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陈式太极拳经典语录 正文

陈式太极拳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05 11:25:00

杨式太极祖,五洲永记铭。

清末广府城,蕴育一杰英。

自幼习洪拳,武德令人敬。

三下陈家沟,十载学艺精。

授拳瑞王府,太极名北京。

天下群英会,露禅无不胜。

史称杨无敌,太极显雄风。

声传紫禁城,名达万寿宫。

威震京华地,誉满全国中。

王公争拜师,绵拳妙无穷。

日夜教徒忙,自创杨太极。

子孙秉祖志,太极传万里。

阴阳相济好,男女老幼宜。

强身又健体,活血还顺气。

柔中寓刚技,绵里藏针术。

四两拨千斤,避强击弱处。

弟子遍天下,美名杨四方。

广府千载秀,太极万年昌。

注: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别号禄缠。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河北古代十大名人之一。清代直隶广平府闫门寨村人。自幼爱惜武艺,先学长拳、洪拳等外家拳。后到广府城推车卖煤土,在太和堂看到一流氓到药店闹事,被一绵拳高手轻轻一推跌倒街上。露禅看到后敬佩不已。后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习拳艺,功力大进。一次,陈家师兄弟多人与之较量,皆败于他的手下。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先生所传精髓。艺成时,他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后经广府人武禹襄举荐到北京瑞王府教拳,后任旗营武术教师。因为武功高强,故有“杨无敌”之称。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其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而这时陈家的太极拳却仍在陈姓内部传递,所以当时的.武术传人杨季子写的诗中,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的句子。

所传拳术有“凌得起筋,万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风格匀缓、柔和、舒展大方”,精髓为“松”与“沉”。

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经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如民国初年有人所编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等,也由此衍化而来。宫白羽武侠小说《偷拳》和由此书改编的电影《神丐》,就是根据上述杨露禅学艺 故事虚构创作的。

后来,杨露禅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传杨式小架太极拳于满族人全佑(1834—1902年),全佑之子鉴泉后从汉姓吴,他将父亲传授的杨式太极拳修改定型,自成一家。此拳的特点是:重神静,长柔化,马弓步时呈川字形和身稍前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后时,宁静而不忘动,架式大小适中,动作紧凑 柔和,神志舒静。在社会上流传后,被世人称为“吴式太极拳

第一篇

全世界,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跳高、还有的喜欢跳绳,但我最喜欢的是武术中的一种——跆拳道

跆拳道起源于韩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韩国的民间武术,现在非常的普及,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都能看见跆拳道运动员矫健的身影。我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所以爸爸就把我送到了完美跆拳道训练班,从此,我就与跆拳道结下缘份,渐渐地喜欢并爱上了这一项运动。

接下来两年的每天下午五点半,我都会穿着一身干净的道服去训练场。到训练馆集合完毕之后,我们首先绕场跑七圈,然后再做准备活动,这些主要是把自己的.身体的四肢活动开,接着我们会分成三组,一组拿一个靶,每人轮流地踢,踢满五圈再换另一个人拿靶,再蹋,再换……记得有一次,该我踢靶了,我猛的一脚踢过去,靶飞了,只见我的脚很快地肿了起来。记得还有一次,我和周宇打实战,我们穿好护具、戴好头盔,比赛开始了,我们打得很猛,几个回合也不分胜负,我趁周宇不注意的时候,飞起一脚把他踢倒了,我终于赢得了这场艰难的比赛。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去遵义体育馆观摩少年跆拳锦标赛,那天早上,我们坐着一辆黑色的轿车来到遵义体育馆。体育馆的面积很大,四周的看台上已经坐满了观众,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正中央的场地。比赛开始了,会场很安静,这时,一位选手趁另一个不备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给对方上了一个“黄金头部”,取得第一回合胜利。这一天,整整打了几十场比赛,所有运动员都非常的勇猛,比赛打得很激烈,每个回合下来,台下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跆拳道既让我锻炼了身体,又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果敢,我一定要好好的学好它,争取在下一届比赛中拿一个名次,为我们绥阳队争光。

第二篇

是一种用来自卫和见义用为的东西。而卧真正的爱上了无数折中东西。

太极拳大家肯定都听说过,而太极拳也分好几种:陈氏太极拳。赵氏太极拳等等,而太极拳中最有名得就是“陈氏太极拳”了。

陈氏太极拳世代相传,名师辈出,而享誉当代武林的是陈家沟第19代传人陈小旺,陈式太极拳速以黏举此拳有刚有柔,刚柔相聚。叙法相变快与慢相渐。这也就是陈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每次看到这刚柔相聚的太极拳,我心中就有种不敢侵犯的感觉,如果达到最好,应该是滑入泥,黏如掉,动如流水,静如山。

说完了太极拳,该说说咏春拳了了,提到咏春拳我们就会想到叶问这位永春的创始人,永春主要已近身攻击为主。咏春拳主要是用掌去攻击,而咏春拳是禁止踢高腿的。

双节棍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武术,它刚柔并列,每次看双节棍的表演视频都会让我眼花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爱武术了吧。

1、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

2、十三势者,一炁之演练也。

3、妙手一着一太极。

4、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5、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6、拳不敌法,法不敌功。

7、练习十三势必须与一炁相结合,否则便是死架。

8、一开—合,有变有常。

9、道法自然。

10、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

11、听劲有二:一称外听,一称内听。前者系指推手时以手去听对方之劲炁而应答随化;后者系指盘架时以灵去听自己之劲炁而合关窍玄机。

12、十三势既喻八卦、五行,就不能忽略卦气,就不能不知生克。不知内窍外穴,强配呼吸而练,怎么不出气病。

13、脚踩阴阳手划圆。

14、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15、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16、中定者,九宫也,为先天之元炁之所藏。亦即真炁穴之位。上对夹脊,下对尾闾,与灵性涌泉呼应契合。

17、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18、天下之武术,莫不存有此十三势。

19、拳势之伸缩变化,步法之进退穿插,皆依元炁而生化。

20、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21、阴阳明而手足得其用,虚实定而攻守得其宜。

22、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23、十三势之外形要求,固为沉肩、坠肘、松腰、坐胯,如不能使神经、筋脉、骨节之元真扭结不散,随着伸缩钻翻,贯注于内窍外穴,仍难生效。

24、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25、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

26、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27、天人合一。

28、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29、太极拳十三势,捧、捛、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实即八卦、五行之合称。

30、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31、迈步时,应以尾闾上下对直,并与支持身体重心之脚跟相合,身体才能正直,不偏不倚,中劲相聚,神炁贯顶,此为三元步法。

32、太极拳要慢要松,旨在内听自己之炁机,流行全身。结合窍穴之玄妙。这是练成内功的'秘诀。

33、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34、十三势八法,为后天八卦,故其形象圆。即一切动作,都在圆中生化。

35、鼓荡内敛者,一炁分合也。即先天化后天,后天合先天意。

36、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37、无形支配有形,是政治之秘;有形控制无形,是练功之秘。

38、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39、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40、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41、一阴一阳之谓拳。

42、一伸即变化,一缩即凝聚,是即太极。动而生八卦,静而归一炁,这就是太极拳。

43、分者,拳势之变化,属演绎,目的在于走化黏随;合者,劲炁之凝聚,属归纳,目的在于攻人发放。

44、拳术一道,首重中和。

45、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46、势者,内含炁机,是活的;架者,则无生机,是死的。

47、《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8、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49、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阻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

50、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51、太极拳利用圆中之劲,旋弹于敌,这旋弹劲为八势合一,即后天还于先天,故发人而不见其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