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烧火丫头经典语录 正文

烧火丫头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6 01:35:40

新媳妇娶进门,拜完公婆,拜灶王神。这句民谣是婆家那个村子流传几百年的习俗。

婆婆生了四个儿子,我老公排行老四,听婆婆说,前面三个妯娌嫂子婚后都祭拜过灶王神,我是老四家也不例外,照旧还得按着婆婆老规矩办,老规矩不能更改。

xx年10月9日,是我结婚的第六天,也是我从娘家回门回来的第一天。

那天是阴天,风刮的不好睁眼,一路上冻得我直哆嗦。好容易到家了,盼望早点到家,坐在热炕头上盖上被子暖和一下。

刚一进踏进婆家大门,看见婆早就在那笑着迎接我们的归来。她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然后嘘寒问暖的,说:饭早就熟了,菜也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炒菜吃饭呢。见婆婆这样热情,我心里暖暖的,觉得心里不那么冷了,心想还是有个婆婆好啊!

进屋后,刚想上炕暖暖脚,这还没来得及脱鞋,婆婆就笑着走进来,对我说:“书霞,咱先别急着吃饭,你俩和我来一下,让你认认灶王爷。”

喔!我以为是叫我吃饭呢。啥?没听错吧?咋还有这个荒谬的理论啊!婆婆话就是圣旨,不敢抗旨。

我怀着好奇心,跟着你婆婆来到了厨房,老公也不情愿的追了出来。

老公还开玩笑说:“妈,都啥年代了,你还搞迷信活动。”小姑子也在一旁敲锣边说:“我赞成四哥的说法,妈咱家的老黄历是应该改改啦!”

婆婆听他们哥俩这样说,吓得急忙说:“灶王爷,别怪罪孩子啊!他们不懂事,您别生气,今天十月初九,是我四儿媳妇拜灶神的吉日。(祭拜神仙选3、6、9这三个数字,是吉利数字)。这第一炷香,保佑她们小两口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子孙满堂、白头到老、丫头小子花搭着生啊!可别随我啊!连生四个大儿子,才俩丫头,儿子多,负担重啊!如今世道变了,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了,只让生养俩个娃子,不同老辈子喽!一生就是一炕。丫头小子千万别扎堆呀!”

婆婆一边说,手里一边把提前准备好的`,香碗放在了灶火门的锅台上,然后又摆了一碗通红的大肘子,一壶白酒,火柴一包,一股香。贡品齐全后,婆婆从口袋里掏出一条花围裙,铺在了高粱秸秆定的锅盖上。然后叫我妯娌家的侄子和侄女,端来栗子、花生、大枣倒在了围裙上面。婆婆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递给了两个孩子,婆婆说这是这叫喜头钱,他们拿到钱,小嘴儿都合不拢了,一溜烟儿滴,跑了。

婆婆又用五色线把这些东西绑了起来,然后对灶王爷说:灶王爷串四邻,刚才童男童女来送子孙,我四儿媳妇生下子孙是功臣。她随手递给我三根香,教我用火柴点着,第一次只着了一根香,火苗就灭火了。她鼓励我说:“别紧张,头一回点香都这样,当年我第一次点火时,还不如你呢!一根也没着,你奶奶婆二话没说,朝我手就一烧火棍子,疼的我直哆嗦。我可不舍得碰你一根汗毛啊!”

婆婆说完噗嗤一笑,我和老公小姑子都笑了。婆婆真有趣,都多少年了,还记着老账本。

第二根火柴又点着了,两根香都着了,火苗高高的,连第一根也着了大火花。婆婆脸上笑开了花。把香火接过去,插进去了香碗里。让我和老公给灶王爷磕了三个响头。她也行了同样的礼。

我以为结束了,心里暗自庆幸。婆婆的表演还没剧终,接下来的剧情更精彩。

她拉着我的手说:“我儿媳妇是福气大滴人呦!别看从小没妈,将来是个福神呦!你看,这香火旺滴!第一根洋火点着一根香,叫独苗,你呀命中注定一个儿子。第二根洋火点着两根香,开了花,命中注定丫头多,第二胎应该生丫头。”

听婆婆这么给我解释后,我脸羞得通红。

小姑子在旁边哈哈大笑,风趣滴说:“没准呀!我四嫂还生个龙凤胎呢!那得着几根香火呀!”

婆婆呵呵直笑:“越多越好,咱不怕多!多子多孙是福!”婆婆见我难为情了,也知道自己话有点重了,就安慰了我几句:“都结婚了,生儿育女是正常事,别面子窄,人之常情,家家烟囱都冒烟儿,要是三根香一起着,不起火苗啊!得生一桌子大儿子,要是三根香一起着,冒大火苗啊!得生一桌大丫头,俗称:满桌(过去家里来客人6个人凑一桌)”。

听婆婆这样解释,真是胜似读十年经书啊!

婆婆吩咐我拿来大饭碗,掀开东锅盖,把锅里撒糕切了一大碗,放到了肘子一旁。嘴里有开始念叨,让我在一旁听着,她说:“一碗撒糕供灶神,新媳妇不是客,灶王爷是亲爹,好话多说,赖话少说,不吉利话撇当街。”

五点半,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祭拜灶神的仪式,终于圆满画了句号。让我终生难忘!

新年到,吉祥到!在这新的一年里,大家都想高高兴兴,开开心心。过完年不久,我们一家又走在了旅行的行列里。

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大伙整理好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启了旅程。我们在车上说笑笑,一直期盼那个地方的到来,我们要去游玩开封龙亭,听起来就非常的霸气,盛大。我们在车上一起数鸟窝在车上的时光就这样的度过,我们一起来到了中山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走到了龙亭正门口,在这里,人山人海,非常喧闹让人时刻都静不下心来,在这里我不得不形容一下我身边的一切场景,那是真让人觉得是“车山车海”我恨不得坐上飞机飞过去。我们走了好久好久终于到了,我们下了车,走到龙亭门口,静静地看着我仿佛被它们都威武霸气所震惊了看那宏伟的气概,真不愧是龙亭,我们领了票进了场,那里的规模很大,几乎到处都能看到灯。我们走到了龙亭宫的正对面,我感觉到了,诗情画意。我感觉到仿佛真有一条龙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看着那红红的城墙,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风风雨雨,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最美丽的红色。那建筑艺术的精华,我不得不称赞!那每一刀都刻出了他们的心声,那每一个字,都写出了他们的心灵。我感受到了,古色古香。感受到了,宏伟壮观感受到了……龙亭里,此时此刻只有笑声,没有其他的声音了,我上了台阶准备登望龙亭,我一步的'走着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激动我登到了顶我仿佛是一只小鸟,正在俯视那壮观无比的开封市。我们一家走着,来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天波杨府,天波杨府门口就是五位杨家将军,杨家保护过许多皇帝,并且为了保护皇帝自家也牺牲了不少,杨家女将也非常厉害曾经领兵打仗,比如烧火丫头杨排凤能举起几百斤的火棒,并且,穆桂英也不例外,想必大家听着已经很耳熟了吧,她为杨家也奉献了很多。那杨家的兵器可真是厉害了,尖利的兵器,只要一碰到皮肤,就会破裂。我们走着,那灯渐渐地亮了起来。照亮了整个古都,那些让人赞叹的古迹散发着浓浓的味道。那灯盏各种各样,但都意味着中华的历史如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砸缸……在这龙亭里有着多么浓厚的文化气息,“咚——咚——咚”就在此时,表演开始了那震耳欲聋的鼓声把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表演结束了,我们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返程了。

在这龙亭里有气势宏伟的皇宫建筑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栩栩如生的我国第一座宋代蜡像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龙亭成为了古都的象征,中华的骄傲!

学校会餐,同胞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教工餐厅便是学校的大厨房,因为不善厨艺,除了就餐时间,我基本上是不进去的。

今天,想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我便穿过那长廊来到了厨房,跨进门槛的那刻,我突然被眼前那芬芳氤氲的一幕拨动了心底某一根沉睡的弦,有那么几秒,竟傻傻的立在了门口。

门内,农家特有的昏暗而又宽大的厨房,黑黑的屋顶吊着一盏苍白的小灯,散发出柔和温馨的光来。高高的灶台前,那个熟悉不过的同事正挽袖倚灶,娴熟地翻动着大勺,我便在那一刹被慑服:宽大且辨不清颜色的灶台,黑黑的大铁锅,随着大勺翻动的节奏,锅中绵绵腾起的热气,袅袅绕绕的将那件红白相间的格子衬衫和浅蓝色牛仔裤里裹着的身影,衬得略显清瘦。而此时正专注于锅中那道家常小炒的同事,分明已经不惑之年,却因为沉醉于人间烟火而滋生的那份怡然自得,让他分明的轮廓看起来格外年轻。

我远远望着他,不敢靠近,惟恐打搅了那份美,无法言论的美,让我不愿碰碎。在这恍惚间,厨房早已弥漫着郁浓的香,香味在厨房的横梁上盘旋,在我的眼前飘荡,在走廊的拐角处踱步,此时都凝聚成丝丝缕缕的幽幽过往情。沁入心脾的是沉睡千年后,一朝惊醒的那些只属于儿时,属于那座遥远大山的气味。在这个让生活刹那间变得温馨的一刻,我找到了怦然心动的感觉,那是一种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的小情绪。

绵延苍茫的大山深处,袅袅炊烟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傍着山脚的几间宽大平整的瓦房内,住着一家勤劳朴实的矿工,因为夫妻俩的早出晚归,他家那个豆芽似的丫头带着弟弟就变成了大山的孩子,春天满山摘杜鹃,寻刺莓;夏天,沿着山涧摸小虾,钻岩洞;秋来,翻山越岭采毛栗,猕猴桃;严冬,会把竹叶上的冰凌毫无顾忌的放入嘴里……可无论玩得多么投入,多么开心,只要知道老爸会回家,这丫头必定会丢下那些小尾巴似的伙伴们赶回家。不是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也不是因为担心父母寻不着,事实上也不存在找不着,因为你即使费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爬到了山顶,只消山脚一声呼唤,回音也能钻进你的耳朵把你唤回来。这丫头只是很喜欢在父亲做饭时,可以坐在那高高的灶台下烧那些噼里啪啦作响的柴火,这也是她童年里唯一的家务劳动了。生火时,先放一把枯枝点燃,然后将柴棒横一根,竖一根的架空搭着,(这家细致的男主人总是将柴火劈成大小一致,长短一致的堆满柴房,因此也十分好烧。)丫头往灶里搭柴棒就像堆砌一件艺术品似的仔细而投入,由“井”字形开始搭,继而换成“木”字,然后是“个”字、“水”字、“米”字等等,在她全神贯注的摆弄下,肆意的火苗很快将她烤得满面通红,而她却乐此不彼,直到闻着锅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然后一大碗菜出锅了,就拿脏手捏了往嘴里送。她的父亲便会让她赶紧洗了手去吃饭。七八十年代的日子,肉,是不能像今天这般平常的,而丫头只喜欢吃肉皮,弟弟只喜欢吃瘦肉,于是菜碗里只看见:弟弟夹了肉,咬下瘦肉便退回来了,丫头又夹起来咬掉肉皮再退回来,或者换个次序,这样,最后,碗中便只剩下齿痕狼藉的肥肉了,这家敦厚的男主人却从不曾因此而去责备过他的孩子们,总是独自将剩下的残羹包揽了……

这些带着余温的回忆,此刻是那么的温柔,又那么的遥远。愣在门口的我,眼中莫名的'涌起一阵迷蒙。

生活在城市里二十多年了,时令只有热和冷的区别,哪里有颜色的变化呢?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绿叶和鲜花一直占据着住所,街道里有车辆不分黑白的跑,酒楼饭店昼夜开门营业,即使半夜三更去吃饭,一行两溜的门迎也会毫无睡意的齐喊欢迎光临。我就在这样的天空下为了房子,孩子,日子,匆匆穿梭在那些永远不变的楼群中,脚踏着永远不变的马路,早已忘记要抬头看看明媚的阳光了。

此刻,我却分外的怀念起那些城市之外的旷野来,那些灿烂的季节、斑斓的色彩,那些慵懒的时光混合着大铁锅里腾起的白烟,在指尖缭绕消散,在屋顶盘旋起落的日子……

我突然迫切地期待着另一种生活,象小时候一样,坐在灶台下烧火,然后看老爸做菜,不,该看着属于我的那个人掌勺,闻着那醉人的人间烟火,慢悠悠的上菜,慢悠悠的吃饭,慢慢的长出皱纹来,然后,牙都掉了,我们还会互相搀扶着去串串门,去看看鸡鸭都回来了没有。如果接到儿子孙子的电话,一定乐得合不拢嘴,放下电话,会反反复复细数着他们过往的种种,一直聊到星星都打哈欠了……这样的情怀,便在不经意间,由那淡淡的人间烟火丝丝缕缕的编织开来,只是,这幽幽心网,又该如何来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