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关于拆字的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拆字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1-11 02:58:35

【旅游回来的心情

1、 我做过很多大梦,比如打算满世界旅行,但年与时驰,志与日去。好些年过去了,我还是坐在这里,没有出发。

2、 旅行,是一段时间里空间的改变,无论那改变有多大,你知道你终将回去。但回去,和从未来过,是不一样的。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放下一切去感受当下的那个过程。

3、 在时间中作了长长旅行的人,正如犁过无数次冬天荒地的农夫,即在到处是青青之痕了的春天,也不能对大地唤起一个繁荣的感觉。

4、 一个人的旅行,我走过了一季又一季,从夏蝉鸣叫,到雪花飘飞。

5、 七月的意大利夜风清凉,钻进睡袋,也不觉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温暖的棉被。

6、 我是在旅行吗?也许是的。没有行囊,没有目的,我孤独的走在路上,看不见我将要去的地方,记不得我已经去过的地方。我就想是一只草原中被牧童遗忘的羊,只能昏昏沉沉地沿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前进。

7、 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

8、 我想一个人旅行,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行程,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抛开尘世的纷扰,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奢侈地享受旅不问人,行随己意的潇洒。

9、 一个人旅行当然很好啊,但一个人久了,再坚强也是会寂寞的吧。所以尽量喊吧,把所有沮丧跟不安通通都抛弃也无所谓,就算忘掉过去也可以,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10、 谁出门远游既有补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谁就堪称哲人;然而谁只是受着好奇心的驱使而在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玩,那和流浪又有何二致。

11、 人生是一次旅行,在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我们无法猜测即将迎接什么样的风景、目的地在哪儿,可是前进的脚步却始终不能停下,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们在任何地方停留,只有在前进中学会选择,学会体会,学会欣赏。

12、 有多少和我一样,坐在不足平米的空间里,看着书里九万五千公里的绚丽。又或是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比九万五千公里还辽阔的心,却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椅子上。

13、 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

14、 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

15、 每次旅行,旅行之乐,千年一瞬,一眼万年。

16、 在路上,自己静静的汲取更多的东西,自己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梦,自己和同行的人们不断交流着彼此的想法和旅行中的所见所感。

17、 梦想不曾老去,他一直在那,与你的呼吸同在。

18、 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地追求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专心致志之时,意外的收获已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19、 旅行有好多益处:新鲜满怀;见闻大开;观赏新都市的欢悦;与陌生朋友的相遇;能学到各种高雅的举止。

20、 与其说散就散的友情,倒不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1、 对于旅行,从来都记忆模糊。记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风景,遇到哪些人。尽管同学说,去旅行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当时的那份心情。可是旅行的彼时那刻我的心情一直是好的吗?

22、 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

23、 旅游仅仅是用双脚与眼晴,而旅行还要带上灵魂和梦想。

24、 我喜欢的旅行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去到一座城,即便他不在身边,一个人或走或停,也许即将邂逅的会让你一辈子都记着。

25、 我喜欢生活,用心去倾听自然的一切美好,我喜欢旅行,徒步行走在朴实的路上,观看那些我所能看到的,这时的我与自由同行。

26、 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27、 我们跟着让雅克徒步去旅行,看着他在长途跋涉之后疲劳饥渴、狼吞虎咽的样子,将引发我们这代人或许从未有过的饥饿感与满足感。

28、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29、 我在时间的轨迹上徘徊,踏上每一列经过的车。沿途的风景在渐渐远去,我举着那快叫思念的车牌,等待着最后一站——故乡。

30、 旅行的意义其实是教会我们做独立的自我,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不依赖,有自己的主见,能够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与困苦。

【旅游回来的心情经典语录二】

1、 旅行,从拆字法中抽离出来,我们可以看出在“旅”与“行”过程中产生的自身情绪,自由、孤独以及忧虑被一一提炼出来。

2、 像旅行一样自由,绝不只是说远游时漂泊不定的航线。旅行使人自由,只不过因为旅行时候的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

3、 如果说,罗马是一座厚重和凝固的堡垒,那么威尼斯就是一艘轻盈和流动的舟船,仿佛一支飘荡在水上的华丽咏叹调。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黄色蓝色或者砖红色,犹如童话世界。

4、 如果你不想在路上,那一定要看看别人如何在路上,那种人生很稀罕的体验,定会触动你内心某根神经,会觉得不走一趟真枉来此生,也许,你就收拾好行囊,择时上路了。

5、 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远离繁华,走向空旷。

6、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已断魂。”里面的“行人”正是去旅游。清明,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是旅游的最佳时期。他既没有七月那样酷热难熬,又没有九月那样一片凄凉,萧寂,也没有一月那样酷寒难耐。于是,决定去新建的清音公园去玩。

8、 旅行赋予我们独处的机会,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并独立出来,自己的小小记忆,或一如既往的眷顾与痴迷,都得以清晰地呈现。

9、 旅行不只是在发掘自己的潜在身份,更是探索并洞悉自己“究竟是谁”的最好机会。说得更清楚一点:前半生的旅行是在找“自己可能是谁”,后半生的旅行是在确认“自己不是谁”。

10、 我想两个人旅行,可以不带相机,也不要带上手机,但一定要背上几本书,在花海里,草丛旁悠然品味,闲淡时光里徜徉书海。

11、 旅行完之后,又回到熟悉的城市;问道熟悉的气息,见到熟悉的人回想旅行一路,坦然一笑,回想旅行之乐。

12、 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

13、 旅行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旅游多的是生活的阅历,多的是心灵的自由,少掉的是现实的功利和疲惫走到外面,看过世界之大,就不会再执着于某些无谓的东西,旅游让人变得豁达,旅游是自我改进的最好方式。没有旅途之苦,哪有旅程之乐。

14、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也许是欢乐;也许是忧愁;谁又能决定去和留!人,总是会在走新路的时候恋着旧路,而路也总是在懵懵懂懂地恋着旧时走过去的人纵使我们流着泪,流着沉甸甸的盐质很高的泪,我们也会在告别的站台上挥挥手,笑一笑,就这样,转过身去,打点好童年对我们的馈赠,作一次最后的童年的旅行。

15、 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然后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相聚,开怀。

16、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17、 好旅伴可以缩短旅途时间。

18、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19、 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与那些新人和旧人们共同经历吧!也许这就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命运,有你有我也有他。

20、 有的旅行是为了拓宽眼界,浏览风景名胜。有的旅行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有的旅行时为了寻找逝去的年华,重温青春的惆怅。而有的旅行是释放负面情绪,换个心情,轻装上阵。

红楼梦一书,虽然作者自言“满纸荒唐言”,但是其中牵涉到神仙鬼怪、奇言异志的情节并不占主要地位,全书的情节仍然是以现实性为主。但是即使只从这些偶尔出现的与神怪有关的情节来看,却无不在文中的关键地方出现,例如最开始的大荒上顽石与一僧一道的对话,揭示了全文的创作来历;贾瑞正照风月鉴,点出了风月宝鉴书名,并可以为后人揭示反照风月宝鉴的研究方法,等等等等。作为在全书文章中曾多次出现、并起着主要穿针引线作用的通灵宝玉,作者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本文将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和寓意出发,由点及面地铺设开去,对书中的有关情节作一些具体的讨论,从而看到作者精心构思设计的写作方法在此的妙用。

一、作者原设计中通灵宝玉涉及分身法

关于这个问题,从开卷第一回中就有明显的体现,作者在讲到“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顽石时,曾有脂批指出“高经十二丈”对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对应副十二钗,这就由此告诉读者,这块文中被视为命根子的通灵宝玉的原型,实际上照应了全书的三十六钗,也就是说,三十六钗中的任何一钗,也都是女娲石的一部分。

在传说记载中,南康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可见这块女娲石,原本是赫若彩绘的红石。那么,落在青埂峰下的这块顽石,经过一僧一道大展幻术,变成的通灵宝玉自然也就应该是一块鲜明莹洁的红玉。

在文章中,作者没有公然写出此玉的颜色,只是通过委婉的写作方法隐写了它的颜色:第一次是宝钗托此玉在手上时看到的,“大若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相护”,脂批在“灿若明霞”处点出“色”字,霞为何色?古文中多喻指红色橙色。另一处是莺儿给宝玉打络子,但讨论用什么颜色的络子才好看时,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既然用大红是犯了色(重了色),那么所络之玉定然是一块红玉无疑。

这样顺序推理下来,这块通灵红玉在文中的出现,也就自然照应着全文的'三十六钗了,那么,作者这样写的意义何在呢?

先抛开通灵宝玉不谈,我们来看一看有关“红玉”的批语,凡是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难发现,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红”字和“玉”字,不仅是在诗词歌赋中,而且在书中人物的衣食住行上,也同样用了大量的“红玉”二字,只不过其中有很多地方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并不让读者觉得厌烦──这种特点在同样被世人认为是香艳文字的后四十回中并不具备,这也是续书后四十回不是原著的一个重要佐证。作者甚至把太虚幻境中饮的茶名为“千红一窟”(隐哭字),明白地告诉读者他要在文中成千上万次地哭这个“红”字,可以说整部书都为这一个红字所作也不为过,君不见书名便要叫做红楼梦么?

在有关木石前盟的来历这段文字中,有若干处脂批牵涉到了“红玉”隐含的意思,例如“绛珠仙草”之“绛”处,有脂批曰“点红字,试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会意法;“赤瑕”之旁有脂批曰“点红字玉字二”,这里用的是会意法和拆字法;“神瑛侍者”的“瑛”侧,有脂批曰“单点玉也”,同样是用的拆字法;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此处的红玉则已不再指物,而是指人了;同理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将“绛珠”两字解为“红玉”

二字,这是根据脂批会意与拆字法的提示。

脂批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绛珠”与“红玉”的关系是为何呢?是不是只能理解为黛玉的前身是红玉,黛玉是从红玉脱胎变化而来呢?果不其然,在三十四回中作者笔下对小红的介绍时,言道: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她小红。

旁有一条脂批,“红切绛珠,玉则直通矣”,这条脂批更进一步说明了红玉与绛珠的关系,并且还透露了“玉”字是实际被隐写的女子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无怪乎作者要安排小红与黛玉一样姓林,而且和黛玉只是乳名一样,红玉也只是小名了。

既然全文的三十六钗都是通灵红玉的一部分分身,而作者笔锋一转,又将红玉落在了小说人物身上,那么作者的本意是要用书中诸女子为红玉写传也就不是那么难理解的事了,而这部传的主要人物,又集中在贾宝玉所带(黛)之玉的身上。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脂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发掘出作者小说人物构思的原意图,从而也可以看出作者为小说人物取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都是为了配合全书隐写的需要精心设计的。

二、石头在文中惯用多种笔仗,具有多重身份

熟悉小说情节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小说的第一作者便是石头,因为小说上所记,是石头下世数载亲身经历过的一段遭遇,因此这部小说才有另一个名字《石头记》,但是在脂批中,曾多次将石头与宝玉乃至作者混同起来,亲热地称之为“石兄”,试举文中的一些例子:

宝玉第一次摔玉时有脂批道:“试问石兄,此一摔比青埂峰下萧然坦卧,何如?”此处是指青埂峰下顽石幻象──通灵宝玉。

第八回,宝黛钗三人喝酒作乐时,有脂批:“试问石兄,比当时青埂峰猿啸虎啼之声何如?”,这里显然是指贾宝玉。

在红楼梦曲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处有夹批道:“非作者为谁,余又曰,非作者,乃石头耳。”,这里则是称石头记的作者为石头。

除此等多处地方之外,在元妃省亲一段情节中,元妃对大观园繁华场景作一番感叹后又紧接着以石头口气回想自己在青埂峰下荒弃的凄凉,其间人称的偷换被此处的脂批称为“自此时以下,皆石头之语,真是千奇百怪之文”,可见这里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纰漏,借以将文中较少着正面笔墨的元春与石头、乃至与红玉挂上钩来。否则作者何必要在书中设计宝玉先为怡红院题“红香绿玉”的匾额,而被元妃改为了“怡红快绿”的情节,只因为其中的“香玉”两字犯了元春背后所隐女子的真正名讳,才会被作者似作避讳而实际目的则是为了点出。(这里的避讳在诗句“绿玉春犹卷”时又一次点明)

三、与通灵宝玉有关的情节均牵涉到文中的大过节处

全书除贾宝玉数次摔玉以外,通灵宝玉的正文实际体现在“宝玉对金钗”、“通灵宝玉除邪祟”两段文字中,以及文中曾提到的后文“甄宝玉送玉”、“凤姐扫雪拾玉”等情节。

在“宝玉对金钗”一文中,提到此玉分正、反两面,并且两面分别镌刻着不同的篆文,这是一种类似于“风月宝鉴”的比喻──前文已提到,此宝玉既然为顽石的幻像,那么其上所刻文字也就是石头记上所载文字的幻像,脂批在贾瑞死的情节中强调“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并以宝镜喻书,希望读者只照它的反面,方是会看。那么这本书在小说中的另一个分身──通灵宝玉,其正反两面不同的内容也就应该同样揭示着小说的两面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宝玉的正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如果这是指小说表面情节来看,就是指只要小说世代流传,文中感人的宝黛钗的爱情故事就会永远被世人传颂。

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则是将小说中所隐的历史内容,用概括的手法,镌在了玉上。关于通灵宝玉除邪祟、疗冤疾一段,文中只出现了一次,在这段文字中,脂批也果然作了大量相应关键的批语:

在“小儿落草时虽带了一块宝玉下来,上面说能除邪祟”,脂批曰“点题”。

在“只因它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有批曰,“石皆能迷,可知其害不小,观者着眼方可读石头记。”

在“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处,有侧批云,“正点题,大荒山手捧时语。”,红楼解梦一书中认为此处的十三载是指雍正十三年,而并非作者十三岁,而雍正实际死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在“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冲犯”处,点出“是要紧语,是不可不写之套语”实际上是借套话向读者暗示了贾宝玉和风姐原型之间是夫妻关系的史实。

最后有眉批“通灵玉听癞和尚二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干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正所谓物各有主也。”通灵宝玉的主人是谁?全书的交代之处很多,是贾宝玉,由于贾宝玉身上隐写着作者,那么通灵宝玉的主人自然也就是作者。在这一段中,一僧一道也同样是宝玉的主人,一僧一道对应亦僧亦道,也就是空空道人和情僧,也都是该书的传作之人,所以综合这些说法,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想在这里表示:红玉的主人是作者自己,而红玉听了作者的一番持颂之后,除去了折磨作者和红玉(此处以宝玉凤姐隐写)身上的邪祟。所以通灵宝玉除邪,在全书只有一次,因为要除去邪祟(雍正的代指),有一次就足够了。这段除邪祟的情节既然已经记在了通灵宝玉的反面,自然也就是这部书反面的历史内容的写照,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此外,在脂批中提到的凤姐扫雪拾玉的情节向我们提示,在后面的情节设计中,原有误窃失玉等情节,后来玉被凤姐扫雪而得,重新回到了宝玉身边。这里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可以推断,雪实际上隐的是“薛”字,在其他相关文中曾经论述到薛蟠是雍正皇上的隐写。这里用玉曾被雪覆盖实际喻指红玉曾经被皇室所纳,而凤姐扫雪拾玉则可视为拦在作者和红玉之间的皇家障碍被扫除,红玉重新回到了作者的身边,这里的“扫”可以做扫除讲,而凤姐,前文提到,正是通灵红玉的一个分身,这与通灵宝玉除邪祟一段正可暗暗相合。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通灵宝玉这样一个看似荒唐无稽的物件,利用分身法将其与文中的众多女子相联系,并与自己牵涉挂钩:喻书,喻人,喻她,喻己,正应了此书“因可传她,并可传我”之意;利用通灵宝玉的正反两面喻示以及相关情节,暗示了书中背后所隐写的历史,实可称得上一笔多用,笔尽其妙。虽然历史上有关雍正暴亡的史料有很多已经湮没无考,但我们绝不能就此忽视作者哭成此书的良苦用心,只有不轻易忽视和否定小说中隐藏的历史,并充分结合现有史料进行佐证和分析,才能从红楼一梦中为清史学界和红学界带来真正最有益的贡献。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拆字联和组合联对恰恰相反,拆字联是把某个字拆开,组合联是把某个字拆后再组合。拆字此间有座茅棚,人称笠竺仙庵,镌刻着一副门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联拆字自然工整,更表达了悠然闲适的心境。

传说宋朝杜文去磊城赴任,差役踢倒了小孩子垒的石头城墙,那小孩随口吟出:

踢倒磊城三块石。

杜文一时语塞,与夫人耳语后才对句:

剪断出字两重山。

上联将“磊”拆为三石,下联将“出”拆成两山,对得不错。谁知小孩笑他堂堂知县,却是妇人之见:大丈夫应倚天抽剑,“剪”怎比得“斩”?

明代唐伯虎得知诗友徐贞卿之妻生一子,就与好友祝允明商量贺喜之事。谈事这余,唐伯虎以此为题吟出上联: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古时没有钟表,半夜生孩子,既可能为亥时,又可能在子时,故难定。祝允明煞费苦心,未得妙句。贺喜那天,祝允明偶闻徐贞卿夫妻,一个属蛇,一个属鸡,便有下联:

百年匹配,巳酉两属相当。

下联把“配”字拆为“巳酉”两生肖,有根有据,令人叫绝!

明代蒋焘的父亲一日有朋友来访,蒋焘端茶待客。客人知其聪敏,即指窗外雪雨,出对试他: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蒋焘之母正切西瓜,他由此对出下联: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拆字干净利落,顺旦成章,客人拍手称妙。

经典拆字联有以下几副: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闲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 (李调元)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 (管 家)

鸿是江边鸟 少水沙即现

蚕为天下虫 是土堤方成

氷凉酒,一点、二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嫁得潘家郎,有田有米有水(潘)

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添丁(何)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诗)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位)

清水青,水青清,清清水青,水青清清

明日月,日月明,明明日月,日月明明

与拆字联有关的故事:

南朝时的江淹,年轻时家贫而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贴切工巧,言近意远,顿时博得一片喝彩。

传说朱元璋流浪时,夜宿一名叫珠宝的单身女子之家,珠宝与朱元璋交谈至晚,她见朱元璋虽然穷途末路,却慧眼识英豪,大起敬慕之心,于是出上联试探:“深山藏珠宝,你说是朱家宝?王家保?”将“珠”字拆为“朱”和“王”,既合自己的身份,又暗露许身之意。朱元璋想起往昔邻家生孩子的情景,立即对道:“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儿!亥时儿!”机智中又显出一股霸气。

拆字联欣赏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閒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 (李调元)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 (管 家)

鸿是江边鸟 少水沙即现

蚕为天下虫 是土堤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