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不是因为她有多努力,而是她爸妈本来就是白天鹅。
2、好脾气都是磨出来的,坏毛病都是惯出来的,爱挑事都是闲出来的。
3、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件事情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不许骗我、骂我,要关心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你要陪我开心,我不开心,你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你也要见到我,在你心里只有我。
4、其实我们害怕的可能不是结婚本身,而是迫于种种压力跟不太合适的人绑在一起,放弃对爱情的期待和信仰。
5、别嫌弃一直陪你的人,别陪一直嫌弃你的人。
6、其实有点怕一开始就 特别热情的人,这类人的目光通常 很容易被吸引走,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而真正深情的`人往往不易表达,因为水总是流到深处才发不出声音。
7、想要跟人更好地相处,很多时候只需要你问一句:我讲明白了没?而不是问一句:你听懂了没?
8、你今天买不起新鲜水果,就攒钱过几天买,你图便宜买下的烂水果,吃起来时候根本就是负担和垃圾,绝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愉悦。现在得不到就忍,就等,就去努力争取,人生短短几十年,爱和吃能别凑合就别凑合,你的心和胃都很小 ,别亏欠它们。
9、我发现,温柔的人最后往往是无情的那个。因为他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忍了该忍的一切,问心无愧也没什么后悔。最后决定放手,就真的再也不会回头。到那时你再求他,没用的,他已经觉得恶心了。
10、人生四大悲剧:穷得没钱做坏事,熟得没法做情侣,饿得不知吃什么,困得就是睡不着!
11、“突然”是个很好的词,好像一切不珍惜和措手不及都能归咎于突然。突然夏天就过去了,突然就没有暑假了,突然就得到了,突然就失去了,突然谁住进你生命里了,突然你又弄丢谁了,仿佛任何的变故都是突然发生。时间打败时间,爱情打败爱情,输给的不是别人,都是自己。
12、经历过一些事,会懂得,爱未必就是贪婪和占有,既然觉得不可能在一起,就说明那个固定时刻里,并不合适。所有自以为的喜欢,说到底,都是难舍自己;所有自以为的痛苦,说到底,都是心疼自己。
13、最美好的大概还是那些初识的日子,是对彼此不全然地了解又极度渴望了解的那段时光。
14、老妈说了一段话非常经典:你们这代人呐,就是活的太明白了,总爱跟自己较劲,所以什么都得不到。我们当年什么都糊里糊涂,该结婚结婚,该工作工作,现在什么都有了。
15、别老想着“以后还来得及”,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会来不及。
16、别接受一开始就死缠烂打追你的人,真正的喜欢都是小心翼翼仔细斟酌,是想触碰却又缩回的手。
17、去过的地方越多,越知道自己想回什么地方去。见过的人越多,越知道自己真正想待在什么人身边。
18、无奈的是,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如此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又如此锋利。
19、这些年来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20、说出口的伤痛都已平复,绝口不提的才触及心底。
这算是第一周吧,虽然还不到一周,但我觉得每天都过的好长。这两天也只是培训,了解了一下公司概况,适应了一下公司生活,转变了一下身份......
刚开始,只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主要是
这两天也有不少感触,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工作,但有很多问题已经暴露了。社会上有很多生命,包括团队和集体,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努力着,他们的行为并不能考虑到每个细胞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要谅解,客观对待。因为,如果是自己的话,自己也会、也得那么做..........
第二周
真的上产线了,真的开始工作了,真的接触现实了,真的明白了自己是多么擅长理想化。什么实习,什么理论联系实际。我只是借着实习的名义来打工的,企业只是借着实习的名义来招人的,学校也只是借着实习的名义来提高就业率的。这一切都太现实了,而真正不现实的,正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不过也难怪,我们是借着理想的力量上完十余年寒窗的,并且,有多人还在为理想奋斗着。只是,我已经不能再完全依赖于那种虚幻的力量了。不管是所迫,还是自愿,我的路已经从学业的轨道上脱离出来了,现在所面对的,不管是不是我想要面对的,但已经成了我正在面对的,对于现实的结果,还是少一些感情色彩好,毕竟于是无补嘛........
我的工作岗位是在MP4的显示屏排线上贴一片约有三分之一平方厘米的绝缘胶片。我不知道这跟我的专业有多大关系,也不清楚应该把那些理论应用于这个实践中,毕竟任何一个具有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做到,我想这些实践所需要的理论应该在孩童时代刚具有运动能力是就学会了吧。但说是话,这工作我还是不能胜任的,这是很让我自卑的一件事。当然,这样想时已经抛弃了我是一个顶岗实习的大专生这个身份,我是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员工看待的。在这项工作所要求的内容上,我的速度达不到。不错,这些动作我都会做,但我是一个生产者,我需要速度来提高效益,而我的手有点笨,反应不够灵敏,在这方面,我也很惭愧。尽管我是一个上过大专的人,但我还不及那些没上过高中的同事............
第三周
自从离开了学校,我也真的不把自己当学生了,当然,我也真的不是学生了。现在关于学校的任何事、任何情况,我都不想了解,真的恨不得马上就不再与学校有任何必要的联系。我不是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只是对我来说,走出一个地方,就应该走的干干净净的。高中以前,我把养育过我地方当作是母校,高中以后,我把教育过我的地方当做培训机构,大家只是利益的交换。
又过了一周了,在这半个月里,我基本上已经做不到看书了,即使很无聊,也觉的自己没有精力看书。每天不分昼夜的单调工作。其实,在上个寒假来这里打工的时候,我就害怕今后会是这样的生活,但我也知道这就是人活着的生活、我总是看事情有些悲观,但事实也可以这样理解。看天下,一切都是机器,看个人,一切都充满了主动性。人活着是应该以自己为原点看世界的。来到富士康也有一段时间了,上个月的工资(虽然只干了几天)也发了,看着那寥寥无几的几张纸,想想自己机器般的工作,这个交换值得吗?可人人都在做这样的交换,用时间换钱,再用钱去消费时间,挺无聊的。在车间里听着那些90后们说说笑笑,我发现上学程度不同,气质也不一样,只是在这个大专生寥寥无几的产线上,自己总会觉得自卑。同样的工作,我不及他们,那公司何必要用我们这些?但愿转正后,我们会有所不同。不过这日子也挺难熬的,在一个集体里时间长了,人是会变的,变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变了........
第四周
又是一周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嫌快还是嫌慢。工作还是老样子,老动作、老时间。最近跟几个同学谈过工作的事,有两个跟我一起来富士康的同学已经决定要离开了,每天同样的无聊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他们说看不到前途。其实,我也看不到前途,只是还存有一点点希望,希望转正后会变个模样。我似乎已经无法把心投入到工作中了,几乎每天都是为转正受的煎熬。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抱怨学校,猜测着学校接受了什么好处。可这些没有任何用,只是越听到这些话,自己越怀疑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对的。我可以离开这里,可我得考虑很多因素,我也不知道怎样做会对我更有利。富士康确实是个人材来的地方,但这里会把人才毁灭在摇篮里。不过,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眼前的生存需要,那一点点工资........
第五周
这一周只干了三天活,比上一周还惨听说是物料供应不来,但我们员工关心的不是这个物料问题,而是我们能得到多少工资。这样三天两头跟我们
我还是在想,我今后该怎么办,何去何从?
还有,这周我被偷了一个MP5,我觉得我还是把人都想的太好了,这又是一次警钟..........
第六周
这一周还可以,上了六天班。每天干着同一个动作,大脑没什么用处,于是不停的胡思乱想,上至国家大事,下至个人私事,想自己的出路,想自己的未来,想很多不可能发上的美好的事。有时候思考公司的事,看看自己工作的流水线,看看那些干部们的工作。自己心里不停的为他们提意见。毕竟那些基层干部都是从员工里提出来的,没什么管理概念,理论就别说了,经验也不怎么样(当然,或许基层干部根本就不需要懂这些)。我顿时发现自己在学校时看的那些书给我的影响用上了似的。于是我又幻想自己站在他们的角度,应该怎样管理,应该传达给员工一个怎样的工作理念。虽然有些事,就连自己也觉的是瞎想,但还是止不住的会想。
最近,我似乎开始关心国家民生,开始关心党的方针政策了。当然,这只是相对以前而言。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应该从事政治管理,为国家献计,为人民、尤其是为农民谋利。虽然自己是个党员,但这些想法,还是给自己一种不符合身份的感觉。不过,有时候还真觉得自己似乎真适合做个人民的领导者,不知道这是不是仅出于自己的自己的自恋。
还有就是,我们宿舍最近频频被盗。我丢东西,其他室友也丢了很多东西,并且有外人可以出入我们的宿舍,有两次都被人看到了,却没反应过来他们是做什么的,而且这个宿舍区没有摄像装置,宿舍钥匙管理很乱,很多离厂或转宿舍的人都留有曾住宿舍的钥匙。被偷的东西都是在宿舍内有人时丢的,但大家都在睡觉,可那小偷也真是猖狂,宿管也把这当做了很正常的事,不采取任何措施,而且很不负责任。我不知道富士康的其他宿舍是不是这样。倘若真这样,那富士康可真得改善了.不然,这也会成为一个新闻焦点.........
第七周
发上一月工了,我只发了1542元,而有些同学发了2100多元,当然,这是与你的劳动时间成正比的,我们的调休比较多,假期也多。虽然不想休息,可这是生产需求,身不由己。现在每天晚上宿舍里的人都出去玩了,跟发工资前相差太大了。大家手里有钱了啊。虽然,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可对我的有些同学来说影响可大了,他们可是第一次得劳动报酬啊,这下他们有消费资本了,不用每天下班后都闷在宿舍了。我却依旧。我一直在想,自己应该想个方式解决自己的业余生活,我有几次下班去了图书馆,可一天劳累下来,一到图书馆就打瞌睡,这似乎不是个好办法。有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培养一项业余爱好。这句话确实很对,毕竟以后工作就是每天的主要内容,业余生活决定每天的乐趣,若都用睡觉和无聊度过,那人真的是机器而不是人了,那样更会使人觉得活着没意义。所以,我也应该培养业余爱好,做什么好呢?打篮球?没身高,跳舞?没身材,K歌?没勇气,追女孩子?没长相,每口才,溜冰?不会,没伴..........哎,不做什么都有借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舍不得花钱。想想老爸,没日没夜的在工地劳作了二十余年,自己才花了几个钱啊,生病了还得找便宜的药买。难道挣钱的人都不会花钱吗?何必太舍不得呢?哈哈........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
郭台铭
1) 人没有天生的穷命和贱命,只有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磨练自己。
2) 乌龟一定要知道别把兔子吵醒。相对的,兔子是否肯像乌龟那样一跑三十年?
3)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4) 成长,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5) 赢家永远有两个竞争者:一是时间一是自己。
6)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变化抵不上客户一通电话。
7) 顺境的人生人人会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学着走逆境,而且愈年轻愈好,因为逆境才是真正学习成长的机会。
8)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
9) 我不知道什么是所谓「成功的领导」,但我知道什么是「不成功的领导」,就是:不身先士卒的领导;遇事推诿的领导;希望讨好每个人的领导;朝九晚五的领导;赏罚不分的领导。
10) 信心源自于努力和经验。所谓「信心」是无论景气再坏,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
11)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回来拿奖章的人。
12) 风雨中的宁静,没有风雨,哪来的宁静?宁静其实在风雨之中。
13)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4) 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15) 成功是个最差劲的导师,只会带给你无知和胆怯,却不能带给你下一次成功的经验和智慧。
16) 所谓「顾问」,就是你问他「现在几点钟」,而他借用你所戴的手表,然后再告诉你「现在是几点」。
17)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
18) 不懂就要问,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后连里子也会输掉。
19) 如果看问题都和别人一样,看报纸就好了。
20) 学习的方法:.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做比说重要,习比学有效;.人要不断地学习,向对手学习。
21)天下没有完美的办法,但总有更好的办法。
郭台铭语录精选:
1) 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
2) 网络时代,大则恒大,小则灵活。
3) 没有希望,只有欲望,人就完了。
4) 以成败论英雄,根本是在责任心。有责任感的人遇到困难,会主动去解决设法去改变,就容易成功。
5) 每一只公鸡,都以为太阳是牠叫出来的。
6) 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天才型人员到每一家公司都令人头痛。
7) 人过了五十岁,不但要懂得踩油门,更要懂得踩剎车。
8) 人在困苦饥饿的时候,头脑会特别清楚。
9) 大象会跳舞,不是四肢减重了,而是头脑灵活,方向走对了。
10) 轻而易举的成功,是事业的大忌。
有关郭台铭介绍:
郭台铭(1950年10月18日-),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人,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的中国海专,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 (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 (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郭台铭是台湾科技首富,个人持有台湾鸿海集团股票高达71万余张,以鸿海昨天收盘价150.5元(新台币,下同)计算,一张价值逾15万,换算市值即超过千亿元。他光是鸿海股票即可盖两座台北101大楼,或是购买15至20架波音787。若加上其它个人持股,以及通过投资公司持有的财富,《富比世》杂志最新估计,郭台铭财产总值达60亿美元,约合1800亿元台币,是台湾排名第一的富豪,郭台铭捐出九成财产后,在台湾排第三,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升至第一。可见郭台铭的本领有多强。2010年《富比世》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位居第136位。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