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实人到哪一所大学读书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图书馆。学问的实质,像天国一样,是在你;而它必须出自你的内心。我们的心是一只猴子;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只猴子带到森林里去,你不必告诉它在哪里可以找到果子,你甚至不必领导它走向那些好果子。——国学大师林语堂在《信仰之旅》
3、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完全借鉴。但是在悲欢离合情愁中,在物转星移的历史的天空里,我们可以窥见自己的未来。
伤害你的人不是比你强大,就是比你弱小。不管怎样,学会包容上级的失误,学会容忍同行的冒犯,学会宽容别人的过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由此才会步入更高的境界
4、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沟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支持,减少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5、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
6、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7、公开课是一个放大了的,可供解剖的“典型案例”,是一个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提供多种思考见解的“策源地”,是一种能与讲课教师分享教育或成功或失败的,走向共同规范与价值的“生命职场”。但,由于听课者身份层次不同,各自不同的心态,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各自不同的教学经历及环境,各自对教育现象的不同理解,于是,课后评价不是一种整合的力量存在,大多是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跟讲课人既不沟通也不辩驳,下课后又恢复成各说各话,就好比充斥街头巷尾的各种传言,最后像风一样,吹来吹去却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有高高在上、不由分说的“定论”,甚或一部分人强加于另一部分的“规定”支配站在课堂中来不及思考的教师的各个领域。什么时候起,我们对公开课的评价变得仅仅适合表达愤怒和怨恨,而不是善于理解与爱意?变得擅长与他人攻击与反击,怀疑与猜忌,而是接纳与包容,信任与支持?我们背后有怎样的局限,使我们变得如此恐慌急躁、匆忙仓猝而不是勇敢宁静和从容?难怪有人质疑公开课存在的意义。如此,公开课研讨的魅力将不复存在。
8、“议”一课易,长“思”难,长“写”难上加难。当我们阅读自己心灵的文字花瓣,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文字里透出的理性是否变得更加敏锐的灵动了。
9、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
10、教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重视,更意味着我们不太担心我们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个宝,那么为什么不关注引领这些孩子成长的教师呢?
11、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12、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13、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14、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15、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专业发展的记录,实际上就是这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
16、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我们要关注生活本身,听歌曲,看电影,感受自然,关心各国局势、等等这些成为我们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这些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了。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们会渐行渐远。
17、花时间阅读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
18、只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19、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是谬误。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
20、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的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赢在中国》
21、成功从哪里来,从你自己热爱的事物中一点点练就,也因此,热爱不应是兴趣爱好,而应是持之以恒的动力,这就化作了激情。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
1、要生存,就要学会适应环境。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2、心宽天地宽,心静世间静。
3、宁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
4、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5、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沟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支持,减少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7、专业成长的高速路——公开课。
8、人字的一撇“宽”,一捺“静”,作为一左一右大步前行的根本。
9、笑声是最好的排毒法。
10、学术问题不是心术问题。
11、人要学会有思想地活着。
12、只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13、领导也是有缺点的好人哪。
14、好教师是领导夸出来的。
15、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是谬误。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
16、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的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17、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18、语文不应讲技巧。
19、只要肯研究,组织学生放学也会是一道风景线。
20、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
21、带一个班,是一种缘分。
22、语文教师是牧羊人,不是教羊吃草,而是让羊在哪里吃,并且能吃饱。
23、激情与思想,是教师上路的左脚与右脚。
24、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我们要关注生活本身,听歌曲,看电影,感受自然,关心各国局势、等等这些成为我们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这些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了。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们会渐行渐远。
25、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
26、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27、睁开眼就是我学习的对象和内容。
28、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激动、感动上,需要沉淀。
29、教师自己有多深,就能引领学生走多远。
30、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31、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32、只有涌动起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
33、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专业发展的记录,实际上就是这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
34、锦上添花,更需要织锦人。
35、其实人到哪一所大学读书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图书馆。学问的实质,像天国一样,是在你;而它必须出自你的内心。我们的心是一只猴子;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只猴子带到森林里去,你不必告诉它在哪里可以找到果子,你甚至不必领导它走向那些好果子。
36、花时间阅读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会科丛书,阅读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好习惯便可养成,便当坚持。作为老师,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
37、让孩子进入状态,才是境界。
38、成功从哪里来,从你自己热爱的事物中一点点练就,也因此,热爱不应是兴趣爱好,而应是持之以恒的动力,这就化作了激情。
39、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完全借鉴。但是在悲欢离合情愁中,在物转星移的历史的天空里,我们可以窥见自己的未来。
40、“议”一课易,长“思”难,长“写”难上加难。当我们阅读自己心灵的文字花瓣,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文字里透出的理性是否变得更加敏锐的灵动了。
41、微笑是化解乌云的阳光。
42、底蕴决定底气。
43、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44、活着就是幸运的。
45、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俞洪说,人的成功,第一是学术功底,第二就是对生命的激情,第三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第四有幽默感和演讲能力。这四点都要靠每一天积攒来完成。我们的人生才会循序渐进,朝暾渐朗。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我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既是为了提高能力,更是为了陶冶情操,让心灵柔软、善良,继而走向高贵。
46、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再做学问。
47、大多老师没有深度,表演的东西太多,积淀的东西太少。
48、生活必须要有几个好朋友。
49、荣誉不是永远的资本。
50、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51、好的心态成功自己,坏的心态毁灭自己。
52、吃亏就是福,经历就是财富。
53、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54、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
55、教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重视,更意味着我们不太担心我们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个宝,那么为什么不关注引领这些孩子成长的教师呢?
56、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57、生命的可贵,贵在自我实现,生命的欠缺,缺在不能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