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看不懂蒙语发说说 正文

看不懂蒙语发说说

时间:2024-09-30 05:28:21

胡杨之地

鲍尔吉·原野

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

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胡杨是树。但它跟其他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姿态如人。A它们似互相搀扶、涉江而来的妇孺,像仰天太息的壮士,像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士兵。

我来到速亥的时候,夕阳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块垒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杨树虬曲纠结,坐地视天,身子骨披一层滚烫的金红,让我想起罗丹的那尊雕塑《拉奥孔》——一个壮硕的男子,与身上缠绕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状。我想到了一个词——灵魂。胡杨树一定因为有灵魂,或者说因有记忆而痛苦过,方有此态。

速亥,蒙古语意为“红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谁也想不出它60年前的样子。这里的人告诉我,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黄羊。上级给牧民们发冲锋枪,让人们用冲锋枪扫射黄羊;给县里和公社干部没人定指标,打不到规定数目的黄羊就扣工资。

速亥当年是怎样的植被?风吹草摆,不见牛羊,植被太茂密了。当年打过黄羊的老人说,速亥这地方黄羊多,它们集群飞跑,不少于几百只。不光有黄羊,还有蒙古野驴,有藏羚羊。这个地方鸟啊、花啊多的是。当年这里是湿地。

这个老牧人指着白茫茫的沙砾说“当年这里是湿地”时,真的像是在痴人说梦。如今除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杨属于有形状的东西,其他皆为空荡荡的.虚无。

“打死的黄羊呢?”我问老师。

“都让上级拉走了,”老人说,“我们自己养牛养羊,从来不打黄羊。打黄羊变成了政治任务,肉和皮子都出口换汇了。我们整整打了20年黄羊,现在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了。那些年,每天都有枪声。枪声停了,黄羊、鹤、野鸭子、兔子、狐狸……什么都没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这地方在一个盆地里,是二连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红山。可是,打光了黄羊,植物也不能都灭绝啊。

老人说,从80年代的开始,我们这儿又遭一劫——采发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们这里采发菜,可以叫成千上万。从宁夏来的人,整列火车上全是采发菜的。有人采,有人收,有人运。运到东南亚一带。发菜这东西怪,这片地上午采没了,落点雨,下午又长出来了。采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人说“这个样子”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声音迅速被脚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天空也会死亡的话,就会是“这个样子”。这里的天空虽然高远,却毫无生气,与绿洲之上湿润的天空绝不一样。没有飞鸟,没有层层叠叠的雨云,这是一片失去了肌肤的天空。土地上只有沙子,连蜥蜴爬过的痕迹都看不到。见不到土,地已经死去很多年。今天的速亥,不要以为它默默无闻,它名声大得很,早就传到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出现在专家们的文案里。速亥,现在成了京津风沙最主要的源头。这片土地,每年不知向北京输送了多少沙尘。可谁还记得当年它堪比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情景?谁还相信此前这里竟然是一块湿地呢?

假如黄羊、灰羽鹤有灵魂,野兔、芦苇有灵魂的话,如今它们一定一起附体在胡杨树上。胡杨死去后为什么不倒?倒了为什么不烂?它实在是有话要说,是无数野生动物与植物的灵魂请它们保持痛苦控诉的姿态而留在人间。有胡杨的地方,都是动植物们的受难地。可令人欣慰的是,速亥至今还保持着一“怪”——下点雨,马上就长出绿茸茸的草。B人们盼着这里多长草、快长草,一直长出黄羊来。

(选自《读者》2011年第6期)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说说文中加点词语“60年前的样子”和“这个样子”分别是指什么样子?造成前后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60年前的样子:

这个样子:

造成变化的原因:

2.“自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自许;自以为了不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人类“自负”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3.文中说胡杨“它实在是有话要说”,请联系以下链接内容,试用第一人称把胡杨要说的话拟写出来。(不少于30字)(3分)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4.文中不少语言生动并饱含情感,从文中A、B处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答案:

1.60年前的样子:湿地,风吹草摆,植被茂密,动物繁多。这个样子:寸草不生的荒沙,空荡荡的虚无,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土地和天空已经死亡,是京津风沙最主要的源头。

造成变化的原因:①打黄羊;②采发菜。

2.①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②人类大肆“征服”、破坏大自然,掠夺大自然有限的资源。

3.示例:人类啊,我用哭泣的语言向你们控诉:我们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有灵魂的,请你们尊重我们,也请你们保护好我们,毁灭了我们也就毁灭了你们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啊!

4.示例:A,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杨悲泣死亡的姿态,表达出作者对胡杨无奈枯死的无比心痛的情感。B,句中连续用三个“长”字,尤其是“长出黄羊来”中的“长”字,这一动词运用得生动贴切,充分表达出作者希望改变速亥环境现状,逐步恢复速亥环境原貌的情怀。

教育目标: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思想内容,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4、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使学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神奇,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一句的意思。

教学切入点:从课题中的“‘梦幻”一词切入课文。

阅读点:课文的3—5自然段。

教学课时:2

板书设计: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3、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现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

简介青海湖: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诵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与同桌展开热烈的交流。)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或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鼓励向读得好的学生学习。)

四、重点品读,领悟语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现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了解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课文是怎样描写青海湖景色美丽的,请标记出来。

二、组织课堂交流。

三、归纳学生观点:青海湖的美表现为色彩斑斓,没有粉饰和雕琢。

四、合作交流

1、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感受、理解。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的。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青海湖的水晶莹清澈。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六、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想象相结合。

3、层次清楚。

七、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今天偶然间听到一同学问一蒙古族同学“你会说蒙语吗?”“不会”蒙古族同学答道,“那你听得懂蒙语吗?”“听不懂”这顿时引起了我的好奇,便再一次问他“你不会说蒙语?”在我看来一个蒙古人会说蒙语应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又再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他又一次肯定的告诉我“不会”对!我没听错,他真的不会说蒙语,很惊奇吧!

我顿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汉文化可真厉害啊!我感叹道。但同时我又想到一个以后的中国,一个个都说着普通话的少数民族,他们不会说自己族的语言是什么样的情景,那一定很滑稽吧!当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至少在我看来是不会的。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吸引着我,他是怎么的就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呢?很简单,他父母不教他呗!是啊,肯定是父母不教他啊!可是,他父母为什么又不教他呢?是不会?还是不愿?又或是其他的原因?我没法知道。但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篇文章,孙惠芬的《庄河口音》,文中说她在上大学时,曾因为自己的方言里没有一二声和zh、ch、sh声母,把石头说成席头而被同学们作为笑柄。而她也为此而感到自卑,曾一度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口音,甚至于不愿意说自己的家乡话,直到后来返乡看见家乡的美好富饶和乡里们不管何时都说着家乡话,看到家乡人一个个为自己是庄河的一份子而骄傲,为自己说着一口庄河方言而骄傲时,作者才恍然发现自己当时的自卑的多么不应该。这时的作者是明白了,但是我们其他人能?我们明白了吗?

我又想起当年一次在舅妈家的情景。他们一家都说着普通话,舅妈当时还要求我说普通话,但迫于不好意思,我还是没有和舅妈他们说普通话,当时的我总觉得对长辈说普通话有什么不妥,但却不知道到底哪地方不妥。后来,又一次在外婆家和舅妈他们在一起,那次的记忆已不是很清晰了,但记得这样一句话,舅妈对表姐他们说“说话用普通话!别用四川话,不然以后普通话又不好了”。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反应了,但我好像对这句话有什么芥蒂似的,就是记住了这句话。

现在想起便想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深层次原因了。从当时变化来看,我想舅妈也是随着自家经济的渐渐发展,也渐渐的习惯了城市人的生活,渐渐的产生了城市人的思想,和孙当时一样,想摆脱自己是农村人的'事实吧!或许说普通话已是一种潮流!又或是说普通话的城市人要比农村的乡下佬显得高贵!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猜想,而不愿意说家乡话的真正原因,只有说话人自己知道。我还是无法得到确切的原因。

我还想到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大学,除了语文专业的以外,其他的所有专业语文都不是必修课,而英语却是任何专业的必修课”。当然,我不是说学英语有什么不好,毕竟学英语是现在社会需要,学习英语是有其必要性的。但我总觉得不把语文作为必修课,总是不妥的吧!或许会有人说,语文我们学了十二年已经够了,但我却还看到了另一个现象,它告诉我那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如果你问他平上去入四声和现在普通话的关系是什么?我想大多数是不知道的。但是这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础,如果不知道这些,又怎么能知道我们古代诗歌的音韵美在哪里呢?不知道这些又怎么能真正的了解到古代诗歌的精华所在呢?又怎么继承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呢?这还是学了中国文字近十年的中国人吗?想到这,再看看中国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流失,也就不会觉得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了。毕竟语言是研究一个名族的一个基础,连自己的语言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而去专研别人的语言总是不妥的吧!

又想起初到天津时遇到一个四川的同学,在和他的谈话时我也是说着普通话,他也曾叫我和他说说四川话,我也说了两句,但觉得到外地与人交流还是以普通话为好,毕竟方言,每一小片地方是一个口音,为方便交流,还是说普通话为好,也因为我认识一山西朋友,他在和他同乡说话时也用家乡话,当时我在旁边,我由于不能听懂他们的谈话,很难插入他们的话题,便难免感到自己隔隔不入,有些多余了。这样总是有些不好的。

所以我认为,会一门与人交流的语言是必要的,毕竟说别人能听懂的语言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方便人与人的交流,也容易和别人拉近关系。但对于自己的语言也应该引以为荣,应该让其有良好的发展,不管有什么原因,至少不能嫌弃自己的语言吧!我想这做人的本分吧!如果像那位蒙古同学那样不会甚至遗忘了自己的语言,那便实在是太不应该了,那便是等于丢失了自己,甚至可能到最后连自己是蒙古人都遗忘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可悲的事吗?

一种语言的流失必定引起一种文化和艺术的流失,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损失,也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损失,这必定是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乃至于全人类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