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许广平两地书语录 正文

许广平两地书语录

时间:2024-10-12 00:31:52

鲁迅先生一生中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融讽刺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尤其是他的打油诗辛辣有加,妙趣横生,且人木三分。如鲁迅先生曾写的《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XX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格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如话,生动形象。

鲁迅先生还曾写过两首鲜为人知的打油诗。这两首诗在建国后出版的鲁迅诗歌欣赏册子中极少选有。

这两首诗都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首是咏大学者钱玄同的。诗曰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以肥头,抵挡辩证法。

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反封建文化的先锋,曾以金心异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过不少激进文章。其中有一篇主张人超过40岁就应统统***,从而使社会年轻化。而后来他却不能与时俱进,退化为保守主义者。作为一名北大教授,钱玄同还曾扬言,北京大学要开设辩证法课,除非砍掉他的脑袋。鲁迅先生与钱玄同曾是好朋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鲁迅在钱玄同的敦促下创作的,发表于钱玄同编辑的《新青年》杂志。后两人因人生观、社会观不同而分道扬镳。鲁迅先生用寥寥20字,便将钱玄同先偏激后保守那可笑的面孔刻画得惟妙惟肖。

鲁迅的另一首打油诗是咏资深编辑、翻译家赵景深的。诗曰可怜织女星,化作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赵景深是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编辑,扶植过许多文学青年,有不少作家的处女作就是在他主编的刊物发表的。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但由于对外文不是十分精通,所以他的译作中时有错误出现。一次。他将MILKEYWAY(银河)误作牛奶路。又一次他将ZENTAUR(半人半马怪)译作半人半牛怪。鲁迅先生对赵景深译作中的这两处错误,写了以上这首打抽诗。善意地嘲讽、批评了这位翻译家治学上的不严谨态度。

鲁迅曾留下了大量的书信,现存有1455封。这些书信不仅记述了鲁迅的友情、亲情传达,文债往还等,聚焦世事、人情、学问,不仅洞悉,而且常常不迸现出思想的火花,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上海实危地,杀机甚多,商业之种类又甚多,人头也是货色之一。他这样揭露一些丑人:连寻人广告,也有自己去登借此扬名的。他厌恶那些才子,扭扭捏捏没有人气,不像人样,虽然改穿西装了,内容也并不两样。鲁迅热爱关怀青年,是柔石一类的青年,但他也鞭挞另外的一种青年:近十年中,有些青年,不乐科学,便学文学,不会作文,便学美术,而又不肯练画,则留长发

读这些书信,可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更为真实全面的鲁迅,一个圆整而非平板的鲜活的伟人。

有趣的是,鲁迅在信尾所用的问候语常常十分俏皮,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写信,自然少不了在信尾写上问候语的。鲁迅早期的信多用文言文,结尾常用此颂曼福、即颂时馁等句。后来,鲁迅用白话文写信,如收信人从事着译工作,信尾写的是即颂着祺、即请撰安等句。是教师,用并请教安;是学生,用即颂学安。如是夫妇,便即请俪安。如是离家在外者,用即请旅安。写给母亲的信,要恭请金安。如果在春节时写信,会即颂年禧;若是春夏季节写信,就用并颂春祺、顺请暑安。此外,鲁迅还根据不同的信,在信尾写日安、时安、刻安等问候语。

鲁迅曾写给许广平不少书信,仅《两地书》原信就保存下来了68封。这些书信中,体现着鲁迅惯有的幽默,信尾问候语也很风趣。1925年7月16日,鲁迅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信中就北京女师大

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封建家长式的统治和许广平讨论,信尾用的是顺颂嚷祉的问候语,祝福她在吵嚷中得到幸福快乐。

1935年7月,作家叶紫给鲁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以便救急。7月30日,鲁迅给叶紫写了一封回信,给了他一些钱,信尾问候语是即颂饿安!如此之出人意料之问候,实在是俏皮得很,凸显出了一个很可爱的鲁迅形象来。

67、拿苛刻的眼光挑剔自己,用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人。

68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例,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69、造化常为庸人设计。

70、成语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现世相的神髓,随手拈

71、世事大

72、(没有研究,但)常不免被逼去做“非所长”“非所好”的事。然而往往只得做,如在戏台下一般,被挤在中间,退不开去了,不但于己有损,事情也做不好;而别人看见推辞,却以为客气,仍坚执要你去做。这样地玩“杂耍”一两年,就都只剩下油滑学问,失了专长,而也逐渐被社会所弃,变了“药渣”了,虽然也曾煎熬了请人喝过汁。一变药渣,便什么人都来践踏,连先前喝过汁的人也来践踏;不但践踏,还要冷笑。——摘自1926年12月16日《书信•致许广平》

73、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摘自1927年9月24日《而已集•小杂感》

74、一个人如果一生没有遇到横祸,大家决不另眼相看,但若坐过牢监,到过战场,则即使他是一个万分平凡的人,人们也总看得特别一点。 ——摘自1932年12月16日《两地书•序言》

75、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 …… 倘说,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的罢。这诚然也说得通的。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还要古。……至于商周时代,这地方却确是已经有了的。为什么倒撇下不管,单搬古物呢?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掉北平之后,还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铜钱来。——摘自1933年1月31日《伪自由书•崇实》 76、……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摘自1933年6月13日《南腔北调集•谚语》

77、今之名人就又不同了,他要抹杀旧帐,从新做人,比起常人的方法来,迟速真有邮信和电报之别。不怕迂缓一点的,就出一回洋,造一个寺,生一场病,游几天山;要快,则开一次会,念一卷经,演说一通,宣言一下,或者睡一夜觉,做一首诗也可以;要更快,那就自打两个嘴巴,淌几滴眼泪,也照样能够另变一人,和“以前之我”绝无关系。净坛将军摇身一变,化为鲫鱼,在女妖们的大腿间钻来钻去,作者或者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如果这样变法,还觉得麻烦,那就白一白眼,反问道:“这是我的帐?”如果还嫌麻烦,那就眼也不白,问也不问,而现在所流行的却大抵是后一法。——摘自1933年7月25日《准风月谈•查旧帐》 阿袁按:据著名神

78、便是商家,柜内的“不二价”的金字招牌也时时和屋外“大廉价”的大旗互相辉映,不过他总有一个缘故:不是提倡国货,就是纪念开张。 ——摘自1933年8月4日《准风月谈•豪语的折扣》

79、民国以来,有过许多总统和阔官了,下野之后,都是面团团的,或赋诗,或看戏,或念佛,吃着不尽,真也好像给批评者以证据。 ——摘自1933年10月19日《准风月谈•外国也有》

80、近二年来,一切无耻无良之事,几乎无所不有,“博士”“学者”诸尊称,早已成为恶名,此后则“作家”之名,亦将为稍知自爱者所不乐受。近颇自憾未习他业,不能改图,否则虽驱车贩米,亦较作家干净,因驱车贩米,不过车夫和小商人而已,而在“作家”一名之中,则可包含无数恶行也。 ——摘自1934年4月12日《书信•致姚克》

81、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然而又心怀不满,骂他的莫名其妙的对象曰“妈的”!但是,那吐唾沫和大叫一声的人,归根结蒂还是大人物。当然,沉着切实的人们是有的。不过伟人等等之名之被尊视或

82、 中国人的确相信运命,但这运命是有方法转移的。所谓“没有法子”,有时也就是一种另想道路——转移运命的方法。等到确信这是“运命”,真真“没有法子”的时候,那是在事实上已经十足碰壁,或者恰要灭亡之际了。运命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的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摘自1934年10月23日《且介亭

83、在受难者家族中,无女不如有女之有趣,自杀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但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