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5、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1、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2、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3、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4、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15、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6、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17、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9、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0、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21、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22、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3、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24、一切皆为虚幻。
2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9、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30、一切皆为虚幻。
31、不可说,不可说。
3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3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2、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43、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4、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5、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6、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9、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50、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拓展:佛经的作用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1. 永远不好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钟爱的人。
2. 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正因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3.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4. 说句谎话,要编造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5. 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我,你懂吗?
6.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7.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忙自我的人。
8. 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
9. 不好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10. 学佛是对自我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1. 人之因此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切我今皆忏悔。
13.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职责。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职责。
14.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5.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6.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7.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此刻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8. 广结众缘,就是不好去伤害任何个人。
19.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0. 眼睛不好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21.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2.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3.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貌你会很痛苦。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
25.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次擦肩而过。
26. 切皆为虚幻。
27.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8.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9.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0.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31.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32.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3.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4. 花世界,佛如来。
35. 得不到的东西,咱们会向以为他是完美的,那是正因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刻与他相处在齐。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36. 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37.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样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坏人。
38. 不好浪费你的性命在你务必会后悔的地方上。
39. 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4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41. 别说别人可怜,自我更可怜,自我修行又如何?自我又懂得人生多少?
42.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4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4. 你不好向不满人家,你就应向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45.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明白逆境的人,性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6. 心中装满着自我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7.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明白。
48. 拥有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切。
49. 你随时要认命,正因你是人。
50. 每个人都拥有性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性命,乃至于珍惜性命。不了解性命的人,性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51.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向想改变他,那样貌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52. 世界上没有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个不被批评的。
53. 不好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54. 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55. 你每一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6. 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57.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我谈恋爱罢了。
58. 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够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9.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我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60.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样说,不好急着表达你自我的看法。
61.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我的缺点,那么你的性命将会不平凡。
62. 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好太自卑你自我。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好太狂妄你自我。
63. 时刻总会过去的,让时刻流走你的烦恼吧!
64.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明白它,这个叫做认命。
65. 当你对自我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66. 不好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好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7.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8.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好高骛远)
69.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但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70. 好好的管教你自我,不好管别人。
71. 承认自我的伟大,就是认同自我的愚疑。
72. 白白的过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样。
73.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我。
74.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貌日子会好过点。
75.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76.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我。
77. 修行就是修正自我错误的观念。
78. 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79.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好光埋怨自我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80. 你能够拥有爱,但不好执著,正因分离是必然的。
81.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务必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愉悦。
82.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83. 能够把自我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84. 夸奖咱们,赞叹咱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咱们,指示咱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咱们才会进步。
85. 憎恨别人对自我是种很大的损失。
86. 当你愉悦时,你要想,这愉悦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87.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88.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9.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90.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的经典名句。
91.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92.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93.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4.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95.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的经典名句。
96.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97.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98.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99.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100.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01.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02.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03.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04.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105.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06.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07.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108.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09.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10.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11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112.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113. 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114.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11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16.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17.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8. 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119.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
120.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121.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22.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3. 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12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125.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126.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27.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28. 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129.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30.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31.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32.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33.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134.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135.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36. 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37. 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38.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39.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40.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41.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42.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43.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45.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6.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4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8.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49. 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50.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51.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52.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53.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54. 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155. 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56.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157.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58.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59.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60.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161.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62.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63.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64. 每种创伤,都是种成熟。
165.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66.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7.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68.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69.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70.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71.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72.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四: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五: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