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清明节孝敬父母的说说 正文

清明节孝敬父母的说说

时间:2024-09-30 19:29:03

清明节是中国二千多年来民间祭祀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

清明怀故扫墓,在祭祀逝者时,感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自己对亲人的诚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灵魂深处的道德理性被唤醒。

风轻轻烟雨疏稀,情切切清泪几许。每年清明时分,我都要携妻回到故乡,在父母的坟前祭奠。跪在父母双亲的墓前,摆放几样小菜,点燃一对蜡烛,敬上三炷佛香,献上一束白花,焚一叠纸钱,洒几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寄托父母的无限哀思;缅怀父母的音容笑貌。

纸钱悠悠化烟去,清香袅袅寄哀情。望着忽聚忽散的烟火,看着飘忽不定的烛光,父母双亲的身影,如同胡杨树上飘落的花絮在眼前纷扬。红烛泪,纸钱飞,一声一句化香灰,坟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风雨吹。

每到清明时节,都是我思念泛滥的季节。想起那些尘封的往昔,点点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我的灵魂。

岁月如梭,弹指间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已有二十多年了,思念如渴,牵挂流长。往事历历再现,一切又好似昨天。双亲的面容、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我闭上双眼除了泪水,还仿佛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苍苍白发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还是当年常穿的布衣被风吹起,身影在风中瑟瑟发抖。也许他们正仰望苍穹,渴望知道人世间的儿孙们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们,儿孙们是否一切安好。

佛说:感恩方知足,关爱则付出,舍得方无悔,珍惜则幸福。此时的幸福不等同于享受,也许前者更偏向于心灵的陶冶,与实用的功利无关。

清明,踏青祭扫,仿佛人世间的哀与乐都交织在这一天。缅怀追思的心绪,清新明快的心境汇聚在一起。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很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显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父母的一次聚会。

先让久违的'父母品尝几样家乡可口的小菜,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们告知家族里的悲欢信息,唠叨几句自己的心思,祈祷父母保佑子孙幸福安康。如此一来,清明祭祀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更加真实了许多。

清明,除了祭奠赋予我们生养之恩的父母外,还应追忆些什么?在一片萦绕着惆怅与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叶,寂寞轮回的自然规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许多。

清明,故乡墓园下着泪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万里,无数的亡灵等待着亲人的到来,那些再长的鞭炮,再多的纸钱,或许只是心灵深处赎过的表现。人死了,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活着时的尽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饭,梳梳头,与他们说说心里话,都可能像暖流一样流过彼此的心田。

与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尽了孝,心中无遗憾。善待吧,善待一切应该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见或听到阴阳相隔的悔恨,我讨厌那种虚情假意的作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重视当下,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不要在将来面对他们的死亡离去时,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说过:“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当成子女。”我赞成这种观点。想想不是吗?中华民族的一代代传承到了今天,父母给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却是何其少啊!有几个父母不是时刻惦记着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时刻惦记着父母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声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有声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牵肠挂肚;父母有病,子女问问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当今社会,人情世道都在变,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现时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还是要少点交际,少点应酬,找点空闲,挤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这种行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我虽不信天堂之说,但心之深处,却难免不自觉地往那些虚无飘渺的事上联想,暗自祝福,愿天上也有一个人间,愿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乐。

风飘飘纸灰飞扬,雨沥沥泪如泉涌。忽然间我发现自己老了许多,不知不觉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惫。蓦然回首,坟前那棵胡杨树已萌发出了无限生机,泛绿的枝条随风摇曳着,仿佛在向我频频招手,替天堂里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恋。

篇一:优美清明节微信文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篇二:优美清明节微信文章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篇三:优美清明节微信文章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篇四:优美清明节微信文章

清明节是中国二千多年来民间祭祀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

清明怀故扫墓,在祭祀逝者时,感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自己对亲人的诚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灵魂深处的道德理性被唤醒。

风轻轻烟雨疏稀,情切切清泪几许。每年清明时分,我都要携妻回到故乡,在父母的坟前祭奠。跪在父母双亲的墓前,摆放几样小菜,点燃一对蜡烛,敬上三炷佛香,献上一束白花,焚一叠纸钱,洒几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寄托父母的无限哀思;缅怀父母的音容笑貌。

纸钱悠悠化烟去,清香袅袅寄哀情。望着忽聚忽散的烟火,看着飘忽不定的烛光,父母双亲的身影,如同胡杨树上飘落的花絮在眼前纷扬。红烛泪,纸钱飞,一声一句化香灰,坟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风雨吹。

每到清明时节,都是我思念泛滥的季节。想起那些尘封的往昔,点点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我的灵魂。

岁月如梭,弹指间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已有二十多年了,思念如渴,牵挂流长。往事历历再现,一切又好似昨天。双亲的面容、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我闭上双眼除了泪水,还仿佛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苍苍白发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还是当年常穿的布衣被风吹起,身影在风中瑟瑟发抖。也许他们正仰望苍穹,渴望知道人世间的儿孙们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们,儿孙们是否一切安好。

佛说:感恩方知足,关爱则付出,舍得方无悔,珍惜则幸福。此时的幸福不等同于享受,也许前者更偏向于心灵的陶冶,与实用的功利无关。

清明,踏青祭扫,仿佛人世间的哀与乐都交织在这一天。缅怀追思的心绪,清新明快的心境汇聚在一起。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很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显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父母的一次聚会。

先让久违的父母品尝几样家乡可口的小菜,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们告知家族里的悲欢信息,唠叨几句自己的心思,祈祷父母保佑子孙幸福安康。如此一来,清明祭祀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更加真实了许多。

清明,除了祭奠赋予我们生养之恩的父母外,还应追忆些什么?在一片萦绕着惆怅与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叶,寂寞轮回的自然规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许多。

清明,故乡墓园下着泪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万里,无数的亡灵等待着亲人的到来,那些再长的鞭炮,再多的纸钱,或许只是心灵深处赎过的表现。人死了,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活着时的尽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饭,梳梳头,与他们说说心里话,都可能像暖流一样流过彼此的心田。

与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尽了孝,心中无遗憾。善待吧,善待一切应该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见或听到阴阳相隔的悔恨,我讨厌那种虚情假意的作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重视当下,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不要在将来面对他们的死亡离去时,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说过:“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当成子女。”我赞成这种观点。想想不是吗?中华民族的一代代传承到了今天,父母给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却是何其少啊!有几个父母不是时刻惦记着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时刻惦记着父母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声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有声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牵肠挂肚;父母有病,子女问问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当今社会,人情世道都在变,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现时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还是要少点交际,少点应酬,找点空闲,挤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这种行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我虽不信天堂之说,但心之深处,却难免不自觉地往那些虚无飘渺的事上联想,暗自祝福,愿天上也有一个人间,愿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乐。

风飘飘纸灰飞扬,雨沥沥泪如泉涌。忽然间我发现自己老了许多,不知不觉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惫。蓦然回首,坟前那棵胡杨树已萌发出了无限生机,泛绿的枝条随风摇曳着,仿佛在向我频频招手,替天堂里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恋。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

2.

3.

4.

5.

6.清明节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7.

8.

9.

10.

儿子:

又到一年清明雨纷纷的时节了,昨晚看到天气预报上的黄色寒潮预警,马上忍不住发给了你。很快外边就起风了,今早上班路上,风很大,我骑着电动车,感觉人和车好像要被风掀翻了似的。路上有几处广告牌被吹倒在地了,当时要是有人刚好路过,一定会被砸伤的,想想真可怕。

你可能又觉得妈妈要叮嘱你注意别着凉,走路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了。你是否觉得我太婆婆妈妈了,总是把眼光放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根本无视你已经长大的现实。妈妈也知道不该如此对我的儿子不放心,只不过有时候难免存在天下所有母亲都会有的心理,还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也在尽可能的改变,希望能和你像朋友一样聊天谈心。

这不马上到清明节了,今天我就打算结合我看到听到想到的一些内容和你聊聊关于“孝敬”和“祭奠”以及“改变”的话题,这个格局应该稍微大了些吧。

最近周围大多是关于祭祀已逝亲人的事和话题,卖纸钱以及其它各类祭祀用品的,身在外地无法亲自给亡故亲人上坟而只能在十字路口画圈烧纸表达哀思的,恰好都在附近的兄弟姊妹相约一块回老家上坟的……? 人们用各自能办到的做法寄托着对逝者的怀念和祭奠,空气中都仿佛染上了一层忧伤的气氛。

与此同时,人们口口相传,或者利用网络媒体电台等凡是能够起到传播作用的各种渠道,谈论着关于祭祖,关于怀念的话题。

有人据此延伸展开了“何为真正的孝”,“厚葬而薄养”,“如何祭奠”等具有深层含义的讨论。观此种种,我不由感慨互联网的神奇力量,让天涯海角互不相识的人在思想上有了交集和碰撞。

科技的进步势必推动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不可思议的改变,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在众说纷纭的声音里,显示了人类思想上的进步。人们在思考,新旧观念在碰撞。也许有些混乱,可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而最终一定是新的替代旧的,该改变的一定会改变。

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不管人类的思想变化有多大,但有些东西缺永远不会改变,比如“孝道”,比如“爱”,比如“亲情”………

似乎说的有点远了,而且这个话题也好像有些沉重。但我觉得身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不能只关注自我的喜怒哀乐和荣辱得失。而轻松家常的谈资里也应该渗透一些人类共同拥有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将要面对的,所以说说又何妨?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开阔些。时不时的观察一下生活,了解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关心一下他人的悲欢离合,或许真的可以让我们丢掉自身的狭隘和淡漠,变得更豁达,更通透一些。

国人对“礼”的追随由来已久,孔夫子对“礼”的坚守也让人们从古至今奉若神明。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无不渗透着这位伟人留下的印痕,尤其在农村婚丧嫁娶的仪式里,还处处显示着礼的隆重甚至繁琐。

然而时代毕竟在前进,随着城乡结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新的思潮和观念不断冲击着旧的一切。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有些正在面临改变,而有些却还需要有人勇敢的领先一步。

近年来,国家不断的提倡文明安葬,反对浪费和铺排,这两年更是倡导一种全民性的网上献花等祭祀英烈系列活动。可以说在保持节约,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有许多方式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与缅怀。

据说我们临县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人简化了亲人去世后的纪念形式。老人安葬完毕之后,当家的儿子便让丧事司仪向亲友宣布,此后的七七灾灾不再举行仪式,到时只是自家兄弟姊妹烧纸上坟纪念一下。听了这话,一般亲友也便明白,今后的祭奠活动可以不用再来参加了。

可想而知,第一个提出这话的人,他的举动势必引起一片哗然,各种非议和指责肯定纷至沓来。如此举动,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人勇气可嘉!

这肯定会让许多人接受不了,尤其是那些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他们必摆出同仇敌忾口诛笔伐的架势。他们惊呼:太让人震惊了吧!受了一辈子苦和累的老人,就剩下在这世间的最后一程存在感。而自己的子女,却连给他过个周年都不愿意,真是太不孝了!老人若地下有知,该有多伤心啊!

在这群人中,反对最为强烈的的人应该是逝者同辈的兄弟姊妹。他们会谴责死者的儿子,也就是他们的外甥或者侄儿:做事太欠考虑,不把老人和他们这些舅姑姨叔放在眼里。这不得惹旁人笑话?怎么老人就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啊?

有人为此吵闹不休,甚至反目成仇。更有同辈的手足们,也会因为无法接受而抱怨主事的那位:咱又不是给爸(妈)过不起周年,你这不是丢人现眼吗?

据说临县第二位想赴首位开创者后尘的儿子,在父亲去世的葬礼前,终于扛不住亲友的压力向旧俗妥协了。亲友们心满意足,主家感到窝火却又不得不承担妥协的后果。

而另一位则泰山崩于前不改其志,众人再不满,亲友的抱怨指责再多,哪怕为此吵得不可收拾,他当初怎么决定仍旧怎么办。葬礼从简,此后老人的忌日,也始终只是烧些纸钱,点上蜡烛,没有花圈纸扎,不请人诵经,不叫自乐班,没有歌舞和秦腔,摆脱了所有的旧俗。虽然显得寂寥了很多,但他说母亲生前我好好照顾了,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孝敬。母亲去世后没有必要搞得那么铺张,母亲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支持我这么做的。亲友说好吧,你有主意!你就犟吧!无情无义的不孝子!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有人支持效法,也有人反对并且坚决保持旧的做法。这是新事物取代旧现象的必经阶段,而改变将是不可更改的现实。最终当这新的形式被人们逐渐接受的时候,关于“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的讨论,应该会有了新的内容吧。

今晚的焦点访谈节目,就讲述了沂水地区政府带领人们改变丧葬陈规陋俗,简化过去繁琐的丧葬流程减轻农民负担节约土地资源的事。起初也有反对的,但最后都接受了,而且大家一致称赞这样的做法利国利民。

能说这是对死者的不敬吗?改变有什么不好?接受改变之后的人们也不见得就亲情淡漠不遵守孝道了呀!

时间会改变很多事情,而亲情永远不会变,孝敬会在真心的付出里开出最朴素的人性之花。祭奠不在于形式,真诚的思念超越了一切外在的东西。

前世多少次的回眸,才会换来父母和子女的今生相伴!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用心对待我们最亲的人,让今生的相依相守不留遗憾。

当父母的,应该尽其所能的爱护和培养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变成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这是责任和担当。而善良,则是留给子女为人处世最根本的财富。

做子女的要保持一颗谦卑的赤子情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孝道以全新的意义。赡养父母一定要用心,孝敬双亲应该真诚而又无怨无悔,用我们丰厚的爱和真诚的心,让父母幸福快乐,安康吉祥。

厚葬薄养不是真正的孝敬,勇于打破陈旧习俗的人也许比那些为父母大办葬礼的人更加懂得孝敬的含义。

而已逝的亲人,也应该不愿看到为了自己的身后事而造成亲友反目,手足成仇的局面。

所以我觉得重视“孝”和“祭”都没问题,可是如果因为追求个人对此的不同理解,而造成亲人不睦,产生矛盾和隔阂,那就值得深思了!

如果亲人之间能够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互换一下身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性考虑问题的话,许多不愉快也许都将不存在,许多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今天的话题确实有些沉重,但对生活的思考应该是不知疲倦的。如果我们都可以在追求理性和感性和谐统一的道路上走得更愉快更舒心一些,这样的思考又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又啰嗦这么多,我真该精简自己的语言了!

明天降温很厉害的,你要照顾好身体,我也就不再叮咛了。早些忙完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