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书记入户走访说说 正文

书记入户走访说说

时间:2024-10-06 08:39:13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心得(1)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拘泥于安排部署的多,督办检查的多。真正走近群众、直面群众的机会并不多。有时深入村组农户时,又总会被各种繁锁之事打扰,被一些无端应酬冲断,在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已与广大群众接触的时间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远了。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特地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时间,深入村落、企业、农户中走访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征求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

3月20日一清早,我便驱车前往最边远、偏僻的八道关村。汽车在平坦的水泥小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就来到了水泥断头路。这里路面狭窄,坑坑洼洼,好在最近天气好,但仍依晰可见雨天时留下的深沟浅壑。我们一行下车开始徙步前进,沿着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土路,行走近3公里,来到了原双河村严家铺大院。这里目前还居住着二十余户70多位老百姓,因为交通恶劣,出行不便,群众很难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购买日常消费品都得走很远的路到村口小店才买得到。

今天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大多数群众都在家附近忙农活儿。听说有镇领导干部来了,村民们个个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不一会儿,院落附近的十几多位老百姓自发的来到我们身边,个个儿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我感到老百姓是多么朴实真挚、可亲可爱呀。当得知我们是专程来看望大家,来了解大家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及对镇村干部在“四风”方面有什么问题时,他们的话匣子一个子就打开了。

“如今党的政策好啊,我们老百姓就托党的福啵。我们这儿现在最期盼的是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就好了”,严家铺院的村民杨龙宝拉着我的手,满怀期盼的对我说道。

“今天我已经看到并感受到了,这里的交通确实让你们受了不少苦,这是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一定会想办法改善交通条件,解决你们出行难的问题”,面对老百姓的期盼,我没有理由不这样去说,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去做。

村民周贤荣说:“我是双女户,大女英年早逝;二女远嫁江苏。丈夫快近六十岁的人了,最近几年三病两痛,光一年看病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庭现已面临困难,希望能够得到照顾。”

“等你年满60岁即可享受双女户奖励了;至于家庭因病困难,一是要自力更生;二是可以向村上递交救助申请,经村民代表评议同意后上报到镇政府,由镇上再上报县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享受。”听着村民的诉求,得知他们还有很多困难时,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而些时我唯有细心的解答着他们的疑问,心里才稍有所安。

“镇、村两级有没有干部在给你们办事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的行为吗?”、“有没有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作风粗暴、官腔官调、只说不做的现象?”、“镇、村干部到你们这里来的多不多?”.....,为不虚此行,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我们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态度和作风情况。不时地,我也给前来的群众抛出一些问题,希望能听到他们最真的声音。

村民席实林告诉我,现在镇村干部对老百姓有求必应,服务态度非常不错。只是他们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主动到像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来的更少了,希望他们多来些,哪怕不带工作任务,只和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也行。席实林的这一席话深深触动着我。是啊,如今我们这些离群众直线距离最近的镇村干部,却被各种理由和借口远离了群众,甚至脱离了群众,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干部的脚步本应在群众间行走,现在却本末倒置,这是我们工作的缺失呀。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心得(2)

5月5日 星期一 阴

天刚蒙蒙亮,有些寒冷,我早早起了床,按照村支两委班子的分工,今天总共派出七个小组,为村民周礼双筹集近二十万元医药费而奔走。

我和周礼双的家属,骑着摩托,风尘仆仆地来到马恋硅火泥厂。这是在大障镇甚至全市来讲都是有名的企业,我想打好头阵,为全天的工作开个好头。硅火泥厂负责人李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们把周礼双的家庭、住院情况以及今后的手术费用情况和他说完后,他边掏钱边说道: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奉献爱心、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这样,我们顺利的走完了第一家企业,手里拿着这一千元钱,心里暖暖的。

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了神马花炮厂、大障镇卫生院、吉泰禽业等企事业单位,一共筹集了4900元。带着一身疲惫回到村委会,我躺在沙发上等其他成员回来,却不知不觉睡着了。傍晚时分,其他外出募捐的人都陆续回到村委会,我们一起清点募捐到的钱,总共17800元。虽然每个人都很累,眼中透着一丝倦意,但是,看着桌上那一叠爱心善款,我仿佛看到了西林村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看到了每个班子成员挑起肩上的责任

晚上,我来到湘东医院,把筹集的善款交给周礼双,并嘱咐她安心养病, 西林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会竭尽全力帮你撑起这个家。

夜深了,我回回到家,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周礼双那笔沉重的医药费,思考着西林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心得(3)

在槐树村支部书记的协调下,苍溪职中免费接收了她,还减免了学杂费,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她呢?”1月13日,记者随手翻看苍溪县旅游局局长刘平的“民情日记”,日记清晰地记录了一个党员干部“走基层”情况。(四川日报2014年1月14日)

目前,根据四川省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以下简称走基层)活动要求,四川各地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并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活动高潮。苍溪县旅游局局长刘平的“民情日记”,实实在在的体现着党员干部如何走基层,如何了解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民情日记”已成为督促党员干部工作不深入,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必不可少的账本。

“走基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改变。走基层,需深入基层“接地气”,主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确保工作“有底气”、服务“聚人气”,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靠学习推进思想、政治、能力、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如何走好基层,其一,要改变工作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基层,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情关爱民生,了解社会、了解群众。切实增强立足基层、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二,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院坝交流、基层夜话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排查矛盾纠纷,问需问计于民。以“走基层”为切入点,以有效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其三,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四风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确保实现由“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的转变、实现由“文山会海”到“真抓实干”的转变。

“民情日记”是一项自觉的监督,能力戒形式主义,紧扣中心工作,突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资源向基层集聚,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诉求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服务通道,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促进社会发展。

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一

9月1日 星期二 晴 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广木村“第一书记”王小信

水尾镇杉帽山,从山脚向上延伸的6200步石梯让人望而却步。世世代代,广木1社的36户、168名群众就生活在石梯的顶端。

出发不久,我们便遇见了1社的11名男性村民,他们正抬着2000米长、近半吨重的钢丝,一步一步吃力地往上爬。他们准备把钢丝抬上山去架设索道,以方便货物进出。看着汗如雨下的村民艰难攀爬的样子,我的心里涌上一阵酸楚。

到达坡顶时,我们全都浑身湿透。山上的贫穷状况让我十分震惊:整个村子没有一座砖砌楼房,很多房屋很破旧。走访之后才了解,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村民的农产品无法及时变卖,也无法买回现代化的农耕工具,只能靠双手进行传统农作,用双肩背着货物在千米石梯上来回攀爬……

经过一天的走访,我隐约找到了带领1社发展的思路:依托这条蜿蜒崎岖的6200步石梯,建立杉帽山徒步旅行户外运动区,吸引徒步爱好者加入体验;鼓励村民经营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9月16日 星期三 小雨 凉山州美姑县巴古乡昔线村“第一书记”马得城

连日暴雨,让巴古乡政府到昔线村3公里的土石路更加泥泞。驻村干部小崔告诉我:以前路更难走,山上种的花椒、核桃成熟了,全靠牲畜驮、人背。2014年,吉说春林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一起劳动,才修起这条通村土石路。

吉说春林是昔线村主任,是巴古乡第一个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吉说春林告诉我们,邻村三岗村前些年搞多胎山羊规模化养殖,效益很好,今年昔线村两委班子就多次召集全村群众商量,准备搞多胎山羊养殖,大家参与度很高,“我们地都选好了,马书记这次来,能不能给县里的领导说说,帮忙协调协调?”村支部书记吉后瓦尔接着说:“最好能联系下农牧、林业等单位,给我们技术支持,要养就养好。”“回去我就找领导帮忙协调,争取早日解决问题。”我郑重承诺。

9月28日 星期一 小雨 巴中市南江县凤仪乡清花村“第一书记”岳荟萍

8点30分,张家嘴至尹家坝公路混凝土搅拌现场,老符向我打招呼。老符本在县城一工地扛水泥,听说老家要修公路的消息后,二话没说就赶回来义务投工投劳。握着老符布满老茧、粗糙皴裂的手,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暗暗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用好这第一笔扶贫资金,把这条脱贫路、致富路修好,才对得起勤劳朴实的乡亲们……

“岳书记,你手机响了。”一旁的吴主任打断了我的思绪。“是我,妈妈,你说过今天送我上幼儿园的。”“好了,等妈妈忙过这一阵子回家给你做好吃的。”挂断电话,不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

下午有个好消息:县气象局来人了。脱产之前,我是县气象局防雷检测站副站长。经过我努力争取,县气象局决定将清花村作为农村防灾减灾试点村,投入3万元建设一套实时监测暴雨、大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的区域气象自动站。

访

10月10日 星期六 晴 甘孜州色达县色柯镇姑咱一村“第一书记”木周娜姆

今天一大早,我就和村会计花交一起骑上他的摩托出发了。为了入户调查,我预先制作好了一户一表内容和民情连心卡,以便挨家挨户填写发放。

和牧民促膝谈心、倾听牧民心声……哪怕是一件生活中的琐事,我都一一记录在自制的表格里。一天下来,我共走访了9户贫困户、2户低保户、7户其他户,发放双语民情连心卡18份。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今天登记在册的88名家庭成员中,只有1名小孩在县城小学读三年级、11名僧尼在各地寺院学佛、1名党员在外务工,其余的全属文盲,都在家放牧。

返回县城已是晚上8点半,只感觉手脚很冷,但我此时的心却是火热的。牧户迎客时的张张笑脸让我感觉很亲切、温暖。但我同时又在想:为什么他们不愿让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出门务工?自制表格和笔记本里记录的事件件要怎么落实? 

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

镜头一:州电视台驻村第一书记孔军

20xx年11月23日凌晨,当我还在熟睡时,大学生“村官”张红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孔书记地震了,你知道了没有?当时我就吓了一跳,心想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打开微信一看,祁连发生5.2级地震已经铺满朋友圈。

看到这,我马上给村主任马吉得打电话,马主任告诉我目前没有大问题。放下电话我立即和一同来下乡来驻村的小马赶往冰沟村。当时,天还蒙蒙亮,在村委会我和小马看见了村支书高玉清、村主任马吉得、驻村干部冶小丽和大学生“村官”张红。听说地震情后,四位同志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村里了解情况。

为确保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在八宝镇党委政府负责人的安排部署下,村两委于早上8点召开紧急会议,并分两组对全村住户进行走访。我和小马也加入到了走访当中,截至当日下午3时走访结束,共计12户村民房屋受损,但未对村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同时,为消除村民恐慌,我们及时向村民客观讲解此次地震的具体情况及应对常识,以便村民对地震灾害有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自救能力。

镜头二:祁连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驻村第一书记陶虎

20xx年12月27日,进村40多天,吃过早饭,我和小王就带着小本子,到贫困户家中做调查研究。当走到贫困户李家武家里时,我惊呆了,三间房屋有两间破烂不堪,屋外乱七八糟,有位老奶奶正在给牛喂草。进屋更是破烂不堪,炕上还躺着病怏怏的老爷爷。

顿时,我陷入了沉思,像这样的贫困户,如果只是一般的扶持,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脱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措施。看看能否享受低保,解决住房等问题,经过与村干部商量,一套针对这家贫困户的“特别方案”出炉。一方面把户主纳入低保,另一方面利用今年危旧房改造政策,帮助他们重修两间新房。但是新问题出来了。房子有了,装修费用怎么解决?这也是两位老人至今住不起新房子,挤在旧房子的原因。办法总会有的,我相信这个问题总会解决。

镜头三: 祁连县农技推广中心驻村第一书记雷生财

20xx年1月22日。走访地盘子村贫困户黄生录家。

基本情况:家庭人口4人,黄生录以及儿媳与两个孙子。黄生录60岁,以拉运沙石为第一收入来源,以全家10亩耕地租赁费用(每亩500元,年共计5000元)为第二收入来源。儿媳在县城租房照顾孩子上学,期间在各类饭馆打工(每月1500元)为该家庭第三收入来源。目前户主黄山录因腿痛、腰痛等疾病而无力拉运沙土,因此全家月收入不足2500元。

需求:通过申请扶贫资金,搞家庭牛羊养殖。因为黄生录本人有牛羊养殖经验,同时也可以向村民租贷部分草场,牛羊养殖条件已经成熟。

措施:积极联系县兽医站技术人员对其引进牛羊养殖技术进行培训;对自家庭院部分房屋改造为牛羊养殖棚;协调牛羊饲草料,联系当地养殖大户引进带动等。

家庭希望:通过黄藏寺水库建设补偿款,首先在县城购买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让儿媳与孙子居有定所,孙子上学也方便;家庭内部积极动员儿媳择婿再嫁。

据了解,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确定了9个省定重点村和13个州定贫困村。共抽调扶贫干部71人,其中省级27名,州级44名。扶贫干部均能及时报道上岗,积极与乡镇党政、村“两委”打成一片,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扶贫工作队和选派单位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本民情日记虽然只是概要的民情记述,但如果没有一种亲力亲为,没有一种一心为民的民生情怀,自然就看不到贫困村未来的希望,当然就更写不出独到的发展眼光和发展思维。从这个意义而言,民情日记是一面镜子,是一个窗口,或者说是一个扶贫攻坚的发令枪,从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种激越与奋进。

一、

第一书记!已然是一个不再新鲜的官名了,没记错的话,他是和精准扶贫这个政治项目一道诞生并成长起来的,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一个来自上面的官!虽然管一个村,但可以调动很多其他村干部想都不敢去想的部门。那架势,隐隐有带着尚方宝剑钦差大臣的味。

然,这钦差究竟能否有古代钦差一般功效?相信,至少是在当时,大家伙都是抱着“很难说”的心态在村委会门口观望的。包括鄙人,一个不纯粹的农民,彼时也和大部分农村兄弟一样,对这第一书记狐疑过,猜忌过,也不屑过。——国家政策原本从来都是利国利民的,可到了执行者手里却每每变成了水兑酒精(不是酒精兑水),味道全然不一样!而且,这早成了惯性。所以,穷的地方从开始就穷,结果到了后来还是穷。更所以,大伙都习惯穷了,不指望啥,吃饱了穿暖了就成,最大的希冀,无非是巴望能有机会将就买个女人来制造下一代。

别说我扯卵淡,事实上,在贫穷地方呆过的人都知道,俺这些话确乎已经是时代惯性了,不信,回头瞅瞅,今天还没脱贫的哪些地方是不是一开始就带着贫困帽子。

不过,就俺自己,自诩有些见识,所以,在看待第一书记这个现象时,我便又自作聪明地把第一书记的时代背景加了一些分析,分析云:“干部太多,提拔很难,为了提拔,驻村下乡”,并且,俺更自作聪明地断言:这第一书记一转身就要升了!因为,历史就是如此!

不想,一晃,几年就过去了,俺的预言居然大多落空。那些意料中要升的人并没有升,他们还在那些村旮旯里走街串户过山间田头,更意外的是,几年下来,那些原本实在破烂不堪的农村竟然大变了一个样,洁净了,明亮了,甚至,开始流光溢彩了。

于是,我不得不相信,第一书记,似真的为咱老百姓谋福利来了!

二、

我认识的这位第一书记之前就是书记,虽然是副的。也是书记,认识他时,他在上饶县铁山乡当党委副书记。不久前,他调任上饶县委宣传部,然后又被任为清水乡墩底村第一书记。

认识他,是因为他也好舞文弄墨且喜行摄江湖。俺记得,那年,他还特地给俺送了一小篮铁山杨梅。他说,文人得酸才行,铁山杨梅,让文人酸出水平!于是,俺记住了这位叫作彭联军的副书记。实话,那会真觉得他跟那个党委副书记的职位太不般配,他能文、爱唱、善舞、精诵,且是中国曲协会员,这调调,我以为只适合做宣传干部。反正俺印象中的书记多该是不苟言笑,脸上能过车的严肃样子。这反差委实忒大了一点!

后来,他果然被调到宣传口了。显然,这回俺算是慧眼一回了。为此,俺颇嘚瑟,但更祝福彭:他有用武之地了!虽听闻他在铁山时口碑甚是不错,几年下来因为做事实在而收获了很多民心。但俺仍觉得,若他在宣传口,舞台一定会更大,不是说人尽其才嘛!一个多好的文艺苗子,宣传部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或是文化局等衙门无疑更适合他的成长。果不其然,就在他调任宣传部不久,丁酉三月,五府山船坑山歌节,俺又遇上了他,火烧眉毛似的在人群中窜来跳去,对我们几个已经久违的好朋友,只给了一个挥手加笑脸,连寒暄都没一句。那会,我心里动了一动,念想:这人不能当大官哈,升了个格,礼貌也丢了一级!很为他对我们这些老友的熟视无睹悲伤。好在,事后,他给了电话,一连迭地赔礼道歉,说这个活动是他们部里策划的,啥事他都要带着眼睛盯着,那人山人海的,他一点也没办法懈怠……同行的一位伴也说,不容易,现在的活难做,现在的官也难当,若他拎不清轻重,县里也不会把他轻易提拔到宣传部来!故而,我突地释然了,而且瞬间还对他的这份认真与辛苦产生了不小的敬意。

重要的是,这次船坑的乌饭节办得很出彩,一个已经迷失了自我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用一台山歌和一排农家流水席,将畲族的许多内涵给发挥了出来。我不知道这项活动是不是彭联军领的衔,但我确定,这次的出彩和他必定有着极大关系。

再然后,又是半年,直到今年中秋我们搞了一台叫着“月韵桂歌”的诗酒吟唱会,冲着他的嗓子和他把控舞台的能力,请了彭来做脱口主持人,我才又见到他。那晚,我摄像拍照,他拎着话筒从下午四点喊到晚上九点,一顿丰富的大餐和我俩都没丝毫关系。他笑:啥叫骨干?别人吃饭咱喝汤,这就叫骨干!这是风趣。但这次更让我心里感动的是,他毕竟是一个正科干部,却能贴钱卖力地混在我们这帮子酸得掉牙的腐儒里口干舌燥饿肚子,这是风格!这种风格或许不能说明其它很多,但是,因为这种风格,起码可以断定:他不计较!俺想,为官者,这该是一种好素养!

三、

墩底在饶城西北,距市区20多里。虽说近在灵山脚下,可景区没给摆摊设点,因而,那里的风景成了压在箱底的古董,是游人想都想不到会去的地方,也因而,这个村子的公共交通工具很是稀有,去看景的,怕多是俺这种踩脚踏车的好摄之徒。

但我却在墩底遇到了彭联军。他夹着一个塑料公文袋,推着一辆二八的永久自行车刚从村委会大楼出来,与我想象中端坐在宣传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意气风发的形象迥然不同。见了我,和我见到他一样惊讶地直掉眼珠子。继而,得知我只是随便瞎逛瞎拍摄,便邀我去一个祝家坞的自然村看看,说那里蛮美,前面有个张家坞水库,更美。老天撮合,他一辆二八永久,俺一架小黄人,两辆単车,驮着两个一百六七十斤的大男人,一路屁颠地循着乡村公路驶向了那个藏在山坞里的自然村,竟似一道风景。

一路,我捉狭问他宣传部大领导对着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吟诗作对的感觉如何?他却眉飞色舞地始终都在介绍他的这个村子,说村子虽说不古老却也有四百多年的人文历史,说这个村子虽说小,但也出了好几位上饶的行业风云人物,说这个村子虽说今天很多人还确实蛮穷,但他敢肯定这个村子很快就会飞跃起来!尤其是说到这个村子的以后,一脸自信,好似这个村子真是他的。我故意将这话说了出来想打趣他,他居然还真认了,他说:第一书记嘛,自然要将这个村子当成自己的家才行,否则那还算是个屁呀!这一句,让我又一次心里一震。这话并不少听,电影电视小说戏剧里常有类似独白,很有感染力且很文艺。但这一次,这话出自两位朋友间的聊天,脱口而出,半点不文艺,但毫不做作,源自心底。

祝家坞离墩底村委会约二里,说话间就到。坞口第一家便是一户未脱贫的贫困户,这户人家的女主尚捧着饭碗,见到我们,赶忙将手里的碗往门边的矮墩上一放,匆匆迎了上来。

“彭书记,咋这早?”女主人一脸笑,边跟彭联军打着招呼边冲我笑着连连点头。

“你这是吃天光还是午饭,都几点了?”联军笑着问。

”天光呢,刚放完牛回来。”女主人已经把我们迎进厅堂,用衣袖揩了揩条凳上的灰尘请我们坐下,接着又拿出了两只杯子备茶。

“陈嫂,别忙乎了,我们坐一下就走的,老陈呢?”彭边说在厅堂饭桌边的凳子上坐下了,又问,“老陈这些天情况还好吧?”

“好多了,这会在菜园子里呢,你等着,不远,我这就把他叫回来。”陈嫂边往茶杯里倒水边应。

“好多了就好,好多了就好!不用的,我就过来看看,陈嫂,有什么需要就说一声,我都在村里呢,只要能办到的,你尽管说话。”彭忙止住了陈嫂不让她去叫唤老陈。看了看也没什么情况,便打算去下家了,起了身告辞。

一个上午,连走了好几家。对话好似套路一般,多是陈嫂一样的热情和亲切。不只是入户走访的,一路,每位见了彭联军的人都一样,仿佛他和他们是一直就在一起的乡邻。这一幕好熟悉,就像是每次我回乡下老家时家里的那些邻舍见到了我一样,每一声问候都带着红木炭一般的暖。这恰应证,他方才说将墩底当成自己的家的话果然是由衷的,正是因为他将这里当成了家,而且时常回家,村民们才与他显得是如此熟稔和亲切。途中,一位个子颇高的老农刚出门见了我们,老远对彭联军问候了一声,然后又折身回了屋,很快,又出得门来迎上我,这回手上拿了个烟盒,硬中华,盒子已经皱巴巴,他扯出香烟先递给彭联军,彭联军却打趣:哈哈,饶大哥,你腐蚀我啊?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吸烟!老饶有点囧,忙解释:“你这不是带了客人嘛,那还能不敬根烟?你的客人不就是我的嘛!”边说边把烟递给我。我笑着接过,点上,觉得隐约有点霉味。待老饶走了,彭联军告诉我,老饶只抽土黄烟,这包中华,该是藏了好久好久的。这话,让我心里陡地又是一惊。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祝家坞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大娘,听孙子说彭书记来了,硬是颤颤巍巍地跨了户,走到了离她家尚有一段距离的其他一户农户家里,接着,我看到了一对有着五十多年时差的老少,缘于工作关系而产生的亲昵。——老大娘拉着彭的手,笑眯眯地看着彭,只说了一句话:“中午,一定要在家里吃顿饭,否则,你就是不认我这个大娘!”

不管你感动或不感动,我是被感动了。我们自然也没去吃这顿农家饭,但不管大娘的这顿饭彭书记吃或没吃,都已经足够饱了!此外,我还收获一点:文艺细胞活跃的人,做起农村工作来,原来是可以这般游刃有余的。这句话想来还可以这么去理解:让第一书记们去当第一书记,原因是上头了然他们有当第一书记的潜质,把他们放到那个位置,往往比放其他人可能更合适!至于升与不升,让第一书记的村民们来评判。

四、

墩底一日,最让俺饶有兴致探究下去的是彭联军说的未来。

彭说到未来时脸上神采飞扬。我特别想知道熏染他这种神色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彭告诉我,墩底的今天是个很悬殊的时代,富裕的人,早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端,教育、饮食、美容、药材、建筑和高科技,行行业业不乏骄子。可惜,由于环境和根深蒂固的传统生活与思想方式束缚,整个墩底的经济水平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不少墩底农户,至今仍然困顿于贫困的边缘。但是,他绝对相信墩底会很快崛起,天时,地利、人和,墩底一样都不缺,只要燃起墩底人心头的火,墩底人就可以用他们的那团火照亮墩底整片的天。我信,冲他这些话,我相信彭联军已经找到了墩底那些贫困户们的贫困根源,他明晰贫困户们当下最需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只是,如何去施治,他还需要一段为期不短的时间去摸索,辩证。但至少,他已经对这个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内在的村落有了足够的信心与底气。而这分信心底气,就是熏染他脸上神采的墨彩。

我本散人,从未想过过多触及关于政府和官员们如何去工作的事体,更不敢去涉及我力不能及的扶贫民生大事。然而,数十年的农村生活,却使我很被动地清晰了太多农村工作的问题,所以,我其实很忧虑彭后面将要走下去的路径。彭说的豪迈:“扶贫,其实就是一个授人以‘鱼’或‘渔’的问题,今天的国家已经有能力给贫困户实在的鱼,让他们顷刻间就过上了有鱼的富庶生活。然而,这显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让贫困户们真正摘掉贫困帽子,得教会他们渔鱼,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帮教,给他们时间,赋予他们信心,激发他们的能力,这才能让他们彻底脱贫,走向富裕!”这是彭在墩底对我说的最政治的一段话。我当然知道,这已截然与政治无关,这番话,其实是他在农村扶贫战线上奋战几年了的工作总结。只是,激发他们的信心与能力,又岂能是说说那么容易!我深信,他的这个第一书记一点也不好当,贫困户,其他农户,上头领导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举动,无数个人都在给他施加不同力道的压力。他脚下的路,就像是通往祝家坞的那段小道,看似平坦,却始终都在爬坡,骑行到头,肯定会累出他满身大汗。

但我更知道,他很乐意累出一身汗,而且,以他的才干,性格,他必定会把他的这个墩底村写成一首瑰丽的诗,谱成一曲悠远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