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柔石小说经典语录 正文

柔石小说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2 03:26:04

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小说是属于中年人的,散文是属于老年人的。这大

这段时间在家休息,一整天可以不下楼,呆在家里上上网,看看书,昨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汪国真的这首诗名叫《感谢》,写得好极了,好就好在它有哲理,好就好在你读了这首诗能升格你的精神。诗中的“我”,可以理解为读这诗的每一位读者,而 “你”呢,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为一个人,但我却得这样具体化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理解得更宽泛些,诗中的“你”就是指生活。是啊,当我们面对每天的生活,只想得到“一缕春风”“一簇浪花”“一枚红叶”“一朵雪花”,而生活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整个海洋”“整个枫林”“银色的世界”时,我们是应当感谢这现实的生活啊。

有人说,现实的生活太残酷,也很虚伪,这其实只是看到了生活的一面。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目光集聚在这一面,那他就会对生活厌倦。其实,生活就如一枚硬币,有正也有反。生活有时是残酷的,但也是充溢着温情的;生活有时是虚伪的,但也是弥漫着真情的。我们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到生活积极的一面,你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可爱;这时你并去感谢这可爱的生活,那你不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了么?

鲁迅写柔石时,柔石道“真会是这样的么?”那是柔石不太相信现实竟是那么的黑暗,他是以自己的善良推测他人也应是善良。而今天的我呢,似乎也有点染上了柔石的习性,当然,也是不习惯以恶意推测人吧。所以对恶意之类习于不见,也懒得去琢磨它,只是对之笑一笑,以示自己已经明白了现实中有恶的存在,免得影响自己的心情。

汪国真大约是八十年代风

㈠先秦

孔 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 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殽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儒学大师)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道学大师) 《庖丁解牛》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涉江》是“九章”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㈡两汉

贾 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 《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 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 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㈢魏晋南北朝

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诸葛亮(字孔明) 《出师表》

干 宝(东晋史学家) 《搜神记》(写神怪灵异的故事。)

陈 寿 代表作:《三国志》

刘义庆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新书》。

范 晔(南朝宋史学家) 《后汉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归园田居》 《饮酒》

刘 勰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

㈣唐代

王 勃(字子安)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全称为“初唐四杰”。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 《凉州词》

孟浩然,王 维 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宏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本杜工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

高 适(字达夫)

岑参边塞诗人: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韩 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师说》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刘禹锡(字梦得) 《陋室铭》 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琵琶行(并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与朱元思书》)

代表作:《长恨歌》。

新乐府:用自拟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韩柳: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丽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杜 牧(字牧之) 《阿房宫赋》 赋: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的一种文体。但也有以散文为主,夹着少数韵语的。

李商隐(字义山) 李杜:一是指李白和杜甫;二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又称小李杜)。

㈤宋代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岳阳楼记》

柳 永(原名三变,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雨霖铃》 词:诗歌的一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朝,盛于宋朝。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58字内称小令;59—90字称中调;91字称长调。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伶官司传序》 作品集《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 洵(字明允) 《六国论》 三苏: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的并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此高。)

周敦颐(字茂叔,哲学家) 《爱莲说》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事,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近。

司马光(字君实,史学家) 《赤壁之战》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沈 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采草药》

《雁荡山》 《梦溪笔谈》,是一部用笔记的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苏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石钟山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门四学士:秦少游、黄庭坚、晃补之、张耒。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 《如梦令》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诗人,宋代婉约派中成就最高者。

婉约派:宋代形成的词学流派,词风婉妁含蓄,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严守韵律。

陆 游(字务观,号放翁) 世称“小李白”,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辛:指苏轼和辛弃疾。两人都是豪放派诗人。

豪放派:宋代形成的词学流派,题材广泛、风格恢宏昂扬,形式上敢于打破格律诗的框框。

姜 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扬州慢》他和周邦彦都精通韵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典型代表,并称为“周姜”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指南录后序》

㈥元代

关汉卿(号己斋叟) 《窦娥冤》 元曲: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前者是唱的,后者可供演出。

元曲中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马致远(号东篱) 《天净沙 秋思》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㈦明代

施耐庵(元末明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的历史小说。

演义: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话本:话,故事。话本是宋元时说话人演讲故事用的底本。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西游记》

归有光 《项脊轩志》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汤显祖 《牡丹亭》即《还魂记》,写杜丽娘与柳梦生的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它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 “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均为冯梦龙著。“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者是明人凌蒙初。

张 溥(字天如) 《五人墓碑记》 复社:明人张溥和张采等人合并江南的若干文社,组成的一个组织。1652年被清政府取缔。

㈧清代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 《柳敬亭传》

李渔(字笠翁、谪凡,号笠翁) 《芙蕖》(又名荷花、莲花、芙蓉) 其写作态度: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成一言,云所欲云而止。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促织》 《聊斋志异》是我的历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方 庖(字灵皋,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 《左忠毅公逸事》 桐城派:由方庖开创、刘大櫆、姚鼐(三人号称“桐城三祖”等又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文章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讽刺小说。

洪 昇 《长生殿》(戏剧: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孔尚任 《桃花扇》(戏剧:借写侯方城与秦淮名*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亡的故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著、高鹗续)。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 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 《黄生借书说》

《祭妹文》 性灵说:清袁枚论诗的主张。他认为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

洪亮吉(字君直,号北江) 《治平篇》

龚自珍(字瑟人) 《病梅馆记》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

刘 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 《明湖居听书》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和刘鹗《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出现的一批揭露社会弊病小说的总称。

㈨现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药》、《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狂人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代表作有《屈原》、《卓文君》、《虎符》、《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代表作《倪焕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其代表作。

徐志摩 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诗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郁达夫 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朱自清(字佩弦)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设文眼。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行杂记》。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闻一多(诗人、学者) 诗集《红烛》、《死水》。

冰 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 代表作:诗集《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巴 金(原名李芾甘)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82年,《家》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柔 石(赵平复) 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左联五烈士: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

赵树理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

夏 衍(原名沈端先) 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丁 玲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周立波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山乡巨变》。

曹 禺(原名万家宝) 剧作《雷雨》、《日出》、《王昭君》、《北京人》、《胆剑篇》。

艾 青(原名蒋海澄) 诗集《黎明的通知》

他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对后来的新诗创作影响很大。

杜鹏程 代表作《保卫延安》

秦 牧(原名林觉夫) 《土地》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 《青纱帐----甘蔗林》

孙 犁 课文《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有诗体小说之称。“白洋淀派”创始人。

杨 朔(原名杨毓晋) 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著名散文《荔枝蜜》、《香山红叶》、《茶花赋》

魏 巍 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

当代散文四大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峻 青(原名孙俊卿) 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

贺敬之 和丁毅执笔的《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代表作还有长诗《雷峰之歌》

附:《华威先生》(张天翼) 《林海雪原》(曲波) 《红岩》(罗广斌等) 《青春之歌》(杨沫)《创业史》(柳青)

《李自成》(姚雪垠) 《围城》(钱钟书) 《边城》(沈从文) 《青春万岁》(王蒙)

引导语: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硬骨头其“硬”主要体现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上。下文是有关他的《二心集》杂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1〕

这“顺”的翻译出现的时候,是很久远了;而且是大文学家和大翻译理论家,谁都不屑注意的。但因为偶然在我所搜集的“顺译模范文大成”稿本里,翻到了这一条,所以就再来一下子。

却说这一条,是出在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三日的《时报》〔2〕里的,在头号字的《针穿两手……》这一个题目之下,做着这样的文章:

“被共党捉去以钱赎出由长沙逃出之中国商人,与从者二名,于昨日避难到汉,彼等主仆,均鲜血淋漓,语其友人曰,长沙有为共党作侦探者,故多数之资产阶级,于廿九日晨被捕,予等系于廿八夜捕去者,即以针穿手,以秤秤之,言时出其两手,解布以示其所穿之穴,尚鲜血淋漓。……(汉口二日电通电)”

这自然是“顺”的,虽然略一留心,即容或会有多少可疑之点。譬如罢,其一,主人是资产阶级,当然要“鲜血淋漓”的了,二仆大概总是穷人,为什么也要一同“鲜血淋漓”的呢?其二,“以针穿手,以秤秤之”干什么,莫非要照斤两来定罪名么?但是,虽然如此,文章也还是“顺”的,因为在社会上,本来说得共党的行为是古里古怪;况且只要看过《玉历钞传》,就都知道十殿阎王的某一殿里,有用天秤来秤犯人的办法,〔3〕所以“以秤秤之”,也还是毫不足奇。只有秤的时候,不用称钩而用“针”,却似乎有些特别罢了。幸而,我在同日的一种日本文报纸《上海日报》〔4〕上,也偶然见到了电通社〔5〕的同一的电报,这才明白《时报》是因为译者不拘拘于“硬译”,而又要“顺”,所以有些不“信”了。

倘若译得“信而不顺”一点,大略是应该这样的:“……彼等主仆,将为恐怖和鲜血所渲染之经验谈,语该地之中国人曰,共产军中,有熟悉长沙之情形者,……予等系于廿八日之半夜被捕,拉去之时,则在腕上刺孔,穿以铁丝,数人或数十人为一串。言时即以包着沁血之布片之手示之……”

这才分明知道,“鲜血淋漓”的并非“彼等主仆”,乃是他们的“经验谈”,两位仆人,手上实在并没有一个洞。穿手的东西,日本文虽然写作“针金”,但译起来须是“铁丝”,不是“针”,针是做衣服的。至于“以秤秤之”,却连影子也没有。

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6〕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其实是,警察用铁丝穿了殖民地的革命党的手,一串一串的牵去,是所谓“文明”国民的行为,中国人还没有知道这方法,铁丝也不是农业社会的产品。从唐到宋,因为迷信,对于“妖人”虽然曾有用铁索穿了锁骨,以防变化的法子,但久已不用,知道的人也几乎没有了。文明国人将自己们所用的文明方法,硬栽到中国来,不料中国人却还没有这样文明,连上海的翻译家也不懂,偏不用铁丝来穿,就只照阎罗殿上的办法,“秤”了一下完事。

造谣的和帮助造谣的,一下子都显出本相来了。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日《北斗》第二卷第一期,署名长庚。

〔2〕《时报》获葆贤创办的报纸,一九○四年四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九年九月停刊。

〔3〕《玉历钞传》全称《玉历至宝钞传》,题称宋代“淡痴道人梦中得授,弟子勿迷道人钞录传世”,是一部宣扬因果报应迷信思想的书,共八章。其中第二章《〈玉历〉之图像》中有用天秤称犯人的图像。

〔4〕《上海日报》日本人办的日文报纸,一九○四年七月在上海创刊,原名《上海新报》,周刊,一九○五年三月改为日报。

〔5〕电通社即日本电报通讯社,一九○一年在东京创办,一九三六年与新闻联合通讯社合并为同盟社。电通社于一九二○年在中国上海设立分社。

〔6〕“裸体游行”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顺天时报》(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北京办的报纸)登载一则题为《打破羞耻——武汉街市妇人之裸体游行》的新闻,造谣诬蔑当时尚维持国共合作的武汉政府。当时中国一些反动报纸曾加以转载。

鲁迅杂文集语录

1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3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4

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5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6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7

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8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9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10

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 ——《「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11

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12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

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4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5

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6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7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18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19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20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21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2

「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 ——《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23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24

「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25

「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