了。”

我没应允,到现在一直保留着它,平时也从不惊扰它,让它静静地去睡,因为在那些过往的岁月里,它已经忙累了,是到该歇歇的时候了。

石磨散文7

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旋转轮回的生命之后,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或屈居墙角,或堆砌荒野,你的季节里再没有轮回,再没有吱吱呀呀的吟唱……

有风自乡野吹来,掠过树梢,掀起一段尘封的往事。

那年,那月,那石磨吱吱哟哟,打磨出有滋有味的日子。小的时候,最流行的主食是煎饼。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有一盘石磨。每个清晨,总有呼儿唤女的声音在寂静的村庄冉冉升起,亲切地飘过东家的篱笆,西家的墙头。小三,小四,胖丫,这些仅仅区别于数字符号的名字,从不同的嘴里喊出来,就有了不同的韵味。慈爱的,商讨的,急切的,催促的,严厉的,各不相同。最后却都淹没在石磨周而复始的吟唱里。

我是在爹的肩头,体会到推磨的乐趣的。

清晨,娘准备浸泡好的粮食,叫醒沉睡中的哥姐,然后开始我们家的石磨交响曲。我从屋里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看他们抱着一杆磨棍,一圈一圈地转动。便嚷嚷着,也要加入其中。于是爹大手一拍,熟练地将瘦弱的我举过头顶,让我坐在他的肩上,我的磨道生涯从此开始了。西院的大娘,边看我边呵呵地笑着。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骑在爹的肩上,看磨顶上面盆里的粮食一点点消失,渐渐变成磨膛里的油汪汪的糊子。然后眉飞色舞地向哥姐介绍自己看到的景色。

后来我渐渐长高,终于可以扛起一根磨棍,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姐的身后,一圈一圈地数自己的足迹,额头的汗珠,大滴大滴地滚落。我常常踮了脚,巴巴地看着盆里的粮食,盼望它们早点消失。再后来,家里就买了一头小毛驴。尽管这头小毛驴很是调皮,偷吃了人家晒在门外的豆腐,还把我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暑假的作业都吃进肚里。可我一点都不恨它。还有什么能比把我们从单调无味的圆周运动中解放出来,更重要呢?再再后来,我们就长大了。那盘笨重的石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我们的记忆中渐渐模糊。一首歌却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儿那拉车的牛……”

一声长叹,半壶老酒,在袅袅升腾的烟雾里,我们成了爹视野里最亮的星斗。一遍一遍地播放这首歌,直到纷飞的泪雨淹没了自己……

石磨散文8

七十年代之前,农村人用于磨面的石磨几乎家家都有。如今想起村里的那些石磨,在我的年轮里仍然转动着……

——题记

小时候依偎在奶奶的怀里,睡在热热的炕上总是不愿起来。一旦听到那声,“隆隆隆”加上“吱吱吱”不断的石磨声和萝面声,总是兴奋得睡不安稳,知道奶奶和妈妈早早已经在磨房里开始磨面了,也知道快要吃到好吃的了,赶快穿衣跑到磨坊里看磨面。那个时候,农家磨面的次数较少,因为粮食很少。当时,谁家传出的石磨声多,证明那家的生活状况好,因为有粮食来磨面。一旦让队长记住,那么分救济粮时就会分不到了,农家为了不让队长或干部们发现,一般到半夜才开始磨面。那石磨磨出来的面粉不管做饭,蒸馒头吃起来一股子纯纯麦子面香味儿,至今难忘!

磨面前会根据自家粮食的多少,或吃用的时间来决定淘多少。我们这个家庭有十多口人,一般一次也就淘三四斗麦子。淘粮食时将麦子用簸箕簸后,捡取里面的小石子或杂物,然后倒入一个盛满水的大大地盆子里。用漏勺子在盆子里左右转几圈,将水上面漂浮麦子壳捞出,然后用漏勺子挖出麦子倒于一个方形的帘子上,等太阳晒干后装在袋子里放一天,第二日就开始磨面。

石磨是有两块圆形的石块组成,直径约为1。2米左右,相互摩擦的面上是石匠用钢钎子凿刻的石棱条纹,用得久了还要请石匠来锻磨。我的姑父赵国福,是方圆有名的“锻磨”匠人。石磨的安装,首先用石头或是土块磊成高约一米的墩子上,铺有石板凿制成的大圆盘,石磨的下层固定在这个石圆盘上。上层比下层厚,约为15公分左右,从下面的石磨中间穿一根钢筋棒,用于调整石磨间相互的摩擦力大小。石磨中间处有一个直径约3公分的小洞,是用来填麦子用的。上层边缘相距20公分处凿有两个小洞,穿上绳子将一根碗口粗的木棒固定于石磨上层的边上,木棒的一头拴上两根长长的麻绳,麻绳连着两根约15公分的小木棒。一般磨面时,都用驴来拉磨,因为驴比较乖,将一个用牛皮制作的围脖子套在驴的脖根处,然后加板子放置于围脖子链接好,蒙住驴的双眼并在驴的嘴上带上一个套子,用一根小棍将驴的头和石磨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磨面等到第一次麦子全部磨碎后,磨出的面叫大麸面,第二、三遍开始磨出的面是最好的面粉,到第四次以后就是黑面,磨出的粗面挖到一个用尼龙制作的筛子里,放到一个大大的萝箱里,萝箱里面有两根细细的木棒搁置于中间,将萝面的筛子放到木棒上来回拉动,细细的面风就会落在箱内,此时磨坊里总是传出“嘚秋嘚秋”的吓驴声。

这天的晚饭,总能吃到一顿白面做的面条。当母亲及姑姑们擀面时,我总是等到将面切成面条后,连忙拿几根放在火上烧熟吃。这顿连汤带面的饭,总觉得比现在吃了一顿酒席还香。当时的面粉主要用于家里来了贵客,过年过节或是队里派来上面的工作队员才能做一顿面条,平常就是救济粮糊糊、洋芋蛋或是洋芋拌汤……

村子里转悠的人,也能闻到面条的香味儿。那些常寻吃的人,这时会来到家里,奶奶及家里人总是热情地让他们吃,而他们总说:“刚吃过,不吃不吃……”其实家里人都知道他没吃,便舀饭给他。“那,吃就吃一碗吧……”便接过饭碗吃了起来,等吃完后如果不谦虚地话,他们总说:“哎吆,这饭真香啊!那就再盛一碗吧……”家人最后即使自己不够吃,也会省下给来人盛上饭。

这种来来往往的谦让和言辞,是庄户人家的传统,也是那个年代造就的最高级文明的“寻饭语”。其技巧在于不明着表达自己的欲望,且能奉承对方达到自己能够吃上饭的目的。不像现在的人想着让你请吃,会直白地表出自己的目的。我从来就想不通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石磨散文9

“推磨摇磨,推磨,摇磨,推磨磨,赶响午。推一升,喂鸭青,推一箩,喂鸭婆,鸭婆生个崩崩蛋,包到锅头团团转。”每次想起这首朴实的故乡童谣,关于石磨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

石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可以把玉米、小麦、豆子、米、磨成粉或浆。石磨的打造很简单,由两扇扁圆柱形的石块做成。下扇中间有一个短的轴,上扇有个大小适中的磨眼,粮食通过磨眼进入磨堂,均匀分布到磨堂四周,被磨成粉末、颗粒或浆糊,从夹缝慢慢流到磨盘上。

可别小看了石磨,磨粮食是很有讲究的。小麦磨成面粉,要磨好几次才磨得细。给猪吃的玉米磨成颗粒,粗粗磨一次就行了。粮食磨粗,磨细,也是有讲究的。想磨粗点,就在推磨时添多添勤,想磨细点,就在推磨时添少添慢。磨湿豆子,要加点泡涨了的米,磨出来点的豆腐才嫩滑绵软。

我们双朝门村分十个队,我们是八队,八队虽然不大,又穷困又偏僻,但是几乎每家人房前屋后都有个石磨。这些石磨是小型的手磨,只有麻筛大小,女人端根板凳坐在石磨边,用两只手就能推动石磨。如果用磨担钩推磨,就更轻巧了。只要抓紧推杆,顺着它一推一拉,连七八岁的小孩也能来回轻松推动。

手磨虽然轻巧,但是不如腰磨磨得多磨得细,队里的人都喜欢用腰磨推粮食。八队除了清田、大土垭口、作家房子三个地方人多,就是刘石匠家磨房的人多了。磨房里有个青石腰磨,非常大,有晒淀粉的簸箕那么大,容得下三四个小孩子坐在上面拍烟盒。

腰磨大,自然就沉,女人和小孩是推不动的,只有身强力壮的男人才推得动。推腰磨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先用一根粗绳子系在大大的磨架子上,然后用一根扁担架在绳子上,最后将扁担靠在腰间或背上来回推动。

大腰磨是刘石匠的爷爷打的,算起来有些年代了。刘石匠七十多岁,力气大,精神好,推磨快。一挑满满的干苞谷,他推完了脸不红筋不涨,他家的刘奶奶笑骂他是牛变的,一辈子不生病不吃药,不怕苦不怕累。刘石匠家里每次吃回锅肉,都要端到大腰磨边来吃。有时候吃高兴了,他会将别人家的小孩放到磨子上,慢慢飞旋。小孩坐在大腰磨上,感觉像坐飞机,飘飘悠悠的,头都旋晕了,还舍不得下来。

刘石匠这人,是个老古董,让小孩喜欢也让小孩讨厌。他家那两头大母猪,年年都要生许多小猪,小猪跟小孩一样好吃,要吃炒熟了的玉米碗豆颗粒。因此,刘石匠每隔几天就要到磨房来推炒熟了的玉米和碗豆。刘石匠闭着眼睛推磨,一边推一边往磨眼里添加玉米碗豆。一群小孩假装在一旁玩耍,时不时跳起来偷磨盘里的玉米和碗豆颗粒吃。刘石匠突然睁开眼睛,小孩吓得惊惶失措作鸟兽散,他不骂不追,也不说话,继续推他的磨。这是小孩喜欢他的原因。

刘石匠爱放屁,放得是惊天动地。推磨时放屁放得更是别开生面。推一转磨,放一个屁,一个比一个响,一个比一个怪,有时一个屁要连续放一圈。小孩忍不住哄笑,刘石匠会不以为然地说,笑啥子笑,打个屁,出口气,人吃五谷杂粮,哪个不打屁哟?直笑得小孩们在地上打滚。刘石匠重男轻女,老说男孩是给自已养的,女孩是给别人养的。这两点,是小孩讨厌他的原因。

冬天是农闲,学生又放假,磨房里的人特别多。男人推磨抽烟,女人缝毛衣绣鞋子,摆龙门阵,有时也无伤大雅地说说东家长西家短。小孩在一边躲猫猫嬉戏疯闹。后来,村边的大路口有了柴油加工机,也有了电动加工机,加工粮食又快捷又方便。只是加工出的粮食不如石磨磨的自然醇香,而且加工费挺贵,大家还是习惯把粮食挑到到磨房,用大腰磨推。

过年时,磨吊浆汤圆,是最让人兴奋的了。队里有糯米的人家,把泡好的糯米端到磨房,依次排好队,磨扇和磨盘之间白花花的泡沫,像串串晶丽的花朵在绽放。没有糯米的人家,也会分到一小袋糯米浆糊,拿回家吊在厨房里,等着初一天吃汤圆。这个时候,我们八队的人,不论本姓还是外姓,都亲热得像一家。

刘石匠死后,磨房和大石磨被他的儿子们拆掉,修成了漂亮的楼房。

故乡的石磨,将长久地在我的文字里转动。

石磨散文10

回乡下探望岳父母,在他们家的院门口发现了一对石磨。

石磨很大,红褐色的花岗岩制成。它们各自躺在大门两侧的柿树下,被一些碎木棍半掩着。石磨上的沟槽清晰可辨,雨水把它朝上的一面冲刷得干干净净。每逢夏秋季节,三三两两的村民来此纳凉,喜欢坐在石磨上谈天说地。据岳母讲,这对石磨是当地驻军的一位团长从漯河买来,作为礼物送给村民的。

有人建议把石磨砌进路沟的护坡,省得碍眼碍事。岳母不同意。我知道,她对石磨怀着深深的感情。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石磨的功劳——石磨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咿咿呀呀的转动的石磨成了历史的剪影,定格在一代两代人的心中。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大农村,每个村庄都有一两盘石磨。靠了这石磨,金黄的麦子才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做成了令人眼馋的馒头。我们村只有一个磨房,两盘磨轮流“上岗”。那时磨面得提前“挂号”,轮到了就使劲磨上一套,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经常是起五更磨面,天明正好懈磨,既磨了面,又不耽误白天下地干活。轮到磨面的前几天,母亲淘了粮食,在苇席上摊开,晒到轻轻一咬“嘎嘣”一声就收起来。既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晒不干。太干了磨出来的面黑,不干出面率低。磨面的时候,要给驴子套上夹板,戴上蒙眼,这样驴子就只知道围着石磨转圈,不会偷嘴吃。罗面是在一个大木箱里进行的,箱子里架两根圆木杆,手抓着罗圈在上面来回滑动,雪白的面粉就会从罗底漏下,堆在面箱里。麦子经过几遍研磨,最后剩下的是麸子,可以喂猪养鸡。懈磨后,不能急于赶驴走,要抓几把草木灰撒在地上,待驴翻来覆去的打几个滚后,才能牵出去喂养。

为了多挣些工分,我家在大集体时养着一头驴,放驴便成了我的差事。然而,养驴也有好处。每逢给驴磨料,趁母亲不注意,我都要抓一把炒熟的黄豆,一颗一颗的丢进嘴里,慢慢的嚼着。那股香味简直是当年最美的享受。其时,大多情况下,我的鬼把戏是逃不过母亲的眼睛的,她只不过装着看不见罢了——一个做母亲的,理解那个年代的孩子。

如今,石磨早已退役,我们吃的面粉都是面粉厂加工的,甚至许多农民把小麦存到面粉厂里,需要面粉时直接去取,少了存储的麻烦。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石磨了,退到幕后的它们自甘寂寞,任凭人们冷落和处置。也许,它们明白,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使命,适时的谢幕就是最大的幸福。

那些曾经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的石磨啊,虽然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走不出我记忆的长河,它永远是其中的一朵耀眼的浪花。

石磨散文11

老屋,荒芜,颓败,苍凉。

许久没有履迹的天井,青草自由自在地蔓生,间杂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菜,遍地葱绿,给这落寞的老屋小院带来了一丝生气。紧挨灶房的那条小水沟早已干涸,周遭爬满了厚厚的青苔。不经意间,我瞧见一副石磨孤伶伶地斜置于沟边,冷冷的,默默的,布满了蜘蛛网,不知道它被遗弃在这儿挨过了多少时光。搬离老家快二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发现石磨还在。

这副历经岁月沧桑的石磨,虽然久未亲近,见它还是如遇老友,感到格外的熟悉而亲切,凝视之刻,那尘封于心底有关石磨的记忆碎片,瞬间被激活,被复合。

石磨系祖辈家传旧物,究竟走过多少春花秋月,还无从考证。它由两扇圆石组成,材质为淡青色的青石,打制得轮廓圆润,光滑细腻。磨的上扇有杯口大的磨眼,要磨的东西就是从这儿流入磨膛;下扇的直径比上扇要大,除了与上扇重合部分外,边上还凿有宽宽的石槽,以便聚集从磨膛里磨出来的粉或浆。

石磨上下两扇相对的一面称磨膛,各被錾出颇有规则的纹理——磨齿,从磨眼里下来的颗粒,就是沿着这些磨齿纹理,经重压旋转而碾成粉末,最后落到边槽里。磨齿錾得好的石磨,磨粉能既细又快,犹如我家的石磨,颇为街坊四邻所喜爱。所以说,錾磨是很有讲究的技术活,必须由专业的錾磨师傅操刀。

石磨平时并不常用,但逢年过节就会十分忙碌,如元宵、清明、七夕、重阳、冬至、腊月,家家户户都要磨粉磨浆,或做饼或炊糕或搓汤圆。街坊上备有石磨的人家并不多,这时要使用石磨,就要事先到有石磨的主家预约或排队轮用。

自己家中的这么一副石磨,孩提时对磨粉就不陌生了。磨粉是一项体力活,个子还够不着磨把时,我只会在边上好奇地做看客;能够着磨把、还缺少力气独自转动磨盘时,有时也会自告奋勇地和奶奶一起合力推磨。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懂得了磨粉的窍门:不能用死劲,在用力推磨时也要借力拉磨,这一推一拉,平均使力,才能使石磨匀速旋转。

真正会推磨大概在我读高小时,那时春游、秋游要自备干粮作中餐,为此学校会提前放学,让同学们回家磨粉做米饼,这磨粉的事就必须亲力亲为了。当然,那时那刻的推磨会特别乐意,,心情也会特别的兴奋舒畅,踏春郊游,这有吃有玩的美事,每次都是期盼已久的。

磨粉最怕在腊月,年糕粉、箬糕粉、炊糕粉都需要磨,而且量又大,一磨就需大半天,常常被累得腰酸臂痛。记得一次磨炊糕粉,奶奶有事离开了,我正磨得心烦,便故意加快了磨眼的流米速度,磨膛里米粒增多后,感觉石磨一下子轻了许多,只听磨声隆隆,米粉纷纷散落,待奶奶外出回来,我已大功告成可玩耍了。本以为会听到赞许,却没想到挨了奶奶的教训:“米粉磨成这么粗,只会糟蹋了粮食。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勤快,懒堕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我玩得正在兴头,顿时怏怏不乐,跑到一边直生闷气。稍后回头看到年迈的奶奶,脸颊通红,额头渗汗,依然在默默推着磨,我惭愧了,赶紧走过去从奶奶手里抢过磨把,一鼓作气把粗米粉重新磨过一次。这是我唯一的一次磨粉返工,因为我从中感悟了一些道理。

时光荏苒,岁月最终淘汰了陈旧的生产工具,电动磨粉机风靡县城后,推磨成了渐行渐远的往事,家中的石磨也极少有人借用,被闲置一隅。后来连錾磨的师傅都无处可找,那“吱嘎吱嘎”的磨粉声也自然嘎然而止。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后生晚辈不知道石磨为何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石磨作为传统的粮食加工必备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据说乃战国时期的鲁班所发明,最初叫硙(wei),汉代始称磨。宋人刘子翠曾写过《石磨》诗:“盘石轮囷隐涧幽,烟笼月照几经秋。可怜琢作团团磨,终日随人转不休。”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石磨如今已完成了历史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这些年代久远的石磨,因为沉积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成了收藏家心目中的古董、新宠。为了不埋汰祖传的旧物,让其有更好的归宿,我把石磨赠给母校,希冀它长留人间,让更多年轻学子知道它,了解它,珍惜它。

石磨有幸,见证着岁月的逝去与社会的进步;我也有幸,年少时与石磨有缘,留下这段的温馨记忆,一直珍藏心底!

石磨散文12

我童年的记忆就是从那盘石磨开始的,因为只要石磨唱起“嘎吱嘎吱”的有节奏的古老的歌谣就预示着要吃好的了——油炸糕!

不知从何时起,娘家村东头学校外面那盘石磨就盘踞于我心头,每次去娘家,老要看看那盘石磨。不知何时,那盘石磨消失了,每次回娘家,心头空落落的,总觉得遗失了点什么。这次去乔家大院看到偏院一隅保存完好的石磨,娘家石磨的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有关石磨的记忆在我心头点点滴滴复活了。

每次有客人来,妈妈就会用笸箩、簸箕细心筛簸她精心保存的黄米,用水淘洗过,稍稍晾干些。就把几块清洗干净的抹布、一把专用的高粱秸做的笤帚塞给我:“文英,和妈推碾子去,中午有有糕吃!”,童年的肚子总是饿得慌,童年的肚子总是盼望着有好吃的。听到有好吃的,我欢呼雀跃,早一溜风跑到石磨边,先用笤帚把石磨上的灰尘扫掉,然后用抹布分几次把石碾、石面擦得纤尘不沾,再跑到不远处的小河里把抹布了,晾晒在石头上。等我做完这些,妈妈也就端着那些米来了,妈妈把米倒入石碾底下,我就开始推着磨杆转圈。不记得最初推磨的我几岁,只记得我比磨盘高不了多少,石碾欺负我人小力薄,哼哼呀呀不愿意动弹,可是那几个哥哥早玩得无影无踪,年幼的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捉迷藏,除了我谁还能帮妈妈?妈妈说:“到磨杆最边上就推动了!”那时的我没学过杆杆原理,怎么能相信呢?心里很不服气,说:“我离它这么近,它都不动,离远了它还动?”妈妈说:“不信!你试试!”尽管半信半疑,但听惯妈妈话的我还是照着做了,嘿!果真那沉重的石碾动起来了!妈妈到另一边去推一边整理着石面上的米粒,把它们扫到石碾底下。米粒就在我一圈圈的走动下,就在石碾吱嘎吱嘎的响声中压碎了,推一会儿碾子,妈妈就把米面弄簸箕、面箩里颠簸一顿,三四个回合下来,本来就不多的那点糕面就磨好了。

过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碾米吃糕,石磨周围就热闹起来了。只要是好天气,几乎连续四五天,石磨旁都热闹的像赶集:大姑娘小媳妇干脆拿着针线活来这里凑热闹聊天,小伙子们也追来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在一边追打叫闹。大男人推起石碾就像风车转 ,不一会儿几家的糕面就完成了,一天要过十来家。

那几天,满村飘着油炸糕的香味儿。村妇们本就勤快,一样的油炸糕也要吃出不一样的味儿,还要把自己家的拿出去送给邻居相互品尝。这不,东家的糕里包着菜豆馅,西邻的糕里包着土豆泥。我妈妈则是把豌豆煮熟,用擀面棒砸碎成泥样包糕里,当然很受欢迎。偶尔有几户人家糕里包了红糖,那就要被乡邻们羡慕几天的。那时人们经常半饥不饱,能吃到到美味的油糕,那真是祖上烧了高香啊!而不同滋味的油糕互相交换着吃,更是吃出了乡里乡亲那份淳朴热情的乡土味!

就这样,那盘石磨一直推着我的年轮转啊转。转着我长大离家读书,转得油炸糕不再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好食品,也把它自己转出了历史的轨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父亲在村里建起磨面房开始,它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还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似乎在等待着外出归来的人们品味那满嘴流油的炸糕香。但,它最终什么也没等到就消逝了,消逝在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记忆里!消失在那永远不可能再满村飘香的油炸糕美味里……

1、 小毛驴是那样惹人喜爱,黑眼珠滴滴溜溜乱转,撒起欢儿来像一只小鹿。

2、 那些驮着重载的骡子,向上纵着身子,一步一步地爬着,蹄子用力地蹬着石头路,嘎吱嘎吱乱响,直迸火星。

3、 我家有一头活泼可爱的.小毛驴,它全身的颜色是灰色的,一双乌黑透亮的眼睛特别有神,四只小蹄掌锃亮,走起路来快极了。

4、 毛驴走着,四只蹄子像鼓点一般叩响,那毛茸茸的耳朵上、脊梁上,冒着热气。

5、 小毛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我们都很喜欢它。

6、 春耕和秋收两个季节,小毛驴一天到晚干个不停。它干完活以后,总要在地上打几个滚才肯进圈,姨夫说这样它能蹭痒,还可以解除疲劳。

7、 小毛驴吃饱以后,就撒起欢来,只见它绕着柱子又蹦又跳,一会儿,它把疆绳绕短了,就歪着脑袋,斜着耳朵,甩着尾巴,后腿乱踢起来。小毛驴撒够了欢,就躺在太阳底下睡着了。

8、 小毛驴吃食可有趣了,它用那一对大肉嘴“唰、唰……”地拨动着草料,还不时地用嘴把草茎拱到一边,专挑鲜嫩可口的吃。

9、 小毛驴很调皮,每天不停一分钟,不是赶着鸡到处跑,就是和狗逗闹。有时玩得高兴,还要痛痛快快打个滚呢!

10、 小毛驴从来不睡懒觉。每天我一起床,就见它淘气地在院里的草坪上撒欢,四只蹄子上下奔腾,跑得轻快极了。

11、 小毛驴一身灰色的毛,肚子下面有几片白毛,像绣上的花朵。两只耳朵直竖着,四只蹄子圆圆的,前面的右腿上,还长着一块黑疤。

12、 “呱哒、呱哒、呱哒……”驴蹄声均匀而单调,像墙上那面挂钟的砣在摇摆。那头骡子仰着头,皮笼头上的红缨,像是秋雨里一朵艳红的鸡冠花。

13、 有一头小毛驴名叫乐乐,他每天拉磨,很能吃苦耐劳,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他自己也很喜欢这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