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动画三个和尚经典语录 正文

动画三个和尚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16 02:24:05

摘要:基于我国原创动画影片表现形式上存在的缺乏民族特色的一些问题,本文以动画影片《三个和尚》为研究对象,从造型,色彩和构图三个方面剖析表现形式中的水墨写意风格元素,并运用分析、比较、例证等研究方法,探讨水墨写意风格与民族化的动画角色塑造、提高影片艺术质量等辨证关系,总结出水墨写意风格与现代动画的契合点,期望为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设计与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动画;表现形式;水墨;写意风格

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制作的《三个和尚》动画艺术片,曾获得过丹麦第四届欧登国际童话影展银质奖等多项殊荣。《三个和尚》取材于中国民间寓言故事。内容决定形式, 《三个和尚》在动画的表现形式上,运用了中国水墨画中的“写意”手法,其笔墨的洗练与高度概括与故事情节本身的诙谐、幽默相得益彰,并使整个影片达到了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

一、《三个和尚》造型中的写意风格

无论是场景造型还是人物造型, 《三个和尚》在艺术表现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运用了水墨写意画中“不似之似”,“以形写神”的风格特点。水墨写意画造型上在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主要目的,将自然物象作大胆的取舍、概括、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处理,着重突显神韵之精华。 《-个和尚》可以说是运用简练处理手法的典范,一切琐碎都在画面中消逝,但给人的感觉并没有缺少什么…。

场景造型上,写意画以粗矿神似著称。动画主要是依靠线条来勾画角色的形象与动态的单线描绘的图画,线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动画的质量,因此动画对线条要求很高,要准、挺、匀、活,而这也是写意画对线的要求。《三个和尚》的山,水,太阳等的造型中,线条简洁明快,笔笔到位,并采用了写意的手法勾勒出非对称的佛像,水桶等造型,使画面富有动感,诙谐幽默;在柳树的刻画中,通过洒脱写意的线条绘出枝条的微微摆动,表现出三个和尚和好后轻松快意的场景。

人物造型上,其形象具有强烈的个性,寥寥几笔,气韵生动,随意洒脱却又神情俱现,极具水墨写意画的表现力阻1。片中人物简练、凝括,在对形象特质的提炼、变形中完美地把传统与现代揉和在一起,而水墨写意画中讲求“意象造型”,这与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要求遥相呼应,作者用最简单的故事、最简单的线条、最简单的形式,连音乐都被精简成了几声木鱼声,但就是让人不舍得遗漏一个镜头。寥寥几笔就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三个和尚》人物的高矮胖瘦,轻松夸张的形象与周围写意的环境相辅相成,有力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三个和尚》色彩中的写意风格

色彩上,写意水墨画的赋色,讲求“随类赋彩”,多注重物象的固有色,较少考虑光源色和环境色。片中全部运用单纯的固有色概括的表现山水,人物等对象,但不失色彩的虚实变化。写意水墨画,色彩的选择并非画家随意而为,也是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的,画家把情感跟物象的固有色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随兴而不随意, 《三个和尚》中的和尚看似简单的衣服颜色并不是随意设定,黄色对应胖和尚,对比小和尚的红色衣服,具有更强的扩张感,让人物更加憨态可掬,蓝色的收缩感让瘦和尚显得更加骨瘦如柴。片中多次运用了“红”与“绿”简单补色对比,反映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环境特征。如救火场面的描绘,天空被简绘成了红色,不仅表现了火光的颜色,同时与绿色的地面进行补色对比,显得画面刺眼压抑,更加反映出救火的紧张与危急;红衣的小和尚在绿地上打坐,使人物更为突出,并让观者也能感受到庙宇内肃穆和压抑的气氛。《三个和尚>中假定空间的运用:在空间上,该片吸取了中国画的“写意”表现方法,利用空白形成“虚境”,产生“像外像”,让观众在头脑中想象出人物所处的假想场景环境。其中有两个镜头,虽然背景同样都是空白的,但其中一幅画有两只飞动的小鸟,从而使人产生的是天空的想象,一目了然是室外空间。而另一幅画面因为烛台与神龛的存在,让观众“看到”的却是寺庙的殿堂。这种实际上不存在的空间假定,也是和动画人物的假定性相一致的,使观众通过背景空间,了解了角色所处的位置。

三、《三个和尚》构图中的写意风格

构图上,水墨写意画把构图叫做经营位置,画面是需要精心的安排、严谨的分析的,是需要用一种全局整体的观念来控制的哺1。而在动画作品中,构图是围绕作品的立意展开的。对于具体的`构图方式,需要整体处理画面的关系,同时兼顾画面的主次和疏密虚实变化。在构成的要素上,水墨写意画在表现明暗、前后、主次的时候更多的是运用线条的对比、面的对比,以及线条的穿插o面的穿插。在《三个和尚》中,尽量片中事物压缩在一个平面之内,采用散点透视使画面均衡,避免“近大远小”,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把舞台竖起来,使前后角色的动作都能被观众看到旧3。而采用这种有别于西方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平面和“写意”。近处的人,远处的山,山上的庙,山下的水,一动一静,一高一低,线条的粗细变换,颜色的虚实结合,在画面的构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具有水墨写意画的构图韵味,使动画更加耐人玩味。水墨写意画构图十分注重画面的虚实、疏密等对比关系,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并善于留白等来表达背景和意境,其中“留白”是集中、概括、提炼的结果,因而它可以表现更多的东西,扩大境界,引起联想口1。《三个和尚》中采用了大量留白的构图方法,片中并未过多的刻画路面,却通过富有墨韵的淡黄色石阶随着角色的行走零星的点缀在周围,让人一眼就明白是在山路上,不但突出了角色所处的位置,并留给了人们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体现了中国写意水墨画所特有的张力。

结语

《三个和尚>运用水墨写意风格将故事内涵中的幽默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三个和尚》的研究,发现水墨写意风格与动画中造型,色彩和构图中的存在着许多相通与契合之处,对于以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为题材的动画作品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因此,动画制作人员要继承中国水墨写意风格的表现手法并在动画作品中将其发扬光大,运用自己的民族艺术风格强大中国的动画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建成影视动画创意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30

[2]蔡友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国式动画造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8(~-期):87

[3]余孟杰,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7.11:6

[4]孙德惠/李罡,论动画影视艺术中的空间节奏.学术论坛[J].2008(第五期):28

[5]周晟,中国水墨写意画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指导意义,书画艺术[J].2006(第五期):94

[6]於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33

[7]黄缨,无形有意无语有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5: 23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但到了现在,变成“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怎么说呢?

方法一:由于路很长,一人一天挑一缸就累了,所以没人愿意挑水。于是,三个和尚商量来个接力赛,每人挑一段,第一个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第二个继续挑,再转给第三个,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大家都不累,水也很快满了。这种协作的办法叫“机制创新”。

方法二:老和尚把三个徒弟叫来,说立下了新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人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水缸就满了。这 叫“管理创新”。

方法三:三个和尚商量,把山上的竹子砍下来打通连在一起,再买个辘轳。一个和尚负责把水摇上来,第二个倒水,第三个和尚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水缸也很快灌满了。这就是“技 术创新”。

由“没水吃”到“水多得吃不完”,关键在于发扬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故事新解,给人新的启发!

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里有一条就是讲的团队协作精神:一群优秀的人,这样组成的团队是拥有最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团队。而在它背后支撑他们每个成员的巨大力量,便是可贵的团队精神,一种深入灵魂,指引心灵,激人奋进的精神。如果非得说有什么力量是无坚不摧的',那么就是有具备这种精神的最强的团队了,而个体也只有在这样的团队中,才可能发展的更好。

《三个和尚》风格独特、新颖,富有童趣,它不仅在于增加了儿童对善恶的具体认知,更重要的是,童话中所蕴含的“转变”提高了儿童战胜恐惧的信念。

《三个和尚》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终于恢复了生机。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渴极了,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让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于是两个人抬着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时候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间,两个人就推来推去,谁都不想多出一点 力气。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没有水了。小和尚和高和尚让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两桶水被喝了个精光。

后来谁也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柳枝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打翻烛台,燃起了大火。和尚们慌了神,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

三个和尚的故事启示

三个和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小朋友们不要向三个和尚学习,一定要有责任感,共同出力。

附加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