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深圳媒体人罗尔用微信公号记录女儿罗一笑重疾就诊的过程,因为刷爆了朋友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质疑借机营销的结局。不过,整个事情到目前为止,却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经得起考验的说法出炉。可以说,反转之前,真相是由罗尔单方面出具的,而反转之后,真相的拼接则开始了“众筹”。
“众筹”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比单方面出具的说法更接近真相本身。不过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笔者欲先指出的是,不管罗尔及他颇受争议的朋友小铜人是否在借机营销,他们都不能确定,罗尔的文章一定可以变成“爆款”。营销技能也许功不可没,但爆款并非想有就能有。
研究罗尔文章走红的原因,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可爱的女儿、白血病、贫困、父爱。这几个关键词足以串起一个简单却极具感染力的故事。通过媒体人深情的笔触,罗尔展示了男人最柔弱的一面和女儿最可爱的一面。那一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和文章开头那一张女儿笑逐颜开的照片,打动了百万读者,也催生了数十万的打赏者。
可爱的女儿重病,坚强的父亲守护。这个故事在通过社交媒体打动人心的同时,也在传播的过程不断被“简单抽象化”。起初,身边的同事熟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具体情况。但随着社交媒体几何级的传播速度,罗尔和女儿罗一笑的故事超出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开始像毫无方向的火箭,冲刺在无数陌生的人群之中。
远离具体关系、具体情境的陌生人,只能接受“简单抽象版本”的故事,他们不可能过来跟罗尔聊聊,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然后做出深刻理性地判断。并且,普罗大众从来需要的都只是“一时快意”。某种程度上,那些心灵鸡汤,那些营销爆文,正是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
但是,当罗尔或出于本意,或精心炮制的文章变成了“爆款”,他所面对的将是另一种局面。打动人心的故事因为过于“抽象和简化”,导致整个事件逻辑链条断层的问题也被暴露。从最开始的罗一笑是否真的患病,到病情的情况,再到他们花了多少钱,以及他们有几套房等等,甚至连罗尔的婚姻状况,也伴随着装修和小三上位的故事一同被翻出。
罗尔本人在公号里写过的文章,也被“人肉”了一番,一篇未经证实的带有文学腔调的文章了提到了“3套房、两辆车和一家蒸蒸日上的广告公司”,拉响了反转总攻的号角。而小铜人所运营的P2P观察公号,以及他获得的融资消息,也变成此事反转之后,给予罗尔的一记重拳。
我不认识罗尔,但我身边有不少深圳媒体人,他们通过熟人关系也传递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其中不乏否定罗尔有3套房的声音。截止发稿为止,只有北京青年报的访谈披露了较为权威的信息:罗尔有3套房,1套在深圳自住,2套在东莞,但还没有房产证,没办法交易。不过,这些信息一方面还存在交叉印证的必要,另一方面,也为激烈的指责人士所不接受。因为我发现,那些忙着指责罗尔的人,与当初忙着捐款的人,有着相当比例的重叠。
正是这种全民急匆匆的同情,又急匆匆的质疑,制造了一个个爆款,又摧毁了一个个神话。人们总是期待简单的完美的故事,在传播中,人们不自觉地都在简化和美化事情的逻辑,而面对简单完美的逻辑,众人又开始携带怀疑一切的精神武器。
时至今日,每一个爆款都难免跌落神坛。为什么呢?因为事实太容易断供。纸媒时代,记者的采访更规范、专业,人们愿意等待的时间也更长;而到了社交媒体时代,记者大量流失的同时,也很难第一时间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因为人们获得信息源暴增,人们开始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罗尔的文章成为爆款,依靠的是“未经证实”的便利,而一个爆款被反转,也是因为诸多消息的“未经证实”。“未经证实”也已成为我们时代最可悲的地方。的确,人们在根本上并不在乎真相,人们在乎的,只是同情与愤怒时刻的快意恩仇。
篇二:
嘿,朋友们昨天你们的朋友圈是否被“支付鸨”刷频,而今天又被罗一笑小朋友事件占满手机屏幕呢?
而“罗一笑小朋友事件”据说是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爱女罗一笑不幸罹患白血病,罗飞编写“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发布微信公众号引发大量群众转发并捐款。紧接着却又被爆出是罗飞为某公司的打广告的一种营销宣传.......(事件真伪有待大家考证)
从营销角度来说,这2个事件是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眼球,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大家的热门话题。但是这种营销手段真的好吗?支付宝的新功能靠色情吸引大众,罗一笑小朋友事件靠大家的善良与同情,这种营销事件当下是能引起关注,但却被贴上了不好的标签。不好的标签一旦给贴上,是很难洗白的。
随着网络覆盖,大家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资讯。而各大平台也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甚至有了无底线的营销方式。而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宣传虚假、色情、暴力的网站以及平台。这些平台的存在就像一个毒瘤,影响着不少的青少年。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公众平台为什么只为了博取大家的关注、点击而去一些不好的、虚假的信息呢?
每天都有各种事件发生,只有拿起手机,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最新的资讯。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有义务去维护社会秩序;作为一个媒体新闻资讯传播者,一个公众平台我们要做到积极宣传符合社会道德,倡导和谐社会,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不扭曲事实,不夸大事件。
或许在众多的平台中,大家都希望能脱颖而出,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还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正义公平的价值判断,不能随波逐流。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允中守直。作为一个公众平台,我们不仅要及时客观的反应事件,还要做到正确的指导和引领!
更多热门文章:
1.
2.
3.
篇一:
衡阳籍作家罗尔5岁多的爱女罗一笑,被检查出白血病,住进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罗爸没有选择直接接受捐赠,而是“卖文”。他和一家叫小铜人的公司达成协议,由罗一笑的父亲写一系列文章在小铜人的微信公众号发表,由网友进行转发,大家每转发一次,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截止11月30日零时。
消息一出,一传十十传百。微信朋友圈几乎都被这篇文章刷屏了。人们的爱心如潮水涌向了这位白血病小姑娘,短短时间就筹集到了近200万元。
事情看似在朝着多方共赢的方向发展。罗一笑有了医药费,小铜人的关注度和粉丝量瞬间暴涨,潜在的商业利益巨大,善良的群众也通过转发奉献了爱心。
但今早开始,事情出现了反转。据有人爆料,罗一笑的父亲在深圳和东莞共有三套房产,还有广告公司。
事情发酵至此,我们群众似乎有点不淡定了,感觉到自己被愚弄了,这事情到底应该怎么看?本不想参与此事,只想默默的为罗一笑祈福,但是身边的同事、朋友,一定要让我评论一下这件事。
首先,罗一笑这位5岁小姑娘,她是无辜的,值得同情的。
有人爆料她的母亲是小三上位,她父亲二婚装修房子被报应所以她才会生病。即使这是事实,但这个孩子并没有任何错可言。她不能选择出身和家庭,现在的她是一名值得同情,应该被帮助的孩子。
同时,她有可能演变成事件的受害者,为什么?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与爱,而这场“转发”,让它上升为全国公共事件,他的父母和亲人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她,这要打上一个问号!
无论事件持续发酵成什么样子,我们还是要为这位小姑娘祝福,希望她早日康复。
我们再来谈他的父亲。
爆料称他在深圳有一套单价七万的房子,在东莞有两套房子,粗略计算,他的.资产可能在千万左右,应该说是身价不算低。孩子还买有保险,他完全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医药费,但他却选择和商业机构合作来筹款,这叫什么呢?
精致的利已主义,这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我建议这位父亲,尽快将所得款项妥善处理,远离世事纷扰,把心思放在孩子的病情上,否则,很难对得起父亲这个伟大的称号!
再就是小铜人公司。
我不知道通过转发筹集医药费这个带血营销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我们可能没法说小铜人的老板是个彻底的坏人,他可能真的想一方面帮小姑娘看病,另一方面获取一些商业利益,但是他这个决策实在太糊涂,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用慈善做营销是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剧情分分钟可以逆转。我们这个微信公众号不少投资者也是做企业的,听一句劝:用慈善做营销的都没有好下场。看看现在陈光标的近况就知道了,慈善就是慈善,它不能被亵渎,也不能用来做生意,小铜人公司这次应该会有深刻的
最后再说说,积极转发的善心民众。
大家都积极参与了转发,事情真相曝光之后,有些朋友感觉被愚弄,被利用,甚至有点小恼怒。
其实大可不必。我认为大家转发微信帮助这位小姑娘的初衷没有错,这件事就没有错,就算是被人利用了,也不代表我们“助纣为虐”了。善心是珍贵的。我们这些善良的群众,才是社会的良心,我们不但不应该被嘲讽,更应该得到尊重!
篇二:
深圳媒体人罗尔用微信公号记录女儿罗一笑重疾就诊的过程,因为刷爆了朋友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质疑借机营销的结局。不过,整个事情到目前为止,却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经得起考验的说法出炉。可以说,反转之前,真相是由罗尔单方面出具的,而反转之后,真相的拼接则开始了“众筹”。
“众筹”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比单方面出具的说法更接近真相本身。不过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笔者欲先指出的是,不管罗尔及他颇受争议的朋友小铜人是否在借机营销,他们都不能确定,罗尔的文章一定可以变成“爆款”。营销技能也许功不可没,但爆款并非想有就能有。
研究罗尔文章走红的原因,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可爱的女儿、白血病、贫困、父爱。这几个关键词足以串起一个简单却极具感染力的故事。通过媒体人深情的笔触,罗尔展示了男人最柔弱的一面和女儿最可爱的一面。那一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和文章开头那一张女儿笑逐颜开的照片,打动了百万读者,也催生了数十万的打赏者。
可爱的女儿重病,坚强的父亲守护。这个故事在通过社交媒体打动人心的同时,也在传播的过程不断被“简单抽象化”。起初,身边的同事熟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具体情况。但随着社交媒体几何级的传播速度,罗尔和女儿罗一笑的故事超出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开始像毫无方向的火箭,冲刺在无数陌生的人群之中。
远离具体关系、具体情境的陌生人,只能接受“简单抽象版本”的故事,他们不可能过来跟罗尔聊聊,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然后做出深刻理性地判断。并且,普罗大众从来需要的都只是“一时快意”。某种程度上,那些心灵鸡汤,那些营销爆文,正是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
但是,当罗尔或出于本意,或精心炮制的文章变成了“爆款”,他所面对的将是另一种局面。打动人心的故事因为过于“抽象和简化”,导致整个事件逻辑链条断层的问题也被暴露。从最开始的罗一笑是否真的患病,到病情的情况,再到他们花了多少钱,以及他们有几套房等等,甚至连罗尔的婚姻状况,也伴随着装修和小三上位的故事一同被翻出。
罗尔本人在公号里写过的文章,也被“人肉”了一番,一篇未经证实的带有文学腔调的文章了提到了“3套房、两辆车和一家蒸蒸日上的广告公司”,拉响了反转总攻的号角。而小铜人所运营的P2P观察公号,以及他获得的融资消息,也变成此事反转之后,给予罗尔的一记重拳。
我不认识罗尔,但我身边有不少深圳媒体人,他们通过熟人关系也传递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其中不乏否定罗尔有3套房的声音。截止发稿为止,只有北京青年报的访谈披露了较为权威的信息:罗尔有3套房,1套在深圳自住,2套在东莞,但还没有房产证,没办法交易。不过,这些信息一方面还存在交叉印证的必要,另一方面,也为激烈的指责人士所不接受。因为我发现,那些忙着指责罗尔的人,与当初忙着捐款的人,有着相当比例的重叠。
正是这种全民急匆匆的同情,又急匆匆的质疑,制造了一个个爆款,又摧毁了一个个神话。人们总是期待简单的完美的故事,在传播中,人们不自觉地都在简化和美化事情的逻辑,而面对简单完美的逻辑,众人又开始携带怀疑一切的精神武器。
时至今日,每一个爆款都难免跌落神坛。为什么呢?因为事实太容易断供。纸媒时代,记者的采访更规范、专业,人们愿意等待的时间也更长;而到了社交媒体时代,记者大量流失的同时,也很难第一时间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因为人们获得信息源暴增,人们开始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罗尔的文章成为爆款,依靠的是“未经证实”的便利,而一个爆款被反转,也是因为诸多消息的“未经证实”。“未经证实”也已成为我们时代最可悲的地方。的确,人们在根本上并不在乎真相,人们在乎的,只是同情与愤怒时刻的快意恩仇。
更多热门文章:
1.
2.
3.
如果善心是一种资源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善心的利用效率,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帮助别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
“罗一笑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身边的“罗一笑”有很多,你都帮助了嘛?
朋友圈的“罗一笑事件”,先不说罗尔和小铜人公司是不是带血营销,也不去讨论罗尔是不是在深圳有三套房,就罗一笑被检查出有白血病这件事而言,她是可怜的,值得社会的同情和帮助,大家做的没有错。
能够得到社会资助,可像罗一笑这样的幸运儿只是少数,根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像罗一笑这样的儿童,并且他们中超过75%的患儿是来自贫穷的农村,其家庭年收入不足3万元,而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可以瞬间消耗掉这个家庭几代人的积蓄。
我深刻的记得2012年的一个新闻,说的是4名白血病患儿爸爸为给孩子筹医药费,跨省乞讨,半个月筹来8000元。半个月8000元,而罗尔关于笑笑每篇推送打赏都超5万元上限,打赏还因上限被制止。
一边是“乞讨救子”收效甚微,成为绝境下的救命稻草,一边是幸福的烦恼,帮助笑笑的人钱送不出去,罗尔收钱忙的让有些红包沉底。
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帮助的白血病儿,可他们都得到我们帮助了嘛?!
尽管这个世界有百度、有微信,可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依然不对称,笑笑的事被我们知道,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而那些不被我们知道的白血病患儿,我们就有理由忽略掉嘛?
我们只是习惯去关心和帮助我们见到的东西,结果就像这次的“罗一笑事件”——价值剩余、资源浪费;而那些不被认知而又需要去帮助的人,却在感慨人们的冷漠和世间的悲凉。
2.朋友圈再现“罗一笑”,你还会伸手转发嘛?
目前民政局介入这件事,事实也会水落石出,我怕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当大家得知最后的真相后,沮丧着眼神拔凉拔凉的那句话,“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罗一笑张一笑了,再不做老好人的傻事了。”
不是凉透了心,不是上过了当,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可如果张一笑真的是那批筹不到钱需要大家捐助的人呢,你不帮他是不是又会对自己的冷漠悔恨不已。
我们错了嘛?
我们做好事之前,是不会去想我们是不是在被别人利用,别人是不是在“带血营销”之类的后果的,我们只是单纯的基于一颗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说的对,如果做好事考虑这么多的后果,那做好事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吧。可做好事被人利用,这股气足以点燃巴西雨林。
我们错在哪儿?我们没错,我们是人就没有冷漠的理由。错的是这些无孔不入的商家,借势营销你借西北风我都不会管你,可你不能借人们的善心啊。新媒体时代,任何东西都可能被放大,任何一个小东西,你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带来难计后果的影响。做人做事,都得有个底线,那是必须要坚守的东西。
3.每个白血病患者,都该在朋友圈求助?!
如果每个白血病患者,都在朋友圈求助,你大概会看到400多万条这样的推送,如果你只对每个患者捐款一元,你也需要400多万人民币。
400多万,够在北京五环外安置一套房产,有几个人能拿的出。我们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真正该在这方面操心办实事的是国家。
我找到了2012年12月10号中新网的一条新闻,新闻内容摘抄如下:
王振耀(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介绍,去年(2012年)中国卫生部部长在“两会”上宣布,白血病患儿将由政府免费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急性白血病将全面推开免费治疗,白血病患儿的救治将由政府承担起来。但这项惠民之举的落实可能需要时间。
转眼三四年过去了,按照每年新增2万多的白血病儿童,中国又多了近10万白血病患儿。中央的政策执行到哪儿了,落实到怎么样了?目前还没有一个概论,但从罗尔募捐来看,王院长说的那个时间节点有点望不到头。
白血病患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的帮助不应只是捐款这么简单,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照顾和保障,作为公民,我们就该对政府的工作提出疑问,如果政府不加快救助步伐,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掉进医疗“无底洞”,但这方面却常常不被我们重视。
4.我们的帮助不该只是“一次性消费”
人是高等动物,有精神需求。当我们做了一件善事,内心得到的宽慰常常让我们满足,所以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精神得到满足去帮助别人,说的不好听点,这就像“一次性消费”。
如果我们真的关心白血病患者,对他们的关心就不该是一次两次的行为。
经济上每个人依据自己情况,钱不在多少。可除了经济压力,白血病家庭大都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家里氛围事很压抑的,国家和社会对他们都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
最可悲的是患者以后的生活,白血病患者即使康复后也不会向人提及自己的.病情,因为害怕周围人那足矣杀死人的眼光。
成年人心智成熟,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可能还好,可是,患病的儿童他们还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没有调整能力。
据了解,患病让大部分儿童在性格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的爱闹负面情绪,爱哭闹、容易急躁;有的家长能感觉出孩子变的内向、不爱说话、比较沉默、胆子小、自卑;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的小伟,本该是一个普通的十六七岁的少年,然而,白血病残酷地改变他的生活,患上白血病后他一直辍学在家,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随后出现的排异反应让他全身长满皮疹。为此小伟不愿见陌生人,每天待在家中,帮忙做点家务,一个人打乒乓球,无聊时看电视,或用手机看小说,性格越来越内向。说到家里的现状,小伟的母亲和奶奶都不住地流眼泪。
经济上的救济只是一时之需,长时间的帮助和辅导才是患者最需要的。我们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可我们去做的还是太少。
罗一笑事件有这么多人被骗,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好人要多的多,可我们也要思考,如果善心是一种资源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利用善心的效率,让我们更好地去帮助他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