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儿童电视剧灵感语录 正文

儿童电视剧灵感语录

时间:2024-09-30 21:22:52

1、星期天,我去口腔医院镶牙,女儿也跟着我去了。

医生对我检查了一番之后,说:“你想镶一颗什么样的牙,是烤瓷的,还是普通的?”

我说:“就镶一颗时尚一点的牙吧”。

女儿在一旁插话道:“医生,那就给我妈镶颗最流行的‘蓝牙’吧。”

2、女儿喜欢夜里躺着看书,她每隔五分钟就关一次灯,两秒后重新打开。

妈妈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女儿说:省电,翻书时不用开灯。

3、生物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

他说,人从四肢走路进化到两肢走路,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然后他问学生:“人类从四肢进化到两肢走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可以节省一双鞋!”

4、幼儿园,一男两女三个孩子玩过家家。

男孩说:“我要当爸爸”,一女孩说“我要当妈妈”

剩下的那个女孩说“那…那我只好当小三了”。

5、老师:你怎么每天不洗脸?吃的早餐渣还在脸上了。

小学生:老师,那你猜猜我吃的是什么。

老师:果酱面包。

小学生:老师,你猜错了。那是昨天吃的。

6、6岁的儿子入睡前,对妈妈说:“妈妈,把手电筒给我。”

“睡觉玩手电干啥?”

“不是玩,我做梦走黑路,看不见。”

7、暑假里,5岁的宝宝想给他幼儿园的小朋友贝贝写一封信,就去向爸爸要笔和纸。

“宝宝,你还不认识字,怎么会给别人写信呢?”爸爸奇怪地问。

“那怕什么,反正贝贝也不认识字呀!”宝宝理直气壮他说。

8、儿子考试没考好,我揍了他一顿。一转身他又来问:“妈妈,这道题我还是不会。”

我没好气地说:“给你讲几遍了你还不会,你的脑袋让驴踢了?”

儿子哽咽着说:“都是你把我打成这样的。”

9、三岁多的女儿被送到外婆家。

外婆知道她三天两头闹别扭的父母又吵架了,

就跟女儿开玩笑:“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你站在哪一边呀?”

女儿歪着头,眨巴着眼睛,回忆了一下才告诉外婆:“站在床边。”

10、放假去寺里游玩,人超多,一尊佛像前好多人在拜,

突然见一可爱女孩儿学周围的人,啪的一下子就五体投地在那拜的那叫一个投入。

然后被他老爸一爸拉起:你拜这还有点早,这是送子观音…

【你听听】

十岁的妹妹拿了一包锅巴在院子里吃的津津有味,五岁的弟弟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想吃又不好意思说,就问妹妹,让我尝尝脆不脆。我想这小屁孩还挺含蓄的,这时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妹妹拿了一片放嘴里,说:你听听....

【飞机是真的吗?】

一个小男孩拿着张假钱走进了玩具店,准备买一架玩具飞机。 服务员阿姨说:“小朋友,你的钱不是真的。 ”小男孩反问道:“阿姨,难道你的飞机是真的?”

【有了我他们才能做爸爸妈妈】

从前有个小姑娘,上幼儿园老师教说我们要感谢爸爸妈妈,为什么呢,因为有了爸爸妈妈才有我们呀。这傻丫头站起来说,老师,他们要感谢我。老师问为啥,这傻姑娘淡定的说,因为有了我他们才能当爸爸妈妈呀!

【先奖励我一半】

儿子:“妈妈,我得了一百分,您奖给我什么呀?” 妈妈:“十块钱。” 儿子:“那就先奖我一半吧,我得了50分。”

1) 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

2) 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3) 工作着是美丽的,追求着是快乐的。

4) 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5) 用微笑拥抱孩子,用真心对待孩子。

6) 我是岗位的,岗位未必是我的。

7) 用清眸透析心灵,用宽容善待孩子。

8) 暴力、溺爱和放任是摧毁孩子健康人格的三大灾害。

9) 距离近一些你会发现更多的童真,声音轻一些你会听到更多的童声。

10) 父母的美德,是儿女最大的财富;父母的心房,是儿女广阔的天空。

11) 孩子需要激励,犹如种子需要阳光。

12) 教师的荣幸是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在打交道,所以要引导他们把希望变成现实。

13) 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4) 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学有所长。

15) 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

16)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让我们敞开心扉,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7) 暴力只能培养奴才和暴徒。

18) 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19) 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20) 批评不是一个趣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谁的趣味的问题。

21) 我会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个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22)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3) 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24)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5) 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26) 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27) 从心灵深处在乎每个学生,润泽每颗心。

28) 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29) 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追“梦”人。

30)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31)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

32) 用爱心浇灌未来的花朵,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33)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

34) 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35) 用情感激发情感,用爱心唤爱心。

36) 从心开始,用爱沟通,共创和谐。

37) 教师的幸福是因爱而被爱着,因付出而收获着,因珍惜而拥有着。

38) 幼儿教育,首先是“良心”,其次是“爱”,最后是“责任”,缺一不可。

39) 用爱心和智慧与孩子一起创造快乐,分享快乐。

40) 学生是贴身小棉袄,常带来家的温馨。

41) 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孩子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孩子的创新。

42)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和赞赏。

43)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44) 对每一位小朋友要有爱心、耐心、关心。

45) 真情育人,彰显生命意义;桃李芬芳,提升人生价值。

46) 用我们的爱关心每一个幼儿。

47) 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48)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49) 用尊重和爱心换取幼儿的快乐,用真诚和微笑面对每一位家长。

50) 用爱心换取幼儿的快乐,用真心换取家长的信任,用责任心体验幼教之美。

51)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52) 童心是绿色的种子,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有桃李缤纷满天涯。

53) 努力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

54) 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

55)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56) 用爱心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热情培育每一朵稚嫩的花朵。

57) 表里如一,诚实做人,脚踏实地,乐意奉献。

58) 用微笑温暖心灵,用爱心善待孩子。

59)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60) 给学生阳光,让他更灿烂。

61) 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62) 教育孩子并不难,指导家长困难。

63) 培育孩子的第一条:健康。

64) 奉献人生,付出才会有收获。

65) 牵着孩子们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捕捉儿童敏感期》经典语录】

1、我们成人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活动唤起了儿童的感觉,但我们要去做,做一次就给孩子多一次机会。一旦这种内在的东西被唤醒,在生活中被运用,它就固定在了孩子身上。

2、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构建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认为,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达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她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将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3、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儿童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剑一样能刺伤人,诅咒的敏感期来了。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儿童感受到了这些词语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

4、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到了5岁左右,儿童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但我们的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可能是我们民族的好传统之一,但他不适用于5岁之前的孩子。

5、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6、儿童一旦感知到某一世界,他的世界也因此扩大了。这种人类精神领域的认知会给儿童带来喜悦,这个扩大的世界就建构起了儿童的人格。

7、这就是儿童的潜力。当他长大成人,环境、氛围、机会一旦来临,着感觉就会从他心中腾飞而起。

8、儿童位置的秩序感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等到他对事物的位置“变变也行”时,他对事物的独立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便有了飞跃。

9、跳跃的敏感期在2岁半-3岁时出现秩序一旦形成,会转化为品质体现在生活的任何方面,这就是素质。

10、5岁以后,孩子对科学实验开始感兴趣,这时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在于学知识(这时一个巨大的误区),而在于通过实验发现事物的秘密,认识客观事物。

11、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异性朋友的敏感期,就好象童年在为未来的成人做准备。对儿童来说,异性朋友的敏感期是纯心理和精神性的。它使儿童变得向上、助人、自爱、自觉,使儿童经历快乐和痛苦,使儿童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上个台阶”。

12、这样的东西才能沉淀下来,组成孩子的人生。

13、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对秩序的追求上升到对审美的追求后,儿童就开始能敏锐地感知环境和氛围的变化。

14、人体差别的敏感期是人体敏感期的组成部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表现在很多方面:生殖器官,发型和衣服,嗓音和举止,等等。对同一个概念,比如性器官,儿童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显着不同,在大人眼里,这类概念包含着很多世俗的、道德的内容,而对孩子来说,他是在客观地认识世界,这只不过是他众多认识对象中的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15、3至4岁是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期,儿童喜欢认识色彩,这个时期过后,儿童就进入了涂色的敏感期。儿童涂色的过程为以后的书写作了准备,通过最初的乱涂,他的书写才会逐渐趋于规律。

16、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这一切来自童年,是童年早就了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和素质。

17、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成人则仅仅把它理解为吃,并关注节约。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

18、审美的敏感期是螺旋式发展的,从对吃的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对所用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再到对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后上升到对环境、对内在气质、对艺术品质追求完美等等。审美的敏感表现在各个方面。女孩子4岁开始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影响她一声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19、正常儿童的0岁-6岁的生命是由一个敏感期接一个敏感期组成,敏感期的连接出现组成了儿童快乐而忙碌的头6年。

20、知道孩子为什么焦虑吗?

21、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22、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种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环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

23、敏感期,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而至的。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24、是一种无法深入了解语言内涵的焦虑。

25、儿童形成结婚的概念,表明他对性别、对自我、对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觉,作为家长和老师,对此不要大惊小怪,一定要平等地、正常地、科学地和孩子交流。

26、强制让儿童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地分给了别人,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必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

27、孩子所形成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

28、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29、儿童对一些语言敏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与其说儿童是对丑的语言敏感,不如说成人自己对儿童的这类语言敏感。实际上儿童对效果强的语言敏感。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强烈。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

【内容简介】

婴儿7个月左右出现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绝坐,然后开始走,上下楼梯都要自己来,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撞.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走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开始越来越强。

1岁半到2岁期间,儿童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丝头发,地上的一根小草……但儿童并不总是这样。

手的敏感期到来时,儿童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用手指夹围棋子,不会点钞……这都和童年期手的发展有关。

音乐的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2岁的幼儿就能把握节奏;3-4岁时开始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感兴趣;5-6岁后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6-8岁时已经能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处在身份确定敏感期的儿童,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

关于本书案例部分,要说明两点:一、有些案例的记录对象是发展不够好的孩子,这部分孩子我们都用了化名。二、本书收录的案例跨越10年,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某些案例的记录者已经不详,这部分案例均以“未名”具名。

【作者简介】

孙瑞雪,女,蒙台梭利教育专家 生于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宁夏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她是国内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

从1998年起为《银川晚报》“蒙台梭利科学教育方法讲座”栏目撰文,写有文章100余篇约100万字。从1995年起应邀到全国许多城市进行 蒙台梭利教育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台梭利教师,相继在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做过多次专题报导。2000年出版了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长丛书》——《和孩子终生分享数学逻辑的快乐》上下册;《观察与创造》《想象与创造》《心灵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