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军人核心价值观语录 正文

军人核心价值观语录

时间:2024-09-28 21:22:58

“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大力协同,科学应对,坚决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众志成城,共战洪魔!”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不怕困难,连续作战,当好抗洪救灾突击队!”

“防大汛抢大险,挑重担当尖兵!”

“洪水无情人有情,军民携手抗洪灾!”

“履行新使命,抗洪当先锋!”

“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抗洪一线为党旗军旗增光添彩!”

“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抗洪救灾战场上!”

“抗洪救灾立新功,严明纪律树形象!”

“誓夺抗洪救灾斗争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抗洪救灾,人人有责;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支持灾区恢复生产,投身重建美好家园!"

"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奋力救灾,重建家园!"

"抗洪救灾八方支援,重建家园时不我待!"

"抗洪救灾,你我同行;重建家园,携手并进!"

"弘扬光泽精神,支持抗洪救灾,重建美好家园!"

"全力投入灾后重建,竭诚维护稳定和谐!"

"爱心援助方面"

"危难时刻伸援手,洪水无情人有情!"

"爱心汇聚力量 团结战胜灾害!"

"积极行动起来,向受灾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捐出一份仁爱之心 共建一个美好家园!"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捐助暖人心!"

"践行宗旨方面"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灾民,奉献人民"

"洪水无情党有情,灾害无情人有情!"

"党员干部走在前,抗洪救灾建家园!"

"风雨同舟!"

"把抗灾自救放在首位,把人民利益摆在心中!"

"查看灾情,慰问群众,坚定信心,重建家园!"

"加强灾区防疫,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灾区人民社会安定!"

"自救重建方面"

"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

"艰苦奋斗,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重建家园!"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做好灾后抢种补种工作!"

"凝聚人心,积极行动,不等不靠,抗灾自救!"

"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家园重建,打好抗洪救灾攻坚战!"

"抢耕种,做好灾后生产自救;"

"抓经济,重建美好绿色家园!"

"自力更生 抗灾自救不等不靠 重建家园!"

"大家一条心,重建准放心"

"生产自救很重要,复耕抢种要抓早"

"农村生活要环保,灾后防疫不可少"

"抢修抢收抢种,不等不靠不赖"

"不抱怨不埋怨不放弃,抓好灾后生产算本事"

"行得通的办法用出来,力所能及的事情干起来,"

"坚决不能灾后坐下来。"

"生产自救搞上去,灾害损失减下来"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 “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1940——1962》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