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有一个人在山中隐居的说说 正文

有一个人在山中隐居的说说

时间:2024-09-27 05:56:34

无想山,无想寺,“无想”二字极具禅意,激起了我的兴趣。兰花草户外群今春组织第一次活动就是到邻市溧水无想山,尽管天气预报说当天有雨,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拉上刚进群的好友胡杨随众出游了。天公作美,整个行程阳光明媚,没下一滴雨。

无想山,位于溧水城南七公里的洪蓝镇东,是溧水第一胜景,南京市第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名由来与南唐政治家韩熙载有关。唐后主李煜时,官场上不得志的进士韩熙载来到此山,发现这里清雅幽深,山水交融,林木葱郁,鸟语花香,便置地筑台,隐居读书,并借用佛家的无我思想,给山改名“无想山”,古寺也易名“无想寺”。还写下了一首《赠无想寺高僧》的五言律诗:“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

无想寺是杜牧《江南春》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名寺。南朝皇帝由于提倡佛教而大造寺庙,一时间寺院林立,遍布都城(今南京)周边。韩熙载死后不久,南唐小朝廷也灭亡了。无想寺后来也与“四百八十寺”一同毁于清朝太平天国的战火。

有趣的是无想山有两个无想寺。山脚下有一座大雄宝殿,是新无想寺,门额高悬“无想禅寺”四个鎏金大字,门边有两幅红底金字的对联,内联为“万法本空有,世事终无想。”外联写“无想才知无想乐,禅思方悟禅思苦。”万法皆空,无想才是最高境界。内外联让人对“无想”二字若有所悟。“无想”当指无念,没有杂念。无想者,不想不该想的事,并非一无所想。若一无所念一无所想,则此心置于何处?心专一则杂念自无,而人修炼到心无杂念的境界实在是难。

踏上一段长长的“竹海步道”,步道两侧纤竹万竿,地上枯黄的落叶把竹竿竹叶衬得更加葱郁。鸟鸣啾啾,春风和煦,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行走其间,似在“绿肺”里徜徉,心情陡然舒畅起来,所有烦恼和不快此时全化为乌有,与好友说说笑笑,尽情享受此刻“无想”的轻松与愉快。洞壁琴音、天池、韩熙载读书台、王从善摩崖石刻、杜伏威剑劈石、百步天梯等众多名胜古迹散布其间。

竹海步道两侧还有一盏盏路灯,方便游客夜游,寻古探幽。沿途有一条岔路,通向山顶,名为“寻音步道”,两侧山体嶙峋,古木茂盛。这“音”指的是无想山中的著名景点洞壁琴音。洞壁琴音是天然景致,是明代采石场遗址形成的石塘。其石塘深达几十丈,至今斧凿之痕十分清楚。在石塘中有清泉从石壁上的缝隙中流出,滴入下方水潭中,如琴瑟之声,令人尘俗皆忘,因此清代文人将这个景点命名为“洞壁琴音”,列入“中山八景”之一。据说如果是雨天,山顶“琴音”更是不觉于耳,颇有绕梁三日之感。

无想山最高峰不过201米,徒步此山,对于我们老户外来说是极低强度的休闲游。但因当天气温陡增,登上山顶,个个一身汗。山顶有一座新建不久的观景平台,上有供人休憩的凉亭。坐在凉亭凭栏远眺,吹吹山风,舒爽极了。

山顶有一火山形成的`天池,一泓清水,波光流动,晶莹澄碧,常年不涸,四周松竹交杂,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其间,被誉为“江南第一天池”。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做溧水县令,游无想山到此处写下《满庭芳.溧水无想山》一词,留下“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园”的千古名句。时光倏忽千年,如今站在这里遥想当年情景,仍历历在目。

沿着环绕天池的松针步道漫步,可以找到无想山上的“试剑石”。相传,唐代杜伏威将军当年用天池的池水砺剑后试剑,在无想山留下了这块“试剑石”。

从天池到南山腰的老无想寺,松林郁郁葱葱,林间步道百转千回、蜿蜒起伏。步道有的是风化石铺设,有的用岩石拼接,自然风貌十足,走在上面,让人想雀跃前行。塔形的建筑就是所说的老无想寺,也是后来所建,独宇一座,没有喧嚣,黄色墙体,金色屋顶,背依青山,眺望长天,不言不争,无怨无哀,在绿树青山间显得格外耀眼。登塔听风赏景,无念无想,十分惬意。

无想山,茂林修篁,悠悠钟声,袅袅炊烟,是一个让人心无杂念的世外桃源。无想寺,信徒寥寥,游客罕至,香火些许,是一个适于静心修性的佛门境地。

无想山,群山环绕,茂林修篁,古迹众多,寺落山怀,钟声悠悠,香火些许,是一个让人心无杂念的世外桃源,也是一个适于静心修性的佛门净地。无想山之行,一次幽然之游,心灵之约。无想与有想,不舍与放下,答案自在各人心里。

以节日纪念人的,在中国有两个,一是端午节,纪念屈原;二是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纪念介子推。

屈原之被纪念,是他因国破而自沉汨罗江;介子推之被纪念,是他不受晋文公征召,被活活烧死在绵山(即介山)上。

与他一同被烧死的,还有他的母亲。

他宁死也不出山,追根溯源,是因为晋文公在封赏功臣的时候把他给遗漏了。

烧死他的人是晋文公,放火烧山的目的是希望能让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以孝名世的介子推竟然宁可让母亲与自己一起活活被烧死,也不肯就范。而这样的行为还竟然被后世津津乐道,介子推也被树为有气节的人,真觉得是咄咄怪事。

我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说说。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妃,害得四十三岁的儿子重耳亡命异国他乡,被追杀而逃到母舅之国——狄国避难。晋献公死,惠公立。惠公听信谗言,觉得重耳是心腹之患,派人前去狄国刺杀他,重耳便逃到齐国。齐国内乱,便去曹国,又随即到宋国,宋襄公为楚所困,便到了郑国,转而到了楚国,最后到了秦国。娶了秦女为妻,被秦护送回国,当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文公。文公犒赏与之一同出行的贤士与功臣时,没有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也不求爵禄,与母亲一起归隐。他的随从可怜其遭遇,就在宫门外悬挂了一个条幅:“龙想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穴,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一见,恍然大悟,使人召之。介子推逃入山中,文公求之数日,后听一人建议,烧山求士。于是就造成了母子二人被活活烧死的惨剧。

“贵人多忘事”,说起来也真是的,晋文公居然把一个跟着自己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期间还忍痛割下身上的肉做肉汤给自己喝的介子推,给生生地忘掉了。忘了别人还好办,因为别人不会像介子推那么清高,会主动要求晋文公给予与其付出相应的报偿。而介子推平时就很鄙夷争权夺利的行为,要他主动去求取功名利禄,简直有辱斯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被遗忘,那就干脆归隐。到这里,介子推的行为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应该受到谴责的人是晋文公。一个跟着你十九年出生入死不离不弃的忠臣,是不应该在患难与共结束之后被你抛到九霄云外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文公怎么就那么健忘呢?士可杀不可辱,其实更不可忘。忘记意味着他一点也没有受到你的关注,得到你的尊重,意味着他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劳”。你忽略了他,就是没把他放在眼里,更甭说放在心上了。介子推对晋文公心有怨气,感到失望,完全在情理之中。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士”,做不来要官要钱的事,于是心灰意冷,比陶渊明早一千多年“归去来兮”。

晋文公不愧是受过困苦、遭过磨难的君主。他励精图治,很快将晋国治理得强大起来。他忘记眼皮底下的有功之臣,应该属于“灯下黑”的疏忽。如果不上纲上线,这样的错误完全可以得到原谅,而且文公能知错立改。他先是叫人去补救自己的失误,后来干脆亲自带了一班人马,屈驾前去请介子推,这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君而言,是难能可贵的。而此时介子推已经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之时,还是选择了退,干脆带着母亲躲进绵山。从这里开始,我就觉得介子推过于矫情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介子推不原谅主公之过,既给文公难堪,与文公作难,陷君主于道德与良心谴责的境地之中,使文公心有愧疚,也给其权威带来一定的损害。即使如介子推说的那样,晋文公被小人包围了,但如果想到要为晋国百姓谋幸福,就更应该出山辅佐,力求晋国政通人和,经济复苏,文化繁荣什么的,而不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躲起来袖手旁观。晋国经过内乱,正是百废待举之时,你不去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反倒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置国家复兴大业于不顾,这本身就不是具有高风亮节者应有的胸怀。

还有,因为自己的处置失当,先置母亲于穷困之中,后又于险境之中,最后导致母亲非正常死亡,这样的行为就不是人子所应为。如果在朝为官,哪怕做个清官,也可以让老母生活得富足一些,安定一些,母亲的晚年幸福也会多有一些保障,母亲也会因为儿子能够为国出力有了出息而过得快乐一些。在隐居之前,他母亲与他曾经有过一段对话。他说:“随从们贪天之功,君王却赏赐这些奸人,上下欺瞒,实难与处。”母亲说:“何不要些恩赏,白白死了还能怨谁?”介子推说:“明知是错,还仿效就更是罪过,我不食其禄。”母说:“那就让他知道真相。”介子推说:“如果语言文饰,等于求显。”母亲要些“恩赏”,是为了生存与生活;希望“真相”大白,既是实事求是,也是对文公的坦诚相待,同时还可以解开儿子的心结。可见,其母在关心儿子的前提下对儿子的做法是有看法的。而介子推则书呆子气十足,想学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并未体会母亲的深意,虽然话说得很漂亮,也能言行一致,可是过于迂腐,给人硬撑着做秀的感觉,显得有些虚假。不说别的,连生养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的人,其品行与品性是大有可疑的。

介子推很有可能是一个心眼窄小、气量狭小的人。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能够吃得别人吃不得的苦,也能忍得了别人难以忍受的气,但是却不能忍受自己很亲近的人或很尊敬的人的轻视与疏忽。他可以为自己非常在乎的某个人献身而无怨无悔,但一旦被所在乎的这个人轻忽,就会因为难过、气恨而走极端。其性子怪癖得有时不通人情,即使事后再怎么弥补也无济于事,再不给别人机会。介子推很可能就是属于那种事情做了就做了而不肯折中、不愿回头、不能弯曲的人,就像俗话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他跟着受了多少苦不说,能够在文公饥肠辘辘处于最艰难的时候,主动从自己的身体上割下一块肉做汤给主公吃,那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在他看来,这样的牺牲理应被接受者刻骨铭心地记着,可是这样的大功,却在不久的后来被忘得一干二净,这与他的心理预期出入太大了,其心理落差也太大,他自然伤心失望之极。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生活体念:等人提醒了再去关心,这样的关心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文公的补救措施在别人那里可能会起作用,可是对于介子推这种人,就一定会碰钉子。因为那种迟到的封赏,太像是一种施舍,而被心高气傲的介子推视为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文公其实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主,他能善待手下一批像赵衰狐偃这样的贤德之士,而后来晋国经过他们齐心合力的治理,在诸侯各国迅速崛起,他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可就是这样的一代英主,也难理解介子推的乖戾。

介子推因为被自己忠心耿耿追随的人忘记大伤自尊而归隐,情有可原,但晋文公幡然醒悟后,给足了自己的面子,待自己很不薄,则毫无理由再一意孤行下去。十九年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不就是希望自己终有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一遂平生抱负吗?他的隐居不像是沽名钓誉,所以我只能妄自推测他有人格缺陷了。但是,他的行为不值得称许,甚至不足挂齿,则是可以肯定的。

历史往往疏忽大意,不愿意刨根问底,追究细节,不然,介子推归隐这一在我看来实在是小家子气的举动,怎么却反而能够备受赞赏?或许,比起那些争功的人,介子推表现得更为高明,因为,青史留名才是他以退为进最终想要的吧?

山居(诗歌)1

枫树林如红云

点燃一座山的讴歌

黄叶的核桃树

对坐靠山的房子

红豆杉一棵一棵

怀念逍遥的爱情

秋光调色

仍有心心相印的童话

为你我写真

打字 打字 打字

把每个人都圈在我们的笔端

让书里的人儿活色生香

寻求迷恋的美

让他们出生入死

把阻挡的山腰炸开一条路

一级一级

跋涉通向山外的无极

听泉水蔓延时光

伴三二鸡鸭老狗

炊烟流过屋舍

小雨携着淡雾缭绕

朦胧苍生

不用相思

在陌生里逃生

山居(诗歌)2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即事》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首(引庾信《拟咏怀诗》)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何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

颔(对比)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颈(引庾信《入彭城馆》)

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烟火一作灯火)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山居(诗歌)3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8.这首诗的颈联与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比,在写景角度上有何相同点?在意境上有何区别?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8.(5分)①在写景角度上,二者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景物。(1分)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王诗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明月”,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清泉”。(1分)②在意境上,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2分)而王诗颔联描写了一场秋雨后,只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星星点点洒落下来,又闻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间,意境幽清明净。(1分)(意思相近即可)

9.(6分)①孤独惆怅之情。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②思念故乡之情。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③喜爱山居之情。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情感1分,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

山居(诗歌)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夜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⑸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诗歌)5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解】

晚年的王维在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山居,山中居住的地方。暝,日落天黑。这首诗描写秋日黄昏山景。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和枯竭、衰败联系在一起,所谓“悲秋”。而王维的`这首诗,挣脱了悲秋的传统视野,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别开生面。

【句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的空山分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或许是受佛家“一切皆空”观念的影响,王维的诗中常常用“空”字:“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空翠湿人衣”……这些“空”,并非指虚,而是清、静之义。这里的“空山”也如此,不是空寂荒凉,而是表现雨后山野的幽静,是诗人对山的一种感觉。

初秋的傍晚,空旷的山谷,一阵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去,一股清凉的秋风扑面而来。置身于这静谧的山中,俗世的喧嚣听不到了,官场的倾轧不相干了,连自身的种种欲望也都平息了。诗人因此感到轻松惬意,感到山雨过后,万物都为之一新。

在首联为全诗奠定下清新的基调后,诗人开始具体描绘山中的景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初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苍翠,月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林间投下淡淡的影子;山泉也因一场秋雨变得更加清冽,白练似的流泻于山石之上——这一切,多么的清幽、明净!这两句写景如画,有声有色,却是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于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突然,不远处传来的喧闹声打断了他。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姑娘们洗罢衣服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突然在水面晃动起来,原来是渔民的小船捕鱼归来扰动了它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中人的生活总是保持着和大自然节奏的协调一致。朦胧的月色下,洗衣归来的姑娘三三两两,从竹林里袅袅而出;早出捕鱼的渔民划着小船,顺水而归。这景致本来寻常,但在诗人笔下,却因先有了“竹喧”、“莲动”,顿时变得灵动起来。这样的写法,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在人还没出现前,就已经让读的人有了无限遐想。而这两句诗的“动”,又与上两联的“空”、“静”相依相衬,于极静之中突然置入动态,使画面充满生机,读来更让人寻味。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人们的心情是那么轻松愉快:姑娘们说说笑笑,渔夫任小舟轻快地划过湖面。面对这些勤劳淳朴、无忧无虑的人,诗人不由心生欣羡。归隐山水,在自然的怀抱中平静、安然地生活,正是暮年诗人的追求。因此,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芬芳虽已消尽,但山中秋景亦佳,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好相反。尽管春天的美景不再,但山中的秋景也别有味道,对此完全可以随意处之。自己还是留下来,静静体会这里平静的生活吧。“山中”可以远离官场尘俗,所以诗人决定要留在山林水间,在这“世外桃源”中保持内心的悠然、宁静。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