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隔离斑鸠的经典语录 正文

隔离斑鸠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1-13 10:19:35

论文摘要:与西方文学中以婚恋为主题的诗歌相比,中国的爱情婚姻诗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庄重典雅,温柔敦厚的品质,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缺少一种激动人心的原始的野性的力量;同时,由于两性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不平等,爱情诗表现出以男性为中心的倾向,作为爱情主体的男女双方,缺乏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这使中国的爱情婚姻诗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病态之美。一方面这种特质在《诗经》中已有所表现;而另一方面《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由于产生的年代较早,与后代相比较少地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与后代的婚恋诗相比,也能较多地呈现表现出一种健康的趣味。

一:“欲”的引退与情人的隔离

爱情与婚姻一向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为婚姻也许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爱情应该是人类最伟大高尚并且不可或缺的情感。世界文学长廊中因有了这一枝奇葩,放射出多少异彩,增添了多少生机。

但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显得缺少原始的野性,缺乏浪漫的激情。在儒家伦理道德的统治下,被净化了欲望的中国人,他们的爱情也如一泓死水,波澜不惊。

荷马在其不朽的史诗《伊利亚特》中讲述了一个与美女有关的著名的战争故事,希腊联军为夺回美女海伦远征特洛亚,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成千上万的将士为此血染疆场。而故事的结尾富于喜剧色彩,当海伦登上城楼,所有人为她的美丽而震惊,由衷地说,为了这样的女人,哪怕战争再持续十年,我们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国美女的命运:西施被越王进献给夫差,作为腐蚀对手的工具;昭君被汉帝打发去匈奴,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他为了辛普森夫人毫不犹豫辞去王位,而中国的唐明皇却江山情重美人轻,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可以把心爱的女人缢死!这些文学故事或历史事实,鲜明地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气质。我们不能轻率地指责唐明皇薄情,真正富于意味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恐怕是二者所处的不同的文化语境。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好色通常不会被理解成品行上的瑕疵,有时甚至是值得夸耀的优点;而在中国,好色会成为一个人道德上致命的缺陷。欲常引起人们的恐惧或担忧,好色者会受到主流文化的尖锐的指责。明白这一点,我们不禁对唐明皇产生同情,温莎公爵的选择显然比他要单纯得多,他只须衡量爱情与权力哪个对自己更重要,而唐明皇除此以外,还必须面临一个道德的裁判――谁愿意站在道德的对立面,把一顶荒淫无耻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呢?

由于道德的干预,中国的爱情诗表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欲的引退。爱情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以抒情为目的的文学的主题之一。圣人既无法使人们忘却爱情,只好煞费苦心地在欲望与道德之间折衷调和。调和的结果,是从此中国的爱情诗像印度女人一样披上了一层面纱,在这层道德的面纱之后,中国人的爱情被滤去了欲望,变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它一方面因此表现出一种含蓄婉约之美,一方面也失去了爱情本应具有的原始的野性的粗犷的强悍的品质。而这种所谓“温柔敦厚”的风格,在中国一向受到推崇,比如孔子就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就是快乐而不放纵。在爱情生活中,时时记得用道德来节制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欲望,被视为有崇高修养的表现。因此,如果把西方文学里的爱情比作一杯醇酒,让人迷狂,让人陶醉,中国文学中的爱情,只是一杯纯净的矿泉水。

看其它国家早期的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其中有相当多的描写女性美的篇幅,其大胆、露骨、香艳、刺激,非中国古代的道学先生所可以想像。如印度长诗《罗摩衍那》描写悉多,诸如“她面如满月眉毛美,乳房娇嫩又丰满”之类的诗句俯拾即是。《旧约》中收录的《雅歌》,赞美女子之美,也说“你的大腿圆润,好像美玉”,“你的乳房像一对小鹿,就是母鹿双生的”,我猜假如让孔子看到这种诗句,一定会像达尔杜弗看到桃莉娜的酥胸一样,忙不迭地掏出手帕去遮掩,免得让自己起了不洁的念头。老夫子删诗,如果碰到这一类,它们的下场可想而知。不知道这种区别,是真的证明了中国人的道德比外国高尚,还是证明了我们道德观念的脆弱。总之,在中国的爱情诗中,包括《诗经》,女性身上这些能刺激我们感官的部位是绝对的禁区。《诗经》里描写女性,通常只写女性的气质、精神、态度,比如“窈宨淑女”、“彼美淑姬”、 “静女其姝”、“有女如玉”之类,唯一一首直接写到女性身体的《卫风·硕人》,也只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只是描写了手、皮肤、眉眼等无关紧要的地方。其目的是在彰显女性的道德之美,以此隔离肉体的欲望――显然,《诗经》作得相当成功。不仅《诗经》本身如此,它影响了中国几千来爱情诗的气质。后代写爱情,写美女的著名的诗句,比如说“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芙蓉如面柳如眉”,“一双瞳仁剪秋水”,“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铛。”随便举几个例子,我们都会发现它们流露出与《诗经》如出一辙的审美趣味。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女人是精灵,是天使,是幻想或意淫的对象,而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希腊神话里描写奥林匹斯山的女神,往往不惜笔墨来渲染她们的性感,表现她们能让人意乱情迷的性的诱惑的力量,而中国的诗歌,自《诗经》始,却把凡间的活生生的女人,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这当然不是中国女性的本来面目,只是经过了道德的束缚,它囚禁了女人的身体,而只留下一道秋波,一缕微笑,如一枝出墙的红杏,点缀着寂寞的春光,让人浮想联翩,也令人叹息惆怅。

因为道德的约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诗经》里的爱情诗,不仅有意识地摒弃肉体的欲望,也主张节制情感的强度。其表现之一,就是开始不自觉地拉开情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发现中国古诗中,写别后相思,独处怀人的作品特别多,而写情人相聚的欢悦的作品却非常罕见。以晏几道的《鹧鸪天》为例: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诗上阙写情人相聚的欢乐,“殷勤”,“拚却”,“舞低”,“歌尽”这一类词,写得很热烈,而热烈之中又透出一种感伤,这当然与小山的气质有关,小山是敏感而多情的人,他骨子里有一种幻灭感,因此常常在花开时会联想到花谢的寂寞,在相聚时能体会到别后的悲苦,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独特的视角――诗人是从回忆的角度来叙述相聚的快乐,拉开距离后,因为叙述者的孤独,自然冲淡了热烈的情绪,而增添了惆怅的气息。下阙也饶有意味,写久别重逢,却一句“犹恐相逢是梦中”,情感再次从现实中被隔离出来,而回到虚幻的梦境――这一类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相当具有代表性,而追本溯源,则滥觞于《诗经》。

如《关睢》、《汉广》写单恋,《卷耳》、《草虫》写怀人,《伯兮》、《采葛》写相思,《燕燕》写送别,《静女》、《月出》写等待,而把这种写法发挥到极致,则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这首诗里,不仅没有对女主人公容颜体态的描绘,不仅男女双方被拉开了距离,甚至是女人公的身份都是不确定的。她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影子,只是我们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缕愁思,只是我们灵魂深处的一种向往,一段深情。《蒹葭》一篇,光采灼灼,照耀千古,单从这一篇来看,它确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让读者在千载以下,仍为之徘徊留恋,梦绕魂牵,而作为一种趣味,影响后代的诗篇,我们就不能不察觉到,它让我们收获了温柔敦厚,朦胧婉约之美的同时,也使中国的爱情诗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原始的浪漫激情。它像白莲上的一颗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与透明。

让我们欣慰的是,在《诗经》产生的年代,虽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已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相对于后代而言,这种束缚是温柔的,它使《诗经》时代的诗人们,虽然戴上了镣铐,仍然有时会以一种惊艳的姿态,跳出原始而欢快的舞蹈,唤起我们来自遥远的生命深处的回忆。

二:第二性――女人

鲁迅曾经指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文学。这话似乎有失偏激,但也不无道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女性形象,确乎大抵只是反映了男性的眼光与趣味。女性只作为男性的附庸,她依靠男性而求取生存,获得价值。在构成爱情的主体――男女双方地位极端失衡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奢望中国有真正的爱情文学产生呢?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有趣(也许是非常无趣)的现象,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吟风弄月的文字比比皆是,却绝少令人欣羡向往的爱情,绝少动人的、有丰采、多韵致、有力量、有生气的女性形象。

龚自珍有一首诗:“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道寻春为汝归。”王国维读了这首诗大为不满,指责说:“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上。”实际上,王氏的批评未免过于激烈,有失公允。龚自珍未必是一个凉薄无行之人,他的《已亥杂诗》,在赠送朋友或忧国忧民的作品里,我们就能看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龚自珍。像“非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一类诗,就很能表现出龚自珍重情义,有责任的一面。虽然龚自珍在上面提到的.那首诗中故做狂态,有失儒家温柔敦厚之旨,但它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女性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态度,就是在潜意识里,在内心深处,视女子为“物”,女子是财物,是宠物,而不是与男子并列平等的“人”,爱情是男子获得肉体与精神愉悦的手段,而不是完美圆满的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爱情对于中国男子而言颇多游戏成分。龚自珍另有一首送给一名妓的诗:“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识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这首诗在对待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上,骨子里与上一首并没有什么两样。可怜的小云,虽然似乎很得龚老先生的宠爱,但她归根到底不过是扮演了一种解语花的角色。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全部的真诚与热情,似乎都贡献给朋友,贡献给国家社会了,从而使得中国女人的爱情生活显得那么贫乏苍白,了无生气。

我们再来看晏几道的一首词,这一类作品,我以为在中国爱情文学里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山在词人中以风流多情且工于言情著称。但即使在如《临江仙》这一类不失温柔、细腻、真挚的作品里,我们仍很难触摸到真正茁壮而健康的爱情的气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自己情感、情绪的关注,他抒发独处的惆怅与寂寞,他追思与女子相聚的甜美与欢悦。在作品中我们只看到一个失意的顾影自怜的男子形象。而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爱情中的另一位主角,却始终是面目模糊的。在中国男性文人的爱情诗中,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特点:女性像一个抽象的符号,她作为文人抒情的对象,却缺少鲜明活泼的性格。男子向女子表达他的情感,却绝无灵魂深处的碰撞与交流。叶芝献诗给他的女友,说:“多少人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真诚地表达对爱人高尚的灵魂的赞颂;耶麦献诗给杜巴克夫人说:“但愿从今以后,钟声、百合花、甘霖、斑鸠,使你会惆怅地想起一个青年,当他走过你身边时,曾把他的蜀葵似的心灵投在你的脚下。”深情地抒发他对爱人仰慕的虔诚。这一类闪烁着真正的爱情的光辉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实是非常罕见的。而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男子视女子为附庸。而视爱情,于婚姻范围内则为伦理道德,于婚姻范围外则为游戏享乐。男女双方缺乏心灵的交流,灵魂的沟通,故中国数千年里,爱情的窗户始终紧紧关闭。古希腊女诗人诺雪思宣扬爱情的伟大说:“谁要是不服维奴思所照拂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那生长在她的葳蕤的幽处的玫瑰。”可怜中国几千年里,采摘到这束玫瑰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有人说女人是天生的爱情的动物,中国的女人,应不会缺乏渴望爱情的天性,只是长期在性别歧视的环境下生长,爱情的欲望遭到压抑,爱情的能力逐渐萎缩。但是,在这片爱情的荒漠之中,仍有几从玫瑰娇美的开放,让我们感到欣喜,觉得安慰,那就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

《诗经》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已产生了初步的道德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也已初步确立。《诗经》第一章《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爱慕一位女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熹注道:“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男子心目中理想的伴侣,乃是幽雅、娴静、善良的女子。可见当时的社会已对女子提出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就这个标准本身而言,也许不容易评定其是非,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男性社会给妇女套上的第一道枷锁。从此,中国男子开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训练妇女,要求女子符合自己的规定,适应自己的需要。这样子发展的结果,自然女子日渐沦落为男子的附属品——在《诗经》时代,社会就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尊男卑女的倾向。《小雅·斯干》上有这样的记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男女从一出生开始就享有不同的地位,受到不同的待遇,并且看得出来在当时社会已形成一种风气。而另一方面,在诗经时代,封建伦理道德尚处于萌芽阶段,社会对女子的束缚与压迫尚未系统化、制度化,故女子在社会生活中还保留了相当的自由,诗经时代的爱情生活,也相对表现出自然率真的状态,这使得《诗经》里的爱情诗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上,一支独秀,别放异彩。《诗经》里不少吟咏爱情的篇章,表现出相当的生气与活力。其题材之丰富,个性之鲜明,情感之泼辣,远非后代的爱情诗所可比拟。

中国的爱情诗,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诗人们大都喜欢写别后相思,独处怀人,而描写两情相悦的作品极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欧阳修所说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在诗人看来,也许悼亡的伤感,思念的孤独,别离的苦痛,要比相聚的欢愉更能动人,从艺术的角度,这种观点或者不无道理,但从文学史的角度,数千年的爱情文学作品,弥漫了凄风苦雨,而缺少幸福欢乐,不能不说是一种病态的现象。并且,更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社会伦理道德对于情感的束缚和压抑。伦理道德重重的森严的罗网,使中国男女不习惯放纵自己的情感,甚至着力净化自己的欲望。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宋朝有名的风流才子柳永,去拜访宰相晏殊,晏殊指责柳永好作淫词艳语,两人不欢而散。柳永到底写了些什么以致受到晏殊如此严厉的批评呢?我记得当时读了这个故事后满怀兴趣地找到被晏殊评价为“淫”与“艳”的这首词: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得压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般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彩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真是大失所望!整首词从头到尾不曾找到有欲的成分。只不过表达了一位青年女子与她的情人镇日相厮守的愿望而已!这样的作品居然招来晏老夫子一顿板着面孔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感叹在伦理道德的束缚下,中国的爱情确乎是已经被阉了。

相比之下,年轻的《诗经》,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受到的束缚压抑相对较少,比起后代的爱情诗,它所表现出来的爱情的那种激荡人心的力量,足以让后世贫血的爱情黯然失色。

《诗经》的作品,没有后代的爱情诗那么多的禁区,柳永写“彩线闲拈伴伊坐”,为士大夫君子所不齿,而《诗经》里像这样的描写闺房乐趣的作品只能算小儿科。《齐风·鸡鸣》描写一对青年夫妻贪恋温柔乡:“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非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非东方则明,月出之光。”妻子提醒丈夫道:鸡鸣了,天亮了,你该起床上班了。丈夫撒赖道:哪里是鸡鸣,分明是讨厌的苍蝇在嗡嗡乱叫。妻子又催促道: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丈夫还是没皮没脸的胡混:哪里是太阳光,月亮还没下去呢。这一幕闺房的小喜剧,其“淫”、“艳”的程度比起“彩线闲拈伴伊坐”怎么样呢?而孔子删诗,却并不把它打入冷宫,可见老夫子比起他那些不肖子孙确实要通达得多。

《诗经》的作者,不仅兴致盎然地描写闺房之乐,甚至偷情、淫奔、邂逅、野合,凡一切恋爱生活中所有的插曲,几乎都不加回避。如《北风》写男女邂逅:“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一个大雪天,一对青年男女偶然相遇,男子向女子表示爱慕,女子便欣然同他而去;《匏有苦叶》写男女私奔,女子在河边等待她的情人:“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水浅就挽起裤脚过河,水深就和衣游泳过河,表达出追求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气,“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你如果想跟我一起,就在河水结冰之前快来找我吧,表达出女子对爱情急切的渴望,《野有死麇》更是描写了男女野合的场景:“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一个女孩正当怀春妙龄,于是便有男子去引诱她,“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女子陶醉于爱情的魔力,开始意乱情迷,两人便来到一处偏僻的丛林欢,“舒而脱脱兮,无撼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当真是神来之笔,把偷情女子的热烈、激动、紧张写得活灵活现,“欢愉之辞难工”,实在未必尽然!

《诗经》里还刻划了许多鲜明生动的女子形象,也是为后代所不及的。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是比较贫乏的,有限的几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如刘兰芝、祝英台、白素贞、杜十娘、林黛玉、李翠莲等,无不在道德伦理压迫下遭到悲剧性的毁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祝英台与梁山伯双双化蝶,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林黛玉病死,李翠莲出家。而普通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面目模糊,缺乏个性、生气。杜牧有名的《张好好诗》,五言五十八句,共二百九十字。在中国诗歌里篇幅不算短小,然而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纸上美人,好比女娲造人,忘了朝她鼻孔里吹入一口生气,所以始终没有人味。才华横溢,风流自赏的杜郎,为什么写到女人就要失败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杜牧眼里,张好好是一名供人玩赏的歌妓,从嫖客的眼里来看妓,发为赞美,当然只能看到她的美艳与才艺,而无暇体察她的内心世界。况且杜牧根本无意于写女人,与白乐天写琵琶女一样,杜牧的用意,不过在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是封建文人士大夫的强项,所以与《琵琶行》一样,本诗的动人之处,也在于女主人公的坎坷命运及由此引发的作者的感慨。至于女主人公本身,由于缺乏思想情感的体认与沟通,才华横溢如杜牧,纵豆寇词工,青楼梦好,恐怕也难赋深情了。相比之下,《诗经》里不少女性形象虽然刻划人物的技法尚不圆熟,倒颇有为后世所不及的地方。比如古代常见的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我们先看孟郊的诗《古妾薄命》:“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思幽兰。”诗里所叙写的女子遭弃置的悲惨命运,固亦颇动人,但诗中女子的形象却是社会化的而非个性化的。她哀叹自己的遭遇,自伤自怜。即使表达出微弱的反抗,也是劝谏式的,幻想着男子的回心转意,她似乎是封建社会中千万个相同命运的女子的缩影,而缺乏自己独特的性格与生气。唐宋以后的弃妇诗,大致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而《诗经》里面的弃妇,就显得形象更丰富,性格也更鲜明。像《谷风》:也是描写一位遭弃置的善良柔弱的女子,但形象就更为丰满生动。中间一段“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孩子般赌气式的反抗,令人如闻其声,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氓》里所描写的女子则更为坚强、冷静。她不无伤感地回忆昔日爱恋的欢悦,责备男子的负心无行,但并不对男子抱任何幻想,对于自己的悲惨的命运,她只预备默默承受,诗结尾感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既然已变了心,那就算了吧。悲痛之中表现出自己的刚强。《遵大路》是一首颇为别致的诗。“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速故也。”情人要弃她而去,这位勇敢的女子一把扯住他的衣袖,“你不要这样讨厌我吧,一日夫妻百日恩,你不要轻易离开我呀!”比起后代但知自伤自怜的女子,这的确是可佩服的。至于《柏舟》,尤其写得精力弥漫。女子受到群妾的欺侮,遭遇男子的冷落,她不是忍气吞声,而表现相当强烈的反抗,她明明白白地宣言:“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眼睛里是容不得沙子的,绝不容许别人的轻视与欺侮。她义正辞严地警告:“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我的人格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不要随意践踏我。结尾“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女,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尤表现出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毁灭型的悲剧性格,是后代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女子们所缺少的。

《诗经》里的女子,在追求爱情的时候,是相当的大胆、泼辣、直露的。唐诗里面写采莲女子的爱情:“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诗经》里的女子很少这种忸怩作态的羞涩,像阿Q的爱情哲学,“我欢喜谁就是谁”,《诗经》时代的女子从不吝于向男子表达她的爱慕,像《卢令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鋂且偲。”一女子看到一青年猎人,心生爱慕,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看他的猎狗多么神气,看他的大胡子多么威风。爱人兼及赞狗,可知爱屋及乌这句话正是无独有偶。《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一女子爱恋一男子,怎么看怎么顺眼:“看他的发型有多酷,实在是万里挑一的好对象,我发誓这辈子非他不嫁!”然而,这桩婚事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干涉,于是女子发出强烈的呼喊:“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母亲呀,老天爷呀,你们为什么不体谅我呢!”《青青子衿》、《大车》写男女私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车槛槛,毳衣如炎。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前者是对情人的责备,“就算我没来找你,你难道就不能找我吗?”后者是对情人的激将,“不是我不想跟你走,怕你没这个胆量!”这两名女子的胆量确是大得可以。另外像《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不知是这位女子剃头挑子一头热,还是她的情人故意折磨她,总之对她不理不睬,害得这位多情女子整天茶饭不思,而《褰裳》里的女子则更为大胆泼辣:“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喜欢我,就赶快渡河来找我,你要是不想念我,你以为就没有别人喜欢我吗!我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虽是戏谑之辞,但其情感之天真率直,不加掩饰,确实让我们感到一种本能的健康的爱情的魅力。

《诗经》中,这一类散发着原始的野性的质朴气息的作品颇多。要而言之,是因其少受伦理的束缚,远离文明的污染,故能较多地保留人类本身的自然本真的感情。《诗经》里有一首绕有情味的诗《标有梅》:“标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标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标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写一位女子,因其年龄日渐老大而对爱情的渴望也日愈强烈,“求我庶士,待其吉兮”还表现出一定的矜持,“待其今兮”,已见其迫不及待之情了。至结尾“迨其谓之”,全然斯文扫地,令人读后忍俊不禁。这种诗,唯有南北朝民歌“老女不嫁,呼天抢地”之类,稍可继其踪武,然而已经是所谓“谑而近虐”,失去原来的一份自然天真了。而在其封建伦理道德日趋完备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瓦尔登湖读后感1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了,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叫梭罗的28岁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距离康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在最短的时间里,花了不到28美元,用自己的双手在湖畔盖起了一座实用的小木屋,并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用收获的果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和补贴家用买生活必需品,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隐居生活。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瓦尔登湖读后感2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

瓦尔登湖读后感3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并纯粹地因深陷梭罗的世界而沉迷:他,始终聆听着自然的声音。始终穿梭于行行亲身耕作的豆田,耐心地松土、施肥;始终光着脚投入地细数瓦尔登湖畔第一片落叶的脉络;始终戴着草帽爬到树上去找老鹰或松鼠的窝;时常夹着旧乐谱来采集植物标本而乐此不疲;时常顶着最灿烂的星空,静静观察、深深呼吸、沉沉思考……

世人往往缺少冒险精神和信仰,所以他们忙于买卖经营,过着奴隶般的日子。”我常常惊异于梭罗描绘自然的能力,语言精妙绝伦,却毫无矫揉造作的嫌疑,字字句句都让人被他对自然发出的由衷赞叹吸引,并有种立刻不带分文,不携行囊地向自然狂奔的冲动。一抹晨光可以让他倾情讴歌欧若拉女神,一滴露珠可以让他看到青草的真情,他可以煞有介事地拿着放大镜匍匐在草地上当一场蚁群搏斗的热忱的看客,为其中受伤的败将扼腕,并致像悼念英雄一样致以敬意。

有些书适合无聊的时候读,有些书适合睡觉前读,有些书适合每个感兴趣的人读,但《瓦尔登湖》却并非如此,坏的书各有各的不好,而好书却大致相同。当你怀着功利的目的想从书中找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当你只是为打发无聊时光而漫不经心的翻阅,当你把它们当作难题一样刻苦钻研,你既得不到乐趣,也无法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精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的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我们的生活本该就这么简单。

每一本好书都是圣经,值得我们以最虔诚的姿态去阅读。

瓦尔登湖读后感4

一直以为《瓦尔登湖》是一本单纯描写湖畔风景的书,打开来澄澈的湖水便会铺面而来,有早晨的鸟鸣、花香、有参天的巨树,林间的松树,树叶间细碎、斑驳的阳光。

终于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它,欣然借出,看封面郁郁的森林,静谧的湖水,深蓝色的月夜——咦?!阳光和花香呢?怎么会用这么深沉的色调?这样安静的氛围,仿若一个哲人静夜无人时的沉思。

一本薄薄的书,看了两个多月,终于体味到一位诗人所说的《瓦尔登湖》只能在心灵沉静时阅读的真谛。其中的思想包罗万象,不仅描述了梭罗在高港山上鲁宾逊式的自我隔离生活,亦曲折的表达了对当局的抨击,及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特别看法。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中,以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生活方式,在粗糙的环境中,却有着最高雅、精致的思想。他远离人群,远离俗世纷扰,自己筑屋、种豆、捕鱼。曾经因为逃离纷扰太过彻底,拒绝作为联邦纳税人的光荣而被捕入狱,这也算是梭罗和政治最亲密的一次接触。

体味梭罗书中的哲学市场思想是一种辛苦而有益的心灵体操,初始时有疲累、乏味的感觉,看多了却如饮甘露,芬芳而清冽。他反对频繁的商业活动,乐于徜徉于古代诗人荷马的世界中。

瓦尔登湖读后感5

心藏湖泊,一起听大自然的声音。

缪尔说过:“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这可视为梭罗于瓦尔登湖湖畔独居时的内心独白。他提起斧头,在树木蓊郁的湖畔为自己建造起栖身的木屋,他把心灵高挂在世外桃源不染纤尘的枝头,修身养性,感受自然的纯净,一年四季,在生命成长与凋零中,梭罗剔除生活的繁文缛节,随着自然一同呼吸,回归心灵的本真与纯净。

《瓦尔登湖》是本自然之书,书里装着森林、湖泊,还有林中的动物;也是一本日记,记载了湖畔的春夏秋冬。清晨即起,迎着明亮的晨光,伴着林间拂过的徐徐清风,在林木茂密的小径上,默默看着两只蚂蚁在争斗;或是在明亮而又深绿的湖上,轻摇小舟,惊起白翅鸥鸟,挥洒钓线漾起点点涟漪,将漂浮的思绪抛洒进清澈深邃的湖水中……春日,他静听冰湖隆隆作响,渐渐开冻,等候百鸟,万物复苏;夏季。他整日在豆田中劳作,“带月荷锄归”,在泥土的芬芳中感受大地的力量;秋时,他在瑟瑟秋风中看落叶蹁跹而下,在透明无垢的湖面上铺开;冬天,他缓步于如水般晶莹剔透的冰面上,看着皑皑白雪勾勒出湖边幽径。“如谷之歌,扎根土里。与风共存,与种子越冬,与鸟歌颂。”

“月光旅行在肋骨似的水波上,那上面还凌乱地散步着破碎的森林”,“这里成了一个虹光的湖泊,片刻之间,我生活得像一只海豚”,“这一面镜子,石子敲不破它,它的水银永远擦不掉,它的外表的装饰,大自然经常地在那里弥补。”梭罗笔下的自然美的惊心动魄。慢慢品味这本书,会发现,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瓦尔登湖的热爱,对山林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瓦尔登湖是他的庇护者,大自然是他无穷无尽的良友,于是梭罗写道“到了这里,他们填充着的小房屋是,不寻求那些本来就没有的娱乐;休息好比宴席,一切听其自然,最高贵的心灵,最能满足自满。”“我隐居在树林,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一泓碧水将他身心的浊气涤荡尽,坦荡如赤子,让他放空内心,思考哲学,给他保持纯净的力量。正黄昏,云朵暖暖地凝着,泛着夕阳的色彩,山坡下一片湖水正兀自地蓝,低低掠过水面的是几只白鸥,深深伏在湖底的是古树的根节—这,不就恰是瓦尔登湖吗?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无论两条腿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改接近”,偶然而至的访客是他冷眼审视尘世的一扇窗,心灵有意识的努力与思索,自然不可描写的纯洁与恩惠才是他真正的佳邻。无人为伴,此心天地同,在碧蓝澄澈的湖水中,翻滚的不只是梭罗的躯体,还有鲜活丰盈的思想,思想的尽头是神圣的神秘,拓开了宇宙空间,又化成独立自由之箭,只在此湖畔,飘逸不知处。那个时代,是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时代,当各类吊车马不停蹄的建起越来越高等娥摩天大楼,人们一窝峰地离开耕地,涌进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肆意的破坏,梭罗被人们视为异类,远离朋友、亲人,离开工业社会,走向田园,走向瓦尔登湖,因为他觉得,远离世俗的时光是抛却外在束缚获得丰富内心的自我修炼时光。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中有“假如说人生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我觉得梭罗就是瓦尔登湖的摆渡人,近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给予这位哲学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荒地里,奋力挥动着开荒锄,—就像安泰一样获得了力量,他在湖边,享受着孤独与寂静,像一棵树,不妨碍他人生长,它孤独的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一书中写道“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爱自己,也学会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梭罗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孤独境遇的—“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孤独……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中的一朵蒲公英更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醡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寂寞”,梭罗沉浸在自我世界,他在瓦尔登湖建立的不止是一间供其居住的木屋,也是他精神栖居的家园,一个人的生活终究是孤独,但是在梭罗看来,孤独是一种享受,怀着一颗向往大自然生活的心,宁静的踏上了这段洗涤心灵的道路,,而在这个被世人称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的在空间里,孤独的在思想中,享受着这一切外人所不理解的美好,孤独不但没有让他变得闭目塞听,相反,他的生命变得更加圆融通达。

无论是世界的另一端,不同时空下,“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阜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还是梭罗笔下那愿以血肉拥抱自然的纯真的炙烈之情,都是返璞归真思想的结晶,他们似乎拥有共同的共识—精神的贫瘠远比肉身的贫瘠更可怖。梭罗如是说,他灵魂的必需品,大概是璞玉般的湖水,繁茂的森林,是智者的文字,是思维的深邃,是内心的宁静……他将在利欲中熏烤过的灵魂摇曳到湖畔,捧一鞠清洌的湖水洗涤去残留的尘垢。任世界喧嚣直上,淡然独守一份古井无波的安恬平静,他的一生是如此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他一个人,一支笔,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他曾说,他恰逢其时、恰逢其地地诞生在了麻省的康城;我却说,麻省的康城恰逢其时、恰逢其地地孕育了这位孤独的思想者—梭罗。

瓦尔登湖读后感6

读《瓦尔登湖》是在读高中的时候,那时书里有选文,于是找来原书用了一个晚上囫囵吞枣的翻完,心里想也不过如此。第二天坐在一群朋友之中热烈的讨论关于隐居的话题,甚至在辩论赛的时候也要把梭罗的“不要企图占有大地”作为了环保的理论依据,现在想来,在那个时候的稚嫩心态和浮躁心境下读这本书,怪不得能把书里的精髓糟踏成那样。

如今再读《瓦尔登湖》,在第三极书城偶遇徐迟翻译的版本,就买了下来放在枕边。于是每天睡前和醒后下意识的一件事就是摸起那本淡绿色封皮的书来翻几页。每天夜里,当世界静的只剩下我和一盏台灯的时候,就连桌角的百合都悄悄隐退了喧嚣的香气,关掉一些可以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卸掉身上一切的束缚和伪装,就坦然的像个书虫一样粘在书页上,任什么事都赶不走我了。

读《瓦尔登湖》的初期境界是觉得有味道,在瓦尔登的春夏秋冬里时刻都感到一股清冽自然的水雾之气扑面而来,好像自己真的喝下了冰镇的梅子酒一般。再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些许同病相怜的孤寂了,但这种孤寂一点也不难过,在心底里竟然就像很享受的样子,痒痒的寂寞快感催着人继续往下读,心里开始升起一些激动,仿佛与梭罗有个私密的约定,谁也不会透露谁在世上寂寞的快感,这时候感动也掺杂进来,因为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我能寂寞的这样美,甚至这样成瘾,也从未在哪一个作品里想现在这样不孤独过,以前的作品,都是我游离在外,再精彩也是作者的,与我无关。而《瓦尔登湖》却让我亲切的称为“我的瓦尔登”,我相信那不是一个什么真正的所在,那是心灵,可以在书里共享到的东西。梭罗绝对是个思婺八极、神游太虚的高人,在每一根木头的香气里他能想到那么多仿佛毫不沾边的东西,跟着他一起想,有着上天入地般的激动,仿佛灵魂在一次次玩着过山车和蹦极。

看到《冬天的湖》那篇的时候是个微亮的清晨,初夏的清晨慵懒而清新,我就斜靠着看那些关于凿冰的描写。更妙的时候睁开眼翻开一页的时候手触到的文字这样写道:“睡过了一个安静的冬天的夜晚,而醒来时,印象中伤佛有什么问题在问我,而在睡眠之中,我曾企图回答,却又回答不了——什么——如何——何时——何处?可这是黎明中的大自然,其中生活着一切的生物,她从我的窗户里望进来,脸色澄清,心满意足,她的嘴唇上并没有问题。醒来便是大自然和天光,这便是问题的答案。”看到这里我仿佛觉得身边的同伴在跟自己说起昨日的梦境一样真实,一样巧合。于是清晨一下子闪亮了许多。紧接着冰湖水里的梭鱼和铃儿叮当的驴马也出来了,清晨一下热闹了起来,有趣的梭罗开始带领我去丈量所谓的“无底之湖”,去盯梢地主老爷们精明的交易,我们仿佛两个特务一样,看看这里,管管那里,然后视线最终落在了对冰的研究上,像两个好奇的孩子,研究为什么瓦尔登的冰是那样美丽而又特别的微绿色,挖冰人的雪车走过,有一大块冰掉在村中街道上,躺在那里有一星期,像一块很大的翡翠,我们就每天都跑去看那块绿色的翡翠。然后敏思的梭罗话锋一转开始露出思想者的面目了,“他们告诉我,他们有一些冰,放在富莱喜湖的冰栈中已有五年,还是很好的冰。为什么一桶水放久了要臭,而冻冰以后,却永远甘美呢?”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被那种诙谐和智慧震撼的不能起床,生生的把上班的时间忘在了脑后。

紧接着,我想说,如果不是这文还有那么小一段,那么精彩的要命的段落,我真想今天就彻底“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哦,是这样的文字,真精彩的要命:“似乎紧跟着将要有查尔斯顿和新奥尔良,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的挥汗如雨的居民,在我的井中饮水。在黎明中我把我的智力沐浴在《对话录》的宏伟宇宙的哲学中,自从这一部史诗完成了之后,神仙的岁月也不知已逝去了多少,而和它一比较,我们的近代世界以及它的文学显得多么地猥琐而藐小啊;我还怀疑,这一种哲学是否不仅仅限于从前的生存状态,它的崇高性,距离着我们的观点是这样地遥远啊!我放下了书本,跑到我的井边去喝水。瞧啊!在那里,我遇到了婆罗门教的仆人,梵天和毗瑟奴和因陀罗的僧人,他还是坐在恒河上,他的神庙中,读着他们的吠陀经典,或住在一棵树的根上,只有一些面包屑和一个水钵。我遇到他的仆人来给他的主人汲水,我们的桶子好像在同一井内碰撞。瓦尔登的纯粹的水已经和恒河的圣水混合了。柔和的风吹送着,这水波流过了阿特兰蒂斯和海斯贝里底斯这些传说中的岛屿,流过饭能,流过特尔纳特,蒂达尔和波斯湾的入口,在印度洋的热带风中汇流,到达连亚历山大也只听到过名字的一些港埠。”

读到这里,这篇文刚好结束,既震撼又有点扫兴,意犹未尽的情绪之下才百般无奈的合上书页,剩下的还要留待慢慢享受哩!有人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我想那是因为他自己太热烈,他的生活太过于丰富。《瓦》不寂寞,恰恰是在嘲讽我们这些不会享受寂寞的寂寞人的。然后,被它嘲讽,确是那样的快乐!

瓦尔登湖读后感7

读这本书是需要一种寂寞的境界的,需要一种淡薄的心态的,需要一颗纯自然的心的。

翻开这本书就是一次与梭罗的促膝长谈,一次返璞归真的体验,一次沉淀下来细心思考、洗清浮华的机会。

静是梭罗的一种境界,也是他的一种感悟,而静水流深是梭罗感悟的结果,这就使得文章变成通透,寂静的瓦尔登湖的水面,映照出现代生活的无数个侧面这也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他在一座小城——xx中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不断感受,并践行着一个与现代对立的生活方式——原始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梭罗白手起家,在杳无人烟林中建起了一座属于他的房子,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在这简朴的木屋中凭借一张小床,一张书桌,几沓稿纸生存下来的,但是他做到了,他实践着他的超验主义,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执着、热爱生存下来。这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是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但梭罗并没有被这种物质生活所迷惑,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欲望独自一人生活他认为:欲望和不满不仅不会带来满足,还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像那可怜的xx人一样。他还认为道路上的牌子对顾客的诱惑是一种危险,因为他见过最原始的东西所以他早已看穿了那浮躁世事的陷阱,他说“我要么立刻大胆地毫不犹豫地直奔目标,像那些受夹攻的人接受的建议那样或者是自己专心想着高尚的事物像xx那样“弹着里拉琴高唱对诸神的颂歌,淹没了塞壬的歌声,避开了危险”这也是梭罗在原始中看到的当今社会,这个看似完美的世界其实也早已是一只干裂欲碎的花瓶,这个世界已经不能再经受任何一点打击,它已经临近奔溃的边缘,人们放弃了尊严,人格,用苦力来换取那微薄的酬劳,这就是所谓的“智者?”上流社会的人贪婪,欲妄,迷失了自己的心灵,整个社会都在做痛苦的挣扎——努力地逃避这一切就像索罗所述“但我宁愿社会疯狂地反对我,应为绝望的是他”这种奴隶制的社会只能是失望加叠绝望,当时的社会像一台以最大功率输出的机器使人们无法静静地思考,所以世界越浮华,人们的心就越浑浊这只能是恶性循环,为什么静下来拂去铅华,让心灵的湖水沉静下来——让“天光云影共徘徊”呢?他曾经在故事中告诉我们“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而最后成为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

这种静寂并不是孤独而是在沉淀,在洗涤浑浊的灵魂在一点点净化自己。

静,似清泉给炎热以甘冽;似清风给浮躁以清静;静,似古树之根——万事之根本;似不老之泉——万事之能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来吧,在静静地在瓦尔登湖畔寻觅那片刻的静谧!

瓦尔登湖读后感8

第一次见到这本《瓦尔登湖》是在大学四年级准备考研的那段日子。一天,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学校大门对面的书店。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籍中,我一眼望见了这本书,白色的底,绿线对景物进行勾勒,很意象的画出一幅宁静湖面被松林环绕的样子。刹那间,感觉自己的嘈杂的世界瞬间安静了。封面上赫然写着Walden这几个英文字母,我暗暗在想,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一本书籍。后面细细翻开,原来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一个独居作者,写了他在康莱德镇附近瓦尔登湖畔的两年生活的时光。

他自己劈柴、建屋子,房间里没有过多的陈设,仅有的三把椅子也是为了适时而必要的社交。我忽然觉着,梭罗这个自然主义作家有着自己生活的人生信条,不仅仅要事事亲力亲为,让每一秒钟都流逝着有意义,也不让无意义或者太多无谓的社交而打乱生活的节奏。每每内心有嘈杂的声音升起,翻一翻就能让自己瞬间获得安静的力量。有时候,轻轻的吟诵这每一句英文文字,都觉得像一篇篇绝美的诗篇。究竟是在怎样美的地方,或者内心有着怎样的生活美学和审美的眼光,才能写出这样自然而又诗意的句子。在一次查阅资料的时候,我才无意中了解到作者是由于至亲弟弟的一次意外身亡后,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因此从大城市抽离,来到有着怡人风景的瓦尔登湖生活。

而我们作为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对的压力和困难,是不是也要给自己一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净土,让自己休养生息,重换心境。而经科学证实,大自然和植物的芳香确实是有治愈人心灵的力量。作为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每天都充斥着大量而无意义的信息。随着日渐增长的生活压力,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感到无法喘息。试想,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内心留有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一片静地,给自己释放压力和重获心灵呼吸的力量。而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大火的李子柒,就像现代女版的“梭罗”,在深圳打拼之后,回到自己四川老家开始自己自足的乡野生活。她自己劈柴、生火,上山砍竹,就为了给自己打造一个具有古风的秋千,自己塑泥灶只为给自己烤一个香软的面包,在时令季节里做青梅酒,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只有古诗中才会出现的意境,吸引了大批城市青年的追捧和艳羡。

反观这本《瓦尔登湖》,我在想,一百多年前的梭罗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当时正处于19世纪,经历过工业革命后的美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蒸汽火车,电力时代,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梭罗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人们并不善用工具,有的人乘坐火车只是为了去城里消磨时光。这何尝不像是现代生活的我们,自认为聪明的使用了手机和互联网,却殊不知每天被无谓的信息和虚拟社交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我们自认为在使用工具,实际上却被工具所绑架了,被动的活在一个由看不见的互联网生态圈中。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要像梭罗一样,抽离其中,真真切切的明白自己的所需所想,并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我们倒不必像梭罗那样,离自己最近的邻居都需要2公里的距离。而是放下手机,找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拾起一本好书,坐在咖啡厅自己喜欢的角落,品一杯好咖啡,抑或是在风景怡人的公路上,大汗漓漓的跑3公里,规划好自己每月和每周的目标,去一个心怡神往已久的城市感受当地的风情……总之,就是体验美好的生活,好好的把握当下,努力的去感受生命和生活赠与我们的每一个瞬间。

瓦尔登湖读后感9

翻开瓦尔登湖,便能看见“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瓦尔登湖》开篇第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注定了《瓦尔登湖》的不凡与特殊。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食物和温度,其实这两种需要和大多数的动物的需要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里,我知道了其实我们可以活得很简单。在我看来,作者平静的田园生活犹如那湖水,生存环境也是如此的简单。他享受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也并不乏味,虽然享受不了花哨的娱乐体验,但确可以自由地来去于阡陌之间,可以坐在露天的草地上,呼吸着新鲜、没有被城市喧嚣玷污过的空气,体验着在钓鱼时用树枝将斧头从冰窟窿里钩出的快乐。作者远离世俗的喧嚣,不屑于追求物质,他时刻享受着自己最平凡坦然的生活。“人应该学会摈弃复杂,学会简单。在最平凡真实的生活方式中寻求新奇,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渐成长。”这或许是梭罗通过瓦尔登湖想要告诉我们的真谛吧。

其实梭罗并不是一位隐士,而是一个生命的探险者,他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是想以一种赤裸裸的姿态去直面生活,走进生活的深处,为人们提供生命的真信息。在《瓦尔登湖》的第一章中,梭罗就已经向读者说明,他在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即人类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在书中,他这样说明自己来到瓦尔登湖的意图:“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之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

他说:“我们心目中还有一种人,这种人看来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他们固然已经积蓄了一些闲钱,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他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只有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确实很诱人,有了钱财便好像可以为所欲为,于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的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之时,他才会意识到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充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为什么我们这么匆忙,以至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意识到人生的可贵,难道我们就要追求这样的生活吗?或许我们该静下来好好想想了。尽管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但这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海德格尔曾说:“我们诗意地栖居于世界上,生命于对存在的领悟中,领悟生命需要不断寻求新的途径。”也许我们如何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拥有伟大的元素。走近那些伟大的心灵,聆听智者睿智的语言,不仅让你提高自我认识,多识大自然鸟兽草木之名,而且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采集到生命的美果,从而获得一种简单、独立、和充满自信的生活。

瓦尔登湖读后感10

初读《瓦尔登湖》是由于海子喜爱这本书,但是那时候稚嫩犹存的我不明白书里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历史典故。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的提升,我再度举起该书细腻访问,才略懂在其中的一丝最高境界。

这书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书里将很多的历史人文、自然地理、历史时间及其生物学专业知识融进到优美的文字中,精美的語言释放着浓浓生活哲理,使我们体会甚多。

梭罗的文本如山泉水般甘冽,将青山绿水与内心切合。读一个人的故事时大家进入了一个纯粹的全球,恍若大家也在河畔歇息,在田里辛勤劳动,和他一起体会那花香鸟语。

哈丁曾说,《瓦尔登湖》主题鲜明,实际意义长远,是简单的生活的权威性手册,是对自然界的真心叙述,是向金钱社会的'征讨檄文,是一本圣书。

梭罗归隐在瓦尔登湖时恰逢第一次科技革命。在大伙儿为钱财沉迷之时,梭罗决然撇开一切,只身一人赶到河畔山林间,刚开始他宁静当然的日常生活,在那一汪湖泊中找寻内心的栖息的地方。设想那样的不拘一格,豪爽潇洒,恬淡平静有几人能够保证?

《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帮我的印像很深:“很早以前,我遗失了一条牧羊犬,一匹枣红马和一只斑鸠,迄今我仍在找寻他们。”他把自己的期待和理想形容成牧羊犬,枣红马和斑鸠,尽管很早以前以前就遗失了,但一直永不放弃找寻。时下社会发展愈发节奏快、物质化,空气中散发出心浮气躁、功利性的气场。大家多少人能将理想一路坚持到底?把眼光立即向着心里看,我们要的究竟是什么?青年人时怀着豪情壮志結果却变成卖国贼的汪精卫;天性善解人意却谋害年幼宝宝的三鹿执行董事;“宁坐着宝马五系里哭也不肯在单车上笑”的马诺;及其一个个只追逐名利的大家······环顾全国性很多变成房奴的老百姓,她们要的不过是温暖的日常生活,现如今却变成令人透不过气的还款工作压力,房屋什么时候比日常生活自身更关键了?这些表层光鲜亮丽喧嚣的化学物质什么时候又越来越比心里的平静欣然更关键了?

梭罗说:“不必给我喜欢,不必给我钱,不必帮我殊荣,帮我真正就行。”

非淡泊何以明智,非平静何以致诚。不管怎样必须为心里留一片净土。就要大家饮一杯清茶,同梭罗一起展翅翱翔于山水间,走进自然,重归纯真,重归内心的宁静。

瓦尔登湖读后感11

一边读《瓦尔登湖》,一边在脑海里刻画棱罗的样子:一双深邃的眼眸、坚毅的面孔、沧桑的胡子……心中不禁会好奇,什么样的生活才会打造出这样深刻的一个人?

棱罗的一生是寂寞的,而他似乎又乐在这寂寞当中。棱罗曾说:“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1845年3月,他借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树,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屋,并在小木屋里居住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他笔下的《瓦尔登湖》正如他一般,也是寂寞而享受寂寞的,自1854年出世,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漠甚或讥评,它似乎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它始终默默地等待了一个世纪,它孤独依然不倦息不紧不慢地对每一个读者说着一个男人在湖畔的光阴。

棱罗的一生是恬静的,他安然的沉思在瓦尔登湖春日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夏季湖畔虫声嘤嘤的小道上,记录下秋日里的落英缤纷,天高气爽,描绘出冬季雪花坠地的轨迹和冰晶的形状。《瓦尔登湖》记载着他在小屋中度过的每一个恬淡、安详而简单的日子,文字如美梦中的呼吸一般轻盈,淡淡的问候让人心旷神怡,似乎是在安慰那些失神于世俗的人们: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棱罗并不排斥,只是批判我们没有更好的运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来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哮喘,并未用它来交流人类的思想。”但是,棱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评,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简朴。客观世界和人类世界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它多余的东西摒弃。

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深有体会,人们应该探求怎样实实在在地生活,怎样体验与经验有意义的人生。棱罗短暂的一生中,都试图鼓励人们简单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来打扰内心的宁静。时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中,人们开始迷失和彷徨,棱罗精神变得更加珍贵和重要,一部《瓦尔登湖》凝结的感悟与体会,值得用一生去参悟和实践。

瓦尔登湖读后感12

再一次合上《瓦尔登湖》,似乎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把我满脑子的杂想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读“透”这本书,我所能感知的、体会的,不过是皮毛罢了。说起来,这本书与我挺有缘的,它是学校颁发的奖品。但当时得了一等奖的奖品才是这本书,而我是二等奖,不知怎的,阴错阳差,辗转之中这本书到了我的手上,我也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写于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贪婪的人类疯狂地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身处欲望旋涡中的人们难以摆脱,欲望创造了一切又毁灭了一切。

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深受爱默生自然主义影响的梭罗,只想亲近自然,回归本心。这个身材不高,但很坚实,有着浅色的皮肤,敏锐的五官,看起来似乎有些严肃的梭罗,这个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一个行为怪异的偏执狂梭罗,真的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搬去了瓦尔登湖畔隐居。他自耕自食、真正地去体验了极致简朴的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瓦尔登湖》有点像游记,又不是真正的游记,他写的无非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是一本极其私人化的书。如今有些人则将私人化写作当成是一种认知狭隘的表现,但我却认为这种认知才真是有点狭隘了。哪一个人写作的初心不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想法呢?而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文章的表达与深意自然也有所不同,私人化写作也是其中一种。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狭隘之说?

作者在去那里生活后,首先亲手搭建了一座木屋。那座木屋仅仅十几个平米,这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生活区域,各种生活区域不能明确区分,他需要在床上活动甚至吃饭,设施也相当不完善。最特别的地方便是他的木屋以及他的生活完全向公众敞开。他从不锁门,过路的人甚至动物都可以自由进出,屋中的食品和用具随便取用,即使他并不在家。在梭罗的木屋中,新鲜有趣的玩意儿随处可见,趣味无穷,给人温暖和快乐。

这段短暂的逃离,使平时远离俗事的他用起工具来像一个合格的农夫,他只用两只眼睛估算两棵树的高度,结果都能十分准确;他也能像一个牲畜贩子一样估计出一头牛或一头猪的重量。这些看似俗而且粗笨的工作,使他真正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乡村生活让人保持了淳朴,而这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让人活得不虚标,能够控制贪欲,懂得知足。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中的细节,能够细细品味大自然的馈赠。

梭罗在这本书中记载的是他的小日子,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但又烟火味十足。他让自己慢下来,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再反过来看我们的日子:早出晚归,忙于谋生,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就泡吧、玩手机、聚会,仿佛日子于我们而言,就是日复一日单调的流水账。一切的欲望,无论是贪食、好色或是追求财富,都只是同一个东西,一个贪心不足的胃口。当一个人忙于俗务时,便会忘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或者根本顾不上精神境界。工业革命,商品革命,将文明进程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怎样亲密接触呢?“精神”应该怎样加快脚步,去追赶上物质的进步呢?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命题。

《瓦尔登湖》中的很多语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深刻反思。如“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是啊,只有当自己明白,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往往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却忽视自己不知道什么,这也算是一种悲哀了吧。“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在当代生活中,很多人都相信“锦鲤”这一说法。所谓“锦鲤”,就是变相地听天由命,是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光靠想象甚至是幻想来渴望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消极的手段。只去仰望星空,却不脚踏实地,你永远也不会走出这个绝望!因而,改变命运并不是傻傻地等待,唯有努力,唯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被自己牢牢地抓住,才能被自己主宰。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本书,有人觉得它太静了,不符合自己的品味;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吹嘘,为了炫耀才去阅读。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人,能全身心投入这本书的人,消耗的不仅是时间与精力,更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然而有几个人能去做出这个改变,走到这个地步呢?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也读读《瓦尔登湖》这本静悄悄的书,走进大自然鸟兽草木之间,从而获得一种简单、独立、大度和充满信任的生活,不断走向更高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