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钻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以下是“教学反思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
2、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3、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
5、"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著名作家萧伯纳
6、"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程标准》
7、"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语文课程标准》
8、"要
9、"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10、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
11、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3、"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14、"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15、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16、"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7、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8、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9、"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英国教育家洛克
20、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21、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22、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2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4、"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
2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6、"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28、"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29、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0、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31、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了解了更多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一大进步。课后反思,总结如下:
有所进步的地方:
1、在设计中体现了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音乐,还准备在以后教学中融入电脑教学,运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绘画。
2、在课件的制作中对音乐和图片的选择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3、在语言讲解上较以前精练简洁。
4、在教学仪态上较以前少了些随便的'感觉,多了些亲切的感觉。
有待改进的地方:
1、有些知识点设计不够深入,如在色彩的运用中的搭配服装里,感受对比色红配绿的搭配时,对学生有些误导,应对对比色搭配协调的方法知识进一步引导学习。
2、不注意总结,使课堂设计的每个环节主题不明确。
3、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达到全面性,未能关注全体学生,如在结束时后排有两个学生很积极地想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但是未能关注到。
4、对学生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反馈学生的回答应变能力不强。
5、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在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环节中,音乐和美术的结合,由于自身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强,所以在运用色彩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时没有深入地引导。
6、语言和动作等仪态方面,应更注意自然、亲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亲眼目睹中国人民饱受压迫后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我决定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结合起来,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读进去,在读出来,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内涵。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 找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题
之所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究其原因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来进行教学的。首先设下疑问,什么是中华不振?从哪里体会到中华不振?找到中华不振的词句,最后思考为何中华不振。
在课堂上,围绕着中华不振让学生进行多组对话,从语气和词句中体会中华不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达到感情的高潮。
二、 讲读经典段落,体会细节。
课文的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要点。因此,我把这一段作为一个感情的突破口,请多位同学来细读这一段,并且边读边不失时机的加以追问;为什么围观的群众都紧紧的握着拳头?为什么洋人打伤了人还得意洋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仿佛听见了什么?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十分动情,朗读也一次比一次好,情感表达的也一次比一次强。
三、 直面历史,树立学生的爱国之志
在学生感情最为强烈的时候,我不失时机的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材料,这些材料唤起了学生的爱国意识,萌发报国之情。课堂上,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已和当时的周恩来一样,愤愤不平,使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课文之中。这个时候,我又让孩子进行小练笔,回顾开始时候的内容,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孩子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本节课的不足也很多,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学生的感情激发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我思考了一下原因,总结如下,因为我们是山区的孩子,从小的爱国教育就不是很多,获取信息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无法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其次就是在学生说出自己是为何而读书时,没有及时的让学生将理想说的现实点,造成了学生都立志为中华而读书,不现实具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我深入地研究教材,详细地研读了课文,和本研修组的老师共同探讨,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共性教案。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们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然后又结合着本班学生的特点和自己上课的风格进行了适当地修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下,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节课的讲授。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检查生字词时,让小老师先领读。然后小组合作纠正读音、讨论词义,把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了能力。
课文通过写少年周恩来刚到东北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感到疑惑不解,后来在租界亲眼目睹洋人欺负中国人,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深刻地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如:“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了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学生很自然的就会说出“中华不振”。文中有许多地方都讲到了中华不振,这是为写少年周恩来立志做的铺垫,也是课文的重点。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容易找到,因此,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教师要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单纯的让学生学会。
二、精读细悟,读出语文味。
本节课的教学,我最为重视的是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朗读方法的传授。 “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找出有关的语句,把它画下来。透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你就站在一旁,你会怎么想?再在旁边写一下你的感受。”然后让带着表情和动作来朗读,从而入情入境,学生读出了感情,同时也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
这句导语中最为重要的是“再来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前行途中的一个岔路口,再来读课文指向朗读指导,读中感知课文;否则,就如同眼下许多语文课那样自学或不自觉地走入误区回答问题、理性分析。这一步的朗读指导有明确的目标,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是读通课文、读出感情、深入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如:“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该怎么读?“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说。“——‘无奈’——为什么?——请把伯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愤怒’——怎么愤怒?——用愤怒的心情读。”二是指导阅读方法。如透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你就站在一旁,你会怎么想?再在旁边写一下你的感受。
三、精心取舍教材,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文章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梳理下来,势必落入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的怪圈,就会在40分钟内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在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周恩来、租界地、旧中国、帝国主义者等方面的资料,并尝试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对学生质疑重视的不够。
授课时注意了抓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但是没有顾及到学生的阅读中有什么问题,他们产生什么特殊的感受,学生很少有机会质疑、表达。长此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创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重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化繁为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也是绞尽了脑汁。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以谈话导入,情境渲染,抓住主要线索,层层推进,突破文章重难点。
一、 以谈话导入课题,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导课上,我分为三步走:一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同学之间共享搜集的成果,并引出课题。二是分析课题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并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读课题,使同学们深深地被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所震撼。三是质疑课题,引出课后的问题“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目标?”使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样学习就会目标明确,事半功倍。
二、找出文章中的四字词语,以它们为载体,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自读提示中,我就明确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这样做不仅是积累课文里更多的词汇,而且为下面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埋下伏笔。认读完词语后,我出示了一段话,要求学生用四字词语进行填空,指名了三位同学来完成,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学会了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重点段落,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强调了周恩来通过租界的所见所闻,深刻体
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怎样才能使学生读好这一段,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呢?我认为创设有效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难点才会突破。接着,我把这段话分为四个层次:中国妇女、中国巡警、围观群众和肇事洋人。层层设问,处处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品读、感悟,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与周恩来产生共鸣,这样,文章的深刻内涵就显露出来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五、 观看视频,感受历史,放眼未来,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课堂所进行的内容量有点多,虽然在下课时也刚好进行完,但总觉得有些仓促,第八自然段没有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更深刻地感悟。二是老师牵引学生学习的地方太多,应该围绕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给孩子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可能还会从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新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4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之始,我和孩子讨论了一会儿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发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说:“为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读书的”,有的孩子说:“为了上大学来读书的”,也有的孩子说:“为了找好工作而读书”。当然,也有学生说:“为了当科学家而读书的”,引来了孩子们羡慕的目光。
我相机引导孩子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志当存高远”,只有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立志学习,长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于人类,才是孩子们读书的真正目的。紧接着,激发孩子兴趣,引导孩子走进了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少年时代。
兴趣是孩子们认真学习的动力。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个孩子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次问答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此话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相比于平时严肃认真的授课模式,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中,老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也有利于日后个别教育。另一方面,这次谈话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主人公周恩来总理的兴趣,这对孩子们阅读文章内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铺垫。
导入的方式千变万化,只要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该积极采纳,让孩子不断进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办公室的年轻老师们好学临时点将让我上的一堂课,作为年老的老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匆匆解读文本,匆匆地进行教学设计,匆匆地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匆匆地走上讲台。没有书面教案(上课后凭着回忆补上了一个书面教案),更谈不上课件,可感触颇深,便作了如下记录:
一、教材解读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地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课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教学思路
本文教学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生平;汇报预习时查字典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情况。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租界地、帝国主义、耀武扬威。
本课时的教学思路:
1、紧扣标题,打破顺序,直奔主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题,以挖掘同学们的潜能,理解课题意思。接着,重点讲解第三部分内容,通过反复诵读文中周恩来两处以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制造悬念,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使同学们追索:是什么原因迫使周恩来有这等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呢?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于是,第一部分提到的“中华不振”和整个第二部分这一全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索然无味。
2、朗读对话,理解字词,体会感情
(1)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部分加以重点指导,再现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从而达到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2)抓住“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褴褛”这些词语,朗读第二部分内容,使租界里洋人、巡警的丑恶嘴脸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也知道了周恩来因此而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和他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报国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心海难平,心有所向,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当孩子们读到“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时,我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怎么想的?你要为谁而读书?为国家的什么而读书?”进行指名回答。有的孩子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振兴起来了,我要为国家的繁荣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越来越兴旺而读书”;还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读书”……同学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
最后请同学们看课后习题中的“阅读链接”,它是周恩来去日本留学时回到母校,给同学们写下的有名诗篇。我让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并和同学们讨论发言,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学习前辈们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4、讲读课文,抓住契机渗透写作常识
即将总结全文时我说:“同学们,课文写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它们又是用怎样的过渡句连起来的?找到读一读。”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时,要注意前后连接,学会承上启下,文章就会顺畅,读者就容易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