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犯人真情忏悔语录 正文

犯人真情忏悔语录

时间:2024-10-13 06:14:09

1、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

2、长这么丑还敢怎样怎样。仿佛世界上就她一朵出水芙蓉似的。

3、只是当日的我一定想不到、曾经动听美丽的情话、会在今天、变成一个笑话。因为陆齐铭他一定不知道、今时今日、我终于懂得了怕、而我最怕的、却是见到他。

4、我突然明白一个女人的优秀、不在于她有怎样的容貌、金钱、社会地位。而在于、她的身边、站了一个怎样的男人。

5、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你的幸福、路人皆知、我的悲伤、无处遁形。

6、有人想攀的高枝无非是别人不想下的台阶。

7、我最怕看到的、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而是两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突然分开了、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我受不了那种残忍的过程、因为我不能明白当初植入骨血的亲密、怎么会变为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

8、这时间最残忍的爱、不是得不到、而是已失去。因为得不到、心底始终会怀着那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好。而已失去、却会成为心口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只要风一吹、就会空荡荡地疼痛起来。这样的疼痛、叫做伤口。伤口会在以后每个不管是希望还是失望亦或是绝望的夜晚、隐隐作痛。

9、这个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失恋情歌。只是、为什么纵使有千万首的悲痛、却没有一首可以唱出我心底的曲折。

10、后车窗里、辉映着这个城市最大的摩天轮、它安静缓慢地转动着、不停地变幻着各种喧嚣的灯光、就像我们如梦似幻的人生。

11、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人、而属于牛粪。

12、我拉了拉身上的T恤、终于发现米楚说我没职业装是多么寒酸的一件事了、再看身边穿着真丝吊带裙跟参加盛大晚宴一样的苏冽、真是QQ跟兰博基尼的差别。

13、米楚曾说过陆齐铭的存在、是为了让所有女生心花怒放、让所有男生痛恨太阳。那是因为她没见过眼前的这个蒋总。如果蒋总是一个美男、那陆齐铭充其量、就是一美男的跟班。

14、那时的我、一点都不懂得委婉和退让、只会步步相逼、决绝凛冽。当很久之后的我、懂得人情世故、回忆起从前时、对唐琳琳、总会有丝丝的愧疚、我总觉得、如果当初我没那么做、也就不会有后来她的整个人生颠覆了。可是、时光不允许我回头忏悔。

15、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千寻跟我打气。但是、当满地都是金子时、我***就不知道自己是哪一颗了。我没出息地回。

16、米楚不止一次打击我、长得挺人模狗样、吃东西怎么这么飞禽走兽。

17、收服男人的下半身、相当于收服他的下半生。

18、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加倍偿还。

19、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那年、我想我一定会摸摸自己的头告诉自己说、亲爱的女孩、人生路上你要慢慢走。

20、后来的我一定想不到、随着年华凋落、光阴漫漫、越长大、身上的那份孤勇就越容易消散、久了、勇气没了、只剩孤独。

21、想起当年,真是好笑,因为年轻,所以就锋利得像一把匕首,爱恨分明。

22、直到很多年后,当我们经历了成长的阵痛,爱情的变故,走过千山万水后才会幡然醒悟,那么多年的时光只是上天赐予你的一场美梦,为了支撑你此后坚强的走完这冗长的一生。

23、我相信旅行可以有很多次,而爱人,却只有唯一的一个。

24、他要去奔向他的幸福,她却还在流浪。

25、朋友的朋友,我们最后的关联。

26、命运是一双大手,将你的人生反复拨弄,即便你被困其中,也无人能伸出援手,唯有自己从中走出来,像重生的燕尾蝶般决绝。

27、那时的我,一点都不懂得委婉和退让,只会步步相逼,决绝凛冽。当很久之后的我,懂得人情世故,回忆起从前时,对唐琳琳,总会有丝丝的愧疚,我总觉得,如果当初我没那么做,也就不会有后来她的整个人生颠覆了。可是,时光不允许我回头忏悔。

28、我不害怕面对每一个清晨,即使有哀愁,但又是新的一天。

29、我真的是一个矫情的人,其实大多时间我都挺快乐,当一个人时,就把自己弄得特别悲伤,像没吃到鸡肉卷一样。

30、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31、时间真的是强大,可以扭转一切不可能的事,把它们变为可能。

32、“苍老”人人都害怕面对的一个词。

33、写字是告别的一种形式。

34、窗外蓝天一片,有鸽子从窗边飞过。

35、成群的花树开出白色的花朵,在黄昏微弱的光线里显得异常洁白丰硕,就像我们曾经年少的时光一样。

36、每个人都是单行道的跳蚤,每个人都皈依自己的宗教。

37、有人在回忆里微笑,也有人为了明天而烦恼。

38、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

39、那晚你留在了我身边,却失去了我们此后的很多年

40、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习惯躲在父母身后,面对挫折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找父母哭泣。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个小孩子。

41、直到看到父母的第一根白发,父母掉落的第一颗牙齿,父母越来越浑浊的双眼,才会真正明白,我们真的长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42、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43、我是林洛施,我二十一岁了。我想,二十一岁的我亦如此,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原谅背叛。

44、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

45、我从来没把那些过往忘记,而是将它们埋葬在窗外的月光里,夜色上浮,它们便会争先恐后的蜂拥而出。

46、我看到了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满地,我光脚狠狠地踩在上面。

47、因为得不到,心底始终会怀着那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好。而已失去,却会成为心口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只要风一吹,就会空荡荡地疼痛起来。这样的疼痛,叫做伤口。 伤口会在以后每个不管是希望还是失望亦或是绝望的夜晚,隐隐作痛。

48、你的幸福路人皆知,我的狼狈无处遁形。

49、伤口,这么多年来,只有我一个人明白

50、从此你有如花美眷伴身旁,我却只剩似水流年走四方。

1、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2、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4、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6、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7、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8、“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0、“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11、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12、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13、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14、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15、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16、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17、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18、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1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0、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21、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2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2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2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25、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6、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27、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2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3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1、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32、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33、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34、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35、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36、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39、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40、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41、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42、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43、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44、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45、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46、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47、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4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49、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50、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51、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52、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53、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54、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55、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56、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57、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58、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9、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60、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61、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62、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63、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64、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65、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66、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67、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68、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9、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70、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71、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72、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73、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74、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75、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76、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77、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78、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79、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80、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81、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82、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83、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84、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85、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这才是老实念佛。

86、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87、持名念佛就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88、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个地方的电话就响了。

89、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9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9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93、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9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6、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9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98、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00、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语伤感经典语录:

1) 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2) 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3) 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4) 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5) 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6) 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7)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8) 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9)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10) 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11)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12)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13)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4)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15)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16) 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17) “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18) “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19) “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20) 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21) 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22) 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23) 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24) 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25)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26) 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27)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28) 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9) 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30) 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31)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32) 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33) 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34) 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35) 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36) 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37) 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38) 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39)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40) 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佛语伤感经典语录精选:

1)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2) 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3) 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4) 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5)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7) 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8) 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9) 修行用功,贵在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