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鸦片战争期间伟人语录 正文

鸦片战争期间伟人语录

时间:2024-10-12 20:26:21

一、作品简介

《苦难辉煌》是当代作家金一南创作的纪实文学,首次出版于2009年。

该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弘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

-------------------------------------------------------------------------------------------------

二、内容简介

《苦难辉煌》书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中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消息传入中国,至1936年西安事变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全书16章,除了长征题材占了约10章,其余数章,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长征这一主题,为其“蓄势”或“收官”。全书也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创建人民军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多年间艰苦奋斗的历程。

-------------------------------------------------------------------------------------------------

三、作者简介

金一南,1952年出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被评为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作品有《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狂飙歌——前所未有的较量》等。

-------------------------------------------------------------------------------------------------

四、《苦难辉煌》读后感30篇

第1篇:《苦难辉煌》读后感200字

打开沉甸甸的书本,一个个伟大的时代画卷便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了历史烽烟中、峥嵘岁月里,无数革命先辈、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磨难、挫折与失败后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饶、永不放弃……合上书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苦难到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历程。

历史告诉我们,革命道路不是从辉煌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它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更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一个历程。历史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充满坎坷,这就要求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摸索,前进,再摸索,再前进。

真正的强者是从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的。

第2篇:《苦难辉煌》读后感400字

苦难中的辉煌,和平中的英雄,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英雄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英雄?一个个深邃的问题,在困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世纪后,成为了人们永恒的话题。过去的事如幻灯片般闪过:毛泽东的第一篇政见:五四运动中那些一个个熟悉的背影;长征中战士们的疲惫身影;张国焘的另立中央;再到1949年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飘扬;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推移,往事如夏的晨雾般被我们渐渐从脑海中抹去,只剩下了那一抹鲜红在黑白的图像中支撑着历史。

董存瑞、江姐、杨子荣、杨靖宇他们消失了吗?不,没有。可我们为何再也不能在记忆中找到他们?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屑英雄,于是我们只能驻足,读书笔记看着哪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背影走远,直到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在那些血与泪交织的岁月中,一个个不甘屈服的人站了起来,他们在这苦难的岁月里,在这金色的年华里,他们不畏牺牲,因为他肩负历史使命,创造着奇迹与辉煌。

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他们肩并肩,走在苦难的小道上,一同走向辉煌。什么是英雄?英雄是那种真正的悲情人物,或许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并不存在这一名词,因为我们早已将他淡忘。

第3篇:《苦难辉煌》读后感500字

岁月犹如一条长河,奔腾不息,在未来,都将成为历史。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找到寄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多少人在感慨多少次历史的重演,然而殊不知事在人为,是人自身的意志决定了历史的相似性。落后挨打的理论已经是老生常谈,如何能让自己不落后,如何能时刻保持一个民族的危机感和自强心,才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很警醒自己的。如今,历史的仇恨在我们这代人的眼中应该烟消云散了,但是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省却应该是我们这代人所重视的。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仇恨,靠的不是固守,需要的是胸怀和睿智,摒弃前嫌、取长补短、勇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

战火纷飞的年代离我们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又有多少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如今的战争已经从土地、城墙的争斗转向了能源、市场的竞争,得能源者得天下,掌握市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不可限量的消费能力无疑已经成为一块货真价实的“肥肉”。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是能让国内更多的优秀企业走出国门,挑战则是在全球市场的大背景下,无数的中国企业将接受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这场商战将会异常的残酷。近水楼台未必先得月,如何利用好地利人和这个最大的优势,认清自身展望未来,相信本国企业一定会有佼佼者屹立于世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豪迈和气概,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然而每颗尘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少伟大的人物,出生是那么的平凡无奇甚至平庸。“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但是我们所要做的是扮演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守护着我们平凡无奇的伟大。实践出真知,没有长期的实践中点点滴滴的总结经验,就难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在不计其数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的价值所在。失败是成功之母,唯有在次次失败的实践经验中累计自身的实力,当真正成功的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住。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第4篇:《苦难辉煌》读后感900字

记得伟大的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苦难辉煌》告诉我们应该必须铭记的这段历史:那段历史的演绎者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融进了历史前进的洪流。书中所提到的历史的假设,然而历史的奥妙在于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永远只不过就是一个假设。时间的唯一性是不会重新再来的,人生的真正的机遇也仅有一次;抓不住机会往往便要面对失败。失败,反围剿的失败在于我们盲目地将无数红军战士的命运和革命前途交给一个外来的只有半瓶子醋的洋先生来掌握。我看到,这本《苦难辉煌》里反复出现的一句真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历程里,共产党人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用全局的目光看待发生的问题;而不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一纹。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革命用实践了再现这个凤凰涅盘的故事。

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富足生活时,我们是否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一下那段苦难的历史;因为,一个知道反思的民族才是一个会铸就未来辉煌的民族。

掩卷沉思:我在历史的长河里,追寻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我要将先辈那份执着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慢慢融汇进前行的步伐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你有一个要到绿色军营的梦想,在那个革命的熔炉里;你将百炼成钢。在捍卫祖国尊严的战斗中,你会将先辈的精神发扬光大。这就是你,你已经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机地融为一体。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的梦想就是通过辛勤劳动使自己得到更多劳动所得的同时为祖国变得繁荣昌盛尽一份努力。这就是我,我在实现自己富裕梦想的同时与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机地结为一体。他是一个商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之时固守中华民族诚信的底线;你赚的每一分钱都为国家实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这就是他,在实现自己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梦想之际;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无数的辉煌,那是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铸就的;难以忘却的耻辱,这是我们时时警醒的钟声;去努力吧,实现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理想和自己的中国梦吧;因为,无数把自己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的个人的中国梦就构成了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第5篇:《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主席、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省事,但是并不见得符合历史的真相。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主席、陈毅、彭德怀、李立三、张国焘等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的、掉队的、逃跑的、叛变的占了绝大多数,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一句顶一万句"?不把握这一点,不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某些东西与中国实际的脱节,结果反而限制了他们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结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做成功了,对国际认证认可活动也是推动和发展。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更加为我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来源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个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间的苦难很多,但不一定都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最终创造辉煌。愿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第6篇:《苦难辉煌》读后感20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远征到底有多难,踏遍万水千山的征程又包含着多少壮怀激烈、九死一生?《苦难辉煌》这部书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用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重大历史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历史使命的辉煌画卷。跟随作家金一南的笔触,重新审视这段于苦难中重生、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民族奋进之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余威中艰难求生,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欧美列强蚕食鲸吞、日本财阀军阀伺机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夹缝钻营、官僚资本主义蠢蠢欲动、各地军阀割据为王......动荡不安、屈辱挣扎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初期仅有53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发展成引领千千万万同胞,抛头颅、撒热血、领风骚,建立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那支长征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千难万险、沧桑坎坷之中,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仰,早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与辉煌。

“辉煌”是“闯”出来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怎么走?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也一再失败,我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如何使破茧而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转危为安,怎样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领部队闯出重围,转战井冈山,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辉煌”是“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直处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毛泽东、朱德同志吸收群众智慧,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连续粉碎了4次“进剿”、3次“会剿”,经历了“三月失败”、“八月失败”两次重大挫折,大小战斗近百次,取得了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根据地,让革命斗争得以继续坚持与发展。

“辉煌”是“斗”出来的。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中国共产党既要战胜恶劣的外部环境,又要摒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才能茁壮成长。革命过程中,党与红军需要在战胜反动势力绞杀的同时,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右”倾主义错误,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毛泽东等党的领导同志一方面用“四一二”、“七一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斗,教育全党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结合敌我力量对比,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斗,教育红军依靠有力地形,采用游击战法,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并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气势磅礴的诗篇坚定必胜的革命信念,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进行“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淬炼出一支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铁军。

“辉煌”是“熬”出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和红军从瑞金出发,四渡赤水,淌过金沙江,强穿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惊涛骇浪、枪林弹雨中匍匐向前;翻雪山,穿草地,在弹尽粮绝、风雪沼泽中奋勇前行。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无时无刻不锤炼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的信仰、胆略、气概和毅力。一路走来,红军战士们战胜了各种挑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红军将士,以几近原始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各路军阀浴血奋战。面对缺米少盐、皮带充饥的窘迫,将士们高唱“草根饭,野菜汤,味好香,餐餐吃的打精光”,这便是他们适应环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佳体现。

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共产党人铸就的辉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他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的信仰。即使被敌人俘虏,即使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共产党员们都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无论面对多么艰险的环境,无论遭受多么痛苦的酷刑,我们的共产党员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铸就了我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荣光。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旧洋溢着那份执着与坚定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趟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下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进我们的血液,化作身体的一部分,全身心投入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坚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7篇:《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

透过战火纷飞的硝烟,《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一部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

天翻地覆慨而康,人间正道是沧桑!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羸弱然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恰恰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却永远记住了他们。中国的革命事业是靠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牺牲换来的,而支撑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动力就是信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这个党有着纯粹的信仰,这个精英政治团体有着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了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他们说真话、办真事、信真理,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中国革命才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才发生了沧桑巨变。

掩卷沉思,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尊严。我们要记住历史,更不能忘记苦难,才能继往开来。《可爱的中国》、刘志坚《带镣行》,不仅是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更是他们个人信念的源头。正是这样一批人,以可贵可佩的内心良知和使命自觉,强烈要求国家变革、强烈盼望民族富强,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成为国家民族的开路先锋。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最坚决、最勇敢、最能奋斗、最富牺牲精神政党,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之源。

满纸铮铮言,一腔赤诚情。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和平年代,当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个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政党,能够在60多年执政生涯中,始终获得人民支持和信任?为什么这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能经受起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些问题时,《苦难辉煌》为我们做了做好诠释:信仰是支撑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基石,这是党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的根本所在!

苦难与辉煌,伴随着90年的风雨征程。如果说“立党为公”是共产党生命之源不竭的“天”,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生命之树常青的“地”,共产党员的信仰需要顶“天”立“地”,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横贯运行,纵横驰骋。当年苏区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蹬草鞋,穿布衣,住草棚,吃红米,喝南瓜汤,开荒种地,修桥铺路,打井抗旱,他们心中有群众、办事为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建立了血肉相联的党群、干群关系。和平年代,如果所有共产党人都向当年一样,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工作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我坚信,广大群众对党的事业会发自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信仰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依然需要精神的力量。发现信仰,需要智慧;跟随信仰,则需要勇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仅应该是政治家、军事家的政治抱负,而应是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政治情怀。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和巩固靠的是民心所向、民力所聚。既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大落大起的征程,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当我们高举科学发展旗帜时,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只有真心实意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广阔、我们的政党基础才会更加巩固。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信仰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没有信仰,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将会更加艰难、更加痛苦。

历经苦难成辉煌,淘尽黄沙始见金。近代中国政治精英集团都有自己的社会主张,洋务派、维新派力求“变法图强”,国民党信奉“三民主义”,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很可能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是他们点燃了中国人心中信仰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被黑暗吞没。正因为信仰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获得精神力量和集体自尊的源泉,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灵魂和旗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说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那么当年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团体凭籍坚定信仰,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成为引领潮流、创造历史、开拓未来不可更阻和逆转的伟大力量。1921年建党至今,90年过去了,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建设的锤炼,岿然不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信仰力量的化身,如地壳深处喷涌欲出的岩浆,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诚如凤凰涅磐,重获新生。当下,也正因为集聚着无数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历史没有割断,也不可能割断。没有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意味着崩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延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自己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不要忘记,我们是以先烈的血泪洗面才得以容光焕发的。信仰支配共产党员行动,使得这个精英群体凝聚的政党能够忍受一切苦难,而达到所选定的国富民强目标,实现辉煌!

历史无声走,潮流滚滚来。1840年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中华民族这样巨大的跌宕起伏,经受过如此多的苦难!诚然,多难兴邦。但翻遍世界史,曾在历史星空闪烁辉煌的民族几乎都在苦难中消亡,唯有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浴火重生,堪称奇迹!《苦难辉煌》昭示出一个真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记忆的民族之所以能坚韧不屈,唯在于信仰的精神薪火烛照前行的荆棘!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仰望星空的人,“为民众谋福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世代相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一份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份担当,“天下为公”是一种责任,正是这种信仰精神薪火世代相传,使得我们民族在历次苦难中实现了更高层次动态平衡的辉煌!近现代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是多少代中国人的追求,几百万优秀中华儿女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成立,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性号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胜利,培养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产党人,告别了长期延习颓丧萎靡之气,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39年,国稍强、民稍富、军稍强,中国的崛起举世公认,与此同时商业大潮的汹涌荡涤了国人的`灵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信仰有所缺失。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因此,一个民族的崛起,不能仅仅是物质的堆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世界背景来看,一方面是西方人权民主的裹挟下的舆论霸权,一方面是武力至上信奉实力的军事霸权。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几次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事件已经教会了善良的中华民族如何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世界中生存。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已成为现代大国执政党的中共党人需要的是全党坚定不移的崇高信仰,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也是烛照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薪火使命使然!

春秋花自开,时代有情怀。“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有什么样的未来。”个人如此,民族国家亦如是。没有信仰的人,处繁华而空虚,临困境而失措。没有信仰的民族,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仍需有信仰力量的薪火相传,“不忘本”“莫丢魂”“扎稳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只有为国为民者,才堪称“民族的脊梁”,才可能不惜以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毋庸讳言,我们这代人身上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没有风霜雨雪的洗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完成我们的担当,唯有坚守信仰,不断提升思想、精神、品格,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真信”“真学”“真作为”的行动。

第8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以76岁的高龄跋涉两万里,完成了对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出版了译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在序言里他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金一南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长征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红军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在多股力量的夹缝中,依靠自己强烈的使命感和绝地求生的意志,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闯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中国之路”,铸造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长征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有西方读者把长征与《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远徙相对比,称之为20世纪最叩人心扉的东方远征,而读过《苦难辉煌》的中国网友则留言,“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阴谋与阳谋共存,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交织,波澜壮阔,伟哉中华!”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红军四渡赤水的描写,从真实的历史看,那正是红军长征中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是毛主席根据形势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数十万重兵之间,不断的变换作战方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梦想,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主席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从这段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追寻品读中,可以得到许多现实启迪,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其根本就是要通过对每一位党员思想、精神、品格、行为的教育,使崇高的信仰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现在极少数党员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是无足轻重的,理想信念蜕变,宗旨意识淡薄,忽略了政治素质的塑造和提升,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牢记党的革命历史,进而不断吸取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不折不扣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勇于牺牲、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利益的精神,使思想、灵魂得到升华,敢为人先,勇当重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本职岗位上迸发一往无前的激情。

第9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苦难辉煌读后感。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民族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独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很多行业、事业可以失败,教育不行。我们的学生就是社会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是为未来工作着,与未来同行——每个孩子的未来,众多家庭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辉煌的蓝图要靠这些学生来绘制。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民族的脊梁,然后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民族栋梁之才。

然而成长在电脑时代“九零后”,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苦难辉煌,可谓知之甚少。对于书中提及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的理解,更多的是流于表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如何教育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把中国带向另一个辉煌,是作为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我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这样可以从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

《苦难辉煌》一书中的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贵乎学。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定矣。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用自身的“勤”去带动身边的学生,何愁我们的祖国不辉煌呢?

有人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之于苦难和胜利。苦难砥砺意志,胜利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结成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不正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吗?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培养民族栋梁,积蓄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

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经常叫学生写这样的题目,这种文体谓之读后感,是高考前必须训练的。二十年里不知道写了多少遍,学生是不是不厌其烦就很难说了。

第10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里面的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书以长征为切入点,把党的早期历史放在追溯探寻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研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把握,把影响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的不同主义、不同政治力量综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最复杂、最艰苦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历史剖面。

它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一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推翻压迫、剥削的旧社会,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坚定信仰。为了实现这一信仰,他们经历数不清的苦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天上有大批飞机轰炸,地上有几十万重兵围追绞杀,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所汇聚的滚滚洪流。前边的倒下去,后边又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这如此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的确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然而理想、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他们心中有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理想,因此,才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个人的苦难、生死置之度外。这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伟大的目的,才会产生伟大的行动。”

回顾90的征程,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第11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一书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力作,其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全景式提示剖析,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伟大壮举,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拜读此书,让我获益良多。

一是进一步学到知识。以前曾读过一些历史书籍、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但大多带有主观色彩,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真相,往往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美化、提纯或剪辑,让人产生距离感、模糊感。《苦难辉煌》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详细描述我们党和军队早年革命史,讲述中国人民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的历程中闯出通往胜利之路,描绘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追忆众多我们敬仰熟知的大人物,如毛主席、彭德怀、张国焘、蒋介石等,介绍大量迄今仍籍籍无名的英雄。诸多史实、战例,让我对这段历史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对这段历史中的历史人物了解更加深入。

二是进一步坚定信念。“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主席”,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援助巨大,而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连汇报工作的“区区15元路费都拿不出来”,但红色政权仍然能顽强存在,这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1926年“320”中山舰事件到1932年蒋介石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死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革命人士达100万以上,“如此杀气腾腾,为何共产党人终剿不灭?为何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一次又一次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这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长征途中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都没能打垮共产党人,这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争的事实充分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第12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合上书本,掩卷沉思,回望历史,透过历史的烟云,这本《苦难辉煌》让我们相信,正是基于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忠诚,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最终创造辉煌,反观当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要从中汲取力量,以坚定我们的信念,壮大我们的身心,从而写出一部更加辉煌的历史画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长征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一个民族的希望?是沿途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是沿途群众不断的供给保障!穿越历史风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的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体现了人民的选择。

在《苦难辉煌》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告诉我们,之所以如此,既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可能,必然性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然坚定信仰,才能使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

本书在写作方式上,突破了传统写法,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了国际大背景下来写,把中国革命的命运同国际背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国际社会的变化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很多史料都是以前未曾披露的,客观翔实,更为难得的是,作者的有些观点颇为新颖,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从而更加趋向于历史的真实。作者的文字风格也突破了以往同类书籍刻板、僵化、教条、枯燥的局限性,用散文的笔法进行写作,文采飞扬,激情洋溢,读起来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使本书具有了恢弘的史诗价值。

第13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天地阔大,世事渺远,掩卷凝思时,几度物换星移,再叱诧风云的人物业已化作历史的背景。穿越悠悠岁月,唯有文字不会生锈,唯有思想永恒璀璨。透过纸上山河干戈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烽火狼烟,我想仔细地看看,那些自苦难岁月中走过来的人们,那页永不会褪色的历史,那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旗帜,向后人昭示了一笔怎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祖国,我愿饱览你的足迹,解读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如何在风雨如晦的长夜走出一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开篇《苦难辉煌》就用激情澎湃地笔触描绘了一个属于进步青年们的激情时代,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没有能力倒叙千年前的金粉繁华富贵无匹,昔人只能用悲愤难抑的神情喟叹风光不再的荒烟蔓草疮痍满目。对于一些爱国青年和进步志士来说,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最震撼人心的使命莫过于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走向百年复兴。亘古不变的肤色是承袭自炎黄始祖烙印下的图腾,血脉里奔腾的黄河长江是华夏子孙生而为龙的倔强,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不认输的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那个腐朽到了骨子里的清王朝统治。这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大放异彩的人物是孙中山。然而,孙中山也有困惑,原先以为阻碍民族进步的封建王朝消灭了,为什么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是一片群魔乱舞,而且各路人马各自为战,搅得天下生灵涂炭,看不到壮丽的未来。此时,遥远的俄罗斯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十月革命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社会主义之光温暖了古老中国沉沉的黑眸,中国又拥有了一条新的、充满了生机的出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萌芽在这片土地上,革命的种子冲破重重阻碍,破壳而出。

诚如书中所言,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敢丢性命的时代。艰难形势的步步紧逼迫使年轻人有轰轰烈烈地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

第14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岁月犹如一条长河,奔腾不息,在未来,都将成为历史。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找到寄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多少人在感慨多少次历史的重演,然而殊不知事在人为,是人自身的意志决定了历史的相似性。落后挨打的理论已经是老生常谈,如何能让自己不落后,如何能时刻持续一个民族的危机感和自强心,才是我们需要去发奋很警醒自己的。如今,历史的仇恨在我们这代人的眼中就应烟消云散了,但是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省却就应是我们这代人所重视的。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仇恨,靠的不是固守,需要的是胸怀和睿智,摒弃前嫌、取长补短、勇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坚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正正因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正因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这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

战火纷飞的年代离我们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又有多少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如今的战争已经从土地、城墙的争斗转向了能源、市场的竞争,得能源者得天下,掌握市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不可限量的消费潜质无疑已经成为一块货真价实的“肥肉”。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是能让国内更多的优秀企业走出国门,挑战则是在全球市场的大背景下,无数的中国企业将理解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这场商战将会异常的残酷。近水楼台未必先得月,如何利用好地利人和这个最大的优势,认清自身展望未来,坚信本国企业必须会有佼佼者屹立于世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豪迈和气概,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然而每颗尘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少伟大的人物,出生是那么的平凡无奇甚至平庸。“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但是我们所要做的是扮演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就应扮演的主角,守护着我们平凡无奇的伟大。实践出真知,没有长期的实践中点点滴滴的总结经验,就难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在不计其数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的价值所在。失败是成功之母,唯有在次次失败的实践经验中累计自身的实力,当真正成功的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住。

金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刻,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刻最后构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必须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必须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我们作为之后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务必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第15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吹响了当代中华民族扬帆起航的前进号角。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胜利。

看着书中描写的那些革命战争年代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祖国家园。我们应该积极发扬《苦难辉煌》中总结的共产党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断汲取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历史,像一条绵延不断的大河,滋养着生活在她身边的儿女,也许她不会时刻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还会报复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却永远流淌在你的身边,注视着你。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战争的现实与和平的企望交织成了属于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面带着那份能够穿透迷雾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第16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金教授广泛阅读了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0年时间撰写形成了52万余字的作品。该书是第一本从国际大背景下解读中共早期历史的著作,也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图书。该书以其独特得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时间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批真人不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他们不可能使北伐战争得犹如摧枯拉朽。”我想,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只为中国的未来。 我认为,当代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这种信仰,国民党人失败的原因也是没有把他们的信仰发扬好,在困难和机遇面前犹犹豫豫,错失良机。而共产党人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他们的主义舍弃一切。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人,却把这种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大量的企业家们用污染中国观景而挣得的钱移民国外,为了名和利抛弃家人,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而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断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17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历史,纵然已逝,但却永远魅力无穷。《苦难辉煌》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坚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书中从平凡人的角度审视开国领导人,正视他们取得的荣誉犯过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但独独在赤水就吃了两次败仗,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超多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富有史诗好处的壮举。

历史记载的非完全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是相对的。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到德国历史哲学都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笛卡尔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有完全歪曲事实,也总是十分普遍的做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状况。但是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能够认识和明白的,同时人类在认识和明白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认识的真实性,正因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有时候会落入一些由于人类自身的偏见而造成的陷阱。因此,在真正辩证理性的反思中,无论历史认识户外过程,还是历史认识户外结果,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二者从不分离开哪怕一秒钟。总的来说人类智能历史的明白存在,正因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在学习当时革命史的时候要置身于历史,研究分析社会现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各种救国理论争论不休,社会各阶层群起攒动,广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社会各阶层风起云涌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正是正因中国共产党选取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带给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但要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还务必善于运用这个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其具体的资料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第二,解决中国问题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所在。我们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其目的不是别的,正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形象地用“有的放矢”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户外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因此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要求。“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因此,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第四,实事求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实际状况,探索其内在关联和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些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先进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第18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今天阅读了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懂得了许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难”与“辉煌”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但回顾我党的历史,你会发现正是在经历无数的苦难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了辉煌。党的成长过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经历一次苦难都成熟、发展一点,直到走向辉煌。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之后,那些受伤的地方必须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以前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期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正正因苦难的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到了一条贴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道路转变;“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解开了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论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星星之火构成燎原之势。正是正因先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积累了超多的可借鉴的宝贵实践财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辉煌,虽然其中有不少弯路,但是共产党人能够果断的

认识自己的错误,修正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生产建设,使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巍然屹立与世界名族之林。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好自己的主角。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身死存亡的问题,而是关联到我们整个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职责心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时刻、地点和历史使命而不断变化的。现时代主要体此刻创造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第19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最近读了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所著《苦难辉煌》,跟随着作家的笔墨去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此书中,金一南教授不仅仅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更全面细致地用诸多事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纵观全书,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

一、《苦难辉煌》让我们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党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版过许多党史著作,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些著作大多是粗线条的,概念化的,评功摆型的,给人感觉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奋斗的成果来得太容易了,党说过的话永远不会错。阅读《苦难辉煌》,会使读者眼睛一亮。作者怀着对历史和先人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筛选、甄别各种史料,真实地勾勒出重大事件发展的本来脉络和人物变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使这部党史、军史著作虽不能百分之百符合真实,却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史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大胆打破按照时空脉络平铺直叙的简约叙史模式,紧紧围绕若干重大事件,采取跳跃式、全景式、议论式相结合设计篇章结构和内容组合的方式,并多多运用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语言文字,使得形像描述与理性分析有机统一,忠于历史原貌与提高文史著作可读性有机统一。无论谁阅读这部著作,都会被其生动、精彩的内容,理性、客观的分析和形象、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而不会感到枯燥和厌烦。

二、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保证。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要求当时共产党的领导人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而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必然是充满坎坷的。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边摸索边前进。

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真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现在我们的年轻同志,经验往往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却很少是通过自身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从革命先辈那里学习,不能盲从,不能武断,更不能任凭自己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对错。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看待事情,不能只注重事情的某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始终都坚持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他们能够始终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敢于奋起抗争,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今天的我们总是有无数美好的梦想,总是有无数伟大的理想,但当我们真正付出行动时,却又常常寸步难行。我们要从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难,坚持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的信仰。

三、群众路线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坚强依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国民党,取得国家的领导权,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取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的选择。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东方睡狮,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期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让苦难深重的华夏儿女重新焕发出昂扬的气度和乐观的精神,在建设新时代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历朝历代,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人心所向,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四、坚定信仰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坚定的信仰来自磨砺,尽管只有“小米加步枪”,尽管人数不占多数,但是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9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英烈的献身。人性的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而是在共产党人遭遇一个又一个失败,在前景最暗淡的境况下展现出来的。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无法理解的是,一位红军的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穿着几件打满补丁的单薄衣裳,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战不胜,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今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年代,我们更应牢记“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始终持续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合上《苦难辉煌》,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既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不懈奋斗、顽强拼搏、历经苦难,终于赢得了世纪辉煌而感动,也为金一南教授勇于担当、视野开阔、真实再现,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部史实翔实、分析经典的精神食粮而振奋。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第20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从女性视角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读纯历史性的书籍,总感觉到乏味和遥远。拿到《苦难辉煌》一书后,先是从网上查看了书评,好评如潮引起了我的兴趣,接着是利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通读了全书,直看得我是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不由得被感染,被震撼。

《苦难辉煌》字里行间讲的是历史,道的是真知,说的是过去,问的是未来。中共党人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独具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历经昔日无数的苦难,创造了今日瞩目的辉煌,用历史事实证明了小小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全中国。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精彩的再现了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纵然出身不同,纵然立场不同,纵然矛盾重重,但是上下同欲,一个主义,为了一致的信仰,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必然能够成功,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我们的幸运。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历史总是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不由的联想到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市场竞争,品牌运作,虽谈不上硝烟弥漫,却也是剑拔弩张。时值集团变革期间,为了在市场上保持海尔热水器持续第一的竞争力,面对内部诸多的问题以及外部竞品的压力,困难重重,也曾一度困惑该怎么办才能更好的过渡。读完《苦难辉煌》,不禁释然,回想起领导曾经问过的三个问题:我的职责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不管公司如何变革,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是不会变的,无非是方式方法的改变,关键是我们具备不具备像中国共产党人那样的意志力和战斗力!这首先是信仰的力量,也就是我们锁定目标的能力,也是精神动力;其次,是面对市场机遇,我们团队能否抓住并转化为订单,以及如何转换,这方面总部给了很多的相关指导及样板,我们要根据我们工贸的情况,寻找当地化、差异化的方案,找到我们自己突破的路径,而不是别的工贸做什么我们就照搬做什么,避免资源和精力的浪费,这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再者,就是如何围绕用户及客户,做强黏度,解决出路,之前总是觉得襄樊工贸的客户情况过于复杂,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客户自主意识不高,等靠思想严重,我们经营的非常累,效果不甚理想,想想历史上的人民群众,又有多少老百姓素质非常高,一说就可以发展起来的?还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实心实意的对待群众,发展群众,改造群众,最终依靠群众赢得了胜利,所以,同样,用户及客户就是促进我们市场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产品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使用者及见证者,那么,他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最后,目标有了,客户有了,方案有了,那能不能成功,还取决于我们是不是能不折不扣的推进我们制定的关键任务,真正的落地执行以及闭环优化提高,这也就是共产党人提倡的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任何时候,这种作风永不过时。这几点的有机结合,必然能促进我们团队的成功,也是我所领悟到的精神。作为团队的领头人,我更应该具备超强的意志力,面对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寻找正确的快速增长的途径和方法,带领团队抓住机会,走向成功。

做事先做人,做人则要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在物欲横流的今日社会,凡人难免有所浮躁,有所狂妄。物质毕竟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必然因素,反而容易引起人精神空虚。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以及我们个人,虽然相比过去,有所成就,有所辉煌,但依然会面临许多危机和困境,更需要我们时刻认清形式,抓住趋势,提升优势,铸就辉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能忘了历史,更需要学习历史。《苦难辉煌》,不经苦难,怎得辉煌?这本书还需要我再细细品味。

读《苦难辉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看《海尔变革》,我骄傲我是海尔人;

愿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愿我们日渐日强的海尔热水器,在创新变革的机遇中续写新的篇章!

第21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的共响。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去面对任何险阻艰难,去铸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最根本特色就是进一步还原历史,让史实说话,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丝毫没有掩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幼稚与单纯,也没有遮掩早期共产党人的大量背叛与退缩,但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然阶段,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作者不想让文革中的那些高大全、那些造神式的描述再次重复出现,以“重新思考”的姿态,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这恐怕是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

《苦难辉煌》这本输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从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主席、陈毅、彭德怀、李立三、蒋介石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任默默无闻的英雄,这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我们是自然人,但是首先是社会人。我们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个人的命运不可能不和国家的崛起紧密相连。一个人一生不仅在为自己,更是在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强盛拼搏奋斗,这样的人生会更充实、更有意义,也定会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不论我们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都要永远记住国际歌中的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

第22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最近两周,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金一南先生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深刻的了解到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在内忧外患中举得辉煌的成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本书还原了历史真相,用史实讲述了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中共是如何在面临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国内反动派的残酷反抗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我们后一辈的人都永远的记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书中提到“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人们能够轻松觉出每日美时不息不止的量变,却不易觉出行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质变”。中共八年剿匪之功,在于量变的堆积。两个星期的突破致使质变。在这八年中,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多少艰苦磨难才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在如今和平安乐的幸福时代,虽然不用我们去经历千辛万苦,甚至是付出生命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和中国共产党人经历的苦难历程相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但由于没有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汇集成了大问题。在我们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松警惕,放任不管。书中提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苦难辉煌》中一直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主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红色根据地和农村革命政权,实现了打土豪,分田地。在经济上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毛主席开辟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使得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毛主席却在访问苏联的时候却对斯大林说“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而斯大林却回答“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是一般公理”。而在如今,实践确实检验了这一真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吸取前人的经验,以此提醒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本书中,我觉得金一南先生写得最精彩的部分是第十二章的大渡桥横铁索寒。讲诉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其中对红军四渡赤水的描写甚是精彩。文中提到在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人数从增加到减少,造成部队人员以及指挥员出现低落情绪。但是红军并没有放弃,指挥人员迅速制定出一系列的战略思想。指引红军一路前进。反映出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正确指导思想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导致中国革命成功的因素。金一南先生在书中写道“四渡赤水在后人看是伟大的,但伟大从来以苦难为代价”,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时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没有一个定向的转移目标。每日不是渡河就是爬山,他们有走新路也有走老路,冤枉路和回头路,一路上不得休息,均感到极度疲脑。

文章中提到革命战争中的战略指导者李德就回忆说:“如果我们白天在一个村子里或场院睡觉,附近落下炸弹,我们也根本不会醒来,即使炮弹在旁边爆炸,我也只是翻身再睡”。从李德的这一番话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红军经历了刀山火海,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远大的理想才使得他们在实现伟大目标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21世纪,过着安逸的生活,我们的理想不需要流血,不需要像红军那样经过长途跋涉走过两万五千里的艰难路程,也没有“反动派”去阻止我们实现梦想。我们比他们拥有更优越的物质经济条件,当机遇来临时,我们应稳稳地抓住现有的机会,不要让他们再从我们的手中流失,这样才能快速的实现我们的目标。毛主席曾经说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这种顽强的精神。

书中在写红军长征的内容上提到了会理会议,一度激发起我的兴趣。会理会议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延续,它统一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但是后人在写红军长征的时候多写遵义会议,很少写会理会议。金先生却是这样描述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的,“前者是一泓宽阔的江面,可任笔端纵横驰骋,怎么升华也不会过分;后者却是一段急流险滩,一词一句皆须反复斟酌,稍不留神便会立即翻船”。对于这种情况,倾向于一种统一的解释:会理会议起因于林彪的一封信,这封信纯属林彪的个人情绪和个人行为。对于这种解释金一南在书中表示如果凡遇棘手之处,就让个人去背负历史,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还能继续吗?显然金先生是不赞同这种解释的。在遵义会议后,像土城、鲁班场、习水等几次战斗都没有打好,直接导致了红军上下情绪不稳,之后引发了部分人对毛主席作战指挥的不满,突出表现者为林彪。这应该就是后人把责任推向林彪的原因之一吧!

面对如今的和平社会,昔日的混乱战场已经结束。面对历史英雄人物,我不得不敬仰。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他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好历史的接力者。

第23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一书,我是5年前从《人民日报》上得知的。2010年4月,在中组部理论局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推荐的第二部书目单(共4部)上,此书赫然在列,《人民日报》当时报道了这条消息。后来,通过参加几次学习培训活动,我进而获悉此书乃出自金一南将军之手。一南旧著,我曾读过半部《狂飙歌——前所未闻的较量》(下),其成名作《苦难辉煌》则在此前从未寓目。直至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我一气读完这部皇皇50余万字巨著,始知《苦难辉煌》实为金氏修订《狂飙歌——前所未闻的较量》(上下)后的重版。尽管如此,重读金氏旧著,内心仍感震撼,颇多共鸣。

对一个人来说,苦难不啻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实,苦难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苦难辉煌》,书名取自本著第十一章之名。事实上,除了书名、章名使用“苦难辉煌”外,相关字眼在书中其他地方实属罕见。然而,这部纪实文学巨著,确实在讲述我们的过去,那段穿越灾难、迎接辉煌的历史,而万里长征堪称“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与最耀眼的辉煌”。因此,它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凤凰涅盘的历史,又可谓我们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在复兴道路上没能逾越的苦难春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读罢此著,我不免心怀此慨。

全书叙事年限,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到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作者以此为经,在写作时前延后伸,以编年史的方式依次叙述期间重大历史事件及与此相关人物。同时,具体到这一历史截面上的某一人物,作者往往又是用纪事本末体的手法,简要介绍亲历此历史事件的这个人,在此后命运结局,其中不乏人生悲喜剧。譬如,写到新军阀混战中陈济棠,书中特别提到他早年在广东陆军小学的同学梁安邦。当时,二人从陆小毕业时,论学业成绩,陈在全班倒数第一,梁则名列榜首,被认为前途远大,因而口出狂言,当着班上同学和陈济棠的面嚷嚷“伯南(陈济棠的字)如能出人头地,我给他捧靴。”当时,陈闻听此言深感羞愧。孰料,乱世出英雄!陈济棠后来用实际行动,让这位出言不逊的狂妄同学“如愿以偿”,尽管当年自己也未曾料到。金一南就此写下了这么一段话:“陆军小学最后一名的陈济棠,后来却掌握了广东的军政大权。第一名梁安邦真的给他捧了8年靴——直到陈济棠下台,一直在他手下做交通团长。陈济棠就是以这种极具韧性而且捉摸不定的特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坛的。”因为说话过满、做事太绝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至被历史嘲笑的人,诸如蒋介石、张国焘、李德、斯大林,等等,我们在书中屡见不鲜。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当时中国,以喜剧开场、悲剧落幕,或以悲剧开始、喜剧结束之人物,走马灯似的让人目不暇接,包括书末提到的那位曾给中国革命以巨大影响、“因为中国,他失掉了荣誉。又因为中国,他恢复了名誉”的国际友人鲍罗廷(《狂飙歌》《苦难辉煌》均作“鲍罗庭”)。在讲述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之时,作者一直在援用史实而不是移录史料说话,因为他认为“史料就是史料”,“修饰的成分过多,史实的成分过少”。

《苦难辉煌》不仅叙事生动,而且议论风生,即便片言只语,也多极具哲理。这得益于作者充分掌握着大量史实,才能在点评史实时匠心独运,妙语连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领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历史的奥妙,在于它可以包含无穷无尽的假设”“历史的冷峻,又在于它总把假设永远置于假设”;

“历史又正因为不可预测,所以才充满机会”“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给予个人的机会极其有限”;

“历史最无情,历史也最有情”;

“现在不少人以为张国焘的分裂纯系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一开始就是孤家寡人。他们把历史作出的结论和当时面临的现实搞混了”;

“帝国主义真的来了,连北洋军阀都不做傀儡,整天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军阀扣好的汪精卫,却真正做起了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中国历史上一直充满这种深奥莫测令人难解的哑谜”;

“干着法西斯却宣称反对法西斯,走向独裁却宣称为避免独裁,这是近代日本的荒诞”;

“永田铁山先是天皇的敲门砖,后来便成了绊脚石”“敲门砖敲开了门后,就是绊脚石”……

通观全书,金一南在努力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又注意从中凝练经验教训,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片言只语的议论,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上述议论,有时让人看上去自相矛盾,或者说难以捉摸,但恰恰是如此不厌其烦的画龙点睛之笔,一次次在立片言以为警策,时时处处提醒着人们:历史乐与狂妄之徒尤其是背叛者开玩笑,因为他们对历史缺乏敬畏,动辄背叛历史,与历史大潮流背道而驰,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由此看来,历史,道是无情却有情,谁都别妄想把它玩弄于股掌之中。用金一南的话说,“历史的决心,从来不属于个人”。这是他站在21世纪高空俯瞰中共早期党史的深度思考所得,贯穿于全书始终,着实振聋发聩。

第24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记得上周星期五下午,我把金一南将军的大作《苦难辉煌》终于看完了,禁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情说不出是轻松了还是更加沉重。这两个月的时间,我有空就看,手不释卷,好几天下班后我却没有回家去,也没有去参加朋友的喝酒打牌这种应酬,而是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般要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才回家吃饭。我很享受这种独处的时光,没有人打扰,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自由自在的。朋友听说都笑话我,老婆也说我何必这样对待自己,单位的卫生员不知道我在办公室,常常打开门后想来搞卫生,却看见我一个人在认认真真的看书,一脸的错愕,她当然更不懂这些了。

《苦难辉煌》是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党史国史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它内容的丰富和作者思想的深度,也喜欢它对历史人物作的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具体环境中的具体的人,不带多数史传文学那样的政治成见,实事求是,善恶并存,功过分明,客观公正。我们国家这百年的近现代史,用苦难辉煌这么一个题目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金将军看来,这段历史是悲壮残酷的,是血腥窒息的,同时,也是豪迈壮观的,是凤凰涅槃的。灿若星河的伟人巨子,文臣武将,在这么一段千载难逢的特殊历史时期齐刷刷的登台亮相,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不管是精忠报国的,还是卖国求荣的,不管是战场上的鲜血淋漓,还是政治上的明争暗斗,历史在这一时刻仿佛特别垂青,给了他们一个天高地远般广阔的舞台,给出了一个个需要智慧甚至生命才可以作答的命题,安排了无数个性迥异但皆可以独当一面的主角和配角,这出戏的场面之巨人物之众故事之大,不仅仅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不仅仅几万万的我们国人,这是一出发生在那个时间段的世界大戏,真真是天旋地转,波涛汹涌,沉渣泛起,英雄辈出。

第25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也好,辉煌苦难也罢,我想,历史传承给我们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应该是,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以所行所思所想,全力避免历史悲剧在自己和后人身上重演,使我们自己创造的历史跳出苦难的怪圈,进而不断从一个辉煌走向下一个新辉煌。

重版的金氏此书,篇幅几近500页,总字数多达52.7万字,在原版45万字基础上又增加了7.7万字。如此规模宏大的一部巨著面世,在无纸化办公时代到来之前,作者恐怕得耗费至少十年甚至数十年或毕其一生才能完成。然而,金一南将军是幸运的,他利用电脑写作,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了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只是我不得不说的是,此书成于电脑,也因电脑的快速写作而不无瑕疵。譬如,电脑使得作者史料录入、文字写作、文稿修改增删等变得更加高效,但其复制与粘贴、文字输入与替代等功能,也带来了书中文字成段重复、衍文脱字、错别字、词序颠倒、行文体例不一、标点符号与人名地名不合通行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譬如,书中用“庭”替换“廷”,使得我们熟知的鲍罗廷、阿根廷,都成了鲍罗庭、阿根庭。又如,桂军名将黄绍竑,书中全部误作黄绍雄。他如“对象”误作“对像”、“肺腑之言”误作“肺腹之言”之类,也有所见。上述细节问题,有的系沿袭旧版谬误,有的是修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错讹。同时,或许囿于篇幅限制,书中引用史料基本上没有注明出处,参考文献也未列出目录附后,也多少给读者带来不便。另外,作者将发散性思维运用于写作之中,既让人享受了其丰富思想,但有时也会给人留下天马行空、胡乱联系的印象。譬如,末章把李德与他的德国老乡、我国聘请的足球教练施拉普纳在中国的遭遇混为一谈,删掉原版于右任的内容而以宋庆龄、蒋经国的相关资料取而代之,这些写作虽然打通了历史时空,却又颇显随意性,并未把卒章显志的中国写作传统发挥到极致。所有这些,不然不说是个遗憾。

当然,就像作者在《苦难辉煌》开篇所写:“历史不论多么精彩纷呈、惊心动魄,一旦活动于其中的那些鲜活生命逐渐消失,也就逐渐变成了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的故纸。”尽管此书仍有瑕疵,但毕竟瑕不掩瑜。在国人快速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此书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那段辉煌的苦难史之一页,真诚地希望它能够传之久远,永远激励我们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地开创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第26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20世纪的东方,鸦片战争敲开封闭的国门、敲响落后挨打的警钟、拉开屈辱悲愤的序幕。而《苦难辉煌》截取了这一灾难的屈辱史中颇为激荡人心的篇章: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的猛烈碰撞,以历史进程某一关键节点曾经出现过的“小事情”为着力点,向我们展现出近代救亡图存史中荡气回肠的闪耀诗篇。本书最为打动人心之处在于无论辉煌背后有着怎样的黑暗的现实,其中始终蕴藏着奋力突破黑暗成就辉煌的积极力量。这样的积极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道路自信,在仅剩800人时也能保持着希望,是看到未来的星火燎原时的坚定信念,是在遭遇挫折时勇于承认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勇于做出实事求是的更正。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却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3年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签署《孙文越飞宣言》共同表示,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在这里不存在成功地建立共产主义或苏维埃制度的条件。而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北洋军阀、中国国民党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没有人相信这个成立只有50多人的政党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中流砥柱。本书讲述的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白色恐怖、反围剿被迫长征,最终完成二万五千里壮举并走到抗日救亡前线的这段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既要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在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中,探索着红色政权存在的道路。

若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从而被历史所选择。白色恐怖教会了共产党人“枪杆子里出政权”,上井冈山被开除政治局的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反围剿的堵截成就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日军全面侵华指明了北上抗日的道路,在苦难中开创辉煌,这个中国革命中的“弱小党”和党内的“边缘人”,始终扎根群众,始终心怀救亡梦,最终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并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复兴梦继续前行。

政治书上常说要“增强理想信念”,我们这些生长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以浅薄的经历阅历很难切身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力量,而本书中无不激荡着这样的力量。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主力部队溃散,起义领导人也都撤离,关键时刻朱德力挽狂澜,激励部队“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在白色恐怖弥漫、武装暴动失败的当时,朱德依然对革命的前途满怀信心,并将这种信心以实际行动鼓舞并带领队伍走上井冈山。这支革命中频临熄灭的火种,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蒋介石兵败大陆,其军事力量主要被歼于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粟裕,皆站在被朱德稳定下来的800人队伍中。理想信念来自何方?来自于革命中千锤百炼的坚韧品格,来自于对救亡图存复兴富强的深切渴望,更来自于对所选道路的自信。

从小我们熟知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伴随着挫折与曲折,毛泽东思想的魅力在于他并非是教条式的纲领,而是实事求是的指导,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的思想任何时候处理任何事情都不会过时。共产党人在探索独立自强的道路上以血的代价试错却不回避错误,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总结与修正,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调整策略,如四渡赤水的徘徊终成北上抗日的长征赞曲。

《苦难辉煌》将政治历史教科书上枯燥乏味的理论考点回归其形成过程的鲜活事件,用磅礴大气的笔法书写跌宕起伏的党史,抒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乐观,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振奋人心。

第27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有一个网络用语叫做“非主流”,寓意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而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刻,非主流的思想都难以被秉持主流思想的人所接纳,甚至被污蔑被抹杀。

然而,共产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就是一种“非主流”的思想。1924年7月30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演讲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到,试问有谁能想出一个主义来救中国?除了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之外,还有第二个主义可以救中国吗?若是没有这个三民主义,我们中国的危险究竟怎样解除,我们的国家究竟怎样建设?秉持着主流思想,并且自认为能够预见未来的蒋介石,估计没有预见到,早在三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上海召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而在未来,这个政党发展成为了拥有八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

这支队伍,跨越万水千山,走过了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这一路上,有牺牲的,有叛变的,有离开的,有腐败的,从不被看好走向众望所归,从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走向红色根据地,共产党人从未停止脚步,一直走在民族救亡、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喜欢看终场绝杀、反败为胜的篮球比赛,乐于听普通人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当我通过此书回想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我更是完完全全被这个草根逆袭的传奇所深深吸引。对我来说,这比任何一本热血漫画还要激情澎湃,比任何一部战争电影还要惨烈悲壮,比任何一部史诗还要可歌可泣,而我这仅仅还只是通过作者这力透纸背的笔触去感受这些。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很难想象我们的革命先烈是如何逆天改命,撕毁百年沉沦的不平等条约,血书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但是!无法想象,不代表不存在!忘记苦难,就是最大的耻辱!

现在网络上有一些所谓的“键盘侠”:隔着电脑屏幕,对历史党史进行歪曲、抹黑,大肆宣扬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图一时嘴巴快活,跃然“指”上;抑或是恶搞下《雷锋日记》,调侃下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优越感爆棚,非但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更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本书作者如是写到,若除去个人富足便不再为其他事物感动,该怎么获得挺直身躯的脊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它。”在《苦难辉煌》的前言中,作者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没有在丢掉自己的宝藏吗?”“钱包鼓起来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这让我思考良久。无数革命先烈所奉献出的最宝贵的东西、所热爱的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大多都是悲壮的结局,因为他们只能播下希望的种子,却亲自无法收获。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寄托,他们历经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苦难面前,英雄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血肉,筑成我们的新长城,而我们,又靠什么成为民族的脊梁?

第28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值得每个人去拜读。

这本书生动地描写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虽然是讲述了一些小故事,带给大家却是一种沉重的感觉。它是一部共产党艰辛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充满血与泪的苦难史。书中不仅仅描绘了众多令人仰慕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许多平凡的普通军人,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讲述了苦难中蕴含的辉煌。

“苦难之后是辉煌,烈火才能出真金”。用这句话来概括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成就真是太贴切不过了。最让我感慨和佩服的还是共产党人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他们不怕困难、不惧死亡,坚定的拥护共产主义,他们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踏上了缺吃少喝,到处充满死亡威胁的长征之路。通过这段波澜壮阔、生死拼搏的历史,警示后人要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拼搏!面对苦难,他们没有退缩,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有的只是一直前进,从未停止。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了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无限付出。无数的革命前辈在金钱、权利的诱惑和死亡的威胁下丝毫不动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钦佩。

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也在奋斗,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也需要这种遇到再大的困难挫折也不要放弃的精神。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哪怕再坚持一天,坚持一小时,或许就可以扭转沦为失败者的结局。生活就象沙石层中的玉石,有时会出现断层,有时会出现塌陷,但只要你坚定信心认真挖掘,我相信价值连城的宝玉就在不远的前方。如果你有力量,就立即投入行动。虽然离成功或许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但只要发扬长征精神,坚持不懈,终会成功!

第29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先贤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打开了《苦难辉煌》扉页,卷帘伏案,细细读之,如饮甘饴、爱不释手、感慨良多、获益匪浅。

《苦难辉煌》共十六章,洋洋洒洒五十万余言,是战略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鸿篇巨制,是在阅读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完成的。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赏阅的历史图书。

该书钩沉稽古,朴实公允,以其独特的视角、新中求实的史料、晓畅传神的语言、深刻精辟的分析,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讲述了20世纪在世界东方,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深刻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策略转换空前迅速的历史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演绎出了一部部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细细品读完此书,掩卷长思,心绪不能自已: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在苦中生,在难中长,在辉煌中成熟,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烽烟中,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求救国救民,孜孜以求、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在经历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后的勇往直前,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时时涌现眼前,让我心潮涌动,感慨万端,感受到信仰的无穷。

九十年前,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没有多少人能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夺取政权,赢得中国的未来。也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远征的疲弱之师,能背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却昭示了他们的不断壮大和光明前途,正是因为有了血与火的洗礼,有了破茧成蝶的艰辛,有了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才有了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狮。正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

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是在黯淡之时,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如初。如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让敌军大吃一惊,在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让敌人无可奈何。试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天上数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面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还有多变的气候,崇山湍流的阻拦,在这种险境之下,牺牲的,掉队的,开小差的,甚至叛变的占了多数,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倒的信念,他们靠什么去完成历史使命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宁折不屈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不可阻挡之力,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的繁荣富强。

第30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而明,这些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来,从对当时国情、民情深入细致的研判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苦难辉煌》里叙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真理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更多的时候,它可能只是黑夜中一道电闪,甚至是遥远的前方一缕若明若暗的微光。发现真理,需要智慧。跟随真理,则需要勇气。”这些精彩睿语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让我读懂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真谛,更让我深深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该书在描写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伟大革命家之时,以反围剿、万里长征等一些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塑造伟人们钢铁般意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叙述了伟人的平凡,非常客观地表达了伟人其实也是凡人的情愫。即或是伟人,也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永远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也会发脾气,他们身上的缺点,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了,给我们的是一种模糊的相去甚远的感觉。

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在长征中用兵的得意之着,《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就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是,毛泽东一生亲自指挥的大大小小战役,毕竟也有一些是失败的,他曾经在公开的场合坦承过自己的指挥失误,如高兴圩、南雄、土城和茅台等战役(战斗)。“伟大的长征”在刚开始时根本不知未来的方向,曾经遭遇四面楚歌;红军的指挥部(包含毛泽东、朱德等开国领袖),差一点被“包了饺子”。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金一南教授在书中说道:“遵义会议请回来的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伟人的与众不同,不是在于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是在于能否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一、书籍简介

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本版《中国近代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勇导读推荐,附录《琦善与鸦片战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专节详述沙俄近代以来鲸吞中国的历史。

-------------------------------------------------------------------------------------------------

二、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三、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1935年弃学从政。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蒋廷黻先生研究历史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不小的学术成就,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

四、《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篇

第1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500字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对中国的历史也有了新的认知。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民国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

第2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600字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它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廷黼。他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呢?他出生于1895年,也就是说,他写的都是他身边发生的事情。这就厉害了,他领悟了许多我们过了这么久可能还没有领悟到的道理,那他真是太伟大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生的被他变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所以这是我非常敬佩他的其中一点。

他写的书非常有逻辑,而且感觉思维既贴近当时那个时代,又超出了那个时代。我跟我父母讨论了一下这本书,虽然我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体会,但是我父母却说这本书写的很好。

我询问了他们原因,他们以前受过的教育都是:从一个角度评判整个历史,相对来说,角度比较单一。这里面并没有否认他们是英雄,而是客观的给予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就比如林则徐:老式教育是,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这本书里写的是,苛刻的,不考会虑大局的。不过他自己意识到了,但是人民却陷下去了。

那为什么我的父母觉得这本书很好,但是我的感觉却不深呢?这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因为此书写的与他们学的不同,他们才有深刻的体会。但是我们从小就受到这种良好的教育,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此书出版与中国华侨出版社,利用政治学和历史学结合所写,新华书店经销,字数188千字,特点是精炼油和经典,19年5月第13次印刷。这本书受人追捧,也值得读好多遍!

第3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800字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第4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0字

精美的史书是轻盈的蝴蝶飞跃光阴的记载,轻叩我们的心扉;它流传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承载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王朝更替,镌刻着中国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与胜利,铭记着中国现代辉煌建设成就……

打开《中国近代史》,它是一部记载着我国由危亡走向复兴。

在鸦片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犹如一条毒蛇吞噬着,这时林则徐深明大义地上述朝廷请求严禁鸦片,从而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奋起放抗。由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面对日本军队的突然袭击,挑起战端。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不畏生死,迎战敌舰,与日本军队同归于尽。面对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张学良,杨虎威发动西安事变,用“兵谏”的形式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林则徐、洪秀全、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生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敌面前,他们不畏困难,顽强拼搏。他们不顾个人生死,处处为过为民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身心之间。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冲破重重阻挠建立太平军,但是社会矛盾十分激化,面对如此境地,洪秀全不畏艰险,领导太平军同清政府、外国侵略者反抗。他们用行动进行反抗,用精神同他们斗争。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洪秀全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敬佩不已的人。

在抗日就往运动的推动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抗体救过,对蒋介石实行了“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不惧后果,一腔的热血随着抗日起伏。他们不希望国家再深陷于战火之中,用行动去证明。他们一刻不停地杀敌报国,心系国家安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是出来解国家之危,用生命去维护民族生死。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对风云突变的局面,变幻莫测的战场,他们毅然去之。面对随时有生命的危险,他们仍知生死可以决定时,但仍义无反顾地选择为国家流血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积蓄能量在巡检释放和爆发了鲜红的光亮。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枪支弹药。那些鲜活的身影在那火光四射的背影下退场了。他们有着时刻准备为国家牺牲的决心,时刻准备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他们的身影尽管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品德,他们的精神永不泯灭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之上。

他们识大体顾大局,愿为国家牺牲。他们是这样的勇敢,是维护国家脊梁的战士。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祖国,他们之所以被世人称颂,就在于他们的爱国精神是留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面强敌时不畏困难的决心,学习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第5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500字

老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正文内容其实很短。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结合老师的授课内容,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因此,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老师的部分内容对应讲解,真真是的非常对我的口味。非常感谢老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内容,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内容,会不自觉想起初中老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可以把历史通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老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么那么可恶。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己改变的机会。

就像蒋廷黻先生说的:“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一开始不由觉得都是中国人活该,再回味时,那些偏颇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念头都没有了。的确,我们的失败是注定的。我们强大时,传统思维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压着中国人,让我们对外来文化,毫无宽容心可言,我们的视野都在五指山下那么一小片,即便抬头观望,也不过是上面那一点点景色。若没有人洗净自身反封建的东西,再带领其他人更新观念,中国那时是毫无胜算可言的。鸦片战争前,由马戛尔尼主领的英国使团拜访中国,“狮子号”军舰的说明书中国人拆都没拆过,代表人类翱翔天际的第一步的热气球展示,以及先进的军事手段,中国人都不屑一顾,还出言不逊,毫无大国气度可言。惨痛的教训已经付出,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那段历史无论有多屈辱,多不堪,都应该积极地正视——了解外国人如何欺负我们的同时,更应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既要讲外国人怎么攻打我们,掠夺我们;更要讲,我们如何无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错失机会。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让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有偏颇,我能理解国家的用意,读后感.但却不能认同。我们签订条约时,由于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虎门条约》时,国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协定关税、治外法权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东西。互派使节这种要求,中国人从爆发鸦片战争的一百年前开始,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南京条约》后,中国人仇外心里表现之一是杀外国人,可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无辜的,耆英要求严厉执行国法,被人骂洋奴……这些错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正确区分别人的善意与敌意,这一点,到今天,对于中国人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更想说的是:知己知彼这一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中国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代中国强大起来了,可论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了解,中国人又有多少?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都了解甚少(争着去申遗的中国人,对那些文化遗产背后的东西又是否曾主动去了解呢?)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都只会道出表层肤浅的东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敌意》这一文章中大谈相比于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对于这个观点,很是赞同。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真的是让我知道了更多那段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先生的评论,也很精准。也许以后学者会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论的东西。但无疑,先生的著作,还可以继续走很远很远的路。

第6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经典著作,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翻开这本书的封面,内文插图赫然是一张著名的《时局图》,令我过目不忘。图中虎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它们正在瓜分中国,这就是悲惨的中国近代情形。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到了几百个。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这也是一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人低头服软、卖国求荣,但是广大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下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哪里,就在哪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许多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这是中国人民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已久的正确方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不断开创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读完这部经典著作,我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总有一天会被其他人超越,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而一个国家如果不图强,整日闭门造车,轻则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利益,重则被分裂甚至亡国。清政府长时期沉浸在自以为是强国的美梦中,却不知西方列强早已在多方面遥遥领先,这种强弱差距造成了这样一段坎坷的历史。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自强不息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7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曲催人泪下的歌曲……让我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蒋廷黼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贯穿了中国近代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至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近一个世纪历史,讲述了整整一个旧民主革命阶段——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作者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翻开这本《中国近代史》,就仿佛掀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为何当时的中国多次被列强的铁甲钢炮给轰开了古老的大门?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人的守旧。中国人的守旧造成了他们思想的落后,思想的落后造成了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造成了国防的落后,国防的落后就造成了国家不保的危险。很可惜,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时,李鸿章勇敢地站了出来。

李鸿章,何许人是也?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水师的创始人与统帅,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晚清四大民臣……无数的荣耀集他一身,可谓是时势造英雄。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李鸿章认清了只有向西洋学习才能自强的道理。

历史就是这样公正,也是这样的残酷,它不会给予弱小者任何悲悯,也不会给予强大者任何协助。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宫殿里享着天伦之乐之时,西方的工厂里机器正在轰鸣。李鸿章向西方学习,建工厂,设学校,成立北洋海军。虽然他自强的方式很不错,但是他自强过后却也救不了国,因为他自强的不彻底,没有认清楚清王朝落后的根本原因,思想上不改变就算是他能力再强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在那个时期,想要自强是有多么的困难。

历史早已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因为即便我们对历史有多么的不满,我们也无法将它改变。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是属于强者的。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如此这般,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8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古代史。古代的中国格外辉煌,以王者自居。最不喜欢的是近代史,近代的中国不停地割地赔款,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近代历史给人一种感觉是近代的屈辱都是软弱的皇帝和一帮妥协的大臣造就的。读《中国近代史大纲》后,我意识到也许我所学到的历史并不全面。基于多重因素考量,历史书的编者才编出来了这样给人以指向的历史。

作者蒋廷黻以超出个人的境界来再现当时历史,分析出现那些局面的原因。重点从外交的方面入手。对李鸿章、琦善等当时主和的大臣深入剖析。在他笔下主和的大臣求和事出有因,他们超越了一般的民众对事物的认识,综合利弊得出最有利中国的结论就是求和。并非他们贪生怕死,投降。相反他们外交能力突出,才在当时能够与外国拟定和签订条约。

我固有的认知此时好像因此变的更加客观了一点。以后我也许会尽量避免带有任何主观偏向讲解历史事件。我要做的可能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史料,还原当时的历史,是非功过,自有人内心评说。

书中还说到每当出现无法解决的事情,清政府总设法使他成为悬案。书中还详细披露了东北出现争议的根源和过程。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而从这之后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这本书书名给人一种纯理论知识的错觉,其实内容却非常具有可读性,作者的个人见解无时无刻不显现期间。确实是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

第9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1840年随着广东珠江口的英国舰队一声炮响,中国近代的黑暗历史正式拉开帷幕。由于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与世界隔绝,没有先进的武器,而且清政府好大喜功,腐朽愚昧,使得英国的侵略者势如破竹,直攻入南京。最终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作为弱者,我们需要赔偿其2100万白银,割香港,开放数处通商口岸。英国得了便宜,美法两国居然要挟中国签订同样条约。可当时的清政府目光短浅,不重用剿夷派大臣,以致英法等国不断压榨我国收益,收割我国土地这些条件都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不满于既得利益,发动了第2次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防御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如摧枯拉朽般毁灭,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清政府终于肯吸收外国的科技文化成就。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20年时光,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中国也因此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书中写道,中国历史还有一个循环套“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中的奢侈标准是极低的,而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疾苦,办事宜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立志澄清的时代。后来,慢慢的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一大大的长进。”所以我认为每到了天下太平已久,人口增加很多民生痛苦的时候,官吏加多,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人民所受的压榨也更加严重。而清朝嘉庆年间正是到了这个循环套的最低点,此时清政府连铲除内患都不急,又何谈抵抗西方侵略势力呢,所以西方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之机,因此中华民族在近代遇到的难关是双重的。

读完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中有自豪,有不甘,有憎恶,有无奈,慨叹于1840年起这段灾难深重而屈辱的历史,这段饱受欺凌和侵略的历史。至今,因人民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中国走向光明共创辉煌,而现在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个国家的和平和自由。我们只有凭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才对得起那些岁月用鲜血和生命堆砌起的今天。

第10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6次印刷),是我在书店发现的颇为重要的好书。

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他的这本书写于1938年,在民国销量颇大。本书反映出作者受到过严格的现代西方历史学的训练,并且观点颇为新颖。作者最独特的观点是:假如林则徐没有被免职(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由于不能摆平英国人,被道光免职),估计他会在广州和英国人干起来,肯定惨败,那样他的一世英名将被毁掉,而对清朝却是一件幸事,因为清朝惨败之后必然会提前开展洋务运动20年,我们也将比日本早发展20年,以后就不会有甲午惨败了。

这个观点很新颖,尤其是在林则徐早已被捧为民族英雄的情况下,更是颇吸引眼球。但我仔细想想,觉得经不起推敲。因为:(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不是没和英国打过仗,英国顺着长江快打到南京了,清朝终于受不了了,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如果英国在长江三角洲的胜利不能警醒清朝,难道在广州打败(如果不被撤职的)林则徐,就能警醒清朝吗?(2)即使洋务运动提前20年,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做根本的改变,真的能战胜日本吗?

所以作者书生气颇重。

该书毕竟写于1938年,民国时期的历史,对作者来说是“现代史”,所以对孙中山、蒋介石歌颂颇多。这也是我不赞成的。现在我看中国近代史,逐渐形成了以下(可能比较独特的)观点:

1、落后国家要发展,尤其是东方落后国家,一定要经过一段集权、独裁时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经过这段时间,国家和地区就不可能发展。好好看看日本、韩国、我国台湾,乃至新加坡的发展,无不如此。

题的关键是:(1)很多人认为一步跳入美国或英国式的民主,才是对的。(2)经过独裁或集权之后,一定要过度到民主社会,而不能停滞不前。两者缺一不可。

东方国家,不走(1)而直接进入(2),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至今没有先例。所以必须走第(1)步,绝不能因为(2)而否定(1)!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必须及时过度到(2),否则仍然会落后,会挨打!

2、在近代史上,李鸿章、孙中山的地位过高了。

实际上,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已经几经反复。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的名声就臭了,一直臭到民国。然后梁启超等人为他翻案,说无论是谁,当时都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和李鸿章没有太大关系。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也为李鸿章说好话。到了1949年之后,大陆再次把李鸿章丑化,但1990年之后又逐渐为他翻案。总之,现在李鸿章基本上是个正面角色。

但我认为,李鸿章还是被大大高估了。孙中山也一样,国共两党对他的评价始终很高,都有历史原因。但真正细观历史,我认为他被严重高估了。算了不展开了,重要人物总是充满争议。

3、有些人的地位过低,比如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新疆,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我们都认为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我越看近代史,越觉得左宗棠的见识极高,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中国人。但是,我国对他的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收复新疆时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民族英雄刘锦棠(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刘锦棠收新疆》系列)。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左宗棠在我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地位这么低,他的知名度远低于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甚至邓世昌,也低于曾国藩和李鸿章。

蒋廷黻对左宗棠的评价同样不高。他认为:假如不是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当时清朝肯定有更多的力量建设海军,琉球就不会归于日本了。而琉球归属中国之后,在朝鲜的影响力也将更大。作者显然认为琉球比新疆,东面比西面重要。

对此观点,我同样不表赞成。难道左宗棠不收回新疆,李鸿章就一定能收回琉球,清朝一定能战胜日本吗?几乎不可能的。李鸿章一贯忍辱求和,不可能为了琉球和日本开战。而新疆的重要性,作者显然没有认识到。

4、近代史严重低估了一些媒体思想家(“公知”)的历史贡献。

具体地说,梁启超和胡适,他们不仅是文人,是公共知识分子,是思想家,而且极大地左右了历史进程。我们似乎只是在戊戌变法时才会谈到梁启超,并认为胡适只是民国时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这都大大低估了两人的历史作用。

第11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每每翻开近代史,我的心情都会特别的沉重。这也是我为什么爱着近代史,同时又不敢去翻开它。但历史就是历史,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不是,当我们成为历史时,后人是不是也会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来看我们呢?在那段如鲜血般令每个中华儿女都刻骨铭心的历史里,每发生一件事,都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1840年,英国用当时的红衣大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我不知红发碧眼的英国人踏上我们这一片炽热的土地时是怎样的心情,也不知当时的大清子民又是怎么看待这些外来者,也许他们也会像紫禁城里的贵族一样,认为这些蛮夷不足为惧,反正我们的天朝地大物博。在侵略者的枪炮下,那徒有外壳的清政府,一步步地瓦解。帝国倒塌的痛苦和屈辱终于慢慢的唤醒了消沉的民族。

开眼看世界的魏源,鞠躬尽瘁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义和团,血洒菜市场的六君子……一批批的战士,在国难时,为这个已经千疮万孔的民族做他们最后的努力。每一次看到战争爆发,每一次看到我们的民族英雄牺牲,我都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心不停的抽搐,只愿那段屈辱史快点过去。没错,时代要变更,但这太残忍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可以怨恨,愤怒,但却不可以改变。

1911年,特别的一年。八国联军侵华给了孱弱的帝国沉重的一击。但它同时也将人民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力量给激发出来了。虽然孙中山和革命军们把那庞大悠久的政治机器给推到,给了我们短暂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就像泡沫一样,随着袁世凯把革命的果实窃取,很快又破灭了。但是在1911这特殊的一年里,这个瞬间即灭的希望给当时的人们孕育了更大的希望。

1921年,一个伟大的组织产生了。谁也预想不到,当时只有13个人小组织最后真的成了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华夏大地。当近代史被翻阅到这里的时候,我总不禁露出少少的欣慰,这个久经战火的国家,它真正的领导者终于出现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仍有人在牺牲,但最终我们这个饱受欺辱的国家还是站起来了。这个晒满鲜血的近代史,还是过去了。

第12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此刻来到了大学,怎样还要学啊而且资料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剩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此刻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必须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样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此刻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好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必须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第13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完本书,能知道作者是怀了极大的热情来写的。也可以知道,此本不特写中国近代的史事,而是以近代之事求现代进步之要。

治史之法,似乎可以分成两种,一曰“以我注史”,二曰“以史注我”。以我注史者,专注史事之研究,必须有确凿证据始可言之,目的是为了给今人留下历史的真实。以史注我者,乃是于历史中探寻理想,实际上是为了继往开来,给今人开启发展未来的门径。

我以为,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在于读者自己读书的目的。而对于本书来说,自然是取后一种。

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曾对我们说,因为林则徐早死,所以没有被派去围剿太平天国起义,从而保全了名誉。谬矣!太平军为祸之烈,举世罕见,只有中学教材为了树立未成年人的三观才把世界搞的黑白分明。学生学的历史教材过于脸谱化,这是培养三观的`需要,但到了年岁长一些,应当多涉及一些其他资料。

其他史书讲史事时,不会夹杂其他的史事,另外,讲中国史的不讲国际,讲国际史的不讲中国,割裂不明,难以畅通。但本书不同,比如讲太平军时,还讲了太平军对于清朝与外国之间战与和的影响,令人思维为之一清。就像小时候先学中国历史,但对于涉及外部的一些事总有些疑惑,待后来学习了世界历史,才算明白。

作者在书中喜欢说“如果”,但我以为,历史大势,浩浩荡荡,绝不是一两次“如果”能改变的,但对于书中记述的时代精英们的努力,不免悲壮。

读本书,看到近代中国因愚昧僵化而错失种种良机,不得不扼腕切齿,怒其不争,恨其无知。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也不必分主次。或者可以说,研究具体问题时可以分清,但对整体而言是分不清的。

变通是必然的,阻碍也是必然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一人一时之误,甚至不是满清朝廷的错误。这里有一个论点,中国积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中国的周边太过闭塞,与外界不相连通,虽然号称文明古国,实际是文明世界的边沿地带。如果有边界危机,中国还能够发奋图强,但就在于清朝几乎统一了中华文明圈,有清一代,中国边界总体安稳,于是导致了近代的衰败。

满清之亡,非亡于革命党。实际上国家衰败不堪,各地异心早起,偏偏主少国疑,于是纷纷借着革命的招牌独立。

但不管怎么说,清朝总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而对于革命党而言,流弊太多,导致野心家四起,中国大乱,无怪现在有人说孙中山革命是日本人的阴谋。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远东只需要一个合作者,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中国的虚弱完全暴露出来,这不单是对日本战争的失败,更是在国际上的彻底失败,所以日本成了西方列强的合作对象,而俄国人抢占东北领土,更正式开启瓜分中国的风潮,从此偌大中国,瓜分豆剖,任人分食。

各个国家中,俄国要的是土地,英国要的是利益,而日本,最需要钱财来壮大自己。因为一场甲午战争,中国人没有被惊醒,被惊醒的乃是日本人,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另外,本书附录中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从葡萄牙发现好望角开始,又讲了明朝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等等,抽丝剥茧,将近代中国积弱的原因娓娓道来。

所谓“大变局”之类的词,实际上,仍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不知道根究,就无所适从了。所以学习历史,应该本国史和世界史对照学习。

外国的风云激荡不能在中国激起一点风浪,这或许可以作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另类解读,中国近代的衰弱已经注定。所以中国衰败,虽然令人挽伤,但并不可惜。

附录中另有“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将主和派的琦善塑造为一个明白中西差距并想要忍一时之辱奋起直追的有志青年。作者以为举国皆醉而琦善独醒,太过。但读完此文,个人认为,琦善算是中人之才,只是举国醉得太厉害了。

琦善的悲剧在于,他和世界相符合,却与清廷不符合,而清廷不与世界符合,足以将琦善的努力湮没。琦善领先清廷一步,所以终被贬黜;清廷落后世界一步,所以就要挨打。

第14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一个在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国家,从1840年到1949年的4月,因清朝政府的腐败,自高自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闭关锁国,再不与外国来往。后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却不料清廷的昏庸懦弱,向恶徒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堕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掠走珍宝,砸、抢、夺、拿、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在那时,谁会想到我国四大发明,景德镇的瓷器,郭守敬的《授时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郑和宣扬国威……从前的辉煌都付之一炬!我常常想,清政为何要闭关锁国,为何那般懦弱!既然你存在在这世上,就不应该退缩,把一块块土地让给侵略者,一次次的退缩,一次次的妥协,国破家亡,四分五裂!叹你割让173.9万平方千米土地在所不惜,义无反顾投入敌军阵营镇压革命…但你如果换一种方式呢?结果还会是这般惨烈吗?

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已开始了向世界证明自己身份的征程。回顾今朝,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上也是一日千里,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屡战屡胜,夺得70块奖牌,其中金牌26块,位居世界第三!这足以见证了我们现在的充足实力。

现在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受尽外国欺凌的旧中国了,我们有发达的工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不乏有多项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就因为我们强大了,我们发展了,外国也对我们恭敬有加,在与国外交往中,我们有朋友,有合作伙伴,有对手,也有敌人,即便敌人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落后就要挨打。你落队了,别人就欺负你;你强大了,别人就尊敬你。虽然今天的胜利十分辉煌,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让我们喊出心底的愿望:勿忘国耻,继续振兴中华!

第15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翻开这本书,思绪仿佛也随着翻动的书页飞回到了,那昏暗的日子。入眼的,满是伤痕。我听见,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一声声,绝望的哀嚎。

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读历史类书籍的人,在我看来,历史往往太过真实,历史不是一个作家可以创作的作品,历史就是真实存在的,发生过的的事。相较于历史而言,我更喜欢其他类型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多作家创作的作品都包含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我不喜欢悲剧,我看完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但是历史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我没办法告诉我自己,曾经没有那么多因为战争流血流泪,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也没有办法告诉我自己有些屈辱,有些残忍,有些可怕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对于那一段惨痛的历史,我的认识是,中国封建制度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的腐朽,经济萧条,清王朝腐败,清政府昏庸无能,自高自大,皇帝的懦弱无能,慈禧奢侈无度,崇洋媚外,士大夫胆小怕事,目光短浅,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琦善崇洋媚外,买主求荣。林则徐拼死抵抗,有勇有谋,却被奸佞陷害,不被重用,曾国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打下了基础,康有为梁启超,主持百日维新,向西方努力寻找真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提出三民主义……

当我翻开这本书,一段段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啊展开,我告诉自己,这不是创作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的,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看这本书,开始走进那一段沉痛的历史。

一点点读下去,我开始对那一段历史,那一段历史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更深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或许我不应该把那一段惨痛的历史账都算在清政府和士大夫的头上,至少这不能全怪他们。我们没有办法去苛责那些从来没有了解过西方的人,让他们明白中西方的差距,让他们意识到中国急需改革,但是还是觉得他们的意识过于麻痹。他们一直在闭关锁国中坐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就像蒋先生在书中写到的那样:“到了十九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中国人,不分汉满,仍然试图闭关自守,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我们希望当时的他们能有更高的觉悟,有更长远的眼光,对西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然而他们没有。

说起近代的民族英雄,我总能第一个想到林则徐,那个主持虎门硝烟,备受赞誉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读蒋先生的书,也让我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了以往没有的认识。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则徐给撤职了,用了一帮投降派。但是,其实不然,这是历史对林则徐的成全,成全了林则徐的身后名。假使,当时林则徐没有被道光皇帝撤职,那我们的鸦片战争还是没办法打赢的。这场战争的背后有巨大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悬殊。诚如蒋先生所言,真正的林则徐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是百战百胜的。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知道中国兵器不如西洋,他知道中国应该以以夷制夷,但是他不敢公开的提倡这些主张,他怕士林清议,他重视自己的名誉更甚于国事。

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人格,每个都是我们自己,或许,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种人格,一个不愿意承认时代落后的旧时代精英,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弱,让自己的名誉得以保全。但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是完全的没有缺点的,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不完美性,正是这些独特的不完美性才使得世界有更多的美丽的可能。

很多时候,再去读历史,就像是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世事。或许就是这样,我们会去感慨,会去气愤,会去惋惜。

在我的印象里,我所知道的琦善大概是一个备受苛责的人,看过很多对他的形容,说他是旧官僚,说他胆小怕事所以主和,更有甚者说他是卖国贼。大多时候,琦善都被拿来与林则徐作对比,用来突出林则徐的爱国,忠义,有远见。

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琦善却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现在琦善在我心里不是英雄,但是至少,我发现他也并不是像我之前以为的那样,是个胆小怕事主和的旧官僚。就像蒋廷黻先生评价那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的确,我们就不应该把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怪在某一个人的头上,我们没法说刀枪棍打不过洋枪洋炮是因为一个大臣的过错。在蒋先生的书中,我认识了一个诚实的琦善,他知道没落的清王朝没法与兴起的近代化英国相抗衡,他认识到“化外蛮夷”的实力而不惜一切去“抚”,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保全中国。可惜这种诚实在别人看来是失了国体,这种诚实无异于是一种怯懦。但是,在我现在看来,琦善担的起中国近代外交第一人的称号。

或许有的时候事实也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样子,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历史永远是最伟大的,最公正的裁判,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有一个公平的判断。

第16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为什么历史上曾经非常强盛的中国,到了近代会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直至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极端困苦?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后,中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迅速屹立在世界之林?为什么有了党的领导之后,我们的祖国会日益强大,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王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绝对优势,清朝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无力抵抗外来侵略,为资本主义入侵提供了机会。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武力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侵夺中国主权和巨额财富,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财政、文教、国防等大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清政府封建落后,始则盲目自大、闭关自守,到外国资本主义打进来后只经过短暂对抗,当明白外国侵略者并不想推翻大清政权,而是要通商贸易和掠夺财富,便开始屈膝投降,出卖民族利益,把镇压人民放在第一位,暴露了其敌视人民的丑恶嘴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法战争期间,中国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情况下,清政府竟与法国侵略者签订出卖主权的不平等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路线,压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致使战争全面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以慈禧为首的清朝权贵逃亡西安。战争结束后,慈禧竟然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其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一副丑恶奴才嘴脸。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各自在不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割据一方,混战不已,北洋军阀政府走马灯似地交替更迭,人民苦不堪言。

可见,腐败无能、软弱透顶、闭关自守的政府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根源。

虽然清政府极端愚昧腐朽,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从反帝到反封建,广大人民群众一直是主力军。无数次大大小小抗击外国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斗争,如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的戊戌维新、打倒"洋人朝廷"的辛亥革命、反对卖国独裁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要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反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独裁专制政府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构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雄伟画卷。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之初,人民群众就与反动统治者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当封建统治者软弱妥协时,人民群众担负起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利益的神圣任务。

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斗争,以数千万先烈的牺牲为代价,挽救了民族的存亡,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历史充分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

第17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近代史》,作者是蒋廷黻,读的比较吃力。主要讲的是: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此中有两个缘故。1。中西相隔很远2。中国觉得外国人是蛮夷之邦。但外国人认为,中国是很好的国家,竭力与中国订立邦交,可中国人仍觉得他们是应该向我们跪下的小人,英国人就这样在一开始就和中国关系变差了。而且,当时在中国的外商发现鸦片是利润较多的货物,在中国销售鸦片,但遭到许多中国人反对,更加恶化了中英关系,最后和英国打了起来,失败后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败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轻视西方了。有些人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一些人就批评说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轻而易举的灭亡。洪秀全领导一些人组成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许多城市,可是到后来,起义军变得骄傲自大,他们的领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后失败了。

不过好几场对外战斗的失败,令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中国科技水平早已十分落后,很多人向外国人购买先进的武器,学习科学技术,受到推荐的李鸿章提出了许多维新方案,他希望中国步步向前进,但他做的不彻底,许多人不听他的话,很多建的厂都在和法国打仗时被毁了。

这时李鸿章觉得日本是中国的劲敌,有朝一日会攻打中国,于是在高丽进攻日本,但由于战略错误,中国败给了日本。和日本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用各种外交办法想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但都失败了。可是俄,法,德三国却在后来自愿援助我国,想从中获取一些代价。俄国借给我们很多钱,声称要和中国为友,帮助中国修铁路,实际上要占领中国北方。最后,中国许多地方被瓜分了。孙中山这时在国内外来回奔波,提倡复兴方案,最后推翻了满清,当上了大总统,赶跑了不友好的外国人。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应该人人平等,就像生活中一样,我们不能歧视有困难的那些人,而且做人要大气,不能为一点点小事而闹得越来越大,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第18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以前真没听说过这个人,直到看到K教授的一篇小文中引用了蒋先生的一段结论,继而对他发生了兴趣,看来看超星版的书,他的八卦,关于他的事迹,对于他的学术和官场生涯的评价,当然最颠覆我的历史观的还是对于中国历史的两种不同的视角,或者说“范式”。

蒋先生所代表的历史观,和我当年看茅海建的书感觉类似,他所关注的是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所有历史人物的臧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而这种历史观是在我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里看不到的,我们的近代史是革命的历史,我的历史课本里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革命。

两种历史观对于中国近代史的解读影响无疑是致命。看完蒋先生的书,再看我国的近现代史,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第19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提起中国近代史,似乎就是说中国落后挨西方列强打的一部屈辱史。但是看过这本书以后,感觉有很多观点被刷新了。首先,洋人的动机原来并非一开始就是以政治颠覆的诉求为先,而是想来做生意的。是中国先不给予洋人以平等地位,洋人才要用炮舰来求得这个“平等”,最终反而是占了优势,中国变成不平等的殖民之所了。其次,中国方面并不是一直被压着打的,中间其实是有很多次没有让洋人占到便宜,很多历史教材上斥为卖国的旧官僚表现出来的强大学习能力和执政水平令人动容,而另一些所谓的民族英雄其实不仅思想守旧,客观上也让国家付出沉重代价。再次,中国民众始终未能得到唤起和组织,成为国内斗争和国际争端的一再牺牲品,甚为可惜可叹,他们在所有的权贵眼里都不过是随时可供消费的数字而已。上层的一切,看似一边倒,看似结果可期,其实都有考虑、有较量、有逻辑,只不过中国方面始终没有十分准备好,吃亏面大些,但并不能说没有努力过。

本书的史料很精当,举了很多奏折和批文的原文,还有不少英国方面的文献。作者功底深厚,不仅解其总意,而且注意字句选用的细节,推导出双方博弈的心理活动,以及当事人在其本国和谈判对手之间的周旋的余地。这样读史,才是能还原历史的全貌,并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自己独立得出可能和书本上不同的结论,而非只说林则徐销烟好、李鸿章签马关坏。销烟到底是不是当时博弈的最好手段?马关条约是不是已用尽谈判的空间?中国看重的是什么,英国看重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分析,不回答,结论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只愿锁国自大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因为我们都是百姓,出了事情大抵是要被牺牲的那群人。

第20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我实在没有想到,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会这样单薄,篇幅会这样短小。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惊异,是因为其书名与篇幅长短呈现出的奇异的负相关。中国近代史——这个范畴如此宏大又如此狭窄,它覆盖着中国最屈辱和辛酸的百年记忆,尽管在中华五千年的浩荡长河中,犹如浮光掠影。另一方面,但凡是一段历史,且不说还是这样一部正好卡着中国最黯淡无光时候的历史书,怎么会短呢?

但是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确实只有寥寥五万字,但同时这也是洋洋洒洒的五万字。照陈旭麓先生的话说,“这一本薄薄的才五万余字的书,论述却颇能融会贯通。作者以自己的认识,抓住重大事件和人物,以点带线,写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为近代中国划了个轮廓。”需要指出的是,由蒋先生笔绘的这个近代中国的轮廓,大致圈着的年岁,与我们熟知的1840——1949年的划分略有出入。

这是因为那时中国尚是一团混沌,1938年蒋先生正有几月赋闲在家,于是忙不迭做了这么一件他一直想做的事情。诚如蒋先生所述,“我在清华教学的时侯,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我在汉口的那几个月,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我想不如趁机把我对我国近代史的观感作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这是这书的性质,望读者只把它作个初步报告看待。”

而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做这个初步报告的动因,又是显而易见的。1938年,“七七事变”后,狼烟已经烧在了中原大地上,淞沪战役也即将打响。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国民党高级官员的蒋廷黻,必然是怀抱着满腔的忧思与愁虑的;也是在这个时刻,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的想弄清楚:何以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就遇着这空前的难关呢?

在本书中,作者大略地给出了他的回答。这本《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第二部分则由“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四个章节组成。全书呈总分的论述模式,结构严密,层次清晰,与其短小的篇幅相协调。即使作为一部历史书,它的魅力也丝毫不输其他同类书籍。

第21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作者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特别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讨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历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必须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接受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这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对比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事件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形象感。民国遗风拓印其上,如行云流水,收放自若。且对于蒋廷黻而言,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国民党官员,甚或只是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责任和义务,即通过回溯与反思,借鉴与参考,在得失取舍、兴衰荣辱中寻求“锻造”中国的良方,重塑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而言,在“不仅要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向”这点上,毫无疑问,蒋廷黻做到了。

第22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总论开篇,即发出了中国为何在近代落后于世界的叩问。作者给出了三个解释,一是“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二是“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器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他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当我们还软绵绵地趴在康乾盛世的余韵中时,欧洲已在战火的洗礼中变得愈为坚强和团结。在蒋先生看来,所有这些只有一个指向,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从这里不难看出,作者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并学有所成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衡量标准。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的确有失偏颇。然试想一下,1938年距1840年不过百年,但风云突起,山河飘零,人间都不知已换了几回。而作者与大多数史学家不同之处在于,他正深陷于历史的漩涡中,且迎面扑卷来的浪头一个高过一个。在他生活的年代,历史裹挟着刀光剑影,与现实掺合在一起,一团乱麻纠葛难分。自鸦片战争炸开清王朝的大门,围绕皇城的数重城墙其实便已在照亮下关江面的熊熊火光中轰然倒塌,从此国无宁日。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来了又去了,日本人“姗姗来迟”,却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吉野号”,“嘭”一声,撞沉了“致远舰”。黄海海面的邓世昌和他的狗渐渐沉到不见光亮的海里去了,而这片毗邻中国黑吉辽三省的大海,也吞噬了李鸿章二十余年的心血。无论皇脉还是国运,都一同,在这愈为黑暗隐晦的深渊里,蜿蜒曲折,破碎支离。世纪之交,各国又欢欢喜喜结伴而来,于是古老的北京城被烧了个火光冲天;之后,大家在东交民巷也都有了各自的地产,却亻旧不免争执。如此十年浑浑噩噩,大清江山摇摇欲坠。金秋十月的好时节里,湖北新军在楚望台的一声军令,响彻了中华大地十余省,独立的大旗纷纷被立起。皇城里的小皇帝终究保不住祖宗传下来的帝位,将一纸退位书,交到了袁世凯的手上。但是,即使是袁大总统筹划良久的“洪宪帝制”,也仅仅存在了83天,便在随后混战军阀的铁蹄下碾作飞灰与尘屑。这一阵扬起的尘暴,弥散在中国的土地上十数年,原应在北伐大军的行进中落定。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人这次不仅开着船在海上游荡,更甚将陆军师驻扎在了华北平原。他们在原野上徘徊,在上海滩徘徊,这些来来去去的鬼影,纠缠在蒋廷黻的心头,搅得他不能入眠。此时此刻的他,迫切想弄明白,我民族何以就遇着这空前的难关呢?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1840年前后的那一段历史,越回想越觉得屈辱和悲愤。他用手指着隐藏在中华民族还未曾愈合的伤口下的民族惰性,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道伤口被一次次划开,是因为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因为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阶级饭碗的摇动。还因为“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第23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作者以为,那时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是陈旧腐朽的器物和政治,且在根本上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造就了十九世纪“中古的人民”。相比较而言,1840年以前的西方世界却已经具备了所谓的近代文明。零零碎碎的五百年中,西方世界已历经了不知几多剧烈变革。自帕台农神庙和万神殿予追寻自由、财富和现世幸福的人们以庇佑,几乎统治了欧洲整个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皇的头顶,上帝的光环便开始消退和弥散。而即使是信奉国教的英国国王,也不得不在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中,逐渐掣肘于他曾经忠诚的盟友——下院中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神奇地驱动着笨重的火车轰鸣向前,满载意气风发的新贵们,去往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在这风光无限的旅途中,“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理性主义被高声呼喊。这呼喊甚至从大西洋彼岸独立不久的美国传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直抵巴黎市中心的巴士底狱。这时充斥着西方的不仅是呐喊,更甚还有前所未有的照亮沉沉黑夜的光明。这光明一旦降临,工厂便再无眠夜,机器的齿轮飞快地运转,推动着西方世界驶向那更为喧嚣和嘈杂的远方。就这样,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一举将稚拙的美国和曾经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推到了科技的最前沿。

经此一番对比,清王朝在坚船利炮下的不堪一击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西方的优势是如此显而易见。当蒋廷黻站在十九世纪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的历史转折点上,环顾四周,他望见“东方日出之国”正喷薄而出、冉冉升起;他也依旧记得俄皇“大彼得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尼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的历史。(正是“大彼得”的这些作为,奠定了俄国近代化的基础)而在离他最近的时代,他看到,在几近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土耳其——那个也曾是强盛一时的大帝国,却因只知保守而被欧洲列强宰割的土耳其——的废墟和瓦砾上,民族领袖基马尔“不但提倡科学工业,甚至改革了土耳其的文字”,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重新打稳立国之基础。“这三国接受了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于是复兴了,富强了”,所以,在蒋廷黻看来,“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为了论证上述结论,作者再次回首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坎坷之路,顺从历史迈进的方向,踩着“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这道久远的印记出发,跌跌撞撞,艰难摸索,一直到踏出“惯彻总理的遗教”这个纹络分明的脚印;本书第二部分也相应地从“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一直叙述到“瓜分及民族之复兴”。正如作者在总论中陈述的:“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在这段回忆的推进过程中,不仅作者,连我们也隐约仿佛感知到了一线历史的逻辑。

但是作者“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的论断有未免过于武断,以致时常遭人诟病。这种“全盘西化”的话,这种不顾中国实际、抹杀民族传统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也的确反映了作者政治思想上的短视。但是后记《难以遗忘的人与书》也给出了一份解释,它这样写道,“一方面,蒋廷黻对本民族的文化并未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主张顶礼膜拜西方的一切;另外,他理想的社会改革蓝图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非照搬英美的民主政治模式。”

第24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让人无法释怀的历史。读史的过程就是不断生出慨叹的过程。但是站在后来的角度,选定一个既定的基点去阐述历史,是谓“盖棺定论”者,实在让人疑惑它的释读。教科书中的近代史如此,教科书外的近代史,此是其一,也未脱窠臼。所喜者,毕竟接触到些许不同的历史追述,些许开明了一些观点和立场。

之前读曾文正公的传记,最大的感叹就是,所有著史者,皆是局外人。因为是局外人,便只能凭借史料推敲连缀;因为是局外人,便对历史的走向有了一点两点通明,因而似乎更易评说好恶;但也因为是局外人,便永远无法从当事人的角度还原历史的真相。换句话说,大多数读史人,永远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儿,把他们换回历史现场,他们的所为只有更糟。

所以,读史或在于了解现代一切的由来和背景,或在于于风云变幻中习得一两点人生积累,而决不在于顿生义愤。

第25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自春季以来四五月,共举书四五本,然身陷繁琐之中,心似惶惶丧犬,读毕者竟唯此一本,忽有捧书大哭之意。

自毕业以来,于社会认识愈多,于历史认识亦愈多。社会之认识滋养历史之认识,历史之认识反哺社会之认识,方痛觉自身知识结构之偏狭,思维理念之局促。于现代文化之隔阂,对西方世界之陌生。虽不必亦步亦趋,然知己知彼,一以客观,平准抉择,自是当然之理。又与西人稍有接触,则痛觉我民族之落伍恐不输于清末民初,而对国家民族之前途愈感消极。

蒋氏之书,以科学、机械、民族精神为现代化之进向三途径,横准以民众与士大夫,辅以当世英雄豪杰人物,既有美国新史学之训练,亦不逃离旧史之窠臼。换言之,即能采旧史之长处,史中有人,亦能独辟途径,观察新史。于近代史研究和史书撰写,皆有开山之功。

政治人物之伟大,在于其眼光与手段,史学家之伟大,亦在于眼光与手段。李鸿章虽与西方文化隔绝,但其立意中国,在近代史中,不愧为最伟大和最能干的政治家;孙中山相比则反而次之,虽能有所想法,但毕竟书生意气,未能实行,是一思想家而非实干家。蒋氏对于林则徐之评判,对于左宗棠之评判,对于湘军等的评判,皆有己见,不落俗套。

第26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明明是简简单单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找不到逻辑,贻害了几代学生,这本书绝对深入浅出。

事件的描述与细节的铺陈并不深刻,只是总体上把握演变趋势。从重要人物来把握历史进程。历史是人的演绎过程,是人的历史。

士大夫林则徐,以夷制夷,以夷器制夷,这个最早是林则徐想出来的,但是他并不宣扬。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这是真正的林则徐。

洪秀全对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一个小农,思想上没有觉悟,太平天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

曾国藩评定太平天国,之后态度就趋于消极,他知道清朝已无可救药,但他担心清朝灭亡引起的长期内乱。

李鸿章历史书中的卖国贼,仅仅因为条约签字吗!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主持做的事都是非常牛逼的。毕竟认识有限,不够新,不彻底。

康有为,非常聪明,孔子改制考都想的到,怎么就看不清大局呢,想不通,想不通!

孙中山,这本书是极力赞扬的。见过一个很有趣的评价,中山一辈子革命方面做了很多事,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可他厉害地方就在于每次都还能站起来。当然并不是推崇这个,能够准备充分,一击即中最好了。

中国近代化历程一步步过程中,好几次都有机会成功,失败就一定代表他不行吗?本质取决定作用,但这东西不是历史书上的共产党,外界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可以颠覆成功失败的。考试60分就及格了,谁都可以过关,主义也并不是哪个是最好的。我想应该还是认识上的问题吧!认识到哪个层面,事情就只能做到那里。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样,只能要到星星的外貌。

第27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看的电子书。书虽小,只有五万字,却弥补了许多中学历史教科书欠缺的历史细节,理顺了历史事件的发生逻辑。而反观 中学教科书,太重史观的逻辑而轻史实的逻辑,以"历史的必然性"反推历史事件始末,缺乏必要的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演进过程的交代,更轻视对具体历史人物分析,丧失了历史丰富的细节与层次,不但降低了可读性,也失去了可信性,须知在近代的历史大变革中,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莫不受自身历史格局、阶级视角或所谓惯习的限制,其行动并非毫无头绪的"愚昧"保守或激进,而是基于各自的认知图式与利益衡量,他们并不是独立的个人,更是历史演进逻辑的各种实际力量与价值体系的代表,在此种视角下,对人物的分析,并不会陷入到所谓英雄史观的窠臼,历史分析的可靠正在于鲜有人能逃出自身的历史格局与阶级视角,即便能跳出而看清,也鲜有人能与之对抗并扭转历史自身的演变轨迹,林则徐、李鸿章、皆是如此。而更有那不能逃出自身历史格局限制的草莽精英与芸芸众生,他们才构成了历史演变中的最主要的力量。

本书耐读之处在于,著史者从外交与内政各层次与角度温和的剖析了历史演变的事实逻辑,生动的展示了近代以来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锋及其各自的逻辑,在推崇西方文明的同时又能对东方文明中的悲剧人物抱以理解之同情,可以说对东西文明的逻辑极其弊病都有一定的理解,而犹以对东方文明之弊病的痛陈与批判最激烈,所以对国家与民族的进步表现的也最为热切。这种带有著史者个人主观意气的写作风格应该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通病"(通病并无贬义),这种写法已为当下的学术规则所不容,然而窃以为在已经呈现清楚历史演变脉络的前提下,这种写法并不为过,至少他坦诚的向读者展现了著史者的著史取向及自身局限(著史者自己就是近代史中的人物),这比那些明面上理中客,实际上暗地兜售历史观垄断历史解释权的历史书好多了。 而对民族与国家真切的关心,更是让人敬佩本书著史者的民族与历史担当。

而反观我辈,虽业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所谓社会科学,却对社会与国家的进步缺乏最起码的兴趣与关注,只以学术为谋稻粱之手段,而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智识乐趣与价值满足,终致于痛苦迷茫。 说到底是自身狭隘格局所限制, 既不屑为时局、国家、民族、社会尽力,专以批判解构之为能,而又无真正批判的勇气与担当,不敢与真正的愚昧专制退步做斗争,却只会做些撩拨民众情绪骗取点击率的蝇营狗苟之事,真正的苦难黑暗与压迫置于其面前却孰若无睹,而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能掀起滔天的口水巨浪。这种只会写以煽情为能却毫无识见与担当的文章正与蒋先生笔下的迂腐旧文人的文章相若,他们于国于家于民毫无益处,却尽是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能手。希望以后能多读些这种有格局有担当的历史书,荡涤我辈狭隘的文人思想,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28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每当读到关于近代中国历史时,总会让我脑海中掀起一阵波澜。不知为什么,我厌倦咯这一层历史。我联想到古代史的恢宏壮阔,气势磅礴。看到近代史的耻辱无助。这是我想到咯很多,中国为什么不挣扎呢?我不是看不到他不挣扎,是因为我的第一印象已经判咯他死刑。这本血泪史让我提不起精神,难道就真的那么懦弱吗?那一条条的不平等条约刺透咯我的心,让无数的同胞们备受煎熬。静静地等待着什么,一次次的探索,我看到咯,先烈么没有放弃,开眼看世界的愿望没有破碎,维新变法没有白费,辛亥革命没有失败......一次次的探索证明咯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民是不屈的。是在挣扎中前进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帝国主义的血债是要还的,人民的力量是在不断被激发的!近代史使我们的血泪史,象美国扩张时期的“血泪之路”一样长。但有结束的一天,它要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会埋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中。

第29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平时我们上历史课,内心感到一种豪迈。因为,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浓重的文化积淀,有光辉灿烂的成就!今天,心情有些不同。因为,今天的历史课是讲述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受欺辱的历史,是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我们仿佛听到八国联军的枪声,我们仿佛看到美丽的皇家公园——圆明园在烈火中焚烧殆尽,我们知道中国富饶的国土被蚕食,我们的心在滴血!

在中国的现代史中,我们感到:软弱就会被欺辱,帝国主义就是强盗逻辑。这里,我想起几天的一则新闻: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要在大王宫拍卖中国圆明园铜兽首--兔兽和鼠首的消息。由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在法国大法院提出的,中止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圆明园兽首的诉讼被驳回,其实我们知道在法国,依靠法国的法律来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起诉是正义,主权与尊严的呐喊.是我们的表白,是我们对那段历史回忆的提醒.但是,对着强盗说法律,强盗会罢手吗?

我们要努力学习我们自己的近代历史.在学习中看清帝国主义所欠下的血债,在学习中体会祖国强大才不会受欺负的道理,在学习中感受多少仁人志士追求真理、为富强国家积极变法的追求,在学习中激励我们发奋努力、报效祖国的雄心大志!

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展望自己的未来!

第30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然后又翻了以前高中的近代史教材,其中对林则徐的描述不太一样。

高中教材中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而这本中国近代史中对民族英雄只字未提,于是我到网上搜索资料,重新认识了林则徐。

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为官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使他获得了“林青天”的美名。

2、禁烟运动

1839年,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负责禁烟,期间他刚正不阿,禁烟手段强硬,他在广州期间鸦片贸易几乎被阻断,更有著名的虎门销烟,展示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3、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到广州之后,慢慢意识到外国的军器比中国先进,于是开始翻译外国刊物,搜集外国资料。后来这些材料给了魏源编入了《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

我从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里看到了比较客观的对林则徐的评价,而不是过分的神化。

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在鸦片战争后,给友人写的信里很好的总结了失败: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信,他请他的朋友不要别人知道,他并没有站出来指出整个社会的落后。

人有历史局限性,林则徐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是清政府最好的士大夫,但是我们也要看清他并没有超载历史,并没有站出来推动愚昧落后的中国向前进,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苛责他,当时的中国在没有经历过一翻苦难之前是绝对不会清醒的。

一、书籍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修改。

-------------------------------------------------------------------------------------------------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书笔记

什么是一堂好课!人都会拥有一堂受益终生的好课,无论是三个小时之久的心灵熏陶,或是三句信仰之托,都是一节可以改变自我的学习之机遇。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是多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是少数的。一——金一南先生。往往具有优秀领导潜力的人都是部分少数人,因为有了相信自己心中那份远景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就能看到希望。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的信仰,这是值得我们去奋斗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信念,以中国面于苦难时来说,这种信仰带领着爱国将士们的一腔热血,冲向敌人,救出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是将士们的责任,是对将士们的激励与勇于胜利。

我们的先辈带领看“救中国”的决心做出斗争,为他们最爱的中国贡现出一份光和热,这点看似没有任何威胁的力量便作为了那点不起眼的星光之火,如儿微薄,如此薄弱,可既便是这好似不足以燃烤的星火却也同样可以燎原,同样可以将星光燃成熊火,将自己对国的热爱染到大江南北,烧至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对之前中国能够发展为和平之国的信仰之光,如今,这是对新少年,新时代新生活的鼓舞,做为军人,驻守祖国边疆,做为老师,浇灌祖国未来,做位少年,皆为国家栋梁。做为中国人,我们庆幸拥有国家的发展强大,如今,我们昂首回望祖国百年苦难,铭记历史,不是忘不下过去,是我们不能忘记先辈如何历经磨难打下江山,不能忘记如今的中国是一代代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不能忘记现在生活曾也是一片小星火燎烧出来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20篇

第1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400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小诗多美啊!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草是绿的;花是红的。现在人人都提倡环保,可是救有人不自觉。

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缕烟在徐徐上升,走进一看,原来是有人在焚烧垃圾。火在熊熊燃烧着,四下无人。我想把火扑灭,可是我带的水是刚才打开不久的饮料,我沉默了一会儿,拿出饮料,扭开瓶盖,只听“磁礠拉拉”的一声,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火孩子们,一个个把火红的脑袋塞到了垃圾下。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向我飞驰而来进过他的几分调整,调皮的火孩子们又喂了几片枯叶,抢来抢去,拼了个你死我活。

那个中年人瞅了我一眼,对我说:“你在干什么?”

“我……在环保!”

“环保!环什么保?我在取暖呢!”

“请问您不知道吗,焚烧后的烟的毒气,闻多了,对人是又致命危害的。”

“你懂什么,这对大气没有害处的,对人也没有。”

看到他这样我的火实在是呀不下去了,对他吼了一声:“我要把这火扑了!”

十几分钟以后我提着家里的废水来到这里,已是人去楼空了。他把火灭了,推着车子走了……

我知道,以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恰似“星星之火”。我希望大家都环保,那我们的力量也是可以“燎原”的。

第2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500字

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可以放假,因为基本上在放假的时候爸爸会带我们一家出去游玩,有时候会回老家去体验一下乡村生活,走邻访友。城市有城市的繁华,乡村有乡村的乐趣。

邻居家的哥哥姐姐经常带我出去一起玩,我最喜欢的事是烤地瓜。要先找一个地方,最好旁边要有枯树枝可以捡来烧火。虽然捡柴有点辛苦,但是看到那火慢慢的烧着,等着邻家哥哥把地瓜翻面,闻着地瓜香,心里很开心。好不容易地瓜终于熟了,虽然烤熟了的地瓜像块黑炭头,但是掰开里面却是香喷喷的。吃着通过自己努力吃到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回去时,哥哥拿来一盆水往已经熄了火的木堆里浇。我问哥哥火已经灭了,为什么还要浇水呢?哥哥告诉我虽然看上去火已经灭了,但是还有火星,如果风把火星吹到干枯的草丛里有可能引发火灾,要是没有及时发现的话,说不定会把后面的山都给烧光。我以为是哥哥唬我,所以我回家跟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说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前年村里有一个人在自家田里烧野草因为处理不当,当时又因为是冬天天气很干燥,所以导致大火烧山,附近连着的几座山也被烧,幸好后来火势被控制了,不然不知道还要烧掉多少。爸爸随后告诫我不准玩火。

我惊讶了好久,小小的火星居然可以引发大火。不知道多少起火灾是因为小火星引起的,因为不重视,认为小小火星不足为患而导致大火。所以我们要重视,谨防星星之火燎原。

第3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800字

最近读了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就应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期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有些党员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

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必须会比西欧快。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此刻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所谓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期望。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第4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1000字

星星之火,当真可以燎原么?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在《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一文中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来形容奸佞和贪渎之辈必须严控,以扼杀其生存土壤,不然就会为祸一方,继而百姓暴动成为祸患。而毛泽东在1930年写下此文时与张居正之意恰好相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泽东笔下成为了革命的希望,成为红色政权终将领导中国革命获取胜利的信念。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产生悲观情绪。到了1929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中散发了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意见信。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文中,毛泽东从战略高度,着眼全局作出了独具慧眼的宏观分析,从我国历史和西欧国家革命进程方面来看,我国有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现实局面,认为我们不必等全国各地的群众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武装起义,而应该有计划的建立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而且判断出西欧国家革命进程必将慢于中国。由此初步阐述了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思想,为我国革命扫清了思想障碍指明了前进道路。同时也体现出一代领袖那种指点江山的伟大气魄。从国民党武装力量上看,系统分析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以及国民党军力部署的优劣,指明了了我们应该到哪儿去发展革命火种。等等,对这些反革命力量的估量高屋建瓴的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我党内部的悲观疑问。毛泽东还在文中对红军的行动策略问题进行了答复。坚定了我党同志的革命信念,凝聚了我党的力量,为接下来的革命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重新点燃革命斗志,逐步实现了一个革命者,梦想家毕生追求的伟大理想。作为一个青年大学生在茁壮成长的过程中要敢爱敢恨,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发现一个真理,找到一个爱的人,实现一个理想,改变一些人和事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领地。趁着年轻去开拓无际的梦想,释放无畏的锋芒。因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我们也有着许多现实的教育意义,它教会我们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实现一生的梦想!

第5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今年是抗战70周年,我有幸来到革命老区——延安,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革命旧址,追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足迹,感受“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革命情怀。

我们先参观了杨家岭,那里有中一共七大会议旧址,首先来到中央大礼堂,大约有八个教室那么大,讲台上,左右两边分别竖着三面宽大的五星红旗,中间挂着一幅一毛一主席的画相,十分庄严,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毛主席神采奕奕、激一情澎湃的言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画面,那次言讲不知鼓舞了多少人民,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接着我们来到了延安时期的中南海——枣园。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先后在此居住。他们的房间都非常简陋、朴素。在那儿,我们还 去了士兵活动场所,其实活动用品寥寥无几,可以想象战士们苦中作乐时,边下棋,边自娱自乐。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精神饱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国大地,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共和国的卫士们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此我要向他们深深的鞠躬,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第6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可谓《毛泽东选集》中最经典的文章,在文中,我国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以“星星之火微小之势,但却能够燃遍中国大地”的慧眼真睛,拨开种种迷雾清醒认识到,中国革命必将进入高潮,且之速度也是十分之快的。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毛主席在本文中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语,即“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说明中国革命此刻虽仅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可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一本质认识在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当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的回信,不仅仅回答了对"红军能打多久"的疑问,并且提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道路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构成。在收录进《毛泽东文选》时,被命名为《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要理解一篇伟大的文章甚或一个伟大人,在历史上的意义,理解他们是如何推动历史提高的,就必须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环境做充分详尽的了解。

第7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最近读了毛泽东写的《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比较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认为,只要透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必须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期望。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读过此文之后,我觉得我们就应努力学毛泽东光辉思想,用他的思想辩别是非,在现实与理想探索出一条开启理想的大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相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第8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记得是在去井冈山的火车上与大家一起学习的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不是很长,但文章非常耐读,读完之后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这是一个伟人对于时代的诠释、是一个赤子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读来振奋人心,足以让热血男儿为之动容。

文章原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完成于1930年1月5日。1930年一月,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与此同时红色政权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一些领导人作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面对越来越偏离轨道的革命之路,毛泽东同志撰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到了1929年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以新年献词为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张贺卡,文字虽短,但字里行间,却流露除了一种强烈的悲观情绪。1930年1月5日,毛泽东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7000多字的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第9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中国革命之道与商道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不是第一个发现之人,而是已经有好多商人学之,用之。而我正在探索的路上。

夜市之中,淘得四卷1952年版的《毛泽东选集》,在读到第一卷113页之时,特别想写点读后感受。

在中国革命的初期,主要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土豪劣绅等政治活动为主。毛主席在对社会各阶级人员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并系统的描述各阶级人员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各种心理特征,给与解决方案,实在是妙,(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尚属难事,要了解,分析透每个阶级人员的心理,没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是做不到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同样折射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在关于“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毛泽东批判了当时部分红军的流寇思想,主要表现:一,不愿意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权,并由此去扩大政治影响,而只想用流动游击的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二,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是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三,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李闯式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黄巢,李闯均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转战南北,但均未建立过稳固的根据地,总是东流西窜,简单的进行流动的战争,故以失败告终)

从商道角度看以上问题得出,在企业管理,战略上要了解你的下属,你的对手,做好调查研究,要做到知己知彼,那你的商道将得心应手,决胜千里之外。

在商战中,新公司的规划及企业的发展,参照毛泽东关于流寇思想的批判,不难看出,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要立足于世间,必先建立“坚实的根据地”并由最初根据地辐射出更多的根据地,最后走出中国,放眼世界。而不能盲目主义,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盲干。

一点一滴的积累,造就了共产党的今天,同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可以造就商业上的奇迹,一个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0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将革命的力量比喻为星星之火,”那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就是,此刻虽仅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可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那如今中国那些反动力量算不算”星星之火“呢?我认为要从多种情景去看待。星火要成为燎原的大火需要充分的燃料,中国共产党这把大火燃烧了62年依旧兴盛不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反动分子哪怕只剩下一个火星都能死灰复燃,是因为有追随他们的崇拜者的支持。看待一股力量是否为星星之火,是看它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若其只是一部分偏激分子的所作所为,那么其终究不得民心,也将会被扑灭。若其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那么这股力量无论当时多么弱小,都有可能成为燎原的大火。

而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是否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呢?每一个政治力量都代表了一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中国如今的反动势力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所作作为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事。比如2009年7月5日,境内外分裂势力制造的新疆乌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009年7月17日,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331个店铺和1325辆汽车被砸烧,众多市政公共设施被损毁。对于以牺牲人民利益来谋取利益的行为,绝对得不到人民的拥护。

”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本质,而把它的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本质入手。自1927年革命失败,党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可是毛主席仍相信”此刻虽仅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可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贴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此刻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则正好相反。

毛主席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仅有认清现实情景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争夺不休,蒋桂冯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生存的持续考验下,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逐渐消失,从而支持能够带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共产党。此刻的中国需要革命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民需要的只是丰衣足食的和平生活。虽然此刻的中国的总体生活水平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可是许多人都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虽然社会上仍然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可是却不是社会最深层的弊病,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变革。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件件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挑战,而党始终做得很好。”愈是恶劣环境,队伍愈需集中,领导者愈需坚决奋斗。“自2008年开始,世界包括中国天灾人祸不断。应对国内的灾难,党始终团结一致,带领群众抗灾救灾,帮忙当地人民走出灾难的阴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胡锦涛书记立即作出指示,温家宝总理午时抵达四川成都,立即赴往灾区指挥救援工作。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我看着办!“反观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走进灾区,与灾民共进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在此刻的社会上也有一些对党不利的言论。可是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依旧是中国大地上那把”燎原的大火“。因为它的群众基础依旧存在。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党内仍有一些害群之马,可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党仍然是当初那个为了人民而建立的政党。

那些反动势力引起的点点小火,看到其本质,就不会被其表面所迷惑。毛主席在文中说:”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给予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发展。“要瓦解那些反动势力,要依靠群众。前面说到,反动势力的力量来源于他们的追随者,若是失去追随者,他们也将失去对社会的威胁性。而要做到如此,首先,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尤其在一些比较偏僻、政治历史地位比较特殊的地区。再者,国家要支持边远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共同富裕。最终,党要做好自身党风建设,不断完善自身。

第11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现实估量过于悲观的思想而写的,它以全面科学的方法、进取向上的态度探讨了革命前途问题,肯定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论断。文章资料能够分为两点,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客观的估计,抱有不确定性心理,就会导致悲观,从而动摇信心甚至改变发展方向。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明确方向,树立信心,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

首先,是方向问题。明确的方向使实践活动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方向的把握,要注意:

第一,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当时的局势时,既能看到革命的主观力量,又能看到反动统治阶级的力量,并与国外进行比较,由此得出中国的革命环境应当说是略占优势的结论。“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国的革命力量即使受到必须的削弱,也能够在这块土地上点燃革命的高潮。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文中毛泽东同志透过军阀混战、失业激增、压迫严重的社会背景,看到了中国革命力量会因为反革命势力的猖狂逼迫变得集中而越发壮大这样的本质。当今社会,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科学分析问题实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总结,再分析,再总结。

第三,要有进取向上的态度。毛泽东同志在文中讲到,不能一遇到败战,或四面被围时就把悲观的思想扩大化。在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进取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理智把握方向,也更有利于我们最终解决问题。

其次,是方法问题。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军事路线和军事战略时,吸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来。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事物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必须把主观同客观经过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把原先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从而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让事物更加稳定地向着目标发展。

第二,循序渐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文中讲到政权的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革命不会一步成功,是逐步斗争、发展的结果。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也需要我们循序渐进。邓小平在搞经济时,就是从试点开始的,从点到线再到面,依次逐步进行,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总的来说,在《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我所能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坚强信心和高瞻远瞩,更多的是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对于今日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解决问题要把握好方向和方法问题,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进取的态度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前进,循序渐进,最终到达目标。

第12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现实估量过于悲观的思想而写的,它以全面科学的态度方法探讨了革命前途问题,肯定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论断,展现了毛泽东对于全局战略把握的突出本事,以及革命开朗乐观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革命队伍的士气。毛泽东在文中提到纲领性的两点,一是对时局的估量,二是伴随而来的行动。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对前途和期望估计不足,当然会悲观,可是只感觉前途是光明的,却没有道路可到达光明的所在,就会在挫折后动摇信心,甚至改变方向。

所以,对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明确方向,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以进取的态度应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以到达我们的目标。如何具体地实施,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方法与方向的把握。

首先,是方向问题。方向有如指灯塔、航标,具有引导作用,明确了方向,我们做起事来会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是事半功倍。方向的把握,要注意:

第一,要全面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并结合事物的主客观条件。文中在分析中国的政治形势时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它既看到革命的主观力量,又看到反动统治阶级的力量,并且与国外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中国的革命环境应当说是略占优势的。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在必须程度上受到削弱,但在这块集聚了厚厚柴薪的土地上,即便是星星之火也能够很快地点燃中国革命的高潮。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客观现象到本质的求索,要以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的根本。文中毛泽东正是透过了军阀混战、失业激增、压迫严重的动乱社会背景,看到了这样的本质,中国革命力量会因为反革命势力的猖狂逼迫变得集中而越发壮大,其积蓄的力量就像被压缩过了的弹簧,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遽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今日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也往往易被事物的现象所迷惑。经过现象看本质,说起来简单,可是要想做到没有必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是不行的。我们要对一般情景的实质加以科学分析,就要从实践中去学习体会,加强锻炼,不断分析、总结,再分析、再总结。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认真地了解和考察,不要急于下结论。

第三,要有进取向上的态度,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毛泽东在文中讲到,不能一遇到败战,或四面被围时就把悲观的思想扩大化。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也曾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是否进取。我们在对现象进行分析之后,进取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理智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

有了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则是如何落实到实际中,即方法问题。

第一,做任何事情并不仅仅是主观因素就能决定得了的,实事求是地援引一些客观的契合实际情景的案例材料,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在分析军事路线和军事战略时,以一些以往有过的军事案例作为采证的对象,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再经过总结性分析后,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实施应用,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前进,走出贴合中国当时国情的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创新源于实践,却又用于实践,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后的理论没有实践的应用就是废弃的理论,是空谈、空想的理论。取之实践,用之于实践,这便是一切提高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定然能够实现我们追崇的目标,到达一个全新的层次,迈向一个更高的领域。

第二,从另一方面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也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一点一滴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文中讲到政权的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革命不会一步成功,是逐步斗争、发展的结果。以我们国家此刻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对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作为一个好的制度,就要不断去完善它。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建设中仍然不能操之过急,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应当循序渐进。我们曾犯了错误,”大跃进“的教训很深刻。邓小平在搞经济时,就是从试点开始的,点、线、面依次进行。这样,好的方面能够继续扩展,坏的方面控制在小的范围内,容易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总之,纵观全文,引申于今所能给我们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坚强信心和高瞻远瞩,更多的是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对于我们今日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有其复杂的一面,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要把握好方向和方法问题,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进取的态度处理问题,并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最终到达目标。

第13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我用了几天时光认真读了毛泽东的《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篇文章后,感受颇大。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为答复林彪而写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就应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毛泽东同志说:此刻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他在中国的环境里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务必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是毛主席用乐观平态度和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说明了中国革命会从一点点发展得很快,红色政权的革命力量就像星火燎原一般席卷全国并且最终取得伟大胜利。事实也证明了星星之火是能够燎原,当时的群众受国民党的压迫为这把火的燃烧带给了有利的条件,而共产党则是点起这把火的人,随着时光的推移,革命终会偏向正义的一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主义革命。

真想不到毛主席在那个时候对中国革命有那么大的认识,分析的那么透彻;他能够站在圈外来客观决定中国当时的形势;更让人佩服的是毛泽东同志应用了哲学的思想来解释这个问题,可见其是多么的博学。不愧是一代领袖,文韬武略,起之大家!我很是佩服毛主席伟大的思想和超强的领导潜力。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比较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本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主席认为,只要透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必须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他早早就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而中国有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会使统治阶级内混战不断并且会一天天扩大。他领导下的共产党坚持共农民主的口号是正确的,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会让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这种革命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而犯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会看小了这种力量从而不能正确地决定中国的政治形势。毛主席及时地发现了这种影响革命的思想并作出了必要的批评,运用他的领导潜力,做出坚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正确决定。

整封信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思考全面,十分有说服力。在当时那种混乱不定人心摇摆的情形下,毛主席仍然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冷静与乐观,他对局势清晰客观的认识,使他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文章不仅仅思维严谨,语言文字充满了诗人的气质,让人觉得毛主席是站在高山之上看着东方光芒四射的一轮朝日。由此能够看出毛主席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孤身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带领着中国人民朝着革命胜利的东方曙光前进,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我个人觉得,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就应学习毛主席的这种伟大思想和对革命事业不懈努力终生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毛主席的敢于创新,辨别是非的潜力,在现实与理论之间选取适合实际状况,善于分析自我需要的是什么,到底该如何取舍,开辟出一条自我的理想的大门。要适应社会,不能完全脱离了社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科学分析事情,客观看待事物,坚持事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分运用毛泽东思想,充分发挥发挥毛泽东思想,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

第14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及中国共产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在信中指出:“那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就是说,此刻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这封信是毛泽东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写给特定对象的,资料有必须的历史局限性。在读了金一南教授写的《浴血荣光》一书后,我觉得“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纵深去思考,知往鉴今,具有更强的现实指导好处。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星星之火”来源于任重致远的“理想”和披荆斩棘的“勇气”。《浴血荣光》开篇就把读者置身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多少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中国大地。细数禁烟失败的林则徐,洋务运动失败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成果被篡夺的孙中山,直至最终完成救亡命题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俨然应对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中国,即便大家的主义不一样,却都百折不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勇于实践,为实现同一个的“理想”——“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而努力奋斗。若无远大的“理想”和实践的“勇气”,“星星之火”就不会出现。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但并非“星星之火”皆可燎原,构成燎原之势取决于诸多重要的内外部因素。

首先,“燎原”要有适宜的“土壤”。所谓“土壤”就是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禁烟运动、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的失败,要因是当时清政府还牢牢掌控着中国政权,政府高级官员的保护伞依旧存在,朝廷及各级官府贪腐依然严重,各种改良运动与变法只会受到强大的统治阶级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且此类自上而下的改革没能全面影响和改变全社会的思想,无法得到广大百姓的普遍认同。因而,缺乏“土壤”的改革必定走向失败。反观辛亥革命虽并不彻底,但毕竟推翻清廷,且在大革命过程中众多工人、农民、学生都用心广泛地参与进来,“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得到全民族的高度认可,且有外部共产国际把社会主义革命思潮带进中国,此时全中国的思想之风与清末相比焕然一新。

至关重要的是,《浴血荣光》中提到毛泽东在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这来源于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深刻理解和精确分析,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土壤”。

其次,“燎原”要有经得起千锤百炼的“信仰”。《浴血荣光》中提到“近现代以来,不是我们在选取社会主义之前没有过别的选取,而是历经选取。我们什么招都使过了,包括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各种各样的主义,都有人在尝试、在推广,最后才到了社会主义。”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时,受到了许多思想界泰斗级人物的普遍质疑,发展的艰难程度无法想象。但“信仰”正是在久经考验后才能带来“燎原”的结果。

第三,“燎原”要有紧密联系实际的“指导方针”。《浴血荣光》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李立三、毛泽东三位领袖人物都试图走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但陈李都没走成,毛泽东却走成了。陈独秀在中共成立初期就力图使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于共产国际,最终面临窘境;而李立三主张“斩首”理论,让苏联革命配合还在发育期的中国革命,全力援助中国武装暴动占领城市。这些革命道路最终都没有走成,主因在于指导方针都严重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毛泽东为什么搞成了?因他所制定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城市”牢牢植根于脚下的土地:正因为在广大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广泛的农村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才在经济上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靠,摆脱了以前一向束缚着陈李的经济绳索,让中国革命在必须范围内能够真正独立,而经济独立最终保障了政治独立,指引中国革命走向最终的胜利。

第四,“燎原”要有强大的“执行力”。“执行力”体此刻两个方面:一是有一支坚持信仰贯彻指导方针的能人强将队伍;二是有高效组织潜力。无论是《浴血荣光》提到的共产党高级将领,如“舍生忘死保留革命火种”的朱德、“精谋善战”的林彪、“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德怀、“黄埔三杰”陈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左权……还是书中提到的共产党年轻将领(许多都过早牺牲),如“留苏学生成长为一代将领”陈昌浩、“美髯公”王尔琢、“飞将军”的黄公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伍中豪、“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的寻淮洲、“被俘后坚忍不拔”的刘畴西、方志敏、胡天桃、“飞夺泸定桥”的王开湘、“智勇双全”的彭雪枫等,就是这样一支英雄队伍,传递火种、把薪助火。另一方面,《浴血荣光》透过对周恩来劝说毛泽东一齐参加长征等事例的描述,展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内组织协调工作者极大的历史自觉,把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最大可能地凝聚在一齐,把散射的光芒汇聚成一束激光,烧尽一切阻碍“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千沟万壑。

最后,“燎原”要有甄别与把握机遇的“潜力”。《浴血荣光》引用了当代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名言,“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最紧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个人如此,政党、国家亦然。《浴血荣光》中描述了李立三在撤退过程中,相机而动,决然提出并果断坚持南昌暴动,率先实践武装革命,把握住了历史的机遇,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影响,是在中国革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拿起武器反抗反动派血腥屠杀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综上所述,读了《浴血荣光》后有感,“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中国革命者留给后辈青年一笔宝贵的理论财富,它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中树立用心向上的理想,培养敢想敢为的勇气,冷静客观分析事物的内在和外在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把握时代机遇。

第15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一元钱可以买到什么呢?若是在几十年前应该还是可以买到不少东西的,不过在物价疯涨的现在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一元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吧。但在河南却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在他承包的一个大学餐厅中推出了26个普通饭菜窗口和一个特殊窗口——27号窗口。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到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不少非贫困生闻讯纷纷光顾27号窗口。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三个月下来,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26号窗口销售量大增,27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是在那几天的一次征文比赛中有一篇文章写的正是27号窗口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的故事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都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27号窗口也从此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简耀辉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 同时他的爱心也传递给了更多人。

爱心是可以传递的。众所周知,首富比尔·盖茨为慈善事业已投入 260 亿美元,占全部财产的 54% ,甚至早早立下遗嘱:死后 99% 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他的举动给慈善事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传递和推动的作用,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慈善事业中来。

这就是狭义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吧。这七个字最早出自于《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意思为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里的新生事物指的就是爱心事业。

就像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正是因为传递的力量,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汶川高度的关注,使得“众志成城,齐心救灾”的思想深入人心。不管是直接到灾区去参与救援或是给受灾人民捐一件温暖的棉衣,又或者是给灾民们鼓励和希望……这些举动都给了灾区人民莫大的安慰和无限的温暖。也使得救灾工作更好开展下去。

和谐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都是要靠全体人民的努力才能换来的,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虽然当下我们的社会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甚至有些人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但是社会当中有像简耀辉一样的人存在,他们的爱心就能传递给更多的人,拥有爱心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会受到关注,得到大家的帮助。

第16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比较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状况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指出党内有些同志产生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的根源在于对中国国情认识的缺乏和不够了解。文中还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力量终会“星火燎原”的看法。透过对本文的学习,在思想精神层面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目标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英雄豪杰之所以能成就伟大的业绩,是因为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能为实现这一崇高信念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点星火成长为燎原的大火并最终建立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因为它有救人民于水火,统一中国的崇高信念。然而党也曾迷茫过,困惑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就一度出现过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其根源在于对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和国情的不胜了解以及被当时形势发展的表面现象迷惑,感到党的力量就像星火不能够与日月争辉,从而产生悲观思想,动摇了统一中国的崇高信念,作为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秉烛夜写了《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一信给党内有这种悲观主义的同志,并印发此信供全党学习,此信分析了当前形势,并阐明了党这一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必然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此刻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安定了党内很多同志的心,使他

们再一次看到了成功的期望。由此可见,一个坚定的信念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对如今风云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应有坚定的信念,并为此信念不懈奋斗,才能有所发展。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一个事物,我们要透过他的表面现象,深入分析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把握其实质,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既要透过现象来把握事物,就要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认识,是事物外联的东西,只有透过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把握事物本质,就如石中英所说2“事物的惟一本质不能透过直观或自然观察来把握,只有透过概念的思辨或经验的证实才能把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党内的部分同志就是因为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产生迷惑,在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来到井冈山,及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愈演愈烈时产生悲观的论调。为此,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论到:“我们看事情务必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到,党的`处境并不是表面现象呈现的那样,实质恰恰相反,预示着反革命潮流的下落和革命潮流的复兴。于此鼓励党内同志坚持信念,继续革命。由此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待事物,也再一次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性,使我们更坚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做事坚持不懈,越挫越勇。当我们认定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就要立场坚定,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要稍遇挫折时就产生悲观情绪,并把这一情绪一般化扩大化,从而感到胜利的渺茫就放下所持,而应当越挫越勇,越是环境恶劣,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坚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往往越到艰难的时刻,离胜利就越近。故毛泽东同志在信中提到,党内同志就应克服困难,在游击区域内建立红色政权以迎接革命高潮的来临。事实证明,正是共产党人的这一精神使他们走到了最后,走上了历史的最高舞台。

总而概之,成功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其次要有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要有正确的行事方法。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信念,何谈奋斗;没有正确方法,何来事半功倍;没有锲而不舍,何以功成身就。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点感悟,《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一文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只要我们细细感悟,将会受益匪浅!

第17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这个学期的思政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

在毛泽东经典语录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一最鼓舞人心的话,最近我就将这篇文章《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读完了。

这篇文章实质上围绕了一个核心:中央主张分散打游击,毛泽东建立政权。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的观点是很对立的。

毛泽东在这封通信中的“直陈”令人惊讶:

“中央二月来信的精神是不好的”“中央要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中央……对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了”;恐怕自三十年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在给中央的公开信里面这么说话了。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可谓《毛泽东选集》中最经典的文章,在文中,我国伟大的缔造者毛主席以“星星之火微小之势,但却能够燃遍中国大地”的慧眼真睛,拨开种种迷雾清醒认识到,中国革命必将进入高潮,且之速度也是十分之快的。本文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在1930年一月,应对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毛泽东同志撰此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好处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毛主席在本文中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语,即“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说明中国革命此刻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一本质认识在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就应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的回信,不仅仅回答了对“红军能打多久”的疑问,而且提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道路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构成。

读一篇文章甚或一个伟人,理解他们是如何推动历史进步的,在历史上的好处,就务必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环境做充分详尽的了解。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削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实质上来看,“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也便在萌发。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务必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但是党内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对时局存在错误的估量,对形势产生悲观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也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

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期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而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作文不相适应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于他们并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客观事实,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

应对这些会影响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毛泽东在本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异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并且指出要决定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总结为:(一),此刻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三),对反革命力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

毛主席的这篇《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期望。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读完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看出:毛泽东同志以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孤身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迎着革命胜利的东方曙光前进,这曙光将他并不孤独的背影拖的很长、很长,那伟岸的身影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在中国革命严重转折关头,毛主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才能,探索出复兴和发展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与他一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

作为21世纪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就应学习这种精神,用他的思想辨别是非,在现实与理想探索出一条开启理想的大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相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第18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现实估量过于悲观的思想而写的,它以全面科学的方法、积极向上的态度探讨了革命前途问题,肯定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论断。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两点,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二者缺一不可。阐述了如果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客观的估计,抱有不确定性心理,就会导致悲观,从而动摇信心甚至改变发展方向的论点。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总体来说,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我所能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坚强信心和高瞻远瞩,更多的是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对于今天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解决问题要把握好方向和方法问题,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前进,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目标。

近年来,世界包括中国天灾人祸不断。面对国内的灾难,一件件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挑战,而党始终做得很好。愈是恶劣环境,队伍愈需集中,领导者愈需坚决奋斗。党始终团结一致,带领群众抗灾救灾,帮助当地人民走出灾难的阴影。反观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走进灾区,与灾民共进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在现在的社会上也有一些对党不利的言论。但是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依旧是中国大地上那把“燎原的大火”,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党内仍有一些害群之马,可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在习总书记地带领下不断完善自身党风建设,那么它仍然是当初那个为了人民谋幸福而建立的政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中国老话,无论是战争年代、和平年代,企事业单位、民营个体单位,城市、乡村中都是一句值得所有人追捧而不过时的句子。也就是这句话,它可以挽救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挽救一个没落的单位、挽救一个濒临腐败的组织。相信我们的党已做好新时代的燎原预备状态,终将带领全国人民在未来燃起中华腾飞的“熊熊烈火”!

第19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关于红军前途究竟该如何的征求意见回信,是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认为,只要通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一定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毛主席说服林彪的四条理由:

(一) 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弱,但立足于中国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组织等)也是弱的。

(二)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的确大为削弱,剩下的一点小小的主观力量,若据形式上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三) 对客观力量的估量亦然,也决然不可只看它的形式,要去看它的实质。

(四) 现时的客观情况,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形式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特别是我们在红军工作的人,一遇到败仗,或四面围困,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而革命胜利前途殊属渺茫得很。

看到毛主席的信,我深深的震撼了,他这么一位伟人,竟然用商量的口吻跟林彪交流,足见他的谦虚和平易近人,还有他那睿智的思维和清晰的判断,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林彪作为开国元勋,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着重笔浓抹的一页,从这篇回信中可见一斑,这是他,将这场运动推向高潮。虽然林彪在建国后犯过错误,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依然不可以抹杀,更不能一笔带过。

历史总是这么偶然,却又在偶然中孕育着必然。

第20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当真可以燎原么?

毛泽东的经典伟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图告诉我们只要发动了农民阶级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实现革命割据,革命力量就一定会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知小时候父母不允许我玩火,不允许我玩鞭炮是否也与这个革命理论有关?玩火,必踩之,必水浇之,必灭之。

将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难发现,那点点的星星之火,不止是指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策略,也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无穷的。更是在那个艰难的环境下,告诉革命同志们,只要有信念,星星之火,即点驳希望的火种也可以燃烧整个心田的小宇宙。

作为一个革命的先驱,毛泽东需要对革命保持信心,也需要用信心来感染周围的人,只要这样才能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星星之火好比一个人的激情,能感染他们。像是一个乐观的人也能带动他周围的人,微笑着生活。这星星之火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的激情与信心。

星星之火,若要燎原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燃烧的条件,大家都学过:着火点,空气,易燃物;由当时的革命形势,我个人的愚见认为,着火点即特殊的历史环境,空气即当时迫在眉睫的革命形势,易燃物即在沉默中爆发的人们。在1930年的一月,大革命的失败,给骆驼的背上放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国。要不要坚持革命?该怎样坚持?这是当时人们心头的大疑惑。对于未知的事物,人总是有恐惧心理的。而革命无疑是需要鲜血与白骨的,这在被压迫这么久的人心中,是多么能人恐慌的存在啊!

人是不甘被压迫的,鸿鹄的大志终将显示。有时候国人需要一个陈胜揭竿为旗,来指引前进的方向。星星之火,在这特殊的环境下,才能愈演愈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拥有满腔激情,觉得自己的心脏都随之加速。革命是需要激情的,是需要热血的。星星之火,烧向了自己的内心,让人愿意为那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农民是纯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这美好而简单的生活被打破,被禁锢的心灵,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那星星之火,怎能不让人振奋?

革命理论是星星之火,而革命理论被接受者是引燃物。只有先进的思想,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燎原。

星星之火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发展起来是无可估量的。我们在也应有那样的思想觉悟,毕竟现在的生活条件还没革命期间苦。

加油,自己,加油,所有在奋斗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