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小说推荐理由
★《摆渡人》畅销欧美33个国家的心灵治愈小说,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温情故事,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摆渡人》荣获苏格兰图书大奖、布兰福博斯奖、格兰扁图书奖、考文垂灵感图书奖候补提名,入围英国文学社图书大奖,英国《卫报》等多家重量级报刊媒体震撼推荐。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别具一格,值得瞩目。
《摆渡人》小说内容简介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她,世界却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有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摆渡人》小说作者简介
克莱儿麦克福尔:居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南部,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
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
《摆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摆渡人》小说创作背景
克莱儿·麦克福尔本职工作是中学教师。读者们都以为迪伦这个形象出自她的学生,克莱儿却说更多是来自自己,尤其那片荒原就是她自己的荒原。同时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表示,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她对“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的好奇和希腊神话中的冥府渡船人故事的结合。希腊神话中,卡戎(Charon)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他不仅是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小说中,崔斯坦也延续了这种分辨的能力,虽然都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摆渡人的工作,但在他心里也有对他护送的灵魂是否纯洁的判断。当然,在纯洁的标准上,克莱儿对迪伦的定义似乎混合了理想主义和过度的传统色彩——迪伦不仅真诚善良,还是一个能让魔鬼感到有如享用饕餮盛宴般的“处女”的灵魂。将是否处女和灵魂纯洁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匪夷所思,这样的观念在西方作家里也不常见,不知道是否是克莱儿对当今好女孩太少的叹喟,还是来自一些传统思潮的局限。
《摆渡人》小说作品评价
一本教你学会如何去爱的伟大作品!完全意想不到的情节,令人惊讶的人生谶喻。这部作品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体,具有史诗般的质感,惊心动魄。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英国《卫报》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勇敢地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生父,不料突发交通事故。当她爬出失事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神秘男孩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迪伦枯燥而平静的生活,在她的世界里掀起了惊天骇浪。——很显然,这不是一本你轻易能放下的书。——GoodRead网站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个故事,给每个人的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英国亚马逊读者
摆渡人》小说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你之所以相信一个人说的话,是因为他说了你想听的话《摆渡人》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为了再次拥有这份感受,值得冒永远沉沦的风险吗?
值得。《摆渡人》
Life,Death,Love —Which would you choose?
生存、死亡和爱,哪一个是你的选择?《摆渡人》
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他欺骗了他,他承诺陪在他身边,结果只是背叛和欺骗。他向她吐露爱意,他给了她希望,就是他得到的惩罚,他要永远承受招致来的痛苦。尽管他对她说了很多谎言和假话,可他对她的爱是诚心诚意的。——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有时候遗忘比记住要好得多。——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愿做一个逗号,呆在你脚边,继续续写我们的故事《摆渡人》
你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的。我保证。——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他把她当人来看待,在这片荒原上,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灵魂都沉浸在自己消亡的悲伤中,甚至不曾想过他们的向导也是人。她是个值得他保护的、值得他关怀的灵魂。他愿意为了这个灵魂献出身体的一部分。——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 “你遇到的最难缠的灵魂是哪个?”她静静地问。
“就是你啊。”他笑着说但眼睛里却没有笑意。』《摆渡人》
灵魂与爱之间的抉择,恶魔的吞噬,去找到那个陪伴着她的摆渡人,她实在太爱他了,他也是,但他永远都进去不了那个空间。——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我之前就说过,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克莱尔《摆渡人》
我想,也许在冥冥之中我已经知道了——克莱尔《摆渡人》
当那件事发生时,她还保持着这个姿势。灯光熄灭了,声音炸裂了,世界终结了。——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你知道我最想不通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就是你看起来不是真实的自己。”意识到自已有点词不达意,她又接着说,“我是说,我能看见你。我能摸到你。“她伸出手,手指朝黑暗中他的方向摸索, 但没有勇气去抚摸他,“但是我所看到的,我所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你。”《摆渡人》
有时候必须要残忍,有时候为达目的真的可以不择手段。——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很久以来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命运黯然神伤。他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座监狱,永无止境地轮回。他看到那些自私的灵魂说谎、欺骗、浪费上天赐予他们的生命, 而这却是他梦寐以求又求之不得的。《摆渡人》
I exist because of you.我因为你而存在——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他曾引领过那么多灵魂,没有一张脸会比别的脸更让他印象深刻。——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当灵魂休眠的时候,我敢肯定它们得到了片刻的平静和安宁。——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 “想听什么呢?”他从沉思中回过神问。
“我也不知道,”她顿了一下,思索了片刻说,“给我讲讲你引导过的最最有趣的灵魂。”
“就是你啊。”他笑着说。
迪伦戳了一下他的肋骨,“说正经的。”
他想,我是说正经的。但还是绞尽脑汁想找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无眠的夜晚有多漫长,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嗨。”他喃喃地说,伸出一只手轻柔地拍了拍迪伦身上的毯子。他的手指顺着她身体一侧慢慢划过,最后紧紧抓住了她的手。
“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摆渡人》
我很高兴是你——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不过你看起来什么样子并没有什么关系,真的没关系。你脑中和心里的那个才是真的你,知道吗?就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也许人只有在颠沛流离之后,才能重新印证时间在内心留下的痕迹。《摆渡人》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
如果我真的存在 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Life,Death,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
生,死,爱——你选择哪个?——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你怎么还能受得了给他做向导?”
“你是在做道德判断。你要是个摆渡人的话,就不能这样带着成见。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摆渡人》
“你会在哪呢?”她焦急地小声问。
“就在你身边。”他冷冷地说。——克莱尔 麦克福尔《摆渡人》
她可能会踏上任何地方——天堂、地狱,或只是永恒的虚无。——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好吧,如果可以的话,我并不想当什么成年人。你看起来也不像个小孩。 你只是看起来像你自己。《摆渡人》
迪伦在牙齿间转着舌头,盯着他。他第一次看起来像个十六岁的男孩,弱小而迷茫。他的迟疑并没有吓到迪伦,反而增添了她的勇气。
“你为什么来这里呢?”她质问道。崔斯坦抬起一个肩膀半耸了一下,看上去倒像一个笨手笨脚的大孩子。“崔斯坦?你为什么要过来?”“因为……因为……”他重重吐出一口气,“因为我爱你。”他说话的时候低着头,没有看到迪伦脸上闪现出的惊喜表情。——麦克福尔《摆渡人》
“我现在在哪儿?”她静静地问。“荒原。”崔斯坦回答。她抬头看着她,等着他说下去,“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不,你必须自己走到另外一个世界。只能这样了。《摆渡人》
可是明天你不得不继续走下去,那儿就是你的归宿。迪伦,那儿才是你该去的地方。《摆渡人》
“你不能回去了,迪伦。已经不见了。”——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她不想踏上最后的旅程,她不会也不能留下他一个人走。——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迪伦,”崔斯坦在她耳边喃喃地说,“我希望你是对的。”
----迪伦在黑暗中笑了笑。但愿如此。——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崔斯坦的双臂紧紧搂着她,挣扎着免得两人一起摔进淤泥里,踉踉跄跄地往后退了十几步后,他们终于站定了。崔斯坦一低头看到满脸泥点子的迪伦正在仰头看着自己。他看到她笑了,也看到了那双迷人的碧眼中的自己。——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这些恶鬼是无论什么灵魂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但纯洁的灵魂对他们来说就如同一顿大餐。《摆渡人》
他告诉自己,长痛不如短痛,但实际上这样做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她把他当人来对待,在这片荒原上,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灵魂们都沉浸在自己消亡的悲伤中,甚至不曾想过他们的向导也是人。《摆渡人》
他低头笑着看她,捏了捏她的手。迪伦感觉阳光似乎立刻亮了一点点,自己心里的感情竟然被周围天气出卖得一览无遗,他丢脸了,她想。——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你之所以相信这个女人,是因为她说了你想要听的话啊迪伦。——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迪伦。”他声音轻柔。他没有办法给自己的话裹上糖衣,只能用语调尽量缓和这话的杀伤力,“你已经死了,你的心像就是你的全部。这个地方,这里,就是你这段旅程的必经之路。真相就是这样。”《摆渡人》
“他能和我一起穿越过来吗?如果他过不来,那我们就回去,穿越回去。”——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他看到那些自私的灵魂说谎、欺骗、浪费上天赐予他们的生命,而这却是他梦寐以求又求之不得的。《摆渡人》
他是她的向导,她暂时的保护人,除此无他。——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完全,永恒的孤独。——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
《摆渡人》小说读后感800字
人过中年,平日所读之书多是时政财经官场商战历史名传之类, 多少年已不再读青春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孤独而无助,同学的嘲弄、母亲的冷漠,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她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不幸的是途中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
似乎专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带她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难者之后,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孤魂野鬼,坠入地狱,亦幻成魔。
因为责任,崔斯坦终于护送她到达灵魂的天堂,并再去摆渡一个接一个的灵魂,机械地周而复始就是他的工作,从不曾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二十年前当我还在铁路学校读书时的青涩年代,时常悲观无望地苦叹、恐惧着所要面临终生居无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时,内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读过《摆渡者》却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环境或海涯天边,荒芜的往往是我们逐渐贫瘠的心灵和日趋干枯的灵魂!
刚踏入社会时,懵懂的世界的确是一片荒原,为我们排解工作
无论为官为商为国为家,一项事业、一份工作、一段姻缘、一份情感,总会有时起、有时落,谁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处、不仅一时!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会能体味到阳光其实依然灿烂呢! 犹如书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如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一个个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远都有为我们摆渡的先知和导师,只有坚信自己!坚守内心!穿过荒原、就能彼岸花开!
一、书籍简介
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
二、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
三、《我们仨》读书笔记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杨绛做了一个老人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看着真的很揪心,眼泪哗啦啦的掉一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录杨绛一家人温暖的故事)这本书的第二部最感人,杨绛先生以梦境的形式回忆自己的爱人钱钟书大病住院期间自己每天往返医院的生活。钱钟书住院不久,她们心爱的唯一女儿因骨癌被迫住院,杨绛先生每天只能做梦回到女儿身边,静静的看着女儿身边发生的一切,自己却无能为力。我们不能理解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什么感觉,不知道杨绛先生是怎么忍住内心的痛苦才出版了这本书。本书的第三部,从钱钟书公费去英国留学,杨绛先生作为家属也跟着去留学,不久之后,她们的爱女圆圆就出生了。我觉得那段留学英国的时间应该是他们一家子最幸福的时候,因为本书从那时候说起。他们一家三口总是以相互搀扶的形象作为整体出现,书中有一句话看着非常感人“我们一家人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只要3个人在一起生活,哪里都是温馨的家,平淡的生活中,他们总是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把每天的散步当成“探险”,把去餐馆吃饭当成“看别人唱戏”,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们每天的读书和工作没有断。他们一家三口,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经历过亡国、战争、解放、改革运动等等,她们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互相鼓励,一切并未改变她们,也未改变她们,也并没有打倒她们,她们就这样简单的做着她们最爱的学问。她说:“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觉得杨绛和钱钟书夫妻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欣赏,彼此赠诗。
-------------------------------------------------------------------------------------------------
四、《我们仨》读后感30篇
第1篇:《我们仨》读后感200字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第2篇:《我们仨》读后感600字
暑假时妹妹将她从学校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了床上,像个卖杂货的,我就躺在这“一堆”的旁边,随手拿到了一本书,恰巧是他们暑假必读课外美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打开看了看却愈发上瘾,杨绛先生的文字平淡却包含深情。《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我们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总不如人意,后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最真实的情感面前,我们总是会被轻易征服。于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处就是难能可贵的幸福。每个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识百人,相知数人,相爱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处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为有的人一旦离去,真真就是后会无期。
第3篇:《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有幸读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很短,不敢说感触深刻,可其中的脉脉温情,却也引人思躇良久。
先生的《我们仨》,早在一年前就已拜读,再次翻开书页细细品读,仍是欢喜不已。《我们仨》一书,是在先生92岁时,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所著。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
先生在书里详细描绘了她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家庭故事,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便是钱钟书从远方回到上海,已经两岁的小钱瑗不识得自己的爸爸,想赶走爸爸。钱钟书调侃女儿道:“是我先认识***妈,还是你先认识?”没想到小钱瑗一本正经得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记得当时看到这个片段的我,忍不住嗤笑,不愧是一家人,连脾性都大有相似之处。
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从外地打工返家,和妈妈一起去接还在上幼儿园的我。几年不见,父亲还是老样子,我却一天天长大,记忆力却没有关于父亲的任何记忆。我踢踏着步子走在卵石道上,一回头发现父亲和母亲正手拉着手浓情蜜意,不知怎地,频频回身去分开他俩的手,死活不让他俩牵着手,至今仍觉哭笑不得。
先生的文笔朴实却又华丽,带着老人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记记录她这漫长却有趣的一生,就连在外人看来有些许古板的钱钟书,在她的笔下也变成了顽皮的少年。写剪活虾的那一段,活虾被先生用剪刀剪的直抽抽,慌慌张张地跑进客厅找钱钟书,钟书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以后这种事情我来做就好了。”先生大概也和我一样感受到温暖了吧。
儿时的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的腰不好,常看到外婆在厨房做饭时,累得扶着腰喘气。外公以前从事木头行业的,不忍外婆如此受累,某天搬了把凳子坐在庭院里,一天不吃不喝,对着地上的木材忙碌,做了把高脚的椅子送给外婆。看着外婆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着被甜到憨。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大抵如此吧。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杨绛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陪伴,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样。
第4篇:《我们仨》读后感900字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
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
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
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
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
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
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
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5篇:《我们仨》读后感1500字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读到开心处我跟着欢笑,读到坎坷处我随着难过,读到离别处我心酸,读到伤心处我落泪。但在杨先生的字眼里始终波澜不惊,仿佛是在描述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宁静。我只想看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叹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读到最后才慢慢读懂了书开始她做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原来就是现实的虚化。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用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对至亲挚爱的思念,更是一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就算幸福?读了《我们仨》,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在她们心中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态。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她们都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其实幸福的关键是感知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杨绛的一家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她们永远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爱!因为"我们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杨绛的一家,很好的诠释了"情感",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她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们没有所谓的爱情基础,但是几十年风雨历程,携手走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对中国这个著名家庭的亲情故事,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现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平台,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还有那份平淡真挚的情感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缺忽略了身边最真实的感情!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隔的飞越千山万水,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心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越来越远呢?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身边最平淡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爱人不够体贴、不够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否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没有用心去体会这平淡中的幸福呢?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无疑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扪心自问,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面对爱人,我们做到爱他如同爱自己吗?面对父母,我们做到像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吗?面对朋友,我们做到真诚相待吗?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吗?
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可以让你变的更加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的灵魂不朽,他的影响不朽。
这句话送给已去的杨绛先生最合适!
第6篇:《我们仨》读后感
很久之前,就感动于钱钟书写给杨绛的一句话: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钱钟书和杨绛的恩爱十分出名,这次,找了这本书来看,也是想看看名人大家如何经营感情的。在谈过恋爱后,看别人的爱情相处之道,感受也更深刻吧。
钱钟书,杨绛,钱媛。三口之家,充满了无限的趣味。不论经历何种政治的风波,工作迁移,依旧一家人十分团结,不抱怨,任何时候不放弃读书和工作,总是给予正能量。
感情经营方面: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说透,不是所有事情都非得分出胜负,听谁的。
“我爱整洁,阿媛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不让对方担心,能为他解决问题,成为某种依靠。像钱钟书在杨绛住院期间总是弄坏东西,杨绛总是跟他说“不要紧,我会修”,而且真的做到了。
忠于人品,陷于才华。无疑,钟书先生年轻时十分帅气。而人品和才华是持久的吸引力。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杨绛赞赏钱钟书的正直,不贪名图利,欣赏折服他的才华。
彼此三观一致。两人都非常喜欢读书,都很喜欢文学,即使咬文嚼字,也能读懂对方的意思。
包容也很重要。杨绛全书只提过两三句钱钟书的缺点马虎粗心。其他的都是满满的包容理解,欣赏支持。
希望自己也能收获像杨绛与钱钟书矢志不移的爱情和相扶到老的婚姻。
第7篇:《我们仨》读后感
如果不是妈妈的推荐,我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第8篇:《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杨绦先生的《我们仨》,不禁不为之动容。我想悲伤大概是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之情带来的,越是美好,越是破碎,越是悲伤。
全书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分是梦,第三部分是实,第二部分介于梦与现实之间,亦幻亦真。
前两部分以梦的形式虚写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最后的日子,那种痛楚简直是倾泻纸面,处处处是泪渍,它实在沉重,直叫人读得心伤。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先是钟书被“古驿道”的人接走,说是要开会,“我”和阿瑗找到钟书,“我”白天在古驿道的船上陪伴着钟书晚上住客栈,阿瑗平时回家备课工作,周末来和“我们”团聚。后来阿瑗来说她旧病复发,要请长假住院了,于是梦中的杨绛开始在丈夫和女儿之间奔波,很多细节的描述让人落泪。“我”听见阿瑗隔壁的病友聊到阿瑗:“她自己说,她得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又再发,就很厉害,得用重药。
她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记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泪。”于是“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接下来阿瑗的病开始加重,梦中得知消息的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阿瑗的病更加恶化,“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最后阿瑗去世,“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钟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女儿离世,丈夫的病情也加重了。
梦中的“我”还是每天从客栈走到船上和钟书相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长一个万里长梦……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最后钟书也离开人世。“我”看着钟书乘坐的那艘小船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我”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我却变成了一片黄叶,被风吹回了家。可是,“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分,也是我最喜欢。先生以平实感人的语言对一家三口一路走来的笑与泪娓娓道来,浓浓的温情,淡淡的惆怅,笔触细腻而朴实,也是看尽世间悲欢离合的睿智和通达。记述和钱钟书、钱媛共度的岁月,流畅极了,很好读,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与他们的女儿钱媛之间的生活在常人来看感情真挚浓厚,令人心生羡慕,即右侧本书封面那张四十年代的合影――Pop,Mom和圆O。这是一个令人艳羡的三口之家,执子之手可以携老,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即便活到100岁,他们还是从前的Pop,Mom和圆O,似乎一切从未改变。只是斯人已逝,只剩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9篇:《我们仨》读后感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
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2003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已揭晓:<我们仨>居首位。
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对生活有了点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第10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第11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读了杨绛的《仨》。深有感触,写着这篇读后感,是总结,也算是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仨》她写的家的故事。在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梦”,“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我看余秋雨的文章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的风格,又学他的“大”,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她文章中的亮点。而点点滴滴,正是平时觉得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了我的心情,喜欢。
第12篇:《我们仨》读后感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2003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已揭晓:<我们仨>居首位。
看杨绛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人过了30岁,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
第13篇:《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两年前,在书店里,站在书架旁边,从头到尾速读完成。这本不到200页的书(其中还包括五十来页的附页照片)对我这样一个读书很快的人来说,算是很轻松的事。当时为什么没马上掏钱买书?可能是还看到更好看的书了。
前些日子总算还是惦记着这本书,终将买回了家。第二遍是从这个周末开始重读,今天早上边做早餐边读完,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离上次的速读有一段时间,但杨先生并不华丽的词章表句仍丝丝入扣地牵动我心。
故事内容很简单: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第14篇:《我们仨》读后感
还记得与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的偶遇是在几年前的午后,光影斜斜地透过书店的玻璃窗照进来,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架的一角,温暖素雅的封皮,配了杨绛、钱钟书及女儿钱媛一家三口的合影,杨绛先生亲笔所题的书名“我们仨”,温暖而简单。
刚开始,我看不懂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准确来说,是对其中那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以及作者所讲述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似懂非懂,分不清哪些是梦里,哪些是在现实生活中。作者以梦来隐喻表述情感,读着读着,我慢慢地被带入进她的怀念与回忆中,有幸福和快乐,有悲痛和伤感,也有惊喜和小确幸。不过终于这仅仅成为了她自己的回忆,徜徉在她自己的心中。“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虽然他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人!但是那种情感却愈久弥香,挥之不去。
书中杨绛将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他们三个谁都离不开谁。杨绛往常自以为很独立,但当钱钟书和钱媛不在身边,剩下她自己一人住客栈时,才觉得自己像一只爬藤草。钱钟书是她俩的老师,他可高大了。但是他又很弱小,在穿衣吃饭上面都需要她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
时间线索新旧交织,作者在对后面倒叙留学时经历的时候,多了一份凝重。对于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深入了解后,让人不由得产生了无限的敬意。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留学的那段日子,虽与“患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真情”却在这异国他乡、无依无靠中的相守相助中体现出来。他们是一对多么真诚而愉快的夫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与人相处还是在校求学,这种不可名状的默契令人在书外也令人不禁嘴角上扬。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正如诗中的“琴”与“瑟”,相互和鸣;这“赌书消得泼茶香”,则是他们在读书时的趣味了。
杨绛用非常意向的笔法,写了亲人“离开”时的情景。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人世间亲情总如此,不可或缺,却会在离别之际带来撕心裂肺的痛感。正如杨绛在痛失女儿时所描述的:“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口。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那种悲从中来,悲急攻心的感觉被杨绛写得如此撕心裂肺,以致我们在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她的这痛感。
传记文学中通常都是包含着一个被沉重肉身束缚的伟大的灵魂,这就使我们在阅读时对于传记的主人公一丝一厘地渐渐生出敬意。书中附了很多亲笔信和照片,信上的字迹真实而生动,信的内容平凡却洋溢着浓浓的爱与亲情,向我们诉说浮生若梦、人生悲喜。书中所写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琐碎细节,都带着浓郁的人情味和知识分子特有的清朗,透过一个历经了风雨,依然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家庭几十年的历程,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一种在逆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发现感受到小而确定的幸福美好的能力。“我们仨”这个家庭具备这种了这种能力,他们是幸福的。
读杨绛的文章,总能够体会到平淡普通的味道,看了《我们仨》这本书,我感受到的除了对作者文采的倾慕与敬佩,更多的,是对文中无处不在柔和、平静舒适及哀而不伤的思念之情的遐想。《我们仨》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或是华丽辞藻,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夫妻的爱情,父女、母女的亲情,以及“家人”走失后的种种挂念。“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或许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冬日的冷风夹杂着寒意,此刻已是路灯已亮,看着昏黄的路灯和行人匆匆的身影,脑海里浮现出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的节目,边走边讲述。路过站台,看到上上下下的乘客,我突然在想,人生即旅途,在每个阶段,身边的每个人都只是陪伴我们人生的某一段,我想读过的书也是那一段陪伴我的小确幸和精神食粮吧。
第15篇:《我们仨》读后感
七月初与《我们仨》失散了,怎么也找不到,一直认为失散与家以外的地方。却不想8月初时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儿子苦寻到了《我们仨》。
两次阅读这本书有着不同的心情。先前读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时,我正好在医院等待身体检查,先生就把我带进了她的梦:先生与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虚虚实实,亦幻亦真。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是对钱钟书先生和钱瑗浓浓的亲情回忆。
失而复得,接着读《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书中有许多细节感动着我: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圆圆的出生,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出差时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
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不由得想起给弟弟写的信,无外乎是劝解弟弟与固执的父亲。从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从前是我们四个,现在我们又各自有了“小我们”和“小我们仨”。
第16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书中涵义较深的一句话,也是给我感触颇多的一句话。思念是什么滋味呢?
思念是一抹清风,拂过心间,温柔的,凉凉的。思念是一杯咖啡,入口苦涩,却甘之如饴。思念是一折纸船,带着你我的期寄,飘向远方。
思念这样甜,却又这样苦,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美好时光,陪伴好我们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负时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步踏入此书,似入迷雾幻境,仿佛迷路的孩子般,不知方向,又似是隔岸观花,愈想看个真切,却愈加朦胧,兜兜转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随杨绛女士沿着时光走到了她和钱先生初遇时,那时,他们风华正茂,一见倾心。就这样,俩人携手走上了共同生活的道路。后来,又喜得一女,钱瑗,开始了三人的生活。钱先生童心未泯,经常逗钱瑗,乐此不疲,一直到暮年仍是如此。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安逸,杨绛女士一家也是如此,他们经历了坎坷波折,但他们还是相扶相持的走过来了。后来的后来,钱瑗和钱先生都先她而去,独留杨女士一人静静地思念他们仨的共同时光。
每次读起此书,心中总有一股暖流划过,这书,就像那绿茶,平平淡淡,温温润润,却又给人强烈的震撼,那是家的温馨啊!所谓大师手笔,就是给人以灵魂的感召吧。
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无论喜悦的,还是带有淡淡哀愁的,都将成为我们今后最珍贵的回忆。毕竟,最美的长情是陪伴。
愿杨绛女士带着心中的思念,一路走下去。
第17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了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了。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了,两位一起走了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第18篇:《我们仨》读后感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杨绛先生希望能够拥有平静的生活,但是随着钱钟书的出名,这种平静的生活总是被打扰。她感叹: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通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三个人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最后只剩下作者一个人。杨绛先生感慨:世间万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要有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够有这样的领悟呢?语言平淡,但是想念之情溢于言表!
“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第19篇:《我们仨》读后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你摸着薄薄的纸页、摸着小小个的文字,就能碰到杨绛那种怅然若失的悲凉,像极了幽谷里深潭中的水,不甚华美,却动人心扉。水道旁的柳儿已经经历了好许个春去秋来,枯落、出条继而再次迎来盛时;可人们有曾想,会是身边的人,也随着岁月的变迁而跟那柳儿在那秋天一样飘零。当他们真的迷失在古驿道上,天空顷然间下起了大雪,封住了挚爱的人寻找的路,也冻住了她的船。你也莫要怨他们心狠,生离死别,也本就是常有的事,这也正如雁去雁回,花谢花开。
令人触动的是这位母亲就是在梦里,也要任凭女儿将这颗心捎去。这说到底也不是梦,那饱含热泪的眼睛也真的用泪水将母亲的心淋湿,女儿也再没能在梦醒时分与母亲一同醒过来。杨绛为何要将女儿与丈夫的相继离去绘成一场万里长梦?也许昨天早晨你还与他四目相对,现在他却去而无踪,这是何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悲哀,你却只能闷闷发作!当你去看它时,又像是隔了一层雾,心中却暗戳戳地害怕自己发现自己是泪朦朦而声沙沙了。矛盾得很。杨绛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将读者带入她的梦里,才能让人如此确切地体会这身为人母、身为妻子的思想感情与生离死别时的羁绊。
杨绛将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新旧交织,对后面倒叙留学时经历的时候,多了一份凝重。对于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深入了解后,让人不由得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世人说“患难见真情”,留学的那段日子,虽与“患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真情”却在这异国他乡、无依无靠中的相守相助中体现出来。他们是一对多么真诚而愉快的年轻夫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与人相处还是在校求学,这种不可名状的默契令人在书外也忍不住嘴角上扬。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正如诗中的“琴”与“瑟”,相互和鸣;这“赌书消得泼茶香”,即是这文学界中的金童玉女在读书时的趣味了。
他们的女儿“圆圆”是一个足够机灵的孩子。她是“可造之才”也是“读书种子”,但我觉得她身上的闪光处在于她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一丢丢的蛛丝马迹被这双眼睛悄悄地敛入这个小小的脑袋中,这是她对生活足够好奇的表现,也是一个孩子足够积极的表现。她对待父母亲很好,与他们更趋向于一种朋友的关系,这也正是一个家庭健康愉快的保证。拥有这样一对足够开明的父母,对与哪个孩子来说,都是足够幸运的了。
当你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就要默许你存在于此,随着它的改变,你也逐渐趋向于它。这正是一个家庭被赋予的魔力,且显而易见。在这样式个小家庭中,每个人都拥有了能够信任、能够依靠的家人,这必然为前路点起了星星灯火,虽不甚亮,却细水长流,铺满了整条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缺席,否则它就会破裂开来,就再也没有办法完整起来,回家的灯也就弱了起来。逐渐逐渐,你便成了一个迷途的旅人了。
看到末尾,感慨冲到了颅顶,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让人无论是在世界的另一端,即便是要跨过生与死,都想竭尽全力去拥抱。这是一个家庭意义之所在。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哪有永远陪你走下去的人,他们就在某个清晨,乘着船到了一个你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了。
珍惜眼前人吧!即便是那么幸福美满的家庭,也阻止不了他们各奔归路,也阻止不了心碎但母亲踏上寻家路。可你还仍拥有着,我的少年,你抬头看看,你还依然能看见那张熟悉的脸,你还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你还能感受到他们呼吸时的微微暖息,可不就是如沐春风吗?珍惜眼前人吧,虽然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结果,但若是现在把握一分,你便多拥有一分,连幸福快乐都会多感受一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第20篇:《我们仨》读后感
一间陋室,一堆书书籍,一份真情,一辈子,他们三个人相知相守。
——题记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段绵远久长的回忆,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杨绛一个人思念他们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杨绛的《我们仨》,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忆,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他们仨从开始的陌路人,到钱钟书和杨绛的相识相知,再到小生命钱媛的诞生与成长,一个家庭,两代学子间的依偎与温暖,苦难与别离,爱与忧,都化作他们毕生至爱的方块字,落到了纸面上。
钟书、杨绛、圆圆组成了他们家里的“吉祥三宝”,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爱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仨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脚架,创造出各自的成绩。他们仨的爱都在“石子,这是爱的表达朴实却又值得回忆。感情真挚与否,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古道驿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拉成一段万里长梦。家在哪里?在曾经的梦里。真是人生如梦!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的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生活里,亲情把我们紧紧包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家人在身边,我们在这在这浓浓的亲情里,融化,融化。有亲情,我们才有抗击生活风雨的勇气;有亲情,我们才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有亲情,才有相知相守的默契,才能弹奏出那温馨的乐章。让我们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人间没有永远,正如人间的爱情不会是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生话在一起。他们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把一家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次相聚。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静默……愿杨绛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找到他们温馨的家!
第21篇:《我们仨》读后感
妞妞,距离你要到这个世界上只有3个月了,我想不光我和***妈,还有很多人都在为你的到来忙碌着,特别是你的妈妈,所以首先,感谢***妈,正因为有***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才会有我们普通的平凡的《我们仨》!
妞妞,爸爸之所以就着看了杨绛的《我们仨》后写这个话题,思考的核心还是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其实这个问题我和***妈也说不清楚,但是马上就为人父母了,不能也教育不清楚你吧,你看这就是一个悖论了,自己弄不明白还得要教清楚孩子,所以爸爸决定告诉一个正确的路子,至于你在这个路子上走发现什么风景,那就看自悟了吧...
第一,要多看书,书是人类总结经验的最好载体,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甚至有“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Google”但是爸爸还是希望你直接看原著,了解其他人的无数个人生,你就有很多重的精彩;
第二,学习语言,这个其实包含了几小点的:学习语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技术PAPER也可以是社会经验,然后学习语言可以直接跟人交流,以后就是学外语也不能走老爸这个不能开口的路子,虽然我在改正;
第三,读千卷书还要走万里路,不能局限在空想和死记硬背中,格物致知啊,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知道语言的魅力以及修辞手法与后现代主义的奥妙;这点看老一辈的人就要好很多的,比如钱锺书,鲁迅,还有王小波,爸爸希望你能就他们的文字去追寻上个世纪的轨迹;
第四,学会反思,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父母——是深深爱着你的,这种爱是无私的,是垂直向下的!但是,爸爸希望你能融会贯通理论后在实践中相辅相成,这就是反思和计划的作用了!我们不希望你留名青史,但求物质精神双小康吧!
妞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爸爸的认识不知道会不会局限在2008年,但是我想至少大的条框是没有出格的,这都是在善良和平和的心态上完成的,当然我和***妈会做好榜样!
最好还是要嘱咐一句,从我和***妈的经历来看,人怕没自己的目标以及知道了没有毅力去克服碰到的困难,人最后还是要超过自己!
愿***妈和你安康,我们也会是不平凡的《我们仨》!
第22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是怀着想了解杨绛一家的心情去看了我们仨。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则是以回忆讲述了自1935年杨绛、钱钟书夫妻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读完此书,我对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形象愈加清晰了。杨绛先生和钱老虽是文学界的知名人士,本书真切地记录了二人却都是生活中的白痴。钱老在生活中,连个灯泡坏了,门锁坏了都修不了,打泼了牛奶还像个孩子似的不知所措。我们的杨绛先生也烧不出几个像样的菜。然而他们却彼此包容着。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另一半。以前我总觉得他只知道吃喝玩乐,其实想想他的优点还是挺多的,他除了没有钱老这样的文学才华,不会写文章之外,在生活中他可比钱老强多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热情好客,而且还会做得一手好菜。修门锁上灯泡这样的小事,从不让我操心。想到这,我觉得杨绛先生包容的可比我多得多,我应该更懂得珍惜这样的幸福才对。这应该算是我第一次在大众面前秀恩爱吧!
那文人秀恩爱又是怎样的呢?文人秀恩爱是让人觉得甜而不腻的。他们能在各个方面欣赏对方,如杨绛能把钱钟书的幼稚当成有趣,钱钟书能把杨绛的怕黑记在心里。两个人之间的情话更像是从偶像剧里出来的台词。钱钟书说:“从此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我不要儿子,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而杨绛的情话丝毫不输给钱钟书。
她说:“阿圆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阿圆好静,像钟书”,“阿圆胆子大,像钟书”,“阿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他们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也能恩爱有嘉,他们秀恩爱不像今天的大多年轻人,晒晒礼物,秀秀图,说上几句甜言蜜语,而是一种欣赏与包容。
我想真正的爱情与婚姻不是作秀而是暖于心的真情。如果我们也能做到处处欣赏对方,欣赏对方优点,包容彼此不足,婚姻还何谈不幸福呢?交朋友亦是如此。
第23篇:《我们仨》读后感
一直对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渴望已久,或者说应该是看过围城之后,那个时候就想,能让钟书先生念念不忘、至爱终生的女子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会是一笑倾人城的绝代佳人吗?还是书香四溢的文艺女子呢?在网上查过照片,我否定了第一个,但是读过这本书,无比肯定第二个。
钟书先生的围城很生动的比喻过婚姻:“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一直以为,文章更多是作者对生活的至深感受或者作者的托文言志,可是,这并不是您和钟书先生的真正生活啊。听说您二位初次见面时,钟书先生面色潮红对您说:“我还没订婚”,您也局促不安却雀跃的说“我也没有男朋友”。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一见钟情吧。西方一直有个传说“每个女人都是男人掉下的一根肋骨,男人的使命就是不断的去寻找着这根肋骨。有的人找错了或者肋骨不合身,难免会有婚后的纷争。那在我看来,或许有些不恰当,但您真的是钟书先生最合适的肋骨,由天定由命成。”
好久没有真正的心无旁骛的去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看的很快也看的很慢,想了很多感慨了很少。看得快是因为短短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就拜读完毕,看得很慢是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不曾有遗漏。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可是这个时候我却感觉自己真正的和你们仨在一起。看着你们求学的辛苦会心酸,看着钟书先生的生活懵懂会高兴,看着文革期间所受的苦难会痛心,看着您开篇我们仨走散了会难过到不能自已。我很难想象您在钟书先生去世后的生活,正如您所说,您的家没了,而那只是个客栈。
但是,阅读全文,却很难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情绪起伏,您很平静的去叙述、回忆您三位的点点滴滴、生活趣事。祥和、淡然,仿佛他们还在身边,等着您去做午饭一样。
一直觉得好书是能帮助人重新塑造三观的。谈过恋爱,也曾像个小女生一样幻想爱情的模样。小的时候总觉得爱情就要轰轰烈烈,就像梁祝一样,冲破时间的束缚。不齿并憎恨平凡无奇,觉得一生没有波澜实在是无趣。而今,一方面生活的阅历,另一方面书籍的熏陶才逐渐懂得,无论曾经多少绚烂,终究要归于平淡。我甚至会觉得梁祝殉情的恰到好处,不然,这么璀璨的经历难免会归于油盐酱醋,让人索然无味。在我看来最美的爱情、最温暖的生活应该就是您和钟书先生一样,一路上有不少坎坷,但两个人相互扶持,带着女儿,执手相伴到老。
很久没有觉得自己的语言是如此的匮乏,不能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那就留在心里慢慢沉淀,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留在心间,如果以后幸运的找到属于我的杨绛时,在与她一起慢慢的重新拜读,细细品味着这个您留给我们的温暖生活。
第24篇:《我们仨》读后感
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而他和杨绛先生唯一的女儿钱媛已于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逝去的四年后,杨绛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该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我们俩老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题为“我们仨失散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题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钟书先生相继逝世,及这个特殊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在《我们仨》里,杨绛先生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他们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和互相尊重。面对生活的苦难,她们一家彼此理解,没有抱怨。在文革时期,杨绛和钱钟书被批判属于白旗,而钱媛是白旗中入党的家人,面对父母的被批判,钱媛心疼却没有办法,只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悄悄的给父母一些糖,不在一起时给父母写信告诉父母自己的情况。在那样人心惶惶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人始终团结一心,共度难关。不论如何艰难,这个特殊家庭也始终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书中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乔木同志与她们的相处,乔木来他们家是放松的,乔木可以随意来,而他们不会随意去,他们与人交往是把别人当成一本书去欣赏,待人处事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面对政治上的事物这个家庭的原则是用心的去做好自己的学问,不参与和靠近。面对江青的盛情她们选择避开,面对批判右派前来临的政治风暴她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做到不去评论是非,只专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在国内战争期间夫妇二人选择了回国,在夫妻的日常相处中她们做到相敬如宾,尊重对方,在钱老先生的父亲要求钱老回家接受安排的去处时,她内心是不赞成的,钱老也不大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杨绛先生遵从自己父亲的建议保持沉默,尊重丈夫的选择。读后感·特有趣的一段是钱先生的父亲给他妹妹安排结婚的事情,钱老先生写信给妹妹,告诉妹妹要争取自己的幸福。性格里有些畏惧父亲权威的妹妹把信给父亲看,钱老的父子两人互相写信讲事实摆道理,尤其显出了这个家庭特有的温暖和趣味性。
书中附录部分介绍这一家人的日常,读来都是满满的温暖与感动。钱媛在自己病中还在担心妈妈,告诉妈妈如何做菜,对妈妈新年的祝福,给爸爸写信,因为没有粗笔担心爸爸看不清,彼此的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流露出的是满满的关心与不舍。钱媛给爸爸画漫画,钱老先生因为阿姨不识字,勉强帮忙画的蔬菜图,读来又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智慧与善良,虽不谙世故,反倒有其不谙世故的乐趣。世间有这样温暖的家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书毕,自己也当去思考在这日常琐事中如何去与家人相处,如何表达关爱......
第25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此书是杨绛女士在2003年发表,那时杨绛女士的先生钱钟书先生离开已五年时间,爱女离开六年时间。杨绛女士将他们三人的平淡生活通过这本书,以快进方式的形式再次走了一遍。字里行间里表达了杨绛女士对于丈夫于女儿的思念,对于他们仨平凡而又不平淡生活的怀念。另一方面,通过写自己的生活告诉我们,生活唯有简简单单才是真,有了亲人的陪伴,才是幸福。
对于杨绛女士与钱钟书先生的崇拜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当时的乱世时代,他们博学多才,为我国文学界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对于我个人一直以来,我的文学功底特别不好。本就是个理科生,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文学方面基本没有什么进步。所以,对于他们文学的写作我是不能从根本上面理解。但是,阅读了《我们仨》,我深深的被他们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深深打动。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两老爱女圆圆的博学多才,对父母的关心与体贴照顾。让我觉得对于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子能够拥有这样的才华,不愧是钱杨二老的爱女。此书值得多次阅读,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文学功底的人来说,阅读一遍,根本体会不到杨绛她老人家要勾勒出的真正含义。对于阅读后的感受,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是通过书中内容知道,他们一家在面对生活痛苦的平静淡然,面对荣誉的低调。为人处世是那么的真诚,只求问心无愧,事实将就跟着自己的内心去走,在那个乱世中,他们的思想不被现实生活的残酷所左右。
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平凡的生活,体现出了他们生活的高贵。这种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羡慕的生活吧。对于一个文学作家,文学研究家用这样简单而朴白的文字写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的说明杨绛他老的用心。读后感·既而,我们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出她老人家本要表达的本意。那让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吧。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第26篇:《我们仨》读后感
再次读完《我们仨》这本书,跟第一次相比,心里受到的震撼很大很大,温暖,沧桑,两个不相关的词语可以形容在一个家庭身上,似乎寻寻觅觅着,最后,却独留杨先生一人。
《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部曲是作者杨绛先生将三人共同生活的岁月又重温,重新走了一遍,写的是分别,团聚,是半个多世界的心照不宣,彼此扶持,是几十年载的温暖相依,肩并着肩。
1997年,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钱钟书先生离去。这次,一家人不是失散在古驿道,而是彻彻底底的阴阳两隔,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老人怀念着女儿圆圆,怀念着丈夫钟书,怀念着这个不平凡的三人家庭,同时,又治愈着自己。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两遍的阅读,每一次都眼含热泪,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我们无法超越死神所规定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在彼此相守的时间里,热爱着对方,圆圆不仅是他们的女儿,更像是他们的朋友,三人组成的家庭境界,真的很洒脱。
杨绛先生回忆着这对他们意义非凡的岁月,她明白,人世间,终究不是童话,都会有那么几次痛心疾首却又无法改变的离别,她在那回忆着那几十年中缓解心上的疼痛,她在那回忆着几十年中缓冲着受到的伤害,她,释然了。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呈现给我的是那时期独有的情怀,仿佛杨先生坐在我的面前,笑着对我说,"但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第27篇:《我们仨》读后感
最近借阅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书之前对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经典语录多有耳闻,只觉得是距离自己遥远的名人而已。读完之后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实、简单、真实、朴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边的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有趣的爸爸,让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启发。
最喜欢他们仨“小石子”的习惯:钟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瑗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尔出门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
陪伴女儿成长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小石子”,可惜我这个母亲太懒了,总是有各种借口忘记记下,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
第28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那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资料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时,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资料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齐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与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一样,前段时光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我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能够把它们串在一齐,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资料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资料也算是配合了我的情绪,所以个性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我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第29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本书大约初二就被我带回家,静静地在书柜里躺了几年,后来几次搬家,却一直带在身边。高三时间宝贵,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没有书房,只有一个小柜的空间容许我放这些“闲书”,这本素素的平装书仍被挑来,在小柜中占据有一席之地。
我知道我会有这样的时刻,需要看这样的一本书。我会需要一些最真挚的幸福和最沉重的苦痛所蕴含的力量,我更加会需要一种淡如秋菊的笔意,安抚我躁动的流泪的心。
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也。同学偶然带了这本书,我按捺不住,借来翻阅,竟放不下了,只得中午晚上各抽一些时间将它读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属于他们的细微快乐也常能触动我的记忆,让我有会心的感悟。“圆圆头”(钱钟书、杨绛之女钱瑗爱称)还不识字的时候就爱看书,夫妇二人给她买了一本便宜的大开本《丁尼生全集》,任她学爸妈的样在书上边看边乱画。于是我想到妈妈经常谈起的我幼时的一件糗事,也是还不认字,就爱拿着书念,翻来倒去就两个音,还常常不走运地把书拿反,招来爸爸妈妈的哈哈大笑,我却充当了笑柄还茫然不知。
《我们仨》是以一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开头的。我起初不明状况,并未意识到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让我紧张、慌乱、茫然若失,好似有大风雨欲来。读着读着,我猛然惊觉,这是一本悼亡和回忆的书。
书籍轻软的质地也陡然变成金属一般冷冽沉重。我仿佛看见老人明澈的泪无数次漫过岁月在她脸上犁出的沟壑,那些层叠的褶,藏着的是磨难,是睿智,是柔韧顺从而绝不妥协的女性的伟大。
从死亡来倒推过去,不论有多么幸福的过去,总蕴着凄怆的心意。读者忧如此,作者何以堪?季康先生,曾经怕黑,怕鬼(经历文革之后不再怕了),不擅厨艺,曾是一个被丈夫和女儿呵护的女人。她和钟书先生一样是为人坦率平和的学者,而学者家庭确实有令人羡慕的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学习氛围。做学问能让生活变得简单,能让心摆脱众多外界的烦扰。七十多年,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她伴他、他亦伴着她,飘飘摇摇走过了祖国那些极不安的年代。
古人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有“觉几度、魂飞梦惊”,俱是写离别写到了读之则肝肠寸断的地步。我最是怕离别的,偏偏不断地与挚爱的亲友离别,或许上天故意整治我吧。即便常常经历离别,我也依然像一只断裂的藕,那丝愈是被牵扯得长愈是纤弱,而牵扯的痛楚也毫厘都印在心上,好似泪流过后的疤痕。生离尚且如此,而况死别乎?若我是季康先生,必定会自私地抢在众人之前;回忆太重,我背不起。可或许我总把悲观的一面想得太沉,朋友亦说,对逝者和过去的追忆,未尝不是一种宜人的况味。
她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先生和女儿去世后,她埋头整理他们的著作,其后自己又写了一本、译了一本。平和喜静的性子叫先生长寿,如今已是97岁高龄了。在老人的心里,回望这一生想必也能够满意。饱经了磨难反而让人丰盈,看似不够多姿多彩的生活却涵养出清而深的心。
有时我们想通过《瓦尔登湖》或《寂静的春天》亲吻大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抚。殊不知极其平淡而浅白的生活里,就蕴藏着人们一直在辛苦追寻的,那一朵真正的玫瑰。
在此,祝先生安康。
第30篇:《我们仨》读后感
很久没有因为看书感动得掉眼泪了。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号,没有惊心动魄的桥段,有的只是平静的诉说,点滴的回忆,直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杨绛的文字朴实简单,就像是在闲话家常,但不絮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们仨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的心如此紧密得贴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搀扶着经历了欢笑与苦难,有再大的风雨也冲不垮他们。他们的生活并不平静,但杨绛始终平静得叙述着,那种平静让人肃然起敬。
杨绛的行文轻盈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回忆总是片断的,就像是一颗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颜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们串成漂亮的链子,需要懂得如何取舍、组合及排列。显然,杨绛精于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无聊而琐碎的,甚至充满着烦恼和忧虑,精彩和风光只会像流星般划过天际。可当你回头再看,精彩和风光已然消散,无聊和琐碎让你觉得无比充实和甜蜜,曾经的烦恼和忧虑成了可以一笑而过的浮云。陪你走过无聊和琐碎,经历过烦恼和忧虑的人(人们)还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小说《长恨歌》中王琦瑶是重要线索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对王琦瑶的人物浅析!
浅析王琦瑶——《长恨歌》
1995年,王安忆的《长恨歌》在《钟山》上连载,年底出版了单行本,很快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评论者认为王安忆的写作直接继承了由张爱玲所开启的“海派”文学传统。
2000年,《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继而在一项以“三城记”(上海、香港与台北)来命名的出版计划中,王安忆又成为上海的代言人。这本写了一个好看的“上海故事”的《长恨歌》再次受到媒体与学界的垂青。人们不仅在小说中阅读这座城市,更是在想象和争论中中来阅读这部小说。
然而令我感到惊讶的是,王安忆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在《纪实与虚构》中开篇就说,她的家庭是迁居到上海的外来户,他们没有亲戚朋友,没有家族。这种“失根感”一直伴随着王安忆的创作历程,是她寻找种种可能的归宿的动力所在,所以促使她创作了《长恨歌》这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王安忆借一个女人王琦瑶的一生表现出自己对这座城市过去的怀旧,对自己精神的寻根。那么她到底是怎样刻画她眼中的王琦瑶的呢?本文将从王琦瑶的青年、中年、晚年三个方面来解读王琦瑶一生的长恨悲歌。
一、泡沫般的青年时代
少女阶段,本应是青春烂漫,少女怀春的,就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提着花书包、哼着收音机里的四季歌、穿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追随着时代的潮流、阅读报刊里的言情小说、给明星和作者写信、学习伤感主义,在书里夹落叶和在胭脂盒里藏死蝴蝶。王琦瑶的少女时代本应这样度过,但就像书里的外婆所想的那样: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从她走进片厂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注定就不同了。她成为了画报中的女主角,她成为了上海小姐,因而结识了李主任。她被光环迷住了眼,她忘不了上流社会的繁华、锦衣玉食和华服美饰。所以在程先生和李主任之间,她毅然选择了有权有势的李主任。她用她年轻的身体换取了锦绣繁荣的物质生活。她从李主任中得到了爱丽丝公寓精致、无忧的生活,而李主任从她少女的温柔乡里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她从一个上海小姐成为了一个交际花。就像她对蒋丽莉说的“面子上做人”与“芯子里做人”的道理,“面子上做人”做的是体面,“芯子里做人”没有体面,没有名分,得到的却是实惠,既然“面子”与“芯子”难以兼得,何不丢下一边,要个满满的的半边。她选择了“芯子里做人”。这或许就是弄堂女儿的婚恋观,也是被利益介入后的爱情,世俗但实惠。
然而随着李主任的坠机失事和时代的变迁,她以为的灿若星辰、繁花似锦的生活和归宿犹如透明而璀璨的泡沫般瞬间即逝。她来到了外婆家邬桥避难。她遇到了豆腐店的少年阿二。少年阿二的纯洁的爱恋无法挽回她回上海的心,它成为了她打发寂寞、聊以慰藉的'调剂品。而少年阿二从她的身上看到了繁华似锦的上海,她激起了他去上海奋斗的决心甚至大过了对她的爱恋。可见少年阿二的纯洁爱情似乎也不是这么的纯洁,他只是渴望从她身上了解到上海,进而产生了爱恋之心。阿二的离去越发使王琦瑶无法再呆在邬桥,她要回上海。
回到上海的她成为了一个以打针为生的普通平民,独居在平安里,可这样的角色转换和定位,始终无法让她从曾经的繁华和辉煌中清醒过来。严家师母、康明逊、萨沙这些散发着樟脑丸陈旧气息的“前朝遗民”,恰恰契合了王琦瑶怀念繁华过去的心理需求。他们一起缅怀殖民地时的“旧上海”,拒绝接受和融入新的社会环境。旧式家庭出身的毛毛娘舅康明逊深深吸引了王琦瑶,虽然曾经“妻不妻妾不妾”的身份与康明逊的“童年记忆创伤”不谋而合,但纵使王琦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爱情中,最终还是未能修成正果,仍是落得“妻不成妻,妾不成妾”的后果。王琦瑶在这份爱情中输的一塌糊涂,就如书中所说“他们没想到眼前的快乐其实是要以将来作抵押,将来又是要过去来作抵,人生真是连成一串的锁链,想独取一环谈何容易。”王琦瑶怀孕了,沦为未婚妈妈。为了给孩子一个生活,她用身体出卖了自己,把它嫁祸给萨沙,这个革命的混血儿,共产国际的产儿。她本以为一切都会好的,然而萨沙离开了。
但上天是眷顾王琦瑶的,她与始终为她单身的程先生相遇了。“但她可以这么认为,退上一万步,最后还有个程先生,万事无成,最后也还有个程先生。”她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希望。他始终如一的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就像王琦瑶妈妈说的:程先生要是孩子的爸爸就好了。可惜的是程先生始终是王琦瑶感情生活中的最后一个候补,板凳暖热了又凉,始终未能上场。
二、多桀的中年时代
当薇薇长大时,大上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怀旧上海,新的服饰衣帽取代了旧的时尚。女儿薇薇的不懂事让王琦瑶吃尽了苦头。从薇薇懂得打扮、爱美开始,年轻漂亮的妈妈和姿色平平的女儿之间暗自较劲、争奇斗艳、妒忌比试,没有硝烟的战争接连不断。王琦瑶的细致、敏感、婉约在薇薇的没心没肺里消磨得一干二净。薇薇只知道没有钱了来王琦瑶这里拿钱,却从来不问王琦瑶从哪得来的钱;薇薇结婚后,丈夫小林出国前,薇薇为了资助丈夫拿走了当年李主任买给王琦瑶的婚戒。在王琦瑶这里,薇薇从来都是予取予求。薇薇婚礼的热闹更加映衬出王琦瑶的可怜和孤寂。“灯光大明的时刻,王琦瑶是坐在暗处,几乎成了个隐身人,没人看见她。灯光聚集处,是另一个世界,咫尺天涯的。王琦瑶忽然想:今天她真不该跟着来的,来也是做看客,看的又是不想看的。她明知道照相馆这地方是骗人,却还是要上这骗局的当,几十年也不觉悟。那灯光骤地冥灭与骤地照耀,使她的心也是一明一暗。这灯光其实是她最熟悉的,此时却离她远去。她分明看见摄影师的嘴动着,却听不见一点声音,新人们的声音也听不见”。
“想到即将来到的盛大场面,三个人竟都有些胆寒。新人是怯场,一生只一场的戏剧就要开幕,他们却发现还没准备充分,手足无措,台词都忘得差不多了。王琦瑶也是怯场,是做看客的准备没做好。这一幕幕的,尽是新花头,还有这最后最辉煌的一幕,要在她眼前演过去。现在,已经能看见酒家门前的灯光了,铺了一地,光里头空着,等着人去填充。汽车靠了边,有一些闲人站住了脚,等着看新人新事开场。王琦瑶先下车,再等那两人厂来。她拉住小林的手臂,让薇薇挽住,然后在身后暗暗一推。他们并肩走了过去,看那背影,可真是一对啊!”母女关系的淡漠和紧张,使得王琦瑶未从女儿身上获得任何来自于亲情的理解和温暖,最后,薇薇毫无留恋地丢下王琦瑶,去了美国。这种亲情的缺失,也可从王琦瑶和她的母亲之间可以看到。王琦瑶的母亲在小说里几乎是隐形的,王琦瑶长期住在同学蒋丽莉家中,选美、被人包养······在影响王琦瑶前半生的重要事件中,王琦瑶的母亲始终是隐形的、无语的,母亲的无语和纵容的态度,任由王琦瑶自己随意规划自己的人生。李主任的飞机失事,王琦瑶去邬桥避难,回上海独居,这期间王琦瑶的母亲始终没有出现过。
虽然小说中未提王琦瑶与母亲及家里的关系怎样,但想来是不怎么样的。就好像《倾城之恋》里离婚后的白流苏受家族的排挤和歧视,要不然就是不愿承受周围熟人的流言飞语。母亲的不存在再一次为王琦瑶的犯错埋下了隐患。王琦瑶母亲的姗姗出场仅是在王琦瑶生产时,母亲马后炮的数落没有带来任何效果,甚至在与康明逊、王琦瑶的对峙中愤然离去,只留下了金锁片和包了两百块的红包。从此以后在没有出现过,只与王琦瑶相处了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
三、凄凉的晚年时代
人到中年时代的王琦瑶通过女儿认识了她的同学张永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极其仰慕王琦瑶。两个美丽的女人谈论服饰和潮流,建立了一段忘年的友谊,通过张永红认识了老克腊。老克腊对她的痴迷和对复古的喜欢,使两人之间展开了一段忘年之恋。可惜好景不长,这段忘年恋匆匆结束,压断了王琦瑶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五十多岁的王琦瑶容貌不再,想用保存一生的金条去挽留年轻的老克腊时,与其说是变态的欲望,不如说是对容颜老去,青春不在的恐惧,她想挽留的是那赖以为资本的美貌,但是,时间是无情的,最后,王琦瑶在时间的洪流里老去了。也是通过张永红,她认识了张永红的男朋友长脚,进而结束了她的一生。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我们目睹了时间对一个女人的残酷剥夺,“这时,他看见了王琦瑶的脸,多么丑陋和干枯啊!头发也是干的,发根是灰白,发梢却油黑油黑,看上去真滑稽”。可死亡唤醒的是沉睡的记忆,“在那最后一秒钟里,思绪迅速穿越时间隧道,眼前出现了四十年前的片厂”,恢复记忆的王琦瑶终于回到了故事的起点。她的一生是用力挣扎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她精明却又糊涂,脆弱又坚强。王琦瑶的一生以美和爱开头,最后却剩一个凄凉的结局。
王琦瑶的一生表明了王琦瑶和她所代表着的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从李主任和她最后一次见面失之交臂的感想道出了一切“他们其实是天涯同命人,虽是一个明白,一个不明白,可是明白与不明白都是无可奈何,都是随风而去,他们两个都是无依无托,自己靠自己,两个孤魂。他们像深秋天气里的落叶,北风卷着,偶尔碰一下,又各分东西”。
王安忆认为:“上帝待女人似乎十分不公,给了女人比男人漫长的生命,却只给予更短促的青春;给了比男人长久的忍饥耐渴力,却只给更软弱的臂力;生命的发生本是由男女合成的,却必由女人担负艰苦的孕育和分娩;生命分明是吸吮女人的乳汁和鲜血长成,承继的却是男人的血缘和家族。在分派所有这一切之前,却只给女人一个卑微的出身——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在中国的旧上海,在那个特殊年代,世界的核心是男性,女性是边缘化的,女性只能依附男性,才能伫立于世界。男性是现实存在的人,而女性游离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缺少与这个世界的直接联系,仅仅通过男人与这个世界维系着流通的血脉,这就注定女性地位的卑微,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势力。因而王琦瑶在面对妻妾成群的李主任,她默默地甚至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他。在男性的强势地位下,她认为对李主任连赌气都是不能的,“赌气是小孩子家家的,怎么能拿来去对李主任呢?和李主任赌气,输的一定是自己”。
她从不过问李主任的家事和公事,她像一只被圈养的金丝雀一样,一个人独自呆在公寓里,一天又一天,年复一年等着李主任的到来和临幸。这就像封建时代的妇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样,毫无区别。同样的,在面对和康明逊所怀的私生女问题上,她为了保全康明逊而牺牲自己,独自承担社会和生活的压力,而留给康明逊正常的生活等等。
尽管如此,王琦瑶经历的男人也只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日子还是要靠王琦瑶自己过下去的,谁也不能拯救她,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做自己的救世英雄。她独自抚养大了她的女儿薇薇,并把她嫁了出去,虽然两人之间的感情轻如薄纸,岌岌可危。“人都只有一生,谁是该为谁垫底的呢?”王琦瑶利用了男人,帮助了男人,解脱了男人。从男性角度来讲,王琦瑶不是英雄,但是她是生活中的英雄。因为在平凡的生活中,一些男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挡不住无常世事的洗礼,被风浪淘尽摧毁,而王琦瑶则在生活的细末琐事中处理得井井有条,就拿她每周宴请严师母,康明逊等人来说,她每次都能拿出不同的甜点菜肴来招待他们,并获得众人的一致赞同。她是爱情的失败者,但她是生活中的强者,起码在对待生活上她是保持乐观态度的。这或许就是上海女人的小资情调,不管生活多忙碌多糟糕,她们总能不紧不慢地处理好,甚至生出乐趣。
除却以上因素之外,她的女性朋友也在在她的悲剧人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学生时代的吴佩珍,带领她参观片厂,以及后来引发的片厂试镜,点燃了王琦瑶内心的成名梦和虚华梦,成为王琦瑶一生悲歌的伊始。工厂主家的大小姐蒋丽莉,连同她的母亲还有程先生一起,一手策划了王琦瑶参加上海小姐的选美大赛。倘若没有蒋丽莉家的财大势大,以王琦瑶的家境是断不可能让她迈上选美的舞台的。见识了、领略了名利场的奢华的背后的王琦瑶不再安心过平民的生活,选美大赛的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女人姣好的身体是最大的资本。
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她后来主动选择做李主任的情人,用自己的身体求得“终身受益”的安慰。后来独居在平安里认识了严师母,严师母介绍她认识了康明逊,但一旦发现王琦瑶与她的表弟有染,就千方百计地阻止他们,说“康明逊不知你是谁,你也不知道你是谁?”认为王琦瑶与她交往是利用了她,从此与王琦瑶疏远,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如何乐不思蜀,朋友之情丧失殆尽。而康明逊让她成为了未婚妈妈,受尽流言蜚语。女儿的同学张永红和她是忘年之交,让她认识了老克腊和她男友长脚。前者和她来了段忘年恋,后者却终结了她的一生。
由此看来,朋友们惹的祸还真不少,然而,这些都是王琦瑶的外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内在因素还是她错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爱情婚姻的悲剧、亲情的缺失、友情的淡漠、晚年的凄凉勾画了王琦瑶一生的长恨悲歌。红颜巧笑美目盼,沉醉虚华浮云梦,只怨生却百姓家,一生长恨奈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