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闲着无事,就开始整理衣物,衣柜里从上到下,被我翻了个遍。当我翻到最底层,看到衣服堆里有一个用红色袋子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双新布鞋。白底,鞋面是黑灯芯绒的,鞋底则是由一层一层白棉布和细密针脚混合而成的。脚掌前和脚后跟是密密麻麻的,一行行的针脚,脚心处是一组菱形的图案,整个鞋底犹如布满星星的夜空,细密而有序。原来,这双鞋是2013年妈妈为我做的,那时我刚坐完月子不久,整个人精神不佳,还时常腿疼。妈妈得知后,说是要给我做一双布鞋。我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就没在意。两个月以后,我回了一趟家。晚上洗脚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双布鞋,让我当拖鞋穿。看着鞋子,我问道:妈,家里这么忙,你哪有时间纳鞋底,你的胳膊也不好。妈妈回答,上次听你说腿疼,就开始做了,白天忙,晚上才开始,做了好久呢;布鞋不好看,但穿着舒服,你回去后就在家里穿。当时看着鞋子是新的,还没落地沾过泥土,就没舍得穿。几天后,我就回去了,临走时,妈妈用袋子把鞋包好装在我的皮箱里。回来后,也没穿,就一直放在柜子里了。
关于布鞋,我是有很多记忆的。从记事起,我就是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走过村庄的每一条小路的。那时小,整天在泥土堆里玩,也不懂得爱惜鞋子,一双鞋两三个月就被我穿坏了。为此也没少挨骂。但每一次骂过后没多久,我就会有一双新鞋子。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上五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学生的增多。我越来越不喜欢布鞋了,觉得它不够好看,土气,比起城里孩子穿的各种颜色的运动鞋,以及女孩子冬天穿的.红色小靴子,我就更不愿穿布鞋了。总想着法子让妈妈给我买运动鞋,是白色的那种。机会终于来了,开学不久学校就组织召开秋季运动会,要求统一服装,包括鞋子。当我把这些消息告诉妈妈时,她说:既然学校要统一,咱们就买,这个周星期五,我刚好去镇上赶集,你放学了,跟我一块去选吧。我确信,那几天,我一都在偷偷的掰着手指算日子,盼望着星期五那一天的到来。终于,在盼望中,我等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双白色运动鞋,应该是双星牌的吧。还记得,第一次穿着运动鞋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就连走路都变得缓慢了,总觉得,走快了,就沾上灰了,或是把白边碰脏了。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穿布鞋了,一是因为每次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有时会遇上下雨,冬天还会下雪,穿布鞋,很容易打湿,且不容易干。二是,妈妈也觉得我长大了,顾及到了我的自尊心。虽然穿的少了,可妈妈并没有因此不做了。她依然会在空闲时用纸剪好鞋样儿,在天气好的日子,把家里的旧布一点点裁剪成鞋子的样式,然后铺在木板上,一层一层用浆糊粘好,固定鞋样。在农闲时,根据家人脚的大小再次进行裁剪,直到和合脚为止。到此,鞋底才算是半成品,在做好半成品时,还需要用粗粗的白线,一针一针从鞋底穿过,直到把整个鞋底都纳完,才算完成。
纳鞋底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到现在,我还能清晰的描述出妈妈纳鞋底的样子,鞋底厚,针也要选大的。每当妈妈纳鞋底时,她都会用几股白线搓在一起,搓线的时候,会让我帮忙拉着线的一头,她自己拉着另一头,往一个方向搓,不一会儿,一根粗而结实的线就好了。只见她一手拿针,一手拿线,轻松的就从针孔中将线穿过去。这时,只见妈妈的手在鞋底上来回翻动,时而还会用针在头发里拨几下,说是那样针容易穿透。这样不用几天,一双鞋底就纳好了。纳好鞋底就该做鞋帮了,如果说纳鞋底是一项力气活儿,那做鞋帮则是一项技术活儿,鞋帮大多数是用黑灯芯绒做的,也有给小孩儿用红灯芯绒做的。鞋帮要提前剪好样子,用缝纫机锁好边,左右两边要安上两指宽的松紧,便于穿起来方便,美观。鞋帮做好后,就该上鞋了,就是用白线沿着鞋底的周围缝一圈,把鞋帮固定在鞋底上,至此,一双鞋才算完工。
小时候,家里人多,妈妈总是不停地做布鞋。每到夜里,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旁,我们姐弟都在认真的看电视,只有妈妈低着头,手上的针线来回穿梭。那些日子是平淡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
穿布鞋最怕下雨,把鞋底打湿,不仅鞋子会走样,也容易烂。小时,不懂事,下雨也不知道换雨鞋,还穿着布鞋到处跑。每每于此,妈妈看见了,总是带着怒气地说:赶紧把鞋子换了,穿烂了,就就光着脚走路。嘴上说着,手上却拿出了干净的鞋子,帮我换上,随手又把湿透的布鞋放在火盆边烤着。尽管时常听到妈妈的唠叨,但在我的记忆里从未穿过一双有破洞的,会露出脚趾头的布鞋。我的童年是踩着妈妈的布鞋走过每一寸光阴的。
后来,随着上学的缘故,布鞋离我越来越远了。再后来,我也工作了,会买各种各样的鞋子,细跟的,平跟的,坡跟的,还有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靴子,当然也会买不同样式的拖鞋。只是高跟鞋穿久了,脚会疼,拖鞋穿久了,就会出汗,且走路不方便。每当此时,就格外想念妈妈的布鞋。有一年,寒假回家,晚上洗完脚,妈妈给我拿出了一双粉色的,兔子形状的拖鞋。我笑着说:怎么买了这样一双鞋。妈妈没开口。爸爸在一旁接着说:***知道你要回来,专门给你挑的,害怕你嫌布鞋难看。妈妈听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说:我看很多年轻人都穿这样的鞋子,就给你买了一双,在家穿。我还是喜欢穿布鞋,舒服,还不出汗。我说着。那我去给你拿,前几天给你做了一双。说着,妈妈转身又拿了一双崭新的布鞋。快试试,看合适不,妈妈边说边蹲下来,要帮我试穿。刚刚好,挺好合脚的。我说着。当看到我穿好后,妈妈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那个下午,看到柜子的那双布鞋之后,我立刻换上了。脚似乎一下就轻巧了许多,柔软的鞋帮,厚实的鞋底,穿着既踏实又温暖,就连走路似乎也更稳妥了。我在镜子前照了又照,黑裤,黑鞋,白底,看着很顺眼,且有那么一些别有的风格。布鞋穿在脚上,妈妈的身影就在眼前,那些旧时光里的缝缝补补,穿针引线,都变换成了头顶上的天空,为我无限的展开……
这个五月,让我在一双布鞋里再次温暖吧。
①如今住在城里,每天回到家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换鞋,换上妈妈亲手做的布鞋。白的千层底,黑的鞋面鞋帮,白是纯白,黑是全黑,不事雕琢,不加修饰;软和,抱脚,透气,脚又成了我的脚,我又成了我。场面上,我们都穿着皮鞋,走起路来咯登咯登的,气派,光彩。但是否舒服,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现在有不少人开始放下架子,穿布鞋了,布鞋店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但鞋店里卖的布鞋是机器生产出来的,看着那千“鞋”一律的呆头呆脑的模样,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我妈做的布鞋,只只有个性,双双有灵气,穿着妈妈亲手做的布鞋,我心里才觉得安妥。
②妈妈做布鞋的工序流程我是极熟悉的。先是收集零碎的布块,实际上是将不能再穿的衣服剪成块块,将它们洗净晾干;然后将它们一层一层地糊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做成浆布;再依照鞋底、鞋帮的纸样将大块的浆布剪开。接下来就是做鞋底、鞋面。将剪好的做鞋底的浆布叠到约一寸后,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嵌边,再把整个的鞋底用密密的针线订。鞋面上罩黑棉布,白棉布走边。最后是上帮,一双布鞋便做成了(此处命题者略有删节)。
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话也适用于布鞋。跟做劳斯莱斯汽车一样,做鞋也需要模型。脚有长短、肥瘦、厚薄,有各样的形状,每个人的左右脚又都不完全一样,因此需要各种鞋样。我妈有一本“毛选”,里面夹满纸鞋样,“毛选”已经磨得不成样子了,鞋样依旧平整鲜亮。这些鞋样有的是继承别人的,有的却是我妈的创作。当然,这里面为我创作的最多,从我一生下来一直到我的大脚成形的鞋样都还保存着,有单鞋的,也有棉鞋的,单鞋有方口的也有圆口的,棉鞋有系带的也有不系带的。从妈妈的鞋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成长的“足迹”。雨天或农闲时,村里的妇女经常来向我妈取样,请教,切磋。对于农村妇女来说,针线活做得如何,关系重大,而做鞋是重中之重。鞋底的针脚既要密,又要均匀。上鞋帮更有考究,既要平整又要抱脚,后跟不能太陡又不能太缓,太陡了不好穿,太缓了不跟脚。我妈妈、奶奶、姑姑都是远近闻名的做鞋高手。跟我妈切磋得最多的当然是我奶奶。作为婆婆,对儿媳的手艺自然要评点指教一番,但奶奶对妈妈手艺的嘉许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微妙心理,我是早就从奶奶的表情中看透了的,据说,我奶奶当初选我妈做儿媳时,先看的是我妈做的鞋然后才是人。如今,90多岁的奶奶已经没有做布鞋的精力,但摩娑着妈妈给我做的布鞋,她还是免不了要指点两句。在我的印象里,不管奶奶说得对不对,妈妈总是抿嘴微笑的。
④下雨天,门外是挂着雨帘,或是夜晚,外面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昏黄的油灯下,妈妈一手拿着雪白的鞋底,一手捏着针,针引着线,线牵着鞋底。妈妈微微侧过头,油黑乌亮的发辫垂挂一边,然后将针呈约15度左右的角在头皮上擦一下,又擦一下:这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熟悉的风景。从前每次过年,妈妈都要为我做一双新的布鞋,黑白分明的布鞋成了过年的标志之一;不只是我有,爸爸和弟弟都会有一双,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像许多从小只能穿布鞋的农村小孩一样,我对布鞋是很不以为然的,我羡慕的是穿皮鞋、球鞋甚至胶鞋的小孩。但是妈妈没钱买鞋,她只能给我做,千千针、万万线。后来我出外工作,妈妈每年仍然要为我做一双布鞋,虽然布鞋店里有的是布鞋卖。我的脚现在是44码,要将这样大的鞋做好,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家昏黄的油灯下,瘦小的妈妈拿着针给我做布鞋——用她的话说,简直像抱着一条小船——她必定还是像过去一样习惯性地微微侧过头,将针在头上擦一下,又擦一下,只是,妈妈的头发已经不再丰盛乌黑。
⑤妈妈60多岁的人了,眼神精力都渐渐不济。今年,我几次给家里写信,让妈妈多为我做几双布鞋,单鞋、棉鞋都要。妈妈觉得还能再为儿子做点事情,自然很高兴。在这一点上,她是不明白我这做儿子的心思的:我是想趁她还能做鞋的时候,为我多做几双存着,留着以后慢慢穿。我这自私的儿呀!
阅读题:
1、在“我”心目中,布鞋已不再是一种普通的鞋了,它含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2、本文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看似极为平常,但仔细品味有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请你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阅读鉴赏的体会。(3分)
3、读第①段划线一句,请你说说为什么“穿着妈妈亲手做的布鞋,我心里才觉得安妥”?(3分)
4、对这篇散文的阅读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写妈妈做鞋的工序写得十分细致,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爱心,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③段中写“毛选”中夹着的妈妈创作的各式鞋样,作者说:从妈妈的鞋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成长的“足迹”。这“足迹”体现了一个慈祥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过程及儿子对母亲教育培养的感激之情。
C、第③段中“但奶奶对妈妈手艺的`嘉许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微妙心理……”这“微妙心理”既有自己当年相中的儿媳的手艺令她欣喜与宽慰,又有一丝已力不从心的嫉妒心理。
D、第⑤段中写“我”要妈妈多做些鞋,留着以后慢慢穿。这不是作者自己所说的“自私”,而是儿子对母爱的另一种表达。
E、第④段描写下雨天,昏黄的油灯下妈妈缝鞋底的情景的细节。这好像是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妈妈的形象在这里得以集中的描写与刻画。
参考答案:
1、这布鞋象征(体现、蕴含)着一种淳朴真切,普通而伟大的母爱,也意味着儿子对这种母爱深切的感激与怀恋之情。(2分)
说明:只要写出其中的一方面就给满分。
2、写作手法:①没有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着力去刻画人物形象,在平平实实的叙述与描写之中,把对母亲往事的回忆与“我”的感悟之情自然地融为一体。②善于运用细节描叙与情境创设,突出了母亲做鞋之艰辛,更是突出了布鞋之份量,母爱之深沉。(宽一点,大体能够讲到一点即可)
语言表达:①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真切,虽毫无雕饰、不作渲染,但作者对母爱的深味之情蕴含其中。②全文所用的基本上都是叙述与描写性语言,很少有抒情与议论的句子,这样更适合本文内容与人物形象特点主旨。(宽一点,大体能够讲到一点即可)(3分)
3、因为这布鞋的针针线线深含着朴实而又淳真的母爱,有母爱相随,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面对怎样的状况,心中都会踏实的。(3分)
4、A、B(各2分)
布鞋
贾梦玮
①如今住在城里,每天回到家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换鞋,换上妈妈亲手做的布鞋。白的千层底,黑的鞋面鞋帮,白是纯白,黑是全黑,不事雕琢,不加修饰;软和,抱脚,透气,脚又成了我的脚,我又成了我。场面上,我们都穿着皮鞋,走起路来咯登咯登的,气派,光彩。但是否舒服,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现在有不少人开始放下架子,穿布鞋了,布鞋店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但鞋店里卖的布鞋是机器生产出来的,看着那千“鞋”一律的呆头呆脑的模样,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我妈做的布鞋,只只有个性,双双有灵气,穿着妈妈亲手做的布鞋,我心里才觉得安妥。
②妈妈做布鞋的工序流程我是极熟悉的。先是收集零碎的布块,实际上是将不能再穿的衣服剪成块块,将它们洗净晾干;然后将它们一层一层地糊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做成浆布;再依照鞋底、鞋帮的纸样将大块的浆布剪开。接下来就是做鞋底、鞋面。将剪好的做鞋底的浆布叠到约一寸后,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嵌边,再把整个的鞋底用密密的针线订。鞋面上罩黑棉布,白棉布走边。最后是上帮,一双布鞋便做成了(此处命题者略有删节)。
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话也适用于布鞋。跟做劳斯莱斯汽车一样,做鞋也需要模型。脚有长短、肥瘦、厚薄,有各样的形状,每个人的左右脚又都不完全一样,因此需要各种鞋样。我妈有一本“毛选”,里面夹满纸鞋样,“毛选”已经磨得不成样子了,鞋样依旧平整鲜亮。这些鞋样有的是继承别人的',有的却是我妈的创作。当然,这里面为我创作的最多,从我一生下来一直到我的大脚成形的鞋样都还保存着,有单鞋的,也有棉鞋的,单鞋有方口的也有圆口的,棉鞋有系带的也有不系带的。从妈妈的鞋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成长的“足迹”。雨天或农闲时,村里的妇女经常来向我妈取样,请教,切磋。对于农村妇女来说,针线活做得如何,关系重大,而做鞋是重中之重。鞋底的针脚既要密,又要均匀。上鞋帮更有考究,既要平整又要抱脚,后跟不能太陡又不能太缓,太陡了不好穿,太缓了不跟脚。我妈妈、奶奶、姑姑都是远近闻名的做鞋高手。跟我妈切磋得最多的当然是我奶奶。作为婆婆,对儿媳的手艺自然要评点指教一番,但奶奶对妈妈手艺的嘉许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微妙心理,我是早就从奶奶的表情中看透了的,据说,我奶奶当初选我妈做儿媳时,先看的是我妈做的鞋然后才是人。如今,90多岁的奶奶已经没有做布鞋的精力,但摩娑着妈妈给我做的布鞋,她还是免不了要指点两句。在我的印象里,不管奶奶说得对不对,妈妈总是抿嘴微笑的。
④下雨天,门外挂着雨帘,或是夜晚,外面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昏黄的油灯下,妈妈一手拿着雪白的鞋底,一手捏着针,针引着线,线牵着鞋底。妈妈微微侧过头,油黑乌亮的发辫垂挂一边,然后将针呈约15度左右的角在头皮上擦一下,又擦一下:这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熟悉的风景。从前每次过年,妈妈都要为我做一双新的布鞋,黑白分明的布鞋成了过年的标志之一;不只是我有,爸爸和弟弟都会有一双,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像许多从小只能穿布鞋的农村小孩一样,我对布鞋是很不以为然的,我羡慕的是穿皮鞋、球鞋甚至胶鞋的小孩。但是妈妈没钱买鞋,她只能给我做,千千针、万万线。后来我出外工作,妈妈每年仍然要为我做一双布鞋,虽然布鞋店里有的是布鞋卖。我的脚现在是44码,要将这样大的鞋做好,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家昏黄的油灯下,瘦小的妈妈拿着针给我做布鞋——用她的话说,简直像抱着一条小船——她必定还是像过去一样习惯性地微微侧过头,将针在头上擦一下,又擦一下,只是,妈妈的头发已经不再丰盛乌黑。
⑤妈妈60多岁的人了,眼神精力都渐渐不济。今年,我几次给家里写信,让妈妈多为我做几双布鞋,单鞋、棉鞋都要。妈妈觉得还能再为儿子做点事情,自然很高兴。在这一点上,她是不明白我这做儿子的心思的:我是想趁她还能做鞋的时候,为我多做几双存着,留着以后慢慢穿。我这自私的儿呀!
1、在“我”心目中,布鞋已不再是一种普通的鞋了,它含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2、本文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看似极为平常,但仔细品味有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请你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阅读鉴赏的体会。(3分)
3、读第①段划线一句,请你说说为什么“穿着妈妈亲手做的布鞋,我心里才觉得安妥”?(3分)
4、对这篇散文的阅读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②段写妈妈做鞋的工序写得十分细致,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爱心,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③段中写“毛选”中夹着的妈妈创作的各式鞋样,作者说:从妈妈的鞋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成长的“足迹”。这“足迹”体现了一个慈祥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过程及儿子对母亲教育培养的感激之情。
C、第③段中“但奶奶对妈妈手艺的嘉许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微妙心理……”这“微妙心理”既有自己当年相中的儿媳的手艺令她欣喜与宽慰,又有一丝已力不从心的嫉妒心理。
D、第⑤段中写“我”要妈妈多做些鞋,留着以后慢慢穿。这不是作者自己所说的“自私”,而是儿子对母爱的另一种表达。
E、第④段描写下雨天,昏黄的油灯下妈妈缝鞋底的情景的细节。这好像是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妈妈的形象在这里得以集中的描写与刻画。
《布 鞋》答案
1、这布鞋象征(体现、蕴含)着一种淳朴真切,普通而伟大的母爱,也意味着儿子对这种母爱深切的感激与怀恋之情。(2分)
说明:只要写出其中的一方面就给满分。
2、 写作手法:①没有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着力去刻画人物形象,在平平实实的叙述与描写之中,把对母亲往事的回忆与“我”的感悟之情自然地融为一体。②善于运用细节描叙与情境创设,突出了母亲做鞋之艰辛,更是突出了布鞋之份量,母爱之深沉。(宽一点,大体能够讲到一点即可)
语言表达:①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真切,虽毫无雕饰、不作渲染,但作者对母爱的深味之情蕴含其中。②全文所用的基本上都是叙述与描写性语言,很少有抒情与议论的句子,这样更适合本文内容与人物形象特点主旨。(宽一点,大体能够讲到一点即可)(3分)
3、因为这布鞋的针针线线深含着朴实而又淳真的母爱,有母爱相随,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面对怎样的状况,心中都会踏实的。(3分)
4、A、B(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