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属于语录体的议论文 正文

属于语录体的议论文

时间:2024-10-05 09:32:25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五、作业

1、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读—述—析”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先作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器、用、恶、妖等),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荀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言”和“行”的关系?他认为“言”和“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口语训练的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写作训练的设计:

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汉语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交流其预习作业:查找关于荀子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2、交流互答自读中的困难、

3、梳理积累重要的实词。

三、复述课文: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本文(先小组讲述再抽选讲述)。

四、请学生思考、讨论:

(1)作者将“言”和“行”的表现分成了几类?(明确:四类)

一、能言、能行

二、不能言、不能行

三、能言、不能行

四、言善、行恶

(2)对这四种情况作者分别是什么态度?(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敬、爱、任、除

(3)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对“能言、能行”者的赞美和“言善、行恶”者的厌恶,那么另外两种人作者是否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呢?为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辨证的看事物,取长补短)

五、口语训练:

说说荀子认为“言”和“行”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你如何认为?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文章中的道理。

六、熟读、背诵本文:

品味本文“先分析再下结论”的说理方法。

七、作业:

推荐阅读荀子的其它文章:《劝学》体会荀子议论性文章的严密结构和有力论证。

完成“抄、释、译”作业和练习册。

《劝学》学案

【课文背景】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既继承孔子学说,又摒弃其消极成分,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以入室弟子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之故,在历代遭到一些学者的怀疑(认为他不属于儒家)与抨击。荀子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主张治理天下既要依靠“法制”,又要重视“礼治”,强调“行”对于 “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一书共32篇,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所记。文篇有标题,这是对《论语》《孟子》等语录体文章的发展,也是先秦说理文臻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意在劝导与勉励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学习。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本文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的艺术风格。课文节选《劝学篇》中的四段文字,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即劝勉、鼓励的`意思。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1) 一般生字 靛青(diàn) �而望(qì) 舆马(yú) 跬步(kuǐ)

驽马(nú) 锲而不舍(qiè) 金石可镂(lòu)

(2) 多音字 木直中绳(zhòng) 槁暴(pù) 参省(xǐng) 假舆马(jiǎ)

(3) 通假字 虽有槁暴(yòu) 知明(zhì) 生非异(xìng)

2. 解词

(1) 实词

劝:劝勉 已:停止 中:合于 槁:枯

挺:直 金:金属的刀类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提起脚后跟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彰:清楚 假:凭借,借助 致:达到 绝:横渡

跬步:半步 骐骥:良马 锲:用刀雕刻 黄泉:地下的泉水

跪:脚 寄托:藏身 用心:使用心力

(2) 虚词

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连词,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顺承,相当于“于是”“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表示“……的人”。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助词,帮助判断,且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3) 通假字(古今字)

■:通“�”,以火烤木,使其弯曲 暴:通“曝”,晒干

生:通“性”,天赋,资质 有:通“又” 知:通“智”,智慧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輮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因此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靠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所见的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资质(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智慧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心境(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2. 明确主题

【明确】 本文是《劝学》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但也可以看出,作者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论述了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逐步培养而得的,勉励人们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品德,获得教养。所选四段融为一体,既可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又能体现原著精神。

3.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别从意义、作用、态度三个方面予以论证。第二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用一系列比喻论证观点,进而推出只有广博学习、不断反省,才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的结论。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借助外界条件,最后得出结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第四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一重在积累,二持之以恒,三专心致志。

(三) 重点研习

1.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举例说说本文设喻论证的特点。

【明确】 (1)通俗易懂:为了论述“学不可以已”,作者运用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喻,形象地论证了学习不能停止的重要性。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2)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阐释得更具体明白。③博喻铺排:第三段连用“�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既从不同的侧面论证学习的作用,又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体现了节奏美。(3)形式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进一步论证。

2. 哪几个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系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分别调到“取”与“青”的前面)(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与“强”系定语后置,翻译时最好分别调到“爪牙”与“筋骨”的前面)(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这是一个复杂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是主语,“輮 使之然”是谓语,且谓语是对主语的原因解说,翻译时要补上主语)

3.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日参省乎己”的“日”,名词作状语,译为“每日”。(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上”与“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在地上”“在地下”。(3)“非能水”的“水”,名词作动词,译为“游水”。(4)“用心一”的“一”,数词做动词,译为“专一”。

【课后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与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不积跬步(guǐ,半步)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 锲而不舍(shě,遗弃)

D. 金石可镂(lòu,雕刻)

2.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所表示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 从名词活用方面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重点突出。

B. 本文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阐释得通俗易懂。

C. 本文运用“蚓”“蟹”两组事例,意在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

D. 本文多用短句来阐明道理,使行文有气势,语言简明,节奏感强。

5. 下列关于荀子与《荀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荀子名况,号卿,是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也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B. 荀子的入室弟子韩非、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所以他也是先秦法家学者。

C. 《荀子》现存32篇,内容丰富,体系初具,包括了作者对哲学、政治、经济以至文学的研究。

D. 《荀子》观点鲜明,善于运用比喻阐明道理,论证周密,形式灵活,具有专题学术论文性质。

6.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 把下面《劝学》中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并举例分析其中比喻论证的特点。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A.跬kuǐ;B.驽nú;C.舍,停止)

2. D(A、B、C项表转折,D项表修饰)

3. B(B项名词做动词,A、C、D项名词做状语)

4. C(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比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5. B(不能据此推断他是法家学者)

6. (1) 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2)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 君子的天赋资质(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4)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使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7.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有多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地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开头登高山、临深涧等比喻,既通俗易懂,又连喻铺排,颇有气势。从反面譬喻推出观点,与第二大句正面譬喻类推观点构成正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