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说说论文选题的依据 正文

说说论文选题的依据

时间:2024-10-08 22:18:06

一、基础知识在线。

1、根据拼音,填字词。

1)升入初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róngyù()。

2)在gujiàn()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本着与时jùjìn()的思想,不断进取,努力创新。

3)对有困难的同学,你不该旁观和cháoxiào(),应伸出友谊之手热心帮助他们。

4)今天爸爸又收到一个qǐngtiē(),周日要参加朋友的婚宴。

2、按原文填空。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2)在《第一场雪》中,作者引用了一句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征》中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兄弟不和,我会引用《七步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们。

5)那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哪个最恰当。

1)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这几句歌词押的韵是()

A、wuangB、angC、xiángD、áng

2)宾至如归中的归字意思是()

A、还给B、属于C、回家D、趋向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阴谋鬼计迫不急待爱不是手实事求是

B、再接再厉没精打采换然一新悔人不倦

C、网络实代无限空间信息社会亲情号玛

D、合作医疗联合收割机新农村建设减免学杂费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的壮观景象

A、泰山B、庐山C、黄山D、华山

5)《狱中联欢》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这幅

A、苦尽甜来B、极乐世界C、扭转乾坤D、改天换地

6)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

A、高兴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

B、难过的语气,节奏慢,声音低;;

C、急切而痛苦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

D、急切而高兴的语气,节奏慢,声音高;

7)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

8)判断下列修辞,正确的一组是()

①总有沐雨的清晨,总有暖暖的午后,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总有一个人祈祷世间所有的美好全属于你,那个人就是我。

②他难道不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吗?

③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

④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山岗也动了。

A、①比喻②反问③拟人④陈述

B、①比喻②疑问③夸张④拟人

C、①排比②反问③拟人④夸张

D、①排比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

9)根据课文内容所描述的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十六年前的回忆》②《赤壁之战》③《田忌赛马》④《一夜的工作》

A、③②①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10)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

4、连连看。(人们往往赋予许多事物于一定的象征意义,下列事物都象征着什么请连连线。)

鸽子象征无私奉献

红梅象征搏击风浪

大海象征和平友谊

春蚕象征坚强不屈

海鸥象征胸怀宽广

二、实践乐园。

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请把信的内容在不同的位置加上逗号和句号,分别写在下面,看看父母是怎样读的。

父亲笑着这样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哭着这样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一句广告语中表达出了永不停步,不断进取的精神?将前面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A、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B、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C、伴随一生,三鹿奶粉。

D、神州行,我看行。

3、看下面的图片,谈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1、回忆阶段在课本中认识的人物,你还记得他们吗?把名字填在括号里。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威风的()

2)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巧妙地向曹操草船借箭的()

3)古代罗马杰出的奴隶起义领袖,堪称奴隶英雄的()

4)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着悲惨生活,把希望寄托在爷爷身上的()

5)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偷偷帮父亲写邮签的()

2、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渔夫的妻子桑娜(座、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平静)地睡着。丈夫清早(开、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词,依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这段课文的时候,你一定注意了积累词语。(日积月累始聪明,希望进入中学后继续保留这个好习惯。)请你选两个四字词语写在下面,并用上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里作者运用的是的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桑娜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他问: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你听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在场的观众为什么会笑那个小朋友?

2、你觉得这个小朋友可笑吗?为什么?

3、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放弃跟对手硬拼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稳操胜券(juànquàn),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出乎意料的事,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于是,双方都竭尽全力出招攻击。比赛到了中途,搏击高手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zhàndìng),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有选择的打中自己。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搏击高手惨败在对防守下,当然也与有希望得到的冠军奖杯擦肩而过。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一招一式的将对方和自己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决心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父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那道线的旁边,又划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傅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如果你不能再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从这条线上做文章,寻找另一条更长的线,也就在相比之下显得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师父笑道:搏击要用脑,要学会选择,攻击弱点,同时要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你就能夺得冠军。

1、把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读音用√标出。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竭尽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思不得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位搏击高手想从师父那里得到怎样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师父告诉那位搏击高手打败对方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擂台

转眼间,我们就要步入初中生活了。面对逝去的生活,我们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情要诉。昔日的欢歌笑语,昔日的淡淡忧伤,昔日的苦与累,昔日的甘与甜,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请你选择一两件印象深刻的事,以《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

1)荣誉(2)构建俱进(3)嘲笑(4)请帖

1)青松作衫(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1)B(2)C(3)D(4)B(5)A

6)C(7)B(8)C(9)A(10)C

鸽子象征无私奉献

红梅象征搏击风浪

大海象征和平友谊

春蚕象征坚强不屈

海鸥象征胸怀宽广

二、实践乐园。

1、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A

3、提示:树木被砍伐,变成筷子,小鸟无处回家。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环境。

三、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1、(1)詹天佑(2)诸葛亮(3)斯巴达克(4)凡卡(5)叙利奥

2、(1)坐安静驾

2)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干干净净、闪闪发亮、海风呼啸、心惊肉跳等。略。

3)对比(衬托、反衬)

4)勤劳、贤惠、体贴、有责任感、有爱心、善良等。

〈课外阅读〉

〈一〉1、笑他不顾乘客安危,自己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2、不可笑。他的想法虽然幼稚,可是却冲满了爱心和责任感。

3、听说不要听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二〉1、quànzhàn

2、竭尽全力:使出全身的能力。

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明白。

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

3、怎样才能找到对方的弱点,打倒对方。

4、苦练功夫,使自己更强才是打败对方最好的方法。

5、面对困难,要懂得放弃一种解决不了的方法,寻找另一种解决的方法。

四、作文略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选取材料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材料,结构成篇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下面是高考散文答题思路技巧,欢迎参考阅读!

一.作用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 第一,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4、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

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变式提问:开头为什么从××写起? 作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

(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 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好处)?

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全。  语句、段落作用分析题总结:

作用分析题主要是针对分析综合考点而设置的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种题型,须从三个方面建立模式:

(一)、知识模式(储备)

(1)句段常见作用:

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或总结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脉胳有致;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或前呼后应,结构谨严;或点明(深化、升华)主旨,激人深思。

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二)、思维模式

(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

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三)、答题模式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 人,景 情,事理),由转而写到

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什么。

4. 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第二,人称作用题

【知识储备】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第三,标题作用题

【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

4、象征意味、寓意。

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第四,景物描写作用题

【知识储备】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B、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现,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C、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

¤第五,写作内容作用题

【知识储备】

1、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如使内容丰富、充实,具体、生动等,更富有文化性、文学性、诗情画意等。

2、情感寄托或象征、寓意等。

3、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照应(呼应)

6、突出主旨,升华(深化)主旨等。

二.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原因概括题命题特色

概括内容要点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类题多以问“为什么(或原因、理由是什么)”形式出现,故选“原因概括题”为代表。

内容概括有整体概括和局部概括两种,而“原因概括题”则是全文内容要点的概括。 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②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概括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2008年全国卷Ⅰ)

其他提问方式: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2008年重庆)  ②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2009年广东)  “原因概括题”虽说难度不大,但答案组织要求高:既要关注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且不要遗漏要点。

原因概括题总结:

原因概括题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这种题型建模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注提问模式(常见提问模式见前面“命题特色”部分)

2、把握思维模式

(1)、思考方法:由果溯因、一果多因。

很多散文,作家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故这类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这多“因”的数量找全。

(2)、思考原则:

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合,隐性要点易疏漏,作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

3.规范答题模式

它无固定的答题模式,但根据题目要求不同,一般有几种具体的答题方法:

(1)、引述,即择用原文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作为试题的答案。

(2)、整合,即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语意重新组合。

(3)、概括,即不能用文中现成的词句作答,必须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另外,原因概括题答案组织最好规范,可用:因为①②③这种形式回答。

三.体会含意题

1、语句的理解题    2、语句意蕴题

体会含意题命题特色

体会含意题主要是针对考点“体会主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而设置的题型,意在考查句子内容的思想性。

体会含意题总结:

体会含意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丰富含意的体会能力。对这种题型:

1、关注提问模式

体会句子含意题提问直接而明显,主要有以下提问方式。

①对这句你是如何理解的?②请简析该句的内容。③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把握思维模式

对这种题型,要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

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

3、规范答题模式

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

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

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 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

修辞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

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

四.鉴赏表达特色题

1、列出技巧题    2、鉴赏技巧题    3、技巧作用题    4、语言特色题

鉴赏表达特色题命题特色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

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断”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鉴赏可以是整体(一般找表现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辞手法)的。

表达特色作用题【知识储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满分:150分 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

A、茅盾

B、赵树理

C、老舍

D、巴金

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

A、曹禺

B、巴金

C、鲁迅

D、茅盾

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 )

A、李煜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4、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 )

A、感情充沛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

5、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

B、《论毅力》

C、《季氏将伐颛臾》

D、《论快乐》

6、《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 )

A、清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明代中期

D、晚清

7、《门槛》一文是 ( )

A、寓言诗

B、散文诗

C、抒情诗

D、哲理诗

8、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9、《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

A、叙述和抒情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

10、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1、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2、“易安居士”是指 ( )

A、苏东坡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辛弃疾

13、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

A、契诃夫

B、泰戈尔

C、屠格涅夫

D、伏尔泰

14、《论毅力》的作者是 ( )

A、欧阳修

B、康有为

C、梁启超

D、王安石

15、《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

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设问 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反问 比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1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孰与徐公美,译文: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B、君安与项伯有故,译文: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呢?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哪管他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称:适合

B、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除:解除

C、主上向我,为首为讳乎 首:自首

D、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直:值得

20、下列各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1、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4分)

22、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23、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2分)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4、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4分)

25、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6、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4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7~29小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7、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淫辞:

28、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4分)

29、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0~32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30、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2分)

31、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4分)

32、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4分)

(二)刚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3、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2分)

3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4分)

35、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4分)

(三)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36~38小题。

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36、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2分)

37、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4分)

38、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四、作文:50分。

39、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求:

A、文体:议论文;

B、字数:不少于800字;

C、字迹清楚,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