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国学经典100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渊博的学识来自不断的'积累,从容的智慧来自日常的培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尚书》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21.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2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2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26.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2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2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30.三思而后行。
——《论语》
3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4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4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44.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
4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4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
48.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50.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5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5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5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5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6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6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6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6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70.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71.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
72.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7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74.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
7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7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7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7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7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8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8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8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8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8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醒世格言》
8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8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8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8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9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91.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9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9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9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9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97.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9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9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分享10句经典国学励志名句,一起来品读一下这十句最具智慧的国学语录。
国学经典名句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国学经典名句2、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国学经典名句3、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国学经典名句4、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国学经典名句5、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国学经典名句6、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国学经典名句7、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国学经典名句8、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
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国学经典名句9、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国学经典名句10、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0、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3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4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9、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5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