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想来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份吧。这一年制作的这部动画,比起现下的作品来,个性多么鲜明,明媚不知多少人的童年
现在去看这部影片的场景,形象常常觉着可潮流了,整部电影看下来,只觉得美恰到好处,如太乙真人的仙气飘飘,小鹿的安静优雅,陈塘关李靖家的空旷伟岸等等;丑也恰到好处,如龙宫三太子的桀骜自负,龙王的老态龙钟,虾兵蟹将庆功表演时的滑稽搞笑、自成一体……看完就觉着那时候拿捏的可真好呀,那些表演的组合真是各显神通,多有创意
相比于其他电影里的哪吒,在这部电影里的哪吒让我感觉形象鲜明如凌冽的冰花,纯粹晶莹也是易碎的。我想,恰恰是因为这个故事只讲了哪吒出生、杀死龙王三太子、于四大龙王压迫下自刎,重生后大闹龙宫的几个情节,故事比较简单,也无其他许多人物交汇碰撞的机会,除却小鹿,他甚至没有一个同龄好友,这里面的哪吒有一些安静和单纯,像小鹿一样,但到说话时就直直的,不蔑视谁也不畏惧谁,便觉得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了
他不会孤独
观后感02
诛龙、红绫、天真的正义与纯粹的反抗者。
为非作歹却凭借强大权力与暴力在人间一手遮天的四龙王、为官一方却懦弱无能的李靖、只知顺从进贡与委曲偷生而不懂也无力反抗的底层大众,一起构成了这腐朽、黑暗世界的图卷。不合理、不公正、吞噬人的世界是正义和公理道德的对立面,也是反抗的起因。反叛者为什么是一个七岁孩童?因为孩童追求正义的纯粹理想没有被社会形态塑形和抹灭,天真放肆的欲望与与之相配的行为不附带任何后天产生的社会性的顾忌。在《哪吒闹海》中,打恶龙的是孩童(哪吒),敢为打恶龙的行为叫好、快意惩罚恶龙的也是孩童(东海龙王被哪吒打后,被一群孩子围着时的情节),接受并欢迎哪吒这样的快意英雄的人群也主要是孩童(片尾迎接哪吒归来并为其送别的人群主要是小孩)。
抽龙筋扒龙皮,这样暴力血腥的对抗,像混天绫的浓烈血红,既彻底又放肆,只有哪吒这样的天真无畏者,才能做这样快意的英雄,而这样的英雄模板,是所有对自己眼前世界反抗之人的理想偶像。
自刎、复仇、莲花复生与脱离尘世。
哪吒以血腥、暴力、坚决、果断的彻底叛逆者姿态挥剑自刎,在那一剑里,他彻底反抗社会制度形态和传统父权的压迫,并用割肉剔骨的血肉生命来偿还并斩断任何骨肉亲情与血脉责任带来的牵绊(连情感和血脉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抛弃并与之决裂),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全、彻底的反叛者,获得了真正的彻底的自由,在影片中的表现也就是片尾那个不近人情却又充满浪漫主义美感和意境的结局:哪吒永远地离开这个“人世”、抛下红尘俗世中的一切纷纷扰扰、喜乐灾厄、以及自己曾经与身后这个尘世的一切“联结”,到世外去。《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一角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文艺作品中最伟大的(说不定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反叛者和追求绝对自由者的戏剧形象。
一个人真的可以自由吗?到什么情况下、要掰清楚多少系在自己身上的牵绊拉扯(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明显的还是隐性的),一个人才可以算是绝对的自由?《哪吒闹海》无疑给了我们答案,并浓墨重彩地创造了“重生的哪吒”这样一个凝聚着纯粹自由之理想的典型艺术形象。
自刎前的哪吒是不自由的,除了进贡童男童女这样的黑暗社会形态和制度的既得利益者的直接暴力迫害(片中表现为四老龙王逼来的狂风暴雨)、社会群体要求个体顺从旧制度的惯性与奴性的'间接压迫(片中哪吒的兵器被李靖收走导致无力反抗)、中国传统父权的压迫(片中表现为李靖作为中国传统父亲形象,不管是绑哪吒、夺哪吒自由、甚至杀哪吒,哪吒作为儿子都不得不从)之外,还有个人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心压力造成的个体内在压力(片中表现为水淹陈塘关的百姓遭难惨相)、养育之恩的家庭责任(片中哪吒所背负的“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之责)、亲情(情感)与个体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对个体的绑架效果(片中父亲李靖出于亲情不忍心杀哪吒,只能抛下宝剑并无奈地掩面痛哭,这一幕连同百姓们的哭号,对哪吒自刎的主动选择造成最后几根稻草的冲击效果)……这些都是哪吒不自由困境的束缚,如果说前面诸项都是负面的、出于正义和道德的真理而理应被打破的,那么最后三项呢?以上束缚几乎是人世所有存活个体都不可能有能力斩断的束缚。
只要活在这人世上,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自由”,也就是不可能到达真正的绝对自由,这无疑是所有叛逆者悲哀的宿命。死亡是唯一能达到“彻底自由”的出路,然而代价却是毁灭自我、放弃生命、为自己的个体存在画上无可挽回的句号。哪吒可以借莲藕复生,而我们的肉体凡胎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且我们不可能拥有那足够使自己随心所欲去打倒一切障碍的神力。所以,哪吒是我们渴望而不可成的偶像形象,哪吒在狂风暴雨中被逼自刎的悲剧情形是所有人类共同面对的不自由困境,而自刎(以死抵罪,解困陈塘关,割肉还父。即斩断一切社会、伦理、感情、责任、道德的对个人的拉扯和系绊)并重生,以及发挥主体力量“再闹东海”这一英雄般恣意放肆的快意举动,成为我们深埋内心却无法实现的潜意识渴望。
理想与美的双重完美化身
通过最适合创造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形象的动画体裁,《哪吒闹海》中的主人公哪吒以美术造型和精神内核上的双重完美形象与姿态,在文艺作品里帮我们实现了不可能完成的理想,也成为了一个凝聚着永恒生命力和热烈的理想美的“典型”、一个纯粹的美的偶像。或许这也正是许多国内某些摇滚乐队热衷于以哪吒作为精神图腾或自喻形象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闹海》体现着新中国新时期以来真正的本民族审美理想,而不是照搬照抄来自外国文化的审美价值观,不是现下市面上流行的外国商业产品的精神山寨品。这样的作品成为被本国动漫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束之高阁的存在,实在令人不能不扼腕叹息。
《哪吒闹海》读后感1
寒假里,我读了《哪吒闹海》这个故事。故事讲东海龙王作恶多端,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后来,哪吒打抱不平,教训了东海龙王,打死了龙王三太子,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东海龙王不应该这么骄狂,称霸一方。当初,他要是不害人,不作恶多端,三太子就不会被哪吒打死。不光是作恶的东海龙王,凡是胡作非为、作恶多端的坏蛋,他们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读《哪吒闹海》这个故事,我还学到了很多好词佳句。好词是:“作恶多端,兴风作浪,决心,法宝,滔夭巨浪,胡作非为”:佳句是:“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龙。”“夜叉钻出来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圏,向夜叉扔去。”这些好词佳句我会记在脑中,并学着运用。读完《哪吒闹海》,我真是收获不少。
今后,我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特别要读名家名篇,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好作文,做一个有爱心、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哪吒闹海》读后感2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才生产,可是生下的不是孩子,而是个大肉球,李靖以为夫人生了个妖怪。一剑将肉球砍成两半,谁知里面竟跳出一个小男孩儿,一落地就扑到李静怀里喊“父亲”。
这时有家丁来报告说门口有道士求见,李靖将道士请进来,只听道士说:“我是太乙真人,想收将军的三公子当徒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没等李靖开口,小男孩儿就已经跪在地上拜师傅了,然后太乙真人给小孩取了个名字叫:哪吒。太乙真人对哪吒说:“师傅下山走得匆忙,没准备什么礼物,这混天绫和乾坤圈就送给你吧”!说完便飘然而去。李靖有点儿隐隐感到这个儿子不是凡人。
哪吒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到东海边玩耍,那时天气十分炎热,他索性跳进海里游泳。他这一游不要紧,把东海龙宫都给震动了。龙王就派巡海夜叉去看看上面发生了什么事儿。夜叉想把哪吒制住。他一言不发,举起兵器,向哪吒打去。哪吒一看,随手抛出混天绫,打死了夜叉,然后龙王派出三太子来擒拿哪吒,可没想到哪吒三两下就把三太子打败了。龙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向玉帝告状,派天兵来拿哪吒。李靖自己知道这件事儿大怒,哪吒便在父亲面前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会连累你们”。说完拔剑自刎,龙王见哪吒已死,这才撤兵离去。
最后,哪吒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新活了过来。
这篇故事讲了一位勇敢的小男孩儿,从小就有强大的本领,除了自己闯下的大祸一人当也体现出了哪吒的孝心。
《哪吒闹海》读后感3
我特别喜欢《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因为它描述了一个神奇、勇敢的小英雄——哪吒。
他神奇是因为他在李夫人的肚子里待了三年半,出生时还包在一个肉球里。哪吒颈带乾坤圈,手提火尖枪,腰绑混天绫,脚踩风火轮,还有三头六臂的本领。哪吒自杀后,他的师傅挖了几节嫩藕,摘了荷叶、荷花摆成人的模样,把哪吒复活了。
说他勇敢是因为他爱打抱不平,敢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他面对丑陋凶残的夜叉毫不畏惧,用乾坤圈打得夜叉落荒而逃;哪吒面对蛮横无理的龙子浴血奋战,龙子被打得魂归西天;面对祸害百姓的龙王哪吒面无惧色,用乾坤圈把龙王打得嗷嗷乱叫。
我一下子读完了这个小故事,我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当我读到哪吒出生拜师时很激动,我想哪吒是个奇人啊!当我读到哪吒怒杀龙子时,我的心跳加快了,那时恨不得跳进书里和哪吒一块儿打龙子;当我读到哪吒自杀救民时,我失望极了,眼泪也随之而下;当我读到哪吒复活时,我又开始高兴了,哪吒最终还是活了过来!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沉思,社会上需要有很多像哪吒这样一身正气的人。我们虽然没有哪吒的三头六臂,但是我们要敢于作斗争,要学会说:不!以前有许多高年级的大哥哥欺负低年级的小弟弟,我不会吭声,现在我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挺身而出的。
我喜欢哪吒,我也要做一个像哪吒一样勇敢、敢作敢当的人。
哪吒闹海课文原文
版本一
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李靖(jìng),皇帝派他镇守东海边的陈塘(táng)关。
李靖有个儿子叫哪吒。哪吒生下来之前,在他母亲的肚子里整整呆了三年。刚生下来的时候,他包在一个肉球里头,圆溜溜的,在地上滚来滚去。李靖说:“这一定是个妖(yāo)怪。”他拔出宝剑(jiàn),向肉球劈(pī)去。肉球裂开了,从里面蹦出一个小男孩儿,白白胖胖的,见了李靖就叫“爹(diē)”,见了李夫人就叫“娘”,还真惹(rě)人喜欢。这时,天上下来一位神仙,对李靖说:“恭(gōng)喜你添了一个男娃娃。这个娃娃很了不起,让我收他当徒弟吧。”神仙边说边拿出一个镯(zhuó)子,一块手帕,交给李靖,说:“这是我给徒弟的礼物,这镯子叫乾坤(qiánkūn)圈,这手帕叫混(hùn)天绫(líng)。”
哪吒七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炎热。哪吒来到东海边洗澡。他拿出混天绫在水中一浸(jìn),海面晃了一下;又用混天绫在水中一搅(jiǎo),海上掀起了大浪,把东海龙王的水晶宫震得东摇西晃。
龙王正在龙宫里睡午觉,突然感到天摇地动,连忙叫他的儿子敖(áo)丙(bǐng)带上夜叉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敖丙他们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用手中的红手帕搅起了一个又一个大浪。敖丙又气又急,对手下人嚷道:“快去,把那个小孩儿给我杀了!”
夜叉举起斧头朝哪吒奔去,对着哪吒就劈。哪吒连忙一闪,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正好打中夜叉的脑袋。别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却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打死了。
敖丙一见,大叫一声,举起手中的枪,用力一挥,海水便卷起了巨浪,向哪吒扑去。哪吒轻轻一跃,跳到了半空。海浪从他脚下汹(xiōng)涌而过,扑上了海岸,漫过了海堤(dī),顿时淹没了海边一个渔村。
哪吒叫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胡作非为?”
敖丙傲慢地说:“我是东海龙王的`太子,你搅翻了我们龙宫,又打死了我家夜叉,我现在就要你的命。”
敖丙说完,举枪就剌。哪吒让了他好几次,敖丙就是不放过,卷起一阵又一阵的巨浪扑向哪吒。巨浪把海边的许多村庄都淹没[mò]了,冲垮(kuǎ)了房子,冲走了牛羊,冲毁(huǐ)了庄嫁,村里人纷纷四散逃命。
哪吒十分着急,就把混天绫朝敖丙一扔。混天绫化成一团团火焰,把敖丙紧紧围住,让他怎么也逃不掉。哪吒随后又抛出了乾坤圈,一下子就把敖丙打死了。
版本二
龙王听说自己的儿子被打死了,又气又急,怒冲冲地赶到将军府,恶狠狠地对李靖说:“你生的好儿子,竟敢打死我的太子,快让你儿子来偿(cháng)命。”
哪吒听说龙王来了,就从里面出来,对龙王说:“是你儿子不讲道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杀我,还发大水淹了好多村庄。我让了他好几次,最后没办法了,才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谁知他那么不经打。”
龙王咬牙切齿地说:“我的儿子能让你白白打死吗?我现在就要你的命,为我儿子报仇(chóu)。”
龙王伸手就向哪吒抓去。哪吒轻轻一闪,龙王扑了个空。龙王摇身一变,化作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地向哪吒咬去。哪吒拿出乾坤圈,在龙王身上轻轻一打,疼得龙王龇(zī)牙咧(liě)嘴,在地上直打滚。哪吒一跃就骑到龙王脖子上,举起乾坤圈。龙王知道乾坤圈的厉害,大叫“饶命”。
哪吒说:“我可以饶你。我问你,你儿子是不是罪(zuì)有应得?”
龙王说:“是,是。”
哪吒又问:“你还敢不敢要我给你儿子偿命?”
龙王说:“不敢了。”
哪吒这才放了龙王。龙王一边逃,一边恶狠狠地说:“你等着吧,我要请南海、西海、北海的龙王一起来,把陈塘关变成汪洋大海。”
这个东海龙王,真的请了南海、西海和北海的龙王,带着许许多多虾兵蟹(xiè)将来了。龙王们二话不说,翻滚着巨浪,向陈塘关扑来。海浪翻过城楼,淹没了城里的房屋。人们纷纷爬到屋顶上,哭爹喊娘。
眼看着海水越升越高,再这么下去,陈塘关的百娃都会葬(zàng)身水中。哪吒挺身而出,对东海龙王喊道:“打死夜叉的是我,打死太子的也是我,把你打倒在地的还是我,跟陈塘关的百姓没关系。你放过他们,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龙王狞(níng)笑着说:“要我放过百姓可以,不过,我要杀了你,为我儿子报仇。”
哪吒说:“不用你们动手,我自己来!”说完,抽出宝剑就自杀了。四海龙王一见哪吒死了,也就收回了大水,退兵回去了。
哪吒的师傅听说哪吒死了,不慌不忙,到荷花池里摘了荷叶、荷花,又挖了几节嫩藕,摆成人的样子,大声叫:“哪吒!哪吒!快快起来!”那荷叶、荷花和嫩藕马上变成了哪吒,好像刚刚睡醒。
师傅又给了哪吒两件宝贝:一支火尖枪,两只风火轮。哪吒手提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走起路来就像飞一样,他的本领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