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吃瓜群众”,据说最初缘于吃瓜子,借喻嗑着瓜子看热闹的围观者,有人为了标榜占据着更靠前的围观身位,就说自己是“前排吃瓜”,于是又有了更靠前的“吃瓜群众”。其实,如果真正探寻起源,应上溯至魏文帝曹丕的《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曹魏时期的文人时常聚在一起,轮流猜枚射覆,输者给大家吟诗和表演节目,其他人则在旁边剖食沁凉的甜瓜,围观取乐,俨然置身事外的他者。这就是最早的“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一词无关褒贬,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却大有学问。我幼时的邻居有一对夫妻经常打架,男人每次刚要动手,就有好心人前来劝解。于是在旁人不断地阻拦和推搡下,男人显得特别激动,每每发誓要打死那个臭婆娘。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女人也显得特别委屈,哭喊声尤为夸张。后来人们见多了,就渐渐熟视无睹。有一次两人又要动手,男人左右顾盼,见无人上来劝架,遂瞪视妻子骂道:“你还不快走?这次我可要真的打了……”
看过这样的现实情景剧,我很早就知道,不要去掺和他人的家事,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和家人;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围观就好,不要轻易表态和下结论。所以,当王宝强离婚事件在社交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有人问我怎么看这件事,我由此想起一个典故:明代大学士高谷膝下无子,老婆和小妾又素有矛盾,某日同僚陈学士上门做客,高谷借着酒意发了一通老婆的牢骚。陈学士好打抱不平,当即就掀翻了酒桌子,上前一脚踹倒高夫人,直斥其非,用棍子痛打了她一顿……后来,高谷与高夫人仍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陈学士却客死于流放之地……有时候,吃瓜群众获知的信息,并不足以洞悉一切,贸然介入,反而有可能成为搅局者,起到反作用。
即使聪明如海明威,也没学会怎样“吃瓜”。当事人不是别人,就是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小菲还是个毛头小伙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富家千金,双方彼此爱悦,发展到了带回家见父母的程度。但是,准岳丈却看不出眼前这个年轻人日后会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巨擘,很无情地拒绝了这门婚事。被羞辱的小菲两年后,又认识了另一个富家女泽尔达,而这一次泽尔达愿意给他机会,条件是必须等到小菲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她才会下嫁。其后的情况朝着预定方向发展,小菲成了当红作家,泽尔达成为了他的太太。
因有过受穷被歧视的经历,菲茨杰拉德婚后一直努力写稿赚钱,供妻子过着奢华的生活。海明威是菲茨杰拉德的.好朋友,他很看不惯泽尔达的所作所为,认为好友的文学才能被这个虚荣女人当成了取款机。成名更早的菲茨杰拉德对海明威有过多次提携,海明威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他的帮忙关照下,得以出版面世的。海明威出于报恩的心理,也觉得自己有义务“清君侧”,把好友拯救出苦海。起初,见海明威对自己妻子有种种非议,菲茨杰拉德还不以为然。后来海明威索性写了一篇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用小说的女主人公映射泽尔达不守妇道,人性淡漠,菲茨杰拉德才忍受不了自己的私人生活被“吃瓜”的外人介入,遂与海明威绝交。
海明威肯定懊悔极了:多管闲事,未若独自吃瓜。
前段时间,在微信有句话火了,什么不明真相的群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再配上一脸呆萌的表情包,吃瓜群众这个词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啦,一起看看具体的造句吧!
吃瓜群众造句
1,一言不合就让吃瓜群众造句
2,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上了老司机的车。
3,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喊“窝草”。请用兵哥哥和小拳拳造句
4,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
5,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变成了当事人
6,一言不合就变吃瓜群众
7,为了证明胜任这份工作,我使出洪荒之力,却不料周围是一帮吃瓜群众,蓝廋香菇。
附:吃瓜群众是什么梗
吃瓜群众”源自网络表情包“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
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后来记者去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新闻评论里就有人评论到: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流行开来。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新闻评论里就有人评论道: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由此流行开来。于是有人就干脆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再后来,“吃瓜群众”几乎等同于“群众”一词,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等等。
该词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并入选“汉语盘点2016”年度字词。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除了有“围观”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有点调侃公务员的.意思。一些群众嘲讽公务员没有大脑,只会听从部门和上级的安排,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
就“吃瓜群众”现在的含义和意思来看,其实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复杂了。在朋友圈或者别的社交账号上看见的“吃瓜群众”,其实他们大多数是装无辜,或者调侃,并没有前面提到的嘲讽的意思。
很显然,“吃瓜群众”的内涵已经超出了鲁迅笔下“围观群众”的麻木冷漠、不明真相,具有了更多更复杂的内涵。“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绝大多数。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吃瓜群体”即草根群众,“吃瓜群众”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