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山村农家生活说说 正文

山村农家生活说说

时间:2024-09-24 05:28:02

《过故人庄》阅读答案1

诗词赏析,完成下列各题。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过故人庄》中“过”的意思是:。首联一个“邀”字尽显老友的热情,尾联一个“”字表明诗人深深为田园生活所吸引,率真地表示重阳节再来相聚。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答案:

10.【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过故人庄》中“过”的意思是:拜访;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一个“还“字表明诗人深深为田园生活所吸引,率真地表示重阳节再来相聚。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某句诗,可以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炼字,修辞和感情等方面来进行。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赏析。颔联的意思是: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绿水”对“青山”,“村边”对“郭外”。

答案:

(1)拜访。、还。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阅读答案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阅读训练】: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 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1、诗中 “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

《过故人庄》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人也。褒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博雅疏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入,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风县杀之。褒敕吏曰: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

会肃宗欲制定礼乐,褒知帝旨欲有兴作,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于言语。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

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褒省诏,乃叹息不已,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未及奏,诏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

褒在射声,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永元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澍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后坐上灾害不实免。有顷征,再迁,复为侍中。

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又传《礼记》四十九篇,教授诸生千余人,庆氏学遂行于世。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褒少笃志,有大度 笃:忠诚

B. 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 臻:齐备

C. 明年复下诏,褒省诏 省:看到

D. 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 踊:猛涨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绝人命者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

B. 乃叹息不已 乃省吏并职

C. 管仲遇盗而升诸公 今承旨而杀之

D. 结发传其父充业 其秋大孰

7. 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B. 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

C.褒省诏,乃叹息不已D. 十四年,卒官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褒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胸怀大度,从小接受他父亲曹充的教导,像博雅这种级别最高的考试,他都畅行无阻,尤其喜欢礼仪之事。

B. 曹褒上书皇帝,建议兴作礼乐,但太常巢堪看到奏章后,没有答应曹褒的建议。后曹褒再次上书,全面陈述礼乐的根本、制改的意愿。

C. 曹褒做圉县县令时,以理治人,以德教化。进入圉县境内的别的郡县的五个强盗被抓住后,曹褒对他们只进行了一番教育,并没有杀掉他们。

D. 曹褒体恤民情,安葬、祭祀没有子女的人;他关心百姓疾苦,疫情发生,亲自巡察并为病人请医送药;他精简机构,辞退奸人,从而使百姓不再愁吃穿。

9.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划线处断句。(4分)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 隐 之 以 显《大雅》言 王 公 大 人 而 德 逮 黎 庶《小雅》讥 小 己 得 失 其 流 及 上 所 以 言 虽 外 殊 其 合 德 一 也 相 如 虽 多 虚 辞 滥 说 然 其 要 归 引 之 节 俭 此 与 《诗》之 风 谏 何 异!(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描写田园风光的文段

最后一缕最美,最美的斜阳又踏上了归家的远程。此时的农家生活正是我们最向往的那种温馨而又亲和的家,那种农民们劳作回来后感到的舒适而又温暖的家。 这样的生活只有这里才会有,不知多少个春春秋秋,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匆匆的依旧一片片滑落下来,依旧一片片舒展开来,不管是开花结果还是枯萎荒凉。

这儿仿佛已经隔离了多年,而多年的遗忘总也寻找一块心灵洁净的土壤,在饥饿时添饱肚皮,在快乐时自由来往。

也不知走了多少年,时钟的步子是那样长,永远的走,只是永远的停留,停留了若干年,若干年只是求得这种安定与幸福的农家生活,让这里的人感到了生命的真实与心灵的执著。

这里的动物爱那种傍晚一群一队地站在门外享受那余光普照的生活,这里的人们更爱那种饭后踏上最后一缕阳光寻求幸福的生活。

心在流浪,血却在这儿飞溅?

让美丽的生活洞穿生命,这里会让一切更壮美,更美丽?

平缓的山坡上镶嵌着一块块粉红色的荞麦田,路边铺着碧绿的青稞地,圆木建成的围栏顺着弯弯曲曲的土路,一直通向远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蓝色烟雾中,牛群、羊群时隐时现……整个氛围呈现着一种中世纪乡土意味。

描写田园风光的文段

漫步于乡间小路,观赏成片的菜花、梨花、桃花,体验乡村的淳朴自然,一杯清茶和着清凉的心境,这三月的乡下是一幅别致的画卷。

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一座座古老的风车,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更为这童话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描写乡村风光的句子

1、茄子却是十分低调的植物,它们的枝叶几乎贴着黑油油的土壤生长,翠绿和淡紫色的茄子在青枝绿叶间探头探脑,窥视着外面的世界。一畦茄子果实累累缀满枝间,它们却总是遮遮掩掩的,不愿抛头露面,似乎在告诉人们:做人还是低调些好!

2、鸡,农村人家中总要养几只的,外婆在院子里,垒上一个鸡窝,养了几只鸡。从院子里走过,肯定会看见一只母鸡和小鸡们奔跑。雄鸡高傲的挺着身子,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的大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3、在乡村,我喜欢秋雨,它清脆、灵动、随和,在果子熟了的时候,以柔丽清新的旋律,犹如潺潺的清泉融进秋天,融入每个人的心灵。繁忙的农家也许只顾尽情地拥抱丰收而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总是温情脉脉的演奏在人们的耳边。你瞧,浪漫的它,步踩着金黄的稻浪,立于收割后的大地,跳着华尔的轻盈,淅淅沥沥,不紧不慢,飘飘洒洒。细细地品味秋雨的舞姿,静心倾听秋雨的声音,在清新、淡雅、平静的雨境里,不由地畅想起关于秋雨的抒情。

4、小河后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了。一行行排列的非常整齐。种着些青菜、油菜、豌豆、罗汉豆等。远处还有一亩亩水田,可以看见一些农民们正在种秧苗,一排排秧苗随着微风慢慢飘拂。到了黄昏,我们便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吃起饭来。这时,母鸡和小鸡们就都跑过来吃掉下的米粒。美丽的黄昏景象下,大家享用晚饭,闲话家常,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5、一簇簇的树木,典雅素洁;一团团黑黝黝的树影子,拖得老长老长;一片片庄稼,在夜色中依然队形整齐,傲然挺立。农舍里透出一束束的灯光,渐渐地熄灭了。

6、刚来到乡村时,一片迷人的景色就映入我的眼帘,我不禁叫了起来:啊,多么美的景色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木高高地站立着,一座座山蜿蜒起伏。田野里,农民伯伯忙着插秧,那一刻,他们变成了伟大的画家,田野就是他们的画卷。他们拿着大自然这只画笔在画卷上画出自己的心灵。他们的画,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艺术品,但却是最美的艺术杰作。

7、被青草包围的,是个巨大的池塘,池塘绿得就像个无瑕的翡翠。池塘里边有许多雪白的鸭子,游戏水中。忽然有只小鱼悄悄地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鸭子的眼睛。它们迫不及待地潜进水下,飞快地游了过去,其中一只叼住了小鱼,然后猛地吞了下去。

8、清晨我走出家门,天已放晴,东边的天空依然是满天的云,太阳躲在云层后面,洒下缕缕金光,映成一片绯红的朝霞。路面上湿漉漉的,低洼处的积水映照着灰蓝的天和灰暗的云。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我舒展着酸痛的身躯,缓步来到郊外。

9、不时,村道上过来一支娶亲的队伍。由农用机动三轮组成的娶亲车队,披红戴花,满载着嫁妆,排成长长的一溜儿,既排排场又热热闹闹,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结婚的场面逊色。蓝天白云下,唢呐声声里,一张张笑脸阳光般灿烂。

10、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1、在乡村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色,就是绿色,黄色是广阔的麦田。春天,它们绿油油的,有点像可爱的小草,又像披上了嫩绿的服装;夏天,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可爱极了。那绿色就在蔬菜上了。你看:卷心菜、萝卜、土豆、油菜花、玉米??它们都在你的眼前。田野中间还有个稻草人在吓唬偷吃粮食的鸟!红色、紫色就在田野边上的花朵中。瞧,有几只小蜜蜂正兴高采烈得在花芯中嗡嗡地采蜂蜜。

12、日上三竿,人们从梦中醒来,推开门,一地的雪已开始融化,朝阳的地方裸露出褐黄色的土地,冒着氤氲热气。勤快人家早炊的烟雾从屋脊上袅袅升起。许是风的缘故吧,炊烟离开房顶时直直地上升,升着升着就十分随意地斜向一方,渐渐地,化作淡淡的一丝一缕,最后消失在树梢高处的空气里。房顶积雪融化的雪水沿着房檐叮咚滑落,溅湿了檐下挂着的黄玉米和红辣椒。鸡们鸭们从鸡埘鸭架倾巢而出,在院子的雪地上印满杂乱的爪印。看家狗被街巷里流动的脚步声吸引,溜出家门嗅着地奔跑,似乎闻到了不知从谁家飘出的炖肉的肉香。不远处,送灶的爆竹一声炸响,惊飞一树麻雀,震得树枝丫上的雪扑簌簌跌落。

13、离房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欢快地嬉戏。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或是与同伴们嬉闹“嘎嘎——嘎嘎——”的叫声在水上回荡,即使旁边有人在洗衣、洗菜,也阻挡不了它们的欢乐。有几只蜻蜓也爱凑热闹,在水面上飞行着。河旁的苇絮飘飘悠悠的,似乎把小河笼罩在了一起。阳光下的小河,显得格外清澈,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

14、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荷塘。一亩见方的水面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荷叶、荷花。大的荷叶如团扇,小的犹如铜钱,有的悄然独立,有的漂浮于水面,参差不齐却错落有致;雨后的荷叶上布满了水珠,微风一吹,水珠如同粒粒珍珠般在叶面上来回滚动,可爱之极;荷花已完全盛开,是那种近乎透明的白色,庄重、圣洁又不失美丽,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儒周敦颐认为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溢远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仔细品味,确实如此,荷花的超凡脱俗的品质是别的花所望尘莫及的。

15、清晨,总是很自然地醒来,看木窗外的光线越来越亮,鸟儿的鸣叫声由唧唧喳喳的热烈喧闹,到渐渐减少,想是聚会完捉虫子去了。间或有悦耳的歌者,叫几声飞来又飞走。起床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还不到六点钟,太阳已上树间,将光线淡淡地抹在东墙上,投在屋里的光罩着浮尘,细小的颗粒在光线里快乐地上升下沉,如早晨的舞蹈。给母亲收拾好,推她坐在阳光里,便开始做早饭。乡村的生活因为没有了时间观念,一切都可以不慌不忙地做。

16、乡村生活的妙处在院门外。我在旧居小住时,时常穿一双布鞋,换一身便装出门采风。走在青山绿水中,视觉上最为舒服的是山村姑娘那大红大绿的衣装,而听觉方面的享受则是那些耳目一新的鸡鸣虫叫,庄户人家打开院门的声音,这种艳俗的色彩以及拙朴的音响与这大片的麦穗、蹒跚前行的牛群最为亲和。往前再行,在民宅集居的远处有一酒肆,店号为“快活林”。心里甚欢,脚下生风,仿佛沾上点中国功夫的仙气。

17、天色渐亮,阳光四射,驱散本来就无根的雾气。整个村子忽然就活了过来。农人早起,无非两件事,倒夜香,烧早饭。这地方人家的茅厕往往就在河边,男女主人各行其事,并行不悖,倒也不觉任何不妥。稍后,村里鸡飞狗跳,学生上学,农人下地,工人做工。

18、在城市生活久了还是想乡村生活,亲切的脸和风土民情;屋前那条河、那片田,屋后那座山、那片庄稼地??想着想着心都暖了!

19、乡下的外婆家有一间宽敞的房屋。在屋旁,总有一片新绿衬着的瓜架。种着些丝瓜,

或是些黄瓜,那些手掌型的叶子,绿得青翠,或浓或淡。长长的藤顺着竹架,蜿蜒地向上爬,一直到屋顶。现在的瓜架上虽然并没有那些青青的瓜,但也有着不同的风格。青绿的叶,弯曲的藤,给整个房子镶上了没有雕琢过的天然花边。这样的装饰可比城市中高楼门前的石狮子来得亲切、质朴多了。

20、小村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21、金色的田野一望无际,远处的小村庄成了它最好的点缀,蓝天上的白云挡不住太阳那温和的目光,三三两两的树木在秋风中点头,又是一个丰收年。

22、连日的大雨让小河的'水都涨的满满的,河岸边高大的白杨树经暴雨洗涤后,翠绿的叶片湿漉漉的,它们在雨后变得安静起来,不再理会时时袭来的轻风。村里人家黑色的瓦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偶尔会有一串狼藉不堪的泥脚印从田野深处一直延伸到门口的竹篱笆外,篱笆里开着几株猩红的指甲花,几只麻雀抖动着湿漉漉的羽毛在篱笆外跳来跳去。

23、乡村的田园生活不用问自然是好的,伴着山川、河流、炊烟,那美是城市不能及的。比起城市的追追赶赶,还是喜欢在乡村看庄稼每天都在长高。没有种过庄稼的人是体会不到的,自然怪不得你。我曾经种过汗菜,那时十来岁,种菜是为跟大人一样体现劳动价值。我家旁边有一小块土,我扛来锄头有模有样的挖起来,在一个雨天种上汗菜小秧苗,()总共才不到十棵,确载满了我的期待与快乐,从种下的一刻起,它们就成了我的牵挂,浇水、施肥、除草,每天看它们好几次,有时候干脆蹲在那里一看就是好半天,仿佛能看到它们在长高,能听到它们钻出土壤的声音,能感觉到它们在欢乐地允吸大地的养分,在雨露的滋润下,在春风的吹拂下快乐生长。

24、经常有两只可爱的小鸟,捉住河边柳树的梢头,四目相对,鸣鸣啾啾,无限柔情,相依相偎。一对早晨出来透气的鲤鱼,趁着雾气迷蒙,尽情嬉戏,全不管老渔翁羡慕又无奈的目光。

25、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桑树抽出了新芽,整个桑园就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26、菜地旁边是一块玉米地。挺拔笔直的玉米秸已长到一人多高,如同一排排整齐的士兵站立在田野上;玉米还未长熟,玉米须还是那种淡淡的紫色,玉米棒外面裹着几层绿纱衣,在阔大的绿叶中间若隐若现,微风轻轻吹拂,玉米叶“沙沙”作响。我在玉米地旁伫立良久,那似有似无的玉米香味让人陶醉。

27、在屋子后边的一片空地上,还有几种花,凤仙、月季、映山红、大丽菊、鸡冠花,各种各样,依着季节顺序,红如火,(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粉如霞,白如雪??朴素中拥有着非凡气质。在这些花的旁边,还有一丛竹。青嫩的叶,笔挺的竿,互相交错着,投下一片翠绿的浓荫。这时候,还有几株小小的笋,露出尖尖的脑袋,好像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从地底下探出头来。

28、这地方的水真是多得出奇,只要你站在某个空旷的地方,必有一条或大或小的河湾流入你的眼睛。

29、南面的山,山高树茂。名贵的白松、红松,一样样,一片片,郁郁葱葱,清秀挺拔,万年长青。

30、早晨,人们还没有等到河里的鱼儿醒来,便纷纷用竹篙戳碎它们的梦。雾正浓,对面不见人影,等两条船互相靠近了,才惊出一身的冷汗,连连说好险好险,船却已错开一丈有余。这地方有个打鱼的老翁,七十八岁,鹤发童颜,声如洪钟。“小鱼小虾卖哟--”,虽是普普通通的一声吆喝,却让人好似沉醉醒来饱饮一杯酽茶,遍体舒畅,浑身生津。偶有船上懒汉,昨晚喝多了,迷迷糊糊爬出船舱,看天色未明,站在船尾扬下一线浑浊的臊尿。少不得挨老婆一顿臭骂,煮饭的水还得从这河里拎呢!

31、成排的杨树林耸立在古老的运河河畔,挺拔又光秃的树干伸入天际,盘绕交织的树根紧紧地抓住大地,且深入到大地的内心,像是抓疼了谁。见证沧桑的是那些斑驳的树皮。如同古老村子里的乡亲,和我记忆内心深处那些结痂的伤口,让这个暮冬不寒而栗。掉落的叶子已经半埋土中,梗络却依然支撑着,想展示着一种无力的坚强。那些半埋土中的祖坟,朴实,一言不发,像他们的生前,让我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心境。

32、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33、南瓜也贴着地面生长,它的藤蔓却十分张扬地四处延伸,黄灿灿的花朵开的遍地都是;有的黄花已谢,中间长出拳头大小的南瓜蛋子,十天半月后也许会给人们一个沉甸甸的惊喜。

34、只有在乡村的土地上方能看出秋雨的神韵,漫步田埂,手举雨伞,听雨声淅沥在伞面上跳跃,心就会不由地想跟其舞动。斜伞仰望,那颗颗雨滴如粒粒圆滑的晶莹,饱满地从天际飘落。如果再丢掉雨伞,闭上双眼,任雨丝滑过面庞,淋漓的清凉会让每一根心弦随之颤动,迅速产生一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此时若再情不自禁的将雨伞转上一圈,雨滴会向四周飞溅,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涡轮,秋雨里便多了一些童趣和欢乐。

【原文】: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

嗔(chēn):嫌怨。

过山农家:一本题为“山家”,说为张继所作。过:拜访,访问。

【翻译】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赏析】: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诗人首先截取了山行途中特有的景物来描写。诗人走在横跨山溪的木板桥上,板桥下泉声淙淙。“板桥”就是木板做的桥。可以说,每个读者在阅读此诗时,不由得想到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句,感受到早行的清冷中游子孤独寂寥的心境。而这里虽不是这深秋寒意的季节(我们从诗人的“却喜晒谷天晴”可知),但“板桥”意象却赋予山中小溪应有的特色,从而突出了诗人热爱自然之趣。同时,在写作技巧上,诗人还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衬托方法,用淙淙泉声来反衬寂静的山涧环境,使之更加幽静,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有异曲同工之妙。还要注意的是这首诗《过山农家》,但诗句中没有一个“山”字,诗人却是运用了“因水而有山”来间接表现“山”。在写“水”来描写了山之幽静,这也许更易于表达诗人所希望的境界,声音更易于进入诗人的心灵,这样,比直接写瘦硬的山来得更为有境界。

第二句“茅檐日午鸡鸣”。这一句较之第一句,在时空上发生了跳跃。第一句也许写的就是诗人清早出发所见,注重了环境描写,也点出人物(“人渡”中的“人”――诗人)。这一句中的“茅檐”照应了诗题中的“农家”,也许是农家特色居处。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也描写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日午”即指诗人来到农家时的时间――太阳已中午时分。“鸡鸣”即指农家鸡的叫声。这里,诗人抓住了农家 “茅屋”和“鸡叫”来突出深山农舍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声音(鸡叫声)来表现农舍应有的气息,营造了浓郁的生活氛围。

第三句“莫嗔焙茶烟暗”,这句则从人物着笔,带出了这一家是以种茶为副业的农家。“嗔”即嫌怨。“焙茶”又称制茶(炒茶) 即用温火烘茶,古代制茶技术。其作用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这里,诗人是站在山农的角度来写的,以农家主人的口吻说的。我们从农家主人的话语中不但感受到了“焙茶烟暗”的劳动场景――焙茶烟暗,也体会到了农家主人质朴、热情的感情。其中“莫嗔”二字,极富情蕴地表现出农家主人爽直的性格。

第四句“却喜晒谷天晴”,这一句和前句连成一气,从两方面来写的。我们都知道,在南方山区,收获季节往往是云多雨盛,说晴就晴,说雨就雨,阴晴变化无常。诗中写农家为天晴而欣喜,是暗示了农家的丰收。其中的“却喜”二字不但呼应“莫嗔”,而且表现出农家对“晒谷天晴”的喜欢。联系上句,诗人通过空间的变化描写,由地到天,不但突出了“焙茶”和“晒谷”,也通过农家主人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刻画农家主人感情的质朴和性格爽朗。

总之,顾况《过山农家》按行踪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晴天四个方面来展开,一句一个意思,层次清晰,并由物及人,描写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出农家人的质朴性格和农家生活的简朴,从而也暗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诗歌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阅读训练】

一、

1.三、四句中写了山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劳动场面。

2.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3.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3分)

4.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3分)

5.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二、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3.标题的含意是拜访山农,诗中无一“山”字,而“山”却在其中,你从哪个地方能看出“山”的.意境?请做简要赏析。

4.三、四两句是以山农的口吻写的,你认为哪些词语传达了山农的什么性格和感情?(3分)

三、

1.“过山农家”中的“过”的意思是(1分)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泉声”反衬出山的幽静,“鸡鸣”反衬出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

B.前面两句诗句以景取胜,展现了两幅生动、自然的画面。

C.后两句诗句语言含蓄质朴,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D.从山农的口吻中,能表现其淳朴、爽朗的劳动者形象。

3.本诗作为一首六言绝句,在其词句的组合形式上有明显的特征。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四、

1.诗人按行走的顺序,依次摄取了 四个镜头。

2.全诗表现了的劳动 场景,以及山农们的 性格和 感情。

3.诗的格调 ,节奏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

1.焙茶;晒谷

2.示例一:“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写出了山村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

示例二:“鸡鸣”的“鸣”字,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写出了山村生活环境的宁静、闲适的美。

示例三:三、四两句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山农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用“却喜”二字写出了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写出了劳动之美、民风的淳朴之美。(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3.“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1分) “泉声”突出了山间(自然)的幽静,而“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2分)

4.刻画了一位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形象。(1分) “莫嗔”句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却喜”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2分)

5.按诗人走访的顺序来写。(1分)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3分)(如答“先写环境,后写人事”,言之成理也可。)

二、1.【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3.第一句,是通过“板桥”、“泉声”表现了“山”:既有板桥,下必有溪;溪流有声,其为山溪无疑。

4.“莫嗔”、“却喜”二字反映了山农的豪爽性格,体现了淳朴的本色。“莫嗔”,即忙不迭地招呼客人不要因焙制山茶有柴烟见怪;同时与“却喜”相对,表现了山农在丰收以后赶晴天晒粮食的喜悦之情。

1.拜访(1分)(拜访、造访)

2.C(3分)(含蓄)

3.本诗采用意象叠加法,将溪上板桥,人行桥上,耳听雨后泉声组合写出山中如画的风景和特有的幽静,将农家茅舍,雨后初晴,鸡儿闲散鸣叫组合特有的山中农家悠然宁静的氛围,为下句雨后忙碌作铺垫。

六言绝句在每句中两字一顿,形成二二二结构,上下对句自然形成对偶,整首诗写山农家在雨后天晴由悠闲转为忙碌的情景,显得变化中有工整,自然中有韵律,充分地表达了山农的劳动、收获的喜悦之情。(4分)(手法(物象叠加也可)1分,对仗不给分,效果工整有韵律1分,诗歌内容概括,适当引用诗歌中的意向1分,作者的情感:农家生活的喜悦自然宁静)

1.板桥人渡 、 日午鸡鸣 、 烟暗焙茶 、天晴晒谷

2.江南山乡 焙茶晒谷 勤劳爽直 淳朴

3. 明快 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