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
3.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4.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
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1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1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6.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1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8.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19.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20.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1.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22.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3.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2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9.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3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1.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3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3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3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3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6.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3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3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40.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41.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42.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4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44.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45.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6.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7.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4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49.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50.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1、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4、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5、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6、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7、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9、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4、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15、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16、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关于朱熹的
1.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2.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4.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7.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子语录》
8.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子全书》
9.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小学》
10. 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
关于朱熹的名言【精选篇】
1.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3. 百学须先立志。
4.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 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6.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7.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8. 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9.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10.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1.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1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4.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5. 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7.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1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0.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关于朱熹的名言【热门篇】
1.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2.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小学》
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说》
5.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6.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四书集注·大学》
7. 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8.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9.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10.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11. 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12.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子语类》
13.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4.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15.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16. 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17. 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18.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虽非九秋干,丹心中自保。《红蕉》
19.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朱子语类》
20.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21.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四书集注·中庸第二十章》
22.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23.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24.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5.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6.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27.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
28. 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朱子语类》
29. 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30.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四书集注·孟子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