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8、道不同,不相为谋。
2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3、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7、刚、毅、木、讷近仁。
3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礼之用,和为贵。
4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5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1、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2、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4、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58、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5、不学诗,无以言。
6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9、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7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71、不学礼,无以立。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7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7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6、巧言令色,鲜矣仁。
7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政治的名言警句1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明史》卷一三九《钱唐传》
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
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王禹偁《战城南》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对别国进行裁决。
——(美)威尔逊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
——《商君书》
良医治无病之病,故人常在生也,圣人治无患之患,故天下常太平也。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
——《资治通鉴》卷七七《魏纪九》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
——《荀子·议兵》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
——《易·系辞上》
吾人合则存,分则亡。
——(古希腊)伊索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书·伊训》
邻国相亲,则长有国。
——《孔子家语·贤君》
邻国之间应像邻居一样主持公道,一个强盗,无论他是结伙抢劫还是单独作恶,他都是强盗;一个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不过是一个大盗而已。
——(美)富兰克林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宋]程颢、程颐
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
——《新唐书》卷一五七
《陆贽列传》
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惟君。
——[清]唐甄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宋玉
治国如行船,领袖如领江。
——《行知诗歌集·川行有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第六○章
治国如治病,十全为良医。
——汪大经《读书所见》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汉]刘向《说苑·政理》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
——[宋]晁沅之
青史待垂名,三湘自有英雄在,先经能治国,四海可容新任腾。
——王铜
国之将兴而伐于国,国之将衰而伐于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晋书》卷五《孝怀帝孝愍帝纪》
国无大小,民无众寡,能修其政则强,不修其政则弱。
——康有为《政论集·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
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唐]马总《意林·正论》
国乱有三事:年饥民散,无食以聚亡则乱;治国无法则乱;有法而不能用则乱。
——《尹文子·大道上》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信不可以固。
——《国语·晋语四》
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国语·晋语二》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
国有轨,不通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管子·三国轨》
国有善类,犹人有元气。善类一败一消,元气一病一衰。
——《宋史》卷四二一《杨栋列传》
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
——《明史》卷一八六《韩文列传》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左传·桓公二年》
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宋史》卷四四五《文艺列传》
国家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
——《国语·晋语九》
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于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国勤则治,怠则乱。
——《蔡锷集·〈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法律一失效,暴政就会开始。
——威·皮特
治理国家是一项残忍的事业,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哈利法克斯《文集》
国家的头号敌人是暴君。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没有法律,而只有一个统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平等也就不复存在。
——欧里庇得斯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叔本华
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商君书》
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的国家。
——《孙中山集》
除肤疡,不除症结者,其人必死;称君圣,谪百官过者,其国必亡。
——[清]唐甄
除非暴政在国外结成强大的同盟,否则就无法无忧无虑地在国内实行统治。
——(英)莎士比亚
轻举妄动的国家是罪恶的国家。
——(法)杨格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
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李大钊
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左传》
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居安念危,值利思害。
——《新唐书》
善建国者,立国于不拔之基,措国于不倾之地。
——《黄兴集·〈国民〉月刊出世词》
暴政只有藏在自己的肖像和招牌背后才最保险。
——兰多
暴君统治的国家就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
——(英)约翰逊
政治的名言警句2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精彩的.名言句子(一)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0.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1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5.有教无类。
1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精彩的名言句子(二)
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精彩的名言句子(三)
1.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君子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8.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9.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