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梅词
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①儿家:我家。
1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1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1.“春”在句中指代梅花,(1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分)
或:“春”运用借代的手法,作者借“春”代指梅花。(2分)既写出梅花热烈绽放的景象,又暗示着春天的来到,为下面写春风入西邻进行铺垫。(2分)
(解答这类题:①解释“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 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2分)
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2分) 她整日闭门不出,也没有心绪打扮自己;看到梅花盛开,想折寄远行之人,却因日暮而不能。(2分)
(解答这类题:先总写人物形象,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 ①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②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④诗中作者的评论。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诗词鉴赏】此词上片首句直接典用林和靖诗句来描写梅花的美妙和幽香;次句有“白玉堂前一树梅”的影子,间接点破首句的幽香来自梅花;“东风”即“春风”,此句的“西邻”和下句的“儿家”相对,意指西邻春风得意,而自己却门扉紧掩,暗含春风撩动春愁之意。
下片开头三句既是写梅更是写人,到此人梅一体、物我不分,尤其以“香腮粉未匀”来凸显思妇盼
郎不归而不事梳妆、无心打扮的落寞心情。“折梅寄相思”古已有之,但词中思妇却因“日暮云重”而无从遥寄。
此词的高妙之处不在以梅花喻闺中少妇,而在又以闺中少妇的处境、思绪来反映了作者身处逆境的惆怅心情和抱负难施的种种遗恨,同时也寄托了渴望被理解的心愿。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
创新优秀作文1
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了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以为不用披荆斩棘,不用摸索前行,会是安逸舒适的一段旅程。然而,我们却总是忽略了: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正如那句俗话一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而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庸人。所以,在前进的道路上惟有创新、另辟蹊径,我们才能开拓出一片更加明亮的蓝天。
正如我国国画大师张大千,他不论是在花鸟、人物,还是在山水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画风粗犷、豪放,人们一看便铭记在心。他早年在国外留学时,曾经举办个人画展,并邀请了极富盛名的毕加索前去观赏指导。毕加索在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后问道:“你的画呢?我怎么一幅也没有看到?”张大千疑惑不解,心想:展会上所挂的几百幅,不都是我的画吗?他怎么就没有看到呢?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毕加索是指没有看到他自己风格的画,尽管自己模仿了各种流派的各位大师,尽管自己模仿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却只能是“别人第二”,永远都生活在别人的光环抑或是阴影之下,如果自己善于创新、做自己,便就是真正的“自己第一”了。
路就在自己脚下,有时前方的脚印看似顺利,却也可能是一个万丈深渊,切不可一成不变、循规蹈矩,只有善于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国外曾有一支探险队,成功地穿越了几百年来曾吞噬过无数探险者生命的沙漠,原因很简单:他们完全依照自己的方向感和随身携带的仪器,而不是顺着以前探险队员所留下的骨骸前行。他们也惊奇地发现,沙漠中的旧尸骸中往往还有很多新的尸骸,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一直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总是在重复着前人完全错误的道路!
鸿星尔克有一句广告语:“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在新的道路上独自起程。因为不满于面粉和食油的现吃现配,人们发明了干吃面;因为不满于传统洗衣的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干洗剂。因为他们懂得创新,才在商海中独占鳌头。
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瞎编乱造,而是注意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只有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创新,才能走的更远。
学会创新,学会寻找另一片蓝天!
创新优秀作文2
总觉得读书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阅读不仅使人多识鱼虫草木之名,而且还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读书带给我们的幸福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但是以上种种,不都是我们从书中读来的吗?前人的思想注入我们的头脑,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也不过是前人的视角体现而已,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什么东西呢?
有一位老师,在课上问了一个问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小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很满意,但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有个小女孩,欲言又止的样子,其实她想说“弯弯的月亮像桔子瓣”。可她最终没有说出来,这就在无意间扼杀了一颗纯真又充满想像的心灵。
这是一个很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故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单一了,对于许多问题早已习惯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但同时却失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掉了创新能力。久而久之,我们的头脑接受了这种方便的学习方法,思维便被禁锢了,只知道低下头就是真理,却看不见头顶上更为广阔的天空。
在我们身边渐渐找不到那些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了,因为人类的创新意识在安逸中渐渐退化了,一惯的墨守成规只会使人类止步不前。所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用生命捍卫真理,使愚昧的世俗接受《日心说》的哥白尼;如果没有创新,达尔文就不会写成《物种起源》,揭示人类诞生的奥秘。人类创新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正是由于不断地创新,人类才能从野蛮的原始社会一步步发展到文明发达的21世纪。
“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想要使它们真正成为我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考,看到它们在我个人
创新优秀作文3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ldqu;美是生活,美是创新。&rdqu;这一至理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创新优秀作文4
十月份,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下城区青少年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的项目是“摄影世界”。原本以为拍照嘛,没啥哪的,拿着相机对准要拍的景物,“咔嚓”一下就OK了。但我完完全全想错了。活动一开始,老师就问了一个问题:摄影和拍照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这两个方式除了名字不同,其他没什么区别。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拍照充满随意性,而摄影,是现有构思,再去拍的。迈出摄影的第一步,就是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数码相机的部件及使用的方法,然后让我们挨个儿拿着相机试一试。老师一再提醒:左手拖住相机,右手按着快门,要留出一些空隙。我心想:这么简单的事,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吗?但事实证明,说说总比做做简单,在我之前拍的没几个姿势是对的。有的不能准确对焦,有的画面没留出空隙,还有的是突不出主体。终于轮到我试了,我信心满满的把相机挂在脖子上,左手拖着相机,右手按住快门。做到这一步是,我就有点儿骄傲了:前几个人怎么做不好呢?我随便一弄,就做好了。接着,我把眼睛贴到相机孔上,准备拍了,但怎么也对不准目标,手始终都抖个不停,想让他不抖都不行。我好不容易对准了目标,“咔嚓”按下快门。去下相机,观看自己的“杰作”,结果还是没有拍好,原来在我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的手有逗乐。唉,真是不容易啊!我终于知道摄影也不是看着的那么简单咯!
接下去是练习时间,老师让我们练习了几次,我发现自己拍得一次比一次好,能够很好地控制住相机,手也不抖了,拍出的效果也更棒了!当我们都掌握了基本的拍照技巧的时候。老师便让我们换上了服装和道具,大家轮流拍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历经磨难,终于到达了“南天门”。他们个个喜笑颜开。小摄影师们把这可喜的一幕记录了下来。而童话世界里的“小公主”、“小魔女”和小精灵们也纷纷“走进”了小摄影师们的镜头里。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后期,我们还用电脑把自己拍的照片进行了美化。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数码相机,同时也懂得了:任何事情都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每件事都有它的技巧和窍门。我们做任何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创新优秀作文5
剧作家坚持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意愿。表演艺术家则主张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一种是固于执守,一成不变的思想;一种是取于假想,推翻常理的创新思维。在现代社会中,毋庸置疑,后者与时代同步。
日心说的提出是敢于创新,人类登月想法是敢于创新,载人潜水想法是敢于创新。无论那些想法在当时看来是否能实现,是否合乎常理,那最起码是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是人类思想前进的一小步,况且如今的日心说已是公理,神舟登月,载人潜水已不在话下。若无那些大胆假想,何来今日的社会蓬勃发展若无那些创新思维,何来今日瞩目的科学成就因此人们要敢于假想,跳出思维的囚笼,大胆创新,才能引领世界潮流,走向发展。
在科学领域如此,在文学领域更应该发扬这种创新思维。一些文学作品总是照搬常理、无新意、无独特之处,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学作品在文学领域只不过是几堆丢弃的废纸,一堆被世人摒弃的东西而已。而莫言的文学作品就非如此了,一种打破固有思维的不迂腐不固守的创新文学,神奇般地将生活与魔术色彩结合在一起,打破了那种固有的文学界限。莫言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伟大的奖项,这无疑是肯定了莫言的创新文学,肯定了敢于创新的思维。
在教育界也应如此发扬敢于创新的思维。老师自身要敢于打破固有的迂腐的教学模式,使得语言生动起来,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真正实现教与学同步统一的标准。我们学生在学习知识,解答问题时也要敢于假想,应跳出原有的定势思维,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潜质得以激发,取得优异的成绩。
无论是科学、文学、教育方面,还是我们人类的其他方面,我们都应该提出假想、敢于创新,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进步。
创新,是袅袅的微风,唤醒人们的心灵;创新,是含苞的花朵,拂来沁人的芳香;创新,是皑皑的白雪,带来丰收的喜讯。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必须不断地发明创造,就像一演员改动剧本台词那样,演员在遵守作者的创作意愿的同时,完全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关键就是看你是否有变革创新的意识。
创新优秀作文6
美国的金门大桥以建筑奇伟、气势恢弘而著称于世。在金门大桥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桥弯曲大桥,除外观小,其宽度、实用价值等均胜于金门大桥。可知道它的人却很少。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区别。区别是什么呢?金门大桥经过设计师长期思考酝酿才设计建成,具有独特风格,是创新的桥;而弯曲大桥只不过是金门大桥的翻版,是模仿的桥。它们的造型相似,内涵却大有区别,因为模仿仅仅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思维活动,而创新则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所以它更高级、更被人们重视。正是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
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风险。而模仿徘徊于别人的老路,无风险更无需勇气。开一代山水画风的张大千,少时临摹前清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能以假乱真,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毅然放弃模仿别人的作品,以无穷的'勇气开创了自己的山水画法,震动了画坛。如果他没有勇气停止制造石涛鹰品,没有勇气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画家,少了一位彪炳史册的画家。
创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高尔基说过:第一个把少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材,第三个是蠢材。的确,创新的作品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经过了人脑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智慧的结晶。而模仿只是浅层次的再创造,如果把创新比作撰写一篇文章的话,模仿也只是将其化为铅字,再印出几篇来而已。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地排斤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可以从模仿中获得创新的灵感,找到创新的途径。但不能囿于模仿。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反映出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似便是满足于模仿而不前行了。如果弯曲大桥设计者学而不似,想必世上又能多了一种奇观吧。
当前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需要创新。我们应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以百倍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有中国特色的通往美好未来的大桥。
创新优秀作文7
有这样一句话:“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蠢材。”的确,对旧事物的唾弃和对新事物的热忱,对人类而言,像血管中流动着的汩汩的血液一样,与生俱来。造物主造出的人类,可以有不同的外貌、性格、习惯、嗜好,却无法摆脱一个共同的恶习--“喜新厌旧”。
一个疑问,可以有千万种丰富多彩的答案。然而,最好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在众多答案的比较中,人们必定会厌倦某一种千篇一律,而一旦有一种创新,它便是最受青睐的。
创新需要勇气,创新必须付出艰辛。有商鞅的五马分尸,才有秦王朝的如日中天;有罗斯福遭政客的排挤,才有美国的恢复和强大;邓爷爷一生一波三折的不平命运,才有如今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因为创新,才不平凡,才需要勇气,才需要付出。也因为创新,才值得付出。
创新才能产生科技。当无数个宗教信仰者守护着“地心说”来愚昧生灵时,哥白尼揭穿了他们的阴谋;当无数个聪明的脑袋推崇着牛顿的经典体系以视为物理学大统一时,爱因斯坦打破了他们的美梦。新科技的生产必然是一种创新,创新就必然会有出路。让我们的思路回到一个小小的文件夹上来,它的产生者爱立信会计纸业有限公司可用弹丸之地来形容,面对市场上文件夹的厚重使用不便的问题,他们推出了一种轻便灵活的文件夹,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当其他企业开始效仿时,他们又推出了一种更新型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血液,是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而不断的创新,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哲学家的心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发展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必觉得新事物就必须带有一种负罪感,更不必为旧事物的大势已去而惋惜,记住,一切都自然,一切也都必然。当微软公司瞄准市场正积极研制适合消费者的微型软件时,IBM公司还在为巨型计算机而大伤脑筋,因此,有了IBM公司的失败,当然,比尔·盖茨成了首富。
让我们鼓起勇气,做出创新。未来在创新中孕育,创新在永恒中成长,对于人类而言,创新便是勇敢。
创新优秀作文8
从记事起,家中书房挂满了竹子图,水墨的质感清晰而饱含韵味,节节的竹竿象征着蒸蒸日上,大有不与世间污秽同流之意。小时候虽惊叹于画上竹子的惟妙惟肖,却对边上那几行小字频频皱眉。
小时队书法不甚了解,长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晓,那字非隶非楷,并不如平日所见那些大家之字整齐美丽。
年级再长些,我了解到那是明清时期板桥的字画,此时又方知郑燮的字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世人议论,有说他的字歪歪斜斜,似连小学生都不如;却也有人以为它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他们说隶书、楷书皆传承于千百年的书法文化,而郑板桥又将其进行了创新。
板桥体诞生于满清较胜时期,那时的清王朝对文字的约束更是严格,无论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狱的猖獗,都使那个时代的文章死气沉沉,而郑板桥却在如此重压之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是他对当朝封建的不腐还是对自由与创新的向往。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仅出现板桥体这样绝世佳作,更是形成了五千年独一无二而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于炎黄帝思想的传承与对治国修身创新性的独特融合,形成了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而战国的孟子,他又传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对执政也进行创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诸子百家的文化成为后世文人诸如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杜甫等文人墨客传承的对象,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同的经历与情感酿出文化与文学无与伦比的美丽。
传承与创新对现世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作家韩寒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现今社会挫败的创新,还是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传承与对近代自由的新鲜无独的创新,甚至是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以身证明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性。
传承是对于古旧文化的肯定与对精华的保留,而创新是结合不同的时局、不同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唯有两者共同结合,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创新优秀作文9
20xx年国庆节,我看了筑梦路上这本书,里面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有关于创新的屠呦呦的故事和阿尔法狗与浙江天台小伙陈御天的故事;还 有关于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浙江的各种报道;当然还 有其他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质。
因为我最喜欢又最感兴趣有关创新的故事,所以爸爸带我去了梦想小镇参观。我们开车到了梦想小镇,映入眼帘的是幢幢高低错落的漂亮房子,条小河像丝带样从梦想小镇穿过。我问爸爸:“梦想小镇为什么要建在这么远的地方”。爸爸说:“这里以前是粮仓,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创业这聚集在这里,进行创业创新,引领时代潮流。梦想小镇的创业者也发挥创业精神,把昔日的粮仓变成今日的创客空间”。我透过干净的落地玻璃窗,排排桌子和电脑摆放在里面,还 有很多上面写了字的白板,我仿佛看到创业者正在紧张的工作,热情的讨论各种创新的细节问题,虽然今天是国庆节,他们基本上没有上班。我们继续在小镇散步,边走,边爸爸跟我讲了很多关于创业的故事,既有国外的创业者苹果公司乔布斯的在车库里造第个苹果电脑的趣闻,也有我们杭州阿里巴巴马云在湖畔花园创业的故事;我听着听着突然问爸爸个问题:"爸爸,你是个创业创新者吗?",爸爸拍了拍我的头说:“算是吧! 爸爸还 不是个成功的创业者,你们才是未来的太陽。”,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回到家后我又看了看筑梦路上这本书。“让创新流行起来”---李总理演讲上多次提到了大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词。如今随着创新时代的来临,各种生活创业的智能化、机器人大赛、3D打印层出不穷。我们要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将来成为名合格的创业者,在未来的时代引领地球走向更高的科技文明。
创新优秀作文10
鲁迅在《呐喊》中曾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告诉我们:传统与习俗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从众”形成的。而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便告诉我们:有的时候,走与原来不同的路不见得不对,而人们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在一个一个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中取得的!
卫生纸在大家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可不知大家设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卫生纸的存在,我们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擤鼻涕,上厕所等等,会有怎样的麻烦呢?而卫生纸的发明便是一次伟大的意外。
很多年以前,人们只是会制造写字的纸,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在国外的一家造纸厂,一个员工在造纸时忘记了加入一某种配料,结果可想而知:纸没有造好,反而绵软无力,容易被撕毁。所以他被公司解雇,公司的老板用他造出的纸当作他的工资将他打发了。他迫于生计不得不把那些纸拿到市场上去卖。在一开始买的人很少,但当有人发现这种只有良好的吸水性,买的人便多了起来,人们把它叫做吸水纸。后来,那人又造出同样的“不成功的写字纸”并且在市场上热卖,那人也因此发了财。吸水纸经过那人地改良后便成为了今天的卫生纸。
如果没有这一次意外,那人的人生也不会改变,人们也不会有如此的方便,所以,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众传媒成为主流传播手段,各种电影,游乐园,娱乐场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那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人们不断的尝试与创新中所创造出的智慧的结晶,所以,死伤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人类社会就是在一次次意外与尝试和创新中发展与进步,我们作为一代有志青年定当不弱于前辈,定当刻苦钻研与努力,定当为中华之崛起而付出汗水!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文学方面的成就影响较大但政治生涯较为坎坷。
解读--对苏轼的政治生涯解读?
《苏东坡传》是我读的第一本传记。还在读高一时班主任让我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为报纸写篇分析文章。大二时以朗诵《苏东坡突围》,代表武汉大学参加湖北地区大学生朗诵比赛获得省三等奖。前不久到《赤壁赋》的诞生地黄冈调研县域金融进展情况。最近又读了钱壮为的《品苏东坡》。十五年的读苏之路,积累了一些思考。
一、苏东坡黄州的顿悟,累于磨砺,启于环境。环境确实能改变一个人,黄州激发了他诗人的灵感和才情,黄州的佛僧道友,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让他更旷达超脱。王安石被罢相后,苏轼返朝,却又回到了初始性格,他变得像政客了吗?变得圆滑了嘛?他还是那个直言的诗人苏轼,后又在一次次贬谪中度过余生。正所谓入世和超脱难以两全。性格决定命运,苏轼成为了伟大的诗人,而诸葛亮、张居正和曾国藩成为了千古贤相,改革家,政治家,性格使然,天赋使然。
与此同时,我们的志向就像灯塔,指引我们人生的航向。苏东坡的志向是使君致尧舜。我们知道,君能否成尧舜要靠君自己。唐太宗给李治留下那么多名臣,也没见李治成明君。朱元璋一淮南布衣,苦孩子出身,小时候没钱上学,长大了当和尚当乞丐,照样开万世太平,驾驭李善长、刘伯温、徐达这些一等人物。苏东坡的志向不由己,虽当了哲宗老师,使君致尧舜的志向依然没实现,但这颗发乎内心深处悲天悯人的赤诚之心却让苏东坡赢得了当时所任职地百姓,赢得了历史和人心。苏东坡一生的不幸恰恰成为文坛大幸。
二、 我们现在何尝不在突围。学生时代,我们为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突围而出。当时我在高三勇敢地从理转文,一年时间考入前三名。而且我的目标就三个:北大,人大,武大,如果是理科我绝对考不上武大,但我相信转文科后一定能至少考上武大。在所有人的质疑下,我勇敢的抉择,“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殊不知,进入社会,要面对旷日持久的突围。能力,事业,爱情,心力的磨砺和突围,而且不仅仅是与自己的较量,还有与他人的竞合。然而,又能有几人能突破环境和机遇的限制,实现自我的坚守,突破和超越?
三、宋神宗刚即位,英姿勃发,王安石获得支持才得以施展抱负,实施王安石变法。神宗卒,司马光回朝,结束了此前二十年洛阳时光,废除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只能到南京骑着毛驴苦闷嗟叹。这说明,一个人的发展成长,个人的才华和智慧是第一位的,但是需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平台),更需要有人提供帮助(机会),即所谓的"伯乐"。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四、苏轼一颗宽容、善良之心让心感动。
对于章惇这位曾经的至交好友,后来反目,几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苏东坡还是以大海般的宽容之心宽恕了他。当苏东坡知道65岁的章惇被放逐雷州后,他在给人的信中说:“章惇到雷州,我知道后很惊叹,这么大年纪寄迹海角天涯,心情可想而知。好在雷州一带虽偏远但无瘴气,望以此开导他的母亲。”后来还托人给章捎去治疗当地常见病的药方。苏轼曾对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吾眼中天下没一个不是好人。”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能成为他的好友;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发出真诚爽朗的笑声。
“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对世、对人还是要怀揣包容、善意、感恩的心。抬头三尺有神明,宽容别人其实是宽容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清 赵鹤年仿李公麟《扶杖醉坐图》
在苏东坡入世前两个月,他已年逾花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五月抵达江苏真州时,李公麟所绘东坡像留金山寺,苏东坡过金山寺,在画上题诗《自题金山画像》,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回首自己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乐观旷达豪爽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
心如死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尔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品读苏东坡》文字流畅,又有大量珍贵的书画字文可欣赏。截取结尾两段总结苏东坡和同时代人物的话:
《自题金山画像》可以说是苏轼一生的总结。此生功业在哪里?不在朝堂之上,朝堂上他不合时宜,一生吃亏,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功业,在月下的漫步吟咏中,在渡口的聆听天籁中,在杖履芒鞋一蓑烟雨的吟啸徐行中,在一叶小舟俯视大江万顷茫然的宇宙哲思中,在牵牛插秧盖房上梁赏花观石酿酒炖肉烹茶戏墨读书的人生至乐中,在黄州的雪堂惠州的思无邪斋儋州的桄榔林低矮草庐的酣然入梦中。朝堂上少了一个包藏祸心的平庸之辈,世界文明史上却多了一个足以领衔中国文化的东坡居士,这才是彪炳千秋的功业啊!
《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朝堂上哪一个算是成功者呢。王安石、司马光、章惇这样的位极人臣?如果比谁官大、谁有权、谁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做到了,但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功业”;如果说治国安邦、富国强兵,他们也都留下了莫大的遗憾。而在他们之下的众多官员,为了升官发财,面对草芥之微趋之若鹜,甚至像林希那样曲意逢迎,不惜昧着良心出卖朋友,最终不但落得个两手空空,还臭了场子坏了名节,多么令人哀叹的人生啊!二十年寒窗苦读,大半生皓首穷经,假如把那些与人争斗的谋略、把那些搞文字狱的本领、把那些晚上睡不着觉的算计,用于探索自然的奥妙,用于宇宙星空的仰望,用于天地人间的观照,两千年的王朝,又何至于一次次地往复轮回?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读罢《品读苏东坡》,一句话久久萦绕心头,“此心安处是吾乡”,亲爱的朋友,你将如何度过有且一次宝贵的生命?
拓展阅读
苏轼的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