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佛修心心经典语录 正文

佛修心心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20 06:15:43

文字能带给我们的意义,不单单只是承载了一些信息的输出与馈赠。更是跨越见证着,每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与所有崛起还有失落过的文明或印记,深深烙印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

这么一种最为古老的遵循。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并传承给到我们的东西,用无双智慧与文明的结合,留下了最为宝贵的东西。

其实也是我们人类活着的所有意义。

文字的美,它除了能使精神上得到种智勇无双的交际与交流的大幅度提升,也是我们心灵港湾上与精神的寄托,唯一可以释放全人类的方法。就像我们中国书法撰写一样,其它国的家可能叫书道,它之所以能称之为法,就是因为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磨练锤炼。所达到一种客观美,能让所有人都认可的那个美感,就是我们老祖宗所留下最为珍贵的东西。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太多精致的东西了。都需要我们用心的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就像我喜欢用思想来,专研这文字一样。

每一字每一段落每一页篇章,都能给人带去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

自古忠孝难两全,可我们,还是要相信大自然,终归会回到人类,心灵最美的那一刻。与你所向往的阳光,和所有远方的梦想。

因为我们也会有老去的一天。

只要年轻时付出过,无所畏惧过什么,什么得失,什么不古,等到将来我们真的老去了,在那个叫做回忆录的匣子中,我想至少也是装满了满满的吉祥与安康,幸福与快乐,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能给到人心如止水宁静致远。大道至简,“厚德”,以载物。

生活中的砥砺前行,就是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无谓付出的一种精神。至少这是我们中华文明史上五千,渊源流传永远都无法磨灭的一种,大无畏精神。

不论人心是否险恶,不论人情是否真假,也都不要求是否表里如一,至少在大时代的.趋势下,以这样一种方式的澄明,还能让其看到,未来希望无止境的横生。

人心若抱怨,思想若浮躁,秉性脾气若暴躁,又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面对错与得失之间,在面对与现实之间的冷暖需自知,利益之间的人心熏陶,是若凉了一个人的心,想要能再去捂热,也是一件没那么容易的事了。

一边是得对未来人生的构造,一边又得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推进。来买下一笔又一笔,所付出过沉重代价的单。还得不能有抱怨,埋怨,憎恨,以及喜怒哀乐甘苦与共的人生,一切的一切,通通都得是你自己来尝。

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除了自身所肩负的担子,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华传统美德,我想所谓的担当也就莫过于此了!

有时想想,真的很累。在面对你独自一人所走出来的这条康庄大道上,是既不能后悔、又无处去诉说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与心得和想法,有时需要的却也只是、一眨眼间的功夫,所有一切就能烟消云散。

只是有时,走着走着就能懂了。只是有时候,说着说着也就明白了,想着想着也就能通透透彻了。真假也好,善恶也罢,或许当一个男人,能够以最为正确的一种方式来,面临你的事业,并正确的来对待你自身所选择或道路曲折的跌岩起伏,知行不易,荣辱与共。

开始懂得并学会在你内心深处,逐渐种下一颗生命顽强不息的坚挺与刚硬的种子。等到了那时,心若向阳,也就悲伤无谓。“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怒哀”,耕耘一份,收成一份。

一个人付出了多少,岁月必然会给到他,该有的得到。在往后的生活层面上,路慢慢兮,其修远兮。面朝心胸大海,春暖花会开,没有距离的终点,也不会有时间的终点。

因而人生,原本就是一场长途跋涉的修行。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把心静下来,在苦涩中,一点一点的品尝出,甘苦与共的心酸与苦楚,换作沉淀。

所以接下来将要面临的,就是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回忆曾几何时,你也是一个能笑对蹉跎的人。笑对天涯笑对似水年华,笑对如梦人生,可笑对青春放荡不羁,笑对今生无拘无束。

无话不谈,无话不说。

说好执之之手,策马奔腾四海为一家,比翼双双飞,与之偕老不负三生缘来到,转眼光景流年也是难舍又难分。

卿又可曾知晓一转身,即是一辈子。

看似命运简简单单,不苟一丝。还是余生的确太过漫长?唯愿你能安好一切,足踏一心归来喜,诗情画意里山水为杰,鼓作春风十里嵌东来。

如果经年没有遗憾,没有波澜,愿你在过得美满过得幸福些,不要再成为陌路人了。

佛修一颗心,人结一面善,禅意皆如来。八方容万物,天地玄黄宇宙无极道自然。问道求学靠自持,戒律有清规。温书一本曰子曰,学而以时习之,不亦乐乎也。

无树菩提本无根,何处人尘埃。明镜亦非台前卦,一卦生万象,二卦生五行,三卦生八卦,卦易有挂分阴阳,阴阳行运轮流转风水。

风水有分凶险善恶轮回倒乾坤。

乾坤煞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三煞九莲。三煞有分七魄与三魂,七魄阴阳归太极,太极有宗师。一物终归降一物,一物终归降一物,秉持人间正道即是刚正不阿也。

佛法中的“金刚”一词有二义:一是坚固、不可分离之义。如密宗“金刚乘”、“金刚持”之“金刚”,就是象征理识不离、智慧方便不离等等。人体的意识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一分离人就死了;阴阳是不能分离的,很多东西一旦分离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密宗金刚乘就是利用人体规律来修炼。人身上有整个宇宙间的 25 种对立双合物,成双成对的阴阳。修密宗的就是根据事物本身阴阳不可分离的规律来修炼的,所以叫做金刚乘。二是指一种坚不可摧、威力无比的武器——金刚杵。欲界三十三天天主因陀罗(俗称玉皇大帝)是欲界的天人, 寿也很长,神通也很大,他手里有一件武器叫金刚杵。有一个传说故事中讲道因陀罗率领天兵天将与阿修罗作战时手持的武器就是金刚杵。据说因陀罗抛出金刚杵, 如雷电霹雳,能炸平石山,使阿修罗孕妇闻声而个个流产。因此佛法中用“金刚”来形容能破执断惑、无坚不摧的般若智为“金刚智”,把禅的最高境界称作“金刚禅”。

那么用金刚智所破的“执”,只得是什么呢?

“执”也叫“执著”,是指与世俗的智见联系在一起的迷妄观念,分为隐、显两种,也就是细微的一种和明显的一种。明显的一种“执”,称“见惑”, 见道以后就可以把这种妄念消除。但渗透在习性中的相当顽固的东西是隐分的,其隐分执实习染的彻底破除之日,就是成佛之时,需要很长时间,到见道以上经过十地才能破除。“执著”从性质上分只有执长、执断两种。“执常”也叫执“有”,“执断”也叫执“空”,但其本质都是“执实”。“执”就是认定、“抓紧不放”。比如认为钱是可爱的,权是可爱的,利益是可爱的,都是需要的,都是真真实实的,用手抓得紧紧的,这就是执著。如爱执,就认定其爱的对象是可爱的,是真的,其思想感情就像一双手紧紧抓着爱的对象不放,这就是一种执著。佛说“空”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一切事物的假面貌。有一位哲学家说得很透彻,“美女”就是花容月貌后面隐藏的骷髅。佛法就是揭露这种本质,让人们看清事物的真相、骗局和虚情假意。人们也许会说,我们所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到的都是真的,这怎么能说 “假”、怎么能说“空”呢?对这种“真实”佛家从不否定。佛亲自说过:“世人与我争,我不与世人争,因为是人认为‘有'的,我也认为‘有',世人认为‘没有'的,我也认为‘没有'。”那么佛经上说的“假”和“空”是什么意思呢?佛经上所说的“假”和“空”是从真谛的角度说的。这种“假”和“空”的真正体验性的理解,要靠无分别真智的产生,并非世间俗智所能达到。我们所能理解到的“假”和“空”,只能从概念上来理解,不是体验性质的,所以不深不透,真正的悟空要靠无分别智的产生。“假”是指我们所能看到、摸到、感觉到、体验到、认识到的这个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感性世界。对这类事物和现象,心理和感觉正常的人都能做到符合实际的判断,从世间俗智的角度来看是真实的,所以称作俗谛。如果否定俗谛、事谛,就是否定佛法。因为佛家的轮回转世、因果业报、积德行善、修持证果、四身事业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缘起现象的确认基础上的。只说空假而抛弃事法者是对佛法没有真正理解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龙树所说:“宁可执有,不可执空。”如果不分场合,说一切都是空的,什么道理都不讲了,善恶也不讲了,那还能行?在这种情况下,宁可不讲空,也得讲有。“空”是更高的境界,所以不能一看到《金刚经》中讲一切都是空的,就把一切都否定了,以后觉得一切都没有了,什么都是空的,结果道德也不讲了,善恶也不讲了,修也不修了,那样就走上了邪道。既然说缘生之物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还说“假”的、“空”的呢?所谓“假”是指缘生(众缘合成)之物没有真实的,可以指出来为其物的“自性”,其实质是空的。如手表由各种零件组成。其中的每个零件都不是手表,其形状表壳也不是手表。你能指出来手表的自性在哪里吗?手表是存在的,但“手表”这个名称所代表的对象除了众多零件以外没有别的可称作手表的东西,而且每个零件如时针,单独拆开或者从它的物质元素上也找不到可称作“时针”的东西,那么时针又何在?这样看来“手表”只不过是一个随便起的名称,其实质又何在?又如电影银幕上的人物、行为动作是真是假?若说是“假”,它却有声有色,而且正常的视觉和听觉都能感受,也能引起感情和思想活动;若说是真,银幕上的杀人放火是真的杀人放火吗?流的血是真的血吗?显然不是。从见道以上的悟者的眼光看,世人都是迷惑颠倒、以假当真的傻瓜。俗谛事相之所以被称作“假”,是悟者所见,在未得般若智之前,世人谁也不会承认是“假”。但从事物的“自性”上说,连假都不存在。因为,假相虽非真相,但也有相(幻有),而“自性”纯属虚构, 如空花、兔角,如虚空。正如当代全世界公认的佛学大师喜饶嘉措(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藏传佛教著名学者)说的:“我们所说的‘空'是指兔角之空,并非兔子之空(兔子是幻有、假有)。“缘起”(幻有)、“性空”(毕竟空)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这样。有人说什么:“手表是金属零件等因缘凑合起来的,就是‘缘起'; 可是手表未造以前,手表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性空'。”哪有这样解释性空的道理?手表未造之前没有手表,手表被砸碎销毁后也没有手表。这个简单的道理还需要用高深的中观这里来解释吗?还说什么“原来的本体是有”。如果本体是指自性的话,佛法从来不承认这种“有”;如果把“空”当作一种与有相对的“存在”而称作“有”的话,也彻底错了。因为“空也空”才是真谛义。那么“空有一体,空不毁有,有不碍空”是什么意思呢?“空”不妨碍俗谛的“有”,“有”是必须作为承认的前提的,只不过看成是假的、暂时的联系。有也不是本质上的有, 是缘起的有,临时的有,各种组合条件的有,没有自性的有,所以说“有不碍空”。“有”是事物的现象,“空”是事物的性质,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从众缘和合的现象上看是“有”;从不依赖因缘,脱离周围事物的关系的单一、独立和一成不变的自性上求却不可得,便是“空”。“有”是体,“空”是性,互不影响,互不妨碍。认识到“有”而不认识到“空”是堕入常边;认识到“空”而认识不到“有”是堕入断边。有空统一,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离空无色,离色无空,色空互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才是正确的。从真谛的意义上是“空”,是否定概念,即无;从俗谛意义上是“有”,是肯定概念,是有。若不分真谛俗谛,笼统说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这就将不通了。“非空非有”是非常矛盾的,非空非有中间没有第三者存在,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那么“非空非有”怎么解释呢?这就要把真谛、俗谛分开来理解。从真谛上说“非有”,从俗谛上说“非空”,两个谛义结合起来才能解释通。真谛俗谛分开来说,凡说“有”者皆执俗谛事相,凡说“无”者、“空”者皆指真谛理性。从龙树到宗喀巴,都是这样严格按佛法的了义、究竟义解释有空义、般若义的。我可以举出无数的景点和正宗的理论根据。但当今解经的那些人,碰到这类关键性的问题时,除了用模糊概念愚弄别人,或者用一些道儒混杂、东拉西扯的障眼法进行搪塞外,一筹莫展。比如有人说:“道谛是俗界中的天人的境界。”欲界的天人竟然成了“见性圣者”,有了“道谛”。这不是笑话吗?真正的“道谛”是修到见道以上的圣人的境界,不是欲界天人。天人还是凡人,欲界的天人多一些神通,但是和凡人一样,业尽以后仍会掉下来——进入六道轮回。因此,天人和圣人要分清。又说:“邪见—— 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被认为是邪见的,有的却因时代和观念而改变了。”照这样说,佛所说的“邪见”因时代观念的改变而会改变为“正见”,言下之意,“正见”也会因时代观念的改变而会变为“邪见”,如果不是“精通”佛法的“大家”,怎么会出这样“高超的道理”。?从这两条佛法命题的解释足以证明这些“解经大家”佛学知识的“家底”了。佛法上的正见和邪见是有严格区别的,绝对不能混淆。正见就是正见,邪见就是邪见,不因时代而改变,与时空没有关系。照他们哪样讲是错误的。

现在研究佛法的人很多,有些人对佛法随便解释。佛法对正见、邪见有确定的概念,不因时代而改变,贪就是贪,嗔就是嗔,痴就是痴,没什么可变通的,变通之法指的不是这个。护持政法,破除邪说是佛家的神圣职责。讲佛法必须按照佛法的本意来讲,不能掺杂自己的见解。世俗之法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来随便讲,佛法就不能。因为我没有成佛,我就不知道般若正见,就没有资格随便讲。佛的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范围内的智慧,是世俗法;一种是般若智,这是超世之法,不能以俗谛的眼光来看超世之法,这是“各司其职”的。从两种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我们是人看是真的,从般若智慧真悟的观点来看是空的,假的。讲空讲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破除各种虚妄观念,所以,佛法最后就是清净无为,一无所求,连佛也不求,这就是佛的最后境界。

以上讲了一些空理和事法、事相。《金刚经》的原文就接触到相和破相。破什么相?就是破世俗相、破假相。破相就是“能断”的意思,世俗的见解、想法全部破除了,思想境界就提高了。否则学佛法,仍然破不了执,仍然是世俗的想法。如有人学佛法是为了长寿,这比为了钱和名要好一些,但不管怎样,求佛的保佑全是一种“执著”,有“执著”就变成有相的东西了。破除一切世俗相,超越感性世界,才能明见真理法性。

因为上面讲过的这些问题和《金刚经》有密切关系,如果搞不清楚,就无法正确理解经文的原意,因此在接触《金刚经》正文之前,现略作以上解释。

第二部分正文重点、难点解说

一、名称含义

《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神圣”是与“凡俗”相对之词,说明这部经典所说的是与凡俗知见相对立的胜义谛真理,即诸法性空之理,是圣道智慧,所以叫“神圣”,不是世俗的哲学或科学的见解,它是另一种智慧的领域。“能断”是指般若智慧破障断惑的功能。“金刚” 指“般若”的无滞、无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作用。“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般若波罗蜜多”意思是“彼岸智慧”,即佛地智慧、超世智慧。佛地的智慧是一般人不通过学习训练达不到的一种智慧境界。一些人往往把佛地的智慧和世俗的智慧作比较,这是不能相比的。一个学禅的日本人说:佛地智慧是一种直觉。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回到直觉思维,这是思维的三个过程。现代哲学上高级阶段是理性思维。从佛法上来说,高级阶段不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世俗思维。佛地思维是直觉的一种东西,就像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感性的东西,不需要思索,这是智慧的高级阶段,所以叫佛地智慧或者超世智慧。彼岸智慧与世俗智慧没有共同之点。“此岸”指世俗、轮回,“彼岸”指超脱轮回的境界,说明这种智慧是与世俗智慧即分别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通过闻思修, 彻底消除世俗观念、世俗恶习、虚幻意识,使智能结构得到彻底改变后所产生的直观直觉境界,非世间经验范围的知见。这就是佛地境界,得到的途径是闻思修,闻就是闻法,思就是进行思考,然后就是长期的修炼体验。通过这种途径,把世俗的智能结构、思维、世俗观念整个模式进行彻底改变。我们世俗的智慧都有框架,观念是习惯形成的,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下就有怎样的思想和观点。认识的方式和看问题的习惯,总的来说都是一种虚幻一是造成的。佛地智慧就是要彻底熄灭这种世俗的智,改变这种智能结构。禅家提“不立文字”,认为文字般若无用,这种说法过于片面。般若智慧还需要用般若知识和抽象的思维来认识,这种般若智慧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再经过修炼体验来验证产生的智慧,于通过我们的观念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获得的智慧不是一回事。所以说,般若智慧是“非世间经验范围内的知见”。“大乘”指的就是“菩萨乘”,“乘”指运载工具。“小乘”是独木舟,是只追求自脱的工具,因此把自求超脱的佛法称作小乘法。“大乘”是轮船、航母,它的超脱对象是世间一切生命,有大慈悲、大智慧,故称“大乘”。大乘分显乘、密乘两种,显乘如普通的飞机、轮船,密乘如航天飞机。密乘有很多显乘所没有的修定、修慧和破障断惑的巧妙方法,所以密法被称作佛法的精华。宗喀巴大师说:“佛好得,但密法难得。”原因是在贤劫一千佛中传密法的只有四位佛。因为密法是一种高层次的破障断惑法和修慧法,所以能即身成佛。空慧是显乘的最高境界,但在密法中它只是基础法。彻底悟了性空道理后,就成佛了。有人说“密法也是得到性空之法”,这完全不对。密法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修炼的,无上瑜伽部的好多经典都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能修,空法是前提。现在很多人喜欢密法,说密法修炼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的起点高,要在菩提心和悟空、出世心等三根本法的基础上才能修密法,所以来得快。若显法的基础都未达到,修密法的快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金刚经》对密法来说也是一个必备的基础法。所以学习《金刚经》对学显学密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金刚经》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用空慧斩断二执”〔人我执和法我执〕。人们以假当真,在虚幻中产生种种妄想、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执迷不悟就称“凡俗”;豁然醒悟、潇洒自如就是“解脱”。迷者为凡人,悟者为佛。有人说“凡人就是佛,佛就是凡人。”这种说法不对。从佛性的理论来说,凡人觉悟了就是佛,佛是觉悟了的凡人,凡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就叫“佛性”。佛性遍及一切众生,就是说众生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好,可以把虚妄的见解和本身的有史以来的缺陷除掉,成为完善的人,这就是“佛性”。迷的根源是人心中无始以来形成的虚妄意识、执实执真的知识障,破除这种执著,思想就会进入另外一个境界,人格就会起质的变化。所以成佛和成仙是不同的。人格和智慧上起一个质的变化,就是成佛。并非死后生到佛国或者到天堂,佛不是这样的。世人的苦都是思想上的感受,人生是苦海,轮回是苦海。严格的说在苦海当中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即使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也是幻觉造成的,本质上说是没有幸福的。苦和乐都是一种感受。比如四禅天的时候,不单是苦,连乐都觉得是一种思想上的负担,就干脆抛弃了。这部需要到佛地,四禅天就没有苦乐了。三禅天还有乐,乐也会成为思想上的烦恼,所以,到四禅天时什么苦乐的感觉都没有了。苦乐是人们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遭遇、处境,对不同的人苦乐就不同。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为了干一件事各种困难都可以克服,也不会觉得苦,苦和乐都是一种暂时的因缘和感受,所以说:苦乐无自性。人的一生的道路不平,就是人心不平,道路都是一样的,人心平了,道路就平了,“心平道路平,心宽天地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寻求解脱的办法就要从这里下手,破执后心境就向天空一样宽阔无边。天空是无执无碍的,平不平是有相对的东西。地球、山脉是看得见的有相的东西,就有高低。虚空就没有平不平的问题。思想上有了相,有了执著,就感到有不平,有苦、有乐。佛的智慧没有局限性,所以才能涵盖万物,遍及一切。有局限性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例如我们的眼睛就能被墙挡住,有形的东西,靠眼睛、色根看,受时空的限制,而我们的心是看不见的,所以,墙是挡不住的,一刹那间你可想到印度,你可想到纽约、想到月球,因为它是无形的,没有滞碍。指挥也是这样,有了执著就有了局限,没有执著的智慧就是没有局限性的佛地智慧,能涵盖万物,遍及一切,所以他的慈悲心、平等心才不受局限。因为我们的思想上有执著,所以慈悲心有限得很、小得很。佛的慈悲心、平等心都不受对象的局限,不受时空的局限。对佛来说,没有亲和仇,没有敌人和朋友,众生中并非人比动物更重要,这就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平等心。大家听说过有一个常哭菩萨,由于它的慈悲心,使他看见众生而经常流泪。佛的舍身饲虎也就是这种慈悲心形成的。看一个人有无佛性,不仅仅是看他有无智慧,主要是看他有无慈悲心。“慈悲是佛法的基础,智慧是佛法的根本。”所以说破执法是佛法的根本大法。美国有一个学校讲般若经时,有些学生谈他们的感受时说:“般若智慧就像推土机一样,把人的心全部推平了。”我觉得说得很好,这样你就会感到到处都是佛国了,是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并不一定就是特指一个清闲的世界。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极乐世界是不同的。思想变了,人间就是极乐世界;若思想上有执,极乐世界也不是极乐世界,因为苦和乐只是人的一种感受。

《金刚经》中有四句话点破了《金刚经》的主题思想,这四句话是: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即凡一切因缘所生之法,没有一个例外,都是虚妄颠倒之见形成的,如梦幻、如泡影、如露、如电,即虚幻不实、即生即灭、幻灭无常。在佛家的观点来说,一切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是永恒的,包括佛都是如此。

二、说法的情况记载

经文一开头“如是我闻,……,千二百五十人俱”,说明了此法的来源、说法的时间、地点和说法的对象。“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有一次佛是这样说的”。佛示寂后,佛的几位大弟子把佛的开示演说分类整理成了文字的东西,叫做“结集”。结集共有三次。佛当时讲法是应机说法,随便提问题,随便解答,随处碰到人就谈话,谈话就是说法,当时没有佛经。佛圆寂12年后,第一次结集,第二次结集是80年左右,第三次结集有的人说是300年后,有的说是180年后,现在无具体资料可查。三次结集是把佛的语录整理成册。第一次结集“经藏”的是多闻第一阿难。阿难是佛的堂弟,从佛出家直到佛圆寂,他一直在佛的身边侍奉,佛每次讲话他都在身边,他听到的法最多,所以叫多闻第一。结集“律藏”的是持戒第一的尤波离,他的戒性很好。结集“论藏”的是修持第一的大迦叶,汉文经典中叫头陀行(也就是修持的意思)第一。他们是佛的十大弟子中的三大弟子,他们各自结集。修禅获得法陀罗尼时就会产生闻法不忘的记忆功能,所以,佛灭度后佛的得道大弟子们就能一字不差的把佛的言论记录下来。

结集“般若部”的是大迦叶,《金刚经》是般若部的经典,所以这个“如是我闻”当然是大迦叶说的。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部经是佛亲自说的, 是如实记录的,而不是自创的假法。所有真经文,开始都有“如是我闻”。如《心经》全本上也有“如是我闻”,现在流行的《心经》开始没有这四个字了,唐僧翻译的、藏译的《心经》都有“如是我闻”。是不是真佛经,以开头是否有“如是我闻”来判别。佛经都是记录的,所有佛经都有“如是我闻”,因为佛没有亲自写过字,也没有写过书,都是演讲录。佛教四根本戒之一是不说假话,众亲传弟子推举主持的结集,对结集人的戒性、德性、智慧是坚信不疑的,在众多亲闻弟子面前他也撒不了谎,因此这句话就有证信的作用。现在的佛弟子不能和过去的相比,干什么的都有,随便编创假法,随便骗人。但佛亲传弟子坚守四根本戒,犯了四根本戒,就像断了树根一样,树就死了,就没有再修的必要了,是不可恢复戒体的罪行。有的戒犯了,经过忏悔还可以修,但犯了四根本戒,就无救了。假如僧人杀了人,再不能第二次受戒,律里是绝对不容许的。《水浒传》中杀了人的花和尚鲁智深到五台山出家,这在藏传佛教历史绝对不行的,犯了重法还能修佛吗?律条上有规定,犯国法的人,不能进寺,写小说的人不懂佛律就乱写。

“一时”就是当时。佛陀从35岁开始说法,总共说法45年。汉传佛教上有佛陀说法50年的说法,这是把佛的修炼时间作为6个月来计算,即佛从 29岁出家修了6个月就成佛了,从30岁开始说法到80岁。但藏传佛教都说佛修法6年,从36岁开始说法。这一点上汉、藏佛教说法有所不同。般若部属第二*轮,是中期所说得法,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有人解释《金刚经》时说:“印度人没有时间观念,不能说哪一年,只能说一时。”这不能怪印度人,因为时间太长了。若反问一下《黄帝内经》和《道德经》是哪一年写的?恐怕也确定不了,不能由此证明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说此法的地点。“舍卫国”是中印度侨萨罗国的首都,是佛陀以神通战胜六大外道师之地。当时印度有六个国家,侨萨罗国是其中之一,位于中印度(现在的印度和过去的印度在概念上也不同了,如佛出生地兰比尼,现在在尼泊尔境内)。当时佛在舍卫国设了一个比法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比法,现在西藏的祈愿大法会就是根据此事来的,也叫神通法会。每天比一种神通,从初一到初八,显有限神通和外道不分上下,从初八到十五是显无限神通,最后把六大外道师破了,他们就皈依了佛法。“祗树给孤独园”是祗多太子和给孤独长者为佛陀修建的著名的精舍园林。“给孤独”是施舍、救济鳏寡孤独的一位大财主(孤即孤儿,独就是独男、独女之义)。长者名叫须达多,是舍卫城的巨富。佛说这位大施主曾经供养过过去的六世佛,福德无量,能看到地下的宝藏,随便可以取用。他又一次在王舍城见到了佛陀,就崇拜的五体投地,喜泪盈眶的跪在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到舍卫城去说法。佛允许后,他便在舍卫城寻找一座园林,想供佛说法之用,最后看中了祗多太子的一座园林,准备购买。由于祗多太子很喜欢这座园林,不想卖,便开玩笑说要以金钱铺底的代价方肯卖这座园林,想以此话吓住给孤独长者,但给孤独长者却答应了。他回去后就用金钱铺地,在他快要铺满园林的时候,他把祗多太子请到园林中说这里即将铺满了,等到铺满了以后我在给你这下感动了祗多太子,他说剩余的这块地方就算我给佛的供养。就这样这座园林被称作“祗树给孤独园”,专门用来供养佛和数千比丘。佛聚众说法的园林好几处,其中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卫国的“给孤独园”最负盛名。“比丘”是梵文译音,意思是“乞食向善”,是受过大戒的僧人的称号。大戒中“比丘”的戒律是253 条,“比丘尼” 的戒律是364条。由于妇女的生理原因,其戒律要比男性多100多条。这叫大戒,受了大戒的才能叫“比丘”或“比丘尼”。其余字句好动,没有必要解说。在藏译本中有“无数大菩萨众”一句,与唐义净大师的译文相同。唐朝义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译文非常精确。汉地翻译的《金刚经》有六七种,译文最精确的是唐义净大师译的。当时经常跟随佛的比丘有1250人,佛传中有记载。三个大迦叶外道皈依后佛有一千弟子,另外还有其他皈依的弟子,共约有二三千弟子。此外还有无数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大势至、地藏王等八大菩萨。这是说法的对象,当时佛讲经时在场的。“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的大弟子。他对空慧的理解特别深刻,所以般若智慧佛对他讲得多。相传他出生之时,家中的金银财物突然不见,故称“空生”。七日后,金银财物复现,因此又称“善现”。须菩提就是善现的意思,这就说明他悟性很高。他在这部经典中是替众弟子向佛请求说法和进行提问的人。“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尔时”就是这个时候,“世尊”就是佛,就是说这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佛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他穿好衣服,拿着钵,拿着锡杖,到人家门上去要饭。后来的佛底子就变了,本应过艰苦朴素的生活,却过着豪华的生活,和佛律相离甚远。有人开玩笑说“释迦牟尼是乞丐之王”,说得不错, 他当时的思想就是这样,把皇位视为粪土,弃掉娇妻、爱子去讨饭,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就是说到城中挨门要饭(有时候一家不一定给足一顿饭,可以再要几家,但不能多要,吃一顿要一顿,不能把今天的饭存到明天,如果多要了就示犯戒。衣服也不能有两件,这一件破了再去要一件,或者拣一件),要饭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洗完钵,将衣服和钵收好,然后洗脚(印度人是不穿鞋的,佛也是这样,僧人也不穿鞋,所以,在蒲团上打坐前要先洗脚),坐在蒲团上。现在佛教供佛时有一项供水(供两碗或四碗),就是从印度传来的。印度人家中有人来时,主人要亲自端着水盆,给客人洗脚。因为印度天很热,如果不洗的话,汗臭味很大,所以必须洗。洗完后要洒香水、点香,现在供佛时点香就是从这里来的。“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长老就是大比丘中为首的僧人或出家受戒20年以上的僧人(现在就不一定了),在自己的座位上起来。“偏袒右肩”,袈裟盖住左肩,右肩袒露。义净译作有“是时比丘来也”,是说这些僧人到佛住的地方。“顶礼双足”,“顶礼”就是叩头,“双足”就是把佛得脚放在自己的头上,表示特别尊敬的意思。“右绕三扎”是表示敬意。藏传佛教中,绕寺右转三圈表示尊敬。“退座一面”,退座下去。“尔时具寿妙生”,具寿妙生是须菩提。“在大众中承佛神力,即从座起”,受到佛的启示后才提问。“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半跪,合掌恭敬白佛言”。鸠摩罗什的《金刚经》是:“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世尊”是对佛表示尊敬的称呼语。有人说这是恭维客套话,其实这话决不能和世俗的客套话相比。藏译本此处是“胜俱超、如来、断惑士、圆满正觉”。“胜”是战胜四魔,即烦恼魔、五蕴魔、天子魔(享乐魔)、死亡魔。“五蕴魔”就是身体受控制,要穿衣吃饭、怕冷热、怕饥饿、生病,这些对人都是一种负担;“天子魔”就是人人都有一种享乐的思想;死亡魔,生了就有死,佛事超脱死魔的,所以叫“胜”。“俱”是具有无上功德;“超”是超脱轮回;“如来”是获得清净法性;“断惑士”是破除烦恼障的阿罗汉,从破除烦恼障来说佛也是大阿罗汉;“圆满正觉”是彻底破除知识障,获得圆满智慧。义净译本是“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应、正等觉”,和藏译本意思基本相同。“善逝”就是如来, 翻译过来即圆寂或者涅磐的意思;“应”是“应供”,意思是得到人天的供养;“正等觉”就是“圆满觉智”,与罗汉小乘人和未成佛的菩萨向区别。对人天导师佛陀的称呼,句句有所指,字字有来历,怎能比作世俗的客套语?“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义净本译作“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与藏译本相同。“护念”是爱护和帮助;“付嘱”就是教导应该怎样做。“付嘱”之佛对众弟子的三付嘱,即 1、付嘱亲近善知识。2、持二利(利众利己)之法。3、行利益众生的善行。藏文中还有一句:“世尊,真了不起!”以下开始提问。

三、 真如发心三问

须菩提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罗什本只有两问,义净本和藏译本有三问:“发菩提心者,如何住心?如何修行? 如何调伏其心?”罗什本缺第二问。“阿耨多罗”汉语是“无上”,无上就是最高的法,任何法都无法相比。“三藐”是圆满即“正等”;“三菩提”是“正确的觉悟”;“三”是正确,“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即“正觉”。全句意是“发无上圆满正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愿立志,为利益众生,修证圆满正觉。利益众生是目的,修证无上菩提是手段。有些人误认为成佛是主要目标,利众是附带的,那就本末倒置了。弥勒的《现观众庄严论》中讲得很清楚,因为只有得到无上菩提,获得全知全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益众生,否则虽有利众之心,却无利众之能力。只有成佛以后,才有佛的智慧、功德、能量和神通来最大限度的利益众生。“无上菩提”指悲智、德能的最高境界。“悲”中包括慈,这种悲心就是爱心和同情心,同情苦难的众生,爱护众生,这是佛最大的特点。发菩提心是菩萨乘的入门,修菩提心是菩萨道的核心。入佛法之门是皈依三宝; 要进入大乘佛法时必须发菩提心,这是如大乘之门;要入密宗之门,必须得到灌顶,在藏传佛教中称为“三门之法”。以上未获得无上菩提即成佛利众,这是菩萨乘修证的终极目的,所以《金刚经》一开始提问如何发菩提心,因为学大乘佛法首先要发由悲智为基础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动力是什么?主要是慈悲,没有慈悲心是不行的。首先修炼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够有利众的思想产生,这时才进入大乘法。一切大行都是从发心开始的,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所以,没有慈悲的人是学不了佛的,也得不到菩提。大悲大智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两条,八万四千法就归结为这两条。“佛”就是悲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叫做智德双修,智就是智慧,即性空智慧,得就是指慈悲心。慈悲心也叫佛的种子。能不能成佛就看你思想上有没有这个种子。所谓有佛性,就是每一个众生心中有一点点慈悲的种子。任何人、任何一个动物都有一点这个种子,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表现出爱的一个方面。即使野兽,它对它的孩子也有爱心,这说明它还有爱心这个种子,所以在这一点上佛就讲过众生都有佛性。这里所提的“如何住心?如何修行?如何调伏其心?”是发心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金刚经》实际上就用各种方式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住”就是心住一境、思想高度集中,就是修定。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三心二意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何况修证大,法。清心寡欲才能心定神清,心定神清才能明察秋毫,获得正见,所以戒、定、慧缺一不可。“戒”就是以理智扼制欲望和不良行为,达到清心寡欲,为修定排除干扰,创造条件。“定”是因,“慧”是果。

一、名称含义

《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神圣”是与“凡俗”相对之词,说明这部经典所说的是与凡俗知见相对立的胜义谛真理,即诸法性空之理,是圣道智慧,所以叫“神圣”,不是世俗的哲学或科学的见解,它是另一种智慧的领域。“能断”是指般若智慧破障断惑的功能。“金刚” 指“般若”的无滞、无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作用。“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般若波罗蜜多”意思是“彼岸智慧”,即佛地智慧、超世智慧。佛地的智慧是一般人不通过学习训练达不到的一种智慧境界。一些人往往把佛地的智慧和世俗的智慧作比较,这是不能相比的。一个学禅的日本人说:佛地智慧是一种直觉。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回到直觉思维,这是思维的三个过程。现代哲学上高级阶段是理性思维。从佛法上来说,高级阶段不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世俗思维。佛地思维是直觉的一种东西,就像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感性的东西,不需要思索,这是智慧的高级阶段,所以叫佛地智慧或者超世智慧。彼岸智慧与世俗智慧没有共同之点。“此岸”指世俗、轮回,“彼岸”指超脱轮回的境界,说明这种智慧是与世俗智慧即分别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通过闻思修, 彻底消除世俗观念、世俗恶习、虚幻意识,使智能结构得到彻底改变后所产生的直观直觉境界,非世间经验范围的知见。这就是佛地境界,得到的途径是闻思修,闻就是闻法,思就是进行思考,然后就是长期的修炼体验。通过这种途径,把世俗的智能结构、思维、世俗观念整个模式进行彻底改变。我们世俗的智慧都有框架,观念是习惯形成的,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下就有怎样的思想和观点。认识的方式和看问题的习惯,总的来说都是一种虚幻一是造成的。佛地智慧就是要彻底熄灭这种世俗的智,改变这种智能结构。禅家提“不立文字”,认为文字般若无用,这种说法过于片面。般若智慧还需要用般若知识和抽象的思维来认识,这种般若智慧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再经过修炼体验来验证产生的智慧,于通过我们的观念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获得的智慧不是一回事。所以说,般若智慧是“非世间经验范围内的知见”。“大乘”指的就是“菩萨乘”,“乘”指运载工具。“小乘”是独木舟,是只追求自脱的工具,因此把自求超脱的佛法称作小乘法。“大乘”是轮船、航空*舰,它的超脱对象是世间一切生命,有大慈悲、大智慧,故称“大乘”。大乘分显乘、密乘两种,显乘如普通的飞机、轮船,密乘如航天飞机。密乘有很多显乘所没有的修定、修慧和破障断惑的巧妙方法,所以密法被称作佛法的精华。宗喀巴大师说:“佛好得,但密法难得。”原因是在贤劫一千佛中传密法的只有四位佛。因为密法是一种高层次的破障断惑法和修慧法,所以能即身成佛。空慧是显乘的最高境界,但在密法中它只是基础法。彻底悟了性空道理后,就成佛了。有人说“密法也是得到性空之法”,这完全不对。密法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修炼的,无上瑜伽部的好多经典都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能修,空法是前提。现在很多人喜欢密法,说密法修炼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的起点高,要在菩提心和悟空、出世心等三根本法的基础上才能修密法,所以来得快。若显法的基础都未达到,修密法的快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金刚经》对密法来说也是一个必备的基础法。所以学习《金刚经》对学显学密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金刚经》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用空慧斩断二执”〔人我执和法我执〕。人们以假当真,在虚幻中产生种种妄想、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执迷不悟就称“凡俗”;豁然醒悟、潇洒自如就是“解脱”。迷者为凡人,悟者为佛。有人说“凡人就是佛,佛就是凡人。”这种说法不对。从佛性的理论来说,凡人觉悟了就是佛,佛是觉悟了的凡人,凡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就叫“佛性”。佛性遍及一切众生,就是说众生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好,可以把虚妄的见解和本身的有史以来的缺陷除掉,成为完善的人,这就是“佛性”。迷的根源是人心中无始以来形成的虚妄意识、执实执真的知识障,破除这种执著,思想就会进入另外一个境界,人格就会起质的变化。所以成佛和成仙是不同的。人格和智慧上起一个质的变化,就是成佛。并非死后生到佛国或者到天堂,佛不是这样的。世人的苦都是思想上的感受,人生是苦海,轮回是苦海。严格的说在苦海当中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即使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也是幻觉造成的,本质上说是没有幸福的。苦和乐都是一种感受。比如四禅天的时候,不单是苦,连乐都觉得是一种思想上的负担,就干脆抛弃了。这部需要到佛地,四禅天就没有苦乐了。三禅天还有乐,乐也会成为思想上的烦恼,所以,到四禅天时什么苦乐的感觉都没有了。苦乐是人们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遭遇、处境,对不同的人苦乐就不同。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为了干一件事各种困难都可以克服,也不会觉得苦,苦和乐都是一种暂时的因缘和感受,所以说:苦乐无自性。人的一生的道路不平,就是人心不平,道路都是一样的,人心平了,道路就平了,“心平道路平,心宽天地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寻求解脱的办法就要从这里下手,破执后心境就向天空一样宽阔无边。天空是无执无碍的,平不平是有相对的东西。地球、山脉是看得见的有相的东西,就有高低。虚空就没有平不平的问题。思想上有了相,有了执著,就感到有不平,有苦、有乐。佛的智慧没有局限性,所以才能涵盖万物,遍及一切。有局限性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例如我们的眼睛就能被墙挡住,有形的东西,靠眼睛、色根看,受时空的限制,而我们的心是看不见的,所以,墙是挡不住的,一刹那间你可想到印度,你可想到纽约、想到月球,因为它是无形的,没有滞碍。指挥也是这样,有了执著就有了局限,没有执著的智慧就是没有局限性的佛地智慧,能涵盖万物,遍及一切,所以他的慈悲心、平等心才不受局限。因为我们的思想上有执著,所以慈悲心有限得很、小得很。佛的慈悲心、平等心都不受对象的局限,不受时空的局限。对佛来说,没有亲和仇,没有敌人和朋友,众生中并非人比动物更重要,这就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平等心。大家听说过有一个常哭菩萨,由于它的慈悲心,使他看见众生而经常流泪。佛的舍身饲虎也就是这种慈悲心形成的。看一个人有无佛性,不仅仅是看他有无智慧,主要是看他有无慈悲心。“慈悲是佛法的基础,智慧是佛法的根本。”所以说破执法是佛法的根本大法。美国有一个学校讲般若经时,有些学生谈他们的感受时说:“般若智慧就像推土机一样,把人的心全部推平了。”我觉得说得很好,这样你就会感到到处都是佛国了,是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并不一定就是特指一个清闲的世界。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极乐世界是不同的。思想变了,人间就是极乐世界;若思想上有执,极乐世界也不是极乐世界,因为苦和乐只是人的一种感受。

《金刚经》中有四句话点破了《金刚经》的主题思想,这四句话是: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即凡一切因缘所生之法,没有一个例外,都是虚妄颠倒之见形成的,如梦幻、如泡影、如露、如电,即虚幻不实、即生即灭、幻灭无常。在佛家的观点来说,一切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是永恒的,包括佛都是如此。

二、说法的情况记载

经文一开头“如是我闻,……,千二百五十人俱”,说明了此法的来源、说法的时间、地点和说法的对象。“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有一次佛是这样说的”。佛示寂后,佛的几位大弟子把佛的开示演说分类整理成了文字的东西,叫做“结集”。结集共有三次。佛当时讲法是应机说法,随便提问题,随便解答,随处碰到人就谈话,谈话就是说法,当时没有佛经。佛圆寂12年后,第一次结集,第二次结集是80年左右,第三次结集有的人说是300年后,有的说是180年后,现在无具体资料可查。三次结集是把佛的语录整理成册。第一次结集“经藏”的是多闻第一阿难。阿难是佛的堂弟,从佛出家直到佛圆寂,他一直在佛的身边侍奉,佛每次讲话他都在身边,他听到的法最多,所以叫多闻第一。结集“律藏”的是持戒第一的尤波离,他的戒性很好。结集“论藏”的是修持第一的大迦叶,汉文经典中叫头陀行(也就是修持的意思)第一。他们是佛的十大弟子中的三大弟子,他们各自结集。修禅获得法陀罗尼时就会产生闻法不忘的记忆功能,所以,佛灭度后佛的得道大弟子们就能一字不差的把佛的言论记录下来。

结集“般若部”的是大迦叶,《金刚经》是般若部的经典,所以这个“如是我闻”当然是大迦叶说的。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部经是佛亲自说的, 是如实记录的,而不是自创的假法。所有真经文,开始都有“如是我闻”。如《心经》全本上也有“如是我闻”,现在流行的《心经》开始没有这四个字了,唐僧翻译的、藏译的《心经》都有“如是我闻”。是不是真佛经,以开头是否有“如是我闻”来判别。佛经都是记录的,所有佛经都有“如是我闻”,因为佛没有亲自写过字,也没有写过书,都是演讲录。佛教四根本戒之一是不说假话,众亲传弟子推举主持的结集,对结集人的戒性、德性、智慧是坚信不疑的,在众多亲闻弟子面前他也撒不了谎,因此这句话就有证信的作用。现在的佛弟子不能和过去的相比,干什么的都有,随便编创假法,随便骗人。但佛亲传弟子坚守四根本戒,犯了四根本戒,就像断了树根一样,树就死了,就没有再修的必要了,是不可恢复戒体的罪行。有的戒犯了,经过忏悔还可以修,但犯了四根本戒,就无救了。假如僧人杀了人,再不能第二次受戒,律里是绝对不容许的。《水浒传》中杀了人的花和尚鲁智深到五台山出家,这在藏传佛教历史绝对不行的,犯了重法还能修佛吗?律条上有规定,犯国法的人,不能进寺,写小说的人不懂佛律就乱写。

“一时”就是当时。佛陀从35岁开始说法,总共说法45年。汉传佛教上有佛陀说法50年的说法,这是把佛的修炼时间作为6个月来计算,即佛从 29岁出家修了6个月就成佛了,从30岁开始说法到80岁。但藏传佛教都说佛修法6年,从36岁开始说法。这一点上汉、藏佛教说法有所不同。般若部属第二*轮,是中期所说得法,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有人解释《金刚经》时说:“印度人没有时间观念,不能说哪一年,只能说一时。”这不能怪印度人,因为时间太长了。若反问一下《黄帝内经》和《道德经》是哪一年写的?恐怕也确定不了,不能由此证明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说此法的地点。“舍卫国”是中印度侨萨罗国的首都,是佛陀以神通战胜六大外道师之地。当时印度有六个国家,侨萨罗国是其中之一,位于中印度(现在的印度和过去的印度在概念上也不同了,如佛出生地兰比尼,现在在尼泊尔境内)。当时佛在舍卫国设了一个比法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比法,现在西藏的祈愿大法会就是根据此事来的,也叫神通法会。每天比一种神通,从初一到初八,显有限神通和外道不分上下,从初八到十五是显无限神通,最后把六大外道师破了,他们就皈依了佛法。“祗树给孤独园”是祗多太子和给孤独长者为佛陀修建的著名的精舍园林。“给孤独”是施舍、救济鳏寡孤独的一位大财主(孤即孤儿,独就是独男、独女之义)。长者名叫须达多,是舍卫城的巨富。佛说这位大施主曾经供养过过去的六世佛,福德无量,能看到地下的宝藏,随便可以取用。他又一次在王舍城见到了佛陀,就崇拜的五体投地,喜泪盈眶的跪在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到舍卫城去说法。佛允许后,他便在舍卫城寻找一座园林,想供佛说法之用,最后看中了祗多太子的一座园林,准备购买。由于祗多太子很喜欢这座园林,不想卖,便开玩笑说要以金钱铺底的代价方肯卖这座园林,想以此话吓住给孤独长者,但给孤独长者却答应了。他回去后就用金钱铺地,在他快要铺满园林的时候,他把祗多太子请到园林中说这里即将铺满了,等到铺满了以后我在给你这下感动了祗多太子,他说剩余的这块地方就算我给佛的供养。就这样这座园林被称作“祗树给孤独园”,专门用来供养佛和数千比丘。佛聚众说法的园林好几处,其中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卫国的“给孤独园”最负盛名。“比丘”是梵文译音,意思是“乞食向善”,是受过大戒的僧人的称号。大戒中“比丘”的戒律是253 条,“比丘尼” 的戒律是364条。由于妇女的生理原因,其戒律要比男性多100多条。这叫大戒,受了大戒的才能叫“比丘”或“比丘尼”。其余字句好动,没有必要解说。在藏译本中有“无数大菩萨众”一句,与唐义净大师的译文相同。唐朝义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译文非常精确。汉地翻译的《金刚经》有六七种,译文最精确的是唐义净大师译的.。当时经常跟随佛的比丘有1250人,佛传中有记载。三个大迦叶外道皈依后佛有一千弟子,另外还有其他皈依的弟子,共约有二三千弟子。此外还有无数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大势至、地藏王等八大菩萨。这是说法的对象,当时佛讲经时在场的。“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的大弟子。他对空慧的理解特别深刻,所以般若智慧佛对他讲得多。相传他出生之时,家中的金银财物突然不见,故称“空生”。七日后,金银财物复现,因此又称“善现”。须菩提就是善现的意思,这就说明他悟性很高。他在这部经典中是替众弟子向佛请求说法和进行提问的人。“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尔时”就是这个时候,“世尊”就是佛,就是说这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佛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他穿好衣服,拿着钵,拿着锡杖,到人家门上去要饭。后来的佛底子就变了,本应过艰苦朴素的生活,却过着豪华的生活,和佛律相离甚远。有人开玩笑说“释迦牟尼是乞丐之王”,说得不错, 他当时的思想就是这样,把皇位视为粪土,弃掉娇妻、爱子去讨饭,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就是说到城中挨门要饭(有时候一家不一定给足一顿饭,可以再要几家,但不能多要,吃一顿要一顿,不能把今天的饭存到明天,如果多要了就示犯戒。衣服也不能有两件,这一件破了再去要一件,或者拣一件),要饭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洗完钵,将衣服和钵收好,然后洗脚(印度人是不穿鞋的,佛也是这样,僧人也不穿鞋,所以,在蒲团上打坐前要先洗脚),坐在蒲团上。现在佛教供佛时有一项供水(供两碗或四碗),就是从印度传来的。印度人家中有人来时,主人要亲自端着水盆,给客人洗脚。因为印度天很热,如果不洗的话,汗臭味很大,所以必须洗。洗完后要洒香水、点香,现在供佛时点香就是从这里来的。“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长老就是大比丘中为首的僧人或出家受戒20年以上的僧人(现在就不一定了),在自己的座位上起来。“偏袒右肩”,袈裟盖住左肩,右肩袒露。义净译作有“是时比丘来也”,是说这些僧人到佛住的地方。“顶礼双足”,“顶礼”就是叩头,“双足”就是把佛得脚放在自己的头上,表示特别尊敬的意思。“右绕三扎”是表示敬意。藏传佛教中,绕寺右转三圈表示尊敬。“退座一面”,退座下去。“尔时具寿妙生”,具寿妙生是须菩提。“在大众中承佛神力,即从座起”,受到佛的启示后才提问。“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半跪,合掌恭敬白佛言”。鸠摩罗什的《金刚经》是:“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世尊”是对佛表示尊敬的称呼语。有人说这是恭维客套话,其实这话决不能和世俗的客套话相比。藏译本此处是“胜俱超、如来、断惑士、圆满正觉”。“胜”是战胜四魔,即烦恼魔、五蕴魔、天子魔(享乐魔)、死亡魔。“五蕴魔”就是身体受控制,要穿衣吃饭、怕冷热、怕饥饿、生病,这些对人都是一种负担;“天子魔”就是人人都有一种享乐的思想;死亡魔,生了就有死,佛事超脱死魔的,所以叫“胜”。“俱”是具有无上功德;“超”是超脱轮回;“如来”是获得清净法性;“断惑士”是破除烦恼障的阿罗汉,从破除烦恼障来说佛也是大阿罗汉;“圆满正觉”是彻底破除知识障,获得圆满智慧。义净译本是“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应、正等觉”,和藏译本意思基本相同。“善逝”就是如来, 翻译过来即圆寂或者涅磐的意思;“应”是“应供”,意思是得到人天的供养;“正等觉”就是“圆满觉智”,与罗汉小乘人和未成佛的菩萨向区别。对人天导师佛陀的称呼,句句有所指,字字有来历,怎能比作世俗的客套语?“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义净本译作“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与藏译本相同。“护念”是爱护和帮助;“付嘱”就是教导应该怎样做。“付嘱”之佛对众弟子的三付嘱,即 1、付嘱亲近善知识。2、持二利(利众利己)之法。3、行利益众生的善行。藏文中还有一句:“世尊,真了不起!”以下开始提问。

三、 真如发心三问

须菩提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罗什本只有两问,义净本和藏译本有三问:“发菩提心者,如何住心?如何修行? 如何调伏其心?”罗什本缺第二问。“阿耨多罗”汉语是“无上”,无上就是最高的法,任何法都无法相比。“三藐”是圆满即“正等”;“三菩提”是“正确的觉悟”;“三”是正确,“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即“正觉”。全句意是“发无上圆满正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愿立志,为利益众生,修证圆满正觉。利益众生是目的,修证无上菩提是手段。有些人误认为成佛是主要目标,利众是附带的,那就本末倒置了。弥勒的《现观众庄严论》中讲得很清楚,因为只有得到无上菩提,获得全知全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益众生,否则虽有利众之心,却无利众之能力。只有成佛以后,才有佛的智慧、功德、能量和神通来最大限度的利益众生。“无上菩提”指悲智、德能的最高境界。“悲”中包括慈,这种悲心就是爱心和同情心,同情苦难的众生,爱护众生,这是佛最大的特点。发菩提心是菩萨乘的入门,修菩提心是菩萨道的核心。入佛法之门是皈依三宝; 要进入大乘佛法时必须发菩提心,这是如大乘之门;要入密宗之门,必须得到灌顶,在藏传佛教中称为“三门之法”。以上未获得无上菩提即成佛利众,这是菩萨乘修证的终极目的,所以《金刚经》一开始提问如何发菩提心,因为学大乘佛法首先要发由悲智为基础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动力是什么?主要是慈悲,没有慈悲心是不行的。首先修炼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够有利众的思想产生,这时才进入大乘法。一切大行都是从发心开始的,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所以,没有慈悲的人是学不了佛的,也得不到菩提。大悲大智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两条,八万四千法就归结为这两条。“佛”就是悲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叫做智德双修,智就是智慧,即性空智慧,得就是指慈悲心。慈悲心也叫佛的种子。能不能成佛就看你思想上有没有这个种子。所谓有佛性,就是每一个众生心中有一点点慈悲的种子。任何人、任何一个动物都有一点这个种子,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表现出爱的一个方面。即使野兽,它对它的孩子也有爱心,这说明它还有爱心这个种子,所以在这一点上佛就讲过众生都有佛性。这里所提的“如何住心?如何修行?如何调伏其心?”是发心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金刚经》实际上就用各种方式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住”就是心住一境、思想高度集中,就是修定。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三心二意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何况修证大,法。清心寡欲才能心定神清,心定神清才能明察秋毫,获得正见,所以戒、定、慧缺一不可。“戒”就是以理智扼制欲望和不良行为,达到清心寡欲,为修定排除干扰,创造条件。“定”是因,“慧”是果。

拓展阅读:读《金刚经》有感

一部佛光灿烂的《金刚经》,在今天这个国泰民安,佛教昌盛的时代广为流传,在日益增多的居家学佛人的队伍中,读《金刚经》的信众也越来越多,这真是盛世兴佛,佛兴盛世,是中华民族的殊胜因缘。在读《金刚经》的人群中,不时听到这样一种反映,即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功德无量之经,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去读这部经。但释迦牟尼佛却在这部经中反复指出无法可说,无法可得,故而读来读去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可学?我以为这的确是读经的一个大问题,有必要加以深究并切实解决。

《金刚经》篇幅不长,但佛在经中却反复说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也说到如来无所说,也无法可得,即便是过去在然灯佛所也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指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此说来真叫人有些难以琢磨。说了又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说没有说吧,又有一部《金刚经》摆在那里。其实这正是《金刚经》大作之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佛法的光茫,只是我等小根小智,无明愚昧,见宝不识。因而落得一个见字为字、见相落相,无法感悟到经中的理义。如何这样说?我们不妨将《金刚经》剖开来看。

对于解决读者中如上疑团,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细读:“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善提。须善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在这里态度十分鲜明地告诉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要因为佛说过诸法非法,诸相非相,就以为一切法都断灭了,就无法可学了,如此思维必定是一种偏知偏见。由这段经文的反思,我们不妨再重读《金刚经》,难道释迦牟尼佛就真的没有说法吗?不。经文通篇都在说法,而且说的是大法,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何以见得?经文开篇佛就开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降伏其心。接着指示一切菩萨应如何布施。继而又指出佛法如同虚空不可思量一样,不可依思量而得,也不可以身相而见。若是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根本,是大法。难怪连须菩提听到这里都要启问:“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须菩提并非多余担心,我们若干人不是感到无法可信,无法可学吗?在以后的经文中,如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众生之见,以菩萨之见,以佛之见来解说这般若之法,以启迪众生智慧,通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既然说了法,那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无法可说,无法可取呢?这并非如来想搅浑水,而是如来太子知众生之根性,那就是执著贪婪。故而佛在说出法以后,又得花大气力告诫人们不要执著于法,不要贪取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何等的慈悲!我想如果没有众生执著的根习,《金刚经》有几句话就够,佛既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气力说那么多的话,也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破众生之执见。

众生执著了什么呢?佛在经中了了说明。略举几执:一是执著于相。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二是执著于法。贪乐于小法,有为法;三是执著于福德。贪爱于有相布施之福德。还有种种,不一一具说。执著有什么害处呢?佛在经中也一一分别指出,执著相者那是执于虚幻,因一切相皆是不实,不过于一合相。而且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必生嗔恨,不得解脱。执著于法者是人入邪道,不能接受大法之教,而一切有为法,不过如梦幻泡影一般,最终不过以法束缚自己。执著于福德也是同样,因为一切福德非福德性,故名福德,那也不过是虚幻之物。

读《金刚经》不是无法可学,而是在学一根本大法,在学大般若波罗蜜法。信奉这部大法,我们才能以般若之舟通达到光明的彼岸。这是每一个读经之人必须要解决的正信。我们读这部经不能仅仅将此作为一种功课来做,更重要的是深究经义,知其根本,了悟佛所说,以找到自己下力之处。以《金刚经》为师,指导自身学佛修持、信解受持。这才可算为一个真正的读经之人。

以上所说,无非是笔者读经之见,偏知难免。《金刚经》智慧本不可说,理义本不可说,功德也不可说。一切言语皆是不实之词,无非是妄言妄语罢了。只是我亲闻若干同学同修读经找不到下力处,便心生悲悯,忍不住说几句。但回头一望,想说的无法说清楚,说清楚了的好像又不是想说的。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自重读《金刚经》。