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
2、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3、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4、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5、脱离了男女双方在思想上、情感上、情味和气质等方面的共鸣倾慕,仅是单纯的两性关系,是不能称之为爱情的。
6、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7、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已;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8、用自己的逆境与别人的顺境对比,是糊涂。用自己现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顺境对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
9、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出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10、我筑自己的灶,熬自己的汤,谁爱喝谁喝,从不逼人家,但谁也别想来拆我的灶,倒我的汤。
11、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12、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
【人物经历】
1942年6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50年后定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主编杂志,被批煽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翅膀。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等职。是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
1987年2月《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全文刊发高行健推荐的小说——以流浪经历为素材、描写西藏风俗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作者:马x)。由于该小说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刘心武辞去《人民文学》主编一职。
后由于他对此作出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中国作协书记处决定他回编辑部主持工作。
1987年9月23日应美国纽约华侨时报的邀请,赴美国访问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13所大学讲学,为期六周。
通过演讲、座谈、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红楼梦》研究论文,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后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出版专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材质之美》等。
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
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后又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推出图文并茂的长篇《树与林同在》。著有《明星和我》系列文章,“民工三部曲”之《护城河边的灰姑娘》《民工老何》《泼妇鸡丁》,“北海三部曲”之《仙人承露盘》《九龙壁》《五龙亭》,歌剧剧本《老舍之死》。
2005年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讲,但至23讲时遭致“红学家”干预而停播。2007年起继续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及《〈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至2010年共计播出61讲。
2006年4月12日,刘心武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美国,4月16日于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揭秘”演讲。
2011年3月1日,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刘心武以23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8位,引发广泛关注。
2012年6月7号,刘心武的《掐辫子》入选天津语文高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