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晨钟响彻黄昏语录 正文

晨钟响彻黄昏语录

时间:2025-01-12 18:13:03

迟子建作为一名高产高质的女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于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其代表作品有《雾月牛栏》、《光明在低头的一瞬》、《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她潜心创作,用文字诉说她的文学理想;她的文字静水流深,像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并且在岁月的积淀中成长的更深刻、更包容、更有力量;她致力于刻画正义和人性的美,并形成了鲜明的温情特色。透过她的日记自选集《我伴我走》,我们可以对迟子建的内心有更深刻、更直接的了解。

一、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文学

迟子建在日记中交代了《我伴我走》日记集的由来,起初友人想要出一本自己的文集,但篇数不够,希望迟子建能补写几篇以应出版之需,却被迟子建固执地因为“为了补救写日记失了写日记的意义”而搁浅了,这本《我伴我走》的日记集终究拖了两年才得出版。迟子建在1985年8月7日的日记中提到,因为《晨钟响彻黄昏》这部长篇小说的封面被出版商设置为俗气的半裸女人的图像而彻夜无眠,并决定对出版商提起诉讼,她认为这种炒作是对自己文学创作的侮辱,可见迟子建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肃的、纯文学的态度对待文学的人,她拒绝任何商业性的投机取巧的因素。相比之下,池莉公然以《有了快感你就喊》这样引人遐想的标题作为小说题目则有着明显的媚俗倾向,徐坤的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更是赫然将“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这样赤裸的宣传语言放在小说封面上,在这样一个商业炒作风靡的年代,作家有时难免立场不坚定屈服于商业社会的规则,因而在潮流中能坚守自我的创作理想愈加难能可贵。迟子建说“只要有人类,人类还需要情感表达,文学就不会死亡。”了解迟子建生平的人都知道,文学对于迟子建而言不仅是事业,更是情感的依赖。2002年的一场车祸夺去了迟子建相知相守两年的爱人,打破了她刚刚开始的幸福甜蜜的生活,那时的迟子建为了填补内心巨大的哀伤与绝望,用文字将自己包裹起来,生活在文字构筑的虚空的世界里,用小说里的人物与自己对话、给自己安慰、为自己疗伤,“进入那个世界之后,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解脱。那时候我觉得回到写作里,就像一个满怀忧郁的人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依靠文学,迟子建从哀恸中活过来,经由写作,她最终获得了生之幸福。正因如此,迟子建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格外的严谨而较真,正因如此,她才会因为出版商媚俗的封面设计而彻夜难眠。

二、以真实健康的'心态创作文学作品

迟子建的日记中有对日常琐事、心情的记叙,也有对时政新闻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思考,读她的日记和作品,会感受到她健康向上的态度和满满的正能量,她的语言有一种看透生命的不堪却依然热爱生活的固执的力量,如《疯人院的小磨盘》透过小磨盘的遭遇折射了现代社会人们精于算计、自私自利的心态,刻画了疯人院的疯人们单纯善良的品行,以此来讽刺现实的丑陋,然而即便如此,小磨盘和他的母亲依然在工友们的照顾下有滋有味地生活着。又如中篇小说《清水洗尘记述了大年夜小儿子天灶负责家里人洗澡烧水和放水的任务发生的故事,记叙了奶奶的�里�嗦、父母的争吵言和、姐姐的爱美,每个家人洗澡的特点都流露出琐碎生活的点滴美好。

综观文坛,与她同时期的作家如陈染、林白则醉心于女性私密写作,纠结于压抑的自我。读她们的作品是危险的,价值立场不坚定或情绪不稳定的读者很容易受到作品消极因素的控制牵引,而读迟子建的作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她的作品是充满温情的,让你读罢掩卷沉思之时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价值。相较而言,作家池莉的作品同样表露了小人物困身于琐碎的生活中却依然热爱生活的生命力,但她在作品或自白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沉浸于小我的幸福的沾沾自喜无疑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容易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反观迟子建作品的温情则是从人性出发,字里行间渗透着博爱的情怀,因而更能在情感上打动读者。

三、以平等交流的姿态对待读者

迟子建在日记中多次提到“想让我的读者快点儿看到”我的作品,她在《芳草在沼泽中》的序言里也有过类似的表述,她说:“我特别想让我的读者了解我的最新的创作情况”。在迟子建的心目中,读者不仅是评委,也是朋友,他们不仅检阅自己的作品,也欣赏自己的创作,她更倾向于将读者看成懂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平等交流的人,她期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交流与共鸣。在这种想法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她文学创作的关注点其实在作品和文学本身而不是读者,她希图通过文字传达自己对生活与历史的理念,并找到能与自己心灵沟通、产生共鸣的读者。相较之下,让人不禁想起作家池莉曾多次声明“我写作不为别的,就为我的读者喜欢,读者喜欢了,我的写作便有了意义”,这种说法明显带有蓄意讨好的嫌疑,至少说明池莉在创作时是将读者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文学本身,文学创作一旦掺入了商业的因素就不那么纯粹了。迟子建将她的思想与对人生、历史的思索融于作品中,期待有读者能与她形成共鸣,正如她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卷首语中写到的一样:“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的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给予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

笔者一直认为,要了解一位作家的文学理念就去看他的作品,而要了解一位作家的为人和生活理想就去看他的日记或随笔。万人敬仰的学者季羡林大师的日记小到因恶劣天气无法出门的烦恼都有记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季羡林。迟子建《我伴我走》日记集的出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她的窗口,让我们与迟子建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这本日记,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作家,迟子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昨晚天雨,感冒病中,身体极度不适,卧床安静读书。从10点开始,一直到夜里4点多,用心读完了《我伴我走》,这是女作家迟子建的一部日记体旧作。

此书系去年大宗购书时,从旧书网上买回,因书太多,当时没有及时读完,这次虽然读得快一些,但还是很认真地一页一页翻遍。可能是病中心静吧,也有深夜无人无事干扰之故。

知道迟子建的名字,是早在初中时代,来自一本全国性的青年作家散文选中,因其文字好看,名字也有特色,就轻易地记住了。多年以来,一直喜欢读她的小说,近年在网上搜购了不少。读多了,就想知道那只“下蛋的母鸡”的更多情况,于是去年专门在网上搜索她的其他文字。除多本小说外,我还有她的几册散文集,其中包括人民社出的那本《迟子建散文》。家里地方小,没有自己独立的书房,只能家里、办公室几处胡乱堆放。妻子对此颇有意见,所以今年以来,我一再告诫自己,买书慎重再慎重,凡可买可不买的,就尽量忍住不买。请朋友帮忙给学校捐书时,也顺便把自己一些不再用的书,一块送到了图书馆。当时也就考虑,把近年购回的书要认真读完,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加强印象,深化认识,争取有所收获。

《我伴我走》系中国青年社2002年出版,收录了迟子建1995年至2001年间的个人日记。我认真用心一页页读过,从字里行间中,了解了职业作家不同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点:

一、爱做梦,也爱生病。书中多次详细记录了做梦的事情,使我颇感奇怪,是不是迟作家体格柔弱所致。她有胃病和颈椎病,经常复发。想自己虽然也瘦小单薄,但多年已没有了做梦的经历,也许是每天睡得晚,一觉到天亮,没有做梦的机会吧。

二、与西安有密切关系。在西安待过2年,对西安印象颇深,虽然此时已经离开6年了,还是很怀念在西安的那些日子,怀念陕西的特色小吃羊肉泡。书中记到陕西籍作家杨争光,并说当年曾同友人到过杨的乾县老家。她和全国多位作家有来往,关系友好,如方方、毕淑敏、林白、蒋子丹等人,男性作家也为数不少,杨争光是书中唯一提到的陕西籍作家。

三、爱看球赛和拳击赛。这两个项目都属剧烈运动,我想女性喜欢看的应该不是太多吧。作为男人,我直到现在还是一个球盲,不懂,不看,也不关心球事,世界杯也是。

四、爱买书,读书杂。她出远门,或者在哈尔滨当地上街,晚饭后出门散步之时,爱逛书店,旧书摊,常有新书旧书买回来。古今中外,文史哲政科,如她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陈寅恪的最后20年》,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萨特传》《尼采传》,《1965年前的林彪》,美国的`《世纪审判》等。由此可见,作家读书不能只读文学书,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经历,但总得有所了解,视野阔,知识面宽才是。除创作了大量的世情生活小说外,迟子建还曾写过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伪满洲国》,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五、除爱听音乐,爱看电影外,还爱逛商场,喜欢买衣服和小饰品。当然,爱美是一切人的天性,作为女人,更在情理之中,不用奇怪。

六、一场官司。因小说《晨钟响彻黄昏》被无良书商庸俗包装出版,并弄错作者名字,令柔弱的女作家出离愤怒,多次交涉无果,只好一气之下诉至法庭。可见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作家,也是很无奈的。

七、一次误会。迟子建在作协工作,平时可能不坐班,一位女邻居见她经常在家,有次竟关切地问她是不是没有工作啊?迟说是下岗了。又问那你心里烦不烦啊?如若烦心,就和我们一块信教吧。这位女邻居是基督徒,经常一帮人在她家里唱赞美诗。迟认为人如果真有烦心事,上帝也是帮不了的。再说,遇事了才信教,那也是对上帝的大不敬。

八、一次尴尬。去南方参加笔会,朋友带领前往渔村参观,有位渔民直接问迟是不是被老板包了来的。迟老实说是来开会的。渔民说,以前凡是来这里玩的年轻女子,都是被老板包养着的。日记里有世情的反映,尴尬的不应是作家。

九、一种烦扰。西北有一位读者,经常给她打电话,迟作家心怀抱怨,称不堪其扰。这个,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提醒,一种警示,不要以一种貌似高尚,却其实自私的目的,而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

此外,据我所知,80年代末,迟子建在西安那两年,是在西北大学中文系所办的作家班读书。2008年,迟子建以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与同属西大中文系出身的贾平凹同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我清楚地记得,茅奖揭晓之后,西安晚报曾以多半个版的篇幅,报道西大中文系的文学荣光,其中配有一副照片,西大校园里一块碑状巨石,上书“作家摇篮”四字,系贾平凹的手笔。他们两人,西大都视作自己育人的重要成果,我看过迟的许多文字,却不曾见提及当年西大读书的这段经历,不知何故?

总之,日记体的《我伴我走》以写实为主,虽然没有作家自己的小说精彩好读,但真实反映了一位作家迥于常人的生活常态。全国知名的女作家中,迟子建是我关注较多的一位,印象颇好,其文学创作实力强劲,笔底多呈现底层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命运,想象丰富,笔法细腻,长于探索幽暗的人性;生活中的女作家,朴素而低调,不张不扬,专心用力于读书写作。她的身上,具有知识女性的现代意识,同时也有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读其文字,想其为人,令人油然心生敬慕之情。

引导语: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

简介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迈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讲述了鄂温克族人如何与大自然、命运顽强地抗争,以及族人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作者以她精炼、细腻的笔触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游牧民族鄂温克人恢弘的生活画卷。该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晨钟响彻黄昏》等。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游猎而生。他们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着皮大哈(兽皮短大衣)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他们喜欢骑马,喜欢喝酒,喜欢唱歌。在那片辽阔而又寒冷的土地上,他们以自己不同于整个时代的步伐有条不紊地生活着。现代文明的大规模开发将铁路、公路伸进了他们生活的山林,在一代一代的爱恨情仇与生死纠葛之后,这支被我们称为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以放养驯鹿为胜得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带着他们的祖祖辈辈的传奇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精彩段落

1. 我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2. 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3. 后来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像月亮在瞬间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懂得了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么美,它都是短命的。

4. 看来最不想丢的东西,却最容易撒手离去。

5. 我这才明白,依芙琳为什么常会对别人的幸福和真情流露出那样的嫉妒和鄙视。我同情坤德,但也同情依芙琳,因为他们跟尼都萨满和达玛拉一样,都是为爱而受苦的人。

6. 拉吉达说,两个人日久天长地坐在一起,会越坐越衰老。他们互相望着衰老的脸,心也就会软了。

7. 我不愿睡在没有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我"一直随部落生活在山里,早已习惯了山里与自然为舞的生活,彼时部落的人都响应号召下山到城镇生活,她却选择留在山里过原始的生活)

8. 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伊万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坤德和依芙琳先后死了。他们的死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他们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到了这个时候的老人,就像要掉进山里的夕阳,你想拽都拽不住的。

9. 瓦罗加和我也一天天地衰老了。虽然我们还睡在一起,但是再也没有制造风声的激情了,看来真正的风神在天上。那几年我画的两处岩画,都跟风神有关。我画的风神没有五官,可以说它是男人,也可以说它是女人。我把风神的头发画得格外的长,长得就像银河一样。

10. 瓦罗加射出第三颗子弹的时候,它已经接近他了,那颗子弹竟然也偏了。没等瓦罗加打响第四枪,母熊已经伸出两只血淋淋的前掌,把瓦罗加抱在怀里,三下两下就揭开了他的脑壳。放映员吓得晕倒在地,马粪包则提着枪跑向瓦加罗。然而一切已经晚了,母熊已经把瓦加罗撂倒在地。它捡起那杆枪,握着它,像个顽强的战士一样,朝马粪包走来。它肚子里的肠子一团团地涌流出来……

11. 依莲娜的那幅画,一画就是两年。那幅画很有气魄,上部是翻卷着浓云的天空和被烟雾笼罩着的黛绿的青山,中部是跳神的妮浩和环绕着她的驯鹿群。妮浩的脸是模糊的,但她所穿的神衣和神裙却是那么逼真,好像风儿轻轻一吹,那些闪光的金属饰片就会发出响声。画的底部,是苍凉的额尔古纳河和垂立在岸边祈雨的人们。

12. 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