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伤寒论49条经典语录 正文

伤寒论49条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1 21:44:01

2、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5、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6、痘要结,麻要泄。

7、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8、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9、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10、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11、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12、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13、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4、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15、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16、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17、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8、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19、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

20、久病成良医。

21、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22、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23、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24、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25、用药难,识证难。

26、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7、六腑以通为用。

2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30、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1、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3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3、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4、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35、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36、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8、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39、风为百病之长。

40、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4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42、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4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44、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5、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王清任《医林改错》

46、大医精诚。

47、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48、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49、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50、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51、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52、六腑以通为补。

53、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54、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55、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56、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用《内经》的思想理论来解释《伤寒论》的条文是错误的。

2.《黄帝内经》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学习专研。

3.《伤寒论》之用药来之《神农本草经》,有后世的脏腑理论的用药思想来指导学习伤寒论用药是不行的。

4.学习伤寒论,必须是要背诵全部条文的,后来的有的老师划分的重点条文是个人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够的。

5.学习中医,必须要先学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伤寒论的理论,因为黄帝内经是没有多少用药经验的),先学伤寒论。没有理论的指导是学不好中医的,学什么方子治什么病是不行的,要方证结合。

6.现在有人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我看他们其实是不想要辨证论治,只想辨病论治。这纯粹是害中医,每个病有每个病不同的反应和症状,能一样吗?就好象有人老嚷嚷中西医结合一样,能结合吗?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

7.第54条,关于定时发热,汗出热不减。阴是邪气,阳是正气,正邪交战与体表,邪气大于正气就会发热。因为有抵抗力,邪气不能全胜。桂枝汤是甘温,健胃生津液,帮助正气驱邪。就像汉武帝当年囤兵打匈奴,内部不强大就无法战胜敌人。

8.桂枝汤证是表阳证,为什么阳病不用辛凉解表而用辛温解表啊?冯世纶教授言:不是什么“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问题。也有人说辛温解表伤津液,那辛凉解表也伤津液呢。主要是要弄明白张仲景为什么要用桂枝汤的问题。因为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此为表阳证,同时汗出表示人体津液伤了。精气虚而汗出,汗出而邪不退,那怎么办?就像打鬼子,兵力不够打不过怎么办?桂枝、生姜辛散打啊,加白芍、大枣酸甘养阴液补充兵力啊。服粥覆被就是后勤供给啊。这就是发汗之中养胃气增津液,驱邪扶正,保胃气,存津液啊。这和鬼子还在前线打呢,等鬼子到防线内部了,就枣啊粥啊就不行了。像小柴胡汤,就要姜枣参了。

9.关于瞑眩反应的讲解: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厥者,“顽固、老”讲。瞑眩现象是药达病所的一种反应,病者表就瞑眩反应小,像桂枝汤姜枣啊粥啊就是后勤供给,养津液。在少阳就会反应大,因为少阳了,就是敌我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这时的仗打得最激烈,看往来寒热就知道正邪纷争的多厉害。出现了默默不欲饮食,就要参姜枣上了。越是老病久病就瞑眩反应的大。而到了三阴病了,我方的力量明显弱与敌方,往往会在一月或三月之久,在我方反击的力量积累的够了,才会出现瞑眩反应。

10.关于舌苔和脉象:经方里舌苔和脉象只是症状之一,只是参考,主要是看症状反应。舌苔的重要性比脉象要次,在后世温病学派里才重视起来。脉就是血管,血管特殊的占30%,可凭的只有60-70%的,比如有人拉肚子,病在里的,但有的脉还浮,你怎么看啊。还要熟悉病人以前的脉象,有了变化才好比较。脉是号表里寒热虚实,不是号脏腑的。

11.经方治病啊,它不是讲的病因病机,它注重在什么?症状反应。

12.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它治疗身痒、治疗皮肤病的原理就是小发汗。小发汗是什么?这个痉湿暍病治疗风湿,就要小发汗吗,这样风湿俱去,小发汗。这个小汗出要注意,不是大汗出,小汗出以后就是说让风邪、寒邪和湿一块儿出去。桂枝加荆防汤呢,荆芥、防风相当麻黄,与麻黄近似,也是小发汗、微汗,不过荆芥和防风发汗的力实际上比麻黄不相上下,麻黄力量偏大。

13.皮肤有湿在表的皮肤痒,出现湿疹或风疹、荨麻疹都是一类的,经方看来这就是湿在表,属于表不解,当然就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了,或者用麻黄汤小发其汗,两个方子量用的很小。

14.我们临床看病,好多病人你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出现了这个证,根据这个症状反应来判定它是哪个六经证或是具体的方证是什么。

15.不正确的发汗,引邪入里,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经常碰到,有些发热恶寒,典型的伤寒,或者是典型的中风,用清开灵啊,双黄连口服液,这是治里的药,用了后反而加重,都是有可能的。

16.便秘并非都为阳明,久病便秘,多在太阴。心里要有这根弦。津亏便秘,里虚寒的便秘,这时可用生白术,性温,量大有通便之功。当然,如有热象,可合并阳明了。

17.越是复杂的病情,用药越简单,才能弄清楚。用药过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互相影响,往往干扰了你最初的辨证。

18.从伤寒论的这几个方子得到启发,它这个剂量啊,不是一成不变的,伤寒论写的用什么剂量,我们就用什么剂量,桂枝用的是三钱,9克,你非得用10克不行、12克不行?那不是这样的,根据病情!因为它病轻我用6克,生石膏也是,越婢汤证少,生石膏用30克,里热重,用60克,这都有可能。所以这个,我们根据这样关于经方剂量问题就得到解决了。这几条的经验就告诉我们,临床上有什么证,用什么方,是桂枝汤证多,就用桂枝汤,剂量就多,麻黄汤证多,就用麻黄汤,越婢汤,实际上就告诉我们这里。

19. 外邪里饮这是一个六经辨证,我们说《伤寒论》六经辨证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规律。临床上遇到的一些病,你要先思考的是六经它的证,我们现在就遇到这个问题了。六经证是什么呢?一个在表一个在里。叫表阳证里阴证,或者叫太阳太阴合病。这是一个六经证,这具体的方证不一样,有小青龙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还有好多像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苓桂枣甘汤证,这一类的方子很多很多。所以都叫外邪里饮。都是有表不解,里有水。它区别在哪里呢,具体的方证不同。

20. 外邪里饮,治疗应该是解表的同时利饮,不能单纯地解表,也不能单纯地利饮,分开来治不行。

21.提纲就是提供给我们一个纲领,辨证的时候有一个依据。纲领的一句话不能说清楚,它后面的好多条文都解释了。

22.津液伤了,何以温中?实际上就是津液伤了,怕用了温热的药啊伤津液。实际上你看《伤寒论》的一些方子吧,温中的生津液的都是温热药,他桂枝汤用什么药,用桂枝、生姜温中健胃的,津液伤的不厉害,用桂枝、生姜就行了,实际上麻黄汤也有,虽然麻黄汤是发汗的,但是它也顾及到生津液,用什么?用甘草、桂枝,他是这个生津液的`,实际上也在扶正祛邪,主要在温中生津液。

23. 心烦,一般是有热,但是虚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甘草干姜汤的心烦,这个烦躁吐逆,这个烦是饮邪上犯。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出现烦。

24. 所以我们还是辨六经,辨方证,要记住。不要以为是治疗颈椎病就是葛根汤,或是桂枝加葛根,实际上治疗颈椎病,治疗冠心病,有好多方子都能治。就看它六经证,和它具体的方证。也可能有桂枝加附子,也可能用大柴胡,也可能用理中汤,不能光靠一个葛根;小柴胡也治项背强几几,柴胡桂枝汤也治项背强几几,这都有的,看它的主要方证是什么。

25.中医没有“副作用”这个词,“副作用”是西医讲的,只要我们辨证准确,就不会有副作用的。但是有一个瞑眩反应,这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这是病长期不好,吃了药以后出现的这么一种反应,包括出出汗、头晕、衄,这是正气与邪气奋力相争,相当于决战。这不是副作用。

26.关于四逆散:整个《伤寒论》就一条条文,以药测证,此为少阳阳明合并(病)。此无口苦咽干,方中之药为大柴胡方去黄芩、半夏、大黄、姜枣加甘草。若少阳病合并阳明明显就大柴胡,不明显就四逆散,四逆散中见四逆不多,而见手足心热的较多。

27.什么叫促脉,胡老解释了,就是寸脉独浮,关尺俱沉,这么一个脉象。

28. 为什么麻黄汤治疗喘呀,就是因为表不解,水气在表,人体的正气不能旁达,气都往上冲,积于肺,壅于肺,所以这肺胀满,就出现喘,一解表就好了。

29. 单纯的少阴病呀,一般很少有喘,有喘是什么呀,也是合并里饮,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咳喘常用的方。

30.太阳阳明合病,以解太阳病为先,先治太阳,先解表,所以“下不厌迟”是太阳阳明合病的一个治疗原则,太阳太阴合病那急则治其里,解表它不着急,这是一个治疗经验。

31.太阳病的判定,是依据反应出的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不是依据受风寒或风热。太阳病中的伤寒,是依据太阳病又见“无汗,脉浮紧”,而不是根据感受寒邪,其中风,是依据太阳病“汗出恶风”,而不是依据只感受了风邪。读懂前三条,是读懂《伤寒论》的关键。

32.《伤寒论》就是一个病历,各种(疾病)治疗的记录。

33. 胡老说,这个痹症啊,始终离不开少阴。胡老在临床治疗的时候,一般遇到关节疼痛呀,尤其是大关节,肘膝关节用桂枝加苓术附,日本汉方也经常用这些方。

34. 少阴病有身疼痛,跟太阳病身疼痛相同的,只要它是表现为脉是微细的,而且没有精神,那不是太阳病就是少阴病了。

35. 六经的提纲,它主要是症状的反应,脉象只是症状的一种,反应的津液足不足,在表还是在里,它是一个参照条件,其他的条件不能忽视,辨证非常复杂的,非常细的。提纲在临床是一把尺子,你去量去,在你量的过程当中啊还有其他辅助的。

36.经方六经是怎么产生的?就是通过临证用药用方证的经验总结,先有了用药、用方证的经验,就是“单味药→单味方证→复方方证”的过程,在应用方证的过程当中,逐渐产生了六经这个概念、这个理论。

37. 六经病啊实际上是六证。

38. 关于问诊:问诊尽量仔细,要是问不到有时辨证就不准确。比如这个人发热恶寒身疼痛,这不是太阳病么?但你没问他口干,要如果有口干那不是单纯的太阳病了,已经传里了,是太阳阳明合病了。所以一定要问仔细,问仔细以后再分析就行了。

39. 关于辨六经辨方证:辨六经是比较好掌握的,来了病人先辨出提纲,六种情况,比较简单;但是辨方证比较难了,要辨到正确无误啊,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个是要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伤寒论》的原文,记住这些每一个条文每一方证他的特点,再一个就是说你有临床经验了,真正认识这个方证了,见到这个方证一看就知道了,在这儿用上没问题。

40. 这个《伤寒论》的六经啊,就是这六个提纲,并不是《内经》的经络脏腑的六经,不是《内经》的热论所说的六经,它是八纲的六经。所以我们应用《伤寒论》的六经就是根据我们用八纲来认识六经就行了。

1、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钟南山

2、 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

3、 一位西哲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4、马克思:“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疗效重于理论)

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6、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7、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8、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9、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医工论》

10、 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清】徐廷祚

11、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13、只要生命还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

14、专家是令人尊敬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不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专家有时也是令人惋惜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知道的事情,却知道的越来越少。——妇产科学家郎景和

15、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吴阶平

16、对工作还应该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

17、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蕾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19、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

20、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22、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次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里,便呆钝不灵。——【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23、There is no safe drug but safe doctor.(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

24、A good surgeon must have an eagles eye,alions heart,and a ladys hand.(一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有鹰的眼睛,女人的手和狮子的心)

25、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6、he real difficulty in orthopedics lies not in making a diagnosis but i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骨科医师的挑战不在下诊断,而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27、The patients are your best teachers.(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8、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功待人处事是成为好医生的前置条件。)

29、The decis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incision.(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决策比刀法更重要。)

30、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1、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

32、医病医心难医命,顾利顾名不顾身

33、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34、小病求生,大病求死

35、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医——裘法祖老先生!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

3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8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39、医以济世,术贵乎精。(清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40、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42 、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清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43、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44、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45 、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清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6 、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清 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47、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清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48、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明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49、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5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51、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明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5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 山东省第六类 方论外科杂集》)

53 、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清 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54、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

55、路上有两种车,一种是兜风的,行车就是目的;另一种是赴约的,行车只是手段。 (只谈理论的兜风的,瞄着疗效的是赴约的。)

56、有人同一个错误重复了几十年,然后把它叫做经验。 (经验等于证据。)

57、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有这样一句批评:"上帝不是靠仍色子的方式来决定自然规律的"。遗憾的是在医学领域,上帝处处多都在玩筛子,循证医学就是教医生如何应对这个医学实践的不确定性。

58、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者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唐]孙思邈

59、当我们决心要成为医生的那一刻,我们的身上已经挂上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让我们背负一生。——法国胸科医学之父雷涅克

60、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内科专家张孝骞

61、我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张孝骞

62、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63、成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责任不是只医治疾病,一个医生怎么看待贫穷的病人,是区分一个人是医生还是医匠的关键点,真正的`医生肯定人的价值,医匠的眼中,病人只是消费者。医生看的是生病的人,医匠看的是填病历的表。 ——[美]布雷克威尔

64、医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你要真正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一个优秀的医生肯定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生命要充满同情。 ——周国平

65、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66、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爱丁堡宣言》

67、凡乡里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68、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不容置疑,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信仰和奉献精神。她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服从上帝的召唤,因为上帝是出于信任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交付在她的手上。 ——菲洛伦斯,南丁格尔

69、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希波克拉底誓言

70、良医者,常治无病之人,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