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阿弥陀佛爱情经典语录 正文

阿弥陀佛爱情经典语录

时间:2025-01-16 19:56:57

1.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2.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荆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茫茫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耍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2 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3 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 爱情与慈悲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在起心动念上不一样,一个心迷,一个心觉。

5 迷了的时候叫做-爱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6 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7 佛菩萨为什么能够舍己为人?慈悲心在那里推动。

8 世间人带着感情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

9 凡夫的爱情,这个爱里面不平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那个爱会变的,靠不祝

10 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1 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2 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13 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14 果然能把爱情看破、放下了,你决定超越六道轮回。

15 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如果爱情这一关看不破,还是不能往生。

16 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就是爱欲不断。

17 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8 把爱情断掉绝对不是绝情无义,跟诸位讲穿了,你那个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骗自己又骗别人,虚情假意。

19 怎么知道是假的?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你看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

20 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1 诸位冷静去想一想,爱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会觉悟。

22 古人结婚是为道义,为人伦,为家族幸福,不是为爱情。

23 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是脆弱的,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

24 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

25 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26 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

27 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做-爱情,叫慈悲。

28 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恒不变。

29 一定要转烦恼成菩提,你才能够悟入佛法,你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30 你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31 佛法讲“慈悲”,佛菩萨是真正爱世人,他是真正有爱有情。

32 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33 慈悲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那个根源不变,所以流出来的作用、现相也不变。

34 六道凡夫都没有真心,都没有真情,也没有真爱。

35 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36 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37 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38 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39 今天我对这个人好,明天我又对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还能靠别人吗?

40 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

41 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42 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愈淡愈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

43 你爱情太重,往生就发生障碍。

44 你爱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轮回,就要搞三恶道。

45 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46 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47 这个事实的真-相,你要看破,你从此以后,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舍弃。

48 不要想爱情,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就好。

南无阿弥陀佛,Namo”mitābhāyabuddhāya又,Namo”mitayusbuddhāya,又作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指“归命”的意思,即“归依阿弥陀佛”,意指“归命无量寿觉”,又作六字名号,为净土宗佛号。念该六字名号,愿生西方净土,最初称名是便于观想,为专注思惟。后昙鸾、道绰至善导等开始提倡为念佛往生,而主张他力念佛。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最早传入中国的与净土有关的经典为《般舟三昧经》,由支娄迦谶于东汉时汉灵帝光和二年翻译。该经描述了通过观想或念诵佛名,而使十方诸佛特别是阿弥陀佛现前的法门要义。

《阿弥陀经》由鸠摩罗什翻译。该经用简洁华丽的笔法描绘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并有持名念佛的法门。现存唐玄奘的重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与《阿弥 陀经》类似的短篇佛经尚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简称《鼓音声经》,译者不详。该经也是释迦解说阿弥陀佛功德之作,但有两点特色:一为经中记载的阿 弥陀佛父母之名;二为经内含的“鼓音声王大陀罗尼”。《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系刘宋畺良耶舍译。此经目的在于指导净土修行者对极乐世界进行观想,其中 十六种观门中的最后三种主要描述了“九品往生”的状况。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主经,介绍阿弥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许的本愿。该经有众多译本,现存的有东汉、孙吴、曹魏、唐朝、宋朝译出的五种 不同版本。其中唐代译本被藕益大师认为是五个译本中最佳的,而曹魏版则得到印光大师的`支持,流传较广。而不同时期也有不同人作出努力,尝试把这几个译本会 集起来,形成一综合的会集本。现代较流行的会集本是民国夏莲居所撰,得到净空法师的推崇而传播。

密教的《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无量寿如来十甘露真言》等法门。而单纯的密经里,阿弥陀佛也时常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莲花部的部祖,大日如来妙观察智的显现。因此,对阿弥陀佛的崇拜和密教手印与仪轨结合在一起。

扩展阅读:五百罗汉之金首尊者

金首尊者,即金头仙人,又称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罗大仙,意译为黄头仙、龟种仙、金头仙、赤色仙等。他本是印度的外道之一,后来弃恶从善,皈依佛教。

所谓外道,就是佛教之外的修行者,《三论玄义》卷上的解释是:穷尽天地的至妙道理,达到内心清净无垢,就是佛教正道路;脱离佛教理法,做无益的幻想就是外道。金头仙人原是脱离正道的修行者,他主张“执有”,将易朽的物质当成追求的目标,所创立的派别被称为“数论部”。

金头仙人自以为法力高深,常常口吐狂言,不把佛教放在眼里。有一次,他听说某处正在举行盛大法会,特意带领弟子前去辩论。然而一经论辩,他的观点立刻相形见绌,结局自然是大败而归。

通过这次辩论,金头仙人终于认识到自己所持理论的局限性,从此他皈依正法,经过勤奋修持,终于获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