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赤壁赋断句经典语录 正文

赤壁赋断句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7 20:31:09

《赤壁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3、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1)(虽然) 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三、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 检查预习,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 播放录音,聆听欣赏

3、再放录音,跟读体悟

4、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四、梳理词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字词句。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 —— (悲) —— (乐)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复习导入: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乐——悲——乐

2、 赏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2)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这段的秋江月夜图景。

教学预设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3)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教学预设:

3、闻啸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似有深意,当细细辨之。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悲又从何而来?

教学预设: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成的悲哀,苏轼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确: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教学预设: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结: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 取” 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

三、迁移拓展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教学预设: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预设: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眼前之月,引发情思;歌中之月,触发联想;变化之月,阐释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 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师生共同正音

四、依注理解文意(详见课文批注)

五、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赤壁赋》教案 篇4

教学目的:赏析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教学设想: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涵咏、探究的方法赏析这篇经典赋文,解读苏轼。

教学过程:

1、放录音(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学生听,谈谈《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2、整体感知(附板书)

⑴ 景 情 理

乐 悲 喜

⑵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

3、赏析要点

⑴赏景:学生用散文化的笔调改写第一自然段。

参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于是,羽化登仙、飘然世外。

⑵品情:悲从何来?

参考:a乐极生悲为人之常情;

b悲从“歌”中来;

明确:赏析歌词的内容(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

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C悲从“箫声”中来;

明确:赏析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联想音乐传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d、悲从“怀古”中来;

明确:赏析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 苏轼的感叹实乃千古一叹,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尤不能不以之为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⑶明理:宇宙变化哲理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⑷以“喜”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补充作结:……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赤壁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在我们课本的封面。所以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我们今天又来学习他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文体简介: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名的诗词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著有《东坡乐府》。

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文中押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五.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1.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2.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学习第一段(先诵读,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读,力争课内背诵。后面的段落同)

思考:(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七.学习第二段

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八.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九.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十.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十一、课堂讨论: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

明确: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2.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十三、作业:全文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指名学生背诵

2、集体背诵

二、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三、鉴赏要点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类文赏析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 (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五、作业: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 东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羽化而登仙。

B其声呜呜然, , , , 。 , 。

C.哀吾生之须臾, 。 , 抱明月而长终。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中,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体会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赤壁赋》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1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

《赤壁赋》教案 篇8

【教学思路】

一、教材介绍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重点文言实虚词。

语文常识:

苏轼,赋。

2、学科能力:

⑴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⑵ 欣赏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⑶ 学生阅读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总体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诵读,初步学习本文。

第二课时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议论。

2、分析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找出文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

概括第三、四段段意。

2、课件准备:

配乐赤壁泛舟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画面优美的赤壁泛舟图幻灯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中,将学生带入一个愉悦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导入正课。

二、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三题

1、画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2、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苏子)有怎样的活动?

3、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

(以上三题的设计使学生由观看幻灯片的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鉴赏,三道题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使学生认识并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些规律性常识,即什么样的景色、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举止。同时,三道题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难点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的

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吹洞箫的片段幻灯,配之哀怨、伤感的旋律。然后质疑:

1、客吹洞箫之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客为什么会吹出这样的曲调?

(幽美的景色、闲适的心态,苏子既诵且歌,可这个客为什么如此不识时务,奏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

(第1题训练重点是鉴赏作者对箫声的摹绘。第2题则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没有正误之分,错对之别,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发挥他们作为鉴赏主体的作用,教师扮演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

对于第2题,学生会出现这样几种理解:

⑴ 是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问答,起过渡作用。

⑵ 是为了与苏子从歌词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

⑶ 箫声哀怨悲凉的音调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

这几种认识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师可适当的点拨引导。

四、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写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完成教学重点

1、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曰片段幻灯,在哀怨、忧伤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三段。

2、质疑设问:

⑴ 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 找出第三段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

(第⑴题的设计在于鉴赏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的设计在于鉴赏艺术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说清它们有怎样的联系。)

要点点拨:

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写景);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议论);

哀叹自身的渺小(抒情)。

3、播放赤壁泛舟图苏子回答的片段幻灯,在优美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四段。

4、质疑设问:

⑴ 用自己的话转述苏子的意思。

⑵ 对苏子的这种认识作出评价。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是鉴赏分析苏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学生的看法会很发散,教师要做好点拨。)

下面是关于第⑵题鉴赏分析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生:苏轼的观点很具辩证色彩,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身处逆境而心胸坦荡旷达,难能可贵。

生:苏轼的观点无非就是要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来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师:对这两位同学的看法,教师没有立刻作出评价,而是继续设疑激趣:有人认为,客的观点实际上是苏轼思想的委婉流露,你们怎么看?

(设置这一疑问,目的是要学生加深苏轼被贬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应前面辞赋文体采用主客问答形式的讲解。)

生: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贬黄州后郁闷愁苦而又乐观旷达,意欲实现个人抱负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陈个人心迹,真是巧妙。

师: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会陷入苦闷、迷惘之中,苏轼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并不消极沉沦、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乐观的胸襟去拥抱生活。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简单的积极或消极来概括,但他那种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不应给我们很多启示吗?──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着。

学生围绕世界观、人生观的话题充分发表看法。

五、总结,布置作业

分析本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

(设计此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回答该题,既要考虑思想感情的表达,又要考虑艺术手法的表现。)

【评析】

以人为本是《赤壁赋》课例分析的灵魂和精华。而通过审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做鉴赏活动的主体是文学鉴赏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学者绝不能采取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去寻求、去发现。教学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种观念和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教学中,教师围绕鉴赏主题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鉴赏、审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家庭作业的设置更体现了这一目的。学生的思维发散了,鉴赏的味道也就出来了,教师再适宜地辅以引导和点拨,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轻松解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赤壁赋》教案 篇9

《赤壁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的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的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的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课文注释补充: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子。 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五、课文结构及鉴赏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学习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了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是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了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了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怎么?

(2)作者是怎么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怎么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怎么样?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结合全文,应该怎么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六、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了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了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七、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八、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候苏轼谪居黄州已经近四年了。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的。但是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是“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是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是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兼具哲理。作者用了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九、参照阅读黄州诗文理解课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是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赤壁赋》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点,了解苏轼的赋的风格。

2、理解本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特色

3、体会作者深刻的哲思内涵,了解作者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学习重点]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乐——悲——喜的变化过程。

[学习难点]:

课文第五段的阐述哲理,特别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学习内容]

一、导语:

前面学习了文赋初期的典范之作杜牧的《阿房宫赋》,今天进一步学习文赋的代表作苏轼的《赤壁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和苏轼的诗词一样,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背景资料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四、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景美——“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

第一节介绍东坡游赤壁,作者写出了清幽静寂的自然景色和诗一般的境界,不由行沉醉其间,陶然忘忧,幻想羽化而登仙,由自然和谐的意境——心情“乐”甚。

由乐而忘情,不觉“歌”起来,却歌出了屈原的“楚辞”,客和箫哀怨,曲折传递内心仍难以排遣的忧郁情怀,转为抒“悲”情:哀……,羡……,如何解脱呢?接下来议论说理,表达乐观旷达的理性美。

五、艺术特色:

1、 情、景、理融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结合。

2、 乐——悲——喜的情感变化;

3、 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客观景物只提供了一种审美可能,……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更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六:布置作业

东坡两次游赤壁,分别写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课外赏析《后赤壁赋》,并作比较分析。

2018古诗名言名句1

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年磨一剑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古诗名言名句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018古诗名言名句2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1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2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3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5、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4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8、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5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5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5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0、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

6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6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63、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6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6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6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9、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大学

7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71、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7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7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7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7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018古诗名言名句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春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2018古诗名言名句4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清·杨继盛)

2018古诗名言名句5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3.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5.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6.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7.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3.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3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5.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7.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0.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1.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2.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6.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5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5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5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1.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7.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68.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6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4.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5.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6.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77.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7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79.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0.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1.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4.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86.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8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89.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96.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97.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9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018古诗名言名句6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李绿园《歧路灯》)

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

7、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时珍《本草纲目》)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文公文集》)

1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5、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语)

1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俗语)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8、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中国俗语)

1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0、不如意事常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陆游《剑南诗稿》)

2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2018古诗名言名句7

1、晨光,透过古色古香的雕花窗棂,给庭院里精致的盆景慢慢地化上一抹金黄的淡妆。

2、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

3、你这幅古色古香的字画,看来价值不菲。

4、所以,不久之后不少画家就摸索到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寻求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尖顶山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

5、于是我联想起三个月前我初次来他的古色古香的别墅的那个晚上。

6、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省的心脏地带藏着一个迷人的欧洲城市,它国际化的程度令人意外,古色古香的气氛又令人惊喜。

7、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无一不古色古香,都是无价之宝。

8、这家餐厅装潢得古色古香,颇具传统园林之胜,难怪总是高朋满座。

9、刺绣、字画、古董乃至家具,“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落户瑞秋工作室,传统元素齐聚,古色古香,禅韵十足。

10、惠宁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喇嘛庙,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鹊噪花艳、古色古香、松涛乐韵、高僧诵经,是辽西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11、但是爱德先生却想要大谈平衡工作与生活,享受当地商店古色古香的情调以及其他昂贵的奢侈品。

12、还有弹他那把古色古香的七弦琴的马斯添斯基。

13、在一个与缅因州海岸隔岸向望的古色古香、安宁的小岛居住区,苏珊是个遭受失去丈夫罗恩而痛苦的年轻寡妇。

14、济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丽的泉城,这便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做济南。

15、想到一个古色古香而又新奇的地方度假,就选择由悦椿管理的酒店。

16、金林水乡,位于德庆官圩镇,拥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古色古香、自然景观丰富、充满神话色彩的古村落。

17、环境很有老北京特色,古色古香,有种旅游饭店的感觉。

18、不过倒是颇为古色古香,青砖绿瓦前廊后厦,院中不像瑞王府那样种的大多是些奇花异草,反而多是些参天的古树,高大挺拔气势不凡从院外就可以看得到。

19、须知杞樟木家具已是红木家具家族中首屈一指的上等品了,其古色古香足可敌美仑美奂的西洋家具。

20、此外,还有一处群鱼悠游的舟湖,湖上跨着古色古香的九曲桥,桥上有两座观景的亭台。

21、当你走进餐厅,迎接你的又是一番古色古香的中式格调,即便你知道他家做的是西餐,你还是会感叹于环境的宜人与精致。

22、这儿有一座不很整齐的,砌着三角墙的,古色古香的老教堂。

23、另外,在修缮一新的桥边还新建了三座古色古香的阁楼,分别叫“解愠”、“指津”、“曲尽人情”。

24、直到站到墙边,你才发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木凳和若干挂钩,等到导购将不知隐藏在何处的红色绒质感卷帘拉上才真正明白这个试衣间的构成。

25、他家的陈设古色古香,很舒服。

26、车行二三里后,看到一架圆木搭建的古色古香的寨门,寨门两边是两道竹篱,圈起大片山光水色。

27、灵芝工艺盆景,是一精美绝伦的天然艺术品,古色古香,朴素典雅。

28、在这条路上起先看到的'是一些古色古香的精品店、年轻情侣以及一起出游的朋友们,但再往上走看到的便是小平房院落和街上玩球的孩子们。

29、美食的浓香与古色古香的餐厅环境风格,写意出张生记独具特色的江南民俗风情。

30、房间内摆上这几张太师椅,显得古色古香,别有气氛。

31、这座兰亭园修葺得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觞的感觉。

32、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住所,阳光充沛,点缀着各种古色古香的东西和她自己的作品。

33、靠近台北迪化街的兜味咖啡是一间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咖啡馆,该店使用天然宠物有机品牌,做出毛小孩的轻食餐点,也会加入花椰菜、胡萝卜等蔬食。

34、三楼有几个房间虽然又暗又低,但是有点古色古香,十分有趣。

35、溪流、古桥、古树装点,质朴典雅、古色古香;融旅业、商业、小吃、工艺品、三江特色的民俗风情表演于一体的精品街市。

36、我可以欣赏那些古色古香的庙宇,博物院和各式各样的桥梁。

37、我想宽敞的前房特别豪华。还有三楼的某些房间,虽然又暗又低,但从古色古香的气派看来,还是别有情趣的。

38、这间闽南风格的古屋,整个格局透露出古色古香的气度。

39、我们是在一家很偏僻的小店里买到这张古色古香的椅子的。

40、古色古香的风格,融合现代创新元素的设计,使这套屋子在清涤的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馨香。

2018古诗名言名句8

1、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2、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3、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8、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9、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0、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2、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1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8、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2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22、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23、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7、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8、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3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36、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3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3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39、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4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2、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4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4、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4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6、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4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8、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4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5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5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53、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5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6、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5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6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6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7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7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7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7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7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7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7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7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79、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80、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8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8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3、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8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85、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86、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8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8、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黎志远《汉阳舟次》

8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0、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91、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93、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4、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9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96、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9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9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018古诗名言名句9

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学无止境。——荀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018古诗名言名句10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是《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带着感情诵读文章,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2、通过讨论,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提高鉴赏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四、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影视导入《三国演义》片头曲

(二)、苏轼访谈录

1、走进苏轼

复习旧知:请学生简介苏轼生平事迹。

2、与苏轼面对面

(1)、苏轼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情境下与我们面对面?当时苏轼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美景)

(三)、挖掘苏轼的内心世界

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客为何而悲?2、苏子是如何解劝他的?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辩论赛来开展教学。

主要问题:

(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

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多媒体播放客的吟唱,将学生带入1000年前的赤壁之下,带进苏子悲凉的内心)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面对江月客人发出了怎么的感叹?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3、第四段,同样面对江月,?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4、开展辩论赛。把学生分成三组:正方: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反方: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裁判。

利用辩论赛,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

4、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5、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2)、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6、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1)、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3、请学生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找出与课文中相应的信息点。(用多媒体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再次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四)、评价苏轼

你赞同苏轼这种面对不幸的态度吗?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五)、走出苏轼

听苏子一席言谈,我们心中对跨越苦难、不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我们生活中再次遇到不幸时,我们又会如何面对?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补写作文第二段(附后)

板书:苏轼访谈录

“三悲”:悲物是人非;悲生命短促;悲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二喜”: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喜:可以共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附作业

2、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2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和《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共同构成了“山水神韵”这一模块。

《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

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以《赤壁赋》为载体,可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重点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探讨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基础落实(10分钟)

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示成果。教师作评。由于是文言,基础知识不可忽视。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重点)(15分钟)

月夜泛舟——呜咽箫声——客诉悲情——水月做比——醉卧舟中

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如:第一段写景,感受“浩浩……”。二段关键词“乐甚”写出夜晚泛舟之乐。第三段“愀然”写出听萧之悲。

4、深入思考:作者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难点)(20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点拨: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最后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再此基础,顺水推舟。设计问题: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依据: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全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教师作结。

5、以“我读苏轼”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小作文。

七、结束

板书设计:

赤壁赋

月夜泛舟泛舟之乐

呜咽箫声箫声之悲

客诉悲情失意之苦

水月做比随缘而安

醉卧舟中归于旷达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定位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赤壁赋》分别被收录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本次说课将《赤壁赋》定位于第二种情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经过必修①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约15分钟)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5——8分钟)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

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

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

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8——10分钟)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4)、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3、教学步骤:两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后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讨论学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教学原则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也要做些灵活的调整,可以听录音朗读,也可以单个同学朗读等。

(三)明确文章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文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在接下来的几段中学生应该能够找出这些词语来。)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

板书设计:

夜游黄泥坂(平静之乐)——划然长啸,悄然而悲(激昂愤懑)——道士化鹤(人格升华,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