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品德论语经典语录 正文

品德论语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15 00:59:21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有志者,事竟成。——《汉书》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1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游

1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1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汉书》

1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汉书》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1、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2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2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书》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7、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4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4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4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汉书》

4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5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虞韶

5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5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5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5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5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59、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6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很多人有听过什么是以德服人吧,下面请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哪些造句吧!

以德服人的语句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

2、做一个人生的观光客吧,说到底只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离是非远点,靠家人近点,便有了心安,有了惬意。

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王道艰深,但奥妙只在于"以德服人",即用自己的德行赢得天下人民的爱戴与信服。

5、我们不该以杀去杀,而应以德服人。

6、先生经常教育弟子在做人上要以德服人。

7、以德服人是心服,以识服人是佩服,以理服人是信服,以情服人是诚服。但凡卓越成功的领导者,必率之以德,博之以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愿纵横职场!

8、修身养气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正服人,严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人学之。

9、不是你的强势就能让人心服口服的,而是要以德服人。

10、修身养德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义服人,律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必学之。

11、修身德为首,以德服人人敬友爱;齐家德作标,以德理家家和事兴;安国德当先,以德治国国泰民安。道德进万家,文明你我他。

12、道德,只能以德服人,最恶毒的可能,也只能“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决不能“起而行之”。

13、习武之人要么以武服人,要么以德服人,他的梦想是以钱服人。

14、他天生王之资,然而王者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二者相结合,成就一代霸王。

15、对啊!不过我心照不宣从来都是以德服人,等我先给他来个先礼后兵,讲到他服,讲到他自愿把装备送给我们为止!

16、君子以德服人,区区在下对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彼叹服,自走矣。

17、对唐王朝来说,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宽大为怀,以德服人。

18、我一向都是以德服人的,你这么说是对一个心地正直的人最大的羞辱。

19、以德服人:华夏砖家又来造谣啦

19、造句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20、道德,只能以德服人,最恶毒的可能,也只能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决不能“起而行之”。

21、第二种是中国人最推崇的`以德服人,可惜这点林森也指望不上,因为这里不是中国,更重要的是,他这个前队医实在身微言轻。

22、坚持原则,以法服人;掌权为公,以廉服人;身体力行,以德服人;苦口婆心,以理服人;心系群众,以爱服人。

2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4、坚持原则,以法服人;掌权为公,以廉服人;身体力行,以德服人;苦口婆心,以理服人。

25、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

26、生态,需要低碳绿色。沟通,需要微笑坦诚。言语,需要文明友善。行为,需要以德服人。和谐,需要守信明礼。孝慈,需要代代传承。正气,需要你我弘扬!

27、诚信为根,立身为本,品行为重,立人为家,以身为则,立信为国,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义示人,以孝育人,修身律己,做文明人,诵传经典,弘扬正气!

28、我是黑宇宙的天魔,混乱之天魔,我的名字是雷洛虎,你可以叫我雷老虎,我这人以德服人,不介意别人叫我外号。

29、那我这赚钱之道是不是很高明呢?哈哈哈,我先把全国所有的斗气修法,斗技秘籍全都搜罗起来,然后再开门办学,哈哈,我这算不算以德服人?

30、孔子说,这个时候,应表现君子纯正而中庸的德行,践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防止邪念,对世人有贡献而不自夸,以德服人。

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作用是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性,奠立了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础,下面是关于孔子在道德方面的

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一:

1.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 过,则匆惮改。

18.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二:

1.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2.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礼之用,和为贵。

1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0.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不学礼,无以立。

23. 有教无类。

24.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拓展:孔子思想

孔子与其所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主体部分,并且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孔子与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与儒学在塑造中华文化及其精神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孔子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

一、崇德

“崇德”是孔子的原话,见于《论语》,亦见于《尚书》武成篇“惇信明义,崇德报功”,但武成篇的成书时代可能稍晚。自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已经开始不断发展重视“德”的倾向,孔子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德”的重要性。孔子思想中处处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崇德就是把道德置于首要的地位,在任何事情上皆是如此,无论政治、外交、内政、个人,都要以道德价值作为处理和评价事务的根本立场,对人对事都须先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审视,坚持道德重于一切的态度。如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就是说用政令领导国家,人民可以服从但没有道德心;用道德和礼俗来领导国家,人民乐于服从而且有道德心。孔子不相信强力、暴力能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孔子的理想是用道德的、文化的力量,用非暴力、非法律的形式实现对国家、社会的管理和领导。孔子的这一思想也就是“以德治国”。这是孔子“崇德”精神最明显的例子,事实上,无论孔子思想中涉及国家、社会、个人,孔子对道德理想、道德政治、道德美德、道德人格、道德修养的论述,处处都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道德基础。为了方便,以下我们只从仁、义、中、和四个基本观念入手,来呈现孔子道德思想的主要特征。

二、贵仁

在《论语》中,孔子100多处谈到“仁”,仁是孔子谈论最多、最重视的道德概念,因此战国末期的思想界已经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吕氏春秋﹒审分览》)。贵仁是指孔子在诸多的道德概念中最重视仁,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伦理原则,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美德,也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仁的性质是仁慈博爱,仁在孔子也是全德之称,代表了所有的德行,仁在儒家思想中又代表了最高的精神境界。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仁成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首要道德概念。仁的涵义可见于《论语》中最著名的例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重视家庭伦理,但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普遍的人际伦理“仁者爱人”,把仁设定为社会文化的普世价值。仁有多重表现形式,在伦理上是博爱、慈惠、能恕,在情感上是恻隐、不忍、同情,在价值上是关怀、宽容、和谐,在行为上是和平、共生、互助、扶弱、以及珍爱生命、善待万物等。同时,仁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为道德之首,在2500年以来的历史中业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精神的最集中的表达。

孔子不仅突出了仁的重要性,而且把仁展开为两方面的实践原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前者亦称为恕,后者亦称为忠,孔子说忠恕便是他的一贯之道。从恕来说,自己所不想要的,决不要施加给别人。从忠来说,自己要发展、幸福,也要使他人发展、幸福。孔子不主张“己之所欲,必施与人”,即自己认为是好的,一定要施加给别人。这就避免了强加于人的霸权心态和行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想家梁漱溟提出,儒家伦理就是“互以对方为重”,以此来说明忠恕之道的伦理态度,就是说,儒家伦理的出发点是尊重对方的需要,而不是把他者作为自我的实现对象。儒家伦理不是突出自我,而是突出他者;坚持他者优先,他者先于自我,这是仁的伦理出发点。1990年代以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被确认为世界伦理的金律,而在中华文明25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孔子仁学的这一教诲早已深入人心,化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