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经典语录 正文

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经典语录

时间:2024-09-20 09:08:23

禅宗是佛家的革命派,它不是对八大宗派的延续,而是对八大宗派的反动。禅宗是革命的,是要破除一切形式。

1、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与中国化

佛教在东汉明帝时传到我国。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佛学无间处于潜伏状态。它在潜滋暗长,在不知不觉中生长。这个阶段完成了对重要佛经的翻译,作育出远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是中国最远大的两个翻译家。我们如今读到的主要的佛经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

鸠摩罗什是西域的一个王子,这个人聪明绝顶。此人通梵文、藏文和汉文,学问很好。我们读到的佛教最出名的四部典范——《金刚经》、《妙法莲花经》、《维摩诘经》、《楞来经》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鸠摩罗什的主要贡献是,佛经经他翻译以后,让中国人逐渐明白了佛学说的是什么。由于较杂乱的原因,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佛教八个宗派:净土派、禅宗、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密宗、律宗。

佛教的这八个宗派形成时,实际上还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佛学就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化的殿堂,是在隋唐时期,非常是在唐朝。当禅学形成以后,禅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瓜分的组成局部。佛学本是外来的学术,不属于国学的范畴,但是中国文化本身就具备了兼收并蓄的气概,大凡外来的好东西,我们都可以吸收融合改造它。就像我们对中医的态度一样。我一开始就讲了体和用的关系,绝不可能在西的体上生出中医的用,因为菊花是一定开不出梅花的,兰花一定是开不出荷花的,所以中医惟有在中国文化的体上生进去。对中医我们只能像对佛学的态度,吸收它,融合它,最后改造它,改造的目的不是把它作为中医的体,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佛学成长到唐朝的时候,被称为禅学,成为唐代学术的正宗。从唐朝以后,中国的寺庙就称为禅林,祖师都称为禅师,修行的步骤都称为参禅。要了解禅学的内容先要看看佛学到底说什么。

2.佛学到底说明什么道理

全部佛法的精义归纳起来就三句话,其实佛学。第一句叫诸法实相,第二句叫般若无智,第三句叫涅槃无名。这三句话出自鸠摩罗什祖师的弟子僧肇法师著的《肇论》。经典语录。

什么叫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所谓法,佛家里面讲的法就是一切精神与物质的总和。桌子叫法,板凳叫法,男的叫法,女的叫法,思想叫法,意识、文字都叫法。这个实就是指真实本相,一切万物的本相,这就是佛家的宇宙观。佛家是怎么看待大千世界万物的?佛家认为,万物的本相就是一个字:“空”。那什么叫“空”?“空”是指变化,用佛家的`话讲叫无常,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叫变化。学会心思。佛家里面大家最熟悉一部是《心经》,《心经》里面就讲了一个重要题目,就是“色空观”。那么佛家讲的“色”是指什么呢?“色”就是指一切物质生活,物质就是“色”。“空”就是一切物质的性质,是性空。“空”怎么讲呢,解释一下大家就明白了。以我这个物质为例,我是不是个物质?我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大家今天看到我是这个样子,昨天、前天、十年、三十年前我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不是,我还是青年、少年、小孩,思想。30年以前还没有我,我是无中生有。最早没有我,后来是一个受精卵、胚胎、婴儿、少年、青年到今天,再过二三十年,老了,一百年死了,烧了,灰飞烟灭,又归于无.所以我是从无到无,我是处于随时变化的过程当中,这就叫做空性.

一切事物处在变化当中,一切事物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佛法的"空".那么我是如此,花也是如此.不是永远有这个花,最早没有,种子变成了花,花开花落,最后灰飞烟灭.桌子、板凳,一切都是如此,想知道佛学的核心思想。万物都处于生灭变化当中,这个生灭变化就是佛法讲的"空".而佛家所说的"色"就是物质,这就是佛家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任何物质的本性都是空的,而空性又必须在具体物质中去显现.

诸法实相就是讲万物的本质都是空性,都是一成不变的.佛法里面讲:认识到这个本质的人就是省悟的人,没有认识到这个本质的人就是众生.即使省悟了的人,他的境界也有高低.只是完成自己解脱的人叫罗汉.自己解脱了,还希望大家都解脱,禅语。这种人就是菩萨.只是你我大家省悟了还不行,我想让天上的鸟儿、地上的花、厕所里面的蛆都要省悟,这样的人就是佛.

罗汉是省悟自己,菩萨就要自觉觉他,佛不仅自觉觉他,而且觉行圆满.那么不省悟的人看不到万物的空性,老把它当做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叫执着.这个花漂亮,听听佛学。老想得到它,所以就产生出贪.我也想得到,他也想得到,为此而争取,结果他得到了,我没得到,就产生恨.这就是嗔,佛学入门。嗔就是恨.得不到,就愤恚,老想报仇,而且是十年报仇都不晚,天天处于仇恨当中,这就是痴.这就是佛家讲的贪、嗔、痴.因为你没有省悟,所以老是处于痛苦当中.当你省悟了,你一下子心就放开了.你认识到万物都是空性,有钱没钱,官大官小,有学问没有学问,佛学经典。男男女女,美丑都是一回事,万物的本质都是空性.这就是诸法实相,也就是佛家对宇宙的认识.

什么样叫"般若无智"呢?佛家里面有五种词是不翻译的,其中一种叫"此方无"不翻,就是说你们中国没有的词,我们就照音译,不意译.所谓般若,是音译,说白了就是智慧.但佛家认为,般若的智慧指是最高的智慧,还不是智慧可以概括得了的."般若无智"就是说般若的智慧是没有智慧的智慧,没有智慧的智慧才是最高的智慧.

从一般意义上看是认识的别离越多,智慧就越高.歧对于历史,他不仅知道每个朝代,还知道每个朝代皇帝的细致情况,他就是历史学家;他不仅知道每个皇帝的情况,学会佛学经典语录。而且对唐朝每个皇帝每天的事情都很清楚,他是唐史专家.这种智慧是分析的智慧,是认识差异的智慧.而佛法认为,人生的一切烦恼痛苦都从差异中来.凭什么你要比我漂亮,凭什么你比我有钱,凭什么你比我官大,凭什么你比我荣幸,一般人的烦恼、痛苦就是从别离中来的.多一点,少一点,得一点,失一点,就带来痛苦.而般若智慧不是让你认识别离,而是认识同一,万物一体.这个同一是什么?万物都是空性,所以说你得也好,其实经典语录。失也好,其本质都是空,这就是万物一体.歧一般人,今天你说你爱我,我就得意,喜出望外,翌日你不爱我,爱他,我就要跳楼.这只是认识到别离而不是同一.当认识到同一的时候,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爱他和爱我有什么区别?都一样,根本就没有区别,对不对?

万物都是一体的,万物都是空性,在这个意义上就取消了一切别离,万物都是一体,这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无智".有了这种般若智慧的时候,人的一切烦恼就没有了.

最后我们来看什么叫“涅槃无名”?具备了般若智慧的人,佛学语录。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就叫涅槃。什么叫涅槃?涅槃是不可说的,故而叫做无名,就是没有名字。涅槃的那个状态,你没有成佛,你就领悟不了。但是又要让众生知道这个境界,姑且安个名就叫涅槃。取了名以后,又要给你讲,涅槃是不可能的。故又说涅槃无名。涅槃就是指寂灭。听说佛学经典。但是有灭还有生呢,事物是生生不息的,寂灭就是灭了以后不再生,这种状态就是永恒,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死,不增,不减,不净,不垢。你要想不死,首先要不生;要想不痛苦,首先不要快乐;要想不脏,你首先不要干净,你干净了一定会脏,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涅槃无名。这个境界就是达到般若智慧的人所达到的的精神境界,处于万古的沉静当中,一切都不再生灭了,永恒。

诸法实相,般若无智,对比一下佛学的核心思想。涅槃无名,这就是全部佛法的核心。达到这种境界才是佛法讲的逾越生死,出离轮回。这里再强调一下,涅槃不是一种实现状态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它是精神修炼的产物。

3.中国化的禅学说什么

禅宗在印度就有,传了二十八传,传到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东渡,来到广东的桦林寺。这时正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达摩祖师往见梁武帝。梁武帝说我建了这么多庙该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一听,梁武帝还在想功德,可见不懂佛法。就离开梁武帝北上,到嵩山面壁十年,创立了中国的禅宗。又传了六传,相比看佛学经典。传到慧能大师。到慧能大师时,佛学的中国化基本完成。

禅宗是佛家的革命派,它不是对八大宗派的延续,而是对八大宗派的反动。禅宗是革命的,是要破除一切形式。么一切修行在慧能大师看来,都不是修行。为什么?因为那都是形式。那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呢?在慧能大师看来,就是不修之修,也就是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修行,既然做什么都是修行,那么修行人和不修行人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修行的人,佛学。吃喝拉撒;修行的人也都吃喝拉撒,区别就在心的动与不动。心动了的人就是没有修行的人,心不动的人就是修行的人。什么叫心动与不动?都是吃饭,如果当你吃饭的时候只是嘴巴的品味,一点思想都没有,就是修行。如果你吃饭的时候还有意念产生,今天的菜好吃,不好吃,味道又差什么了,再加点什么就更好了,还有这些想法跟随的时候就没有修行,你离道还很远很远。如果你吃东西时什么思想都没有,只是品味,那么就在修行。穿也是如此。人都要穿衣服,经典语录。但是一般人穿衣服都要起一些念头,当你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就是一般人。如果你穿衣服的时候,什么思想都没有,核心。只是穿而已,就是一个动作,就是在修行。禅宗讲,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没有形式上的区别,惟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你那个心动与不动,这叫不修之修。禅宗还讲不证之证,佛学入门。那么什么是不证之证呢?真正的证从形式上是看不进去的,它不是形式上有什么调换,而是你的本性完全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呢?真正得道的人不是说某个题目得到解决了,而是突然之间豁然明白,一切的题目都不是题目了,这种状态就是禅宗讲的顿悟。顿悟的时候一切的题目都不再是题目。所以禅宗的祖师你去问他题目,他是不会给你回答的。你问他张三,他给你说李四。你问他尿毒症为什么不加上木蝴蝶,他就说芹菜三毛钱一斤。你去问他为什么念佛时老是眼睛冒金花,他就说你家里的席子破了找人补一补。他为什么这样讲,他这样讲的目的就是要破除你的执着。禅语。本来无一物,又何处惹尘埃。其实一切都是空,还有什么可去解决的,经典语录。烦恼的。所以说,真正顿悟的状态就是一切题目都不再是题目,这个境界是很高的。

4.佛学、禅学与重阳思想的关系

其实佛学中讲的色空,即是阴阳。色是物质,即是阴;空是变化,即是阳,故而色空即阴阳。在色空当中,佛法更看重事物的性空,认识性空才是能破除执着,所以佛学根本上也是重阳的。而被中国文化改造后的禅学更是将空看成了最核心本质的东西,才会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禅学可以说是继承了经学、玄学以来的重阳思想。讲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禅学的根本也是重阳的。

整部《金刚经》是在慧命须菩提尊者和释迦牟尼佛的问答对白中展开的`。以下是金刚经释要,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生于世,莫不有死。因有生焉,故亦有死;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死后如何,更无人知。然而死之大事实值得吾人精心研究。中国研究死生问题者始自庄子,庄子有云:“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意即今日死去,明日又生,然而明日生于何处,则非吾人所知。此义虽谓正确,然无实在凭据。庄子又云:“以死生为昼夜。”

庄子南华经中有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晋朝王羲之兰亭集序:亦引用此语!老子说:“吾所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孔子告颜回曰:“我与尔皆梦也!”李白云:“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陈子昂云:“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自六朝以至于清朝,中国之一切文人,皆以死生大事为忧。生死问题在知识界虽值得研究,然从无人觅得一条正路,可供吾人研讨,是故“为何能在此生前明了解决死生事”,仍为吾人现前所共有之一大问题。

两千余年以来,解释死生最透澈者唯释迦如来一人而已。释迦佛云:“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永离生死,且人于当生即有可能得见佛性。”一切人之佛性与释迦之佛性平等一如。释迦佛阐述明心见性之语自六朝迄清朝,见佛性者,实有证据可考(传灯录语录)。如六祖慧能大师已见佛性,此为人所共知。然其最值得吾人崇拜者,即于此生便有可能得见佛性。再者,吾人之佛性并不低于释迦之佛性,而释迦之佛性亦并不比吾人之佛性高。释迦佛说:“见性成佛。”一见佛性即是成佛矣。梵网经云:“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释迦佛所说明心见性之法甚多,吾人只须依其所传之任何一法即可得之。金刚经乃得见佛性方法之一。五祖宏忍大师教人受持金刚经即可明心见性。六祖听金刚经至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豁然开朗,得见佛性。吾人若依金刚经修持,则亦可明心见性。然而金刚经义旨深奥,应将其提要指出方能明了。兹先提出金刚般若讨论之:

第一、解释实相般若:金刚般若亦名实相般若。

金刚譬喻绝对佛性,能转万物而不为万物所转。佛性绝对之义,能破一切相对之义而不为相对义所破。坚固明利。故名金刚。

梵语般若,此云妙智,亦云妙慧,专指能彻悟绝对佛性之智慧而言,非世俗之聪明智慧他。般若有三义:一曰实相佛性,二曰观照脑根,三曰方便眼耳鼻舌身意。

梵语波罗密多,此翻到彼岸,彼岸喻绝对,此岸喻相对,全题之意义即以智慧破照无始无明,脱离相对之此岸,而达绝对之彼岸。相对者生死轮回也,绝对者真如佛性也。

释迦所言佛性之语诸多差别:如佛性,真如,法身,净智妙圆,菩提自性,佛身,空如来藏,圆觉等等。名词虽异,其义则同。

然则佛性是何状态?兹依释迦世尊于诸大乘经中所示者摘录如后。金刚般若即真如,在华严经中,佛举出九十九个比喻,故佛性非空洞无物。

金刚般若既名佛性,又名真如。

梵网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华严经云:“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譬如真如,无有变易。譬如真如,体性无生。”真如无缘起。维摩诘经云:“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真如不受熏染。华严经云:“法性清净,无染无乱。”又云:“法身无染,究竟清净。”梁武帝问达摩祖师:“如何是真功德?”师对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六祖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赶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胜鬘经云:“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罔措,惟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譬如真如,真实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譬如真如,以一切法无性为性。譬如真如,无相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终无退转。譬如真如,一切诸佛之所行处。譬如真如,离境界相,而为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譬如真如,性常随顺。譬如真如,无能测量。譬如真如,充满一切。譬如真如,常住无尽,譬如真如,无有对比。譬如真如,体性坚固。譬如真如,不可破坏。譬如真如,照明为体。譬如真如,无所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时。譬如真如,性常清净。譬如真如,于法无碍。譬如真如,为众法眼。譬如真如,性无劳倦。譬如真如,体性甚深。譬如真如,无有一物,譬加真如,性非出现,譬如真如,离众垢翳。譬如真如,性无与等。譬如真如,体性寂静。譬如真如,无有根本,体性无边。譬如真如,体性无着。譬如真如,无有障碍。譬如真如,非世所行。譬如真如,体性无住。譬如真如,性无所作。譬如真如,体性安住。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譬如真如,不离诸法。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毕竟无尽。譬如真如,与一切法无有相违。譬如真如,普摄诸法。譬如真如,与一切法同其体性。譬如真如,与一切法不相舍离。譬如真如,无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动摇。譬如真如,性无垢浊。譬如真如,无有变易。譬如真如,不可穷尽。譬如真如,性常觉悟。譬如真如,不可失坏。譬如真如,能大照明。譬如真如,不可言说。譬如真如,持诸世间。譬如真如,随世言说。譬如真如,遍一切法。譬如真如,无有分别。譬如真如,遍一切身。譬如真如,体性无生。譬如真如。无所不在。譬如真如,遍在于夜。譬如真如,遍在于昼。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譬如真如,遍在年岁。譬如真如,遍成坏劫。譬如真如,尽未来际。譬如真如,遍住三世。譬如真如,遍一切处。譬如真如,住有无法,譬如真如,体性清净。譬如真如,体性明洁。譬如真如,体性无垢。譬如真如,无我我所。譬如真如,体性平等。譬如真如,超诸数量。譬如真如,平等安住。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诸众生界。譬如真如,无有分别,普住一切音声智中。譬如真如,永离世间。譬如真如,体性广大。譬如真如,无有间息。譬如真如,体性宽广遍一切法。譬如真如,遍摄群品。譬如真如,无所取着。譬如真如,体性不动。譬如真如, 是佛境界。譬如真如,无能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无有退舍。譬如真如,普摄一切世间言音。譬如真如,于一切法无所希求。譬如真如, 住一切地。譬如真如,无有断绝。譬如真如,舍离诸漏。譬如真如,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是非觉悟。譬如真如,过去非始,未来非末,现在非异。譬如真如,于三世中无所分别。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诸佛菩萨。譬如真如,究竟清净,不与一切诸烦恼俱。”圆觉经云:“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此乃佛祖就其亲证之真如佛性境界,用语方便以诏示众生,众生闻之或茫茫然不知所之,或约略知其大意,然不可遂谓已明心见性也。闻之而能了解,谓之解悟,尚须自参自证,亲见其境,始可谓证悟。所证与佛无异,故名见性成佛。譬如黄山雁荡之景,天下之奇观也,然此景乃出之天然,非人力所能创造。欲到此境,必须亲到亲见, 诸佛祖师不过先到此境,先见此境而已。吾人苟能笃信诸佛之所指示,勇猛修持,终必有实到此境实见此境之一日。迨已到已见之后,方知此境本为古今人人之所共有,既非古佛所能创作;亦非今佛所能改造。此等奇景,终古不改。凡曾亲到此山者,其所见即无一不同。千万年以前曾见此山者,所说如是,千万年以后凡见此山者,所说亦必如是;绝不能于实际增益分毫,亦绝不能于实际减削分毫,以稍增减,即非本然也。诸佛所传之道亦犹是矣。佛性既无二,既不变,但能明心见性,则与诸佛无别。虽然,欲见佛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明心见性也。

然则,明心见性究有何益?曰:见佛性已,则无死生轮回,得大自在。因有如是益处,故吾人应当苦修以证之。

第二、解释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在新学者谓之脑筋,古学者谓之灵性。思想感觉者,佛经中谓之“烦恼”,思想感觉分两种:一、妄念之生起(即思想感觉)。二、妄念不起(亦即思想感觉)。普通一般研究佛学者只知妄念起才是有生死轮转者,而不知妄念不起亦是生死轮转。妄念起是一念无明,妄念不起是无始无明。胜鬘经中发挥此理最明白。从前人以为将妄念断尽即是佛性,此乃大错,妄念断尽乃是无始无明,而非佛性,妄念是由无始无明所生起,而非从佛性生起。有经典印证:

胜鬘经云:“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生,此四种住地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四方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惟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如是世尊,无明住地,为最大力。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讲明解脱味,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过恒沙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河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世尊。于此起烦恼,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无明住地断者,过恒沙等如来菩提等所应断,法皆亦随断。如是一切烦恼上烦恼断,过恒沙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一切智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如来应供等正觉,正狮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唐朝窥基法师所著瑜伽师地论略藄卷八有云:“胜鬘经说,有五住地,一见一切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后一所知障,彼经自说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唯为如来佛菩提智所断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识第九与经说同;“烦恼四中,初一见道断,后三修道断”。对法论说:“发业,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二异熟愚发非福行。此二皆唯见道所断。”缘起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唯识亦言正发业者,住见所断,助此不定。故唯取彼见一处住地,所有无明。然此有三:一唯发总业,二唯发别业,三通发二业。今取初后二业无明,故言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然此有四:一相应,二不共,三缠,四随眠。皆能发业,外道内道异生,放逸不放逸,其所应用四无明发业皆别。”如缘起经自广分别。又卷十三云:“无明中皆言前际者,发业无明,名为前际,而触受俱能起受取,润生无名为后际。”按窥基法师所说,无明一唯发总业,即前际,即无始无明,亦名发业无明。三发别业, 与发二业,即后际,即妄念无明,亦名润生无明。楞严经云: “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坐,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亦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论此一大段经语,明明将发业润生两无明举出,发业无明,即无始无明。润生无明,即妄念无明。上文窥基法师亦已明白举出,则其区别,彰彰明甚。见闻觉知,出维摩诘经,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读此可知见闻觉知全是脑根作用,与佛性相离甚远,纵见闻觉知,不着妄念,只到无始无明境界。阿含经以补特伽罗内分四部(见闻觉知),外分六根,断六根,使之清清净净,是小乘所修之果,均未见佛性也,禅宗祖师叫做“无明窠臼”。

楞严经云:“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空虚亦有若貌,何况清净妙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 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细微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麈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读此可知,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仍未能破无始无明,不能证无生法忍。

楞严经又云:“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 共转*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无相,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 云何无着?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知觉心,无有是处。”

观照般若即吾人所谓有感觉之脑筋,可分两面而论:一起思想,二不起思想,思想感觉从何而起?从无思想感觉之处而起。吾人之思想感觉未生起之前,已有“见、欲、色、有”存在。前面所提之“住地”,意即在吾人思想不起以前,已有内在之性情存在。“见一切住地”意即人人有知见,而此知见人各不同。所谓“知见” 者,华严经云:“众生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执着,种种迷闷。”即指人生在世有聪明,蠢笨等种种不同之性情。所谓“住地”,即无思想感觉以前就存在者。所谓“欲”,即人之性欲,在思想感觉尚未发生以前已经存在里面,譬如婴孩,长大以后其性欲自然发出,无须人教,所谓“色”,即凡人都必爱好种种形色,并各有其不同之所好。所谓“有”,即人之所有权,如言此物为我所有。

见、欲、色,有四者是从无始无明住地而来,所谓“无始无明”即吾人之思想感觉之潜势力,其状态为无知无觉,昏昏暗暗,是故名为“无明”。由于吾人之遍照虚空之佛性。久为无始无明所笼罩,故不得显现,然而无始无明是可破除者,若此无始无明一旦被破,便能得见佛性。如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因为这两等人是修小乘中乘法者,故不能断,要修大乘法门才能破除无始无明。

关于修大乘法门,在金刚经中称为“入无余涅槃。”此点待于后面继续讨论。

第三何为“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又名文字般若,即指吾人现前之眼、耳、鼻、舌、身而言。眼耳鼻舌身是外在之浮尘根,而其内在之能力则为见、闻、知、觉。眼所见者,印象于脑筋中见之一部份;耳所听者印象于脑筋中闻之一部份。鼻所嗅者,舌所尝者,身所触者,印象于脑筋中觉之一部份;意识之感觉者,印象于脑筋中知之一部份。若吾人欲见佛性,便得依方便般若,破除无始无明方能得见之。

现在开始讲何为修大乘法门,破无始无明,得见佛性。

金刚经第十五分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金刚经第三分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入无余涅槃即是修大乘法门。佛法分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四个阶段,而此四个阶段,彼此之间大有差别,且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释迦牟尼佛之所以用辩证法,乃要将其所讲之法辩得清清楚楚,佛经亦分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四种经典,若以小乘中乘经典来解释大乘最上乘经典,则是大错。修小乘法者及中乘法者,名有余涅槃;修大乘者则名无余涅槃。若欲明白修大乘之无余涅槃,必先明了小乘中乘之有余涅槃,辩明此点方不致于修错。

现在次第讲修小乘中乘以及大乘法门。

人死之后状态,只是灵魂离开肉体。楞严经云:“补特伽罗,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如胎已成。”又云:“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中乘辟支佛修十二因缘, 涅槃经及大宝积经详解其大意,因补特伽罗(旧译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释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补特伽罗起一念,名曰无明,无明即迷昧不明之意,看见男女交合,便动念进行参加,此即为“行”,一参加便即堕落胎中,此即是过去之“无明”及“行”,皆属集谛。“识”是业识,就是阴身,被业牵动,而来投胎。“名色”是在胎中时,色身尚未成就,受想行识四阴只有名目,而无色质。“六人”即在胎中开张,六尘所入之处,此即六根具足时期。“触”即出胎之后,六根着六尘。“受”帅领受顺逆之境。此五项是今世所得之果,即现在所感受之苦谛。“爱”即于尘境有所爱好。“取”即取着所欢喜之事物。“有”即业之意,此三项是现在所造之业, 招感将来之果报,即烦恼业行之集因。“生”即随所播之种子而得再来受生.,而老死亦将随之,此二项乃来世当受之果,即未来之一切苦患果苦谛。吾人之过去, 现在,未来,皆因一念无明而受生死轮回。若能将此一念无明灭除,则触灭、行灭、受灭、爱灭,乃至生老死皆灭矣。

以上所述,系中乘破妄念无明境界,灭时名破,然一动念,无明又生,是故中乘之断妄念乃暂时之灭。而非冰破。此与破无始无明见佛性迥然不同。妄念无明亦名润生无明。

修大乘者既不断六根亦不断妄念,故与修小乘中乘者不同。大乘人利用六根妄念以破住地烦恼,此有三种法门,圆觉经云:“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 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佛言无上妙觉,遍满十方,一切如来妙法,皆由此本体流出,其性平等。就本体言,修行实无二法,若就方便而言,则其法无数无量,然可归纳为三种:即“奢摩他”寂静,“三摩钵提”摄念,“禅那”静虑是也。下文逐次解释此三种修行法门。“善男子, 若诸菩萨净悟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放。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奢摩他”即寂静之意,又译为“正定”,昔人有译为“止”者未尽确当。因“止”为四病之一,并非正法。普觉菩萨问佛,佛曾详细宣示,现不依止字解释,欲免众生误解也。

此即言若诸菩萨能解悟“净圆觉”之理,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则一切举止威仪皆在静中,由根尘识所生之妄念烦动已归澄汰。此时便达无始无明境界,继续用功,一旦静慧发生,因缘时至,无明窠臼叻的打破,身心客尘从此永灭,获得自在,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放,十世界如来心皆于中显现。此心即是法界本体。法界不离此心。如镜中像了了皆是佛性。此种方便名“奢摩他”,即不起杂念,单以寂静,六根齐用,往下直看,工夫纯熟,无始无明一破,便是本来面目。

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行起,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译为摄念,言以眼根统摄五根,集中其力量,向无始无明进攻,一步紧似一步,渐次增进。如苗出土一般。因缘时至,无明窠臼叻的打破,豁然贯通,彻天彻地的看见本来面目。此种起幻力量,谓之“未觉幻力”,即起诸幻以除诸幻者。是指以眼根统摄幻五根以打破无始无明。“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即将根尘识境界皆转为佛性。如六祖所云:“自性众生誓愿度”之谓也。“大悲轻安”者,谓心不散乱也。“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言六根不可破,而无始无明可破,故有不同,然此二者究竟皆属幻化,无始无名一经打破。六根变为佛性,幻相永离。此时便无所谓六根,无所谓无始无明,幻相已灭,实相现前,而菩萨之妙行圆矣。此种方便名曰“三摩钵提”。乃以眼根统率五根,直往内看,无明窠臼一破便见佛性。

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罣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脱,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鍠,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发起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心身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禅那”译为静虑,言诸菩萨若能解悟净圆觉之理,以净觉心(指脑筋),不取幻化及诸静相。言不断六根,不止一念,视由他视,听由他听,动由他动,静由他静,但心里抱定一个念头,了知身心为碍,皆是我执法执。无知觉明(即无始无明)虽不依诸碍,然落于空执。便是无始无明境界。于是向此处着力,一旦因缘时至,叻的无始无明打破,彻天彻地皆是佛性,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虽肉身仍在尘域,而法身自性则充满十方,内外无隔,打成一片,如器中鍠声出于外,无有间隔,烦恼涅槃(即我执法执)不相阻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达于妙觉,随顺寂灭境界。此种境界,非他人身心所能及,所谓唯悟与悟乃能知之。此时回视肉身,如海中一沤,空中一尘,众生寿命皆为浮想矣。此种方便名为 “禅那”,乃六根互用,往内察看,触着机缘豁然贯通,便见佛性。

圆觉经云:“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神秀大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渐悟的偈子,虽然“不见自性”,但是“依此偈修,免坠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大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后,弘忍大师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两个偈语是顿悟的偈语,得到了其师弘忍大师的印可。近人喜好论辩,认为后一个偈语,才是真正的开悟偈语。其实,这两个偈语平等平等,没有高下。诸法的体 、性,不立一法,所以“本来无一物”。诸法的相、用,无法不立,所以“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的自性,指的是佛性,佛性是有功用的.。体证了佛性,就能起诸法妙用。佛陀了了见于佛性,普门示现一切相,普度一切众生。自性、佛性是诸法实相的模型,本身也是“自性(指我执本体、名同义异)空”。若执此模型、方便为实相、究竟,执“指”为“月”,错会了祖师的真实义,是为大错特错,堕入外道常见。性、体之外,无相、用;相、用之外,无性、体;从体起用,摄用归体;性相不二,体用不二。借用天台宗圆教“三谛圆融”,真谛、不立一法,俗谛、无法不立,中谛、破立不二、统一切法,三谛同一实相,圆融不二。

天台宗的修行路线,涵摄顿修、渐修。顿修“一心三观”,又称“圆融三观”、“不思议三观”,三观同时把握,直接从中观、中道、本份事入手,起点即终点,不假方便次第,直显佛性,见性成佛;惠能大师的两个偈语,与顿修相契。渐修“次第三观”,先空观、破见思惑,次假观、从空入假、破尘沙惑,后中观、空假双遣双照、破无明惑,脚踏实地,次第而进,迈向成佛之路;神秀大师的偈子,与渐修相契。

从契机的角度讲,修法以契机为妙,当机得益,这三个偈语都是最好的偈语,没有高下之分。但禅门侧重以顿修、中道本份事接引学人,看重惠能大师的两个偈语,就不足为奇了。

拓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介

菩提自性,本是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惠能

毗卢寺在卫塞节举行净化身心佛法讲座,住持慧雄大和尚礼请美国东禅寺住持通智大和尚莅临毗卢寺,于5月13日至20日一连八个晚上在大雄宝殿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以下简介整理自开示的部分内容。

《六祖*1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2”。在自序品中曰“坛经”是记载六祖惠能一生的行谊,从一出身贫穷的庄稼汉,因事亲至孝,诚恳待人,到因缘学佛,得道弘化,说法度众等事迹,由他的门人法海禅师集记成一卷,约略又可分成十章:一行由,二般若,三疑问,四定慧,五坐禅,六忏悔,七机缘,八顿渐,九宣诏,十付嘱。

自序品 第一:

行由品是六祖在大梵寺自述他的身世学佛因缘,及从五祖得法乃至广州法性寺登坛说法的由来。

般若品 第二:

六祖在大梵寺因韦刺史的请益而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其中特别指出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如世界虚空,包含一切;般若之智,人人具有。成佛,要靠自己。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万法本自人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变三毒为戒定慧。烦恼即菩提。这是六祖所言顿见真如本性,见性成佛的禅道。

决疑品 第三:

记述六祖为韦刺史解释他对达摩祖师说布施无功德,以及往生西的疑问。韦刺史问道有三:

(1) 达摩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实无功德何在?六祖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2) 僧俗念阿弥陀佛得往生西方乎?六祖说:心净即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故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 在家如何修行?六祖说出无相颂,依偈修行,可见性成佛,做人要平心,孝道,忍让,改过。

定慧品 第四:

六祖为大家开示定与慧体用不二的法义。

定慧一体不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妙行品 第五:

(坐禅第五)六祖为听法的大家,开示修禅定是不在看心、看净和不动上修行的道理。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忏悔品 第六:

六祖为来山听法的士庶,说自性五分法身、无相忏悔、自心四弘誓愿、自性三宝归依戒,以及自性一体三身等法。

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忏,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何名悔,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要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即当积极发四弘愿,归依自性三宝。

机缘品 第七:

各方学僧向六祖请法。

六祖随缘说法,向问道者:无尽藏尼、曹叔良、僧法海、僧法达、僧智通、僧智常、僧志道、行思禅师、怀让禅师、玄觉禅师、禅者智陧等解惑,断知见。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顿渐品 第八:

记述南顿北渐的分途弘化,以及二宗门下徒众的不免有违言情形。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北方神秀大师命徒弟志识到南方求法,六祖说:“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提最上乘人…劝大根智人。”僧志彻,原任侠客被北方宗门人遣使南下对六祖惠能行刺,因后悔改过出家,从六祖解得涅槃了义。神会向六祖学法,后回到北方大弘曹溪顿教。

护法品 第九:

记述武则天太后与中宗皇帝有诏迎请奖喻的经过,说明当时朝廷拥护佛法及尊重六祖的情形。

付瞩品 第十:

六祖临涅槃时对于门下几位常随高徒的最后嘱咐,并记六祖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

六祖叮咛:「吾灭度后,…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又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向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说明过去七佛,自印度传承至中国,前后已有三十二祖,惠能是为第三十三祖,盼门人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1. 六祖的由来:从菩提达摩谈起,“菩提”是觉,“达摩”是法,他是印度第28代祖师,见中国大乘根性成熟,将大乘佛法带到中国来,所以也称为中国禅宗初祖。他把法传给了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慧可,并依序传: 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第六代惠能为止,以一袈裟一钵为信物,完全遵从祖师达摩的嘱咐。

*2. 坛经:禅宗最早的语录,内容以慧能在大梵寺授无相戒和说摩诃般若蜜法的部分占据最大篇幅。要意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并非抛弃经典,而是要不执著文字和语言,而着重在自本心性的发现与自己的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