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博雅教育经典语录 正文

博雅教育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7 22:27:51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

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词语:

水尤清冽:格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路;出现。

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

隶而从者:跟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下见小潭:在下面。 日光下澈:往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 记之而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小石潭记》学案18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烘托和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柳宗元 , 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亦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3.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2.背景3.文体知识)(结合资料助读书上批注)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

①全石以为底 为: ⑵1潭西南而望 而:

②为坻,为屿 为: 2乃记之而去 而:

③全石以为底 为: 3隶而从者 而:

⑶ ①卷石底以出 以 ⑷①隶而从者 从:

②以其境过清 以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

⑸①乃记之而去 乃: ②乃不知有汉 乃: 2.词类活用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近岸,卷石底以出其岸势犬牙差互

3.文言句式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语(书上批注)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文章的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书上批注)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原文回答。

3.课文时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检测反馈1.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 , 朝人,著名的 家。

曾被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为__________

(2)“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宋代的欧阳修、苏洵、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曾巩。

2.给加点字注音。

隔篁竹 水尤清冽 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

参差披拂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悄怆幽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在选文的第一段中,作者写潭中游鱼,抓住潭小、水清的特点。描写游鱼时动静结合,“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了作者暂时忘却世间烦忧、与鱼同乐的情趣。

B选文的第二段写遥望潭的水源,抓住溪流曲折蜿蜒、岸势“犬牙差互”的特点,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勾画。而“不可知其源”更增加了一层神秘。

C选文的第三段写了作者对小石潭的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一个“静”字,将环境的静渗入心神,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D作为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本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文章大量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景物的描写收到了细致入微、形象逼真的效果。

我的收获:

《小石潭记》表格式导学案17

灵乡中学2014秋年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第六单元<小石潭记>

主备人

袁志斌

审核人

八年级语文组

上课时间

使用班级

学生姓名

老师评价

预习展示

改错空间

学习目标

指导方法

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查阅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P30页和新华字典一一过关

结合课文内容和阳光练习册里的学前热身

了解作者和背景:

自学指导

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 为堪(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深层阅读-----理解积累

1、一词多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加以理解)

乐: 可: 清: 从: 以:

而: 差: 见: 游: 环:

2、语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淑尔远逝 斗折蛇行

心乐之 潭西南而望

3、古今异义

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闻水生

不可久居 鱼可百许头

4、重点句子翻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反馈检测

改错空间

深层探究------整体感知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 特点,小石潭给作者 的感受。

第二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呢?

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小潭源流、抓住溪源、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如何理解呢?

语言赏析(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抓特点,用比喻:

正面、侧面相呼应:

对比描写:

拟人:

移步换景:

语文积累--------唐宋八大家妙记二则

1、欧阳修忘记(王安石)了曾经(曾巩)在韩国(韩愈)的一棵柳树下(柳宗元)吃三苏饼干(苏轼、苏洵、苏辙)。

2、一个叫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的人在拱(曾巩)石头(王安石),流(柳公权)了一身汗(韩愈),就休(欧阳修)息了一会。

《小石潭记》教案25(获奖)

小石潭记

旧城中学 张文景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的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2 抓住特点写景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依图猜诗——《江雪》,导出作者柳宗元简介,明确: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

二 整体感知

1 听读 (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之后全班齐读,然后各推荐一名男生女生进行朗读比赛。(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语气并体会感情)

2 疏通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集体质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先将翻译过程中不能 解决的字、词或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最后教师总结。

3生字辨音(大屏幕出示)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

为屿 y 为嵁 kān 佁然y

俶尔 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4 解释重点词语意思(大屏幕出示)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澈 向下

6)影布石上 照映

7)隶而从者 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5 翻译有代表性的句子(大屏幕出示)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 梳理文章内容(给出答题要求:一人读原文,一同学用译文解说小石潭美景)

问题一:怎样发现石潭的?

二:石潭的全貌怎样?

三:潭水和游鱼怎样?

四:石潭的源头怎样?

五:石潭的环境怎样?

三 重点研讨:(大屏幕出示问题)

(一)再读课文,先品“景”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 读完全文,小石潭给你怎样的印象?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小石潭很 ,因为它 。

2 研讨下列问题:

1)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再品“情”,体会以景写情

1、正所谓情由景生,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呢?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根据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

四 总结全文

1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和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发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板书:

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 师总结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散文。

作者抓住特点描绘了小石潭的景物,

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

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小石潭记》说课稿3

《小石潭记》说课稿

十堰竹山茂华中学 王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具体实施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在第一课时我们了解了作者与背景资料疏通了文意。所以本课以检查字词句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整体感知 走近《小石潭记》

朗读 读清文章线索;这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赏读 描绘一幅美景。要求学生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

设计意图: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达到美育的目的。

3、与柳宗元同游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要是探讨写景的方法)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体会感情,与柳宗元对话

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向学生质疑:前文的“乐”,后文的“忧”一乐一忧,为何?)

第四段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

设计意图: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他是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在引导时我联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景“小桥流水人家”就是这么温馨的场景越发激起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柳宗元也是一样因美景而生感伤,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所以他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感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如果学生能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你能体会柳宗元当时悲凉的心境吗?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与柳宗元对话。

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想听听学生们对柳宗元这一生活态度有什么看法,也想知道他们怎么看待生活中的逆境。这体现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师生共同总结:(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作上借鉴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6、 课外作业:(收集有关山水的名句)

1、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七、反思:授完本课觉得成功之处是: 分析文章重点时,是引导学生在赏析词句的基础上来理解写景的手法。如第一段对一连串的动词的揣摩,第二段对“潭中鱼可百许头”中 “头”字的探讨,鱼的量词怎么能用“头”呢?引导学生用“条”、“尾”、等量词,联系课文语境进行比较阅读。得出用“头”字,写出了鱼的可爱之态,照应了怡然不动的特定镜头。又思第三段对“犬牙”一词也进行质疑,为何不用“猪牙”,或“猫牙”呢?这里要看哪种牙形容“岸势”最为形象。一比较还是原文最为精妙。

通过揣摩、探讨与分析思考,学生对移步换景,特写镜头,侧面描写,运用修辞这几种手法写景就掌握理解了。本文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不足之处:在难点的把握上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不够好。

《小石潭记》教案教学设计24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朗读、品析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抄写、翻译课文,参照译文校对答案,老师简单加以点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看图猜诗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柳宗元是孤独的、凄苦的,因为他被贬官了,被贬到了荒僻的地方。柳宗元写《小石潭记》和《江雪》是在同一个地方,时间接近。所以,学习《小石潭记》时我们不但要注意到文中的景色,更要注意体会作者的心情。(板书:景 情)

2、从复习第五单元课题人手,从“书”“传”“说”“序”引入到第六单元的“记”体裁。指导学生看完学习摘要后板书课题:小石潭记

3、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查找的资料,然后播放课件)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诵读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

簧(huáng)竹 清冽(liè) 披拂(fú) 佁(yǐ) 然

俶(chù)尔 翕(xī) 忽 寂寥(liáo) 幽邃(suì)

二读,读得流畅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做到字音准确,朗读流利。

三读,读出节奏

1.在音节的匀称配合中读出节奏。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在句子的长短交替中读出节奏。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四读,读懂文句

1、说说课文中“以”、“为”的不同含义

(1)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

(2)全石以为底( )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2、说说下列字词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 凄神寒骨( )

3 、补充省略的内容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五读,概括文意

老师读课文,读一段请一个同学概括文段大意。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品读理解

围绕着题目的“小石潭”三个字进行品读

“小石潭记”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记”表示文体,以前学过,这里不重复,剩下的“小”、“石”、“潭”三个字都值得细细品味。

1、以“石”字为例,作品读指导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到了“石”的句子。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句直接点到了石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写到了“石”,“ 坐潭上”自然是坐在石头上面。这是属于间接写到石头的句子。找到这样的句子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字句,发挥联想能力。而且,“凄神寒骨”不但写到了石头,写出了环境的凄清,还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失意、忧愁苦闷之情。这是由景领悟出情。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也写到了石头。翠绿的藤蔓,飘拂在潭边的石头之上,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这是对文章的一种审美思考。

我们的品读就可以这样找句子,这样品味。

2、话题品析活动

学生按照刚才提示的角度,在下面两个话题中选一个对课文进行品读。

话题一:说说石潭的 “小”

话题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和潭边的景物谈)

课文整体感知,

3、出示问题,小组先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石潭的?

(2)、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验证这个“潭”确实是“小潭”,而且也是“石潭”吗?

四、小结

“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读柳之厚山水诸记》

《小石潭记》所写的景色是曲折变化、细致入微的,在这景色之中,又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感情,所以有人评价说它是“心与物化”。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

板书设计:

景 情

小 石 潭 作 者

幽 寂 忧愁苦闷

凄 清 凄凉寂寞

附: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让我对中小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又了一些新的认识。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实质应该是要让学生更顺利地、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八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从衔接的角度讲,更多的则是如何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以最终符合中学学习的要求。具体反映在教学中,则应该是引领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实实在在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正确把握教材

这是一节课效果的根本保证。我认为,只有在正确把握、处理教材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这节课,我抓住课文的景和情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这是成功的保证。

二、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时常看到一些步骤繁多、流程复杂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我佩服设计者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我也会怀疑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一节课要成功,要能真正地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其教学设计必须是重点突出、思路简洁、层次分明的。这次的《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两个板块:诵读感知、品读理解,每一个板块都层次分明。尤其是后一个板块,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也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像这次的话题品析活动,就生成了一些内容:

师:下面我们进行话题品析活动。请同学们在以下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来品读课文,两个话题分别是:一、说说石潭的 “小”;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或潭边的景物来谈。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说的是小石潭的“小”。“全石以为底”可以看出小石潭的“小”,石潭是以整块石头做底,那石头不可能太大。

生2:我也是说小石潭的“小”的。从第四段“坐潭上”可见石头超出了水面,水面应该是很浅的,估计石潭也大不到哪里去。

生3:我也说潭小。第三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是写溪水的,这溪水是石潭的源头,这溪水是很小的,可见流入石潭的水也不多,潭应该也是很小的。

师:“明灭可见”也有可能是青树翠蔓的遮挡造成的,当然,你从这里猜测石潭的小,也符合文意。

生4:我说的是潭的小。第二段开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后面又写到这鱼“尔远逝,往来翕乎”,可见鱼很小,又只有百许头,潭大不到哪里去。

生5: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也说明潭不大。

学生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较之于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更进了一层,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

三、教师要恰当地指导

老师的正确指导是把教学引向深入的保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老师应该在学生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在学生疑惑出指明方向、在学生不明白处讲解。本课教学的成功,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1、朗读指导当讲在关键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很重视学生课堂的朗读。然而,八年级的朗读,与小学、与七年级的朗读应该有什么不同呢?显然,应该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本课的朗读教学,我就比较注重让学生透过朗读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请看教学实录:

师:我觉得,朗读《小石潭记》要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节奏,其实就是要读出文章的变化。变化从哪里来?要依据课文的特点。

本文在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文有一种整齐之美,整齐之中寓有变化。像“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三个四字词语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整齐之美。朗读时首先要注意其内部节奏。“青树翠蔓”是一个并列短语,停顿为“青树/翠蔓”的形式,但如果三个短语读起来节奏一样的话就不好听了,“参差披拂”这个短语朗读时中间可以适当拖长,可以这样读……(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其次,本文还有一种变化之美,本文的句子有长有短。如“近岸”,短,读起来简洁有力,琅琅上口,后面的“卷石底以出”要稍长,读起来显得舒缓,有抑扬之美,朗读时要注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这样的指导,既让学生知道了课文形式的特点,明白了朗读的要点所在,又有老师的示范,所以,这个环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指导当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生的思考应更加深入,这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向九年级过渡的要求。为此,对学生的发言,老师应该迅速地进行判别,并且给予指导。请看教学实录:

师:文中哪些句子是写了“石”的?

生:“全石以为底”。

师:还有呢?

生:“卷石底以出”。

师:还有呢?

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师:还有呢?

(生愕然,有的学生露出了惊讶的笑容。学生们低头思考。)

生:“坐潭上”,因为作者不可能是坐在水上面,所谓“坐潭上”应该是坐在潭边的石头上。

师:他找的这个句子和刚才大家找的句子不同,刚才同学们找的都是直接写到“石”字的句子,他找的这个则是间接地写到“石”的句子。找这样的句子难度更大,需要我们细细地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且展开联想。

几个“还有呢”,让学生出乎意料,引发了他们的深思并使之最终有所发现。接着,点明学生前后回答的不同,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真正的收获,后面的课堂活动也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四、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要有保证

这节课生成了一些东西,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在品读理解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话题,但是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着话题一的,而且都没有能够讲到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呢?我想还是课堂活动时间不够造成的。设计时我只给这个环节留下了12分钟。事实证明,这还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另一个班再教《小石潭记》的时候,我对教学环节作了调整,给学生更充足的品读时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以下是当时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这是说小石潭环境的幽寂,同时,从第五段看,同游者有三个人,隶而从者有两人,总共有六人游小石潭,但作者却说“无人”,我想,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柳宗元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心里面十分忧愁苦闷、凄凉寂寞的反映。

生2:由柳宗元想传递的感觉可以推想出,他所见到的潭是“小”的。如果是“大石潭记”就不容易突出作者被贬官后的寂寥、凄凉的心情了。

生3:我反对你的说法,其实大的景也可以突出孤寂的感觉。

生2:但是我觉得大的景通常是抒发大的感受,像国破家亡的悲凉,以死报国等伟大的情怀啊之类的,例如《过零丁洋》;而小的景更适宜于抒发小一点的感受,这是一般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小石潭应该是比较小的。

虽然回答还显得稚嫩,但是思考的角度、深度都比原来的一节课更进了一步。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讨论更有效呢?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方向呢?

《小石潭记》说课稿2

《小石潭记》说课稿

兴国第七中学 王文杰

尊敬的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它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作者对景物的描绘肖其貌,传其神,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这一单元是本册课本的第二个文言文单元,选入了四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编入这类文章意在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同时能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色,触摸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脉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游记散文的兴趣和能力,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对游记散文的欣赏能力。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它又在“实施建议”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根据课程、单元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预设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①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乐、尤、以、为、参差、可、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居。②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永州八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特点,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要明确便于落实和检测的特点来设计的。)

●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原因,并尝试将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以致用。

4、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文言文教学中选择学生需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既要“求活”又要“求实”。

因此,我选择了老师启发引导下的“自主式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教师活动重在激发思维性,课堂在于问题探索、交流、生成。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整体思路是:自主预习——导入新课——朗读积累——品读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

本文由于时代背景遥远、文言词汇艰深、作者寄予于景的感情难以把握,因此设计了自主预习这一环节,消除阅读障碍。

●自主预习:

熟读课文及《永州八记》中的有关文章(下发《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文章)疏通课文,圈画重点疑点,做好自学笔记。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自主选择以下研究任务:

●诗文组:搜集关于柳宗元的诗文,并选出一些诵读,向同学推荐。

●资料组:搜集有关柳宗元及作品《小石潭记》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文化名人。他因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的内心十分郁闷,因此,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他就是——柳宗元。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他说:“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走进他的《小石潭记》。

(因为这段导语不仅提示了写作背景、文章内容,暗示了作者情感,能为学生学课文作背景、情感铺垫,而且语言很有吸引力,余秋雨的深情评述,易感染学生。导入语亲切,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

(二)朗读、感知、品悟

古人云:“三分诗文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朗读环节。

(设计意图:在多重对话中理解文本:学生通过四个层次的朗读、品味语言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体味柳宗元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有创见性地探究与生活进行对话;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1、字正腔圆地去读——读准、读顺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①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读破句;读顺文章,不打疙瘩。

②示范朗读。老师声情并茂地地配乐朗读课文。

③全班齐读或推荐朗读好的学生读。

(设计意图:因为这篇文章的生字难句、多音字较多,学生难以读好。示范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熏陶感染,初步领略文章的文字美、情景美,尽快进入自主朗读的状态,同时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朗读,起到示范作用。)

2、有板有眼地读——理解、积累

(1)结合注释,读懂文意。(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2)理解积累重点词

(设计意图:解决语言积累问题,养成“眼到、手到、心到”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3、带着思考去读——品读、悟情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主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柳宗元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在主问题逐层推进中实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经典,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1、主问题一:柳宗元在小石潭与“自然相晤”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达成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同时,为后面的“悟情”做了铺垫。)

2、问题二: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如何?说说你的理解。

乐——凄(清、寒)

追问:从哪看出了“乐“?又从哪看出了”凄“?

②讨论: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呢?

(插入作者的相关背景来理解体会,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

3、主问题三:小石潭是柳宗元吗?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品评文章的能力。)

4、怀着回味去读——诗意、情味

他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令人向往。《小石潭记》这篇文学作品,也是一件艺术品。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用欣赏的眼光观赏这副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展现相关的画面。

1、结合课后练习(二),品读第二自然段,用优美的语言复述这种景致。当堂展示评价。评价中对学生复述中“精确的词语、形象的修辞、合理的想象、凄美的意境”作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 “言文并重,文白穿梭”中读得有诗意,读得有情味。)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怀。

(三)作业

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反馈和延伸。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背诵课文

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诵读是内化的过程,赏读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更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2、推荐阅读余秋雨《柳侯祠》或《永州八记》中的其他篇目。

吕淑湘曾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为了更广更深地走进柳宗元,让学习成为一个延续的过程,让学生带着欲望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欲望走出课堂。所以设计了第二个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小石潭记

一、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美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深刻的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另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破点。

二、学情分析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并掌握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所以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生字、词语、疏通文意等知识性的东西,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本节课,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题旨,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感情,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利用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感情。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学习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疏通文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凄”。

五、教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文录音带

六、教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教师适当点拨为辅

七、活动形式:合作、体验、探究、创造

八、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目视全堂,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两句诗?

2、你们知道这两句诗是谁写的吗?

3、关于柳宗元你都了解些什么呢?

(三)复习提问

初二时我们学过《桃花源记》,还记得“记”的有关知识吗?

(四)新授

1、出示学习目标

2、欣赏感知

《小石潭记》这篇文章语言精美,多用短句形成强烈的节奏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听时注意字音字形和朗读节奏。

读读看:篁( )竹 清冽( )卷( )石底以出 坻( ) 参差( )( )披拂( )翕( )忽 悄( )怆( )幽邃( )

3、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语速

4、合作交流

(1) 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课下注释,调动你平日的积累,弄懂课文大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

(2)学生提出疑难,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教师纠正补充。

4、学习探究

精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讨论明确: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2)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水:清 石:怪 树蔓:青翠 鱼;悠然自得 溪水:曲折 岸势:参差不齐

(3)你认为哪一部分描写最精彩,说说理由。(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师着重强调写鱼部分。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飞快地窜向远处,来来去去,轻快敏捷。这里有静景,也有动景,不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鱼的姿态,而且以动衬静,惟妙惟肖地创造了“寂寥无人”的境界。鱼儿能这样往来自若,不正说明鱼儿从未受过人的惊扰,此地的环境之清吗?段末一句“似与游者相乐”则用拟人的手法,把人与鱼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寄寓着作者的诗情。但本段最巧妙之处还在于以鱼写水,句中虽未提及一个“水”,但潭水的清澈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侧面烘托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第四段作者主要抓住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什么特征来写?

提示学生找出写环境气氛的关键词,

(5)作者身处小石潭中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两个表心情的关键字“乐”和“凄”。

怪石、古树、清水、游鱼,清净的景象让作者忘记了尘世的纷扰,灵魂得到了净化,因而感到十分快乐;而幽美的环境又让作者感到寒气透骨,并且这种寒气一直深入到作者的心神中去,因而又感到忧伤悲凉。

5、问题研究

由“乐”而“凄”,同样的景致为什么会让作者的心境有如此大的起伏呢?这种写法叫什么?

(结合自己高兴或悲伤时的情景体验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思考)

师提示写作背景:

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时期。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 “永贞革新”。因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区,而心中非常抑郁。

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作者仕途不顺,想借游山玩水排解心中的郁闷,眼前的美景确实给他带来了一时的欢愉,但被贬的忧伤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也就是说,潭中幽深冷寂的气氛正是作者孤凄悲凉心情的反映。“乐”是暂时的,“凄”是主要的。

这种写法叫寓情于景。

6、小结:(板书)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潭,接着写潭中景物,又写了小溪源流,最后写了潭中气氛。写发现小潭是由闻声而见形,创造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写潭中景物,对水、石、树、鱼的刻画可谓描写细致,特征鲜明;写小潭源流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溪水的曲折和溪岸的参差不齐;优美的景致带给了作者快乐的感受。但美景改变不了他被贬的现实,潭中清静的气氛一下了又勾起了他被贬的凄凉心境;最后部分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借幽深冷寂景抒孤凄悲凉情,借清静的景物抒发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孤凄心情。整篇文章可以说是情景交融,意境非凡。

7、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潭 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 描写细致 幽美 “乐”

特征鲜明

小潭源流 比喻形象

潭中气氛 寓情于景 清静 “凄”

8、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虽然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但的清雅的景浓郁的愁给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假如我们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谁愿意给我当一次导游呢?

(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画面作为参考)

9、配乐伴读

最后,让我们伴随着优雅的音乐齐读课文前四段,再次来感受永州的自然风光之美和作者贬居生活中的独特体验,注意读出作者由“乐”而“凄”的感情变化。

《小石潭记》学案18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烘托和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柳宗元 , 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亦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3.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2.背景3.文体知识)(结合资料助读书上批注)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

①全石以为底 为: ⑵1潭西南而望 而:

②为坻,为屿 为: 2乃记之而去 而:

③全石以为底 为: 3隶而从者 而:

⑶ ①卷石底以出 以   ⑷①隶而从者 从:

②以其境过清 以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

⑸①乃记之而去 乃: ②乃不知有汉 乃: 2.词类活用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近岸,卷石底以出其岸势犬牙差互

3.文言句式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语(书上批注)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文章的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书上批注)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原文回答。

3.课文时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检测反馈1.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 , 朝人,著名的 家。

曾被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为__________

(2)“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宋代的欧阳修、苏洵、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曾巩。

2.给加点字注音。

隔篁竹 水尤清冽 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

参差披拂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悄怆幽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在选文的第一段中,作者写潭中游鱼,抓住潭小、水清的特点。描写游鱼时动静结合,“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了作者暂时忘却世间烦忧、与鱼同乐的情趣。

B选文的第二段写遥望潭的水源,抓住溪流曲折蜿蜒、岸势“犬牙差互”的特点,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勾画。而“不可知其源”更增加了一层神秘。

C选文的第三段写了作者对小石潭的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一个“静”字,将环境的静渗入心神,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D作为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本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文章大量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景物的描写收到了细致入微、形象逼真的效果。

《小石潭记》表格式导学案17

灵乡中学2014秋年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第六单元<小石潭记>

主备人

袁志斌

审核人

八年级语文组

上课时间

使用班级

学生姓名

老师评价

预习展示

改错空间

学习目标

指导方法

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查阅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P30页和新华字典一一过关

结合课文内容和阳光练习册里的学前热身

了解作者和背景:

自学指导

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 为堪(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深层阅读-----理解积累

1、一词多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加以理解)

乐: 可: 清: 从: 以:

而: 差: 见: 游: 环:

2、语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淑尔远逝 斗折蛇行

心乐之 潭西南而望

3、古今异义

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闻水生

不可久居 鱼可百许头

4、重点句子翻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反馈检测

改错空间

深层探究------整体感知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 特点,小石潭给作者 的感受。

第二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呢?

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小潭源流、抓住溪源、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如何理解呢?

语言赏析(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抓特点,用比喻:

正面、侧面相呼应:

对比描写:

拟人:

移步换景:

语文积累--------唐宋八大家妙记二则

1、欧阳修忘记(王安石)了曾经(曾巩)在韩国(韩愈)的一棵柳树下(柳宗元)吃三苏饼干(苏轼、苏洵、苏辙)。

2、一个叫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的人在拱(曾巩)石头(王安石),流(柳公权)了一身汗(韩愈),就休(欧阳修)息了一会。

《小石潭记》教案25(获奖)

小石潭记

旧城中学 张文景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的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2 抓住特点写景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依图猜诗——《江雪》,导出作者柳宗元简介,明确: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

二 整体感知

1 听读 (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之后全班齐读,然后各推荐一名男生女生进行朗读比赛。(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语气并体会感情)

2 疏通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集体质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先将翻译过程中不能 解决的字、词或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最后教师总结。

3生字辨音(大屏幕出示)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

为屿 y 为嵁 kān 佁然y

俶尔 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4 解释重点词语意思(大屏幕出示)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澈 向下

6)影布石上 照映

7)隶而从者 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5 翻译有代表性的句子(大屏幕出示)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 梳理文章内容(给出答题要求:一人读原文,一同学用译文解说小石潭美景)

问题一:怎样发现石潭的?

二:石潭的全貌怎样?

三:潭水和游鱼怎样?

四:石潭的源头怎样?

五:石潭的环境怎样?

三 重点研讨:(大屏幕出示问题)

(一)再读课文,先品“景”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 读完全文,小石潭给你怎样的印象?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小石潭很 ,因为它 。

2 研讨下列问题:

1)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再品“情”,体会以景写情

1、正所谓情由景生,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呢?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根据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

四 总结全文

1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和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发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板书:

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 师总结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散文。

作者抓住特点描绘了小石潭的景物,

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

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小石潭记》说课稿3

《小石潭记》说课稿

十堰竹山茂华中学 王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具体实施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在第一课时我们了解了作者与背景资料疏通了文意。所以本课以检查字词句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整体感知 走近《小石潭记》

朗读 读清文章线索;这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赏读 描绘一幅美景。要求学生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

设计意图: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达到美育的目的。

3、与柳宗元同游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要是探讨写景的方法)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体会感情,与柳宗元对话

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向学生质疑:前文的“乐”,后文的“忧”一乐一忧,为何?)

第四段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

设计意图: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他是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在引导时我联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景“小桥流水人家”就是这么温馨的场景越发激起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柳宗元也是一样因美景而生感伤,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所以他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感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如果学生能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你能体会柳宗元当时悲凉的心境吗?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与柳宗元对话。

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想听听学生们对柳宗元这一生活态度有什么看法,也想知道他们怎么看待生活中的逆境。这体现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师生共同总结:(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作上借鉴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6、 课外作业:(收集有关山水的名句)

1、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七、反思:授完本课觉得成功之处是: 分析文章重点时,是引导学生在赏析词句的基础上来理解写景的手法。如第一段对一连串的动词的揣摩,第二段对“潭中鱼可百许头”中 “头”字的探讨,鱼的量词怎么能用“头”呢?引导学生用“条”、“尾”、等量词,联系课文语境进行比较阅读。得出用“头”字,写出了鱼的可爱之态,照应了怡然不动的特定镜头。又思第三段对“犬牙”一词也进行质疑,为何不用“猪牙”,或“猫牙”呢?这里要看哪种牙形容“岸势”最为形象。一比较还是原文最为精妙。

通过揣摩、探讨与分析思考,学生对移步换景,特写镜头,侧面描写,运用修辞这几种手法写景就掌握理解了。本文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不足之处:在难点的把握上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不够好。

《小石潭记》教案教学设计24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朗读、品析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抄写、翻译课文,参照译文校对答案,老师简单加以点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看图猜诗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柳宗元是孤独的、凄苦的,因为他被贬官了,被贬到了荒僻的地方。柳宗元写《小石潭记》和《江雪》是在同一个地方,时间接近。所以,学习《小石潭记》时我们不但要注意到文中的景色,更要注意体会作者的心情。(板书:景 情)

2、从复习第五单元课题人手,从“书”“传”“说”“序”引入到第六单元的“记”体裁。指导学生看完学习摘要后板书课题:小石潭记

3、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查找的资料,然后播放课件)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诵读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

簧(huáng)竹 清冽(liè) 披拂(fú) 佁(yǐ) 然

俶(chù)尔 翕(xī) 忽 寂寥(liáo) 幽邃(suì)

二读,读得流畅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做到字音准确,朗读流利。

三读,读出节奏

1.在音节的匀称配合中读出节奏。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在句子的长短交替中读出节奏。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四读,读懂文句

1、说说课文中“以”、“为”的不同含义

(1)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

(2)全石以为底( )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2、说说下列字词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 凄神寒骨( )

3 、补充省略的内容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五读,概括文意

老师读课文,读一段请一个同学概括文段大意。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品读理解

围绕着题目的“小石潭”三个字进行品读

“小石潭记”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记”表示文体,以前学过,这里不重复,剩下的“小”、“石”、“潭”三个字都值得细细品味。

1、以“石”字为例,作品读指导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到了“石”的句子。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句直接点到了石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写到了“石”,“ 坐潭上”自然是坐在石头上面。这是属于间接写到石头的句子。找到这样的句子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字句,发挥联想能力。而且,“凄神寒骨”不但写到了石头,写出了环境的凄清,还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失意、忧愁苦闷之情。这是由景领悟出情。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也写到了石头。翠绿的藤蔓,飘拂在潭边的石头之上,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这是对文章的一种审美思考。

我们的品读就可以这样找句子,这样品味。

2、话题品析活动

学生按照刚才提示的角度,在下面两个话题中选一个对课文进行品读。

话题一:说说石潭的 “小”

话题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和潭边的景物谈)

课文整体感知,

3、出示问题,小组先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石潭的?

(2)、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验证这个“潭”确实是“小潭”,而且也是“石潭”吗?

四、小结

“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读柳之厚山水诸记》

《小石潭记》所写的景色是曲折变化、细致入微的,在这景色之中,又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感情,所以有人评价说它是“心与物化”。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

板书设计:

景 情

小 石 潭 作 者

幽 寂 忧愁苦闷

凄 清 凄凉寂寞

附: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让我对中小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又了一些新的认识。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实质应该是要让学生更顺利地、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八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从衔接的角度讲,更多的则是如何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以最终符合中学学习的要求。具体反映在教学中,则应该是引领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实实在在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正确把握教材

这是一节课效果的根本保证。我认为,只有在正确把握、处理教材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这节课,我抓住课文的景和情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这是成功的保证。

二、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时常看到一些步骤繁多、流程复杂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我佩服设计者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我也会怀疑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一节课要成功,要能真正地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其教学设计必须是重点突出、思路简洁、层次分明的。这次的《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两个板块:诵读感知、品读理解,每一个板块都层次分明。尤其是后一个板块,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也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像这次的话题品析活动,就生成了一些内容:

师:下面我们进行话题品析活动。请同学们在以下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来品读课文,两个话题分别是:一、说说石潭的 “小”;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或潭边的景物来谈。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说的是小石潭的“小”。“全石以为底”可以看出小石潭的“小”,石潭是以整块石头做底,那石头不可能太大。

生2:我也是说小石潭的“小”的。从第四段“坐潭上”可见石头超出了水面,水面应该是很浅的,估计石潭也大不到哪里去。

生3:我也说潭小。第三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是写溪水的,这溪水是石潭的源头,这溪水是很小的,可见流入石潭的水也不多,潭应该也是很小的。

师:“明灭可见”也有可能是青树翠蔓的遮挡造成的,当然,你从这里猜测石潭的小,也符合文意。

生4:我说的是潭的小。第二段开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后面又写到这鱼“尔远逝,往来翕乎”,可见鱼很小,又只有百许头,潭大不到哪里去。

生5: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也说明潭不大。

学生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较之于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更进了一层,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

三、教师要恰当地指导

老师的正确指导是把教学引向深入的保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老师应该在学生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在学生疑惑出指明方向、在学生不明白处讲解。本课教学的成功,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1、朗读指导当讲在关键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很重视学生课堂的朗读。然而,八年级的朗读,与小学、与七年级的朗读应该有什么不同呢?显然,应该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本课的朗读教学,我就比较注重让学生透过朗读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请看教学实录:

师:我觉得,朗读《小石潭记》要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节奏,其实就是要读出文章的变化。变化从哪里来?要依据课文的特点。

本文在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文有一种整齐之美,整齐之中寓有变化。像“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三个四字词语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整齐之美。朗读时首先要注意其内部节奏。“青树翠蔓”是一个并列短语,停顿为“青树/翠蔓”的.形式,但如果三个短语读起来节奏一样的话就不好听了,“参差披拂”这个短语朗读时中间可以适当拖长,可以这样读……(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其次,本文还有一种变化之美,本文的句子有长有短。如“近岸”,短,读起来简洁有力,琅琅上口,后面的“卷石底以出”要稍长,读起来显得舒缓,有抑扬之美,朗读时要注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这样的指导,既让学生知道了课文形式的特点,明白了朗读的要点所在,又有老师的示范,所以,这个环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指导当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生的思考应更加深入,这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向九年级过渡的要求。为此,对学生的发言,老师应该迅速地进行判别,并且给予指导。请看教学实录:

师:文中哪些句子是写了“石”的?

生:“全石以为底”。

师:还有呢?

生:“卷石底以出”。

师:还有呢?

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师:还有呢?

(生愕然,有的学生露出了惊讶的笑容。学生们低头思考。)

生:“坐潭上”,因为作者不可能是坐在水上面,所谓“坐潭上”应该是坐在潭边的石头上。

师:他找的这个句子和刚才大家找的句子不同,刚才同学们找的都是直接写到“石”字的句子,他找的这个则是间接地写到“石”的句子。找这样的句子难度更大,需要我们细细地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且展开联想。

几个“还有呢”,让学生出乎意料,引发了他们的深思并使之最终有所发现。接着,点明学生前后回答的不同,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真正的收获,后面的课堂活动也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四、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要有保证

这节课生成了一些东西,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在品读理解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话题,但是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着话题一的,而且都没有能够讲到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呢?我想还是课堂活动时间不够造成的。设计时我只给这个环节留下了12分钟。事实证明,这还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另一个班再教《小石潭记》的时候,我对教学环节作了调整,给学生更充足的品读时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以下是当时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这是说小石潭环境的幽寂,同时,从第五段看,同游者有三个人,隶而从者有两人,总共有六人游小石潭,但作者却说“无人”,我想,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柳宗元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心里面十分忧愁苦闷、凄凉寂寞的反映。

生2:由柳宗元想传递的感觉可以推想出,他所见到的潭是“小”的。如果是“大石潭记”就不容易突出作者被贬官后的寂寥、凄凉的心情了。

生3:我反对你的说法,其实大的景也可以突出孤寂的感觉。

生2:但是我觉得大的景通常是抒发大的感受,像国破家亡的悲凉,以死报国等伟大的情怀啊之类的,例如《过零丁洋》;而小的景更适宜于抒发小一点的感受,这是一般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小石潭应该是比较小的。

虽然回答还显得稚嫩,但是思考的角度、深度都比原来的一节课更进了一步。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讨论更有效呢?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方向呢?

《小石潭记》说课稿2

《小石潭记》说课稿

兴国第七中学 王文杰

尊敬的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它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作者对景物的描绘肖其貌,传其神,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这一单元是本册课本的第二个文言文单元,选入了四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编入这类文章意在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同时能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色,触摸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脉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游记散文的兴趣和能力,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对游记散文的欣赏能力。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它又在“实施建议”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根据课程、单元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预设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①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乐、尤、以、为、参差、可、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居。②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永州八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特点,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要明确便于落实和检测的特点来设计的。)

●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原因,并尝试将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以致用。

4、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文言文教学中选择学生需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既要“求活”又要“求实”。

因此,我选择了老师启发引导下的“自主式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教师活动重在激发思维性,课堂在于问题探索、交流、生成。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整体思路是:自主预习——导入新课——朗读积累——品读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

本文由于时代背景遥远、文言词汇艰深、作者寄予于景的感情难以把握,因此设计了自主预习这一环节,消除阅读障碍。

●自主预习:

熟读课文及《永州八记》中的有关文章(下发《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文章)疏通课文,圈画重点疑点,做好自学笔记。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自主选择以下研究任务:

●诗文组:搜集关于柳宗元的诗文,并选出一些诵读,向同学推荐。

●资料组:搜集有关柳宗元及作品《小石潭记》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文化名人。他因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的内心十分郁闷,因此,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他就是——柳宗元。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他说:“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走进他的《小石潭记》。

(因为这段导语不仅提示了写作背景、文章内容,暗示了作者情感,能为学生学课文作背景、情感铺垫,而且语言很有吸引力,余秋雨的深情评述,易感染学生。导入语亲切,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

(二)朗读、感知、品悟

古人云:“三分诗文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朗读环节。

(设计意图:在多重对话中理解文本:学生通过四个层次的朗读、品味语言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体味柳宗元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有创见性地探究与生活进行对话;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1、字正腔圆地去读——读准、读顺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①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读破句;读顺文章,不打疙瘩。

②示范朗读。老师声情并茂地地配乐朗读课文。

③全班齐读或推荐朗读好的学生读。

(设计意图:因为这篇文章的生字难句、多音字较多,学生难以读好。示范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熏陶感染,初步领略文章的文字美、情景美,尽快进入自主朗读的状态,同时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朗读,起到示范作用。)

2、有板有眼地读——理解、积累

(1)结合注释,读懂文意。(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2)理解积累重点词

(设计意图:解决语言积累问题,养成“眼到、手到、心到”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3、带着思考去读——品读、悟情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主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柳宗元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在主问题逐层推进中实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经典,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1、主问题一:柳宗元在小石潭与“自然相晤”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达成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同时,为后面的“悟情”做了铺垫。)

2、问题二: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如何?说说你的理解。

乐——凄(清、寒)

追问:从哪看出了“乐“?又从哪看出了”凄“?

②讨论: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呢?

(插入作者的相关背景来理解体会,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

3、主问题三:小石潭是柳宗元吗?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品评文章的能力。)

4、怀着回味去读——诗意、情味

他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令人向往。《小石潭记》这篇文学作品,也是一件艺术品。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用欣赏的眼光观赏这副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展现相关的画面。

1、结合课后练习(二),品读第二自然段,用优美的语言复述这种景致。当堂展示评价。评价中对学生复述中“精确的词语、形象的修辞、合理的想象、凄美的意境”作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 “言文并重,文白穿梭”中读得有诗意,读得有情味。)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怀。

(三)作业

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反馈和延伸。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背诵课文

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诵读是内化的过程,赏读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更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2、推荐阅读余秋雨《柳侯祠》或《永州八记》中的其他篇目。

吕淑湘曾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为了更广更深地走进柳宗元,让学习成为一个延续的过程,让学生带着欲望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欲望走出课堂。所以设计了第二个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朱子致力传承与创新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有古有今连续不断发展的文化。应当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首先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意识。2500年前孔子整理了三代以来的文化,确立了中国最早的经典文本,建立了中国文化的经典意识,建立起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努力传承六经,代代传经释经;唐以后的儒家特别是宋代的道学又形成了一种道统的意识,使得后来儒家以传承发扬中国文化的经典和维护华夏文化的生命为神圣的使命。其次,汉字虽然历经演变,但很早就成为沟通华夏文明区内各种方言的统一交流工具,这种统一的文字保证了统一的文化。再次,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注重历史的传统,很早以来历史的记述不断,而且受到珍视,历史的记述起着承载民族历史记忆、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最后,很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大夫在政治实践、地方教化和文化活动中,始终自觉传播、提倡、强调典籍中的价值观念,强化这些价值观念,并使得这些价值渗透在一切文化层次和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人民大众的文化心理。

中国文化一贯重视传承。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中华文明历夏、商、周三代,一脉相承。三代的文明精华保存在《诗经》和《尚书》等“六经”之中,王官失守之后,儒家学派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从汉代起,儒学以经学为平台,将华夏古文明不断传承下去;同时,儒家总结提炼了华夏古文明的价值概念,加以发展,建立了影响中国人至深的儒家价值理念。儒家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的自觉,在不断传承五经的过程中,发展新的诠释,适应时代和文化的挑战。可以说一部中华文化史就是不断传承和创新的历史。唐宋以来“道统”传承的观念日益发展,其代表为韩愈,韩愈“原道”的道,其内容就是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概念。北宋的道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新形态,它不仅在经典诠释方面开辟了新的维度,在思想文化上也开了新生面。宋代道学特别强调“传道”的意识,这里的“道”即是儒家学术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伦理的、人生的,也是政治的、社会的。可以说儒家特别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在宋明道学的文化意识中,显示出对“学绝道丧”的特别忧患,“学绝”就是学术断绝,“道丧”就是价值迷失,学绝道丧就是文化传承的中断。韩愈以传道的谱系来论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即所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坚持道统论及其文化实践的代表是朱子,朱子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广泛继承了儒家的学术文化,在理学方面,有太极、通书解义,西铭解义,编订二程遗书、上蔡语录,作知言疑义,编近思录、小学。在史学方面有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经学方面有周易本义、启蒙,诗集传,主编仪礼经传通解,指导书经集传,终生作四书集注,或问,在文献整理方面作孝经勘误,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阴符经考异等。朱子的文化实践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朱子对古代文化作了全面的整理,对四书的集结和诠释尤花费了毕生精力,是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朱子在孔子以后于文化传承方面作出了最大贡献,这是近一千年以来无人可以与之相比的,是我们今天从事文化传承的榜样。

那么,文化传承创新在今天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呢?中华文明是连续发展几千年的文明,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帝国主义的侵逼压迫之下,民族生命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和现代化,并和本土文化不断结合,使得中国现代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文化的压力之下,中国文化的自然传承遭遇阻断,我们自己在认识上的失误也一度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政治地位大大提升,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这使我们愈来愈意识到,今天我们身处的时代过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过程,也同时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过程,这是全国上下业已形成的共识和自觉。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正是指向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化遭遇不正常的断裂、压抑,指向中华文化生命的正常传承,求得文化生命的无碍畅通。没有当代中国的现代化的成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文化传承的问题。

今天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今天的成就是以几千年发展的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也是以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养育起来的文化能力为基础的。而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以儒家倡导的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恕中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一套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支配和影响了中国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建设和政策施行,支撑了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主导了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支配和影响了中国历代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亦即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朱子与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巩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息奋斗的发展和这一套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这些价值也构成了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基本属性,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力无不来自这些价值及其实践。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志士仁人的奋斗都是这些价值的充分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传承不仅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所应负担的文化使命,也同时是面对现代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的价值迷失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延续的意义,更具有满足当今社会价值重建的需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已与古代社会根本有别,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既与古代社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思想文化传承的时候注意创新,以适合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的建立不能割断历史,也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在稳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以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因应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

欲望应受道德原则制约

朱子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大学》本是古代儒家的一篇文献,其中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最重视其中的“格物”。他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道理;而穷理必须在事物上穷,不能脱离事物。即物穷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观察事物、思考其道理。所以,朱熹一生中任官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他所到任之处,必兴学校。如白鹿洞书院初建于南唐,但南宋初已经废坏,朱熹在五十岁时出任江西南康军的郡守,他在庐山上访求白鹿洞书院的废址,重建了白鹿洞书院。他亲自立订了《白鹿洞书院学规》,一方面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另一方面强调修身、处事、践行的原则。这是中国书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学规不仅对后来的中国教育影响很大,至今在东亚的一些国家仍可以看到其影响。朱熹在六十五岁出知潭州时,还曾主持修复岳麓书院,以《白鹿洞书院学规》为学规,以四书集注为教材,亲自到学院讲学。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两个,它们都和朱熹的讲学与教育实践有关。

朱子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作为修身之要,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作为处事之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言忠信,行笃敬”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惩忿窒欲”出于周易损卦,“迁善改过”出于周易益卦,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最早把这两句连在一起。“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于汉儒董仲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这可以说是朱子强调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原理,指导我们“如何要求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做事处世”。

朱熹论道德的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朱熹关于理性与欲望、道德原则与个人私欲关系的看法。朱熹阐发了古代“道心唯微,人心唯危”的思想,认为“人心”是指个体的感性欲望,与生俱来,不可能不产生,也不可能消除;但如果“无所主宰,流而忘返”,社会就会“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会,就应该用“道心”主宰“人心”,道心是指人的道德意识与理性。朱熹认为道心的特点是公,即反映了社会公共的道德法则。朱熹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从加强法制以约束人的行为来考虑,所以朱熹的方法是完全诉诸道德,这是理学的局限性,但突出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还是正确的。朱熹和理学还提出理和欲亦即天理和人欲的问题。与道心相对的人心是指人的自然欲望,而与天理相对待的人欲是指人心中那些违背公共原则的私欲。天理则含有普遍原则的意义。朱熹认为欲望应当受道德原则的制约。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指要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那些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当然,每个时代的社会公共准则有所不同,朱熹所处的是封建时代,所以他有时所说的具体准则是当时社会的规范准则,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朱熹提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是的便是天理,非的便是人欲”,“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而今须要天理人欲、公私利欲,分别得明白。”当然,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方面,朱熹有些问题并未处完满,他比较忽视欲望和生命力的满足,未能重视理性和欲望也有统一的一面。但总的说,朱熹的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朱子把道德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以道德理性主宰、支配人的感性欲望,以实现人的本性,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所谓“存天理、去人欲”,突出理与欲的对立,就是在道德理性和自然欲望的冲突中高扬道德理性的意义,展现人性的庄严,坚持道德不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而必须建立在理性主宰、责任意识、美德培养之上,以理统情,以理制欲、以理节情。朱子非常重视道德规范之理,要求人们用大学的功夫认识道德规范之理,并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仁体的内在自觉。这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主敬穷理的工作伦理

朱子学的学问宗旨,还常常被概括为“主敬穷理”,所谓“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前面谈的是有关穷理格物的一面,我们再来看主敬的一面。什么是主敬?主敬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也是一种行为的状态,朱子说敬是“教人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其实专一、谨畏。不放逸,不仅是随事而行,也应当是随处而行,不管做事时与不做事时,都要主敬。分别来说,不做事时是主敬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态度,即内心总是处于一种警觉、警省、敬畏的状态;做事时的主敬则表现了一种做事的态度和伦理,一种专一、敬业的态度,它的反面是“怠惰放肆”。从从业做事的角度来说,朱子学的现代意义之一,是可以为东亚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一种“工作伦理”,朱子学的主敬精神为传统到现代的工作伦理提供了一种现成的资源、现成的伦理概念。近代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特别重视工作伦理对现代资本主义大生产产生的作用,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借助了新教伦理作为精神动力,他曾指出“资本主义无法利用那些信奉无纪律的自由自在的信条的人的劳动”,主敬所代表的正是有自我约束、严肃认真、勤勉专一的工作态度,保持东亚社会积极的工作伦理,朱子学仍能提供重要的资源。

从广义的内心生活态度来说,敬畏感是一种带有宗教性的内心态度和感受,其根本必归结到对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头上的星空代表宇宙法则,宇宙法则加上心中的道德,这就是朱子讲的天理。主敬包含的敬畏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灵境界和道德境界。

学习是人生的基本态度

朱子学最为强调的是格物穷理,大学的“格物”朱子解释为即物穷理,格物穷理之方法是多种的,朱子特别突出的是读书讲学,其中特别突出学习的精神。我们知道,孔子在《论语》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孔子强调的人生基本态度,也是孔子强调的修身方法。从孔子的角度来看,学习不是一个人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在人生的一个阶段就完成的事情,学习是一种根本的人生态度,应当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树立这种人生态度并加以实践,就会获得快乐和满足。朱子的思想很重视中庸所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但朱子格物穷理的思想重点在强调“道问学”,朱子自己也承认,在道问学和尊德性二者之间,他讲道问学更多一些。因此,就哲学的精神来看,朱子学可以说是孔子学习思想的最大继承、发展、推动者。朱子学的格物论可以说是对儒家自古以来的“学习”思想的一种哲学的论证和展开。

就中国而言,朱子学的对象主要是“士人”,即明清时代所谓“读书人”,朱子学的宗旨即为士人提供一套道德学问思想体系,因此朱子学强调“学习”“读书”的性格是与其宗旨相一致的。今天的现代社会在教育程度上已与古代不同,以古代朱子学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超过小学而属于“大学”,所以重视《大学》的朱子学适用于今天现代社会的几乎所有人。现代社会越来越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一方面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以及各种艺文知识,增长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知识的变化要求人民必须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人的寿命普遍延长,退休后也仍然需要继续学习以发展各种人生的目标。因此,现代人的学习已经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在这方面,朱子学的“学习精神”应当说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指导。

1175年,朱熹46岁时,曾和另一个有名的学者陆九渊,在江西鹅湖寺举行学术辩论,这是南宋思想史上一次有名的事件。争论的焦点是,朱熹强调要教人广泛读书,考察事物之理,而陆九渊则主张反求内心,不重视读书。朱熹的主张显然是一种重视知识和学习的理性主义的方法。

“格物致知”与“通识教育”相同

除了学习精神,朱子学的教育理念也有其现代意义。从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朱子的格致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在朱子哲学之中,读书是格物的最主要的工夫,《朱子语类》的“读书法”,记载了朱子教人如何读书,特别是如何读圣贤书的方法。虽然朱子自己的著作中似乎并没有把读书明确作为一个哲学主题来讨论,但有关读书必要性的问题意识处处渗透在朱子的哲学议论之中。鹅湖之会的最后,朱陆的争辩集中在要不要肯定读书作为学圣人的工夫,也反映出这一点。朱子所重视的格物工夫,其中主要的用力之方即是读书,对读书作为工夫的肯定以及以读书为背景的哲学建构,是朱子对孔子“学”的思想的重要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之后,对“学”或由读书以学的思想贡献最大的人就是朱子。可以说,朱子的思想即是为近古的士人(读书人)提供的一套学为圣人的目标和方法。现代人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朱子思想应较适宜于现代教育中学习者的需要。

朱子一生学问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而对大学的几个重要观念的诠释在他的整个经典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朱子少年时即从父受教读《大学》,临终前仍在修改《大学章句》,他以超人的学识和智力,把终生的心力贡献给这一篇短小的文献的整理和解释。这表明朱子对经典权威的尊重,和通过汲取古典的智慧并加以创新来发展人文价值的信念。朱子所强调的格物和问学,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肯定经典讲论在儒学中的正当地位。朱子对经典学习非常重视,朱子所推动的读书主要也是读圣贤之书,读经典之书。虽然朱子作为哲学家毕生从事经典的诠释,但由于朱子特别重视读书人的经典学习,所以,他的经典诠释,是表述形式上,特别注意适合一般士人对经典学习的需要。宋明学者并非都是如此,如王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是船山自己的思想著作,而不是用来教授学生的。朱子则不同,从《论语训蒙口义》到《四书章句集注》,多数朱子的经典解释著作都着眼于学生的经典学习,以帮助一般读书人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为其著作目的之一。这使得朱子的著作在今天通识教育的经典学习中仍有参考的意义。

最后,朱子对经典学习,是持“德性”―“问学”相统一的立场,因此强调读书与经典学习。一方面,朱子始终以道问学的态度,主张人的为学向一切人文知识开放,注重精神发展的丰富性;但朱子并不是引导人走入专门性知识,是朝向超越专门知识,追求达到一种对全体世界的理解。这种态度最接近于通识教育的思想,即朱子真正强调的格物,不是追求一草一木的具体知识,而是达到对万事万物的“通识”理解;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指向具体领域的物理,而是指向整个世界的普遍天理。另一方面,朱子也以尊德性的要求,引导读书者把经典书中的道理与个人的涵养结合在一起,注重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感的培养,涵养德性和品质,追求德性与知性的平衡发展,这也是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符合的。

近代东亚教育、科学的发展,曾借用朱子学的格物致知观念接引西方近代科学,是朱子学观念在中国学术近代化发生积极作用的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朱子学的格物论有益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外,还应看到朱子学的格物致知思想更近于晚期受到大家重视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因为朱子的格物说的确不是朝向某些专业的科学研究,而是重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道德理解、多元眼界和宽阔胸怀。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则是关于经典文本学习的课程,经典的意义在于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在历史筛选过程中经历选择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对经典的不断学习与发展是文明的传承的重要途径,这正是朱子所始终重视的一点。由此可见,对于当代的通识教育来说,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朱子学对社会风俗的改善

在朱子的四书著作中,对大学的研究和阐发,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集中地表达了朱子的儒学思想,大学固然着眼于成年读书人的修身,但也关注社会风俗的改善。如其《大学章句序》的最后一句:“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在此序文中朱子明白表达出,不仅学校教育着眼于全民,所谓“当世之人无不学”;而且即使是大学,也并非只与君子精英有关,强调大学之教不仅与“学者修己治人”有关,也与“国家化民成俗”有关;不仅与“治隆于上”有关,也与“俗美于下”有关。因为就教育和学习的内容而言,儒家的学校教育与佛教不同,对士大夫来说是“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对普通民众而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所以,其教育的结果,“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学习者经过学习,不会脱离人伦日用,而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的性分和职分,在其本职位置上尽其分尽其伦尽其职、尽其力尽其心尽其性。每个人都在其社会职位上尽其力,国家自然就得化民成俗之效了。“性分”指个人命定的社会地位和活动限度,“职分”是指对所处社会地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性分的概念本出自玄学,朱子则由此阐明儒家教育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即使人安其性分,尽其职分,移风易俗,指出化民成俗的重要性。朱子一生的小学蒙学著作也很多,是对传统蒙学教育贡献最大的人,他的著作如童蒙须知、小学、增损吕氏乡约等,流行甚广,对儒学价值的大众化、通俗化,对培养少年儿童,养成德性,起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应当重视朱子这方面的贡献,可使朱子的这些著作与目前流行的《弟子规》一起,古为今用,在道德教育中起其应有的作用。朱子的家礼、家训也不仅对朱子一家或朱姓人家有意义,南宋以来对社会风俗、化正人心都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把朱子学的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培育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朱子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价值和个人美德的源泉与基础。

该文整理自陈来教授在“武夷书院讲坛”上的演讲。“武夷书院讲坛”由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清华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福建省社科联、福建日报社主办,南平市委宣传部、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武夷学院、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